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五龙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五龙沟成矿构造背景分析

五龙沟成矿构造背景分析

东昆仑造山带地球动力学演化总体具有古陆核形成、超大陆聚合/裂解、弧后消减闭合、弧-陆碰撞、玄武岩高原拼贴等边缘造山/造陆作用的特点,其结果是随时间演化构造不断向南迁移,柴达木陆块南部边缘不断增生,最终形成了东昆仑造山带目前的格局。

孙丰月等(2003)重新厘定了东昆仑造山带的地球动力学演化历史,认为主要经历了太古宙古陆核形成、元古代古陆裂解和大洋玄武岩高原形成、加里东期前原特提斯洋盆闭合、俯冲碰撞(同时形成昆北弧后裂陷)、边缘增生、晚华力西-印支期安第斯型剪刀式差异缝合造山、印支晚期-燕山期岩石圈拆沉和幔源岩浆底侵作用、中新生代东昆仑东西构造分化等阶段。

对昆中带来讲演化的结果是形成了昆中至少三期叠加(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的陆缘、大陆岩浆弧,加之新生代随印度板块的俯冲碰撞、青藏高原的抬升形成了目前东昆仑造山带的构造格局,总体具有构造活动东强西弱的特点。

图2-25 中元古代前原特提斯洋中万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形成示意图
图2-27 华力西-印支期东昆仑地区构造活动
东昆仑海西期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明显,尤其是海西晚期花岗岩活动强烈,构成了昆中花岗岩带的主体,主要以岩基形式产出。

早印支期花岗岩主要分布于昆南带,除少量岩体呈岩基产出外,绝大多岩体均呈岩株状产出。

图2-29 东昆仑华力西-印支期洋壳俯冲及NW向断裂构造示意图
①昆北断裂带;②昆中断裂带;③昆南断裂带
印支晚期是东昆仑地区构造体制从挤压造山作用体制向造山后拉张体制转换的重要时期,控制了区内幔源、壳幔混源岩浆活动和大量热液矿床的形成。

青海省五龙沟地区红旗沟金矿床地质特征

青海省五龙沟地区红旗沟金矿床地质特征
青海省五龙沟地 区红旗沟金矿床地质特征
口 李 磊n 钟康惠D 田承胜 赵 昌新
605 : 10 9 ( 1 都 理 工 大学 四 川 ・ 都 11 成 成
【] 2青海 第一地质矿产勘查 大队 摘
青海 ・ 平安
80 0 ) 16 0
要 : 项 目组首次鉴别 出格尔木・ 五龙沟 巨型变质核杂岩构造 的存在 , 红旗沟矿床产在该变质核杂岩构造 的
l概 况









五 龙 沟地 区 的红 旗沟 矿 床 位 于青 海 省柴 达 木盆 地 南 缘 , 东
÷ 尔 一龙 变 恢 岩 格 木无 沟 质 杂
—一 鲁 景 套喜
昆仑 中段北缘 。 东昆仑褶皱造 山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重要地质
单元 , 龙 沟地 区 位 于该 造 山带 内东 昆中陆缘 岩浆 弧 带 , 持 于 五 挟 昆北 、 昆中深 断裂 之 间 , 由前 震旦 纪 变质 基 底 和古 生代 . 叠 纪 三
断 裂 断裂产状 倾角 名 称 倾向
表 1 矿区主要断裂特征简表
断裂特征 备注
棱岩 , 上盘由下而上由强变形域 向弱变形域变化趋 势, 并且主 剪切带与岩层片理一致 。考虑到走滑韧性剪切带 ,不仅产状 陡直 , 且具有 自主滑 面向两侧 由强一弱变形的对称 结构 , 逆冲 推覆韧性剪切带上盘底部为 由来源于深层次的强韧性变形带 推覆盖在下盘浅层次变形较弱的岩石之上的特征 。五龙沟地 区的剪切带 , 显然与走滑、 推覆剪切带不同, 而具有与变质核 杂岩有 关的伸展剥离韧性剪切带下强上弱 的分带特征, 因此, 应属伸展剥离韧性剪切带。
部 成都理工大学与青海第一地质矿产大队的科研项 目, 目组首 露 , 分 呈 残 留体 形式 产 出 。 项 变火山岩组, 主要由灰绿色凝灰质板岩和硅质板岩、 深灰色晶 次鉴别出格尔木- 五龙沟 巨型变质核杂岩构造 的存在 , 红旗沟矿

东昆仑五龙沟金矿田地质特征与成矿地质体厘定

东昆仑五龙沟金矿田地质特征与成矿地质体厘定

Vol. 93 No. 1Jan. 2 0 19第93卷 第1期2 0 19年1月地质学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东昆仑五龙沟金矿田地质特征与成矿地质体厘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内容提要:五龙沟金矿田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中段,矿田内金矿床主要沿岩金沟、萤石沟-红旗沟、三道梁-苦水泉三条NWW 向构造破碎带发育。

本文通过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金矿床类型属于中一低温热液型.矿 化类型为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成矿作用的温度为195〜319 C,成矿物质具有壳源为主.部分幔源混合特征.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矿物组合以微细黄铁矿、微细针状毒砂和不可见金为特征。

同时通过地质体与矿床的空间关系、地质体与矿床物质成分的相关性、地质体形成时代与矿床形成时代及其时间差的对比研究.确 认红旗沟脑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体是五龙沟金矿田成矿地质体.也是金元素重要提供者。

岩体含有大量被拉长的闪 长岩包体,矿物发生明显的韧性变形.具有壳源为主的壳幔同熔作用形成、在定向应力作用下同构造侵位的特点.成岩年龄239〜244Ma 。

壳幔同熔作用过程中幔源物质的加人带来了更多的金元素,定向应力作用下同构造侵位 使金元素更容易活化迁移.进人成矿作用过程。

金矿床主成矿期为印支早期.成矿年龄237Ma 左右;后期被210Ma 含浸染状黄铁矿的中酸性杂岩体侵位吞噬破坏。

金矿床受成矿地质体和NWW 向构造破碎带联合控制.矿化主要 发育于距成矿地质体1.0〜3. Okm 范围内的NWW 向构造破碎带中;如果在成矿地质体影响范围内,没有NWW向构造破碎带,金矿体就没有赋存空间;而虽有NWW 向构造破碎带,但离开成矿地质体的影响范围,金矿化则迅 速减弱。

进一步找矿方向是红旗沟脑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成矿地质体影响范围之内有NWW 向偏脆性构造破碎带发育的部位,或者是有隐伏成矿地质体的附近。

关键词:中-低温热液矿床;成矿地质体;成岩成矿时代:金矿找矿方向;五龙沟金矿田五龙沟金矿田是东昆仑地区最重要的金矿集中 区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初异常查证发现了五龙 沟金矿(即目前的岩金沟金矿床)以来,经过20多年 勘查已成为大型金矿床,也是东昆仑地区重要黄金矿产地之…。

青海省都兰县五龙沟沟口多金属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青海省都兰县五龙沟沟口多金属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青海省都兰县五龙沟沟口多金属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罗岐慧,赵宗骁,罗岐恩(青海省第一地质勘查院,青海 海东 810600)摘 要:青海省都兰县五龙沟地区金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金水口岩群、长城系小庙组、青白口系丘吉东沟组,岩浆活动强烈,构造发育,在以往地质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物探磁测异常和XI号含矿带开展了深部检查和异常查证工作,研究了青海省都兰县五龙沟沟口多金属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关键词:青海省都兰县五龙沟;多金属矿;控矿因素;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4-0076-2Or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polymetallic ore in wulonggoukou,Dulan County, Qinghai ProvinceLUO Qi-hui, ZHAO Zong-xiao, LUO Qi-en(The first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Qinghai Province,Haidong 810600,China)Abstract: The gold deposits in Wulonggou area, Dulan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are composed of Jinshuikou rock group, Xiaomiao group of Changcheng System, qiujidonggou group of Qingbaikou system, with strong magmatic activity and well-developed structure. Based on the previous geological achievements, in-depth inspection and anomaly verificat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geophysical and magnetic anomalies and Xi ore bearing belt, and the gold abundance in Wulonggou mouth, Dulan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has been studied It belongs to ore control factors and ore prospecting indicators.Keywords: Wulonggou, Dulan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polymetallic ore; ore control factors; prospecting indicators在五龙沟沟口矿XI号含矿破碎蚀变带北侧。

青海省五龙沟地区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青海省五龙沟地区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青海省五龙沟地区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五龙沟金矿属于青海省都兰县管辖范围,该矿处于东昆仑成矿带,是青海省重要的矿集区,该区分布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不仅金矿资源丰富,同时还发育铜矿以及铅锌矿,铁矿、银矿等多种矿产资源,尤其是区内的金矿资源更是巨大,因此,其勘探开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下文主要对青海省五龙沟地区地质矿产特征与找矿潜力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对于区内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五龙沟地区;地质特征;找矿潜力;青海省研究区地处我国中央造山带西侧区段上,柴达木盆地分布于研究区的北侧,昆仑山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南。

东昆仑造山带(II)伯喀里克-香日德元古宙古陆块体(III)是研究区的大地构造位置所在。

五龙沟金矿处于伯喀里克-香日德印支期多金属成矿带。

(下、中、上)元古界地层和第四系地层是区内的主要地层出露,发育非常明显的构造特征,区内岩浆活动非常突出,发育很多金属矿床,具有代表性的,如红旗沟以及岩金沟等金属矿。

矿产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巨大。

1区域地质特征1.1地层1、下元古界在岩金沟以及石灰沟区域上分布,主要由夹透镜状大理岩以及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石英片岩以及角闪斜长片麻岩等组成,透辉石以及石榴石等是其主要的变质矿物特点,火山岩以及碳酸盐岩与浅海相碎屑岩是其主要的原岩特点。

2、中元古界该组地层和小庙群(长城系)类似,在东岔沟、苦水泉(五龙沟区域)分布,部分分布于萤石沟断裂区域上,夹大理岩的变粒岩以及黑云母片岩和角闪斜长岩是其主要的岩性特征。

3、上元古界浅变质岩系是改组地层的主要特点,造红旗沟以及石灰沟和萤石沟区域上分布,呈不整合的形式和下伏小庙群接触。

4、第四系在石灰沟以及五龙沟区域上分布广泛,在山前斜坡以及现代河床和河滩上分布,主要为冲洪积以及风积与冲积等。

5、地层的含金性金矿化体在区内不同元古界地层内均有分布,如金水口群中出要产出岩金沟金矿带,小庙群内主要产出打柴沟矿带等。

1.2构造昆中陆缘弧岩浆-变质杂岩带中部以及东部区域上是五龙沟金矿集中区的分布所在,展布方向总体呈现NW-NWW向,构造特征在该区非常的突出,尤以断裂特征比较发育,褶皱相对较少。

青海五龙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青海五龙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青海五龙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祁汉文,张鸿斌,王春艳(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 西宁 810000)摘 要:五龙沟金矿大地构造位于东昆仑中袋,昆北与昆中断裂之间,区内地层主要出露下元古界金水口群和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地层,该区构造十分发育,矿体严格受北西向韧性剪切带内及旁侧北西-北北西向脆性断裂控制。

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金矿石,有少量的石英脉型金矿石,金与毒砂、辉(铁)锑矿、黄铁矿关系密切,围岩蚀变主要以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毒砂化为主。

本文首先分析了该矿的地质特征,之后对该矿的矿床成因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该区找矿提供参考。

关键词:五龙沟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7-0130-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Wulong Gou Gold Deposit in QinghaiQI Han-wen,ZHANG Hong-bin,WANG Chun-yan(Qinghai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the Bureau of nonferrous metal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Xining 810000,China)Abstract: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Wulong gully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bag of East Kunlun, between the kunbei and Kunzhong faults. The area of the area is mainly exposed to the Proterozoic Jinshui mouth group and the Upper Proterozoic blue white mouth system. The structure is very well developed, and the ore body is strictly controlled by the NW ductile shear zone and the North West to West brittle fracture in the North West ductile shear zone. The ore type is mainly altered rock type gold ore, with a small amount of quartz vein type gold ore. Gold is closely related to arsenopyrite, ferroantimony and pyrite. The alter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mainly consists of silicification, sericite, pyrite mineralization and arsenopyrit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e, and then discusses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ospecting in this area.Keywords: Wulong Gou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genesis收稿时间:2018-03作者简介:祁汉文,生于1990年,汉族,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资源勘察。

青海五龙沟淡水沟—红旗沟金矿床研究

青海五龙沟淡水沟—红旗沟金矿床研究

青海五龙沟淡水沟—红旗沟金矿床研究[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青海五龙沟淡水沟-红旗沟金矿的形成条件及成矿机理,然后探讨了该矿区地质,最后研究了该矿体及矿石特征,供参考。

[关键词] 淡水沟-红旗沟地质矿体矿体特征1金矿的形成条件金矿集中区的形成,是多种地质因素耦合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1)地层条件。

区内各元古界地层中,普遍产出有金矿(化)体。

例如红旗沟金矿带产于青白口系中,体现了成矿与地层岩石有一定关联。

(2)岩浆活动条件。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不仅岩浆岩广布,而且具有期次多(元古代、寒武纪、泥盆纪、三叠纪),类型全(超基性、基性、中酸性、酸性、碱性等岩类)的特征。

各岩类平均含金量为:花岗岩5.7×10-9、花岗闪长岩5~19×10-9,斜长花岗岩8×10-9,闪长玢岩185×10-9,均高于或远高于地壳平均值,构成金矿质的重要来源。

尤其是同构造的印支期辉长岩、闪长玢岩类,单样含金量可高达380×10-9,有的岩体本身就是金矿化体,表明印支期岩浆活动可为本区提供来源于地壳深处的丰富的矿质来源。

此外,主要受脆性断裂控制的石英脉、闪长岩脉、基性岩脉等脉岩分布广泛,它们应主要形成于中-新生代的脆性变形阶段,石英脉及含矿石英脉的ESR年龄91~21Ma,表明在印支期之后中-新生代,尤其是新生代,源于深处的岩浆-热活动强烈,提供了可能不亚于印支期岩浆活动的十分丰富的深部矿质来源。

可见,以印支期、喜马拉雅期为主的多期次岩浆-热活动,为金矿集中区的形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深部矿质来源。

(3)构造条件。

该地区的变质核杂岩构造,不仅具有与招掖变质核杂岩相似的大规模的伸展剥离剪切带,而且在脆-韧性阶段又发生了挤压逆冲变形,使原始单一的伸展剥离剪切带褶皱变形,构成NWW向的岩金沟、萤石沟-红旗沟、三道梁-苦水泉等三条剪切带,是金矿集中区形成的基本原因。

五龙构地区以NWW向为主的韧性剪切带,在脆-韧性和脆性变形阶段经历了多次左行剪切与右行剪切、伸展正滑与逆冲推覆交替。

青海五龙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青海五龙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青海五龙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摘要]本文对青海五龙沟金矿矿床的地层、侵入岩及构造等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为大规模开发奠定了基础,具有较强的意义和价值,供参考。

[关键词] 五龙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1地层矿集区内出露有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及第四纪地层(图1-1)。

1.1古元古代金水口群(Pt1J)分布于石灰沟、岩金沟一带,由一套具中深变质的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及石英片岩、黑云斜长片岩、斜长角闪片岩夹透镜状大理岩组成,特征的变质矿物有矽线石、石榴石、透辉石等,属角闪岩相。

原岩为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火山岩沉积,其完整性差、缺少标志层、有层无序特征。

1.2长城纪小庙组(Chx)分布于五龙沟地区西南部东岔沟-苦水泉一带,沿萤石沟断裂也有分布。

由一套中深变质的角闪斜长岩、黑云母片岩、变粒岩夹大理岩组成。

根据其岩性组合可分为上、下两个岩段,二者之间为整合接触。

下岩段(Chxa):岩性为灰色角闪斜长片麻岩夹火山岩变质形成的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岩,底部夹含石墨硅化大理岩及混合岩化变安山岩。

厚度>491m。

上岩段(Chxb):岩性为浅灰色斜长变粒岩、黑云石英片岩与大理岩互层,夹斜长角闪片岩。

向上部大理岩增多,局部出现蛇纹石化透辉石化大理岩。

厚度>1132m。

在东岔沟下岩组二长片麻岩的Rb-Sr法变质年龄为1103Ma。

1.3新元古代丘吉东沟组(Qnqj)呈狭长带状出露于萤石沟、水闸东沟、石灰沟、红旗沟一带,沿五龙沟岩体北侧分布,与下伏小庙群呈披盖整合接触。

根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划分为两个岩段,下部为碎屑岩段(Qnqj1),上部为变质火山岩段(Qnqj2)。

碎屑岩段(Qnqj1):岩性为灰-黑褐色片理化变质砾岩、砂砾岩、千枚岩夹韧性剪切带大理岩及结晶片岩,厚101m。

在石灰沟上游剖面的深灰色千枚岩含钙质板岩中,有微古植物化石,时代属中-新元古代。

变质火山岩段(Qnqj2):岩性为片理化安山岩、角闪安山岩、中基性火山岩、安山质火山角跞岩、晶屑凝灰岩及凝灰质板岩、硅质板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口群、 中元古界小庙组 和冰沟群 、 上元古界丘吉东 沟组 、 生界 火 山岩 。 古
区 内 岩浆 岩 类 广泛 发 育 , 为中元 古 代 至 中生 代
不 同构造 演化 阶 段 的 岩浆 作 用 产 物 , 成 了东 昆仑 构
带 的岩 浆杂 岩组 成部 分 。 中元 古代 一晚元 古代形 成 片麻 状 花 岗 闪 长 岩 、 英 闪 长 岩 及 二 长 花 岗 岩 体 , 石 早、 晚古 生代 分 别形 成黑 云母 花 岗岩 、 黑云 母花 岗 闪
区, 剪切 带 北盘 及 叠加 其 上 分 布 着具 等 间距 特 征 的 N 向脆 性 断裂 带 , 制 了 矿床 ( ) N 向近 等 W 控 点 呈 W
间距 的 展 布 。
矿带 主要 呈 N 走 向 , 向 N 倾 角 4。一 0 ; W 倾 E, 0 6 。单条 矿带 宽数 米 , 可逾 7m; 带 内原生矿 化蚀 变 主要 长 k 矿 为硅 化 、 绢云母 化 、 黄铁矿 化 、 砂化 等 , 次有 辉锑 毒 其 矿化 、 辉铁 锑矿 化 、 铁碳 酸 盐化 、 高岭 土化 、 多金 属矿
第2 8卷 第 l 6期 21 0 2年 8月
甘肃 科 技
Ga s ce c n e h o n u S in ea d T c n l
A. 8 '2 2
.6 1 2 1 02
青 海 省 五 龙 沟 金 矿 地 质 特 征 及成 因分 析
任文恺 吴少锋 马 强 , , , 张海青 吴鸿梅 ,
岩与细 晶岩脉同位先后就位 , 并有钾交代显示 。闪
长玢 岩 全 岩 R — S b r等 时 线 年 龄 为 2 90 ± 0 .9
2 73 2. Ma E

沉积建造 , 岩浆岩 以石灰沟片麻状花 岗闪长岩体
和外 滩 超基 性 一中性 杂 岩 体及 闪 长 玢 岩 等 脉 岩 为

锑矿化带 , 巴尔图达吾 一黑石 山剪切 带 , 岩金 沟剪切 ① ②
带 , 萤石沟 一红旗 沟剪切 带, 三道梁 一苦水泉剪切 带 . ③ 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带为主体 格架 , 性 断 裂 多方 向发育 , 中 N 脆 其 W、 N W 向脆性断裂控制 了金矿化带的分布。 N
2 矿 床地质特征
五龙 沟 金 矿 床 包 括 五 龙 沟 中支 沟 、 灰 、 支 石 东 沟 、 水沟 、 淡 红旗 沟 等几 个 金矿段 , 图 1 示 , 区 如 所 矿 出露 地层 主要 为元古 宙金 水 口群 角 闪岩相 变质 的 山
(. 1 青海省第 四地 质矿 产勘查院 , 青海 西宁 80 2 ;.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 查院 , 1 09 2 青海 西 宁 8 02 ) 10 8 摘 要: 五龙沟地处青藏高 原北部 的东 昆仑 山体 中段 北侧 边缘 , 区位 于柴达 木板块 南部边 缘 的昆 中岩浆杂 岩带 矿
中。脉 型热 液金成矿作用在本区 占主要地位 , 从矿 区地 质背景 、 素组 合 、 元 构造 等分析认为 , 五龙 沟矿床为岩浆 热液
主, 五龙 沟 一石 灰 沟 韧 性 剪 切 带 呈 N WW 向横 贯 全
金 矿化 严格 受 N 向脆 性 断 裂带 控 制 , 区 目 W 矿 前 已发 现断 裂破 碎 带 8 条 , 中 2 0余 其 6条 为含 矿 带
( u>1X1 ) 重要 的有 Ⅲ 、 、 A 0 , Ⅳ Ⅶ等 含 矿 带 。含
脉 型金 矿。 关键 词 : 矿产普查 与勘探 ; 五龙沟 ; 地质特征 ; 元素组合 ; 因类 型 成
中 图 分 类 号 :6 9 P 1
1 地 质 背 景
矿 区位于 柴达 木板 块南 部边 缘 的昆中岩 浆杂 岩
带 中 , 区及外 围邻 区 发育 地 层 主 要 为下 元 古 界 金 矿
体侧 列 再现 、 枝 复合 现象发 育 ; 分 矿体 长 2 5 0 O~ 6 m, 延深 2 0~5 0 平 均 厚 0 9—3 6 m, 模 变 化 较 8 m, . .8 规 大 , 均 品位 ( . 7~1. 5 平 31 4 0 )×1 ” 全 矿 区共 提 交 0I ,
l ¨稍 远则 以矽 卡岩 型 、 型铜 铅 矿 化 为 主 , 东 0.; 脉 如 支沟 铜铅 矿点 , 属 矿 物 以黄 铜 矿 、 金 方铅 矿 为 主 , 其 次 为少 量 黄 铁 矿 、 闪锌 矿 、 砂 等 , 毒 矿体 上 部 富 P 、 b
豳 圈 s 田 t 匣囹 s 囹 e
长岩 、 斜长花岗岩及二长花岗岩, 中生代印支早期形 成钾 长 花 岗岩株 及 岩 脉 , 支 晚期 一早 燕 山期 形 成 印
超 基性 中性 杂 岩体 及 闪长玢 岩类脉 岩 。 构 造 上 , 区 以东西 向 的昆 中岩浆 岩带 为背景 , 本 以 N —N W 构 造 为 主 要 成 分 , W N 以褶 皱 、 性 剪 切 韧

石岩 、 辉长岩和闪长岩等 , 并出现少量闪长质成分胶 结 的隐爆 角砾 岩脉 。闪长 玢岩 脉单 脉宽 度一般 十几 厘米 到几 米 , 长几 十米 到千余 米 , 脉 岩脉 一般 边界平 整 , 围岩界线 清 晰 , 脉 岩 两侧 , 出现 退 色蚀 变 与 在 可
晕、 钾化 边及 少量 长英质 脉体 。在 局部 地段 , 闪长玢
图 1 五 龙 沟 金 矿 床 矿 区 地 质
1 .外滩杂岩 ,.闪长玢岩脉 ( )3 2 枝 ,.金矿化带及编号 ,.多 4
金 属 ( ) 点 ,.金 矿 床 ( ) 6 金 矿 5 点 ,.印 支 期 浅 成 一超 浅 成 岩
浆活动 中心 , .多金 属( ) A 金 矿化 带, .金 一砷矿化带 C B .金
五龙 沟 金 矿 区位 于 脉 岩集 中发 育 区 , 要 有 闪 主
长 玢 岩 、 英 闪长 玢 岩 、 石 少量 角 闪安 山岩 脉 、 榄辉 橄
第1 6期
任文恺等 : 青海省五龙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2 9
化 、 卡 岩化 等 , 矽 矿化 与蚀 变 强度 呈正 比。矿 带 中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