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2、人口
世界人口的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增长过快,区域之间人口增长不平衡; 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长(城市化率不断增
长); 人口老龄化加快。
3、宗教与风俗
世界上信仰人数多、影响广泛的是基督教、 伊斯兰教和佛教。
宗教对经贸活动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生活实 践和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礼仪形式、爱好与 禁忌、节假日等约定的风气和习惯。
等文字的翻译,要注意不同国家(地区)语言 文字的差异,否则引起误解,影响市场的开拓。
6、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极大促进作用
(1)使国际市场日益统一,市场容量不断扩大,贸易竞争加剧; (2)促进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科学技术是一种“创造性毁灭力量”; (4)使国际分工由二战前的“垂直型”向二战后的“水平型”
(2)气候的差异影响农产品的品质,从而影响农产品 的价格;
(3)气候的差异影响居民的消费习惯,从而影响消费 品的种类和数量;
(4)气候影响国际贸易中工农业产品的履约时间、产 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
(5)适宜的气候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3、河流与湖泊
航行功能 灌溉功能 发电功能
转变,从而使国际贸易中原材料等初级产品需求量下降,制成品 尤其是机电产品比重不断上升; (5)促进了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国际间的时空距离,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分类:
海陆兼备的国家,如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 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
岛国,如日本、英国、新西兰、冰岛等。 内陆国,如蒙古、哈萨克斯坦、中非、赞比亚等。
二、地形与气候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课件(全)

世界铁矿石新矿点的发现、生产的地区布局变化和 生产量的增减等,与世界石油的情况相似,均对世 界和各国的经贸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 身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国 家类型、人口民族、宗教风俗、科学技术、环境 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状况等,均属人文地理 环境范畴,它们对国际贸易活动均有不同的影响。
四、环境质量的影响
全球范围内的工农业发展,往往会出现工业废渣、 废气和废水的大量排放,大量农药、化肥的不科 学使用等情况,使大气、土壤、水域等受到污染, 地理环境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或者变坏,个别地 区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产和经贸活动, 导致工农业生产萎缩,经贸活动受挫。
国际贸易中,对进出口货物的种类、品种、质地、 规格以及安全性等的要求日趋严格,假如进口商 品所含杂质超过规定标准,就经常会出现要求退 货或索赔的情况。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 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 价要高3倍。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 费用都成倍增加。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 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 只能拉800吨重。
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 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 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世界上适宜航行的河流有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比 河、亚马孙河、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圣劳 伦斯河等。其中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 茵河和多瑙河。
三、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国际贸易地理研 究的方法论基础。
还可以采取如下一些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地图法 综合分析法,也称系统分析法 对比法,也称比较法 统计图表法 归纳、演绎法 抽象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 身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国 家类型、人口民族、宗教风俗、科学技术、环境 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状况等,均属人文地理 环境范畴,它们对国际贸易活动均有不同的影响。
四、环境质量的影响
全球范围内的工农业发展,往往会出现工业废渣、 废气和废水的大量排放,大量农药、化肥的不科 学使用等情况,使大气、土壤、水域等受到污染, 地理环境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或者变坏,个别地 区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产和经贸活动, 导致工农业生产萎缩,经贸活动受挫。
国际贸易中,对进出口货物的种类、品种、质地、 规格以及安全性等的要求日趋严格,假如进口商 品所含杂质超过规定标准,就经常会出现要求退 货或索赔的情况。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 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 价要高3倍。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 费用都成倍增加。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 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 只能拉800吨重。
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 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 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世界上适宜航行的河流有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比 河、亚马孙河、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圣劳 伦斯河等。其中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 茵河和多瑙河。
三、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国际贸易地理研 究的方法论基础。
还可以采取如下一些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地图法 综合分析法,也称系统分析法 对比法,也称比较法 统计图表法 归纳、演绎法 抽象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国际贸易地理第七章课件

英国位于北纬50度至60度之间,受高纬度的影响,英国昼夜长 短的变化特别明显。冬季日短夜长,夏季则日长夜短。
2024年3月3日星期日
(四)人口和民族
英国人口主要由英格兰人(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苏格兰人、 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四个民族组成。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29人, 但全国人口分布不均,80%的人口住在城市。
2024年3月3日星期日
资料卡
法国的交通运输
法国交通运输发达,陆、水、空运输均极为便利。法国的公路网是世 界最密集、欧盟国家中最长的,全长约104.299 6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 1.084 8万千米,国家级公路1.036 5万千米,省级公路40.617 9万千米, 乡镇公路61.560 4万千米。在法国本土,国家铁路网通往除科西嘉岛以外 的各个地方。截至2006年1月1日,法国铁路网全长3.1万千米,高速铁路网 全长1 876千米。2006年,铁路网运输量为:干线网达3.29亿旅客,货物量 达1.08亿吨,运输量居欧洲第二。法国海洋运输拥有商务船队212艘,总吨 位470万吨,年货运量4.7亿吨。船队总吨位在世界排名第28位。马赛是世 界第一大港,货运吞吐量9 550万吨,居欧洲第四位。法国建有494个机场, 其中153个为民用,通达134个国家和地区的529个城市。法国每年空运旅客 约1.6亿人次,货运量48亿吨千米。主要航空公司是法航,巴黎机场是法国 最大的机场。
英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有矿产品、石油及相关产品、机电产品、 运输设备、化工产品(主要是医药)、食品、烟草、饮料(包括威士 忌)、机械设备等。
英国的主要进口产品有食品、燃料、原材料、机电产品、化工 产品、服装、运输设备、汽车和矿产品等。
2024年3月3日星期日
(三)主要贸易伙伴
2024年3月3日星期日
(四)人口和民族
英国人口主要由英格兰人(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苏格兰人、 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四个民族组成。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29人, 但全国人口分布不均,80%的人口住在城市。
2024年3月3日星期日
资料卡
法国的交通运输
法国交通运输发达,陆、水、空运输均极为便利。法国的公路网是世 界最密集、欧盟国家中最长的,全长约104.299 6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 1.084 8万千米,国家级公路1.036 5万千米,省级公路40.617 9万千米, 乡镇公路61.560 4万千米。在法国本土,国家铁路网通往除科西嘉岛以外 的各个地方。截至2006年1月1日,法国铁路网全长3.1万千米,高速铁路网 全长1 876千米。2006年,铁路网运输量为:干线网达3.29亿旅客,货物量 达1.08亿吨,运输量居欧洲第二。法国海洋运输拥有商务船队212艘,总吨 位470万吨,年货运量4.7亿吨。船队总吨位在世界排名第28位。马赛是世 界第一大港,货运吞吐量9 550万吨,居欧洲第四位。法国建有494个机场, 其中153个为民用,通达134个国家和地区的529个城市。法国每年空运旅客 约1.6亿人次,货运量48亿吨千米。主要航空公司是法航,巴黎机场是法国 最大的机场。
英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有矿产品、石油及相关产品、机电产品、 运输设备、化工产品(主要是医药)、食品、烟草、饮料(包括威士 忌)、机械设备等。
英国的主要进口产品有食品、燃料、原材料、机电产品、化工 产品、服装、运输设备、汽车和矿产品等。
2024年3月3日星期日
(三)主要贸易伙伴
国际贸易地理之日本篇ppt课件

3
பைடு நூலகம்
2)地形
日本是多山的国家,山地约占总面积的76%, 美丽著名的富士山, 被称为日本的“圣丘”, 为日本最高峰。平原面积狭小,只分布在河 流两岸及滨海地带,位于本州东南的关东平 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也是日本农业最发达 的地区。平原少、耕地就少,对种植业发展 不利;山地、丘陵多有利于林业和畜牧业的 发展。
通过以上相关数据根据日元美元相关汇率计算,2003年日本动 漫产业总值约为149亿美元(由于日元美元汇率变化较大,取为中 间值120)。占其当年GDP的0.3%,由于动漫产业链较长,若计算 其他相关衍生产品,已经成为了日本的第二大盈利性支柱产业。据 日本一家网络媒体介绍,实际上广义(其中包括玩具制造业、饮食 业、旅游业、电子制造业,甚至汽车业和农业)上的日本动漫产业 已经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
22
2)矿业 因为日本属于火山活动多发地域,所以埋藏 的矿物资源种类丰富。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之前,矿业比较发达。但到了战后,对矿 业危害的环境对策,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对 策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了行业衰退。 仍在出产的有:成本较低的可以露天挖掘的 石英、石灰石,以及纯度高,有国际竞争力 的金、银、石油、天然气等。
30
(1)动漫产业
1)日本动漫对日本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几乎所有 当代日本人都受到过漫画的影响,如同20世纪50年 代 到80年代的连环画(小人书)对中国人的影响 一样。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日本漫画也随 之变化,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日本动漫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面向青少年的,
二是面向成年人的。面向青少年的作品内容分类很
490%关税阻挡外国米1988年之前还限制进口配额7.2%
总消耗量以下。新规则公布后关税更提高到778%。但
பைடு நூலகம்
2)地形
日本是多山的国家,山地约占总面积的76%, 美丽著名的富士山, 被称为日本的“圣丘”, 为日本最高峰。平原面积狭小,只分布在河 流两岸及滨海地带,位于本州东南的关东平 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也是日本农业最发达 的地区。平原少、耕地就少,对种植业发展 不利;山地、丘陵多有利于林业和畜牧业的 发展。
通过以上相关数据根据日元美元相关汇率计算,2003年日本动 漫产业总值约为149亿美元(由于日元美元汇率变化较大,取为中 间值120)。占其当年GDP的0.3%,由于动漫产业链较长,若计算 其他相关衍生产品,已经成为了日本的第二大盈利性支柱产业。据 日本一家网络媒体介绍,实际上广义(其中包括玩具制造业、饮食 业、旅游业、电子制造业,甚至汽车业和农业)上的日本动漫产业 已经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
22
2)矿业 因为日本属于火山活动多发地域,所以埋藏 的矿物资源种类丰富。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之前,矿业比较发达。但到了战后,对矿 业危害的环境对策,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对 策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导致了行业衰退。 仍在出产的有:成本较低的可以露天挖掘的 石英、石灰石,以及纯度高,有国际竞争力 的金、银、石油、天然气等。
30
(1)动漫产业
1)日本动漫对日本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几乎所有 当代日本人都受到过漫画的影响,如同20世纪50年 代 到80年代的连环画(小人书)对中国人的影响 一样。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日本漫画也随 之变化,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日本动漫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面向青少年的,
二是面向成年人的。面向青少年的作品内容分类很
490%关税阻挡外国米1988年之前还限制进口配额7.2%
总消耗量以下。新规则公布后关税更提高到778%。但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研究
任务:文化教育 、理论研究 、实践应用
研究方法
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对比分析 数理统计 地图法 计算机模拟 实地考察
第二章 世界地理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世界能源贸易地理 第四节 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 第五节 工业制成品贸易地理 第六节 国际贸易运输地理
第四章 世界区域经济集团
第一节 区域经济集团化 第二节 世界主要经济贸易集团
第一节 区域经济集团化
概念: 地理位置相邻或相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 家(地区)之间对内实现自由贸易,对外实现 保护贸易,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经济一体化 组织。
类型: 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 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
自然环境:
又称自然条件,是由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 动物和植物、土壤和矿藏等自然要素组成的一 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一、地理位置与疆域 位置
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分类
经纬位置:以地球以上经线和纬线相交的坐标点表示的位置 经济地理位置:某一个地理事物与其相邻的具有经济意义的地
一、欧洲联盟
1、一体化 建立关税同盟 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建立货币同盟
2、东扩面临的挑战
新老成员国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差距 财政预算中的收入和指出分配难以令全体成员
满意 新老成员国利益差距的拉开,使欧盟一体化的
基础可能发生动摇 新老成员在决策机构表决权的分配上存在矛盾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业和灌溉农业 单一的捕鱼、养鹿、狩猎农业 城郊型农业
二、世界农产品贸易
20世纪40年代末—1970年—1980—1985——至今
任务:文化教育 、理论研究 、实践应用
研究方法
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对比分析 数理统计 地图法 计算机模拟 实地考察
第二章 世界地理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世界能源贸易地理 第四节 世界农产品贸易地理 第五节 工业制成品贸易地理 第六节 国际贸易运输地理
第四章 世界区域经济集团
第一节 区域经济集团化 第二节 世界主要经济贸易集团
第一节 区域经济集团化
概念: 地理位置相邻或相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 家(地区)之间对内实现自由贸易,对外实现 保护贸易,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经济一体化 组织。
类型: 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 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
自然环境:
又称自然条件,是由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 动物和植物、土壤和矿藏等自然要素组成的一 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一、地理位置与疆域 位置
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分类
经纬位置:以地球以上经线和纬线相交的坐标点表示的位置 经济地理位置:某一个地理事物与其相邻的具有经济意义的地
一、欧洲联盟
1、一体化 建立关税同盟 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建立货币同盟
2、东扩面临的挑战
新老成员国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差距 财政预算中的收入和指出分配难以令全体成员
满意 新老成员国利益差距的拉开,使欧盟一体化的
基础可能发生动摇 新老成员在决策机构表决权的分配上存在矛盾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业和灌溉农业 单一的捕鱼、养鹿、狩猎农业 城郊型农业
二、世界农产品贸易
20世纪40年代末—1970年—1980—1985——至今
国际贸易地理课件

(5个)及亚洲的主要贸易中心
二、地理大发现促使区域贸易中心 向大西洋沿岸转移(15世纪--17世纪)
(1)新航线的发现(1487--1488)
(2)发现新大陆(1498--1492)
(3)环球航行(1519---1522)
地理大发现的重要意义:
(1)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内 容,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
(2)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和世界商品市场的产生
授课重点: 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时间与条件
板书要点: 一、产业革命推动区域贸易中心向
全球发展(16世纪60年代—19世 纪70年代)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贸 易中心的形成(19世纪70年代开 始,20世纪初统一的世界市场形
1.自然环境(这里仅指与人类经济贸易 活动有关的主要因素)
自然条件与资源是一国经济贸易活动 的基础。
2.人文环境对国际贸易有重要深远的 影响(人口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历 史因素等)
3.经济环境包括诸多要素,必须掌握 以下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是学习分 论各国经济的基础知识:
(1)国内生产总值(GDP)
三、政治历史因素对国际贸易 的影响
(促进作用及阻碍作用)
一、经济发展水平 1.国内生产总值( GDP ) 2.人均国民收入(人均GNI) 二、产业结构 各国三次产业变化的4个阶段: 1.产业结构呈一、二、三阶段,处
于农业社会阶段。
2.产业结构呈二、一、三阶段, 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阶段。
板书要点:
一、区域贸易中心的形成
(1)公元前3000年对外贸易 中心
中东----埃及-----古巴比伦 (2)西方贸易中心(公元前6
二、地理大发现促使区域贸易中心 向大西洋沿岸转移(15世纪--17世纪)
(1)新航线的发现(1487--1488)
(2)发现新大陆(1498--1492)
(3)环球航行(1519---1522)
地理大发现的重要意义:
(1)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内 容,改变了世界人口的分布
(2)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和世界商品市场的产生
授课重点: 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时间与条件
板书要点: 一、产业革命推动区域贸易中心向
全球发展(16世纪60年代—19世 纪70年代)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贸 易中心的形成(19世纪70年代开 始,20世纪初统一的世界市场形
1.自然环境(这里仅指与人类经济贸易 活动有关的主要因素)
自然条件与资源是一国经济贸易活动 的基础。
2.人文环境对国际贸易有重要深远的 影响(人口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历 史因素等)
3.经济环境包括诸多要素,必须掌握 以下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是学习分 论各国经济的基础知识:
(1)国内生产总值(GDP)
三、政治历史因素对国际贸易 的影响
(促进作用及阻碍作用)
一、经济发展水平 1.国内生产总值( GDP ) 2.人均国民收入(人均GNI) 二、产业结构 各国三次产业变化的4个阶段: 1.产业结构呈一、二、三阶段,处
于农业社会阶段。
2.产业结构呈二、一、三阶段, 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阶段。
板书要点:
一、区域贸易中心的形成
(1)公元前3000年对外贸易 中心
中东----埃及-----古巴比伦 (2)西方贸易中心(公元前6
《国际经贸地理》PPT课件

❖ 自然地理环境对世界经济贸易活动的布局起着重要制约 作用。
❖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为: 北三洲和南三洲: ❖亚洲、欧洲、北美洲; ❖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三大洋又把陆地分为三对: 美洲对、亚澳对、欧非对。
❖ 陆地偏重在北半球。
PTP课件
❖ 根据是否适于人类大规模定居,自然地理大结构 把地表分为两大类地区: 自然障区和非障区。
PTP课件
❖ 第一级,第一组(有出海口的) ❖ 西方国家的工业区 3个。 ①北美洲东部工业区 ❖ 美国经济地理的横轴和纵轴,加拿大圣劳伦斯河谷。 ②日本工业带 ❖ 九州—鹿岛。 ③西北欧工业区 ❖ 西欧大陆(德、法); ❖ 英国(英格兰地区)。
PTP课件
第二级,第二组: ❖ 前苏联的内陆工业区 3个。 ①中央工业区(俄罗斯) ❖ 莫斯科为中心。库尔斯克铁矿。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②乌拉尔工业区(俄罗斯) ❖ 二战发展起来的。乌拉尔油田。石油工业、钢铁工业、
PTP课件
❖ 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是国民总收入用世界银行图表集法 换算为美元除以年中人口数。
❖ 国民总收入(GNI)是指所有居民生产者创造的增加值的总 和,加上未统计在估计产值中的任何产品税(减去补贴), 再加上境外原始收入的净收益(雇员薪酬和财产收入)。
❖ 国民总收入(GNI)以本国货币计算,为便于经济体之间的
❖ 包括“人口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 标、生活质量指标、教育水平指标、创新能力指标、 信息化程度指标、生态化程度指标”。
❖ 世界各国被分为发达组、较发达组和不发达组,每 一组又被细分成若干等级。
PTP课件
一、世界经济贸易区域集团化的涵义
❖ 由若干个国家组成的区域性集团。 ❖ 这些国家在地理上是邻近的,在经济发展上是相似的
❖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为: 北三洲和南三洲: ❖亚洲、欧洲、北美洲; ❖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三大洋又把陆地分为三对: 美洲对、亚澳对、欧非对。
❖ 陆地偏重在北半球。
PTP课件
❖ 根据是否适于人类大规模定居,自然地理大结构 把地表分为两大类地区: 自然障区和非障区。
PTP课件
❖ 第一级,第一组(有出海口的) ❖ 西方国家的工业区 3个。 ①北美洲东部工业区 ❖ 美国经济地理的横轴和纵轴,加拿大圣劳伦斯河谷。 ②日本工业带 ❖ 九州—鹿岛。 ③西北欧工业区 ❖ 西欧大陆(德、法); ❖ 英国(英格兰地区)。
PTP课件
第二级,第二组: ❖ 前苏联的内陆工业区 3个。 ①中央工业区(俄罗斯) ❖ 莫斯科为中心。库尔斯克铁矿。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②乌拉尔工业区(俄罗斯) ❖ 二战发展起来的。乌拉尔油田。石油工业、钢铁工业、
PTP课件
❖ 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是国民总收入用世界银行图表集法 换算为美元除以年中人口数。
❖ 国民总收入(GNI)是指所有居民生产者创造的增加值的总 和,加上未统计在估计产值中的任何产品税(减去补贴), 再加上境外原始收入的净收益(雇员薪酬和财产收入)。
❖ 国民总收入(GNI)以本国货币计算,为便于经济体之间的
❖ 包括“人口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 标、生活质量指标、教育水平指标、创新能力指标、 信息化程度指标、生态化程度指标”。
❖ 世界各国被分为发达组、较发达组和不发达组,每 一组又被细分成若干等级。
PTP课件
一、世界经济贸易区域集团化的涵义
❖ 由若干个国家组成的区域性集团。 ❖ 这些国家在地理上是邻近的,在经济发展上是相似的
国际贸易地理第十章课件

(二)自然资源
南非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巨大,但石油资源匮乏,国内现已探 明储量并开采的矿产有59种。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钛、硅 铝酸盐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蛭石、锆居第二位,氟石、磷酸盐居第 三位,锑、铀居第四位,煤、钻石、铅居第五位,锌居第六位,铁矿 石居第九位,铜居第十三位。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 国,黄金出口额占全部对外出口额的三分之一,因此又被誉为“黄金 之国”。
根据南非和欧盟达成的关于汽车类产品的自由贸易协议,欧盟在 2008年前逐步降低直至免除从南非进口汽车的关税,而南非将在2012年 前逐步降低从欧盟进口的汽车及轻型商用车的关税,即从25%降至18%。
2024年3月3日星期日
(一)进出口贸易总量
南非是非洲大陆的贸易大国,进出口总额居非洲国家之首。 2007年1—9月,南非进出口贸易额为1082.4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增 长19.3%。其中,出口503.8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20.0%;进口 578.5亿美元,较2006年同期增长18.6%。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南 非货物贸易下滑。
2024年3月3日星期日
(四)人口和民族
南非统计局2010年7月20日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南非人口即将 达到5000万人。其中女性约占51%,农村地区的女性比例更高。
南非系多种族、多民族国家,享有“彩虹国度”的美称,分黑 人、白人、有色人和亚裔四大种族,分别占总人口的79.5%、9.2%、 8.9%和2.5%。
南非有11种官方语言,分别为阿非利加语、英语、恩德贝莱语、 科萨语、祖鲁语、索托语、斯瓦蒂语、茨瓦纳语、文达语及聪加语。 英语和阿非利卡语为通用语言。
南非宗教活动较为普遍。白人、大多数有色人和60%的黑人信奉 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亚裔人约60%信奉印度教,20%信奉伊斯兰教; 部分黑人信奉原始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