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宝胶囊生产工艺验证概论

男宝胶囊生产工艺验证概论
男宝胶囊生产工艺验证概论

男宝胶囊生产工艺验证

编号:STP-YZ221-00

页数:

验证方案

方案起草人:日期:

方案审核人:日期:

方案批准人:日期:

计划实施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目录

1、概述

2、验证小组

3、生产品种及规格

4、工艺流程图及质量控制

5、验证目的

6、职责

7、验证所需前提条件

8、验证内容

9、验证结果及评价

10、验证报告

11、再验证周期

1、概述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公用系统,相关的规程及人员对规程的理解及操作方面的不足均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制订一个合理的产品工艺验证方案,对影响产品质量最关键因素进行验证,得出现有设备及所定工艺条件是否确保生产稳定,确保产品质量。

2、验证小组:

3、生产品种与规格

品名:男宝胶囊规格:0.3克/粒

4、工艺流程图(见图表)

4.1工艺流程图

4.2质量监控点:

5.验证目的:

对影响产品质量最关键因素进行考查验证,得出系统数据,验证生产工艺的可靠性,即工艺条件是否确保生产稳定,保证产品质量。

6.职责

6.1验证小组组长、副组长

6.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6.1.2负责协调验证的各项工作,保证本方案规定的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6.1.3负责验证数据及方法审核。

6.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6.1.5负责再验证周期的制订。

6.2生产技术部

6.2.1负责按生产工艺规程及岗位标准操作规格进行生产。

6.2.2配合验证小组做好产品工艺验证的具体工作,并根据验证结果提出修改生产工艺规程及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的建议。

6.3质量管理部

6.3.1负责验证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6.3.2负责验证方案中规定的取样计划取样。

6.3.3负责验证过程中的各项测试及检验,并及时报告检验结果。

6.4工程设备部

6.4.1负责验证所需各种设备及仪器、量具的校正。

6.5验证小组

6.5.1起草验证方案。

6.5.2负责组织验证方案的实施。

6.5.3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起草验证报告。

7.验证所需前提条件

7.1在空调净化系统验证、制水系统验证、设备验证等合格后进入产品工艺验证阶段。

7.2验证所需参考文件资料

7.2.1文件资料(一)

7.2.2文件资料(二)

8.验证内容

8.1按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及取样方法、检验方法进行生产、取样、检验。

8.1.1验证净药材按工艺规程规定工艺条件煎煮、浓缩后,浓缩后所得浸膏相对密度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8.1.2总混合

8.1.2.1验证总混15分钟,每次分上、中、下三点取样其水分和性状、鉴别应符合内控质量标准要求。

8.1.2.2混合不同时间,每次上、中、下三点取样,对其水分、颜色均匀性进行检验,以进一步确定混合时间。

每批总混9分、12分、15分、18分、21分时,用柱塞式取样器分别在进料口和放料口三点取样,取样点见下图:

8.1.3 验证填充工序中,其外观、装量差异及崩解时限符合工艺要求。

8.1.3.1填充工序中,随时检查外观质量;每15分钟取样一次,检查

装量差异。

8.1.3.2填充后胶囊的崩解时限符合工艺要求,每批检测一次。

8.1.4验证包装工序,其包装数量及外观符合规定要求。

8.1.4.1 内包装工序中,对内包装外观质量、热封是否严密进行检查。

8.1.4.2外包装工序中,对外观及数量进行检查。

8.1.5成品

成品应符合成品内控质量标准要求。

8.2验证项目控制标准如下:

8.3验证次数

连续验证三批,每次均按本方案进行验证。

8.4记录结果

8.4.1验证小组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的系统数据,记录并根据验证试验结果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小组审核。

8.4.2检测结果记录如下表:

9、验证结果及评价

验证工作项目小组,在验证结束后,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和建议,做出验证结论。对验证结果的评审应包括:

9.1 验证测试项目是否有遗漏?

9.2 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

9.3 验证记录是否完整?

9.4 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点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10、验证报告

11、再验证周期

验证报告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实施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工艺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版本号:00 *****工艺再验证方案

*****有限公司

验证方案

目录 1.概述 (3) 1.1产品基本信息 (3) 1.2验证背景 (3) 1.3验证目的 (3) 1.4适用范围 (3) 2.职能部门及职责 (4) 3.风险评估 (4) 3.1目的 (4) 3.2范围 (4) 3.3评估方法 (4) 3.4评估标准 (5) 3.5风险评估结果及风险控制 (5) 4.验证项目、接受标准、实测结果及验证结论 (9) 4.1验证文件确认 (9) 4.2设备、设施及公用系统确认 (10) 4.3关键人员确认 (11) 4.4工艺参数控制确认 (12) 4.5成品质量确认 (14) 4.6稳定性考察试验 (15) 4.7偏差和变更控制 (15)

5.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15) 6.时间进度安排 (15) 7.附件 附件1:称量情况确认表 附件2:制粒生产过程记录表 附件3:压片生产过程记录表 附件4:包装质量检查记录表 其他附件:合格物料供应商名单、中间产品报告单、成品报告单、生产记录、培训记录、药品生产工艺验证合格证 1.概述 1.1产品基本信息 1.1.1产品名称:*** 1.1.2产品剂型:片剂 1.1.3产品规格:***

1.1.4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1.1.5制剂批量:*** 1.1.6内包装:**** 1.1.7产品有效期:*** 1.1.8制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1.2验证背景 ****为我公司中药制剂品种,制剂生产工艺于***年进行了再验证,验证结果判定为合格。***年月因生产需要,*******。 1.3验证目的 按照GMP及“附录2 确认与验证”的要求,应对*****制剂生产工艺进行再验证,以证明*******按照现行批准的生产工艺仍能生产出符合GMP要求、质量标准及注册标准要

无菌原料药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目录 1 概述 (1) 2 验证目的 (1) 3 适用范围 (1) 4 职责 (1) 5 验证人员 (1) 6 验证要求 (1) 7 验证工艺 (2) 8 工艺描述 (2) 9 取样计划及可接受标准 (5) 10 验证过程 (6) 11 验证结果与评价 (8) 12 偏差 (10) 13 稳定性试验 (10) 14 再验证 (10)

1概述 1.1产品描述 1.2公司生产的*****为无菌原料药,其工艺验证主要为工艺过程的验证,包括精制结晶、 过滤洗涤烘干、包装和无菌生产验证,以及不溶性颗粒的控制。 1.3验证采用同步验证,取连续三批试生产批的数据利用制图(或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 据分析。 1.4本验证是在厂房设施验证、设备验证、设备清洗验证、工艺用水验证、无菌生产验证已 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2验证目的 通过验证证明*****无菌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处于控制状态,所有被定义为关键工艺及控制参数范围已被验证,此工艺能恒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产品。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无菌原料药生产工艺的验证 4职责 4.1生产技术部负责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的起草、生产计划的安排(包括与各部门的协调)。 4.2生产车间负责生产的进行和批生产记录的填写。 4.3质量管理部负责检验方法的验证和中间过程、产品的检测。 4.4验证工作组负责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的审核和批准。 5验证人员 6 6.1所有原辅料必须通过各个原辅料测试标准规定的所有项目 6.2

6.3 品分成三个1/3部分,在每个部分中取样,开始的1/3为B;中间的1/3为M,末了的1/3为E。 6.3.1验证时的取样除常规取样点外,还必须增加额外的取样点。 6.3.2每个部位的样品,必须单独测试有关项目。 7验证工艺 8 8.1工艺流程图及工序管理点 8.1.1工艺流程图

工艺确认-工艺验证

1.工艺验证系列:第一节--工艺验证概述及传统工艺验证 1.1.工艺验证的定义 工艺验证应当证明一个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工艺验证可以有不同的验证方法,一般包括:传统工艺验证(前验证、同步验证)以及基于生命周期的工艺验证(工艺设计、工艺确认、持续工艺确认)。 工艺验证不应该是一次性的事情。鼓励药品生产企业采用新的工艺验证方法,即基于生命周期的方法,将工艺研发、商业生产工艺验证、常规商业化生产中持续工艺确认相结合,来确定工艺始终如一的处于受控状态。 1.2.工艺验证的一般原则 工艺验证的方法和方针应该有文件记录,例如,在验证总计划中规定。 采用新的生产处方或生产工艺进行的首次工艺验证应当涵盖该产品的所有规格。企业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用简略的方式进行后续的工艺验证,如选取有代表性的产品规格或包装规格、最差工艺条件进行验证,或适当减少验证批次。 工艺验证批的批量应当与预定的商业批的批量一致。 企业应当根据质量风险管理原则确定工艺验证批次数和取样计划,以获得充分的数据来评价工艺和产品质量。 企业通常应当至少进行连续三批成功的工艺验证。对产品生命周期中后续商业生产批次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持续的工艺确认。 企业应当有书面文件确定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关键工艺参数、常规生产和工艺控制中的关键工艺参数范围,并根据对产品和工艺知识的理解进行更新。 工艺验证一般在支持性系统和设备确认完成后才可以开始。在某些情况下,工艺验证可能与性能确认同步开展。 用于工艺验证的分析方法已经过验证。 用于工艺验证批次生产的关键物料应当由批准的供应商提供,否则需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 日常生产操作人员及工艺验证人员应当经过适当的培训。 工艺验证在执行前应进行适当的风险评估,以确定存在的风险点。

生产工艺回顾性验证方案

生产工艺回顾性验证方案

1.适用范围 本方案规定了公司所有药品生产工艺的回顾性验证的目的、步骤、标准及评价内容,为生产提供生产工艺符合生产要求的书面证据。 2.职责 验证管理员:负责本项验证工作的起草、组织、协调及管理,总结验证记录,出具验证报告。 QA负责人:负责验证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QC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中方法的审核及按照方法准确执行。 生产技术部经理: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 质量部经理: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及监督实施。 QC检验员:提供验证所需的全部检测数据。 质量总监: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 3.目的 经过此项验证可以证明现有的工艺、设备能保证产品能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4. 生产工艺: 4.1. 见各品种生产工艺规程。 4.2. 重点工序: 4.2.1. 片剂:制粒工序、压片工序、包衣工序、内分装工序。 4.2.2. 胶囊剂:制粒工序、充填工序、内分装工序。 4.2.3. 颗粒剂:制粒工序、内分装工序。 4.2.4. 糖浆剂、合剂(口服液)、酊剂、洗剂、溶液剂:配液工序、灌装工序。 5.需收集的数据及接受限度: 鉴于各产品工艺稳定,无关键性参数改变,经调查分析批生产记录后决定收集本年度生产的前20批次,按照以下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片剂: 性状:应符合该品种规定。 鉴别:应符合该品种鉴别项下的要求。 检查: 重量差异:应符合该品种的相关要求,RSD<5.0%。 崩解时间(溶出度):应符合该品种的相关要求,RSD<5.0%。

含量:应符合该品种规定,RSD<5.0%。 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该品种规定。 胶囊剂: 性状:应符合该品种规定。 鉴别:应符合该品种鉴别项下的要求。 检查: 水分:应符合该品种的相关要求,RSD<5.0%。 重量差异:应符合该品种的相关要求。 崩解时间(溶出度):应符合该品种的相关要求,RSD<5.0%。含量:应符合该品种规定,RSD<5.0%。 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该品种规定。 颗粒剂: 性状:应符合该品种规定。 鉴别:应符合该品种鉴别项下的要求。 检查: 粒度:应符合该品种的相关要求,RSD<5.0% 水分:应符合该品种的相关要求,RSD<5.0%。 溶化性:应符合该品种的相关要求。 装量差异:应符合该品种的相关要求。 含量:应符合该品种规定,RSD<5.0%。 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该品种规定。 糖浆剂: 性状:应符合该品种规定。 鉴别:应符合该品种鉴别项下的要求。 检查: PH值:应符合该品种的相关要求,RSD<5.0%。 相对密度:应符合该品种的相关要求,RSD<5.0%。 装量差异:应符合该品种的相关要求。 含量:应符合该品种规定,RSD<5.0%。 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该品种规定

药品工艺回顾性验证方案

工艺回顾性验证方案 和数理统计分析 文件编码:×××××××× 起草人:日期:年月日 验证小组会签: 生产管理部经理:日期:年月日设备动力部经理:日期:年月日Q C室主任:日期:年月日质量管理部经理:日期:年月日 方案批准: 验证委员会主任:日期:年月日 方案执行: 执行日年月日

验证小组组长: 目录 一、概述 二、验证目的 三、验证组织和职责 四、数据选择和收集 五、数据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六、*******药品回顾性验证和数理统计分析 七、*******药品收率数理统计分析 八、*******药品**有效成分含量数理统计分析 九、 *******药品成品水分数理统计分析 十、偏差 十一、结果评价与结论 十三、验证小组领导意见

一、概述 为确保在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后生产出合格的*******药品,经过半年生产后对*******药品生产工艺进行回顾性验证。通过回顾性验证证明*******药品的生产工艺确实能够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规格及质量标准的产品,生产工艺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 二、验证目的 在提高*******药品质量标准后生产的*******药品中按相关的要求选取30批*******药品,通过统计分析。检验证实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能够符合质量标准。确认本生产工艺稳定、操作规合理,工艺具有可靠性和重现性,确保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三、验证组织和职责 1 、验证小组成员表 验证小组成员表

2、职责 2.1验证委员会 2.1.1 负责审阅并批准工艺回顾性验证方案。 2.1.2负责验证结论的判定批准。 2.2质量管理部 2.2.1组织验证工作的实施及各部门的协调,保证验证工作有序的进行。 2.2.2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及操作过程中对验证文件修订的审核工作。 2.2.3负责验证方案及实施计划的归档工作。 2.2.4负责审核相关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 2.3生产管理部 2.3.1负责编写工艺回顾性验证方案。 2.3.2负责完成工艺回顾性验证。 2.3.3审阅工艺回顾验证方案﹑数据和最后的报告。 2.3.3审核验证对所需的测试项目是否全部完成可上报批准。 四、数据的选择和收集 1、数据的选择和收集依据 1.1 生产记录是在同一生产工艺下完成。 1.2检验结果是在同一检验环境下完成。 1.3生产记录和检验结果必须真实可靠。 1.4选择和收集的数据不少于10批,最好在20批以上。 1.5选择和收集数据的批次是连续生产的。

均四甲苯的生产工艺

均四甲苯的生产工艺 均四甲苯又名杜烯,化学名为:1,2,4,5—四甲基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均苯四甲酸二酐(1,2,4,5—苯甲酸二酐,PMDA),均苯四甲酸二酐是生产聚酰亚胺聚合物的重要原料,聚酰亚胺是一种耐高温、低温、耐辐射、抗冲击且具有优异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新型合成材料,在宇航和机电工业中具有其它工程塑料不可替代的重要用途。随着聚酰亚胺市场用量的不断扩大,均四甲苯作为合成其的主要原料,其需求也与日俱增。均四甲苯的生产路线分两类,一类是化学合成法,包括,异构化法、烷基化法、歧化反应法等,合成法不但工艺复杂,成本也较高;另一类是分离提纯法,以石油和煤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主要是C10重芳烃为原料进行分离提纯。我国C10资源丰富,炼油厂的催化重整装置、涤纶厂的宽馏分催化重整装置、乙烯装置以及煤高温炼焦装置等。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从C10中提取高附加值的均四甲苯,能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选择一种简单有效、易工业化的技术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C10原料中约含8—12%均四甲苯,精馏切取190℃~200℃的馏分。此馏分为均四甲苯及其同系物等的混合物,偏四甲苯、连四甲苯含量较高,其沸点相近,单纯依靠精馏无法将它们分开,但均四甲苯纯品凝固点高达72℃,而偏四甲苯纯品为—24℃,连四甲苯纯品—60℃,通过结晶、离心分离的方法很容易将均四甲苯分离出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均四甲苯的纯度,采用压榨机进行挤压操作,提取的均四甲苯的纯度可达99%以上。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 重整碳十芳烃:辽阳石化催化重整装置副产碳十重芳烃。原料性质见表1。 1.2 工艺原则流程 工艺原则流程见图1。 1.3 分析测试 纯度:带有程序升温系统氢火焰检测器的5890型色谱仪。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将液体样品注入到涂有SE—54毛细柱中,载气为氮气,流量30 ml/min,气化温度250℃,检测室温度250℃,进料量0.2μl。根据流出物的峰面积,用归一化方法测定。 外观:目测。 1.4 产品质量标准 均四甲苯的质量标准见表2。 1.5 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见表3。 1.6 主要工艺参数 结晶釜温度:—15℃~—20℃ 结晶时间:6~8小时 离心时间:40~50分钟 挤压压力:20~22MPa 挤压时间:50~80分钟 盐水温度:—25℃~—30℃ 1.7 工艺操作

工艺验证报告

验证文件 XXXXXX有限公司 2013年XX月6.验证报告起草、审核与批准 6.1验证报告起草 6.2 再验证报告审核 6.3 再验证报告批准

目录 1. 验证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验证范围 4. 再验证依据标准 5. 机构与职责 5.1 验证机构 5.2 验证职责 6. 验证方式 7. 验证准备 7.1 设备设施准备7.2 仪器试剂准备

7.3 原辅物料准备 7.4 文件与培训 8. 验证时间与计划 9. 验证实施 9.1 产品的工艺流程图9.2产品的工艺验证: 9.2.1称量备料 9.2.1.1目的 9.2.1.2文件 9.2.1.3检查项目及结果9.2.2 配制 9.2.2.1 目的

9.2.2.2 文件 9.2.2.3 评估项目 9.2.2.4 评估方法 9.2.2.5 取样方法 9.2.2.6配制试验数据 9.2.3 灌装封尾 9.2.3.1 目的 9.2.3.2文件 9.2.3.3评估项目 9.2.3.4评估方法 9.2.3.5灌装封尾检查数据9.2.4 成品抽样检验

9.2.4.1 目的 9.2.4.2 文件 9.2.4.3 评估项目 9.2.4.4 评估方法 9.2.4.5产品检验报告复印件 10. 偏差与处理. 11. 结果与分析 11.1 验证数据汇总 11.2 存在问题与措施 11.3 风险与预防 12. 验证结论 12.1 验证结论

12.2 验证评价与建议 13. 验证周期 14. 附件 15.参考或引用文件 1.概述: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为我司生产多年的乳膏剂品种,自2009GMP再认证以来,乳膏剂生产线生产所用关键设备、生产工艺及工艺参数没有改变,为了验证在正常的生产条件和GMP文件管理体系下能生产出符合预定的规格及质量标准的产品,根据验证管理文件的要求,我们对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的生产工艺进行再验证。 2.目的: 在现行的GMP文件管理体系下,生产三批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进行工艺再验证: (1)确认关键工序质量监控点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确认该产品质量是否符合预定成品的标准。

工艺验证方案

工艺验证方案 1

下载文档 收藏 1工艺验证方案 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北京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工艺验证方案类别:验证方案编号: 部门:XXXXXX 诊断试剂盒(AAAA)工艺验证小组页码:共 23 页,第 1 页 XXXX(XXXX) XXXX(XXXX)诊断试剂盒 (AAAA)工艺验证方案 AAAA)版次: □ 新订□ 替代: 年月日制定人: 审批会签: (验证小组) 批准人: 生效日期: 年年月月日日共 23 页,第 1 页 北京易斯威特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工艺验证方案目录一. 目的 ┈┈┈┈┈┈┈┈┈┈┈┈┈┈┈┈┈┈┈┈┈┈┈┈┈┈┈┈3 二、范围 ┈┈┈┈┈┈┈┈┈┈┈┈┈┈┈┈┈┈┈┈┈┈┈┈┈┈┈┈3 三、职责 ┈┈┈┈┈┈┈┈┈┈┈┈┈┈┈┈┈┈┈┈┈┈┈┈┈┈┈┈3 1、验证委员会 ┈┈┈┈┈┈┈┈┈┈┈┈┈┈┈┈┈┈┈┈┈┈┈┈┈┈3 2、工艺验证小组 2

备科 ┈┈┈┈┈┈┈┈┈┈┈┈┈┈┈┈┈┈┈┈┈┈┈┈┈┈┈┈4 4、生产部 ┈┈┈┈┈┈┈┈┈┈┈┈┈┈┈┈┈┈┈┈┈┈┈┈┈┈┈┈4 5、质量检验部 ┈┈┈┈┈┈┈┈┈┈┈┈┈┈┈┈┈┈┈┈┈┈┈┈┈┈4 四、验证内容 ┈┈┈┈┈┈┈┈┈┈┈┈┈┈┈┈┈┈┈┈┈┈┈┈┈┈4 1、文件 ┈┈┈┈┈┈┈┈┈┈┈┈┈┈┈┈┈┈┈┈┈┈┈┈┈┈┈┈┈4 2、方案概要 ┈┈┈┈┈┈┈┈┈┈┈┈┈┈┈┈┈┈┈┈┈┈┈┈┈┈┈5 3、验证步骤 ┈┈┈┈┈┈┈┈┈┈┈┈┈┈┈┈┈┈┈┈┈┈┈┈┈┈┈5 五、时间进度表 ┈┈┈┈┈┈┈┈┈┈┈┈┈┈┈┈┈┈┈┈┈┈┈┈┈10 六、验证周期 ┈┈┈┈┈┈┈┈┈┈┈┈┈┈┈┈┈┈┈┈┈┈┈┈┈┈11 七、验证结果评价和建议 ┈┈┈┈┈┈┈┈┈┈┈┈┈┈┈┈┈┈┈┈┈11 八、附件 3

工艺验证报告模板

工艺验证报告 内部资料禁止外传) 文件编码:100200 目录 1. 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验证目的.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 验证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验证类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验证日期与相关批号.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简单工艺描述(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胺化工艺验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工艺参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验证人员及日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验证标准、分析方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验证数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验证结果分析、评价及建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9. 纯化工艺验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工艺参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验证人员及日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验证标准、分析方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验证数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验证结果分析、评价及建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0. .......................... 成盐工艺验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工艺参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验证人员及日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验证标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分析方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验证数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验证结果分析、评价及建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 .................... 验证结果批准、会签及日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片剂工艺再验证方案

片剂工艺再验证方案 目录 一、验证方案审批 (3) 1.1 验证方案起草 (3) 1.2 验证方案批准 (3) 二、验证目的 (3) 三、范围 (3) 四、职责 (3) 4.1 验证小组 (3) 4.2 工程部 (4) 4.3 质量部 (4) 4.4 生产部 (4) 5. 验证进度计划表 (4) 6. 有关背景材料 (5) 6.1 产品概况 (5) 6.2 背景 (5) 6.3 生产工艺 (5) 6.4 相关文件、规程 (5) 6.5 设备 (5) 7. 验证内容 (5) 7.1 人员 (5) (1)培训 (5) (2)健康检查 (6) 7.2 原辅料、包装材料 (6) (1)质量 (6) (2)贮存条件 (6) 7.3生产环境及公共介质确认 (7) (1)操作间温度和相对湿度 (7)

(2)操作间压差 (7) (3)操作间悬浮粒子及沉降菌数 (7) (4)操作间清场清洁 (7) (5)纯化水 (8) (6)压缩空气 (8) 7.4 设备 (8) (1)设备清洁 (8) (2)设备维护保养及运行状态 (8) 7.5生产工艺文件 (8) (1)工艺文件的正确性 (9) (2)操作指令的明确性 (9) (3)生产指令的正确性 (9) 7.6原辅料前处理工艺确认 (9) 7.7制粒工艺确认 (10) 7.8压片工艺确认 (11) 7.9内包装(铝塑、双铝等热合包装)工艺确认 (11) 7.10外包装工艺确认 (12) (1)产品外观 (12) (2)成品质量检验 (12) 7.11质量保证 (12) (1)文件完整性 (12) (2)正确的检验方法 (12) (3)检验结果正确 (12) 8. 拟订再验证周期 (13) 9.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13) 10. 附件 (13)

培养基模拟灌装无菌生产工艺验证方案11.docx

审批 部门姓名签名日期起草人品质管理部 起草人生产技术部 起草人针剂车间 审核人针剂车间 审核人生产技术部 审核人质检中心 审核人品质管理部 批准人质量负责人 分发部门: 培养基模拟灌装(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验证小组 一、概述 厂区无菌操作生产线,按2010 版 GMP及其附录要求进行设计,是专用于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产品 生产使用。 某某产品因无法进行F0≥8 分钟湿热灭菌,以达到SAL≤ 10-6,但处方可以通过微生物滞留过滤器过滤,

故采用除菌过滤和无菌工艺相结合的灭菌方法。 无菌生产工艺是制药领域中最难的工艺之一,确保产品无菌是该工艺最大的难点,减少无菌工艺药品污染风险的两项重要措施为:①人员的培训②无菌工艺验证。 按 SFDA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培养基灌装验证是对设备、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的一种系统验证, 是判断无菌保证水平的关键手段。故在正式生产前必须按某某产品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1 本次验证关键生产工艺流程图 安瓿的清洗称量配料工器具清洗和灭菌 除菌过滤 干热灭菌 灌封 灯检 D级背景 C 级背景 A 级背景一般区 2验证原理 将培养基暴露于设备、容器密封系统的表面和关键环境条件中,并模拟实际生产完成工艺操作。对装有培养基的密闭容器进行培养以检查微生物的生长并评价结果,确定实际生产中产品污染的可能性。对于失败的验证进行菌种分析并调查,确认并解决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后,重新进行验证。 3验证次数 按 2010 版 GMP附录 1 要求因该生产线为新建厂区设施,为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故需进行 连续三个批次的验证活动。 二、验证目的 1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新设计厂房采用既定的无菌生产工艺能保证产品的无菌要求; 2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证明无菌操作相关人员资格,降低人员带入无菌的风险; 3通过该工艺验证活动确保生产符合现行GMP法规要求。 三、验证范围和实施时间 1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厂区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无菌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前某某品种小容量注射剂无菌生产工艺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活动;

紫光均酐实习报告doc

紫光均酐实习报告 篇一:南京紫光均酐实习报告 2. 均苯四甲酸二酐(均酐)生产工艺介绍 均酐生产的主要原料为均四甲苯和空气中的氧为原料(辅料为活性炭、硅胶),进入装填有催化剂的列管式反应器,在催化剂V2O5的作用下生成均苯四甲酸(PMA)和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1)、均酐 气绝缘漆、固体润滑剂、环氧树脂固化剂、增塑剂和聚酯树脂的交联剂等。 (2)、辅料: ①、均四甲苯:白色结晶状物质,熔点:79.38℃,沸点:196.99℃。 ②、活性炭:黑色微细粉末,无臭无味。(用于脱色)(767型,上海焦化厂活性炭厂)(江苏溧阳市活性炭联合公司)③、硅胶:粗孔不规则硅胶(ψ1-3)(青岛海洋化工厂)(上海硅胶厂) ④、催化剂:V系催化剂 (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反应方程式: OO CH3 CH3

CH33 + 6O2 +6H2O O O (3)生产流程原料线 化料槽→输送泵→计量罐→计量泵→过滤器→汽化混合器→浮球液位计 O2线 罗茨风机→空气缓冲罐→三捕→二捕→一捕→空气预热器→二换→一换→汽化器混合气线 汽化器→反应器→一换→二换→热管换热器→一捕→二捕→三捕→四捕→水洗塔废水处理线 废水→集水池→隔油池→催化氧化塔→中和池→混凝沉淀→UBF 厌氧池→好氧池→气浮→达标排放 (4)生产工段 生产工段分为氧化、水解、精制、干燥四个工段。 ①、氧化工序 固体的均四甲苯经蒸汽加热融化,汽化与热空气混合,在固定床氧化反应器中,催化氧化生成均酐及副产物,经换热冷却在捕集器中凝华捕集得到均酐粗产品。

主反应:副反应: ②、水解工序 粗的均酐产品在水解釜中加一定量的水和活性炭,加热水解后,经热过滤除去活性炭冷却结晶后再经过离心机甩干,得均苯四甲酸粗产品。 ③、脱水、升华工序 四酸的粗产品在脱水釜中,在加热真空条件下除去粗产品中的游离的水和分子水生产粗酐,同时脱去低沸点副产物。脱水后由于表面有一定量的硅胶,在升华釜内加热和高真空条件下升华,结晶得产品。该过程为物理过程,通过升华使产品的纯度提高。 升华工序是一个物理过程:本工序是通过升华使产品纯度提高。④、干燥工序 四酸粗产品在一定真空度和温度条件下,干燥一定时间,除去表面离子水,得到符合要求的产品。 另一种干燥方法是闪蒸。利用高速流动的热空气,使物料悬浮于空气中,在气力输送状态下完成干燥过程。 本工艺氧化工序为连续生产,捕集器采用两套切换操作。一套捕集,一套出料备用。水解工序及脱水、升华工序为间歇操作。 3、三废的来源及处理原理、方法(1)、废气 废气主要来自氧化工段。捕集器末凝华的尾气(主要)

片剂工艺验证方案及报告

XXXXX工艺验证方案 YZS-G-1XX037 类别:验证管理工艺验证方案 制定人:制定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颁发部门:生效日期:年月日 复印数:份

目录 1.概述 2.目的 3.产品简介 4.验证内容、方法及标准 4.1粉碎过筛 4.2配料混合 4.3压片 4.4包装 4.5成品质量 4.6各工序收率及物量平衡 5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6.稳定性考察 7.相关文件 8.图一 9.相关记录

1.主题内容 本方案规定了XXXXX生产工艺验证的目的,步骤、标准及评价内容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XXXXX生产工艺的验证 3.责任人 3.1工艺验证小组 组长: 组员: 3.2其他相关人员 4.验证的内容 4.1概述 XXXXX是我公司的主要产品,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此产品生产工艺是稳定可靠的,但是为符合GMP要求,我公司新建了厂房,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因此在该产品正式投入生产前进行工艺验证,进行工艺验证的前提条件是: 1.厂房、设施、设备已经过验证并验证合格可投入使用。 2.相应的文件已批准执行。 3.物料通过供应商审计并审计合格。 4.人员已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和系统培训且已有健康证和培训上岗证。 本验证方案拟在XXXXX试生产时实施 4.2目的: 本产品工艺验证方案的目的在于通过对XXXXX生产工艺的验证,证明该生产工艺可靠性和稳定性 4.3产品简介: 4.3.1处方:原辅料名称万片的用量 4.3.2工艺流程图(见图一) 4.3.3生产、质、量管理文件 批生产指令及记录 XXXXX批生产指令及记录 生产工艺规程 XXXXX批生产工艺规程 质量标准 XXXXX质量标准及主要物料质量标准

灭菌无菌工艺验证指导原则

灭菌/无菌工艺验证指导原则(第二稿) 目录 1概述 (2) 2制剂湿热灭菌工艺 (3) 2.1湿热灭菌工艺的研究 (3) 2.1.1 湿热灭菌工艺的确定依据 (3) 2.1.2过度杀灭法的工艺研究 (5) 2.1.3残存概率法的工艺研究 (5) 2.2湿热灭菌工艺的验证 (7) 2.2.1物理确认 (7) 2.2.2 生物学确认 (9) 3制剂无菌生产工艺 (10) 3.1无菌生产工艺的研究 (10) 3.1.1无菌分装生产工艺的研究 (10) 3.1.2 过滤除菌生产工艺的研究 (11) 3.2 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 (12) 3.2.1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12) 3.2.2 除菌过滤系统的验证 (14) 4原料药无菌生产工艺 (17) 4.1 无菌原料药生产工艺特点 (18) 4.1.1 溶媒结晶工艺 (18) 4.1.2 冷冻干燥工艺 (19) 4.2 无菌原料药工艺验证 (19) 4.2.1 验证批量 (19) 4.2.2 最差条件 (19)

1概述 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一般包括注射剂、无菌原料药及滴眼剂等。从严格意义上讲,无菌药品应完全不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但由于目前检验手段的局限性,绝对无菌的概念不能适用于对整批产品的无菌性评价,因此目前所使用的“无菌”概念,是概率意义上的“无菌”。一批药品的无菌特性只能通过该批药品中活微生物存在的概率低至某个可接受的水平,即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 SAL)来表征。而这种概率意义上的无菌保证取决于合理且经过验证的灭菌工艺过程、良好的无菌保证体系以及生产过程中严格的GMP管理。 无菌药品通常的灭菌方式可分为:1)湿热灭菌;2)干热灭菌;3)辐射灭菌;4)气体灭菌;5)除菌过滤。按工艺的不同分为最终灭菌工艺(sterilizing process)和无菌生产工艺(aseptic processing)。其中最终灭菌工艺系指将完成最终密封的产品进行适当灭菌的工艺,由此生产的无菌制剂称为最终灭菌无菌药品,湿热灭菌和辐射灭菌均属于此范畴。无菌生产工艺系指在无菌环境条件下,通过无菌操作来生产无菌药品的方法,除菌过滤和无菌生产均属于无菌生产工艺。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药品称为非最终灭菌无菌药品。基于无菌药品灭菌/除菌生产工艺的现状,本指导原则主要对在注射剂与无菌原料药的生产中比较常用的湿热灭菌与无菌生产工艺进行讨论。本指导原则中的湿热灭菌工艺验证主要包括灭菌条件的筛选和研究,湿热灭菌的物理确认,生物指示剂确认等内容;无菌生产工艺验证主要包括无菌分装、除菌过滤、培养基模拟灌装、过滤系统的验证等验证内容。 最终灭菌工艺和无菌生产工艺实现产品无菌的方法有本质上的差异,从而决定了由这两类工艺生产的产品应该达到的最低无菌保证水平的巨大差异。最终灭菌无菌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为残存微生物污染概率≤10-6,非最终灭菌无菌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至少应达到95%置信限下的污染概率<0.1%。由此可见,非最终灭菌无菌产品存在微生物污染的概率远远高于最终灭菌无菌产品,为尽量减少非最终灭菌无菌产品污染微生物的概率,鼓励企业在生产中采用隔离舱等先进技术设备。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的药品研发与质量控制的理念,为保证无菌药品的无菌保证水平符合要求,研发者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应根据药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灭

工艺验证和再验证管理制度

l目的 规范新工艺和更改后的工艺对生产及产品质量的适应性、可靠性、稳定性 进行验证的步骤、方法、内容。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工艺的实施以及工艺的变更、工艺条件变化时的工艺再验证。 3责任 技术部负责组织、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4内容 4.1工艺验证的步骤 4.1.1 有质量监控部门、计量部门、设备部门的验证结果,即质量控制有效、计量准确可行、设备运行良好并达到设计或其它要求的书面报告。 4.1.2 根据工艺验证的内容,成立由相关人员组成的工艺验证小组,明确组长及成员。4.1.3 组长应由有丰富工艺验证经验、熟悉GMP及生产工艺的有关负责人担任,负责起草该工艺的验证方案。 4.1.4 工艺验证方案经公司验证总负责人批准实施。 4.2 工艺验证的方法、内容 4.2.1 根据需验证的目的,明确验证方法、内容。 第 2 页/共 2 页 4.2.2 要明确验证工作的具体验证人。 4.2.3 确定数据收集方法及验证记录表。 4.2.5 用已经验证的质量控制方法来评估验证的产品或试验品质量。 4.2.6 同一验证应不少于3次,结果应有较好的重现性。 4.3 验证报告

4.3.1 由工艺验证小组指定成员对工艺验证数据进行整理、起草工艺验证报告。 4.3.2 由组长作出工艺验证的结论报告。 4.4 再验证的条件 4.4.1 更改工艺、主要原材料变化、设备变动、控制方式改变、设备大修等均应进行工艺再验证。 4.4.2 经验证后虽无任何变化,但正常生产两年后(关键岗位一年后)也应进行工艺再验证。 4.4.3 法规要求改变,应进行工艺再验证。 4.5 验证报告的保存方式、保存期限。 工艺验证过程中所取得数据分析内容、验证方案等均由工艺验证小组负责整理成册,与验证报告一起交技术部存档,永久保存。

现代化背景下探讨关于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的新举措

现代化背景下探讨关于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的新举措 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生产工艺验证阶段投入多,对工艺适应性了解越多,对生产工艺验证特点了解越多,通过详细的生产设计和验证,就会对生产的产品质量保证越高,使药品生產企业建立高度自信。重视药品生产工艺验证,了解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特点,对药品生产企业也有益处。所以对药品生产企业增加法制规定对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的监督和管理内容,引导并督促药品生产企业做好药品生产工艺验证工作,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1 工艺验证的基础 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的基础完成了工艺设备及辅助系统的验证,并且是符合要求的。在工艺验证前需要对重要的要素进行属性认定,其中包括分析检验规程,仪器仪表校准,重要支持系统,操作人员培训,原材料和包装材料,设备等等要素。并需要在产品验证及试生产完成之后,进行技术检查,包括产品规格标准语实际合格产品的比较,确定产品检验方法的有效性等等。 2 工艺验证组成特点 2.1 开发期验证 开发期验证是从实验工厂报告递交时开始,由药物研发部门撰写,内容包含了推荐采用的厨房和制造说明等。 2.2 预验证 预验证是指在新产品或采用了影响性产品特性,修改工艺生产的产品,在正式投产上市前的质量验证活动。一般采用预验证很容易让研究结论被接受,是制定工艺规程的基础。其中预验证的工作程序又包括了设计验证,安装验证,运行验证,产品验证等。 2.3 同步验证 同步验证是指在生产运行的同时对某项工艺进行的验证,包括对罕见药物,低容量产品及临床应用等领域实用此种验证方法。同步验

证需要三个完成的批次,其所选的批次时间间隔单独放行且比较长。 2.4 回顾性验证 回顾性验证指对已经上市并进行销售的产品生产工艺天剑进行验证。具有丰富的资料,能从大量数据中回顾性分析整个生产工艺控制全貌的优点。 2.5 再验证 再验证是指药品生产设备变更或生产工艺规程修改时,证明已经验证过的状态没有遭到破坏而进行的验证。适用于设备大修变更,改变处方等情况。 3 工艺参数确认步骤 3.1 关于工艺验证的规模和批次 工艺验证的规模应该是要中试以上或者是生产规模,根据以往国际中心临床研究品种的资料可知,中试规模通常是生产规模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比如对于处理第二期临床研究的样品,临床研究的生产规模是在五十万到七十万片时,中式的规模样品量通常是在二十万片左右。 3.2 关于生产工艺验证的有关步骤 (1)审阅处方以及制造说明,并且决定在(生产)过程中哪些是重要的。在审阅处方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用于产品的原材料采样以及分析要做出决定。同时也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查以决定原料是否具有代表性,在这一问题方面,其他的处方所用的已经过验证的同样原料是可以用来进行比较的。 (2)要根据样品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决定索要采集的样品形式以及数量。在无菌固定的混合生产过程中,通常是需要采集两种类型的样品,第一是活性成分含量的均匀度所用,第二是为颗粒大小分析以及松散度或者是密度测量用。要是因为格局采样计划得到的样品太少而不能适用,进而产生一些问题,那么采样计划就必须要根据生产的方式来进行修改,比如,要是经过灭菌混合之后产品灌入到桶中,那么就可以在底部、中部以及顶部采集双方样品,同时也是为了能够

工艺验证报告模板

工艺验证报告 文件编码: 起草人:姓名: 部门: 日期: 审核人:姓名: 部门: 日期: 批准人:姓名: 部门: 日期:

目录 1.介绍 (2) 2.验证目的 (2) 3.验证范围 (2) 4.验证类型 (2) 5.验证日期与相关批号 (2) 6.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2) 7.简单工艺描述(略) (2) 8.胺化工艺验证 (3) 8.1.工艺参数 (3) 8.2.验证人员及日期 (3) 8.3.验证标准、分析方法 (3) 8.4.验证数据 (3) 8.5.验证结果分析、评价及建议 (4) 9.纯化工艺验证 (4) 9.1.工艺参数 (4) 9.2.验证人员及日期 (5) 9.3.验证标准、分析方法 (5) 9.4.验证数据 (5) 9.5.验证结果分析、评价及建议 (6) 10.成盐工艺验证 (7) 10.1.工艺参数 (7) 10.2.验证人员及日期 (8) 10.3.验证标准 (8) 10.4.分析方法 (8) 10.5.验证数据 (8) 10.6.验证结果分析、评价及建议 (9) 11.验证结果批准、会签及日期 (10)

1.介绍 在验证生产过程中发生偏差与异常情况,我们按“偏差处理程序--SOP-ZL-9004-02”进行了处理。 2.验证目的 证明本工艺路线在预定的工艺参数范围内运行能持续有效地生产出高质量的合格的硫酸羟基氯喹。 3.验证范围 4.验证类型 前瞻性验证 5.验证日期与相关批号 验证日期:2007 年03 月20 日至2007 年04 月20 日验证批号:070402、070403、070404 6.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7.简单工艺描述(略) 详见工艺验证方案SMP-ZL-7244-00。

工艺验证报告

验证报告编号:2305·429-00 ×××酯工艺验证报告 起草人: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日期:年月日 ×××生物化学药业有限公司

1 概述 在2007年7月10日~9月23日,依据《×××酯类工艺验证方案》(验证方案号:1305·429-00),对三批×××酯类的制品生产过程实施了工艺验证,验证工序有中间体I制备、中间体Ⅱ制备、中间体Ⅲ制备、中间体Ⅳ制备、中间体Ⅳ制备、粗品制备、精制(层析分离)、、精制(蒸发干燥)、混合分装和外包装。对关键工序的关键项目及参数进行了验证考察确认,验证确认结果如下: 1.1 验证规程号 《×××酯工艺验证方案》(1305·429-00) 1.2 验证产品批号与批量: 1.3 验证工艺流程图(见附件1) 1.4 验证主要原辅材料(见附件2) 1.5 验证主要生产设备(见附件3) 1.6 验证生产质量控制点(见附件4)

2 工序验证结果及数据分析

3 偏差分析和评价建议 ×××酯生产工艺的每道工序,完整地进行了三个连续批次的验证,在验证过程中未发现偏差情况,结果均在允许的可接收标准范围内。为保证验证状态能得到维持,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经验证工艺控制方法、批量、设备、材料进行生产。当生产设备、批量、关键原辅料、工艺方法发生变更时,应及时进行再验证。 4 验证总结论: 经过正常生产规模的连续三批产品工艺验证,结果符合验证标准,可以投入生产使用。 5 再验证周期: 再验证周期为一年半。

6 附件清单: 附件1 验证工艺流程图 附件2 验证主要原辅材料 附件3 验证主要生产设备 附件4 验证生产质量控制点

生产工艺验证

生产工艺验证 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验证是十分重要的,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和有效性,在产品开发阶段要筛选合理的处方和工艺,然后进行工艺验证,并通过稳定性试验获得必要的技术数据,以确认工艺处方的可靠性和重现性。众所周知,小试和中试成功后,在投入常规生产时出现各种问题,甚至无法生产的事例屡见不鲜,起原因即是在开发阶段没有进行必要的工艺验证。 当处方和工艺经批准注册后,在批准的工艺投入某一生产线进行常规生产前,也需要进行工艺验证。此外,任何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变化,如供应商的变更、设备型号变更以及工艺条件的变更都应进行再验证。验证方案的编、审批、实施,验证结果的汇总、报告、评价是十分重要的,验证文件应由各相关主管审核、批准。 一、产品确定处方和工艺前的预试验 (一)、试验方案的设计 在新的制剂产品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设计试验方案,对制剂的处方进行筛选并同时对生产采取的工艺进行探索,通常需考虑下述因素: ①主药(活性成分)的理化性状; ②根据常用量拟选择的含量规格达到片剂、胶囊剂项下各项质量要求拟设计的片重(胶囊重); ③选择的片剂形状、素片或包衣片包衣材料及溶剂、直径或胶囊型号、色泽和透明与否等等; ④拟选择辅料的组成、比例,尤其是崩解剂和黏合剂的选择; ⑤采用工艺路线以及工艺路线对生产质量和稳定性的可能影响等。 (二)、试验小结 在完成预试验后应写出试验小结供申报批次确认。 二、新产品处方、工艺的确认和关键工序的验证 ①根据预试验小结,在初步完成处方筛选和确认工艺路线后进行3~5个试制批次供临床申报,连续成功批次不少于3批。使用的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需要经验证确定。 ②在试制过程中对关键工序进行必要的验证,如对混合均匀度进行考察以便确定混合时间和转速、小丸装囊工序的磨损情况等等。作为申报生产中试批次的依据。 ③按照中国药典规定,通过不少于3各月加速稳定性试验和室温条件下的留样考察试验写出总结报告作为生产处方、工艺条件合理与否的技术支持数据。 ④申报生产的中试批次按中国药典规定数量应在10000~20000片(粒)间,并尽可能使用和大生产设备相同或近似的中试设备。此阶段需根据临床试制用MO、MD对工艺参数进行确认和调整,连续成功批次应不少于3批。生产申报的批次是对临床申报批次工艺处方的进一步确认和考察,并为大生产工艺验证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包括供工艺验证用的MO、MD、供应商名称、质量标准等等。 ⑤小试或中试用设备的确认应参照设备验证项下进行。 三、产品工艺验证 新产品的工艺验证通常可和产品从中试向大生产移交相结合,如果设备为新,亦可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将设备的PQ与本工序的工艺验证结合在一起进行,以减少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耗费。 (一)验证草案的拟定和批准 本草案应由熟悉、主管本品种的工艺人员起草,经相关部门主管审核、批准后即可成为产品工艺验证方案,进行具体实施。为便于管理,可分类、编号以便于存档待查。 (二)产品工艺验证方案的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