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三柴油机燃油系统结构原理电控高压喷油系统(ppt)

合集下载

燃油供给与调控系统—燃油系统的组成(内燃机车柴油机课件)

燃油供给与调控系统—燃油系统的组成(内燃机车柴油机课件)

喷 油 泵 原 理
喷 油 泵 偶 件 结 构
喷 油 泵 偶 件 原 理
喷 油 器
3. 结 构 理
4. 工 作 原 理
5.喷 射过 程的 三个 时期
高压油管
第十讲
• 燃油性能 • 系统组成 • 喷油泵 • 喷油器 • 高压油管
燃油系统
燃油质量指标
• 自燃点:燃油在没有外界引火条件下能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柴油350℃、汽油
530~685℃)。
• 闪点:燃油挥发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预源能够闪燃的柴油最低温度
(柴油60~120℃、汽油-50℃)。
• 十六烷值:衡量燃油发火性能的主要指标。 • 粘度、凝点、浊点、馏分
20
分隔式燃烧室——涡流室式燃烧室
2024/1/10
21
燃烧过程分析
高压供油喷射装置
• 喷油泵 • 喷油器 • 高压油管 • 16V265H型柴油机的高压供油喷射装置 • GEVO16型柴油机的高压供油喷射装置 • R12V280ZJ型柴油机的高压供油喷射装置
喷 油 泵
喷 油 泵 结 构
• 高压供油喷射装置——喷油泵、喷油器、高压油管等 • 油量调节控制装置——随外界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燃油供给量,
以保证柴油机在稳定转速下运转工作,一般采用调速器(联合 调节器)或电子控制系统
燃烧室与燃烧过程
• 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 燃烧室形式及性能 • 燃烧过程分析
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温度(柴油60~120℃、汽油-50℃)
燃烧室形式及性能
直接喷射式——开式燃烧室
2024/1/10
15
开式燃烧室
2024/1/10
16
直接喷射式——半开式燃烧室

第八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构造和维修(共115张PPT)

第八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构造和维修(共115张PPT)
因此,要尽可能地缩短后燃期。
对发动机工作四个阶段的要求:
燃烧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 但又相互关联。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主要取决于速燃期和缓燃期。但是为了使 柴油机工作柔和平稳,减少燃烧噪音,就 应使着火延迟期〔滞燃期〕适当缩短,这 样才能使速燃期内燃烧稍有缓和,防止压 力升高率过高。另外为了提高经济性,减 少排气污染,应尽量减少补燃期的燃烧量 。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使缓燃期尽快燃 烧,让大局部燃油在缓燃期烧掉,补燃期 就不会拖延太长。
柱塞在下止点时,柱塞上方工作腔内进油,柱塞上 移到柱塞顶端完全关闭进油孔时,进油结束,工作腔 内燃油受到压缩,油压升高。
当向上作用力超过出油阀弹簧预紧力时,出油 阀翻开,燃油流向高压油管。 柱塞继续移动到柱塞上的油量控制槽上边沿与 进油孔相通时,油压下降,出油阀落座,供油结 束。
(1) 柱塞偶件
柱塞和柱塞套是一对精密 偶件,经配对研磨后不能互 换,要求有高的精度和光洁 度和好的耐磨性,柱塞头部 圆柱面上切有斜槽,并通过 孔道与顶部相通,其目的是 改变循环供油量;柱塞套上 制有进、回油孔,均与泵上 体内低压油腔相通。
3、改善混合气形成的条件
1〕过量供给空气。α般1.5-2.2以使柴油燃烧的比较完全
2〕较高的压缩比。压缩比15-22,以提高压缩行程终 了燃烧室内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促使柴油蒸发
3〕较高的喷油压力。喷油压力至少10MP以上,可达 20-25MP,以利于柴油雾化 4〕促使空气运动。利用进气涡流、挤压涡流等加速空 气与油雾的混合
缓燃期以后的燃烧曲轴转角。
这一时期,虽然不喷油,但仍有一少局部柴油没有燃烧完, 随着活塞下行继续燃烧。后燃期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时甚至延 长到排气冲程还在燃烧。后燃期放出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来作 功,很大一局部热量将通过缸壁散至冷却水中,或随废气排出 ,使发动机过热,排气温度升高,造成发动机动力性下降,经 济性下降。

电控共轨柴油机电控原理简介PPT课件

电控共轨柴油机电控原理简介PPT课件

04 进排气系统优化措施
进气歧管设计与优化
进气歧管长度与直径设计
01
根据柴油机工作特点,合理设计进气歧管长度和直径,以优化
气流速度和分布。
进气歧管形状优化
02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进气歧管形状进行优化,
减少气流阻力和涡流损失。
进气歧管材料选择
03
选用耐高温、耐腐蚀、轻量化的材料,以提高进气歧管的耐用
涡轮增压器匹配策略
1 2 3
涡轮增压器类型选择
根据柴油机排量和功率需求,选用合适的涡轮增 压器类型(如定压涡轮增压器、脉冲涡轮增压器 等)。
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匹配
通过调整涡轮增压器参数(如压比、流量等), 实现与柴油机的良好匹配,提高进气压力和空气 流量。
涡轮增压器控制系统
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对涡轮增压 器进行精确控制,确保其在不同工况下均能保持 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后处理系统
SCR系统组成
由尿素水溶液喷射系统、催化剂和反应器等组成。尿素水溶液在排气中分解为氨气,氨气与排气中的 NOx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SCR系统工作原理
当柴油机排气流经SCR反应器时,尿素水溶液喷射系统将尿素水溶液喷入排气中,尿素水溶液在高温 下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氨气与排气中的NOx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 从而降低NOx排放。
接收传感器信号,进行运算处理,输 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器,实现对发动机 的精确控制。
组成
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
通讯接口与诊断功能
通讯接口
实现ECU与其他控制单元或诊断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诊断功能

第五章柴油机燃油系统介绍ppt课件

第五章柴油机燃油系统介绍ppt课件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五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2.分隔式燃烧室:燃烧室分为主、副两个燃烧室。 在压缩行程中,气缸中的空气被 活塞推挤,到上止点时,大部分 空气经过通道挤入涡流室,由于 通道与涡流室相切,空气在涡流 室内形成强烈的有组织的涡流, 其方向始终不变;此涡流促使喷 入涡流室内的燃油迅速混合燃烧。 当燃油在涡流室内着火燃烧后, 使该室中气体的温度和压力迅速 升高。在膨胀行程开始,涡流室 中未燃烧的燃油、空气及燃气一 起经过通道流到主燃烧室中,喷 出的气体在活塞顶部的凹槽中形 成强烈的紊流(不规则的流动), 形成所谓二次流动,进一步与主 燃烧室中的空气混合燃烧。
6~7
第五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五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 这种燃烧室的混合气形成是以 空间雾化混合为主,燃油从多 孔喷嘴喷出,大部分喷到燃烧 室空间,并组织一定强度的进 气涡流及挤气涡流,以加速混 合气的形成。喷柱的射程、燃 烧室直径和涡流强度要良好配 合,如喷柱射程较大而进气涡 流较弱,就会有相当多的燃油 喷到燃烧室壁上;如果喷柱射 程较小而进气涡流较强,喷柱 燃油在燃烧室中的分布过于集 中,这些对加速形成混合气都 有影响。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7章 柴油机燃油系统PPT演示文稿

第7章  柴油机燃油系统PPT演示文稿

Page 16
3/10
(3)第三代电子控制燃油系统
第三代电控燃油系统采用共轨燃油 系统。
该燃油系统主要由输油泵、燃油滤 清器、高压油泵、高压共轨、电控喷油 器、ECU以及各种传感器和其他执行器 等组成(见图7-3)。
Page 17
2021/3/10
Page 18
图7-3 共轨燃油系统
2021/3/10
Page 23
2021/3/10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如图7-4所示。
Page 24
2021/3/10
Page 25
图7-4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2021/3/10
1.着火延迟期
着火延迟期(也称滞燃期)是指从 燃料开始喷射到着火的时间间隔(或曲 轴转角)。
着火延迟期的长短取决于柴油的十 六烷值,同时也取决于压缩终了时燃烧 室的温度和压力。
Page 14
2021/3/10
(2)第二代电控燃油系统
第二代电控燃油系统是在喷油嘴中 设置高速电磁阀,由发动机的ECU通过 电磁阀,控制高压燃油的喷油量和喷油 正时。
Page 15
2021/3/10
这种系统可以保留原来的喷油泵(
柱塞泵或分配泵、泵喷嘴等),但其柱 塞只承担供油加压的功能,供油量、供 油时刻均由高速电磁阀单独完成,喷油 量则取决于电磁阀关闭时间的长短,因 此也称为时间控制式。
Page 8
2021/3/10
(2)泵—喷嘴系统
泵—喷嘴系统是将喷油泵与喷油器 结合成一个整体,每个气缸都有一个对 应的泵—喷嘴,它装在气缸盖上,由发 动机凸轮轴经推杆摇臂机构驱动。
其下部为伸入燃烧室的喷油器。
Page 9
2021/3/10

电喷电控燃油喷射ppt课件

电喷电控燃油喷射ppt课件

燃油分配管
油箱
3
二. 电动燃油泵
(一)、电动燃油泵的类型
➢按安装位置不同分为: • 内置式——安装在油箱中,具有噪声小、不易
产 生气阻、不易泄漏、管路安装简单。 • 外置式——串接在油箱外部的输油管路中,易
布置、安装自由大,单噪声大,易产生气阻。 ➢按电动燃油泵的结构不同分为:涡轮式、滚柱
式、转子式和侧槽式。
22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8
19
小结
❖ 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功能(射正时控制、 喷油量的控制、燃油停供控制、燃油泵控制)
❖ 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
20
作业
❖ 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 2、简述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基本
工作原理
21
❖ 原理:油泵电动机通电时,电动机驱动涡轮 泵叶片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叶轮周 围小槽内的叶片贴紧泵壳,将燃油从进油室 带往出油室。由于进油室的燃油不断增多, 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将燃油从进油口吸入; 而出油室燃油不断增多,燃油压力升高,当 达到一定值时,顶开出油阀出油口输出。出 油阀在油泵不工作时阻止燃油流回油箱,保 持油路中有一定的压力,便于下次起动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原理与维修
1
燃油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
一、燃油供给系的组成 二、电动燃油泵 三、燃油滤清器 四、脉冲阻尼器 五、燃油压力调节器 六、燃油系统检测维修
2
一.燃油供给系统组成
由燃油箱、电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 调节器、油压脉动缓冲器、喷油器及油管组成。
压力调节器 汽油滤清器
如图,当转子旋转时,位于转子槽内的滚柱在 离心力的作用下,紧压在泵体内表面上,对周围起 密封作用,在相邻两个滚柱之间形成工作腔。在燃 油泵运转过程中,工作腔转过出油口后,其容积不 断增大,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当转到与进油口连通时, 将燃油吸入;而吸满燃油的工作腔转过进油口后, 容积不断减小,使燃油压力提高,受压燃油流过电 动机,从出油口输出。

《柴油机燃油系统》课件

《柴油机燃油系统》课件

定期保养
更换滤芯
01
根据柴油机的工作时间和使用情况,定期更换燃油滤清器和空
气滤清器,以保证燃油和空气的清洁度。
检查密封性
02
定期检查燃油系统的密封性,确保没有泄漏现象,特别是燃油
管路和连接处。
调整供油量
03
根据柴油机的磨损情况,适时调整供油量,以保证燃油的充分
燃烧和柴油机的正常运转。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02
柴油机燃油系统由多个部件组成 ,包括燃油泵、喷油器、高压油 管等,这些部件协同工作,确保 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柴油机燃油系统的组成
柴油机燃油系统主要由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组成。低压油路 负责将燃油从油箱输送到高压油泵,高压油路则负责将燃油 从高压油泵输送到喷油器,并保证燃油的喷射和雾化。
此外,柴油机燃油系统还包括一些辅助部件,如燃油滤清器 、回油管等,这些部件的作用是过滤燃油和回收多余的燃油 。
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
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低 压油泵将燃油从油箱中抽出,经过滤清器过滤后进入高压 油泵。高压油泵将燃油加压后输送到喷油器,由喷油器将 燃油喷入气缸内,并经过雾化后与空气混合燃烧。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柴油机燃油系统需要保证燃油的供应 量和喷射压力的稳定性,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动力 输出。同时,还需要对燃油进行过滤和清洁,防止杂质和 水分对系统造成损害。
高效燃烧室的研究
研究并开发高效燃烧室,优化燃油与空气的混合 和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
3
智能化燃油系统的研究
研究并开发智能化燃油系统,实现燃油喷射的精 确控制和实时调整,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和排放水 平。
05
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ppt课件

汽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ppt课件

同时喷射的方式控制电路简单,但是各气缸 对应的喷射时间不可能最佳,致使各缸混合气 成分略有不同。
ppt课件
13
多缸同时喷射
同时喷射定时图
各喷油器电磁线圈电路同时接通和切断,使各缸喷油器 同时喷油。
图中曲轴每转一周,各缸喷油器同时喷一次油,即在发 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喷油两次。两次喷射的燃油在进气 门打开时一起进入气缸。
20
流量型燃油喷射系统
流量型中又有L型(体积型)和LH型(质量型)两种。
L型:采用叶板式空气流量计或卡尔曼式涡流式空气流 量计,其空气量的计量方式均属于体积计量型,即通过计 量气缸充气的体积量,并将该物理量转变成电信号输送至 ECU,ECU再计算出与该体积空气相适应的喷油量。
LH型:采用热线式或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直接进入气缸 的空气质量,并将该空气的质量转换成电信号输送给ECU, 由ECU计算出与之相适应的喷油量,并控制空燃比的最佳 值。
高压燃油喷射表示高于进气管压力200KPa 以上的燃油喷射,其主要应用于MPI系统中。
低压燃油喷射低于进气管压力200KPa以下 的燃油喷射,其主要应用于SPI系统中。
返回
ppt课件
10
连续喷射和间歇喷射
连续喷射:燃油喷射的时间占有全循环的 时间。连续喷射仅限于进气管喷射的情况。
间歇喷射:也叫脉冲喷射,进一步可分为 同时喷射、分组喷射、顺序喷射三种。
16
多缸分组喷射
分组喷射定时图
ECU分别控制两组喷油器交替喷射在每一工作循环中, 各喷油器均喷油一次。
返回
ppt课件
17
各缸顺序喷射
在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内,各喷油器按照发动机的 工作顺序,依次在本气缸排气行程上止点前喷油一次。 比如,在发动机转速为4600r/min时,相应喷油间隔时 间仅为0.0065s,所以说,顺序喷射方式控制精度高,各 缸混合气均匀性好,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 排放净化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