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概论复习资料

服装概论复习资料
服装概论复习资料

服装概论复习资料

服装学概论复习

已有202 次阅读2010-1-14 22:16 |

一.填空题

1 最早被用来作为衣料的是兽皮

2 绩是通过加捻把长纤维接续起来,纺是通过加捻把平行并列的短纤维集束缠绕在一起接续起来。无论是绩还是纺都有一个共同的动作就是加捻。加捻即可把纤维变长,而且可使纤维更结实和富有弹性。

3 把衣物本身的制作称为一次成形,即成为一种物的状态。把人着衣这种活动称为二次成形,即成为一种有生命的状态。

4 X形和Y形是最常用的服装外廓形。

5 人体是有头部躯干部上肢部和下肢部这四大体部构成

的。

6 骨骼肌肉和皮肤称为形成体型的三大要素。

7 人体比例的表示方法有三大类即1百分比式2黄金分割式3基准式

8 体型上的人种差其中头身比例指数白色人种为8黄色人种为7原型人种为6

9 人类穿用衣物的行为即着装行为基本上可分为穿用着装状态和脱衣三个方面。

10 与人类的衣生活有关的气候要素有温度湿度风辐射线雨雪等。其中气温与人体表面向外界放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1 服装的历史性变迁即服装史的构成要素有地区时间人和物。

12 一般温度在20°C~25°C,湿度在40%~60%范围内为人体的快感带。

13 人们心理上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倾向一种是求变心里,一种是

从众心理。

14 流行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盲目追随阶段积极追随阶段消极追随阶段。

15 流行的要素有四种:权威的,合理的(实用的),新奇的,美的。

二.名词解释

1 服装:服装可从两方面解释。其一服装是衣裳衣服的一种称谓,也是成衣的同义语。其二与广义上的服饰一词一样,指人类床带装扮自己的行为,是人着装后的一种状态

2 时装:从其变化创新及普及的程度上可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前卫性时装。其二是流行时装

3 高级时装:高级时装是由高级的材料高级的设计高级的做工高昂的价格高级的服用者和高级的使用场所等要素构成的

4 高级成衣:高级成衣是指高级时装设计师以中产阶级为消费对象,从前一年发表的高级时装中选择便于成衣化的设计,在一定

程度上运用高级时装的制作技术,小批量生产的高档成衣。现在这一概念泛指制作精良设计风格独特价格高于大批量生产的一般成衣的高档成衣

5 裁剪法:为制作各种所需衣服而创作的裁剪衣料的方法。主要是指在缝制衣服之前,事先对所需衣服造型的设计,对衣料性能对纺织物的经纬线的巧妙利用,以及根据预想的造型对各种缝制技巧的预先设

6 无用脱衣:无用脱衣是指穿用该衣物的目的丧失而该衣物被脱去,而且,那衣物一旦被脱掉就不会再被穿用了。

7 衣物的装身性: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作为人体的外表覆盖物所应具备的道德礼仪装饰美化表示类别扮装拟态等性能,是为了满足社会人的精神文化心理,构成服装的心理功能的衣物特性。

8 衣物的实用性:是指对应于人的生活行动,衣物形态和构成所具备的适应性能。

9 克罗:他是衣物保温性的计量单位,一般使用生理性和热工学的组合单位来表示,当气温为21.2°C湿度在50%以下风速在10ft/min(5cm/sec)的环境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为50cal/mm/h

10 什么是设计:所谓设计是指从选择材料到整个制作过程,以及作品完成和使用之前,根据预先的考虑而进行的表达意图的行为。

11 比例:是指全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长度或面积的数量关系,也就是通过大和小长和短,轻和重等质量的差所产生的平衡关系。

12 什么是流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期间,一定数量范围的人,受某种意识的驱使,以模仿为媒介而普遍采用某种生活行动生活方式或观念意识时所形成的社会现象。

13 什么是TPO:即Time时间Place 地点Occasion场合。时间是指一天当中的上午下午晚上等具体的时间段。不同的时间段穿着打扮要求不一样。地点是指穿用的环境,而且主要是指社会人文环境。场合是指具体的生活场景。

三.简答题

1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的区别

答1平面裁剪是指通过平面制图的方式制出“板”,再把这个板放在衣料上裁剪的方法

2立体裁剪是指把衣料或其代用品直接在人体模型上用大头针和剪刀一边进行衣服造型一边裁剪的方法

3为了严格的把握好造型,立体裁剪要用平纹组织的白色棉布。立体裁剪中也有一种不加放松度的裁法。

4平面裁剪中有一种直接裁剪的方法在民间应用甚广,即不用在纸面上画衣片的展开图,而是根据量取的身体尺寸和造型目的,依靠裁剪者的经验加入适当的放松量,直接用画粉在衣料上画裁剪图,留出缝分直接裁剪。

2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把服装物的属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可分为几个方面?

答:第一,把衣物作为物体来研究时,就要研究其素材形态色彩和构造等物质的内容。

第二,把衣物作为人类的生活素材来研究时,就要研究其目的用法机能效果等物质的价值。

第三,把衣物作为商品来研究时,就要研究其生产流通交易消费等经济的价值。

3服装表演有哪些形式和种类,其目的是什么?

答:种类:1高级时装设计师的时装发

布会

2设计师为表现设计才华,提高自己的声誉而举办的一些主题性作品展示活动

3成衣厂家为向零售商或顾客介绍自己的产品而举办的服装表演

4流行趋势发布会

5以发现和培养设计人才为目的的服装表演

6娱乐性的服装表演

目的:是为了争取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以促进新产品的畅销;为了获得厂家或商家更多的订单;为了提高设计师或企业的声誉和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树立设计师或企业的社会形象等。总的来讲,服装表演的最初目的和最终目的,直接的或间接目的都是为了促销,是服装流通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现代促销手段。

4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有?

答:1人能直立行走

2人的手能做很复杂的动作

3人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

5 怎样发挥衣物的防寒功能?

答:1衣物外部采用难通气性材料,以防止外界的冷空气侵入,以及衣物内的热空气外流

2衣物内部采用含气性材料,利用空气的热传导度低的特性来降低体热的散失量

3尽量避免穿用过于瘦小紧身的防寒衣物

4贴身汗衫应采用吸水性强的卫生材料

6什么样的材料适合做衣料用?

答:要作为衣料用就必须具备以下性能:机械强度大,物理性和化学性稳定,不溶于水。高分子化合物,而且细长的小单位集合体的线状物质最为理想,热传导量小,比重小,还要有弹性,屈伸自由,并且要有适度的吸水性,要有染色性。

7现代服装从用途上可分为哪几类?

答:服装用途上的区分仍是区别人们各种生活内容的重要标志。可分为:礼服外出服室内服运动服便服工作服其他。

8用4到5个例子说明服装的规律性变迁?

答:(1)顺应环境的规律:顺应环境是服装成立和变迁的基本起因。

(2)优势支配的规律:有势力的集团支配无势力的集团。

(3)逆行变化的规律:服装是缓慢变化的人们是逐渐习惯的。

(4)竞进反转的规律:朝某一方向发展至极限再回归。

(5)表衣脱皮的规律:内衣代替外衣。

9天然纤维有哪些种类?

答:天然纤维是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质中获取的纺织纤维。有三类即: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矿物纤维。

四.论述题

1 关于服装的起源共有几种学说?简述各学说的观点?

答:服装的起源共有三种学说分别是:生态保护说,人体装饰说,羞耻说。

观点:1生态保护说认为服装的起源是人类为了适应气候环境(主要是应对于寒冷)或为了使身体不受外物伤害,从而长年累月的裸态生活中逐渐进化到自然的或人工的物体来遮盖和包装身体。生态保

护说又分为:气候适应说,人体保护说。气候适应说认为保温御寒既是服装的目的又是服装的起因。人体保护说认为衣物的产生并非仅仅由于寒冷,而是人类的直立行走引起的。

2人体装饰说认为服装的起因来自于人们想使自己更富有魅力,想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心理冲动,其中包括护符说象征说审美说性差说。

护符说认为原始人为了使那些恶灵不能近身,同时为了得到善灵的保护,用绳子把一些特定的物体如贝壳等戴在身上以示保佑和辟邪。象征说认为最初配挂在人身上的物体是作为某种象征而出现的,到后来就演变为衣物和装饰品,强者勇武者种族者等,为了象征自己的力量和权威,用一些鲜艳夺目便于认识的物体装饰在身上。审美说是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也比较容易为人们所承认,其认为服装的起源是人类美的感情的表现。性差说认为人类之所以要用衣物来装饰自己是因为男女两性相互为了吸引对方,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好感,性的物征

装饰的特别突出。

3羞耻说认为人类之所以要穿用衣物,用各种方式来遮盖身体,是出于羞耻心。

2 举例说明服装的各种目的?

答:穿用服饰的目的是服装起源的基础,大致可分为生物人体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和社会人对于社会环境的适应两大类。

(一)生理卫生的目的:这种服用目的可细分为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是人体生理机能的补助;二是对于外表伤害的防护。前者是对应于外界的寒暑风雨等气候的变化,补足人体生理机能的不足,使身体保持快适得状态而穿用衣物;后者是在实际生活中对应于来自外界物象的危害,如与天然物接触而被伤害,来自火灾辐射热的伤害,药物中毒,被昆虫及其他生物刺伤或咬伤等,为了保护身体而穿用各种保护用衣物。

(二)生活行动的目的:日常生活分为劳作和休息状态,前者是动的生活形态,如工作劳动娱乐等,后者是相对于静的生活形态,如居家休养疗养等,这是充分发挥人体的运动机能,生理作用和提高生活效率而穿用衣物的。

(三)装饰审美的目的:在社会生活中,以表现个人的兴趣性格审美意识或对他人显示优越感引起他人的注意为目的而穿用衣物。这类衣物的特色是基于个人的主观要求被选择采用的,是自由的没有什么约束的。

(四)道德礼仪的目的:在集团生活中为了达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和睦精神交流保持礼节显示品格等而选用的适合于各种场合的服饰。这类衣物除了访问服社交服礼仪服等礼仪性的服饰外,我们现在的日常服外出服也包含这种目的,其特色为受

各自处所的社会民族等特定的社会环境和风格习惯的制约,不允许按照自己的意志欲求随便使用。

(五)表示类别的目的:在集团生活中,特定的一些人为了表示自己的地位权威或显示其阶级职务和行动而穿用特殊的服饰。这类衣物具有依靠所设定的特征状态来表示的机能,具有划一的类型性的特征,很少允许个人的理由,必须按照各自的规定来穿用是其特色。

(六)扮装拟态的目的:为了变换服用者的身份,制用服饰的标识类别作用,以特定的服饰使人感觉服用者像另外的人。

3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服装设计师?

答:首先,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1)借鉴的本领:就服装设计来讲首先要学习的是服装史。不仅要学习中国服装史而且还要学习西方的服装史,还要研究世界各地现存的民族服装。特别是对我们中国人来讲,为了在设计上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真正的与世界接轨,不仅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更要花力气去了解西方服装的变迁经过。这样面对形形色色的国际流行,在吸收和借鉴时才会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而不是盲目的照搬和抄袭。另外借鉴还要注意广度,设计师要有广博的修养和丰富的经历,热爱生活,对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要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样在设计构思时才能广开思路广泛借鉴。

(2)完成设计的能力:设计是一种造物的过程,有了好的构思后接着就是如何来完成和实现这个构思。服装设计效果图是设计构思的视觉性表达手段之一,而这个设计构思能否实现还有待于运用具体的衣料,通过一定的裁剪制作工艺来探索其实现的可能性。

(3)深厚的艺术造诣:深厚的艺术造诣决定了设计师们无穷的创造力。

(4)丰富的市场经验:作为设计师一定要时刻注意把握市场的新动向,在保持自己的设计风格的基础上,一定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每个细部都经营到位,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作为服装设计师还要具备设计师的人格。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切不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目空一切。世界上获得成功的设计师大都靠其谦让宽容大度和蔼可亲处处以他人的利益为重等的人格魅力,在其周围聚拢着一大群心甘情愿地与其同甘共苦的人。

服装专业导论课心得

服装专业导论课心得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学号:83110351 姓名:曾祥玉 摘要: 第一部分:对服装专业导论课的认识和心得 一对服装的认识 二服装发展的历史 三中国服装行业现状 四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理解 五服装专业导论课心得 第二部分:关注当下成就未来—我的大学规划 一思想观念的正确树立 二知识结构的构建 三人际交往能开的提升 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先关择业知识的了解 第一部分对于服装专业的认识和导论课的心得 俗话说:“马要鞍装,人要衣装”,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就很注意服饰的美,这在前人的一些诗词中都有体现。如白居易《缭绫》一诗就生

动地描绘过当时的服饰:“织为云雁秋外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淡雅的纹路如秋雁高飞;鲜明的色泽如春水溶溶;广袖长裙,在光线的映照下,有若隐若现的异彩奇纹,闪烁不定。读罢令人想见那服饰是精美之至的。不仅如此,在古典诗词中,对服饰的图案美、色彩美、款式美都有许多的描述。如汉乐府《陌上桑》中有文: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古代的人就知道服饰的搭配,通过各种服装和饰品的巧妙结合来打造一种美,让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 有人说“中国有服装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中华民族是个注重服饰的民族,古代服饰不仅美轮美奂、赏心悦目,而且能彰显身份、区分尊卑、契合礼仪。服饰背后体现着丰富、独特的传统文化底蕴,大有文章。 一对服装的认识 传统意义上的服装是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中国古代称上衣下裳。广义的衣物除了躯干与四肢的遮蔽物外,还包含了手部和脚部等的遮蔽物。从现在的角度看,服装革是一种带有工艺性的生活必需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民族和时代的政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考研中外服装史模拟试题

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xx模拟试题 (一) 一、绘图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请绘出宋代男子服饰及方心曲领示意图和楚国妇女的曲裾深衣示意图; 2.请画出浪漫主义时期流行的女子着装和巴斯尔时期的女装特色; 注: 形式不限(线描或单色明暗均可);无须着色;是否画人物自定,以准确、美观为宜。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汉代的服饰纹样特征及其审美价值。 2.什么是巴洛克艺术风格?简述巴洛克时期的服饰特征。 3.试简述荷兰风时期的服装特征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4.宋代理学对当时审美特征和服饰有何影响。 5.简述旗袍的发展历史及审美特征。 6.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阐述女装的现代化的过程及其历史背景。 2.通过文革时期人们的服饰特征论述政治与服装之间的关系。 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xx模拟试题 (二) 一、绘图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请绘出唐代小袖短襦加紧身长裙示意图和明背子、比甲示意图; 2.请画出德意志风时期的流行的男子着装和新洛可可时期流行的女子着装; 注: 形式不限(线描或单色明暗均可);无须着色;是否画人物自定,以准确、美观为宜。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周代的服饰特征。 2.简述xx时代的服装特征。 3.简述明代服饰纹样的审美特征。 4.简述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女装的区别与联系。 5.中山装在中国经历过几个发展时期,分别有何特点。 6.简述70年代到90年代的服装特征及其相关文艺思潮。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1949年后中国服装的发展轨迹。 2.阐述现代男装的确立过程及其历史背景。 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xx模拟试题 (三) 1.清绘出民国时期中国男子常见服装款式示意图(至少两种); 2.请画出洛可可风时期的流行的女子着装和巴洛克时期流行的女子着装; 注:

服装材料学考试复习重点

棉纤维根据纤维的粗细、长短、强度通常分为长绒棉、细绒棉、粗绒棉。 1.长绒棉:又称海岛棉,主要产地尼罗河流域埃及长绒棉。细长、富有光泽、强力较 高,常用来纺制精梳棉纱,织制高级棉织物。 2.细绒棉:又称陆地棉或高原棉,纤维较细,成熟的席位色泽洁白有光泽。 3.亚洲棉和非洲棉常被称为粗绒棉:纤维短粗,手感硬,适宜做绒纱、织制绒布类织物。 总结: 1、长度—较长的棉纤维纺成的纱线强度较大、弹性较好。2、细度—棉纤维较细且柔 软,较细的手感柔软,较粗的手感硬挺,弹性较好。 性能:棉纤维的色泽通常白色、乳白色或淡黄色色泽较差。强力较高,弹性较差,耐磨性不突 出,棉织品不太耐穿。有较强的吸湿能力。棉纤维耐热性较好。 丝光处理棉纤维耐碱性较好,在常温或低温下浸入浓度为 18%~25%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纤维的直 径膨胀、长度缩短,此时若施加外力,限制其收缩,则可提高棉纤维的光泽度,同时强度增加,吸色 能力提高,易于染色印花,这种加工过程称为丝光。 苎麻性能:麻纤维中品质最好的纤维,色白且有真丝般的光泽,染色优于亚麻,可以染更多 色彩,纤维强度很高,刚性很大,弹性差,折皱回复性差,不贴身,耐磨性差,吸湿、 放湿性很好,透气性好,耐碱不耐酸,耐水洗,耐海水侵蚀,抗酶、防蛀。 亚麻:亚麻纤维较平直,无捻转,末端纤维尖细。细长、有空腔、两端封闭呈尖装细 胞,表面有裂节。 性能:优良的亚麻为淡黄色,光泽较好,有结晶所以染色性能差,强度刚性都大于棉纤 维但小于苎麻,挺括、滑爽、弹性差、悬垂性较差、易褶皱。导热性好,通气性好,耐洗易 洗、有一定的耐光性。 羊毛从奶油到棕色,白色乳白色偶尔有黑色,质轻,,羊毛纤维强力低,弹性模量小,因此拉 伸变形能力很大,耐用性也优于其他天然纤维。羊毛纤维的吸湿性很突出,染色牢固,色泽鲜艳,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大,穿着舒适、透气,较长时间穿着后也不易玷污,卫生性能好。 优点:具有独特的缩绒性能,可塑性好,热定型,染色牢固,色泽鲜艳。 缺点:耐热性不如棉纤维,教一般纤维差。耐酸不耐碱,对氧化剂也很敏感。不耐日 光。缩绒性能指羊毛纤维集合体在湿热条件和化学试剂的作用下,受到机械外力的挤 压揉搓而粘合成毡绒的性质。 热定形:在一定温度、湿度、外力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形状会稳定下来,称为羊毛的 热定型防缩处理:通过破坏鳞片或填平鳞片的特殊加工处理,使羊毛不再具有缩绒性 缩绒性的优缺点粗纺毛织物通常利用羊毛纤维的这一特性进行缩绒处理,使绒面紧密,丰厚, 提高保暖效果。缩绒现象使纤维纱线互相嵌合时纹路模糊影像外观,并使尺寸缩小影响穿着 蚕丝又称真丝,为天然蛋白质纤维,是唯一的天然长丝纤维,光滑柔软,质轻,富有光 泽,穿着舒适,被誉为“纤维皇后”较难与其他纤维混纺。 人造纤维包括粘胶纤维、醋酯纤维、铜氨纤维。 粘胶纤维基本成分是纤维素。普通粘胶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较低,横截面呈锯齿形,有皮 芯结构,纵向有沟壑 性能:染色性能好,色泽鲜艳,牢度好。织物相对密度大,悬垂性好,弹性差,容易 起褶皱且不易回复。吸湿性好,不易产生静电。不耐水洗,尺寸稳定性差。耐碱和耐 酸性能较棉纤维差,容易发霉, 合成纤维强度大、弹性好、不霉不蛀、吸湿性差、摩擦容易产生静电,易沾污、抗熔 性差。涤纶: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简称聚酯纤维。强度及模量较高,弹性回复 率较大,织物经久耐穿但短纤维容易起球且不易脱落。染色性差,耐光性好 锦纶:聚酰胺纤维、尼龙耐磨性优于其他常用纤维,强度、弹性也很好,耐疲劳性能力 强,有优良的耐用性。 1

服装学概论论文

服装学概论论文 论文题目:防寒服轻薄填料设计探究 学习中心:惠州学院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零售管理)134班姓名:吴宏波 学号:1309081602235 指导教师:李艳红 惠州学院 2015年12月21日

摘要 摘要: 对于防寒服,一般会要求其具有防风、透气、防绒、轻薄柔软、防水等功能。通常在外层面料选取时,羽绒服多选用高密细纱类织物,除了能够满足手感柔软轻便的需求外,也能控制羽绒服防钻毛性能,兼顾了其功能性。实验选取常用的尼丝纺与春亚纺面料以及聚酯纤维、羊毛、羊绒填料进行组合设计。通过热阻、湿阻实验测试,针对面料与填充设计提出相关建议,以此保证服装的保暖透湿性能。 关键词: 多层织物;轻薄性;热湿舒适性 目录 摘要1 1 选题背景 (2) 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2) 3 研究内容 (3) 4 结论 (7) 5 参考文献

1. 选题背景 日常多层织物见于冬季服装,主要有内、外层织物和填料组合而成。首先防寒服的填料主要分为天然填料和化学填料。天然填料不仅柔软舒适,而且在穿着时其透湿、透气以及保暖性能都很好。其中羽绒填料的保暖性能最优,其次是羊绒、羊毛类填料,保暖性能最差的是棉纤维。但是羽绒填料的体积偏大、储存不便,而羊毛、羊绒保暖材料相对较轻薄并且保暖。除这些优越的物理性能外,材料的可塑性以及产品价格上的降低趋势,让羊毛、羊绒填料类产品受到中老年人以及年轻人的喜爱。但是羊绒、羊毛类产品受季节的限制,消费群相对比较狭窄,加上成本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低,是很多企业需要面临的问题。 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目前著名的国际羽绒服知名品牌如:TheNorthFace、MONCLER等,羽绒服面料多采用尼龙面料,因为尼龙面料有很好的耐磨性和柔软性,能够满足日常生活中的着装需求,另外对生产商而言,尼龙面料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成本相对较低,所以目前尼龙面料在高端羽绒服面料市场上占据着垄断地位。除之外,在耐高寒羽绒服面料市场上,因良好的抗皱性和保形性,涤纶面料也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结合目前市面上防寒服材质的消费情况,本文选取市场中常见的羽绒服材料,针对多层织物保暖透湿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分析,为防寒保暖类织物的生产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时尚界的神话——可可。香奈儿(时尚文化概论结课论文)

时尚界的神话 ——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时尚文化概论结课论文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应化08-1 姓名:胡立业 学号:086612****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对香奈儿的研究也基本停留在她那独特的香水(Chanel NO.5)和她所设计的服装上面。然而对她的传奇的一生以及她性格的形成对她设计理念的影响却描述不多。本文试图从香奈儿一生的经历,探索她性格的形成进而影响到她的设计风格以至对后来时装界的影响。 关键词:香奈儿服饰时尚女性革命 法国前文化部长安德列〃马尔罗曾说,这个世纪(20世纪),法国有3个名字将永存:戴高乐、毕加索和香奈儿。[1] 无论时尚如何风云变幻,多少天才的设计师来了又去,Co co Chanel可可〃香奈儿的名字以及她所亲手创立的香奈儿王国,却永远地刻印在时尚舞台的正中央。香奈儿版本多样的身世背景、复杂却绚丽的罗曼史、开放而独立的思想观念以及特色鲜明的服饰风格,都为后世的人们所津津乐道。 “香奈儿代表的是一种风格、一种历久弥新的独特风格”,Chanel 女士如此形容自己的设计,不是不断思索接下来要做什么,而是自问要以何种方式表现,这么一来鼓动将永不停止。自信热情的Chanel 女士将这股精神融入她的每一件设计,使Chanel成为相当具个人风格的品牌。香奈儿(Chanel)1913-1971,原名Gabrielle Chanel (加布里埃〃香奈尔)。她是一位既奔放又端庄的有着桀骜的性格和设计

理念的天才设计师。 一、不同的生活经历与性格造就一位伟大的设计师 香奈尔生于1883年,是一对法国贫穷的未婚夫妇的第二个孩子。她的父亲是来自塞文山的杂货小贩,母亲是奥弗涅山区的牧家女。据说,夏奈尔出生在法国索睦尔;另一说法是生于法国南部山区奥弗涅。实际上,关于她身世的传说,历来众说纷纭,加之香奈尔至死竭力回避和掩饰,就更使她的出身蒙上一层迷雾。夏奈尔的童年是不幸的。五岁那年,母亲死于肺结核。那时,她的年轻而喜欢寻欢作乐的父亲到美国去寻找乐土,他把女儿留给了伯父。但是更多的说法是父亲在奥巴钦将女儿丢给当地最大的孤儿院,让她在孤儿院中度过了惨淡的童年。 小香奈尔是个敏感的孩子,她感到自己被遗弃,没有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依傍,这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创伤,这也就是她不愿提起过去的原因。然而就是这样的生活经历才是她练就了一个不同于一般女孩子的强烈个性。个性倔犟的夏奈尔,在成年之后曾发誓,永远不接受任何人的怜悯。 香奈尔在孤儿院一直住到1900年,又在救济院里度过两年,在那儿她学会了缝纫和社交礼节。二十岁那年,年轻的夏奈尔开始在漠林市针织店当店员。以后几年里,梦想成为舞台演员的香奈尔,先后在漠林、维琪登台演唱.虽然她曾说她的父亲是美国的酒商,但事实上其父只是个旅行推销员,而且夏奈尔从此再也不知他的下落。 而不为男人而活的充满“叛逆”色彩的香奈儿的独特性格也是在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复习课程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 知识点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 一、中国服装史 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 A、羞耻说 B、装饰说 C、性吸引说 D、保护说 2、原始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是什么? 答:裸态、毛皮、纤维 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何种材料制成?(毛皮) 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为标志。(骨针) 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 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 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 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朝,鼎盛时期是?朝,废除时期是?朝。(夏、周、秦) 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朝。 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 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衮服”。 11、帝王冕冠有几旒?玉珠多少颗?正确戴法是?

答:帝王冕冠为十二旒,共有玉珠144颗(前后相加288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 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 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 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 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 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式的最主要特征是 __________。 17什么是丝绸之路? 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褒衣博带) 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时期。 A、汉朝 B、六朝 C、隋朝 D、唐朝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式是_________。

《服装材料学》复习提纲.

《服装材料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 纺织纤维 细度很细,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细长物质称为纤维,而纤维中长度达到数十毫米以上,具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可绕曲性和互相纠缠抱合性能和其他服用性能而可以生产纺织制品的(可以用来制造纺织品的),叫做纺织纤维。 2. 回潮率 回潮率是纺织材料(纤维、纱线或织物等)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干重的百分率。其计算式如下: 1000 0?-=G G G W (%) 3. 公定回潮率 在贸易和成本计算中,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及统计上的方便,对各种纺织纤维及制品,根据其吸湿能力的强弱规定了相应的回潮率值,称为公定回潮率,其值一般都接近标准回潮率。 4. 特克斯 纤维和纱线的粗细程度(线密度),用1000m 长的纤维和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表示,叫纤维和纱线的特克斯。特克斯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一般用于棉纤维和纱线。 5. 纤度 纤度是指9000m 单位长度的纱线或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所具有的重量克数(g),称旦尼尔,也叫纤度(旦),通常用来表示化学纤维和蚕丝的细度。 6. 公制支数 在公定回潮率时,一克重的纺织材料质(纱线或纤维)所具有的长度的米数,叫公制支数。公制支数属定重型,纤维和纱线越细,支数越高,一般用于毛及毛型纱线或纤维上较多。 7. 丝光 棉纤维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处理后,纤维横向膨化,从而截面变圆,天然转曲消失,使纤维呈现丝一般的光泽。如果膨化的同时再给予拉伸,则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纤维的内部结构,从而可提高纤维强力。这一处理称为“丝光”。 8. 同质毛 羊体各毛丛由同一种类型毛纤维组成,纤维细度、长度基本一致。同质毛一搬按细度分成各种支数毛。 9. 异质毛 羊体各毛丛由两种及以上类型毛纤维组成。即羊毛被中兼含有绒毛、发毛和死毛等不同类型的毛,异质毛一般按粗腔毛含量分成各种级毛。 10. 品质支数 品质支数是羊毛业中长期沿用下来的表示羊毛细度的一个指标。把各种细度羊毛实际可能纺得的英制精梳毛纱支数称为品质支数,以此来表示羊毛品质的优劣。随着纺纱方法的改进,

服装专业读书笔记

服装专业读书笔记 【篇一:服装十讲读后感】 《服装十讲》读书报告 服装世界是神奇的,服装设计师是令人崇敬的,服装这个专业更是 很多人向往的。我相信大多同学肯定都跟我一样是对服装设计充满 探究感才选修了这门课,让我们有缘相聚一起度过这十几个宝贵的 黄金时刻。我觉得自己学到很多,对生活也有了更多的认知。在此 我说说自己浅薄的一些知识和看法。 服装学是一个博深的海洋,它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流域, 融会了多个河流的水源。我像是第一次来到海边的孩子,带着懵懂 的憧憬和希冀,眼前的海洋是那样的广阔与博大!我无法给它作个 概括,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感受。 高秀明的《服装学概论》是我接触的第一本有关服装设计的理论书,我对服装学的了解从这本书开始。书中一开始在绪论中就简介了我 们平时不太注意也容易混淆的一些概念,如衣裳、衣服、服饰、成衣、服装等,对于学服装设计的我们来说这些基本知识应当掌握。 服装的裁剪法有平面裁剪法和立体裁剪法等,我比较喜欢立体裁剪法,因为它比较直观,而且我觉得立体裁剪更助于我们发散思维, 让我们剪出的服装的样式更灵活。 在书中呢,我了解了许多有关时装的信息。特别是对高级时装的理解。“高级时装”是一个专用名词,专指法国优秀的传统服饰文化, 是一个特殊的服装产业称谓,法文为hautecouture。它不是我们平 时所说的“高级的服装”或“高档的时装”,也不是仅用一些进口高级 面料,加人民族饰品拼贴、悬挂、缀珠、钉片等等就能予以冠 之的。 传统的高级时装分为“日间礼服”和“夜间礼服”两大类。日间礼服一 般是午后参加社交活动所穿着的礼服。尽量不裸露肌肤,讲究分寸感、正式感、庄重感。在间礼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晚礼服”,一 般是出席正规晚宴、参加大型舞会等正规场合所穿着的正式礼服。 晚礼服款式多以袒胸露背、裸肩无袖的连衣式长裙最为正规。由高 级时装设计师主宰的“高级时装屋”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有着自己的 一套规则和不同的表达方法。每个时装屋都有“套装制作场”和“礼服 制作场”o设计师在顶级工艺师的协助下,运用不计其数的高级面料 和珠宝装饰,缝工花费几百甚至上千个小时一针一线地缝制。而且

服装概论论文

大学生校园着装 ——青春唯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也在迅速地进行着改革。特别是女性的服装用料越来越省,走在大街上处处是美的享受,男性也越来越追求时髦,马裤拖鞋也成了时尚!服饰的文化内涵很深厚,它不仅是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缩体,而且是社会礼仪制度和宗教风俗习惯的折射,同时是人们思想意志与情感世界的写真,又是民族文化、群体文化、个体文化的再现,服饰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人文世界。 从礼仪的角度看,着装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穿衣。它是着装人基于自身的阅历修养、审美情趣、身材特点,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目的,力所能及地对所穿的服装进行精心的选择、搭配和组合。在各种正式场合,注重个人着装的人能体现仪表美,增加交际魅力,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愿意与其深入交往,同时,注意着装也是每个事业成功者的基本素养。 着装体现仪表美,除了整齐、整洁、完好,还应同时兼顾以下原则。 1、文明大方:要求着装要符合本国的道德传统和常规做法。在正式场合,忌穿过露、过透、过短和过紧的服装。身体部位的过分暴露,不但有失自己身份,而且也失敬于人,使他人感到多有不便。 2、搭配得体:要求着装的各个部分相互呼应,精心搭配,特别是要恪守服装本身及与鞋帽之间约定俗成的搭配,在整体上尽可能做

到完美、和谐,展现着装的整体之美。 3、个性特征:个性特征原则要求着装适应自身形体、年龄、职业的特点,扬长避短,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和保持自己独有的风格,即在不违反礼仪规范的前提下,在某些方面可体现与众不同的个性,切勿盲目追逐时髦。 着装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话题,它既是个性的彰显,又是一种文化的缩影与表现。服装正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这缤纷的服装大世界中,大学生应该怎样着装呢?古人言:“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当饮食服饰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作果腹御寒之需时,那霓裳背后流露的时尚亦便涵盖了人们生活的要素,见证着文化的变迁。大学生作为社会最有激情创意、最具活力希望的群体,应以良好的心态来认识服饰的积极效应,充分发挥服饰的优点,弥补自身条件的不足,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自信、健康、美丽、时尚的青春风貌。 衣着得体赢得尊重 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其身份、地位、阅历、品质不无关联,衣冠服饰可以彰显人的个性、涵养及心理。服饰文化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独特的思维视觉。然而缤纷多彩的服装点缀美丽校园的同时,也夹杂了一些不和谐不文明的画面:在夏天的大学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穿着各式各样的拖鞋,有的人甚至堂而皇之地穿着拖鞋走进教室、图书馆、会场。大学里张扬个性本无可厚非,但这种过度自由散漫实在有违大学生行为规范和着装礼仪,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给自己

服装史考试要点

中国服装史整理(整理者晓四) 第一章绪论 简述东西方服饰的异同。 答:1我们研究中国服饰主要是看不同朝代服装的演变,而西方服装史主要看不同的宗教信仰、艺术流派对服装的影响。 2西方服饰形态在早年与东方相近,但在中世纪以后,欧洲采用窄衣文化,从而形成与东方不同的服饰形态与审美观念。形成这种差异有其各自民族、文化、心理的因素。也有历史、地理、气候等形成的客观因素,这种差异是服装使用功能的必然选择。 3在服装材料上,东方普遍采用丝绸、麻、棉这类吸湿性、透气性强的纤维材料。而西方则更多采用保暖性强的羊毛纤维。不同服饰材料的选用,如厚挺的羊毛织物与飘逸的丝绸织物导致服装形态上产生较大的差异。 4在服装裁剪技术上,东西方的服饰由于功能审美的不同取向,所以在技术上发展了不同的结构、裁剪、装饰等工艺手段。自公元13世纪以后,西方服装越来越趋向贴身、合体,在裁剪上采用“省道”技术,是西方服装越来越立体。反之,东方服饰一直采用平面裁剪的方法,保持东方服装的宽松、飘逸。 5西方文化更多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在服饰形制上注重突出人,强化性别,凸显人体线条,甚至夸张第二性征。而东方文化中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并在长期的封建文化中忽视人的本体,故在服饰中有意弱化人体,掩盖人体,模糊性别差别,这使东西服饰文化分道扬镳上千年。这种植根于两大文明深层的思想文化、观念上的差别使两种服饰朝着不同方向发展,形成了今天各自不同的服饰文化与传统。 第二章 简述骨针、纺轮的特点以及在中国服饰史上的意义。 答:骨针:大约在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的骨针,长8.2厘米,最大直径0.33厘米,通体磨光,针孔窄小,针尖尖锐。骨针的发现可以证实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来缝合兽皮,作为衣物。b沈从文在那本重要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高度评价骨针的发现:“山顶洞人的文化遗物,在服装史上的重要性具划时代意义。证实我国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开初,北方先民们,已创造出利用缝纫加工为特征的服饰文化。”中华服饰文化史可以看作由此发端。 纺轮:石制和陶制的纺轮,标志着原始手工纺织业的开始,在已经发觉的数百 以上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几乎都有纺轮出土。纺轮的出现证明当时人类的原始衣料除兽皮以外,已开始有麻、葛和其他植物所织成的衣料。 中国古代最早的服饰形制在何时出现?为何种形制?

服装材料学试题与答案

上海市东华大学 (答案 要注明 各个要 点的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4分) (1)公定回潮率:指相对湿度为65%±2%、温度20℃±2℃条件下纤维的吸湿性。 (2)热定型:主要针对合纤及其混纺织物,将织物经高温加热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 目的是保持织物尺寸稳定。 (3)丝光处理:通常指棉、麻织物在一定张力下,用浓碱溶液处理的加工过程。经过丝光处理的棉、 麻织物强力、柔软性、光泽、可染性、吸水性等都会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4)织物热湿舒适性:织物隔热性、透气性、吸湿性、透湿性、透水性、保水性、润湿性等统称为热 湿舒适性。 (5)织物悬垂性:当支撑物处于静止状态时,织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在自然悬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的 特性。 (6)织物风格:包括织物的触觉风格(软与硬、厚与薄、光滑与粗糙、弹性好坏等)和视觉风格(肌理、颜色、图案、光泽等)。 (7)涂层整理:在织物表面的单面或双面均匀的涂上一薄层(或多层)具有不同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等涂层剂,从而得到不同色彩的外观或特殊功能的产品。 (8)织物成衣加工性能:指面料在服装加工中形成优良的服装外观的难易程度。它是织物的多种物理力学性能在服装加工中的综合表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棉 , 麻 , 动物毛 , 蚕丝 。 2. 线密度(tex)、 旦数(D) , 公定支数(Nm)、英制支数(N e)。 3. 水洗或干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汗渍色牢度,熨烫色牢度,日晒色牢度。 4. 涤纶 , 锦纶 , 腈纶 , 丙纶 , 维纶 , 氨纶 , 氯纶 。 5. 桑蚕丝 , 粘胶人丝 , 涤纶 6. 进口精纺羊毛 , 12公支 。 7. 75D 锦纶长丝 , 21S 棉纱 , 56根/CM , 24根/CM 。 8. 云锦 , 宋锦 , 蜀锦 。 三、简答题(每个4分,共16分) 1. 经针织物与纬编针织物的区别? 经编针织物: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着“经向”同时在经编机的织针上成圈串套而成。 特点:纵向尺寸稳定,横向有弹性和延伸性,抗皱性好,脱散性小,透气性好。 纬编针织物:纱线沿着“纬向”顺序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针织物。 特点:一般尺寸不及经编针织物稳定,弹性、延伸性较经编针织物大,脱散性较经编针织物大。 2. 混纺织物与交织物的区别 混纺织物:由两种或以上纤维混纺成纱而织成的织物。 交织织物:织物的经纱和纬纱原料不同,或者经纬纱中一组是长丝纱,另一组是短纤维纱交织而 成的织物。

物流管理概论论文

物流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中国供应链物流库存问题分析 学院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行政班级工商管理111 学号096010051 姓名张峻 授课教师徐卫星 完成日期2014年6月3日

中国供应链物流库存问题分析 摘要:自从有了生产。就有了库存物品的存在。库存对市场的发展、企业的正常运作与发展起到了如维持销售产品的稳定、维持生产的稳定、平衡企业物流、平衡流通资金的占用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与此同时,库存理论发展至今,现代的库存发展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库存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弊端,是企业不可忽视的一笔开销,这些库存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金结构,制约着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库存销售采购供应链整体 正文: 在供应链上,从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到零售商,每个环节都存在库存。从库存的功能可知,库存是用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如需求变化、定货提前期、货物运输情况,生产时间等,为了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库存。 库存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库存经常处于合理水平,防止超储积压或不足,满足生产与销售的需要,减少资金占用,使库存总成本最低,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但是,虽然库存如此重要,但企业又无不希望做到“零库存”。“零库存”无疑是研究如何解决库存问题的理想途径。“零库存”不是某个企业一厢情愿的事情,它不仅依托于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需要有合适的产业环境、社会环境,乃至国情。盲目追求形式上的“零库存”,只会使强势环节欺压弱势环节,最终破坏整个供应链的平衡。从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看,实现整条供应链的信息化联动,才是通向“零库存”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的库存问题 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着持久的库存问题,尤其是在制造业和房地产等行业,库存问题尤其严重,现阶段库存主要问题是产品积压过多,造成了企业资金被大量占用和库存、管理成本的增加。 据悉,我国库存及闲置物资总量超过3万亿元,且仍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但盘活的

服装发展史考试重点

服装业服装史考试重点 jingle教育Education 2010-11-06 16:41:35 阅读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冕服: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间束带,前系蔽膝,足登舄屦。 ◆冕冠:其板为綎板,前后有旒,一般为十二旒,每旒穿的五彩玉珠多为九颗或十二颗。 ◆衣裳:冕服多为玄衣而纁裳,连同綎板,都是上为黑色,下为暗红色,或称绛,上以象征未明之天,下以象征黄昏之地,然后施以纹样,这既有时间又有空间的概念,说明帝王的至高无上。 ◆十二章纹饰: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深衣:“续衽钩边,不开衩,衣襟加长,使其形成三角绕至背后,以丝带系扎。上下分裁,然后在腰间缝为一体。上为竖幅,下为斜幅,因而上身合体,下身宽广,长至足踝或长曵及地,走起路来不觉拘谨。 ◆胡服:(特征)短衣,长裤,革靴或裹腿,衣袖偏窄,便于活动。 ◆胡服骑射:赵国第六个国君赵武灵王是一个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改革家,他看到赵国的武器虽然比胡人优良,但大多数是步兵与兵车混合编制的队伍,加以官兵都是身穿长袍,甲靠笨重,结扎烦琐,动辄既是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灵活迅速的骑兵却很少,于是想用胡服学骑射。 ◆秦汉时期,男子以袍为贵,女子以深衣为尚。 ◆襦群:襦是一种短衣,长至腰间,穿时下身配群,这是深衣上下连属所不同的另一种形制,即上衣下裳。 ◆圆领袍衫:亦称团领袍衫,是隋唐时期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着的服式,当为常服,一般为圆领,右衽,领,袖及襟处有缘边,文官衣略长而至足踝或及地,武官衣略短至膝下,袖有宽窄之分,多随时尚而变导,也有加襕褾者,其某些款式延至宋明。 ◆宋代背子服:以直领对襟为主,前襟不施襻钮,袖有宽窄两式,衣长有齐膝,膝上,过膝,齐群至足踝几种,长度不一。另在左右腋下开长衩,好像辽服因素也有不开侧衩的。 ◆两宋时期的统治思想是理学又叫道学,是以程颢,程颐兄弟与朱熹为代表的以儒学为核心的儒道佛相渗透的思想体系,学术界称之为“程朱理学”。这种哲学体系影响到美学理论,出现南宋一代理性之美,诸如建筑上用白墙黑瓦与本质木色,绘画上多水墨淡彩,陶瓷上突出单色釉,服饰上即趋于拘谨,保守,色彩也一反唐代浓淡鲜艳色彩,而形成淡雅恬静之风。 ◆水田衣:各色布拼接起来的“水田衣”这是出自民间妇女手中的艺术佳品,至20世纪末还可以看到被称作”百家衣”不过多为儿童缝作,而且主要是被褥了。 ◆中山装:基于学生而加以改革的国产形制,据说因孙中山先穿用得名。其式样原为九钮,胖裥袋,后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于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而确定前襟四个口袋,依据**区别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查)而确定前襟五个扣子,依据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而确定袖口必须为三个扣子等,在西装基本样式上掺入中国传统意识。 ★唐代整体服饰风格特点及形成原因? ●特点:①唐代服饰制度趋于完备,民风奢华,各民族服饰特点相互渗透图案丰富,在服色服饰上出现多姿多彩的局面,形成新颖富丽的唐代服饰。 ②男装服饰相对于女装较为单一,但是肤色讲究,主要搭配为首服幞头,穿圆领袍衫,下配乌皮靴,官服服色有严格规定,以紫,绯,绿为九品之列。 ③女装则喜穿袒领衫裙与男装,亦有胡服盛行,上襦很短,服饰华美丰丽,装饰图案绚丽多彩,配饰华丽,浓妆艳抹。 ●形成原因 ①隋代丝织业发达且经过魏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唐代服饰形成奠定了基础。 ②至唐代,丝织品产地遍布全国产量质量惊人为其服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中外交流频繁,对各国文化采取广收博采的态度,奠定了文化及服饰元素的多样性基础。

东华服装材料学期末考试试题二

东华大学服装材料学期末考试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 1.织物组织 2.交织织物 3.电力纺 4.纬编针织物 二、选择或填空题(40分,每空2分) 1.采用平纹组织或假纱组织(透孔组织),()加捻,具有清晰方正微小细孔的、质地轻薄呈透明或半透明的素、花丝织品为()织物。 2.府绸是棉布中一个重要的品种,具有布身挺括、布面均匀、织纹清晰、细腻柔软、丝绸感等特性。府绸与细布相比,经向较紧密,经、纬向紧度之比为()左右,因此,府绸表面呈现由经纱构成的饱满的()。 3.鉴别纤维的方法很多,有()、()、()化学溶解法、药品着色法、熔点法和密度法等。 4.羊毛纤维的可塑性能较好。羊毛纤维在一定()、()、()、()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形状会稳定下来,称为羊毛的热定型。 5.化学纤维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特定的加工制成。根据高聚物的来源分为再生纤维(人造纤维)和()。 6.在天然纤维中,除了()有()和短纤维两种纱线形式以外,其它均为短纤维纱线。 7.特克斯数采用公制的重量和长度单位,是国际通用和推荐的细度指标,旧称号数,为()的()。 8.针织物密度是指在规定长度内的线圈数,纵向密度用5cm内线圈()方向()的线圈横列数表示;横向密度用5cm内线圈()方向的线圈纵行数表示。 9.()是()纺毛织物中最轻薄的品种之一,具有混色效应,呢面散布均细而不规则的雨丝状条痕,以混色灰为主,有浅灰、中灰、深灰等,也有

少量混色篮、混色咖啡等。 10.树脂整理主要用于()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防皱整理加工。 三、叙述和问答题(每小题10分) 1.比较精纺毛织物与粗纺毛织物的服用性能特点,各举3个品种名称。 2.服装衬料的定义与作用。 3.织物风格的定义、评价方法。 4.叙述灯芯绒的组织构成、织物风格和服用性能特点。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略) 1.织物组织 2.交织织物 3.电力纺 4.纬编针织物 二、选择或填空题(40分,每空2分) 1.采用平纹组织或假纱组织(透孔组织),经纬丝加捻,具有清晰方正微小细孔的、 质地轻薄呈透明或半透明的素、花丝织品为绡类织物。 2.府绸是棉布中一个重要的品种,具有布身挺括、布面均匀、织纹清晰、细腻柔软、 丝绸感等特性。府绸与细布相比,经向较紧密,经、纬向紧度之比为5:3左右,因此,府绸表面呈现由经纱构成的饱满的菱形颗粒纹。 3.鉴别纤维的方法很多,有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化学溶解法、药 品着色法、熔点法和密度法等。 4.羊毛纤维的可塑性能较好。羊毛纤维在一定温度、湿度、外力作用下,经过一定 时间,形状会稳定下来,称为羊毛的热定型。 5.化学纤维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特定的加工制成。根据高聚物的 来源分为再生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服装材料学笔记

服装材料读书笔记 一、纺织纤维 (一)、分类 种子纤维:棉(cotton)木棉(kapok) 植物纤维 (天然纤维素纤维)韧皮纤维:苎麻(ramie)亚麻(flax)黄麻(jute) 罗布麻(kendir)大麻(hemp) 动物毛:绵羊毛(wool)山羊毛(goat hair)山羊绒 (cashmere)骆驼绒(camel hair)兔毛(rabbit hair) 牦牛毛(yak hair)马海毛(mohair) 天然纤维动物纤维羊驼毛(alpaca)骆马毛(vicuna) (天然蛋白质纤维) 腺分泌物:桑蚕丝(cultivated silk) 柞蚕丝(tussah silk) 蓖麻蚕丝及木薯蚕丝 矿物纤维:石棉(asbestos)等 服装材料中最常用的天然纤维有:棉、苎麻、亚麻、绵羊毛、桑蚕丝和柞蚕丝、

人造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viscose rayon) 铜氨纤维(CUPRO)富强纤维(polynosic) 竹纤维、醋酯纤维(acetate)等 人造纤维 (再生纤维)人造蛋白质纤维:酪素纤维、大豆纤维、花生纤维 人造无机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 化学纤维 聚酯纤维:涤纶(polyester)(仿棉仿纱) 聚酰胺纤维:锦纶(nylon、polyamide) 聚丙烯腈纤维:腈纶(acrylic) 合成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维纶(polyvinyl alcohol) 聚氯乙烯纤维:氯纶 聚丙烯纤维:丙纶(polypropylene)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氨纶(polyurethane) 其他纤维:芳纶(防弹衣) 服装材料中最常用的化学纤维有:粘胶纤维、涤纶、锦纶、腈纶和氨纶等。 (二)、服用性能分析 粘胶纤维:(优点)吸湿性好、易染色、色谱全、色泽艳、染色牢度好

服装学概论

第一章什麽是服装 ?一基本概念 ?①服装 ?②成衣 ?③时装 ?④高级时装 ?⑤高级成衣 ?⑥制服 ?⑦平面裁剪 ?⑧立体裁剪 ?⑨原型裁剪 ?①服装:是衣裳,衣服的称谓;广义上指人类穿戴装扮自己的行为是着装之后的一种状态,是由人,衣服包括饰物和着装方式三个要素构成。 ?②成衣:指近代按标准号型成批量生产的成品的衣服。 ?③时装:时髦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流行服装,相对一定历史时期定型的常规服装而言变化较为明显新颖装束,具有流行性与周期性。 ?④高级时装;19世纪中叶由查尔斯。夫莱戴里克。沃斯创立以上层社会的贵夫人为顾客的高级女装店及其设计制作的高级手工女装。是由高级的材料,高级的设计高昂的价格,高级的服用者和高级的使用场所等要素构成的。 ?⑤高级成衣;是高级时装设计师以中产阶级为消费对象,从前一年发表的高级时装中选择便于成衣化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运用高级时装的制作技术,小批量生产的高档成衣。 制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定的社会集团或阶层,在某种统一意志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制度或法规穿用的一定样式的衣服。具有象征意义。 ⑦平面裁剪;指通过平面制图的方式制出衣片纸样,再把这个板放在衣料上裁剪的方法。(多用于批量生产) ⑧立体裁剪:把衣料或其他代用品(一般用平纹组织的白色生棉布或棉麻交织布)直接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用大头针和剪刀一边进行衣服造型一边裁剪的方法。(多用于高级定制服或较立体的造型) ⑨原型裁剪:指裁制衣服时所依据的基础样型。原型是以人体尺寸和外形为依据,原封不动的把立体的人体体型再现于纸面上,是人体体表的平面展开图,再根据设计意图利用原型进行修正调整的方法。 ?①高级时装与高级成衣的区别 服务阶层不同;高级时装是以上层社会贵夫人为主要顾客,高级成衣是以中产阶级为主要顾客。 高级时装标新立异,设计师的概念之作。引导潮流。高级成衣占据主流是为大众潮流的风向标。 高级时装专人专用,从设计,面料到工艺都是独一无二的。 价格高昂,手工艺复杂。 高级成衣小批量生产,设计独特制作精良工艺相对简单,价格相对低些。

关于对现代服装印象的论文

姓名徐欣成绩 学号1007481040 评卷人 武汉纺织大学 课程结课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对现代服装的印象 课程名称服装概论 完成时间 2011年12月17日 专业年级管理学院物流管理2010级

关于对现代服装印象的论文 摘要:服饰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时代风貌的反映,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最明显的标志。在21世纪的发展浪潮中,人类的着装行为已不再是满足传统的穿衣需求,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理念,融入在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中。同时服装在现代社会中也作为一种展示自我的特殊的途径。现代服装是一种美,一种时尚,它复杂多变,需要我们用心去探讨,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服装类型。 关键词:标志,文化,美丑,时尚,复杂,适合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曾经说过:"衣裳是文化的向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也就是说服装是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形态。因此,服饰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时代风貌的反映,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最明显的标志。它反映出人民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审美习惯等。 (1)我国古今服装的演变和发展及其原因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远古的人们开始懂得用树皮和一些野兽的皮来遮挡身体。随着历史的演变,后来渐渐就演变成衣服。但是古代衣服与现代服装有

着明显的区别。古代的衣服材料粗糙简单,形式单一。现代服装千姿百态,包罗万象。人类服装的演变历程展示出中华民族有着极其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观念,表现着人民的创造力和对世界服饰的贡献。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里,因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服装演变次数不下几十次。 细分下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演变方式: 经济:其实说经济,还不如说社会生产力。上个世界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尼龙面料的衣服被识作上等面料,面料尚且如此,衣服的款式更不敢奢望了。古代人地主、秀才穿长衫,普通农民穿短帮。那不仅仅是文化方面的原因,还有经济条件的制约。东汉末期,社会动荡,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那时贵族流行穿平民衣服,那也是黄巾军、军阀混战破坏社会生产力的结果。 第二个是政治,为什么是政治呢?我想这个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马克思说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物质不仅决定意识,物质还决定着物质,经济基础也决定着经济基础。古时的下层人民是没有今天的下层那么悠闲的。服装的改变是中层和上层人物决定的。赵武灵王一个命令,全赵国军队就“胡服”了。 政治斗争,不分古今,都是残忍的。古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特别清高。他们遇到挫折就喜欢耍归隐。穿朝服就是入世,而衣褐则代表出世。

自考 中外服装史

中国自考人(https://www.360docs.net/doc/b510364832.html,)——700门自考课程永久免费、完整在线学习快快加入我们吧! 浙江省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服装史试题 课程代码:00672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距今约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逐步掌握了制造皮革以及纺织棉、麻、毛和编织等技能,这标志着人类对__________的使用由此开始。 2.从大历史的眼光来看,服装总是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而这种变化是服装功能的变化,服装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中国在奴隶社会的千余年中,服装最终积淀为人民和统治者都能接受的两种形制:__________、__________。4.汉代袍服在形制上承袭了__________的礼仪。 5.奴隶社会的服装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夏商前期,是对原始服装的积淀阶段,商后期到西周、春秋,则是我国远古服装的__________。 6.中世纪的文化主要以__________文化为主。 7.19世纪最后10年到20世纪的前10年,欧洲艺术领域出现了新的思潮,即__________。 8.__________在巴洛克服饰的基础上发展了纤细轻巧的特点,使服饰更加向女性化方向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9.原始社会服装的兴盛期应是纺织技术有所发展,纤维材料更为丰富的( ) A.旧石器时代晚期 B.新石器时代早期 C.新石器时代晚期 D.新石器时代中期 10.所谓上下连属的形制就是把上衣和下裳缝合在一起的一种服装形制,它不同于上衣加长的长衣,其中最典型的是( ) A.袍与禅 B.襦 C.深衣 D.长衣 11.唐代的纺织品主要是__________两大类。( ) A.麻织品和棉织品 B.麻织品和毛织品 C.棉织品和丝织品 D.麻织品和丝织品 12.__________时期,妇女着男装或胡服是封建社会兴盛期服装的一大特点。( ) A.隋末唐初至盛唐 B.隋朝 第 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