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线框构桥顶进
(整理)既有线顶进桥涵简介

既有线顶进桥涵简介既有线顶进桥涵(jacked in bridge or culvert for existing railway)穿越既有铁路的涵洞或立体交叉(地道桥),采用桥涵结构,用顶进法施工者。
也叫箱涵顶进。
用顶进法施工,可减少对既有交通的干扰。
条件适合时,也可用于桥涵的扩建与改建。
箱桥一般为单孔或多孔箱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时也叫框架桥)。
箱涵顶进可分为箱桥顶进和小型涵管顶进。
箱桥顶进接箱桥形式可分为单孔、多孔和框架与梁跨结合等三种形式。
多孔的可采用连续框架或单孔拼装式。
连续框架是多孔框架灌筑成整体结构顶入。
单孔拼装式是将三个或两相邻单孔框架分别逐孔顶人拼装而成。
连续框架式的优点是受力情况好、节省材料、施工简单、工期短、干扰运输时间少;缺点是所需顶进力大,要求有较坚强的后背,线路加固也复杂。
单孔拼装式就位后易高低不齐,影响正常行车的时间长,线路加固也要进行多次,一般以采用连续框架式为宜。
箱桥截面可分为变截面与等截面两种。
按箱桥与铁路交角可分正交、斜交两种。
由于箱桥穿越铁路的具体情况(如断面与长度、最大顶力、地质情况、施工技术与地形条件等)不同,采取的施工方法也不一样,但主要施工程序仍是相同的。
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调查修箱桥处的公路铁路交通及铁路路基中埋设的地下管线及其他障碍物等情况、做好拆迁、施工时临时道路及排水等)开挖工作坑(必要时需降低地下水位),修筑滑板及后背,预制箱桥,安装顶进设备及装置观测设施,线路加固,起动,顶进(挖运土),监测调整(方向、高低),就位。
箱桥顶进要处理好“三水”:①结构物的防水。
箱桥一般采用不低于C30及B8防水混凝土,各节间接头、施工缝是防水薄弱环节,可选用高效聚合砂浆、膨胀橡胶、聚氨酯液体填塞或涂刷,亦可用氯丁橡胶止水带等新材料。
结构外表以往常用外贴式甲种防水层,现多采用喷涂M-1500防水剂。
②施工时排水。
排除降水是保证工程质量及顺利施工的重要环节。
对地下水也应截流引排,必要时在基坑开挖及路基内采用井点法降水。
下穿既有线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

下穿既有线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摘要】本工程属下穿既有线铁路顶进工程,本文介绍了顶进设备布置、顶进挖土、顶进监测施工技术。
【关键词】下穿既有线框构,顶进,施工【 abstract 】 this project under the existing in jacking project in railwa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quipment layout, top in jacking into digging into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p monitoring.【 key words 】 wear under existing box structure, top, into,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tv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工程概况规划军粮城八号路框构桥铁路津山线k160+451.8(津秦客专dk26+297.4)附近,以91°27′左右的交角下穿津山铁路,框构桥采用5m-16m-16m-5m四孔封闭式框构形式,设计最大顶力85272.54kn,设计顶程40.8m,采用一次顶入工法施工。
二、人员组织及机械配备框架桥顶进期间,实行昼夜两班制连续作业。
每班指挥1人,驻站联络员1人,线路防护2人,顶进设备操作8人,测量3人,安检员4人,电工2人,安装顶铁14人,人工刷坡20人,顶进挖土及土方外运司机16人,其他杂工8人,每班共计79人,挖掘机4台(pc220型2台,ex300-5型2台)、装载机2台(zl50型)、自卸车10台、液压油泵2套,千斤顶(400t)35个、顶铁1000m。
三、顶进施工1、施工工艺安装、调试顶进设备试顶开镐顶进停镐测量接长车道挖土、出土安放顶铁顶进就位2、顶进设备及顶镐布置桥体自重10486.4t,设计最大顶力8527.3t,顶程40.8m。
采用400t顶镐,顶镐的顶力按顶镐额定顶力的70%计算,8527.3÷(400×0.7)=31台,共采用35台400t顶镐,其中备用4台。
顶进框构桥既有线加固计算分析

处, 从 南至北依 次为油库 线 、 京 哈上行线 、 菱 角 山 专用 线 上 行线 、 1 8道 、三 场 迁 出线 、 1 7道 、 8道 、 菱
角 山专 用 线 下行 线 、 2道 、 京 哈 下行 线 。 线 路加 固范
( 3 ) 计 算模 型 考 虑 3 — 5 — 3扣 轨 及铁 轨 刚 度 。 ( 4 ) 按《 铁路 工务 安全 规 则》 ( 铁运 [ 2 0 0 6 1 1 7 7号 ) 部令相关规定 , 选取“ 前进 型 ” 机车作为计算活载 , 容许 应 力 为 1 7 0 MP a , 容 许 位移 为 L / 4 0 0 。 2 . 2 主 要计 算 参 数及 荷 载
组 装 ,其 下 的枕 木 用 2 2 一 U型 螺栓 联 结 在一 起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1 2 — 0 4 作者简 介: 刘 洪亮( 1 9 8 3 一) , 男, 吉林长春 人 , 硕士 , 工程 师 , 从事
桥梁设计工作 。
( 4 ) 铁轨 : 1 8 道 中线为 4 3 k m钢轨 , 菱角山专 用 线下行 线 为 6 0 k 咖 钢轨 , 2道 中 线 为 5 0 k m 钢轨 , 道 岔为 5 0 k m钢 轨 ; ( 5 ) 按《 铁路 工 务安 全规 则 》 ( 铁运 [ 2 0 0 6 1 1 7 7号 ) 部令 相 关 规 定 , 选取“ 前 进型” 机车作为计算活载 , 容许 应 力 为 1 7 0 MP a , 容许位移为 L / 4 0 0 。 2 . 3 荷 载 及 组合 铁路 : 中~ 活 载 。 公路 : 公路一I 级。 荷 载组 合 : 1 . 0恒 载 + 1 . 0机 车 活载 。
既有线桥涵顶进技术

既有线桥涵顶进技术摘要:针对铁路既有线桥涵顶进施工时主要的难点及风险,结合现场施工环境,选择合理的顶进及线路加固方案方法,使得施工更加科学、可靠;本文详细介绍了通霍线K66+375 1-12.0m框架涵顶进施工及线路加固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既有线顶进线路1、工程概况自通霍线新增二线方向既有线顶进,以既有线为主,后背采用浆砌片石后背。
全部顶程为18m。
顶进期间采用D24型便梁加固线路,列车限速45km/h,顶进到位后,安装线路,拆除便梁,逐步提高行车速度。
2、顶进施工及线路加固工艺流程2.1工作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涵工作坑设在既有线右侧,采用机械开挖,工作坑靠近既有线一侧坡度为1:1.75,两侧坡度为1:1,工作坑底板的大小以箱涵平面尺寸四周再加0.6m为佳。
挖工作坑前复核工作坑中心线、方向、高程,满足基础平面尺寸的要求。
工作坑形成以后,基底用原状土平整夯实。
2.2滑板滑板的尺寸按设计要求设置,在原状土上夯填15cm厚碎石垫层,再浇筑20cm厚C15混凝土。
滑板与原基底接触部分防滑措施要做好,在滑板底设置地锚梁。
滑板顶面的平整度,2m长度范围内高低差不超过5mm。
为防止框构桥顶进时扎头,滑板顶面做成5‰的仰坡。
2.3润滑隔离层为了能使预制好的箱涵在滑板上顺利起动顶进,箱涵不与滑板粘连,在滑板上设置润滑隔离层;润滑隔离层是由润滑剂和隔离层两部分组成。
2.4立交桥预制在工作坑底板润滑层上预制钢筋混凝土箱身,首先要作好测量定位工作。
在工作坑底板上放线定位,使箱身中心线、工作坑滑板中心线及顶进桥身中心线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
为了保证框构桥的预制质量,确保能够顺利顶进,模板制作及安装应符合《铁道部组合钢模板技术规则》的要求,模板间缝隙用密封条封严,防止灰浆外溢;其次钢筋加工弯制及安装钢筋的位置,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
在每批钢筋中截取2根钢筋试件做拉伸和冷弯试验,然后再做2根焊接试件做拉伸和冷弯试验。
顶进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技术分析

顶进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技术分析摘要:过往的铁路工程规划中,常因地域限制导致公路与铁路的交织点成为平交道口,然而随着铁路运输的繁荣,这些平交路口逐渐暴露为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并对道路流通效率构成挑战。
为改善这一状况,应实施从平交转向立交的改造,即通过运用预制箱体顶进技术,巧妙地在铁路下方进行施工,确保整个过程不对现有铁路的日常运行造成干扰。
关键词:顶进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技术1顶进框架桥的概念顶进框架桥是一种特殊的桥梁结构,通常用于跨越铁路或公路等交通要道。
在进行桥梁施工时,如果需要在已有铁路上进行跨越施工,传统的方法往往会对交通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顶进框架桥的设计则可以有效地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顶进框架桥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严格遵守施工时间和路线限制,以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其次是采用先进的桥梁搭设技术,通过在桥梁两端设置临时支撑结构,使得桥梁可以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逐步向前推进。
当桥梁推进到位后,再进行结构连接和桥面铺装等工序,最终完成整个桥梁的施工。
由于顶进框架桥的特殊性,对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都较高。
首先需要进行严密的施工方案设计和计算分析,确保桥梁的施工过程能够平稳进行。
其次,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临时支撑结构和推进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维护,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桥梁质量。
总的来说,顶进框架桥下穿已有铁路的施工技术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程,需要施工方在技术和管理层面都具备较强的实力和经验。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施工技术和标准化的管理流程,才能确保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并最终为社会交通发展做出贡献。
2顶进框架桥下穿施工的技术难点顶进框架桥下穿施工的技术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施工空间受限,由于桥下空间狭窄,施工设备和人员进出困难,影响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二是受到桥梁结构的限制,需要针对桥梁的结构特点进行精准的施工设计和方案制定;三是受到既有铁路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既有铁路的正常运行,避免对铁路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既有线框构桥顶进施工纵、横梁加固体系的分析

Ree r h c n lso s: h ay e h w teri oc me tsse i s i befric —i o srcino a rd e s a c o cu in T e a l s ss o en re n y tm s ut l k n c n t t f meb ig s n h f a o a u o l f
Re e r h me ho s:Th a ay i me h d f he te t a rgd t i a o t d or r i o c me t y tm a d h sac t d e n l ss t o o t sr ngh nd i i iy s d p e f en r e n s se n t e f o n—b d e t s t o s a o t d wi e r tc lc c l t n a d t si g tan. i r g e tme h d i d p e t t o eia a u ai n e t i h h l o n r
文 章编 号 :0 6— 1 6 2 0 ) 7— 0 2—0 10 2 0 (07 0 0 4 5
既有 线框 构 桥 顶 进 施 工 纵 、 梁 加 固体 系的 分 析 横
孟 国 “ 清
( 北京铁路 局 , 北 京 1 0 6 ) 0 80
摘要 : 研究 目的 : 针对框架立交桥顶进施工 的安全关键 , 综合分析 各种线路 加固体系 的特点及适 用范围 , 在 并 综合分析 的基础上 , 通过实桥试验的方式 , 验证纵 、 横梁加固体系在限速 4 m h的运输条件下顶桥施工 的安 5k / 全性 , 为此类加固体系的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研 究方 法 : 固体系采用强度及刚度两方面分析 , 对加 并采用理论计算及 编组试验 列车进行 实桥试 验的方法。 研 究结论 : 通过分析得 出纵 、 横梁加 固体 系可适用 于任 何跨度 、 宽度及轴 长 的框架 桥顶进施工 , 同时试 验 结论显示 , 该加固体系在限速 4 m h条件下 , 全可靠 , 5k / 安 并提 出改进方 向, 备进 一步提高速度 的可能性 , 具 是 既有线顶桥施工 中较好 的一种加固方案 , 具有较强 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关键词 : 既有线 ; 顶桥 ; 施工 ; 固 ; 加 探讨
既有线顶进桥涵

既有线顶进桥涵既有线顶进桥涵——穿越既有铁路的涵洞或立体交叉(地道桥),采用桥涵结构,用顶进法施工者,也叫箱涵顶进。
用顶进法施工,可减少对既有交通的干扰。
条件适合时,也可用于桥涵的扩建与改建。
箱桥一般为单孔或多孔箱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时也叫框架桥)。
箱涵顶进可分为箱桥顶进和小型涵管顶进。
箱桥顶进按箱桥形式可分为单孔、多孔和框架与梁跨结合等三种形式。
多孔的可采用连续框架或单孔拼装式;连续框架是多孔框架灌筑成整体结构顶入;单孔拼装式是将三个或两相邻单孔框架分别逐孔顶人拼装而成.连续框架式的优点是受力情况好、节省材料、施工简单、工期短、干扰运输时间少;缺点是所需顶进力大,要求有较坚强的后背,线路加固也复杂。
单孔拼装式就位后易高低不齐,影响正常行车的时间长,线路加固也要进行多次,一般以采用连续框架式为宜。
箱桥截面可分为变截面与等截面两种.按箱桥与铁路交角可分正交、斜交两种.由于箱桥穿越铁路的具体情况(如断面与长度、最大顶力、地质情况、施工技术与地形条件等)不同,采取的施工方法也不一样,但主要施工程序仍是相同的.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调查修箱桥处的公路铁路交通及铁路路基中埋设的地下管线及其他障碍物等情况、做好拆迁、施工时临时道路及排水等),开挖工作坑(必要时需降低地下水位),修筑滑板及后背,预制箱桥,安装顶进设备及装置观测设施,线路加固,起动,顶进(挖运土),监测调整(方向、高低),就位。
箱桥顶进要处理好“三水":①结构物的防水。
箱桥一般采用不低于C30及B8防水混凝土,各节间接头、施工缝是防水薄弱环节,可选用高效聚合砂浆、膨胀橡胶、聚氨酯液体填塞或涂刷,亦可用氯丁橡胶止水带等新材料。
结构外表以往常用外贴式甲种防水层,现多采用喷涂M-1500防水剂。
②施工时排水.排除降水是保证工程质量及顺利施工的重要环节.对地下水也应截流引排,必要时在基坑开挖及路基内采用井点法降水.③建成后雨季时排水。
一般通过排水沟管将地下水地表水排到水井内经专门抽水泵站排走。
既有线高路堤框架桥顶进施工设计

5 m, 6 西北联络线框架长度 7l m。由于宁西线框架顶填土高
达 8 ,带 土 顶 进 顶 力 太 大 ,施 工 十分 困难 ,且 造 成 板 顶 填 m
土松散 ,故考 虑将 宁西铁路线下部分框架设计为双 层框架 ,
\ 氛 矗 黧
0 、
I 。 目
可 有 效 减 少框 架 顶 覆 土 厚 度 ,从 而 达 到 减 少 顶 力 、 降 低 施 工 难 度 的 目的 ;路 基 以 外 部 分 仍 维 持 单 层 框 架 结构 ,采 用 双 孔
收 稿 E期 : 2 2 0 — 4 l 01 — 2 1
在既有线 下顶进框 架桥 ,通常 的做法是采 用挖孔桩配合 D 型便梁架空线路 ,然后全断面开挖土方 ,顶进框架 ,框架
作者简介 :李浩勇 ( 9 9 ) 1 7 一 ,男 ,中铁第 四勘察设计 院集 团有限公 司桥梁 处工程 师。
第1 2卷 第 5期
201 生 2
中 国
水
运
V .2 o1 1 May
No. 5 2 2 01
5月
Ohi a n Wa er t Tr sp t an or
既有线高路堤框架桥 顶进施工设计
李浩 勇
( 中铁 第 四勘 察 设 计 院 集 团有 限公 司 桥 梁处 , 湖 北 武 汉 4 06 ) 303
O 1 0 P ;其 下 为 黏 土 岩 ,灰 白色 为 主 ,夹 杂 秸 黄 色 、 桔 =8 k a
三 、施工方案 比选 根据交叉 处的地 形条件 ,拟在宁西正线 丹江 口侧和西北
联 络 线 的 北京 侧 布 设 工 作 坑 ,采 用 中继 间顶 进 法 施 工 。设 计
时分别考虑 了以下三个施工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