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砖的物理指标

粘土砖的物理指标
粘土砖的物理指标

粘土砖

粘土砖是指Al203含量为30%一40%硅酸铝材料的粘土质制品。粘土砖是用50%的软质粘土和50%硬质粘土熟料,按一定的粒度要求进行配料,经成型、干燥后,在1300-1400℃的高温下烧成。粘土砖的矿物组成主要是高岭石和6%一7%的杂质(钾、钠、钙、铁、铁的氧化物)。粘土砖的烧成过程,主要是高岭石不断失水分解生成莫来石结晶的过程。粘土砖中的Si02和Al203在烧成过程中与杂质形成共晶低熔点的硅酸盐,包围在莫来石结晶的周围。

粘土砖属于弱酸性耐火制品,能抵抗酸性熔渣和酸性气体的侵蚀,对碱性物质的抵抗能力稍差。粘土砖的热性能好,耐急冷急热。粘土砖的耐火度与硅砖不相上下,高达1690-1730℃,但荷重软化温度却比硅砖低200℃以上。因为粘土砖中除含有高耐火度的莫来石结晶外,还含有接近一半的低熔点非晶质玻璃相。

在0-1000℃的温度范围内,粘土砖的体积随着温度升高而均匀膨胀,线膨胀曲线近似于一条直线,线膨胀率为0.6%-0.7%,只有硅砖的一半左右。当温度达1200℃后再继续升温时,其体积将由膨胀最大值开始收缩。粘土砖的残余收缩导致砌体灰缝的松裂,这是粘土砖的一大缺点。当温度超过1200℃后,粘土砖中的低熔点物逐渐熔化,因颗粒受表面张力作用而互相靠得很紧,从而产生体积收缩。

焦炉用粘土砖应符合YB/T5106一93,理化指标见表3-5。

由于粘土砖的荷重软化温度低,在高温下产生收缩,导热性能比硅砖小15%-20%,机械强度也比硅砖差,所以,粘土砖只能用于焦炉的次要部位,如蓄热室封墙,小烟道衬砖及蓄热室格子砖、炉门衬砖、炉顶以及上升管衬砖等。粘土砖尺寸允许偏差和外形应符合表3-6的规定。

高铝砖

高铝砖是Al203含量大于48%的硅酸铝或氧化铝质的耐火制品,统称高铝质耐火制品。高铝砖按其理化指标分为LZ-75、LZ-65、LZ-55和LZ-48四种牌号。

高铝砖的耐火度和荷重软化温度均高于粘土砖,抗渣蚀性能(尤其是对酸性渣)较好,且这些性能随着Al203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热稳定性不如粘土砖。高铝砖的致密度高,

气孔率低,机械强度高且耐磨。焦炉燃烧室炉头及炭化室铺底砖的炉头部位,用高铝砖砌筑,效果较好;但不宜用于炭化室墙面,因为高铝砖在高温下易产生卷边翘角。高铝硅应符合GB2988-87,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8规定,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和外形应符合表3-9规定。

表3-9高铝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及外形

硅砖

SiO

含量在93%以上的耐火砖称为硅砖。硅砖是以石英石(硅石或石英砂)为原料,粉2

碎后加人适量的粘结剂(石灰乳或亚硫酸纸浆废液)、矿化剂(铁粉)及部分硅质熟料(或废

硅砖粉),经混合、成型、干燥后,在1400-1430℃的窑炉中焙烧而成。硅砖属于酸性耐

火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酸性侵蚀能力,它的导热性能好,荷重软化温度高,一般在1620℃

以上,仅比其耐火度低70-80℃。硅砖的导热性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没有残余收

缩,在烘护过程中,硅砖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硅砖是焦炉上较理想的耐

火制品,现代大中型焦炉的重要部位(如燃烧室、斜道和蓄热室)都用硅砖砌筑。

在烘炉过程中。硅砖最大膨胀发生在100-300℃之间,300℃之前的膨胀量约为总膨

胀量的70%-75%。其原因是Si02在烘炉过程中出现117℃ 、163℃ 、 180-2 70℃和573℃

四个晶形转化点,其中180 --270℃之间.由方石英引起的体积膨胀最大。

焦炉用硅砖应符合YB/T5013-1997,理化指标见表3-2。

决定硅砖热稳定性好坏的关键是真密度,真密度的大小是确定其石英转化的重要标

志之一。硅砖的真密度越小,其石英转化越完全,在烘炉过程中产生的残余膨胀也就越

小。硅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及外观应符合表3-3的规定。

在硅砖中,鳞石英晶体的真密度最小,线膨胀率小,热稳定性比方石英和石英好,抗渣侵蚀性强,导热性好,荷重软化温度高,是石英中体积最稳定的形态。烧成较好的硅砖中,鳞石英的含量最高,占50 %-80%;方石英次之.只占10%一30%;而石英与玻璃相的含量波动在5%-15%。

当工作温度低于600-700℃时,硅砖的体积变化较大,抗急冷急热的性能较差,热稳定性也不好。若焦炉长期在这种温度下工作,砌体就很容易碎裂破损。

第四章-物理检验法

第四章 食品理化检验法 第一节 物理检验法 一 、 相对密度法 (一)相对密度的定义 密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以符号ρ表示,单位为g/cm 3。一般情况下,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密度值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表示密度时应 标出测定时物质的温度,如t ρ。 相对密度是指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某一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用符号12t t d 表示,其中1t 表示被测物的温度,2t 表示水的温度。它是物质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工业上为了方便起见,物质的相对密度用物质在20℃的质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时的质量之比表示, 符号为20 4d 。 20 4204C d C ?= ?物质()的质量 同体积水()的质量 (4-1) 一般在各种手册上记载的相对密度多为20 4d ,为了便于比较相对密度,必须将测得的1 2t t d 换算成204d 。 用密度计或密度瓶测定溶液的相对密度时,用测定溶液对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质量相对 方便。如在常温下,用2020d 表示液体在20℃时对水在20℃时的相对密度。若要把12t t d 换算为 20 4 d ,可按公式(4-2)进行换算。 1 224204t t t d d ρ=? (4-2) 式中 24t ρ---2t ℃水对4℃水的相对密度。 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见表4-1。 表4-1 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相对密度测定的意义 各种液态食品都有一定的相对密度,当其组成成分或浓度发生改变时,其相对密度也随

着改变,故测定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可以检验食品的纯度或浓度。如蔗糖、酒精等溶液的相对密度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高,根据蔗糖溶液的相对密度可直接查出蔗糖的质量分数;根据酒精溶液的相对密度可查出酒精的体积分数。 当某溶液的水分被完全蒸发干燥至恒重时,所得到的剩余物称为干物质或真固形物。溶液的相对密度与其固形物含量具有一定的关系,故测定溶液相对密度即可求出其固形物含量。对于某些液态食品(如果汁、番茄酱等),测定其相对密度并通过换算或查经验表,也可确定可溶性固形物或总固形物的含量。 利用测定食品的相对密度,可以判断食品的质量。正常的液态食品,其相对密度都在一定范围内。如植物油(压榨法)为0.9090?0.9295,全脂牛奶为1.028?1.032。如果食品由于变质、掺杂等原因而引起其组成成分发生变化时,均可出现相对密度的变化。例如油脂的相对密度与其脂肪酸的组成有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脂肪的相对密度越高,游离脂肪酸含量越髙,相对密度越低,如酸败的油脂相对密度升高。牛奶的相对密度与其脂肪含量、总乳固体有关,脱脂乳相对密度高,掺水乳相对密度下降。 由此可见,相对密度是食品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工艺和质量控制指标。 (三)相对密度测定的方法 1、密度瓶法 密度瓶法适用于测定各种液体食品的相对密度,特别适合于样品量较少的测定,对挥发性样品也适用,但操作烦琐。 (1)仪器密度瓶是测定液体食品相对密度的专用仪器,是容积固定的称量瓶。一般有20ml、25ml、50ml、100ml等规格,常用的密度瓶是25ml、50ml两种,分为带毛细管的普通密度瓶和带温度计的精密密度瓶,见图4-1。 (2)测定原理在一定温度下,用同一密度瓶分别准确称取等体积的样品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两者的质量比即可求出该样品溶液的相对密度。利用密度瓶测定液体相对密度是最准确的方法。 (3)测定方法先将密度瓶洗干净,再依次用乙醇、乙醚洗涤数次,烘干并冷却后,准确称重。装满样液,盖上瓶盖,置于20℃水浴中浸0.5h,使内容物温度达到20℃,用滤纸条吸去支管标线上的样液,盖上侧管帽后取出。用滤纸把瓶外擦干,置于天平室30min称量,将样品轻倾出,洗净密度瓶。 将蒸馏水煮沸30min,然后冷却至15℃左右,注满密度瓶,装上温度计,立即浸入(20士1)℃的恒温水浴中,至密度瓶温度计达20℃并维持30min不变,取出密度瓶用滤纸抹去溢出侧管的水,盖上侧管罩,用滤纸擦干后准确称量。两次称量之差即为20℃时水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a)带毛细管的普通密度瓶(b)带温度计的的精密密度瓶

食品检验与分析 第四章食品物理检验法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一、选择题 1.物质在某温度下的密度与物质在同一温度下对4℃水的相对密度的关系是()。 (1)相等(2)数值上相同(3)可换算(4)无法确定 2.下列仪器属于物理法所用的仪器是()。 (1)烘箱(2)酸度计(3)比重瓶(4)显微镜 3.()适于测定粘度较高的样液,它基于落体原理而设计的。 (1)旋转粘度计(2)毛细管粘度计 (3)针状粘度计(4)滑球粘度计 4.分子结构中凡有不对称碳原子,能把偏振光的偏振面旋转一定角度的物质称为 ( )。 (1)光敏感物质(2)光化合物 (3)光学活性物质(4)旋光物质 5.光源的波长、测定温度、光学活性物质的种类、溶液的浓度及液层的厚度有关( )。 (1)光学活性物质性质、溶液温度(2)溶液浓度、液层厚度、测定温度 (3)光源波长、溶液颜色(4)溶液温度、光源特性、测定压力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全脂牛乳相对密度为1.028—1.032(20/20℃) (2)不饱和脂肪酸的折射率比饱和脂肪酸的折射率小得多 (3)锤度计专用于测定糖液浓度,是以蔗糖溶液的密度百分含量为刻度,以°Bx 表示 (4)蜂蜡的折射率在1.4410~1.4430(25℃) 7.水色度的常用测定方法是() (1)铂钴比色法(2)铂钴比色法和铬钴比色法 (3)铬钴比色法(4)铂铬比色法和铂钴比色法 8.关于密度计说法不正确的是() (1)密度计法是最便捷适用的测定液体相对密度的方法,但准确度不如密度瓶法。 (2)密度计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其种类很多,结构形式也基本相同。 (3)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密度计按其标度的方法不同,分为普通密度计、锤度计、乳稠计、波美计和酒精计等。 (4)普通密度计是直接以25℃时的密度值为刻度,由几支刻度范围不同的密度计组成一套。 二、填空题 1.使用密度瓶测定液体食品的相对密度,所用的蒸馏水预先需煮沸30分钟,目的是。 2.用锤度计测定糖液的浓度,当测定的温度为22℃时,观察到的锤度值为19.50°BX,校正后的值应为。(22℃时,锤度计的校正值为0.12) 3.获得偏振光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将自然光通过。 4.测定较粘稠的样品相对密度,因选用的密度瓶。 5.在16℃下测定牛乳的相对密度时,用20℃/4℃乳稠计读数为31度,校正后应该为度。(温度每变化1度,乳稠度变化0.2度) 6.常用的折光仪有和。 7.密度计的类型有:、、、。 8.毛细管粘度计法的特点是、和。 9.粘度有、、、之分。 10.水的色度有“”与“”之分。

常用岩土材料参数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一览表

(E, ν) 与(K, G)的转换关系如下: ) 21(3ν-= E K ) 1(2ν+= E G (7.2) 当ν值接近0.5的时候不能盲目的使用公式3.5,因为计算的K 值将会非常的高,偏离实际值很多。最好是确定好K 值(利用压缩试验或者P 波速度试验估计),然后再用K 和ν来计算G 值。 表7.1和7.2分别给出了岩土体的一些典型弹性特性值。 岩石的弹性(实验室值)(Goodman,1980) 表7.1 土的弹性特性值(实验室值)(Das,1980) 表7.2 各向异性弹性特性——作为各向异性弹性体的特殊情况,横切各向同性弹性模型需要5 中弹性常量:E 1, E 3, ν12,ν13和G 13;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有9个弹性模量E 1,E 2,E 3, ν12,ν13,ν23,G 12,G 13和G 23。这些常量的定义见理论篇。 均质的节理或是层状的岩石一般表现出横切各向同性弹性特性。一些学者已经给出了用各向同性弹性特性参数、节理刚度和空间参数来表示的弹性常数的公式。表3.7给出了各向异性岩石的一些典型的特性值。 横切各向同性弹性岩石的弹性常数(实验室) 表7.3

流体弹性特性——用于地下水分析的模型涉及到不可压缩的土粒时用到水的体积模量K f ,如果土粒是可压缩的,则要用到比奥模量M 。纯净水在室温情况下的K f 值是2 Gpa 。其取值依赖于分析的目的。分析稳态流动或是求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状态(见理论篇第三章流体-固体相互作用分析),则尽量要用比较低的K f ,不用折减。这是由于对于大的K f 流动时间步长很小,并且,力学收敛性也较差。在FLAC 3D 中用到的流动时间步长,? tf 与孔隙度n ,渗透系数k 以及K f 有如下关系: ' f f k K n t ∝ ? (7.3) 对于可变形流体(多数课本中都是将流体设定为不可压缩的)我们可以通过获得的固结系数νC 来决定改变K f 的结果。 f 'K n m k C + = νν (7.4) 其中 3 /4G K 1 m += ν f 'k k γ= 其中,' k ——FLAC 3D 使用的渗透系数 k ——渗透系数,单位和速度单位一样(如米/秒) f γ——水的单位重量 考虑到固结时间常量与νC 成比例,我么可以将K f 的值从其实际值(Pa 9 102?)减少,利用上面得表达式看看其产生的误差。 流动体积模量还会影响无流动但是有空隙压力产生的模型的收敛速率(见1.7节流动与力学的相互作用)。如果K f 是一个通过比较机械模型得到的值,则由于机械变形将会产生孔隙压力。如果K f 远比k 大,则压缩过程就慢,但是一般有可能K f 对其影响很小。例如在土体中,孔隙水中还会包含一些尚未溶解的空气,从而明显的使体积模量减小。 在无流动情况下,饱和体积模量为: n K K K f u + = (7.5) 不排水的泊松比为:

物理性能名词解释

聚合物性能指标解释 1、拉伸强度 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是指材料产生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应力。 (1)在拉伸试验中,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受的最大拉伸应力即为拉伸强度,其结果以MPa 表示。 (2)用仪器测试样拉伸强度时,可以一并获得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等数据。 (3)拉伸强度的计算: σt = p /( b×d) 式中,σt为拉伸强度(MPa);p为最大负荷(N);b为试样宽度(mm);d为试样厚度(mm)。 注意:计算时采用的面积是断裂处试样的原始截面积,而不是断裂后端口截面积。(4)在应力应变曲线中,即使负荷不增加,伸长率也会上升的那一点通常称为屈服点,此时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此时的变形率就叫屈服伸长率;同理,在断裂点的应力和变形率就分别称为断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2、弯曲模量 又称挠曲模量。是弯曲应力比上弯曲产生的形变。材料在弹性极限内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E为弯曲模量;L、b、d分别为试样的支撑跨度、宽度和厚度;m为载荷(P)-挠度(δ)曲线上直线段的斜率,单位为N/m2或Pa。 弯曲模量与拉伸模量的区别: 拉伸模量即拉伸的应力与拉伸所产生的形变之比。 弯曲模量即弯曲应力与弯曲所产生的形变之比。 弯曲模量用来表征材料的刚性,与分子量大小有关,同种材质分子量越大,模量越高,另外还与样条的冷却有关,冷却越快模量越低。即弯曲模量的测试结果与样品的均匀度及制样条件有关,测试结果相差太大,无意义,应找到原因再测试。 2GB/T9341—2000中弯曲模量的计算方法。新标准中规定了弹性模量的测量,先根据给定的弯曲应变εfi=0.0005和εfi=0.0025,得出相应的挠度S1和S2(Si=εfiL2/6h),而弯曲模量Ef=(σf2-σf1)/(εf2-εf1)。其中σf2和σf1分别为挠度S1和S2时的弯曲应力。新标准还规定此公式只在线性应力-应变区间才是精确的,即对大多数塑料来说仅在小挠度时才是精确的。由此公式可以看出,在应力-应变线性关系的前提下,是由应变为0.0005和0.0025这两点所对应的应力差值与应变差值的比值作为弯曲模量的。 附: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是工程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从宏观角度来说,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键合强度的反映。凡影响键合强度的因素均能影响材料的弹性模量,如键合方式、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温度等。因合金成分不同、热处理状态不同、冷塑性变形不同等,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值会有5%或者更大的波动。但是总体来说,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合金化、热处理(纤维组织)、冷塑性变形等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温度、加载速率等外在因素对其影响也不大,所以一般工程应用中都把弹性模量作为常数。 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弹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相当于普通弹簧中的刚度。

附表2岩土工程物理力学指标表

表11-1 岩土参数建议值表 岩土分层岩 土 名 称 时 代 与 成 因 岩石地基 承载力特 征值 土承载 力特征 值 桩侧摩阻力 特征值(钻孔 灌注桩) 桩端阻力特 征值(钻孔灌 注桩) 桩极限侧阻力 标准值(钻孔 灌注桩) 桩极限端阻力 标准值(钻孔 灌注桩) 土体与锚固体极 限摩阻力标准值 岩石与锚 固体极限 摩阻力标 准值 地基系数 的比例系 数(灌注 桩) 岩层或土 层水平基 床系数 岩层或土 层垂直基 床系数 静止侧压 力系数 岩土泊桑 比 岩石质量 指标 基底摩擦 系数 边坡坡度高 宽比允许值 (1:n) 土石可挖性 分级 f a f ak q sa q pa q sik q sik q s q s m K s Kc K0μRQD f (kPa) (kPa) (kPa) (kPa) (kPa) (kPa) (kPa) (MPa) (MPa/m2) (MPa/m) (MPa/m) (%) (1-1) 填土Q4ml60 18 18 12 0.40 0.29 0.28 支护Ⅰ~Ⅱ(3-4) 粗砂Q2al190 30 40 50 18.0 20 18 0.40 0.29 0.28 1.25 Ⅱ(4-2) 粉质粘土Q2el210 30 43 50 22.0 35 30 0.39 0.28 0.30 1 Ⅱ(11)-1 全风化板岩P t220 35 50 55 40.0 35 30 0.38 0.28 0.30 1 Ⅲ(11)-2 强风化板岩P t350 70 700 75 750 0.12 150 120 0.38 0.28 0.33 0.75 Ⅲ~Ⅳ(11)-3 中风化板岩P t800 130 1300 170 1600 0.30 170 135 0.28 0.22 10~150.38 0.5 Ⅳ(11)-4 微风化板岩P t1200 135 1500 180 1800 0.50 200 175 0.26 0.21 10~20 0.45 0.5 Ⅴ说明: 1、本表的岩土参数值,是根据勘察结果,按工程类比(工程经验)的方法经过查阅有关规程、规范、手册或通过计算而提供的可用于设计的岩土参数。 2、根据场地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和室内试验成果,结合相关规范规程以及工程经验,给出岩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侧摩阻力特征值、桩的端阻力特征值、边坡坡度高宽比允许值等参数建议值。 3、根据场地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和室内试验成果,结合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给出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等的参数建议值。 4、根据场地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和室内试验成果,结合相关工程经验,给出土体与锚固体极限摩阻力标准值、岩石与锚固体极限摩阻力标准值、土的泊松比等的参数建议值。 5、根据勘察结果,按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给出基底摩擦系数、边坡坡度高宽比允许值等的参数建议值。 表11-2 岩土参数建议值表 岩土分层岩 土 名 称 时 代 与 成 因 天然 密度 天然含 水量 孔隙比 岩(土)体剪切试验 压 缩 系 数 压 缩 模 量 变 形 模 量 渗 透 系 数 单轴极限抗压强 度标准值 导温系数导热系数 比热容 C 水上坡角 (°) 直接快剪固结快剪 粘聚力内摩擦角粘聚力内摩擦角 干燥天然饱和 ρw е c φ c φa0.1-0.2Es1-2E0K fd fc fr (g/cm3) (%) (kPa) (°) (kPa) (°) (MPa) (MPa) (m/d)(MPa) (m2/h) (W/m·K) (kJ/kg.k) (1-1) 填土Q4ml 1.96 28.0 0.822 17100.27 7.30 1.0 0.00179 1.44 1.25 (3-4) 粗砂Q2al 1.97 23.3 25 5.0 0.00179 1.13 0.89 (4-2) 粉质粘土Q2el 1.96 26.46 0.783 26 120.24 7.70 29 0.04 0.00189 1.31 1.34 (11-1) 全风化板岩P t 1.99 26.7 0.770 28 14 0.19 9.30 32 0.10 0.00189 1.37 1.12 (11-2) 强风化板岩P t 2.70 85 30 100 0.50 7.0 1.0 1.0 0.00193 1.45 1.21 (11-3) 中风化板岩P t 2.79 90 33 0.40 10.0 5.0 3.00.00199 1.51 1.27 (11)-4 微风化板岩P t 2.76 100 35 0.20 15.0 10.0 8.0 0.00203 1.55 1.39 说明: 1.本表所称的岩土参数建议值,是根据室内试验或原位测试结果的统计值,按工程类比(工程经验)的方法而提供的岩土参数。 2.表中岩土层热物理指标建议值系根据相关工程经验的室内热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综合提出。

包装材料物理性能检测指标(正式版)

乳白玻璃酒瓶 1 目的与范围 1.1为了使包装材料感观检验及物理性能检测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规定了质量检验部包装材料检测室所需材料的抽样检测工作。 1.3 本标准适用于质量检验部包装材料检测室所需材料的抽样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MTJ08.01-2010 《包装材料检验标准》 Q/MTJ06.14-2009 《包装材料检验指导书》 Q/MTJ06.20-2009 《抽样方法总则》 Q/MTJXX.XX-2011 《包装材料检测仪器操作指导书》 3 乳白玻璃酒瓶 3.1容量系列及允差 3.1.1 容量及允差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3.2 酒瓶几何尺寸及瓶底要求 参照《包装材料技术标准汇编》 3.3 技术要求 3.3.1乳白玻璃酒瓶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3.3.2 玻璃瓶的强度要求:拿着玻璃瓶颈离水泥地面1.5m高自由落下,连续二次以上,玻璃瓶无破损。 3.3.3 酒瓶光洁度、乳白度要好,瓶壁细腻、光滑、合逢线无明显凸出、无炸裂纹、皱纹、桔皮状、砂粒等,且瓶身垂直无座底、失圆现象. 3.3.4 酒瓶渗漏率不得超过万分之五,综合合格率达98%。

彩盒 1 目的与范围 1.1为了使包装材料感观检验及物理性能检测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规定了质量检验部包装材料检测室所需材料的抽样检测工作。 1.3 本标准适用于质量检验部包装材料检测室所需材料的抽样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MTJ08.01-2010 《包装材料检验标准》 Q/MTJ06.14-2009 《包装材料检验指导书》 Q/MTJ06.20-2009 《抽样方法总则》 Q/MTJXX.XX-2011 《包装材料检测仪器操作指导书》 3 规格尺寸 参照《包装材料技术标准汇编》 4 技术要求 4.1字体及颜色要求。 4.1.1各种规格(除珍品系列外)彩盒红色部分均为大红色,要求色彩鲜艳,金色部分采用青色金粉烫金;珍品系列彩盒颜色由茶色、淡红色和金黄色三中颜色组成,要求色彩过渡自然流畅。 4.1.2食品标签内容、位置及颜色。 ——所有系列的茅台酒食品标签内容相同,均印彩盒上,内容为“食品名称、原料与配料、酒精度、净含量、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号、厂址“等内容。 4.1.3本标准未注明的字体大小、图案设计尺寸、颜色均以抽取的样品彩盒为准。 4.1.4普通彩盒“贵州茅台酒”五个字,均采用凹凸工艺,增强字体、图案立体感。 4.2 质量要求。 4.2.1印制好的彩盒,色彩、图案、文字应与抽取样品相同,要求表面整洁,不褪色、不

力学性能指标

力学性能指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弹性模量、冲击强度。 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温度、拉伸速度、环境介质、压力等。 弹性变形特点:可逆变形虎克定律弹性变形量很小,一般不超过0.5%-1% 材料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结合键的本性和原子间的结合力,而材料的成分和组织对它的影响不大共价键的弹性模量最高. 弹性比功:又称弹性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循环韧性的意义:循环韧性越高,机件依靠自身的消振能力越好,所以高循环韧性对于降机器的噪声,抑制高速机械的振动,防止共振导致疲劳断裂意义重大 金属材料常见的塑性变形方式滑移和孪生 金属应变硬化机理与高分子应变硬化机理的区别:金属机理:位错的增殖与交互作用导致的阻碍高分子机理:发生应变诱导结晶、分子链接近最大伸长 韧性断裂:金属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消耗能量。脆性断裂:突然发生断裂,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因此危害性很大。 α值越大,表示应力状态越“软”,金属越易于产生塑性变形和韧性断裂。α值越小,表示应力状态越“硬”,金属越不易于产生塑性变形而易于产生脆性断裂。拉伸时塑性很好的材料,在压缩时只发生压缩变形而不断裂。硬度:布氏、洛氏、维氏 缺口效应:缺口根部产生应力集中,同时缺口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发生改变。 断裂韧性:由于裂纹破坏了材料的均匀连续性,改变了材料内部应力状态和应力分布,所以机件的结构性能就不再相似于无裂纹的试样性能,传统的力学强度理论就不再适用。 断裂力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断裂强度科学,是在承认机件存在宏观裂纹的前提下,建立了裂纹扩展的各种新的力学参量,并提出了含裂纹体的断裂判据和材料断裂韧度。 分析裂纹体断裂问题的方法:应力应变分析方法:考虑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强度,得到相应的断裂K判据。(2) 能量分析方法:考虑裂纹扩展时系统能量的变化,建立能量转化平衡方程,得到相应的断裂G判 KI和KIC的区别:应力场强度因子KI增大到临界值KIC时,材料发生断裂,这个临界值KIC称为断裂韧度。KI是力学参量,与载荷、试样尺寸有关,而和材料本身无关。KIC是力学性能指标,只与材料组织结构、成分有关,与试样尺寸和载荷无关。根据KI和KIC的相对大小,可以建立裂纹失稳扩展脆断的断裂K判据,由于平面应变断裂最危险,通常以KIC为标准建立: 应力腐蚀现象:在应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所产生的低应力脆性断裂现象。 应力腐蚀产生的条件:(1)必须有应力,特别是拉应力的作用, 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是脆性断裂;(2)对一定成分的合金,只有在特定介质中才发生应力腐蚀断裂;(3)应力腐蚀断裂速度约为10-8-10-6 m/s数量级的范围内,远大于没有应力时的腐蚀速度,又远小于单纯力学因素引起的断裂速度。 机理:当应力腐蚀敏感的材料置于腐蚀介质中,首先在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它阻止了腐蚀进行,即所谓“钝化”。由于拉应力和保护膜增厚带来的附加应力使局部地区的保护膜破裂,破裂处金属直接暴露在介质中,成为微电池的阳极,产生阳极溶解。阳极小阴极大,所以溶解速度很快,腐蚀到一定程度又形成新的保护膜,但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又可能重新破坏,发生新的阳极溶解。这种保护膜反复形成反复破裂的过程,就会使某些局部地区腐蚀加

技术指标和性能指标

电位滴定仪技术要求 一、品牌型号: 1.品牌:瑞士梅特勒 2.型号:新超越系列T5 二、运行环境 1、电源电压:100~240VAC±10%;频率:50~60HZ;环境温度:5--40℃;相对空气湿度: 31℃时最大80%。 2、用途 用于各种电化学滴定分析,如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电导滴定、恒pH滴定、永停滴定、容量法卡氏水分测定、库仑法卡氏水分测定,两相滴定(如表面活性剂类样品)、光度滴定,并能直接测量pH值、离子浓度、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电导率值、极化电压、极化电流、透光率和吸光率等 三、技术指标 1、仪器的硬件连接 ①滴定仪控制方式:分体式七英寸中文彩色触摸屏和中文电脑软件双通道控制,自由切换。 ②搅拌方式:同时具有磁力搅拌器和螺旋桨搅拌器2种,搅拌速度随意可调。 ③电极接口类型:两个智能电势(mV/pH)测量电极接口、极化电极接口,温度电极接口, 电导率电极接口,库仑法电解电极接口,标配Lims接口。 2、电势(mV/pH)测量电极 2.1 mV测量电极接口 ①测量范围:-2000mV~2000mV ②分辨率:0.1mV ③最大的可能误差:0.2mV 2.2 pH测量电极接口 ①测量范围:-26.0~40.0pH ②辨率:0.001pH ③最大的可能误差:0.003pH 3、极化电极接口(Upol) ①极化电压:0-2000mV(交流电,增量0.1mV); ②测量范围:0-200μA;

③分辨率:0.1μA; ④误差范围:0.2μA; 4、极化电极接口(Ipol) ①极化电流:0-24μA(交流电,增量0.1μA); ②测量范围:0-2000mV; ③分辨率:0.1mV; ④误差范围:2mV; 5、PT1000温度电解接口 ①测量范围:-20-130; ②分辨率:0.1℃; ③误差范围:0.2℃; 6、滴定仪主机可直接扩展电导率电极接口,实现电导率直接测量和电导率滴定。 ①测量范围:±2000m V; ②分辨率:0.1mV; ③误差范围:0.2mV; 7、滴定仪主机可直接扩展电解电极接口,实现库仑法水分测定和溴指数测定(电量法) ①库仑法水分测定电流范围:可选100、200、300、400mA或Auto ②溴指数测定电流范围:可选1、5、100、200、300、400mA或Auto 8、滴定管 & 滴定管驱动器 ①滴定管驱动器的分辨率:滴定管体积的1/20000(10mL滴定管为例:0.5uL) ②具备各种体积的滴定管(包括1毫升、5毫升、10毫升、20毫升) ③滴定管可以方便安装、拆除,无需工具进行操作 ④滴定管具有滴定剂(名称、浓度)自动识别(RFID)的功能,并支持热插拔,更换滴定 管无需重启仪器,即插即用。 ⑤滴定管驱动器工作类型:上推式滴定管驱动器,保证气泡能够完全排空,从而保证结果 的准确性 四、性能指标: 1、*使用彩色TFT触摸屏为控制终端,且彩色触摸屏不低于7寸,同时具备StatusLight TM (状态指示灯),通过红、黄、绿三种颜色有效指示滴定的工作状态 2、主机内置状态指示灯,且具有声音信号的喇叭; 3、*主机内置SmartSample阅读器,无需手动输入,直接把重量等信息传入主机,实现从 天平到滴定仪的高效安全的无线数据传输,避免抄写错误; 4、*具备全面的多级用户权限管理功能,并可设置指纹或密码保护 5、具备RS232,USB,以太网和PDF等输出方式,并可输出PDF,csv,XML等格式的数据 6、*具备多次标准加入法,可实现自动化的钠,钾,钙,硝酸根等离子的含量测定,内置

第二章第五节 物理指标检验

三单元测试 第三部分色度 一填空题 1 水环境分析方法国家标准规定色度是测定经____min澄清后样品的颜色。_____对颜色有较大影响,在测定颜色时应同时测定______。 2 铂钴比色法适用于____水、_____水、_____水、_____水等。稀释倍数法适用于_____水和______水。 3 用铂钴比色法测定水样的色度是以_____的度值表示。在报告样品色度_____的同时报告。的玻 4 铂钴比色法色度标准溶液应放在_______的玻璃瓶中, 存放于_______,温度不能超过_____. 5 铂钻比色法的结果以色度的______与试样______表示。在0~40度的范围内,准确到_____。40~70度范围内,准确到______. 6 采样时所用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都要用_____或______加以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或 去离子水洗净、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V,错误的判X) 1铂钴比色法与稀释倍数法可以同时使用( )。 两者有可比性( )。 2 铂钴比色法是将样品采集在容积至少500ml的玻璃瓶内( ) 。如果必须贮存,则将样品贮存于暗处。在有些情况下还要避免样品与空气接触( )。同时要避免温度的变化( )。 3 水样为淡粉色时,可使用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 ) 4铂钴比色法测定色度,配制色度标准溶液是将贮备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到一定体积而得。( )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水的表观颜色? 2 什么是水的真实颜色? 3 说明色度的标准单位一度的物理意义。 4 说出稀释倍数法测定水质色度的原理。 5 试述铂钻比色法测定水质色度的原理。

第四部分浊度 一填空题 1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有__________物质所造成的,可使光______或______。天然水经过____、______和_______等处理,使水变得_______。 2 我国目前测定水样浊度通常用_______法和_______法。 3 样品收集于______瓶内,应在取样后______测定。如需保存,可在______保存_____,测试前______恢复到_______。 4 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测定______水、______水及_____水浊度的测定,最低检测浊度为____度。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V,错误的判X) 1无浊度水是将蒸馏水通过0.4mm滤膜过滤,收集于用滤过水荡洗两次的烧瓶中。( ) 2 测定水样浊度超过100度时,可酌情少取,用水稀释到50.0ml,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 3 分光光度法测定浊度是在480nm波长处,用3c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 ) 4 分光光度法测定浊度,不同浊度范围读数精度一样。( ) 5 硫酸肼有毒、致癌!使用时应注意。( ) 三问答题 1筒述分光光度法测定浊度用的浊度贮备液如何配制? 2 试述分光光度法测定浊度的原理。 3 试述月视比浊法测定浊度的原理。

PTFE物理室各项检测指标

1、PTFE概述 聚四氟乙烯被称“塑料王”,氟树脂之父罗伊·普朗克特1936 年在美国杜邦公司开始研究氟利昂的代用品,他们收集了部分四氟乙烯储存于钢瓶中,准备第二天进行下一步的实验,可是当第二天打开钢瓶减压阀后,却没有气体溢出,他们以为是漏气,可是将钢瓶称量时,发现钢瓶并没有减重。他们锯开了钢瓶,发现了大量的白色粉末,这是聚四氟乙烯。研究发现聚四氟乙烯性质优良,可以用于原子弹、炮弹等的防熔密封垫圈,因此美国军方将该技术在二战期间一直保密。直到二战结束后,才解密,并于1946年实现工业化生产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低的为数十万,高的达一千万以上,一般为数百万(聚合度在 乙烯仅在103)。一般结晶度为90~95%,熔融温度为327~342℃。聚四氟乙烯分子中CF2单元按锯齿形状排列,由于氟原子半径较氢稍大,所以相邻的CF2单元不能完全按反式交叉取向,而是形成一个螺旋状的扭曲链,氟原子几乎覆盖了整个高分子链的表面。这种分子结构解释了聚四氟乙烯的各种性能。温度低于19℃时,形成13/6螺旋;在19℃发生相变,分子稍微解开,形成15/7螺旋。 虽然在全氟碳化合物中碳-碳键和碳-氟键的断裂需要分别吸收能量346.94和484.88kJ/mol,但聚四氟乙烯解聚生成1mol四氟乙烯仅需能量171.38kJ。所以在高温裂解时,聚四氟乙烯主要解聚为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在260、370和420℃时的失重速率(%)每小时分别为1×10-4.4×10-3和9×10-2。可见,聚四氟乙烯可在260℃长期使用。由于高温裂解时还产生剧毒的副产物氟光气和全氟异丁烯等,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护并防止聚四氟乙烯接触明火。分子式:(C2F4)n;分子量:100.015612;熔点:327℃;沸点:400℃;折射率:1.35。 1.1、化学性质 耐大气老化性:耐辐照性能和较低的渗透性;长期暴露于大气中,表面及性能保持不变。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 表15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 土名 容重 γ (kN/m3) 地基土 承载力 基本容许值 fao (kPa) 内聚 力 C k (kPa) 内摩 擦角 φk (0) 压缩 模量 Es (MPa) 岩石天然单轴 极限抗压 强度frc (Kpa) 岩石饱和单轴 极限抗压 强度fr (Kpa) 素填土18.5 90 15 10 5.0 含卵石粉质粘土19.5 160 25 15 6.0 粉质粘土19.0 140 20 12 5.5 细砂19.5 80 22 7.0 稍密卵石21.0 320 30 25 中密卵石22.0 550 35 30 密实卵石23.0 850 40 45 强风化粉砂质泥岩22.0 300 1500 中风化粉砂质泥岩23.0 850 350 30 4500 3000 强风化粉砂岩23.0 500 2000 中风化粉砂岩24.0 1200 600 40 7000 5000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表16 土名 基床 系数 K MPa/m3 地基土的水 平抗力系数 的比例系数 m 底摩擦 系数 μ 土体与 锚固体 粘结强度特 征值f rb kPa 钻孔灌注嵌岩桩桩基础 钻孔灌注桩 桩摩阻力 标准值qsik (kPa) 竖直水平 杂填土 4 素填土 6 0.20 15 20 含卵石粉质粘土25 18 12 0.30 45 40 粉质粘土20 16 10 0.30 40 35 细砂16 11 14 0.25 50 30 稍密卵石22 18 50 0.40 80 140 中密卵石36 27 75 0.45 100 180 密实卵石65 55 90 0.50 120 300 强风化粉砂质泥岩100 80 0.45 100 140 中风化粉砂质泥岩220 200 0.50 150 200 强风化粉砂岩120 90 0.45 120 160 中风化粉砂岩240 220 0.55 200 240

方便面理化指标检验

食品安全检测综合实习Ⅰ 实习报告 题目方便面理化指标检验 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中国·武汉 二〇一四年九月

目录 北京方便面的理化指标测定结果 (1) 项目一方便面的感官检验 (2) 项目二方便面中水分的测定 (4) 项目三方便面中灰分的测定 (6) 项目四方便面中脂肪含量的测定 (8) 项目五方便面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10) 项目六方便面中氯化钠的测定 (12) 项目七方便面中油脂酸价的测定 (14) 项目八方便面中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 (16) 实验心得 (18)

北京方便面的理化指标测定结果 本组选用材料为北京方便面,查阅方便面国标GB17400-2003,必须测定指标为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此外,本组增加感官鉴定、灰分含量、氯化钠含量、脂肪含量、淀粉含量指标进行测定。 表1北京方便面的理化指标测定结果汇总表

项目一方便面的感官检验 1. 实验原理 方便面的感官评价包括外观评价和口感评价。外观评价即在面饼未泡之前,由评价员主要利用视觉评价方便面的色泽和表观状态;口感评价即在规定条件下将面饼泡后,由评价员主要利用味觉评价其特性。评价方法可用标度法。 2.实验试剂和仪器 实验仪器:筷子、纸杯、手表、感官评价表 3.实验步骤 (1) 外观评价:在明亮的环境下评价方便面面饼的色泽和表观状态,根据评价结果进 行打分,填入附表中。 (2) 口感评价:用沸水浸泡面饼3分钟,取用适量面条让评价员对其各个特性进行评 价并打分,填入附表中。 4. 数据记录 表1-1样品评分汇总表 5. 实验处理及分析 根据表1-1可知,所用样品被评价员一致给了差评。外观评价姑且不论,其他的感官评价受实验实际条件限制,对于测定结果可能略有影响。 6. 实验总结 第一次做感官检验的实验,经验略有不足,似乎没有做感官分析那样简单,不过总算做出的结果,效果还不错。

纸的物理性能

纸的物理性能 ★定量:定量俗称克重,是指单位面积纸张的重量,一般以每平方米多少克来表示。国外也有以每令纸多少磅或多少公斤来表示的,可以根据纸的长、宽规格和每令张数换算为每平方米多少克。 定量是纸最基本的一项物理指标,它的高低及其均一性,影响着纸张所有的物理、机械、光学和印刷性能。一般印刷纸的各种性能指标,如厚度、抗张强度、耐破度、不透明度等都与定量密切相关。如果纸张定量明显低于其标准规定,不但容易发生透印的印刷故障,而且会因机械强度不够而发生断线。反之,如果定量过于偏高,则生产中就要浪费纸浆,并且保证不了用户每吨卷简纸的实用面积。当一张纸与下一张纸的定量不同时,印刷调节工作不能在这种纸张间隔中进行,就会发生套印不准和印迹深浅不一的问题。同一张纸定量不均匀时,更易导致文字字迹不清和图片色泽不一致。 ★厚度与紧度:厚度表示纸张的厚薄程度。测微计进行测定,以一定的面积一定的压力下测定纸张厚度大小,一般压力为980千帕,一般要求一批纸或纸板的厚度一致,否则制成物品的厚薄就不一致。紧度是指每立方厘米的纸和纸板的重量.其结果以克/厘米3表示。紧度是衡量纸或纸板结构的松紧程度的指标,是纸和纸板的基本性质。 ★平滑度:平滑度是指在一定的真空度下,一定容积的空气通过受一定压力的试样表面与玻璃面之间的间隙所需的时间,以秒表示。平滑度决定于纸张的表面状况,如果纸面凹凸不平,纸的平滑度很差。纸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和伸长率:抗张强度是指纸或纸板所承受的张力。通常以绝对抗张力表示:即一定宽度的试样的抗张力(牛顿);或以裂断长表示:即一定宽度的纸条在本身重力作用下将纸拉断时所需的纸张长度(米);或与横向切面的抗张力表示;即以试样单位横截面的抗张力(牛顿/米2)表示。抗张强度是物理特性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又是一种基本检验。长率是指纸或纸板受到一定的张力后.至裂断时的伸长对原试样长度的百分率。伸长率是衡量纸张强韧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撕裂度:撕裂度是指撕裂预先切口的试样至一定长度时所需的力,以毫牛(顿)表示。纸的断裂度就是纸与纸板抗衡裂的能力。 ★耐折度:耐折度是指纸和纸板在一定张力下,所能经受180°的往复折叠次数。以往复折叠次数表示。耐折度表示纸张的耐柔折叠的能力。

11DTY物理指标标准

Q/BHHX-J01-11-2008 标题 DTY 物理指标标准 页码 编制 审核 批准 DTYdpf ≥1.2D 检验项目 AA A A1 B 线密度中心值dtex M 1 M 1 M 1 M 1 线密度偏差率% ±2.5 ±2.5 ±3.0 ±3.5 线密度变异系数CV% ≤1.00 ≤1.20 ≤1.50 ≤1.80 断裂强度cN/dtex ≥3.3 ≥3.0 ≥2.8 ≥2.6 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 ≤6.00 ≤6.00 ≤8.00 ≤12.00 断裂伸长率% M 2±5.0 M 2±5.0 M 2±7.0 M 2±7.0 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CV% ≤12.0 ≤12.0 ≤14.0 ≤16.00 卷曲收缩率% M 3±4.0 M 3±4.0 M 3±6.0 M 3±8.0 卷曲收缩率变异系数CV% ≤10.0 ≤10.0 ≤12.0 ≤16.0 沸水收缩率% M 4±0.8 M 4±0.8 M 4±1.5 M 4±2.0 染色均匀度(灰卡)级 ≥4.5 ≥4.5 ≥3.5 ≥3.0 网络度 M 5±25 M 5±25 M 5±25 M 5±35 残余扭矩 个/M 干热收缩率 % M 6±1.5 M 6±1.5 M 6±1.5 M 6±1.5 DTYdpf <1.2D 检验项目 AA A B C 线密度中心值dtex M 1 M 1 M 1 M 1 线密度偏差率% ±2.5 ±2.5 ±3.0 ±3.5 线密度变异系数CV% ≤1.00 ≤1.20 ≤1.50 ≤1.80 断裂强度cN/dtex ≥3.3 ≥3.0 ≥2.8 ≥2.6 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 ≤6.00 ≤6.00 ≤8.00 ≤12.00 断裂伸长率% M 2±5.0 M 2±5.0 M 2±7.0 M 2±7.0 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CV% ≤12.0 ≤12.0 ≤14.0 ≤16.00 卷曲收缩率% M 3±4.0 M 3±4.0 M 3±6.0 M 3±8.0 卷曲收缩率变异系数CV% ≤10.0 ≤10.0 ≤12.0 ≤16.0 沸水收缩率% M 4±0.8 M 4±0.8 M 4±1.5 M 4±2.0 染色均匀度(灰卡)级 ≥4.5 ≥4.5 ≥3.5 ≥3.0 网络度(重网) M 5±15 M 5±20 M 5±25 M 5±35 网络度(轻网) M 5±25 M 5±25 M 5±35 M 5±10 残余扭矩 个/M 干热收缩率 % M 6±1.5 M 6±1.5 M 6±1.5 M 6±1.5

【2013】《重庆市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指标计算参数表》

关于发布《重庆市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指标计算参数目录(2013 年版)》的通知 渝建发〔2013〕90号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发布《重庆市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指标 计算参数目录(2013年版)》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万盛经开区和双桥经开区建管局,有关单位: 为规范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指标取值,进一步增强建筑节能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根据《重庆市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指标取值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我委在广泛征求行业意见并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重庆市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指标计算参数目录(2013年版)》(以下简称“参数目录”),现予以发布,内容详见附件。 近期,我委将根据《管理办法》及《参数目录》规定,组织修订完善重庆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自2013年10月1日起,报初步设计审批的民用建筑项目应严格按照《参数目录》规定进行材料热物理性能指标取值,不再按照《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和《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 (DBJ50-102-2010)原附录(以下简称“设计标准原附录”)规定进行材料热物理性能指标取值。2013年10月1日前,报初步设计审批的民用建筑项目仍按照设计标准原附录规定进行材料热物理性能指标取值。对尚未纳入《参数目录》的建筑材料,其热物理性能指标应依据《管理办法》规定程序进行取值。

附件:1、常用建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算参数取值 2、常用建筑材料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取值 3、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取值 4、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的整窗传热系数取值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3年9月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