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守株待兔》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课前预习1.朗读①朗读课文共( )句话,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本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写的是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田边的_____,一个农夫捡到了,从此就放下锄头整天_____,希望再有兔子撞死,可是他__________,田地也荒芜了。

3.生字词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守株待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②认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宋耕释冀4.理解①借助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试着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因释其来而守株。

③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怎样的?把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5.搜集另一则寓言,把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文知识点我会写守(shǒu)把守守候守望守卫株(zhū)株守植株株距一株待(dài)期待接待等待担待(dāi)待会儿宋(sòng)仿宋南宋北宋宋瓷耕(gēng)耕种耕地耕耘触(chù)接触感触触犯触角颈(jǐng)头颈瓶颈颈椎释(shì)解释诠释阐释释放其(qí)其中与其其实尤其多音字: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字义: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

②走:跑。

③折:折断。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来: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③复:再,又。

⑨身:自己。

了解作者: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

师从荀子。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代表作。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在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切中要害。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优质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1.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人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对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单元任务群目标】【单元任务群设计】5 守株待兔【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寓言故事中的教育意义或深刻的道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思维能力:比较“阅读链接”的《南辕北辙》与《守株待兔》两则寓言的异同。

审美创造:品味寓言故事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的特点。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的文言文。

课文通过种田人偶然拾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这一道理。

关注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寓言的特点有: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关注学法指导:学习本课时,可以立足学生学习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的经验,从读准字音,停顿准确和想象、补白文言文故事中的省略处着手,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大概内容。

关注积累:郑人买履掩耳盗铃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狐假虎威刻舟求剑自相矛盾井底之蛙滥竽充数买椟还珠关注词语:文言多单音节词,如“耕”是“种田”的意思。

“株”是“树桩”的意思。

“冀”是“希望”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有的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文已经不一样了,如文中的“走”是“跑”的意思,与现代的“走”的意思不同。

《守株待兔》说课稿

《守株待兔》说课稿

《守株待兔》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小学生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农夫守株待兔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勤劳、耐心和努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创造力。

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拼音和常用汉字,能够初步认读一些简单的文言文,但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用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2)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3)初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读出文言文;(4)初步感受勤劳、耐心和努力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课文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用法;(3)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故事情节和重要人物事件;(4)通过实际操作和创新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2)初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读出文言文。

2.教学难点:(1)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用法;(2)感受勤劳、耐心和努力的重要性。

五、说教法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创新设计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情境教学中,通过图片、课文朗读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讨论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用法,并引导学生掌握故事情节和重要人物事件;在创新设计中,通过实际操作和创新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农夫守株待兔的场景,引导学生想象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讲授(1)课文朗读: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方法。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教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守株待兔》教案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学生能够理解“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含义,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劳而获的思想是错误的,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培养学生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寓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PPT、生字新词卡片、教学挂图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生字新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发兴趣教师手持“兔子”和“农夫”的图片,以生动的表情和语调对学生说:“同学们,看,我这里有两张图片,一张是活泼可爱的兔子,另一张是辛勤耕作的农夫。

你们知道吗?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你们能猜出这个故事是什么吗?”给予学生短暂的思考时间,随后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猜测,无论答案是否正确,都给予鼓励和肯定。

教师进一步引导:“看来大家对这个故事都充满了好奇心,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守株待兔》。

”2.揭示课题教师在黑板上端正地写下课题《守株待兔》,同时让学生跟随教师的笔触在空中书写,加深对课题的印象。

请学生齐读课题,注意发音准确、声音洪亮。

教师简单介绍:“‘守株待兔’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故事,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看看它到底讲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标注出来。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阅读节奏。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选择几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读懂语言故事的内容,理解寓意,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3、能够对文中的种田人、野兔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4、对故事的结果展开发散思维训练。

5、能够对别人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并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感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圆卡片、人物(种田人、野兔、树桩)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刚刚学了一篇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不要做坏事,不要做自己欺骗自己的事。

今天我们还有一篇名为《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利用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同时这又是的重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读故事:二、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课件展示课文情景剧及文字)(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

(2)欣赏课文的画面展示,并初步体会文中人物的做法有何不妥。

2、自读课文:课文内容多么生动有趣呀,同学们想亲自读读课文吗(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要求:(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理解字义,把生字圈出来。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在课文中找一找守株待兔中株待的意思和题目的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1)课文中八个生字宝宝已被老师请了出来,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那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你的新朋友好吗请同学们合上书。

(教师出示制作好的生字卡片,每出示一张指名学生认读、组词并在黑板上默写这个字,卡片交给同桌观察字形,完后订正学生写的字,并比较谁的字写的工整美观(此处两问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快速准确记住字形。

)(2)理解课题:打开课本①学生汇报株的意思是树桩。

(教师板书,同时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树桩的形状,教师在黑板贴上自己制作的树桩)②学生汇报待的意思是等,师问:等什么(在学生齐答兔子时,一边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野兔的样子,一边在黑板贴上野兔)③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回答守株待兔的意思。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三下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宋、耕”等生字,会写“守、株、待”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背诵课文。

【单元学习任务】中国寓言文学馆游园会【本课学习情境】第一站:中国寓言·古人智慧馆【教学过程】图片导入,任务驱动:1.单元导语页寓言图片导入2.学习本单元学习要求。

3.介绍情景活动,中国寓言文学馆馆长邀请我们去参加游园活动。

过渡:第一站,我们要来读一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叫做“守株待兔”第一关:识字断句,读好寓言1.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我们再读课题。

2.回顾上学期我们学习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时是怎么学的吗?这是一则寓言,我们还要多做一步:明白寓意。

4.读好课文。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两次,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好停顿,用铅笔试画停顿线。

5.根据断句,再读课文。

读得有滋有味恭喜大家第一关闯关成功!第二关:据图入文,读懂寓言1.借助绘本故事,从前有一个农夫,他的田地里有一个树桩,借助注释知道文中的株指的是树桩。

2、突然有一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借助注释知道走这个字在古代的意思是:跑。

了解古今异义。

3、借助课本中5个注释读懂长句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4、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结果(),是呀兔子再也没有得到,而农夫也成了宋国人的笑话,这就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总结结:我们“结合绘本中的图片”“借助注释”读懂整个故事,第二关闯关成功。

第三关:梳理文脉,讲好寓言1.根据故事的发展,把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进行划分,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2.按照故事的发展、借助我们的绘本图片,完整讲好故事,评价讲故事 3老师用白话文读故事,学生快速读出文言文里相应的内容4.尝试背诵古文成功闯过第三关!第四关:以笑思辨,明白寓意1、思辨:你们认为农夫该不该被笑?宋国人为什么要笑他呢?开展一场以“能言善辩论农夫”为主题的辩论赛,认为该被嘲笑的同学是正方,认为不该被嘲笑的同学是反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守株待兔》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篇寓言。

《守株待兔》这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述的一个种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支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就自认为不用耕作,守在树桩胖等着兔子的到来,最后结果是毫无收获,还被人耻笑。

这篇寓言蕴含着哲理:要想有所收获,必须要付出,不能心存侥幸,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懂得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二、说学情分析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在不断发展,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文本。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创设情境,比如,在讲解文本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图画,这种直观的形象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劝一劝这位农夫,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外,这是一篇文言文,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积累文言词汇也是一教学重点。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基于新课标理念,我确定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梳理文章大意。

2、通过朗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3、懂得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这一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基于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创设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了解守株待兔的故事背景及含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3. 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PPT演示文稿;2.守株待兔的故事书籍或素材;3.学生练习册;4.贴纸、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守株待兔”;2.通过提问导入话题:“你们听说过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吗?知道它讲的是什么吗?”故事讲解(15分钟)1.给学生讲解“守株待兔”的故事背景和情节;2.利用PPT演示文稿辅助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3.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所蕴含的寓意和反思。

小组讨论(1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2.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3.给每个小组分发讨论问题的纸张,要求小组成员在限定时间内讨论并记录答案;4.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坐而论道(15分钟)1.邀请几个小组的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并在黑板上记录;2.引导学生讨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学习内容总结(5分钟)1.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总结归纳;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守株待兔相关的练习题。

拓展延伸(10分钟)1.鼓励学生编写自己的寓言故事,探讨其中的道理和哲理;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编写的故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守株待兔的故事,培养了观察力和耐心,提高了思维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锻炼了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拓展延伸活动,学生还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作业布置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守株待兔寓意的心得体会,要求150字以上;2.要求学生阅读一篇寓言故事,并写一篇100字的读后感;3.鼓励学生继续编写寓言故事,并在下节课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0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认识生字
sòng gēng shì jì
宋耕释冀
字正腔圆读得好! 一板一眼读规范!
0
生字认读
宋耕释冀 猜


门下一棵大树
啦 宋
0
认识生字
冀中 小心翼翼
形近字
0
寓言朗读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 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 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B. 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 C. 每个人都有好运气,不劳动也会有收获。 D. 妄想不劳而获,结果惹人笑话。
三、填空。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事情的起 因是_____兔__走__触__株__,__折__颈__而__死____________;事情的 发展经过是_因__释__其__耒__而__守__株__,__冀__复__得__兔__________ ; 事情的结果兔是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0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串珠问题1)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寓言朗读
反复读,将寓言故事读通顺,读流 利,读通全文,理解字义。对照注释了 解故事的整体意思,体会人物的言行与 心理。
读好寓言的断句

冀:希望。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0
shì
释放 释
结构:左右 音序:S 部首:采 组词:解释 如释重负 造句:太阳释放出火热的光芒。
书写指导:左边是一撇、 下边一个米字、不要写成 采字,右下边是两横一竖 。
寓言赏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种田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0
寓言赏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谁可以借助注释说一说这句的意思?
守 株 待 兔
0
课前准备
寓言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 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 但言简意赅。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 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 体裁。
0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守:看守,看护。 株:树桩。 守株待兔:守着树桩等待撞来的兔子。
知识拓展
南辕北辙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 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如果 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 作用。
0
学习生字 偏旁不是“亻”。
守株待宋
“寸”横略长。 注意“木”做偏 旁的写法。
0
学习生字 左右宽窄相当。
耕触颈释其
左部略窄。 左右宽窄相等。
0
从此他就放下手里的农具守在树桩 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0
说一说
1.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他
2.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 啦,谁来帮帮我?农夫却
3.寒风呼啸,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哭泣:我快要冻死 啦,谁来帮帮我?这个农夫仍然
寓言赏析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他不但没得到兔子,还被宋国人笑话。
寓言赏析
这个寓言故事讲了一件事情,那我 们可以把事情的条理理清楚吗?
0
读书有法
你是怎样有条理地读书的?
人物 地点 时间
起因 经过 结果
0
课堂展示
假如宋人一直在守株待兔的话, 那结果会怎样?会得到兔子吗?你有 什么话想对他说呢?
0
二、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 ) A. 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运气过日
书写指导:耒字三横紧凑、下 横稍长、稍向上拉、中竖要长 ,井字下横和左竖都要长。
造句:爷爷正在用拖拉机耕地。
寓言赏析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跑。 触:碰,撞。
0
生字复习
jǐng 颈椎 它是多音字!

gěng 脖颈儿 颈椎:我们平时要注意保护颈椎。 脖颈儿:小心!不要伤了脖颈儿。
0
jǐng
折颈 颈
音序:J 部首:页 组词:颈项 长颈鹿 造句:爸爸的颈部经常疼痛。
书写指导:首笔横短撇长、 点在撇下边不交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工字下 横变为一提,页字要窄长。
寓言赏析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谁可以借助注释说一说这句的意思? 有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扭断脖子死了。
0
寓言赏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因:于是。 释:放下。
对照注释反复读
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0
班级展示
讲一讲这个寓言故事给同学听,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1.谁在等兔子? 2.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 3他等到兔子了吗?
0
寓言赏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谁可以借助注释说一说这句的意思? 宋国有个种田人,他的田地中有个树桩。
0
gēng
耕者 耕
音序:G 部首:耒 组词:耕地 精耕细作
课堂展示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宋人的做法是愚蠢的,这则寓言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把偶 然当作必然,别想不劳而获,要脚踏实地。
0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串珠问题2)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 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 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 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 能再得到只兔子。野兔没有再获得,而他 自己也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0
课堂展示
说一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0
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串珠问题4)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 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 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 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 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 果的。所以被宋国人笑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