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EC-2000钻井参数仪的设计与开发

ZPEC-2000钻井参数仪的设计与开发
ZPEC-2000钻井参数仪的设计与开发

ZPEC-2000钻井参数仪的设计与开发

摘要:在石油勘探中,安全钻井显得越来越重要,钻井技术人员要求随时掌握钻井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变化,以便更好地实施科学钻进,达到保护油气资源、完善钻井质量的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地质录井处科技人员结合最新的科技、材料及工艺发展水平,研制了ZPEC-2000钻井参数仪。与其他设备相比,ZPEC-2000钻井参数仪设计思想先进,集中了现今石油行业的最新科研成果,具有全防爆、数据动态传输与分配、钻具振动分析、实时数据远程共享(浏览器B/S模式)、钻井系统工程应用程序包等功能。现场应用表明,ZPEC-2000钻井参数仪是一种具有领先技术的现场钻井监测服务系统。

引言

在石油勘探中,安全钻井显得越来越重要,钻井技术人员要求随时掌握钻井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变化,以便更好地实施科学钻进,达到保护油气资源、完善钻井质量的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地质录井处科技人员结合最新的科技、材料及工艺发展水平,研制了ZPEC-2000钻井参数仪。ZPEC-2000钻井参数仪研制是中原石油勘探局2001年度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01315B),项目于2001年6月立项,2002年7月通过验收。该项目正在申请国家专利,专利申请号022470859。与其他设备相比,ZPEC-2000钻井参数仪设计思想先进,集中了现今石油行业的最新科研成果。

一、设计思路

ZPEC-2000钻井参数仪是为了满足现场安全优质钻井的需要而设计的,为了适应现场恶劣的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功能,我们在设计方案中力求达

到以下目标:

1、系统全隔离防爆设计

从传感器到采集处理接口、计算机系统、显示监控系统,全部采用隔离防爆设计,适合Class 1、Div 2、Group C、D区域作业,满足钻井现场全防爆的要求;

2、硫化氢防护及报警功能

系统最多可以安装四只硫化氢传感器,实时监测井下的硫化氢气体,并提供声光报警功能,加强钻井作业的安全性;

3、系统防腐、防震设计

系统的制作材料经过防腐、防震设计,能够适应现场恶劣的环境;

4、系统宽工作温度范围设计

整套系统可以工作在-20℃~+65℃宽温度范围内。

5、采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共享数据资源

采用远程自动化管理技术,基于TCP/IP协议,实现数据的网络共享,可以通过局域网配置多台计算机,并可实现远程控制;

6、具有实时钻井工程异常事故预报功能;

7、具有实时钻具振动监测功能;

8、信号处理简单,减少可能的故障环节;

9、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10、安装、操作过程简便,维修过程方便,减少维修时间。

二、系统组成

ZPEC-2000钻井参数仪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信号拾取系统(2)信号处理系统(3)计算机采集与处理系统(4)司钻操作台总成(5)远程监测

与控制系统。

图1 ZPEC-2000钻井参数仪系统功能组成示意图

三、工作原理

ZPEC-2000钻井参数仪的整体结构由以下部分组成:

(1)传感器组(2)接线箱(3)防爆箱(4)隔离模块(5)采集服务器(包含触摸屏)(6)司钻操作台总成(7)远程监控机或第三方远程终端。

其中隔离模块、采集服务器安装在防爆箱内,触摸屏位于防爆箱的前面板端。司钻操作台总成安装在司钻区域,包括防爆显示器和机械仪表总成。远程监控机可以是多个远程终端,又可以和采集服务器同属于一台计算机。

一)工作流程

传感器组采集的原始信号经由接线箱传输至隔离模块。采集服务器对隔离模块采集的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后发送到主台、司钻操作台总成、远程监控机及第三方远程终端,并接受主台、司钻操作台总成、远程监控机及第三方远程终端反馈的控制信号。

二)传感器组

按照传感器输出信号类型,可将传感器分为两类:

1、模拟量传感器:包括体积、大钩负荷、立管压力、转盘扭矩、出口流

量、硫化氢传感器,该类传感器为标准的两线制,输出信号均为4-20mA。

2、数字量传感器:包括绞车、转盘转速、泵冲传感器,其中绞车传感器为霍尔感应型,转盘转速、泵冲传感器为临近开关型,输出TTL电平信号。

本系统接线箱分为钻井液罐区和钻台区两个,其中钻井液罐区包括以下传感器:池体积传感器(包括起下钻罐)、泵冲传感器、硫化氢传感器;钻台区包括以下传感器:大钩负荷、绞车、转盘转速、立(套)管压力、转盘扭矩、出口流量、硫化氢传感器。

二)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包括隔离模块、采集服务器、触摸屏及电源系统,统一封装在防爆箱内。

隔离模块为一种标准的信号处理装置,本系统隔离模块共分为三种型号,分别为:AM-T-I4P/U5、AM-T-U/D-4、ZY-T-1。其中AM-T-I4P/U5处理模拟量传感器传输的4-20mA信号,并将该信号处理为0-5V输出信号供A/D卡采集。数字量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数字调理电路(AM-T-U/D-4和ZY-T-1)归整为0-5V TTL电平信号,由A/D变换器的计数端口计数后送给计算机采集处理。

本系统采用CYBF001型防爆计算机作为采集服务器,内含两块DM5416 A/D 转换器(1#和2#)。每块A/D转换器有16路通道,1# A/D转换器通道号为0-15,2# A/D转换器通道号为16-31。

计算机对A/D变换器定时采集D值,对采集的D值进行反转换,计算出对应的物理量及一些派生参数,并接受用户输入的信息,实现实时监控。

1、模拟量传感器

信号处理单元(隔离模块)将传感器输出的4~20mA信号变换为0~5V的电压信号送往A/D变换器,供采集服务器采集处理。通过A/D变换器,原来

的模拟电压变成了二进制数。对12位的A/D来说,这个二进制数的长度为12位,对于满量程+5V,12位全为1的D值为4095。D值表示可用下式来计算:

D值=4095*VI/5V (VI为实测电压值,单位:V)

对4mA(对应于物理量的0)、20mA(对应于物理量的最大值)进行标定,便可得到一条标定曲线。这样对采样来的任意D值按该曲线即可反算出相应物理量值。例如立管压力传感器为一模拟量传感器,输出信号为4-20mA,经隔离模块、A/D采集卡送到采集服务器,采集范围为0-5V,对应于物理量的0-50MPa。假设采集服务器采集的立管压力通道D值为2000,则其电压值为:VI=D*5V/4095=2000*5/4095=2.44V

因此对应的立管压力物理量应为:

立管压力(MPa)=(2.44V/5V)*50MPa=24.4MPa

2、数字量传感器

数字量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数字调理电路(AM-T-U/D-4和ZY-T-1)归整为0-5V TTL电平信号,由A/D变换器的计数端口计数后送给计算机采集处理。

1)绞车传感器

绞车传感器安装在绞车滚筒轴上,绞车滚筒转动时,传感器的输出端就得到具有90°相位差的两组脉冲信号,它代表绞车滚筒的角位移。绞车滚筒转动一圈,传感器输出24个脉冲信号。利用绞车传感器将滚筒转动的角度变换为脉冲的数量,用鉴相电路把从传感器来的两路相位相差90度的脉冲分离为记数脉冲和方向控制电平(即上行和下行)。用一可加减16位计数器(能计量的脉冲数为65536个,当使用十二齿绞车传感器时,大钩由零升到最高,鉴相器能输出1万余个脉冲),记录绞车滚筒转动的过程。计数器中的脉冲总数

与大钩的高度成正比。确定滚筒上各层结束时脉冲总数,并用采集来的脉冲总数相比较,确定现在滚筒上最外层的层数。根据层数的判断结果,将脉冲总数换算为大钩的现在高度。根据两次采集大钩高度的变化量,可以计算出井深和钻头位置。

2)泵冲和转速

钻井液泵动作一次(或者转盘转动一圈),则在传感器上产生一次电平信号的高低变化,计算机通过A/D变换器的计数通道采集这种变化,从而计算出每分钟的泵冲数和转速。

三)司钻操作台总成

包括机械仪表总成、防爆显示器、不锈钢键盘等,司钻可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和设置调整各种参数,以期达到安全、高效的钻井目的。

四)远程数据共享及远程控制

本系统使用远程自动化技术,基于TCP/IP协议或网络支持的其他协议,采用分布式处理技术,在石油钻探现场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引入采集服务器和远程终端的概念。采集服务器为公共接口部分(底层),采集原始信号,通过网线发送到远程主机进行计算、处理。远程主机可以与采集服务器同属一台计算机,又可以为任何一台远程终端,它将处理后的信息发送回公共接口部分,然后由公共接口部分通过网络发布到各远程终端。各远程终端接收公共接口部分(底层)发布的信息,又可将自己的信息通过公共接口部分发布给其它远程终端。

四、系统功能

本系统可测量的主要参数有:大钩负荷、钻压、超拉力、井深、钻头位置、钻时、井空、大钩高度、垂直井深、立(套)压、出口流量、入口流量、

泵冲、转速、转盘扭矩、分池体积、总体积、起下钻罐、可燃气及H2S等参数。

可设置的报警参数有: 各种参数的高低限报警,超拉力超正限和负限.井涌报警,井漏报警,出口流量变化超限,池体积差值超限,总体积超限,可燃气及H2S超限报警等。

本系统采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先进的网络结构方式来分配各节点,通过网络加以连接,可挂接多个网络终端,并可通过WEB页浏览方式(图4),使本仪器提供的数据成为共享资源,能被网络上所有需要处理监测数据的计算机所识别和处理,方便了监测数据的应用,并依不同的权限而进行数据采集、系统控制、数据监控、数据存储、数据打印、历史数据浏览。

图2 WEB数据浏览

软件中设置网络通讯功能,监督或具有钻井生产指挥权的人员可通过计

算机终端下达一些简单生产指令,指令可被安全及时送达到指定工位,并以醒目方式显示出来。比如监督或带班队长可通过计算机终端下达改变钻井参数的指令到司钻的显示器。

设置专用的司钻控制台,司钻可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和设置各种报警门限值以及调整各种参数,以期达到安全、高效的钻井目的。

配置钻具振动监测分析功能,对扭矩、转速、大钩负荷和立压传感器信号以高于10Hz的频率进行采集,利用傅立叶方程对所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绘制能谱图显示钻具振动分析结果。当钻具发生有害振动时,报警装置提醒人们改变钻井参数,以防止井下钻具损伤,避免钻井事故。

图3 钻具振动监测分析

具有井眼轨迹跟踪技术,根据MWD系统或者人工输入提供的井斜数据,系统可以实时显示井眼设计轨迹及实际轨迹,实现了对井眼轨迹的自动跟踪,用于指导定向钻进。

图4 井眼轨迹跟踪图

硬件设计采用通用组件,尽量采用标准部件,非标准设备少,减少自行机械设计及非标准生产的工作量,便于维护和保养。

整套设备采用流行的分体设计,设备体积小,便于做防爆处理,又便于安装使用。

ZPEC-2000钻井参数仪全部设备达到防爆安全指标,所有设备均适用于钻井现场的恶劣工作环境,能测量除泥浆性能参数外的所有钻井工程参数,具备室内室外报警功能,所有采集参数可保存在终端上,并能打印出来。

五、关键技术

本系统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1)计算机采集及显示系统的防爆技术

我们采用了计算机系统的仪表化设计,整个计算机采集及显示系统放置

在钻台上,因此要求它们具有钻井现场1区、2区全防爆的能力。通过充分调研和精心设计,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取得了“ExdiIIBT4”防爆证书。我们已对这种结构体系设计申报了国家专利(专利申请号022470859)。

2)网络数据的动态传输及分配技术

根据设计要求,采集服务器安装在钻台上,其他计算机或终端位于网络的任何位置,并通过网络获取采集服务器的数据和向采集服务器传送计算数据,网络可以是局域网也可以是Internet网。我们借鉴了国外一些先进软件的设计思想,利用微软提供的“远程自动化访问”技术,采用“分布式计算”软件设计思想,成功解决了网络数据的动态传输及分配问题。分布式应用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设计和扩展概念,它增加了软件产品的复杂性,但是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分布式应用与它们的非分布式版本比起来具有更大的可扩展性。如果整个复杂应用的逻辑结构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表示,那么仅仅只有一种方法来增加系统的工作效率:用更快的机器,而无需的应用本身进行调整。虽然现在的服务器和操作系统升级很快,但是买一个同样性能的机器还是比将服务器的速度升级为原来的两倍所花的钱少。有了一个设计适当的分布式应用系统,一台功能不怎么强大的服务器就能够运行所有的组件。当负载增加时,可以将一些组件扩展到价格便宜的附加的机器上。现在我们可以在网络上任何一台或几台计算机上进行数据计算并把计算结果送回到采集服务器上,也可以在任何一台或几台计算机上控制采集服务器的运行。

3)WINDOWS环境下数据采集编程技术

WINDOWS环境不同于单用户的DOS环境,由于各种保护和限制,使得在WINDOWS环境下的数据采集编程异常困难,我们通过对WINDOWS环境下硬件管

理机制和硬件编程机制的研究,掌握了WINDOWS环境下A/D采集单元,计数单元以及I/O单元的编程技巧,并编制了适合高级语言程序调用的动态连接库,成功解决了WINDOWS环境下数据采集的编程问题。

4)WINDOWS环境下的实时曲线打印记录技术

WINDOWS环境提供的打印功能无法完成实时长图打印,只能按页打印,而最大的页长度也只有200cm,无法满足钻井参数曲线的实时记录要求。要进行连续无缝的记录曲线打印必须开发能在WINDOWS下运行的打印驱动程序。我们避开了WINDOWS打印程序,自行开发了长图打印驱动程序,直接对打印口和打印机编程成功解决了WINDOWS环境下的实时曲线打印记录问题。

首先,我们利用EPSON的ESC/P2打印机控制代码编制了记录曲线生成程序,再利用I/O编程技术直接将打印数据发往打印端口,用EPSON 1520彩色喷墨打印机完成钻井实时曲线的记录。

图5 ZPEC-2000钻井参数仪记录曲线图

5)钻具振动监测系统的快速数据采集技术

钻具振动监测系统需要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因此要求使用高速数据采集技术对大钩负荷、钻盘扭矩、钻盘转速、立压等数据进行快速采集分析。为

此,我们通过调研对比选择了一种330KHz具有DMA传送方式的高速A/D采集卡,经实际使用,效果很好,解决了快速数据采集问题。

6)WEB页浏览技术

通过对油田各种勘探开发实地环境的深入了解和分析,结合目前国内油田现有的网络状况及最新的通信手段,本着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和通信资源、尽可能采用就近接入的原则,我们从目前众多的通信技术方案中优选了五种适合于录井数据远程传输的技术手段(分别是:无线扩频技术、GPRS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电话技术、无线电台技术),并针对不同的勘探开发地理环境分别做了详细的实地功能测试,取得了可靠的技术性能指标。在B/S工作模式下,采用COM技术开发出了网络实时数据动态曲线显示的ActiveX图形控件,实现了网上录井数据信息图形化实时浏览、查询和比对技术。采用ActiveX 技术实现了终端数据打印输出功能。

六、应用效果

与传统的钻井仪表相比,ZPEC-2000钻井参数仪具有以下优点:

1、对采集参数进行计算机化处理,计算派生参数,极大的丰富了信息量。

2、钻井数据界面采用可视化设计,即可多画面显示不同参数,又可进行参数组合选择。

3、实时监控系统使操作人员可以准确掌握钻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保证安全、优质的钻井生产。

4、采用远程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分布式处理,有效利用计算机资源。

5、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了远程监测与控制、远程信息共享,为钻井现场决策提供依据。

6、软件采取开放式结构,充分共享数据资源,可以挂接第三方软件。

查新报告、测试报告及现场实验表明,ZPEC-2000钻井参数仪在技术上属领先水平。目前,ZPEC-2000钻井参数仪已开发20多台套,广泛分布于中原油田、贵州、塔里木石油探区、西北局、西指等地市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水力参数设计及编程

钻井水力参数设计报告 石油工程2 专业班级: 设计人: 指导教师: 时间:年月日

钻井水力参数设计 一、设计目的 编写VB应用程序,在给定条件下,根据最大水功率工作分析计算钻井水力参数。 二、设计要求 编制的VB程序具有以下功能: 1. 输入设计给定条件 2. 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水力参数设计 3. 设计结果用列表输出 三、给定条件 1.钻井泵(缸套φ、额定泵冲x、额定排量Qs、额定泵压Ps) 2.地面管汇承压Pe 3.地面管汇当量直径de,当量长度Le 4.喷嘴规范(d=7-16) 5.流量系数c 6.设计井段深度 7.钻头直径Dh 8.钻铤参数(外径Dc、内径Di、长度Lc) 9.钻杆参数(外径Dp、壁厚δ) 10.钻井液密度ρ、塑性粘度η 四、问题分析 1.设计依据 (1)井身结构(按开钻次序分大段) (2)钻具结构(每次开钻的钻铤、钻杆规范及长度) (3)泥浆性能(密度、粘度,将井大段分成小段) (4)钻头进尺(将全井分成多个基本设计井段) (5)钻井泵输出特性(泵压、排量) (6)最低环空返速(限定最低循环排量) (7)地面管汇允许承压(限定钻进中的最高压力) (8)喷射钻井工作方式(决定钻进循环排量)

2. 设计步骤 (1) 确定最低环空返速 182.37·Va Dh =ρ 推荐取值范围Va=0.6-0.87m/s (2) 确定钻进循环最低排量 ()224 Qa Dh Dp Va =-π (3) 求循环压耗系数K 求出m 、n ,计算K=(n+m ·H) (4) 选择钻井泵缸套 基本原则:缸套额定排量0.9Qs>Qa; 缸套额定泵压Ps 接近Pe 当Ps>Pe 时,取0.9Pe ,Ps

连续管钻井水力参数计算软件计算公式

N2 =$L$2-2*$M$2 Q2=$P$2/$N$2 R2=59.7/(2*Q2)^(8/7) 第一种情况 直段长度盘管长度密度P n k a b △Pg 情况1 3500 0 清水1006 1 0.001 0.0786 0.25 0.024 R5=(LOG10(P5)+3.93)/50 R6 S5=(1.75-LOG10(P5))/7 S6 T5=0.0003767*($O5/1000)^0.8*($Q5*1000)^0.2*($S$2/60)^1.8 T6 C16=PI()*(($A16-2*$B16)^2-$L$2^2)/4 C17 D16=36/3600/$C16 D17 G16=$O$5*($A16-2*$B16-$L$2)*$D16/$Q$5 G17 H16=(1/(2*(1.8*LOG10($G16)-1.53)))^2 H17 E16=2*$H$16*$L$5*$O$5*$D16^2/($A16-2*$B16-$L$2)/1000000 E17 F16 =2*$H$16*$L$6*$O$5*$D16^2/($A16-2*$B16-$L$2)/1000000 F17 G20=($O$6*$D16^(2-$P$6)*($A16-2*$B16-$L$2)^$P$6/($Q$6*12^($P$6-1)))*( 4*$P$6/(3*$P$6+1))^$P$6 H20=16/G20 E20=2*$H20*$L$5*$O$6*$D16^2/($A16-2*$B16-$L$2)/1000000 F20=2*$H20*$L$6*$O$6*$D16^2/($A16-2*$B16-$L$2)/1000000 G2=($S$2/60000)/(PI()*$N$2^2/4) H2=$O$5*$N$2*$G2/$Q$5 K2=H2*($N$2/2/1.3)^0.5 K3=H3*($N$2/2/1.441)^0.5

钻井设计

钻井工程设计指导 前言 一、钻井设备 二、井身结构设计 三、钻具组合设计 四、钻井液设计 五、钻井参数 六、油气井压力控制 七、固井设计 前言 钻井是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的主要手段。钻井工程质量的优劣和钻井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钻井成本的高低,油田勘探开发的综合经济效益及石油工业发展速度。 钻井程设计是钻井施工作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组织钻井生产和技术协作的基础,搞好单井预算和决算的唯一依据。钻井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关系到一口井作业的成败和效益。科学钻井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靠钻井设计水平的提高。 搞好钻井工程设计也是提高技术管理和加强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钻井生产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前提。 钻井工程设计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地面井位的选择及钻井设备的确定; 2.井身结构的确定; 3.钻柱设计与下部钻具的组合; 4.钻井参数设计; 5.钻井液设计;

6.油气井压力控制; 7.固井设计; 一钻井设备 (一) 钻进设备的选择 钻井设备可以按设计及分类细分为若干部件系统。这些系统可分为: 1.动力系统; 2.起升系统; 3.井架及井架底座; 4.转盘; 5.循环系统; 6.压力控制系统。 这些系统是选择钻井设备的基础。钻井设备的选择主要依据钻机类型,地表条件及钻井设计所确定的最大载荷而定。 (二) 钻井设备选择实例 表1-1是大庆地区45110钻井队芳深三井的钻进设备记录。

二井身结构设计 (一) 井身结构确定的原则 1.能有效的保护油气层,使不同压力梯度的油气层不受泥浆污染损害。 2.应避免漏、喷、塌卡等情况发生,为全井顺利钻进创造条件,使钻井周期最短。 3.钻下部高压地层时所用的较高密度泥浆产生的液柱压力,不致压裂上一层管鞋处薄弱的露地层。 4.下套管过程中,井内泥浆液柱压力之间的压差,不致产生压差卡套管事故。 (二) 井身结构设计步骤 1.根据地区特点和井的自身条件,确定在保证工程需要的条件下应下几层套管,做出井身结构设计图。 2.确定套管尺及相应钻头尺寸。 3.确定各层套管的下入深度。 (三) 套管下入深度的确定方法 1.确定各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H ni

不同钻井参数

不同钻井参数、不同磨损期PDC钻头岩屑分析识别 不同钻井参数、不同磨损期PDC钻头 岩屑分析识别 西南石油局录井工程处黄勇 摘要:随着钻井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 PDC钻头受到广泛地应用,PDC钻头在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却由于钻屑细小而给岩屑录井、钻时卡层等带来诸多困难。笔者根据在川西气田十余口井PDC钻头钻井的岩屑录井经验,总结出根据不同钻井参数条件下的PDC钻头使用期法来识别细小真实岩屑,从而提高PDC钻头钻进中的地层剖面恢复符合率。 关键词:岩屑;录井;PDC钻头;提高;符合率 一、PDC钻头特点及造屑机理 1、PDC钻头的主要特点:PDC全称为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聚晶金刚合金片),这类钻头是油气钻井中针对中软地层而开发的新型钻头。近几年, PDC钻头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PDC钻头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与传统的牙轮钻头相比,PDC钻头有着明显的优势:钻井速度快,可以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使用寿命长,减少起下钻次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辅助时间少;适应地层广。适合川西气田特殊地质特征,低钻压剪切均匀破碎,有利于防斜;安全系数大。没有掉牙轮风险,事故发生概率较小。不过PD

C钻头存在一些缺点:钻头成本高,要求井底干净,禁止井下有金属落物;对井壁进行修复的功能不如牙轮钻头;PDC钻头所钻的岩屑细小,虽便于泥浆携带,保持井底干净,但给岩屑录井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PDC钻头造屑机理 PDC钻头破碎岩石的方式主要是剪切作用。从岩石破碎强度可知,岩石抗剪切强度远低于岩石的抗压强度(为抗压强度的0.09-0.15倍),PDC钻头正是利用岩石的这一特征实现其高速钻进。PDC钻头在扭矩力的作用下,复合片刮切岩石时生成的岩屑会沿着金刚石表面上移,直至与复合片脱离,通过岩石在切削齿边缘处的破碎,钻头的切削能量得到高效释放。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岩屑所承受的压力过大使其紧贴切削齿表面,从而生产阻碍岩屑移动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往往可以积累到相当高的程度,以至于会造成岩屑在切削齿边缘的堆积。这种现象一旦发生,井底岩石的运移就不再是直接依靠切削齿的边缘,而是通过切削齿表面积累的岩屑自身来完成。这种现象在钻头后期表现的尤为突出。 二、PDC钻头使用对岩屑录井质量的影响 高转速、低钻压、高排量PDC钻头的使用提高了钻井的速度、降低了钻井的成本、明显增加了钻井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却给地质录井中工作带来诸多困难,PDC钻头钻出的岩屑极其细小,给地质资料的录取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钻井地质录井主要工作之一是通过岩屑建立岩性剖面、划分地层,钻井岩屑细小,无疑是对岩性剖面的恢复带来极大的影响。 首先:岩屑取、洗样的难度加大。由于所钻岩屑细小, 甚至部分岩屑呈粉沫状,在钻井液中较少通过震动筛 从钻井液中分离出来,导致捞取到的岩屑数量较少。

钻井各种计算公式

钻头水利参数计算公式: 1、 钻头压降:d c Q P e b 42 2 827ρ= (MPa ) 2、 冲击力:V F Q j 02.1ρ= (N) 3、 喷射速度:d V e Q 201273= (m/s) 4、 钻头水功率:d c Q N e b 42 3 05.809ρ= (KW ) 5、 比水功率:D N N b 21273井 比 = (W/mm 2) 6、 上返速度:D D V Q 2 2 1273杆 井 返= - (m/s ) 式中:ρ-钻井液密度 g/cm 3 Q -排量 l/s c -流量系数,无因次,取0.95~0.98 d e -喷嘴当量直径 mm d d d d e 2 n 2 22 1+?++= d n :每个喷嘴直径 mm D 井、D 杆 -井眼直径、钻杆直径 mm 全角变化率计算公式: ()()?? ? ???+?+ ?= -?-?225sin 2 2 2 b a b a b a L K ab ab ?? 式中:a ? b ? -A 、B 两点井斜角;a ? b ? -A 、B 两点方位角

套管强度校核: 抗拉:安全系数 m =1.80(油层);1.60~1.80(技套) 抗拉安全系数=套管最小抗拉强度/下部套管重量 ≥1.80 抗挤:安全系数:1.125 10 ν泥挤 H P = 查套管抗挤强度P c ' P c '/P 挤 ≥1.125 按双轴应力校核: H n P cc ρ10= 式中:P cc -拉力为T b 时的抗拉强度(kg/cm 2) ρ -钻井液密度(g/cm 3) H -计算点深度(m ) 其中:?? ? ? ?--= T T K P P b b c cc K 2 2 3 T b :套管轴向拉力(即悬挂套管重量) kg P c :无轴向拉力时套管抗挤强度 kg/cm 2 K :计算系数 kg σs A K 2= A :套管截面积 mm 2 σs :套管平均屈服极限 kg/mm 2 不同套管σs 如下: J 55:45.7 N 80:63.5 P 110:87.9

钻井液与录井工程参数

钻井液与录井工程参数 摘要:钻井液参数包括钻井液的出入口密度、出入口温度、出入口电导率、流量、钻井液体积等。钻井液参数的变化通常直接反映井下地层流体的活跃情况及井筒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平衡情况,重视钻井液参数异常的预报,可以避免井喷、井漏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油气侵、盐侵、水侵,为顺利施工创造条件。本文从钻井液相关事故类型与钻井液录井参数响应特征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提高综合录井操作人员的现场技术水平和工程异常预报准确率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达到保障钻井施工安全、减少投入、提高勘探开发整体效益的目的。 1 钻井液信息的类型 1.1 钻井液的循环动态信息 钻井液的循环动态信息包括钻井液体积、钻井液流量,这类信息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在钻开渗透性好的油气层时,这类信息的变量可以立即显示循环钻井液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的平衡状态。这类信息可以监测井漏、溢流、井涌等工程异常。 1.2 钻井液的物理性质信息 钻井液的物理性质信息包括钻井液温度、钻井液密度、钻井液电导(阻)率,这类信息具有一定的延时性。从钻开地层到返出地面需要一个迟到时间,实时性较差,但这类信息携带有钻开地层的岩石物性和含油性等方面的地质信息。这类信息可以用来判断地层流体的性质和某些岩性,可以用来监测气侵、水侵、盐侵等工程异常。 2 钻井液工程异常的类型 2.1 井涌 2.1.1 形成井涌的原因 在地层压力的作用下,钻井液和地层内的流体涌出井口的现象称之为井涌。井涌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钻于异常高压地层,地层超压驱动地层流体进入井眼形成井涌,这是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原因。 ②钻井液密度因地层流体的不断侵入而降低,形成负压,负压加剧地层流体的侵入又进一步加大负压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形成井涌。 ③在井底压力近平衡状态下,停止循环时,作用于井底的环空压耗消失,使井底压力减小。 ④起钻时未按规定灌钻井液使井筒液面下降。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东北石油大学华瑞学院课程设计 年月日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 题目 专业学号 主要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设计主要容: 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一口井的钻井工程相关参数的计算,最终确定出钻井、完井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井液、钻井参数设计和完井设计。 2、设计要求: 要求学生选择一口井的基础数据,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最终以设计报告的形式完成专题设计,设计报告的具体容如下: (1)井身结构设计;(2)套管强度设计;(3)钻柱设计;(4)钻井液设计;(5)钻井水力参数设计;(6)注水泥设计;(7)设计结果;(8)参考文献; 设计报告采用统一格式打印,要求图表清晰、语言流畅、书写规、论据充分、说服力强,达到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主要参考资料: 王常斌等,《石油工程设计》,东北石油大学校自编教材 涛平等,《石油工程》,石油工业,2000 《钻井手册(甲方)》编写组,《钻井手册》,石油工程,1990 完成期限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年月日

前言 钻井工程设计是石油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确保油气钻井工程顺利实施和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是钻井施工作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组织钻井生产和技术协作的基础,是搞好单井预算和决算的唯一依据。钻井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关系到一口井作业的成败和效益。科学钻井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靠钻井设计水平的提高。 设计应在充分分析有关地质和工程资料的基础上,遵循国家及当地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按照安全、快速、优质和高效的原则进行,并且必须以保证实施地质任务为前提。主要目的层段的设计必须体现有利于发现与保护油气层,非目的层段的设计主要考虑满足钻井工程施工作业和降低成本的需要。 本设计的主要容包括:1、井身结构设计及井身质量要求:原则是能有效地保护油气层,使不同地层压力梯度的油气层不受钻井液污染损坏;应避免漏、喷、塌、卡等复杂情况发生,为全井顺利钻进创造条件,使钻井周期最短;钻下部高压地层时所用的较高密度钻井液产生的液柱压力,不致压裂上一层管鞋处薄弱的裸露地层;下套管过程中,井钻井液柱压力之间的压差不致产生压差卡套管等严重事故以及强度的校核。2、套管强度设计;3、钻柱设计:给钻头加压时下部钻柱是否会压弯,选用足够的钻铤以防钻杆受压变形;4、钻井液体系;5、水力参数设计;6,注水泥设计,钻井施工进度计划等几个方面的基本设计容。

录井参数仪参数

悬重0-2500KN 大钩高度0-35m 钻压0-200KN 转速0-120r/min 套压0-130MPa 扭矩0-35KN.m 泵冲1#、2#0-120冲 立压0-35MPa 出口温度0-100 出口电导0-10 出口密度1-2 池体积根据罐自己调整

HookHgt :大钩高度 Bit Depth :钻头深度Total Depth:总深度 V ertical Depth:垂直深度 Lag Depth :迟到深度WOH :大钩负荷WOB :钻压SPP :泵压WHP : 套压RPM :钻盘转速TORQUE :扭矩FLOWPMP : 入口流量PUMP :泵冲数HookSpd:大钩运行速度Overpull :遇阻遇卡 TimSlip :累计坐卡瓦时间StdLgth :立柱长 StdCnt :累计下入立柱ROP m/h: 机械钻速 BitRun :累计钻头进尺BitTime :累计纯钻进时间Flow Out:出口流量 CompV ol: 井内钻柱钢体体积Pit V ol :钻井液池体积Trip Tk : 计量罐体积 TG :气全量 C1 :甲烷 C2 :乙烷 C3 :丙烷 iC4 :异丁烷 nC4 :正丁烷 iC5 :异戊烷 nC5 :正戊烷 QFT :定量荧光仪测值H2S :硫化氢 CO2 :二氧化碳WH :烃的湿度值 BH :烃的平衡值 CH : 烃的特性值 ROP (mn/m ):钻时ROP ins (mn/m):瞬时钻时ROP ins(m/h ):瞬时钻速FP :地层压力Pfrac :地层破裂压力Dexp : DC指数DexpTrd :DC指数趋势值 MW IN :钻井液入口密度MW OUT :钻井液出口密度TMP IN :钻井液入口温度TMP OUT :钻井液出口温度RES IN :钻井液入口电阻率RES OUT : 钻井液出口电阻率CON IN :钻井液入口电导率CON OUT :钻井液出口电导率

第6章钻井液设计

第8章钻井液设计 本章主要介绍了新疆地区常用的钻井液体系,结合A1-4井及探井资料,设计了A区块井组所使用的钻井液体系、计算了所需钻井液用量,提出了钻井液材料计划等。 8.1 钻井液体系设计 钻探的目的是获取油气,保护地层是第一位的任务,因此,搞好钻井液设计,首先必须以地层类型特性为依据,以保护地层为前提,才能达到设计的目的。 新疆地区常用钻井液体系简介[16]: (1)不分散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不分散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指的是具有絮凝及包被作用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机理的水基钻井液。该体系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抑制性;具有强的携沙功能;有利于提高钻速;有利于近平衡钻井;可减少对油气层的伤害。 (2)分散性聚合物体系(即聚合物磺化体系):聚合物磺化体系是指以磺化机理及少量聚合物作用机理为主配置而成的水基钻井液。该体系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使用于深井及超深井;具有一定的防塌能力;具有良好的保护油层能力;可形成致密的高质量泥饼,护壁能力强。 (3)钾基(抑制性)钻井液体系:该体系是以聚合物的钾,铵盐及氯化钾为主处理剂配制而成的防塌钻井液。它主要是用来对付含水敏性粘土矿物的易坍塌地层。该体系特点:对水敏性泥岩,页岩具有较好的防塌效果;抑制泥页岩造浆能力较强;对储层中的粘土矿物具有稳定作用;分散型钾基钻井液有较高的固相容限度。 (4)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该体系是一种体系中所含NaCl达到饱和程度的钻井液,是专门针对钻岩盐层而设计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抗污染能力及防塌能力的钻井液。该体系特点:具有较强的抑制性,由于粘土在其中不宜水化膨胀和分散,故具有较强的控制地层泥页岩造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由于它已被NaCl所饱和,故对无机盐的敏感性较低,可以抗较高的盐污染,性能变化小;具有较强的防塌能力,尤其再辅以KCL对含水敏性粘土矿物的页岩具有较强抑制水化剥落作用;可制止盐岩井段溶解成大肚子井眼。由于钻井液中氯化钠已达饱和,故钻遇盐岩时就会减少溶解,以免形成大井眼;缺点是腐蚀性较强。 (5)正电胶钻井液体系是一种以带正电的混合层状金属氢氧化物晶体胶粒(MMH或MSF)为主处理剂的新型钻井液体该体系的特点:具有独特的流变性;有利于提高钻井速度;对页岩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有较

连续油管钻井水力参数理论计算

连续油管钻井水力计算实例分析 一、计算原始参数 CT 规格:" 78 73 4.8(20.188")3500mm m φ???,级别CT80。 滚筒尺寸(底径x 内宽x 轮缘):260024504200mm φφ?? 采用老井加深工艺,原井筒1500m (5-1/2”和7”套管)加深钻井1000m 和2000m ,参考大量实例,钻头采用4-3/4”和6-1/8’牙轮钻头或PDC 钻头,螺杆马达采用3-3/4”和4-3/4”规格。 钻井液采用清水和一种水基泥浆(ULTRADRIL 钻井液),其流体参数为: ρl =1180kg/m 3,n=0.52564,k=0.8213Pa.s n ,粘度为45.5mPa.s 。 二、泵压计算 P P P P P P P =?+?+?+?+?+?泵工具CT 直管汇钻头环空CT 盘 (一)管内压降计算模型 CT 内流体的摩阻损失通常表示为压力降低的形式,即: 2 2f L v P f d ρ?= 中L 和d 分别是管长和管径,v 是管内的平均速度,f 是范宁Fanning 摩擦因子,它与流体的雷诺数、管壁的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二)清水(牛顿流)介质管内摩阻计算 1.雷诺数计算及狄恩数计算 e R d N ρν μ = 式中,N Re 为雷诺数,无量纲; ρ为液体密度,kg/m 3; ν为循环介质在管路中的平均流速,m/s ; d 为模拟连续油管内径,m ; μ为牛顿流体的动力粘度,Pa*s ; 狄恩数(Dean)是研究弯管流动阻力的基本无量纲数:

De N N = 其中r 0为连续油管内径,R 为连续油管弯曲半径,N Re 为雷诺数。 2.直管摩阻系数计算模型 (1)层流 对于直管,范宁摩阻系数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Re 16 SL f N = (2)紊流 对管内单向流摩阻系数公式进行了分析,当不考虑管粗糙度,在紊流光滑区(3*103

定向井钻井参数设计

定向井钻井参数设计 刘嘉 中石油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技术公司 摘要: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剧增,造成了对能源的巨度消耗。这迫使人类去寻找更多的能源来满足这样的消耗,而石油便是其中之一。在脚下的土地中,蕴含着大量的石油能源需要去勘探,这边需要有先进的开采技术,若是因开采方式的不当而造成对能源的大量浪费,便是得不偿失了。 一、定向井钻井技术概述 定向井技术是当今世界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之一,也是如今使用的越来越频繁的技术。采用定向井技术开采石油,不仅可以在地下环境条件的严格限制下经济而有效的开发石油资源,在大幅度提高油气产量的同时,又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是一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的技术手段。 1.定向井:定向钻井是使井眼沿盂县设计的井眼轴线(井眼轨迹)钻达预定目标的钻井过程。 2.定向井的分类:按照井型的不同,可将定向井分为常规定向井(即最大井斜角在60°以内的定向井)、大斜度定向井(最大井斜角在60°到90°之间,也成为大斜度井)、水平井(最大井斜角保持在90°左右的定向井)、分支井、联通井。 二、定向井的设备介绍 1.泥浆马达:以泥浆作为动力的一种螺杆状的井下动力钻具,主要由旁通阀总成、马达总成、万向轴总成、驱动轴总成和放掉总成等部分组成。 2.扶正器:在钻井过程中起支点作用,通过改变其在下部钻具中的位置可以改变钻具的受力状态,从而达到控制井眼轨迹的目的。 3.非磁钻铤:在钻具组合中使用非磁钻铤可以有效的放置由于钻具本身所带来的磁干扰,减少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使测量结果真实、有效。 4.浮阀:一个用来防止泥浆倒流损害井下工具及防止钻头水眼被堵的工具。 5.定向接头:为定向仪器提供稳定性的工具,便于准确了解马达等井眼下工具的方向,从而能够为下不作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三、定向井参数设计:

关于石油钻井技术及水里参数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深水无隔水管钻井关键技术及水力参数设计方法研究 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石油工程2012-02 学生姓名王雪威学号2012440329 指导教师郭晓乐职称教授 评阅教师职称 2016年5 月18 日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设计(论文)中引用他(她)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重庆科技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其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设计(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 2016年5 月18 日

摘要 随着石油资源一步步的被开发,勘探新的石油资源就迫在眉睫。而随着石油勘探技术不断的发展,世界范围内油气资源开发也逐渐向深水进军。而深水钻井环境恶劣,其中有会出现不少的问题,易造成严重的钻井事故。 在深水环境中进行钻井作业会有相当多的挑战,为了解除这些困难,国外经过一系列研究,开发出了无隔水管钻井液回收钻井技术(RMR),该技术摒弃了传统的隔水管,利用相对较小的回流管线将钻井液和钻屑从海底泵送回钻井平台。深水无隔水管钻井技术主要解决海洋钻井中地层破裂压力与坍塌压力之间余量较小的问题,采用海底泵举升系统将钻井液和岩屑通过返回管线泵送回海面钻井船,实时调速来调节流量,以满足保持海底钻井液举升泵入口压力恒定的要求。由于RMR技术是最新发展的技术,目前尚无合适的水力学计算理论和方法。因此,有必要结合无隔水管钻井液回收钻井技术特点,建立相应的水力参数计算模型,为深水钻井设计提供指导。 本文探讨研究了无隔水管钻井技术,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以及对其所涉及的一系列参数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无隔水管钻井关键技术水力参数

钻井工程石油工程课程设计答案

远程教育学院石油工程专业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远程教育学院 2012年5月

目录 一、地质设计摘要 二、井身结构设计 三、固井工程设计 四、钻柱设计 五、钻井设备选择 六、钻井液设计 七、钻进参数设计 八、下部钻具组合设计 九、油气井控制 十、各次开钻或分井段施工重点要求 十一、地层压力监测要求 十二、地层漏失试验 十三、油气层保护 十四、完井井口装置 十五、环保要求 十六、钻井进度计划 十七、成本预算

XX油区XX凹陷一口直井生产井的钻井与完井设计。 设计内容:(其中打“√”部分必须设计,其他部分可选做或不做) 一、地质设计摘要(√); 根据《xx井钻井地质设计》,本井设计井深米,预测压力系数为0.95~0.98,属于正常压力体系。主要目的层为。因此本井设计表套封固第四系、第三系泰康组,一开直接采用高密度钻井液钻进,将可能存在的浅层气压稳;若一开确实钻遇浅层气,则在固井水泥浆中加入防气窜剂,保证固井质量。 二、井身结构设计(√); 井身结构设计 设计系数 抽吸压力系数:0.04g/cm3 激动压力系数:0.04 g/cm3 地层破裂安全增值:0.03 g/cm3 井涌条件允许值:0.05 g/cm3 正常压力压差卡钻临界值:12~15MPa 异常压力压差卡钻临界值:15~20MPa

一、地质概况 表A-1 井别探井井号A5 设计井深目的层 J Q 井位 坐标 地面海拔m 50 纵( )m 4275165 横(y)m 20416485 测线位置504和45地震测线交点 地理位置XX省XX市东500m 构造位置XX凹陷 钻探目的了解XX构造 J Q含油气情况,扩大勘探区域,增加后备油气源 完钻原则进入 J Q150m完钻 完井方法先期裸眼 层位代号底界深度,m 分层厚度,m 主要岩性描述故障提示 A 280 砾岩层夹砂土,未胶结渗漏 B 600 320 上部砾岩,砂质砾岩,中下部含砾砂岩渗漏 C 1050 450 中上部含砺砂岩、夹泥岩和粉砂质泥岩; 下部砺状砂岩,含砺砂岩、泥岩、粉砂质泥 岩不等厚互层 防塌 D 1600 泥岩、砂质泥岩、砺状砂岩、含砺砂岩不等 厚互层,泥质粉砂岩 防漏 防斜 E 1900 300 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砺状砂岩、含砺 砂岩 防斜 防漏 F3 2650 750 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防斜 F2J2900 250 泥岩夹钙质砂岩,夹碳质条带煤线,中部泥 岩夹煤层、下部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防斜、塌、卡 F2K 3150 250 泥岩为主,泥质粉砂岩,中粗砂岩,砂砾岩间互 F1 3500 350 泥岩、泥质砂岩、下部灰褐色泥岩防漏、喷、卡 Q J 3650 (未穿) 150 深灰,浅灰色灰岩为主,间夹褐,砖红色泥 岩 防漏、喷、卡

钻井仪表基础知识-05

第十四章钻井仪表基础知识 第一节钻井仪表基础知识 钻井是石油勘探开发的主要手段,钻井仪器仪表是钻井工程的眼睛,是油气工程监测钻井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是实现安全、优质、快速、高效钻井的重要保障。 一、钻井仪表的结构、性能及用途 (一)ZCJY-D型钻井参数监测仪 1.系统结构 采用工业控制领域成熟且应用广泛的CAN总线技术,将各防爆传感器信号经CAN节点处理盒转换成总线信号,依次串连,同时在一条总线上传输多项测量参数,直至前后台计算机进行采集处理。采集的数据可以在钻井工程师办公室、司钻控制台同时实时显示,可绘制连续曲线。 ZCJY-D型钻井参数监测仪是我厂为配套钻机和修井机设计生产的参数仪表,测量显示钻机或修井机在作业过程钩悬重和钻压﹑转盘扭矩﹑立管压力﹑吊钳扭矩﹑转盘转速﹑泵冲速、泥浆回流、泥浆罐体积、泥浆罐总体积、泥浆密度、泥浆温度、泥浆电导、全烃含量、硫化氢含量、游车高度、井深、钻头位置、钻时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帮助司钻掌握钻机的工作状态。 从系统组成上,ZCJY-D型钻井参数监测仪由传感器、总线节点、前台钻显单元(含PC104嵌入式计算机、触摸式液晶显示器)和队长办公室电脑终端等组成。前台钻显单元(即司钻显示台)采用触摸屏方式,可安装在钻台上或司钻操作房。所有传感器通过总线模块连接在CAN总线电缆上,分别在前台触摸屏、后台工控机上实时显示所有

数据及曲线,并可存储记录、打印。 图1.1 ZCJY-D型钻井参数监测仪系统示意图 2.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温度:-30℃- 70℃ (2)相对湿度:0 - 90% (3)大钩悬重和钻压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第四节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一、井架基础的计算公式 (一)基础面上的压力 P 基= 式中: 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 n ——动负荷系数(一般取1.25~1.40); Q O ——天车台的负荷=天车最大负荷+天车重 量,t ; Q B ——井架重量,t ; (二)土地面上的压力 P 地=P 基+W 式中: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MPa; 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W ——基础重量,t (常略不计)。 (三)基础尺寸 1、顶面积F 1= 式中:F 1——基础顶面积,cm2; B 1——混凝土抗压强度(通常为 28.1kg/cm2=0.281MPa) 2、底面积F 2= 式中:F 2——基础底面积,cm 2; B 2——土地抗压强度,MPa ; 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MPa 。 3、基础高度 式中:H ——基础高度,m ; F2、F1分别为基础的底面积和顶面积,cm 2; 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 nQ O +Q B 4 P B P B

B3——混凝土抗剪切强度(通常为3.51kg/cm2=0.351MPa)。 (二)混凝土体积配合比用料计算 1、计算公式 配合比为1∶m∶n=水泥∶砂子∶卵石。根据经验公式求每1m3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如下: 2、混凝土常用体积配合比及用料量,见表1-69。 混凝土 用途 体积 配合比 每立方米混凝 土 每立方米砂子每立方米石子 每1000公斤水 尼 水泥 kg 砂子 m3 石子 m3 水泥 kg 石子 m3 混凝 土 m3 水泥 kg 砂子 m3 混凝 土 m3 砂子 m3 石子 m3 混凝 土 m3 1.坚硬土壤上的井 架脚,小基墩井架 脚,基墩的上部 分。 1∶2∶4 335 0.45 0.90 744 2 2.22 372 0.5 1.11 1.35 2.70 2.99 2.厚而大的突出基 墩。 1∶2.5∶5 276 0.46 0.91 608 2 2.20 304 0.5 1.10 1.57 3.10 3.63 3.支承台、浇灌坑 穴及其他。 1∶3∶6 234 0.46 0.93 504 2 2.15 253 0.5 1.08 2.0 4.0 4.27 4.承受很大负荷和 冲击力的小基墩。 1∶1∶2 585 0.39 0.78 1500 2 2.56 750 0.5 1.28 0.67 1.34 1.71 5.承受负荷不大的 基墩。 1∶4∶8 180 0.48 0.96 375 2 2.08 188 0.5 1.04 2.70 5.40 5.60 二、井身质量计算公式 (一)直井井身质量计算 1、井斜角全角变化率

喷射钻井水力参数计算方法

SY/T5234-91 喷射钻井水力参数计算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及天然气钻井中喷射钻井水力参数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及天然气钻井中喷钻井水力参数计算。 2计算公式中的符号、名称及单位(见表1) 表1 序号符号名称单位 1 A b井底面积mm2 2 A J喷嘴面积mm2 3 D 钻柱外径mm 4 D b钻头直径mm 5 D h井径mm 6 D p 钻杆外径mm 7 D ro 岩屑直径mm 8 d 钻柱内径mm 9 F J 射流冲击力N 10 f o 环空净化系数—— 11 H 井深m 12 H o 临界井深m 13 K 钻井液稠度系数Pa·s n 14 k a 环空压耗系数—— 15 k b 钻头压降系数—— 16 k c 钻铤压耗系数—— 17 k ci 钻铤内压耗系数—— 18 k i 管内压耗系数—— 19 k p 钻杆压耗系数—— 20 k pi 钻杆内压耗系数—— 21 k tp 地面管汇压耗系数—— 22 L 钻柱长度m 23 L e钻铤长度m 24 L p钻杆长度m 25 N b钻头水功率kW 26 N S钻井泵实际水功率kW 27 N r钻井泵额定水功率kW 28 n 钻井液流性指数——

序号符号名称单位 29 P a环空压耗Mpa 30 P b钻头压降Mpa 31 p c 钻铤压耗Mpa 32 p i 钻柱内压耗Mpa 33 p p 钻杆压耗Mpa 34 p po 钻井循环压耗Mpa 35 p r 钻井泵额定泵压Mpa 36 p s 钻井泵工作压力Mpa 37 p sp地面管汇压耗MPa 38 Q 排量L/s 39 Q opt 最优排量L/s 40 Q r 额定排量L/s 41 Re 环空雷诺数--- 42 N u 钻头单位面积水功率W/mm2 43 νa环空返速m/s 44 ν c 临界返喷m/s 45 νj射流喷速m/s 46 νsi岩屑滑落速度m/s 47 μp塑性粘度mPa·s 48 μf钻井液粘度mPa·s 49 ρm钻井液密度g/cm3 50 ρro 岩屑密度g/cm3 51 τy屈服值Pa 52 η钻井泵水功率利用率—— 53 θ600旋转粘度计600r/min读数—— 54 θ300旋转粘度计300r/min读数—— 55 θ200旋转粘度计200r/min读数—— 56 θ100旋转粘度计100r/min读数—— 3 喷射钻井水力参数计算公式 3.1塑性粘度 μp=θ600-θ300 (1) 3.2屈服值 τy=0.479(2θ300-θ600) (2) 3.3流性指数 n=3.32log θ600 (3) θ300

连续管钻井水力参数计算软件公式2

A B C D E F G H I J 1 油 管层数油管增加的 径向长度 每层 长度 总长 度 弯曲 半径 r0/ R v 管 雷 诺 管 f管 管内 摩阻 2 1 0.0365 260. 32 260. 32 1.33 7 0.0 237 3. 17 202 031 0.00 6159 0.51 3 2 0.1059 273. 83 534. 15 1.40 6 0.0 225 3. 17 202 031 0.00 6130 0.53 4 3 0.1752 287. 34 821. 49 1.47 5 0.0 215 3. 17 202 031 0.00 6103 0.56 5 4 0.2446 300. 85 1122 .33 1.54 5 0.0 205 3. 17 202 031 0.00 6078 0.58 6 5 0.3139 314. 35 1436 .69 1.61 4 0.0 196 3. 17 202 031 0.00 6055 0.61 7 6 0.3833 327. 86 1764 .55 1.68 3 0.0 188 3. 17 202 031 0.00 6033 0.63 8 7 0.4526 341. 37 2105 .92 1.75 3 0.0 181 3. 17 202 031 0.00 6012 0.65 9 8 0.5220 354. 88 2460 .80 1.82 2 0.0 174 3. 17 202 031 0.00 5993 0.68 10 9 0.5913 368. 39 2829 .18 1.89 1 0.0 168 3. 17 202 031 0.00 5975 0.70 11 10 0.6607 381. 89 3211 .07 1.96 1 0.0 162 3. 17 202 031 0.00 5957 0.72 12 11 0.7300 288. 93 3500 .00 2.03 0.0 156 3. 17 202 031 0.00 5941 0.55 13 总摩 阻 6.72

各项钻井技术讲解

技术保障措施 一、取心技术措施 1.按地质设计要求,本井取心进尺90米,其中包括机动取心30米,要求取心收获率达到90%,裂缝发育段不低于85%,所以必须精选取心工具,优化取心措施。 2.取心工具必须按照使用说明认真检查,钻头水眼畅通,齿刃完好,工具内筒运转灵活,岩心爪无变形,弹性好,工具螺纹完好,不合格工具严禁下入井内。 3.取心工具下井前做到井壁稳定,井底清洁、井眼畅通,钻井液性能稳定,符合设计要求,确保顺利下入取心筒。 4.钻进中要卡准地层,做好地质预报,钻进中随时做好取心的各项准备工作。下取心工具前必须严格检查,合格后方可下井。 5.井底清洁无落物,如井下有坚硬落物,必须下打捞杯打捞干净,禁止用取心筒打捞。 6.取心过程中严格执行取心操作要求,下钻操作平稳,杜绝猛刹、猛放,控制下放速度,严防顿钻,钻头距井底一个单根深度时,开泵循环清洁井底。取心过程中遇溢流、井喷,应果断割心上提,按“四·七”动作控制井口。 7.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准下取心工具: (1).井下不正常、有阻卡、掉块、井底有落物、漏失和油气很活跃; (2).钻井液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 (3).岗位工人对取心工具结构、性能不熟悉,未贯彻取心设计和未制定取心措施; (4).设备有问题,不能保证连续取心施工; (5).取心工具装配质量不合格; (6).指重表和泵压表不灵; (7).对上筒岩心没有分析出收获率低的原因和未制订出下筒取心措施。 8.下钻遇阻不得超过40KN,否则接方钻杆开泵循环,慢转下放钻具,若遇阻严重,及时起钻,换牙轮钻头通井。

9.取心钻进前,循环处理好钻井液,并清洁井底。 10.取心钻进刹把必须由司钻亲自操作,送钻要均匀,减少蹩跳钻,在设计参数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灵活地调整钻压与转速,尽量避免停泵、停钻。 11.取心的第一关是“树心”。用10~20KN钻压,Ⅰ档钻进不得少于0.2m。疏松地层取心要加足并跟上钻压。正常钻进,送钻均匀,不停泵,不提钻、溜钻,防止蹩跳钻,做好钻时记录,仔细观察机械钻速等参数的变化,准确判断井下情况,发现堵心立即起钻。 12.以地质预告、钻时记录、岩屑、钻井液性能为依据,随时分析掌握井下情况,准备割心起钻。 13.为了随时掌握井下情况,取心井段钻时要加密记录。地质、泥浆人员若发现问题及时向司钻报告,以便采取处理措施。 14.割心操作,选择岩性较致密、胶结好的地层作割心地层,钻完进尺后加大钻压,穿鞋,停止送钻,根据情况待恢复悬重后,上提钻具即可。 15.用液压大钳卸扣,Ⅰ档起钻。不允许用转盘卸扣。 16.连续向井内灌满钻井液,起钻完,立即盖好井口,防止掉心和落物。 17.岩心出筒后要及时编号、标记、不要将顺序搞乱,出筒岩心要全部收集起来,并妥善保管。 18.取心结束后要认真扩眼,扩眼时要控制钻压,以保证井身质量和防止卡钻。 二、井身质量保证措施 从邻井资料调研分析可以看出:本井易产生井斜的主要层位为浦口组、青龙组和龙潭组等层位,井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层祠倾角较大和层位交界面,许多层位倾角在30度左右,在钻井过程中易于产生井斜,产生严重狗腿,导致井下复杂和事故。为确保井身质量,尤其是上部的井身质量,为下部井段安全顺利钻井和套管保护创造条件,井身质量保证措施如下: 1.优选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钻头选型不仅要考虑地层可钻性,还要考虑预防井斜的问题。采用井下动力钻具配合PDC钻头,保证井下安全,提高机械钻速。 2.上部井段要严格控制井斜,为下部井段的钻进争取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