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旅游文化的品牌建设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旅游行业的品牌建设与推广策略

旅游行业的品牌建设与推广策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深入,旅游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建设和推广旅游品牌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品牌建设和推广策略两个方面,探讨旅游行业的发展。
一、品牌建设1. 定位与目标品牌的定位非常重要,它是品牌建设的基础。
旅游品牌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明确品牌的目标受众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比如,针对不同的旅游人群,可以定位为豪华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不同的品牌类型,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品牌标识品牌标识是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品牌的形象代表,可以通过标志、商标、口号等方式进行体现。
旅游品牌的标识应该与品牌的定位和目标相一致,能够在人们脑海中形成印象,提升品牌的辨识度。
3. 产品与服务品质品质是构建良好旅游品牌的重要因素。
旅游产品的质量包括景区的环境、服务的态度和专业程度等方面。
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将带来良好的用户口碑和品牌形象,进而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二、推广策略1. 整合营销传播旅游品牌的推广需要借助各种营销传播渠道,比如广告、公关、推广活动等。
而整合营销传播就是通过多种渠道的有机结合,形成品牌的一致形象和声音,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2. 旅游线路的创新创新是旅游品牌推广的必要手段。
通过创新旅游线路和产品,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的目标客户。
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或者景区合作,设计特色的线路和活动,满足游客对不同旅游体验的需求。
3. 社交媒体的运用社交媒体在旅游品牌推广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旅游相关的内容,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提升品牌的传播效果。
同时,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用户进行互动,增加用户粘性和品牌忠诚度。
4. 用户口碑营销用户口碑是旅游品牌推广的重要资源。
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好评,进而让用户成为品牌的忠实传播者。
可以引导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旅游经验,推荐品牌给其他潜在客户。
旅游论文开题报告

旅游论文开题报告旅游论文开题报告一、引言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对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旅游对于目的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分析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旅游对经济的影响1. 旅游业的经济贡献旅游业作为一种服务业,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同时,旅游业还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目的地的经济会得到有效推动。
2. 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效应旅游业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例如,旅游景点的建设和运营,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同时,旅游业还能够吸引外来游客消费,增加地方税收收入。
三、旅游对文化的影响1. 旅游与文化传承旅游业能够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
通过旅游,游客可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增加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旅游业也能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经济支持,推动文化传承的发展。
2. 旅游与文化交流旅游业能够促进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旅游,游客可以体验不同地方的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同时,旅游也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四、旅游对社会的影响1. 旅游与社会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旅游业的兴起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同时,旅游也能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高社会素质。
2. 旅游与社会和谐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依赖当地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通过旅游,游客和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促进了社会和谐。
同时,旅游还能够提高居民对自身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会凝聚力。
五、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 可持续旅游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旅游业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挑战。
未来的旅游业需要注重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文化传承,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旅游品牌开发与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文化旅游品牌开发与建设情况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某旅游公司的负责人,今天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公司在文化旅游品牌开发与建设方面的情况。
作为国内相对年轻的旅游公司,我们始终秉持着“旅游,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理念,致力于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让游客在旅程中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魅力和旅游体验。
一、文化旅游品牌的概念与特点文化旅游品牌是综合性旅游服务供应者所创造的全新旅游品牌,它在服务内容和价值观上以文化价值为核心,以旅游体验为宗旨,以品牌应用为手段,以满足游客文化需求为导向。
文化旅游品牌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内涵:以文化融入旅游,打造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2. 创意设计:通过精细化的景区规划和产品设计,打造有创意的旅游产品。
3. 活动组织:组织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4. 服务品质: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和全方位的游客服务。
二、公司文化旅游品牌的开发与建设1. “闲云野鹤”文化旅游品牌我们公司目前主打的文化旅游品牌是“闲云野鹤”。
这个品牌定位于“健康、休闲、自然、文化”,以养生、会景和学习为主要特色,是一个结合山水自然景观与文化历史特色的旅游品牌。
我们的旅游产品非常注重文化融入,我们利用亲自采摘、制作土特产等方式,让游客深入本地文化,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
2. “风雅之旅”文化旅游品牌同时,我们公司也在开发以“风雅之旅”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品牌。
这个品牌的目标市场主要是有艺术修养、热爱创新和追求品位的游客。
我们将艺术作品、音乐、绘画、雕塑、小品等技艺融入旅游过程中,让游客在旅程中不仅仅是观光,而是享受艺术之旅。
三、公司文化旅游品牌营销策略1. 建立专业服务团队,让游客全程享受高品质服务。
我们公司注重优质的服务体验,为此我们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同时与当地的文化和旅游相关机构合作,在旅游服务和文化体验上融汇贯通,保证游客能够在旅程中全面地了解地方的文化特色。
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研究

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在众多的景区中,如何进行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的研究,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已成为景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两个方面,探讨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研究。
一、品牌建设品牌是景区的重要资产之一,建立品牌对于旅游景区而言非常重要。
品牌是景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体现景区的特色和价值观。
品牌建设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基础。
景区应该以其特有的资源和文化,确定自己的品牌特色和定位,以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2、品牌命名和标识:景区的品牌命名和标识是其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牌的命名应该简单明了,容易记忆,而标识则应该与品牌定位相符合,能够让人一眼看出该景区的特色。
3、品牌宣传:宣传品牌是品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景区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册、演示片等渠道,向游客传达其品牌形象和价值观。
4、品牌保护:旅游景区的品牌建设需要长期维护和保护。
景区管理者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品牌保护机制,保护景区的品牌资产不受侵犯。
二、营销策略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是品牌建设后最重要的一环。
通过营销策略,景区可以将其品牌形象传达给更多的游客,从而提高客流量和收益。
具体的营销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调研:景区管理者应该了解其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偏好,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通过市场调研,景区可以了解客户对其品牌形象的认知和印象,有针对性地改善和调整。
2、互联网营销: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旅游业营销的一个重要渠道。
景区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例如建立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通过这些渠道,景区可以向游客提供精准的信息,增强对其品牌的认知和好感度。
3、口碑传播:口碑传播是景区营销中很重要的一环。
游客的口碑可以对景区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景区管理者需要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以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口碑。
4、合作营销:景区可以与其他旅游服务提供商合作,例如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等。
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建设

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建设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
随着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融合了文化元素和旅游需求的综合性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然而,要使一个地方的文化旅游产业真正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进行品牌建设。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建设。
第一,调研情况品牌建设首先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调研。
特定区域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要经过全面、详尽的梳理和整理。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与活动。
同时,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找到差距和优势,为品牌策划提供依据。
第二,精选特色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选择凸显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的元素是品牌建设的重要一环。
可以通过举办传统节日、举办文化展览、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等方式,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并将其作为旅游产品的卖点。
这样不仅能够吸引游客的注意,更能够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体验,提升品牌价值。
第三,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品牌建设要把文化和旅游进行有效的结合,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
可以通过开展文化主题旅游活动、发展民宿业和文化旅游线路等方式,让游客在旅行中享受到深度的文化体验。
例如,提供参观博物馆、书法体验、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不仅能加深游客对文化的了解,也能加强游客与当地的互动和融合。
第四,提升服务质量品牌建设还要着重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
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对游客的实际需求的理解和满足能力。
加强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服务反馈和投诉渠道,及时解决问题和改进不足。
只有确保游客的满意度,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第五,整合资源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建设,还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合力。
这包括与相关企业、文化机构、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推动品牌建设。
通过开展业务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利益共赢。
同时,要加强对外宣传的统一性和力度,全方位展示品牌形象和文化旅游产品的独特魅力。
城市旅游业的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研究

城市旅游业的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研究一、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旅游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城市旅游业的品牌建设包括城市形象、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等方面,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可以形成城市的品牌形象,并且让游客记住并愿意再次来到这个城市旅游。
建设一个城市旅游品牌需要长期的投资和管理,需要全局规划和品牌定位。
1.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外部表现,包括城市的建筑、交通、环境和人文特色等方面。
建立城市的形象需要统一的标准和宣传,包括城市的logo、色彩、字体、标语等等,用以表现城市的特点和文化底蕴,让游客在游览城市时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2. 文化特色城市的文化特色也是城市旅游品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城市的文化底蕴表现了城市的特点和历史传承。
在品牌建设中,通过挖掘和表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可以让游客更深入了解城市,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3.旅游资源一个城市的旅游资源也是形成城市品牌的重要因素之一。
旅游资源包括风景名胜、历史遗迹、美食、民俗文化等方面。
通过挖掘和整合城市旅游资源,可以让游客享受到更好的旅游服务和体验,也可以让游客有更多的理由再次选择这个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
二、营销策略品牌建设是城市旅游业的基础,制定好品牌管理和营销策略可以让城市品牌落地并有效地推广。
城市旅游品牌营销策略需要在渠道选择、营销内容、宣传传播方面进行订制和规划。
1.渠道选择在城市旅游品牌营销中,渠道选择非常重要,对于不同的品牌和目标游客,选择不同的宣传渠道可以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常见的渠道选择包括市场推广、宣传物料、社交媒体、网站和搜索引擎优化等。
2.营销内容城市旅游品牌营销内容需要紧密结合品牌定位和目标游客,提出吸引目标游客的旅游主题和活动,以此吸引目标游客。
例如推出历史文化、美食、休闲娱乐等主题,让游客能享受到丰富的旅游体验,让游客记住这个城市。
3.宣传传播城市旅游品牌宣传传播是品牌营销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效的宣传传播可以让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旅游区开题报告范文

有关“旅游区”的开题报告有关“旅游区”的开题报告如下: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旅游不仅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还有助于弘扬当地文化和历史,提高国际知名度。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旅游区的开发和管理,以期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旅游区的开发和管理,通过研究旅游区的规划、开发、运营、营销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旅游区的开发和管理进行深入探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区规划:研究旅游区的规划理念、规划原则和规划方法,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旅游区开发:研究旅游区的资源条件、开发模式和开发策略,探讨如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旅游区运营:研究旅游区的运营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4.旅游区营销:研究旅游区的市场定位、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探讨如何提高旅游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研究预期能够深入分析旅游区的开发和管理,提出一系列有益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本研究还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旅游区在开发和管理方面的特点和差异,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五、研究计划和时间表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文献资料收集和分析(1-2个月):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
2.实地调查和访谈(3-4个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区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了解其开发和管理情况。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策略与实践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策略与实践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是指将一个地方或旅游景区打造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品牌建设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策略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方法和经验。
策略:1.定位策略:旅游目的地品牌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明确的定位,如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创意设计等。
定位应具有独特性和差异化,以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2.市场营销策略:品牌建设需要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推广,包括广告、宣传、推广活动等。
品牌传播应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并通过合作伙伴扩大影响力。
此外,针对不同市场细分和不同游客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
3.培养游客忠诚度:忠诚度是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关键。
通过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品质保证和良好的服务质量,培养游客对品牌的忠诚度。
可通过会员制度、折扣优惠、定期活动等方式促使游客重复消费,同时通过积极回应游客反馈建议,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满意度和体验。
4.品牌塑造:品牌建设需要塑造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价值观。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体育赛事等,塑造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形象。
同时,与当地居民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努力推动品牌建设,形成共识和合力。
实践:1.加强品质管理: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设施建设,通过改善游客体验和满意度,留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建立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2.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包括景点观光、文化体验、特色美食、户外探险等。
同时,整合当地的自然、人文和历史资源,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增加吸引力。
3.创新营销手段:运用新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品牌推广,通过有趣的内容和互动形式吸引游客关注。
同时,与旅行社、OTA等合作推广,提供优惠和特别礼遇,增加品牌知名度。
4.聚焦口碑传播:通过积极回应游客评价和媒体报道,树立良好的口碑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慈城旅游文化的品牌建设策略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品牌是一种产品乃至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它产品和企业的标志,对一个地区 而言,品牌就其拥有的文化而言,象征了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旅游品牌代 表着旅游地的个性形象,是提升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关键。旅游地之间 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已经上升为品牌之间的竞争,品牌已经成为推动地区旅游业 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旅游业品牌化势在必行。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市场 竞争不断加剧、旅游消费心理日益成熟、越来越个性化的市场需求都对旅游企 业的品牌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我国的旅游业整体还没有树立起品牌 意识,品牌建设方面与市场的要求以及人们的期待相距甚远。 随着区域文化旅游模式与区域文化旅游业的兴起以及旅游业全球竞争时代 的到来,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在区域旅游发展乃至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是对一个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 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一个地区旅游的特色。 慈城作为宁波的一个古县城,蕴含了丰富的慈孝文化、科举文化、儒商文 化、进士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但慈城的旅游业并没有因为这些丰富的历史 文化而蓬勃发展起来。与江南六大古镇相比,若论悠久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 化底蕴,慈城可能更胜一筹,但论知名度,慈城却显得寂寂无闻。因此,慈城 要走品牌发展之路,培养旅游者的品牌忠诚,并带动周围的旅游人群也形成品 牌的忠诚,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并以此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本文预期目标有以下三点:(1)对品牌建设相关理论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总结, 对理论有一个更深层面的理解;(2)对慈城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目前 所面临的问题;对慈城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更深的了解;(3)将理论运用于实际, 为慈城文化旅游的品牌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设对策。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状况: 陈放(2002)提出品牌形象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营销活动渴望建立的、受 形象感知主体主观感受及感知方式、感知前景等影响,而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 联想性的集合体。而年小山(2003)将“品牌形象”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上的 品牌形象是品牌组织与产品在设计、包装策略下的视觉感受。广义上的品牌形 象包含可视性因素和不可视性因素两个方面的因素。 关于品牌定位的概念方面,周永和王栋提出了定位新模型的观点,该模型 尝试用个性形象、价值、信赖和社会文化在品牌和顾客之间架起的四道桥梁, 来形象地概括品牌定位的四个方面。 李光斗(2004)认为,品牌关系实质上是一个“关系体系”,他的研究经 历了三大跨越:一、从顾客到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跨越“关系体系”;二、从单 个企业到组织生态系统的层次跨越;三、从单一品牌到品牌群落的结构跨越。 姚作为(2001)、马瑛甘(2002)、程玉桂(2002)都对旅游品牌下定义。 他们认为旅游品牌指旅游经营者凭借其产品及服务确立的代表其产品及服务形 象的名称、标记或符号,能给旅游者带来独特精神享受的一种利益承诺,它建立 在旅游资源或旅游地域的独特性之上,同某个具体旅游产品或旅游产品群相关 联,并且表明了此项承诺的来源与标准。旅游品牌化可以降低旅游者搜寻旅游 产品的成本,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潜在保持和吸引旅游市场和利于实行网 络化、集团化经营四大作用。 冷志明(2005)提出旅游目的地品牌是一种文化力和巨大的无形资产,历史 文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宗教文化、艺术文化等要素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 成的主要要素。真实性、专属性、导向性、美誉性、认同性等原则是旅游目的 地品牌定位的基本准则。 国内对旅游品牌化的研究慢慢成熟起来。很多学者认为将品牌意识运用于 旅游,能确定其身份, 使其与众不同。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品牌意识逐渐 渗透到游客的消费观念中,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出行前目的地的选择和最终决 策。旅游业发展呼唤品牌意识既是顺应市场经济的潮流,也是适应其自身变化 和发展的需要。任何旅游城市,只有树立了富有竞争力的区域性整体品牌形象, 才可能在旅游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国外研究状况: 美国品牌专家 Gardnerand(1955)和 Levy(1955)在论文《产品与品牌》强调 要认识品牌的性质,即品牌不仅具有功能性价值,而且具有情感性价值。 Gardnerand 和 Levy 还指出,品牌的建设要超越差异性和功能主义,它应该注 重开发一种个性价值。David·Ogilvy (2000)提出了品牌形象理论。他认为, 企业在推销一个产品之前,要通过广告为产品树立一种形象,让消费者认同。 品牌定位,最初是由美国著名营销专家 Ai·Reese 和 Jack·Trout(1972)提 出的,品牌定位就是要使品牌在选定的目标市场,并在消费者的心里占据一个 特定位置。Jack·Trout(1972)提出了全新的定位理论。他认为,定位就是在 顾客的大脑里占据一席之地。他们特别强调了第一的重要性及类的独特性。品
1 牌定位实际上是一个建立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与结果。 Aker (2001)提出了著名的基于品牌识别的品牌创建理论。在该书中,他 提出了建设品牌识别系统的三个步骤,即品牌战略分析、设计品牌识别系统以 及构建实施系统。他认为品牌识别是品牌战略者们希望通过创造和保持的能引 起人们对品牌美好印象的联想物。 Keller,Kevin Lane(1993)也提出了著名的基于顾客价值创造的品牌创 建理论。凯勒认为,通过品牌的构成要素、营销策略组合、辅助性工具的综合 使用可实现品牌的创建。 Cnoth(1998)首先提出,旅游目的地品牌化首先要使旅游吸引物品牌化, 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这个角度展开品牌化的研究。Richard Batchelor 和 Philip Kotler(2002)也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和目的地品牌化问题。他们认 为目的地公众形象是争夺游客的成功因素,向潜在顾客传达信息的一个有效途 径是开发景点与旅游设施的组合产品,区域旅游战略的根本目标是把现有的条 件转化成旅游者期望的状况。 Lingping(2002)认为,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是指通过积极的形象塑造活动 来选择某种品牌要素组合, 从而使自身品牌显得与众不同的过程。不少学者运 用合作理论与权力理论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化进行了研究。也有学者认为旅游目 的地品牌化必须有效地结合当地文化、历史和自然特征, 从而打造一个强势的、 与众不同的品牌。 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关于品牌化的研究引起理论界和实业界的极大兴趣,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大幅增多,但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研究却还是相对较新的。 而随着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竞争快速推进到旅 游品牌的竞争。因此,旅游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创造出消费者认可的旅游品牌, 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 3.参考文献
[1]梁明珠.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唐勇.文化营销与旅游品牌塑造 [J].商场现代化,2006. [3]陈放.品牌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4]年小山.品牌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周永,王栋.品牌定位新视角 [J].企业活力,2005. [6]李光斗.品牌竞争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姚作为.我国旅游业品牌化进程初探[J].经济经纬,2001(5). [8]马瑛甘,枝茂.旅游产品品牌决策初探[J].市场经济研究,2002(1). [9]程玉桂,曹慧兰.江西旅游品牌化之我见[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2(4). [10]冷志明.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2). [11]万三敏.旅游目的地品牌信息传播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2006 (3).
2 [12]David. Ogilvy. Confessions of an Advertising Man; Lin Hua translation.[M].Beijing: China Price Press, 2003 (7) . [13]Jack ·Trout. cross bits [M].Beijing: China Financial Publishing House, 2000. [14]Ai. Reese, Jack·Trout. Location[M].Beijing: China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2002(5). [15]Burleigh B. Gardner, Sidney J. Levy. The Product and the Brand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50. [16]David A.Aaker.Erich Joachimsthaler. Brand Leadership[M].New York:The Free Press, 2000. [17]Conth J. Conference Reports :Branding Tourism Destin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 [18]Keller,Kevin Lane.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M].London:Prentice Hall Incorporation, 1998. [19]Lingping A·Cai.Cooperative Branding For Rual Destination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 概述 1.1 旅游品牌的涵义与意义 1.2 文化在旅游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1.3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2 慈城旅游品牌建设中的文化资源 2.1 慈城旅游文化资源概况 2.2 慈城文化与旅游品牌融合的现状 3 慈城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品牌意识不强,知名度不高 3.2 品牌形象模糊 3.3 基础资源不足,旅游文化资源破坏严重 3.4 产品开发滞后,附带消费不旺 3.5 从业人员品牌意识淡薄 4 慈城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对策 4.1 品牌塑造 4.2 品牌传播 4.3 品牌管理 5 结论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