崇尚_沉默_的日语语言文化

合集下载

从「甘え」的文化心理看日语中的某些省略表达-

从「甘え」的文化心理看日语中的某些省略表达-

从「甘え」的文化心理看日语的某些省略表达摘要:日本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甘え」文化,它构成了日本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心理,从而产生了「甘え」的日语。

省略暧昧表达是「甘え」日语其中的一种表达形式,它避免冗长,言简意赅,通过以心传心,给交际双方带来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孕育了日本人的「甘え」意识。

关键词:「甘え」心理一体感日语省略表达引言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在其社会实践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是不能脱离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而存在的。

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核。

那么,作为日语学习者熟知的“日语省略暧昧表达”这种语言现象,也并非无源之水,它恰恰是在日本独特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那么,“省略暧昧表达”反映了日本什么样的文化特征呢?本文拟从「甘え」的文化心理这一视点出发,对日语中某些省略暧昧表达方式进行探讨。

一、「甘え」的文化心理及其原型「甘え」是动词「甘える」的名词化,它是日语中固有的词,汉语和英语中没有意义与之相应的确切词语。

在中国也有人简单地理解为“想撒娇、亲近人”等等,当然这只是浅层次的理解。

《广辞苑》中,对「甘える」的其中一种解释是「馴れ親しんでこびる(与人亲近);人の親切·好意を遠慮なく受け入れる(不必客气地接受对方的好意)」。

日本精神分析学家土居健郎在『甘えの構造』《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一书的开头提到,「甘え」不仅是理解日本人的精神构造的关键,更是解读日本社会的钥匙。

笔者认为,「甘え」就是一种想要依赖、亲近于他人并得到容许,寻求与他人和周围环境的一体感的欲望;它源于婴儿追求母亲无条件地接受自己、寻找庇护,并祈求母子一体的原始依赖形态。

幼儿时期,孩子对母亲的这种依赖感尤其强烈,随着长大成人,还要继续保持这种亲密的依存关系。

这种幼儿期的母子关系中形成的「甘え」的心理原型,延伸至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中,继而扩大至家庭外的人际关系,从而构成日本独特的社会结构原理。

跨文化交际中“沉默是金”的日本人

跨文化交际中“沉默是金”的日本人
虑 到如果 多说 的话 就可 能 会 招 到损 失 , 破 坏 周 会
是活 动 的文化 , 者相 互依存 , 两 相互 影 响 。跨 文化
交流 中的意识方 式 并 不 是立 刻 就 能 相互 认 知 , 相 互理 解可 以说是 交流 中的活动 和过程 。

围的和谐 的氛 围。甚至有 人 为 了不 说多余 的话 而
N . l0 4
Au 201 g. 2
r 为j 亨 j 言 弓j 但是相关的复合用语却 裙 r r , 非 常多 。 日本 学者 芳贺 绥做 过这样 的统 计 : _ 6 1 言 亨 、 . 、 赘言 、 多弁 、 肽 口、 L 挡 肽弁 、 扫世 1加 ( 词类 ) 名
2 言 误 否、 . 、 言 丧 <为 、 言 、 守 、 直 言 圣
二、 沉默 的表 现 源自和不爱说 话 的 日本 人 进 行交 流 的时 候 , 先 事 了解 和掌握他 们沉 默 的表现方 式是 很重 要 的。但 是, 日本人 的沉 默不仅 限 于话 少 , 从他们 的生活 到 各 种谚 语 , 表 情 到审 美 意 识 都 能体 现 出 日本 人 从
的这 种 内向性 的 国民性 。
他断交的一种 制裁 ) 就可 以体现 出上述 的状况。 在 此背 景下 , 日本 人 之 间 的集 团主 义伦 理观 逐 渐
加 强和 深化 。集 团 的利益 高 于 一 切 , 们 不允 许 人
4 言扣 .
岛亨 /不言不说
5 言 扣 e言 c膀 否 /不语 胜 似语 . 耋 = 6病c . 耋口土 }出 /病从 口出 )
c 、 尢 词类 ) 、 毛 乏 、 0 扫 ( 声 拟 态 扣 、 拟
向性 有关 联 。欧 美 人 强调 逻 辑 性 , 衷 于 激烈 的 热 辩 论 , 日本 人则 默默地 感 知周 围的事 物 , 识里 而 意

日语教学中如何兼顾民族文化差异

日语教学中如何兼顾民族文化差异
语言的文化诠释开来, 只要是包含文化 内涵的日语就要详细 爿 , 懈
可以结合生动 的 例子 。 讲解一些文化背后的小故事什么的都可 以 加深理解文化差异 。 对于语境方面的模拟也是非常主要的。 利用短 剧、 情景对话来横I 沟通场景 , } I 培养得体 的言谈举止。
同时列待差异的地方要抟耆理性的态度, 不要盲 目的推崇。日 语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 深入细致的研究 目语中的文化差 异, 把握好授课的关键点, 故 能f到让学生准确理解 , 也不要过多的涉 及, 能准确理解运用语言本身。 这对教师的经验提出很高的要求。 要 对传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同时思想也要 断进步 . 与时俱进 。 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 , 文化差异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不 能以单一的标准来评判。思维方式和价值明都是不断变化的。
化差异的领 性。 在深 ^ 理解上就是要体会 日 人 本 在对待生活中 各种事 隋的思维方式上和自身的价值观念。在礼节上需要注意什
么方面。中日文化的差异不仅仅在 日语的交际上有不所同, 在交流
沟通上的非语言行为也是很重要的, 例如见面时候的理解 , 日本人
关键词 : 日语教学; 民族文化 ; 交际; 语境 中图分类号 : 6 H3 文献标识码 : A
文化万 象 日语教学 中如何兼顾 源自族文化差 异 杨 冬 雪
( 辽宁财贸学院 , 辽宁 兴城 1 50 ) 2 15
摘 要 : 言 与 文化 是 不 可分 割 的 整体 , 师在授 课 的过 程 中 , 语 教
到掌握 日语的目的。 学有所用还要灵活的运用。 让谈话者感受到交
讲解到 日语 的语 音, 词汇 , 语言等问题 , 需要加大对 日语文化 背 还
是在涉及文化方面的差异就容易引发交流 匕 的矛盾 , 产生冲突和误 会。所以理解出目语背后的文化是腱高日语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

沉默--日本人的非语言交流

沉默--日本人的非语言交流

沉默--日本人的非语言交流
李朝辉
【期刊名称】《思想战线》
【年(卷),期】2006(032)001
【摘要】沉默是日本人社会交际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传情达意,具有丰富的内涵.对日本人来说,相对于言语,沉默所传递的信息更能体现说话者的意图.在日本,沉默现象是高度依赖语境的传统文化的遗存,同时它也反映出日本人的集团主义和耻感文化的主题以及"以心传心"的文化直觉.
【总页数】7页(P111-117)
【作者】李朝辉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05
【相关文献】
1.浅析日本人常用非语言交流符号——以鞠躬为例 [J], 王旦旦
2.日本人无处安放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菊与刀》看日本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演变 [J], 黄雄;董庆辰;
3.跨文化交际中“沉默是金”的日本人 [J], 王育虹
4.日本人的沉默性格及其深层原因 [J], 章明
5.浅析日本人的说话艺术——以"暧昧表现"为中心看日本人的和精神 [J], 陈月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独特的语言文化

日本独特的语言文化

浅析日本独特的语言文化【摘要】日本的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就像它的国家屹立于太平洋上一样独特,日本语言文化同其他国家比起来,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它含蓄、委婉、谦逊,它可能是请求的语气,但是却是要求的含义。

本篇文章主要是分析形成日本独特的语言文化自然背景和社会背影,进而从三个方面来描述日本语言文化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日本语言文化特征【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14-01一个民族的语言是民族社会文化和时代变迁的演变结果,每一个民族、国家的语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文化基础上的,对于这一点日本语言文化也不例外,其中日常用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

日本人的性格谦逊、含蓄、委婉,生活中、工作中讲究团队精神,不崇拜个人主义,生活中都以“和”为贵,为人处事处处谦让,尽可能减少同周围人产生摩擦,而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语言的特点,笔者通过解析日本独特语言形成的背景以及把它的独特性进行阐述。

一、形成日本独特的语言文化的背景日本人之所以形成委婉的语言表达习惯可能是长期以来深受四面临海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以和为贵”的道德要求有关。

1.地理环境日本是一个岛国,它四面领海,而早期的日本经济并不发达,国力也比较弱小,因此,这个国家不喜欢同世界其它国家交往,也尽少同其它民族产生利益冲突。

幕府统治时代的日本两百多年来除了跟韩国、朝鲜交往外不与其它国家进行外交,长期的闭关锁国统一了日本国民性格,这在学术界被认为是“日本民族的同质性”。

而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渔业为主,海上作业要求劳动者之间合作默契,团体作战显得非常重要,天长地久地就形成了日本人非常重视团体精神的性格。

而日本是一个山地国家,产的大米中有70%是在山地地形上种植的,处于地势高的农户与地势较低的农户必须协商好农业用水问题,不然就会产生矛盾,而这就形成了日本民众的集体观念以及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

2.传统思想中的“和为贵”日本人为了谋求集体民众内部的协调,同外界保持和谐关系,因此,语言表达更加注重含蓄、委婉的方式。

从日本的沉默文化看校园霸凌问题

从日本的沉默文化看校园霸凌问题

从日本的沉默文化看校园霸凌问题作者:王菲吴旻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2019年第6期王菲吴旻(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摘要:一直以来日本都被认为是一个沉默少语的民族,并且在国际间的交流协作、两国民间交往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其崇尚沉默的民族特性。

本文以“日本的沉默文化”为研究视点,从日本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为切入点,分析在沉默文化影响下的日本校园霸凌问题形成的原因、实态和现有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日本;沉默文化;校园霸凌中图分类号:G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6-0102-02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敬畏语言的民族特性造就了日本普遍共有的沉默文化。

而在沉默文化的支配下,产生了一直以来的社会热点问题,即校园霸凌问题。

要解读分析校园霸凌问题,需要从日本人的民族特征切入。

比如,从沉默文化的视角来看,我们能够发现校园霸凌问题产生的根本,并使得校园霸凌问题的解决变得可能。

1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且四面环海,相对比较封闭。

4世纪左右由大和政权统一,形成了结构较为单一的大和民族。

因此民族内部文化差异相对较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风土人情等的相似性使得信息传递的双方处于共通的信息环境,很多信息是大家共知共享的,大家认为彼此心灵互通,即使不说出口也能明白对方的心情。

久而久之就为“以心传心”“心领神会”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奠定了文化基础,使得日本人内部有了即使沉默也能意会的默契。

在这种特殊地理环境之外,还受到了强调和谋求集团内部协作意识的稻作文化的影响,为了保持各个集团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必须压抑个性、放弃自我主张,重视集体内部的和睦气氛,也就是推崇至今的“集团主义”观念。

这也是大和民族“和”思想的集中体现。

为避免冲突,集团内部的成员压抑谨慎,生怕多说或说错而打破集团内部的和谐,又出于对集体归属感的追求而害怕被集团抛弃,力图保持与集团利益相一致。

从语言角度看日本人精神构造的特质

从语言角度看日本人精神构造的特质

从语言角度看日本人精神构造的特质“沉默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文主要从语言角度出发,通过对谚语,和歌,歌曲,古典艺能的分析,探究日本人的精神构造的特质,得出日本人的“沉默寡言”现象反映了日本的历史文化背景,表现出日本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集团主义”思想,独特的语言心理以及思维方式。

标签:语言精神构造沉默文化集团主义一、日本人的“沉默”西方有句谚语叫「Speech is silver; silence is golden」,意思是“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西方人民崇尚言论自由和自我主张,这句话是为了警戒人们不要忘记“沉默”。

日本从古至今一直崇尚“沉默”,视沉默为一种美德和最高的处世之道。

从这点来看,日本的“沉默文化”不同于中国和西方。

本文从语言的角度出发,来论证日本人崇尚沉默的文化特征。

二、日语语言中的“沉默”1.谚语中的“沉默”1.1「沈黙は金」——沉默是金从古至今,日本人一向崇尚沉默。

例如「言わぬが花」(不说为妙)、「口は災いの元」(祸从口出)、「言葉大きは品少なし」(言多必失)、「多弁能無し」(话多没本事)等,日本人认为沉默不说也能起到语言的作用,话多反而无益。

日本人讨厌主张自我的人,从「一言居士」「口舌の徒」「舌は禍の根」「無駄口」「お節介」等表示“废话”和“多嘴” 词就可以看出。

日本人认为即使是「無口」(沉默寡言)「口不調法」(不善言辞)也并非是可耻之事。

例如「不言実行」(抬头苦干,只干不说)「腹芸」(讷于言而敏于行)等都是对少言寡语的赞美之词。

日语谚语中有「実用言語不信」(不相信面子话)「論より証拠」(事实胜于雄辩)的说法,与其争辩时与人讲道理,不如拿出使人信服的证据。

1.2「察し」——察言观色日语中有句「話し手上手に聞き手上手」,意思是真正会讲话的人,必须是善于听话的人。

日本人在听话时,更注重对方的目光,神情,手势,身体距离等非语言要素。

日语中的「察し」(察言观色)「思いやり」(体察,体会)「勘ぐる」(推量)就是这个意思。

日语语言文化的特征及形成因素分析

日语语言文化的特征及形成因素分析

日语语言文化的特征及形成因素分析张亚敏(中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44)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6)03-0174-02作者简介:张亚敏(1981—),河南濮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学、日语教育。

外语翻译摘要一个国家的语言特征是受着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任何因素都能够追溯到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从文化的根源了解文化发展的含义。

本文主要分析日语语言文化的特征及形成因素。

关键词日语语言文化特征及形成因素Analysis on the Features and Formative Factors of Japanese Language Culture //Zhang YaminAbstract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a country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which can all be traced back to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namely,learning about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e development from the root of culture.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features and formative factors of Japanese language culture.Key words Japanese;language culture;features and formative factors1引言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的手段,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传递。

语言是社会运行的必然现象,具有非常丰富的社会色彩,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2日本语言文化的特征当前世界上有很多的文字,同时也有很多的语言,但是归根结底,当前世界上的文字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表音文字,这类文字主要是通过文字的发音来对文字进行定义,还有一类是表意文字,这类的文字首先是通过某一件事情所代表的含义,最终定义文字,比如说“汉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