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品味语言艺术;

3、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教学方法

朗读体悟法(其实,教学本文,采用圈点批注法更好,边读边问边批注,最后总结。把大量时间交给学生朗读体悟,效果更好。)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品味语言艺术。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情境导入:播放秋景图片(幻灯片),谈谈你对秋天的印象......

2、诗句导入:

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汉代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

3、语言导入: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宋玉、刘彻、杜甫皆"悲秋",而刘禹锡、毛泽东则"颂秋",自是源于他们不同的"心灵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入郁达夫的心灵的世界,看看他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二、郁达夫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896年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三岁丧父,1912年夏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翌年进入杭州蕙兰中学,因绝望于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遂回家闭门苦读。

1913年随兄赴日留学,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开始接触西洋文学,并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21年,与郭沫若等人成立了创造社。小说《沉沦》为其代表作,深刻地表现了受压迫的留日学生的苦闷与彷徨,并塑造了一个性格忧郁和心理变态的青年形象,具有强烈的反旧礼教色彩,惊世骇俗。1922年毕业回国。主要作品还有《春风沉醉的晚上》、《茑萝集》、《迟桂花》等。

1938年携妻儿抵新加坡,主编《星州日报》等报刊副刊,发表大量战斗性很强的文章声援抗日斗争。曾被日军强迫任翻译七八个月,在此期间暗中保护和营救不少印尼群众和华侨。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

杀害于苏门答腊岛,年50岁。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多媒体);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表演朗读。

四、再读,整体把握。

(一)、朗读1-2段

1、哪句话总写了北国之秋的总体特征?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第2段写江南之秋(不是"故都的秋")有什么作用?

3、这两段中最显著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

1、中心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总体特征。提纲挈领,笼罩全篇,为全文总纲。

2、写江南之秋,意在对比,目的是突出北国之秋之美。

3、排比。○1、......清,......静,......悲凉。增强了语言气势,凸出了北国之秋的总体特征。○2、......味,......色,......意境与姿态,......不饱,......不透,......不到十足。从多个角度说明江南之秋的不足,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

(二)、朗读3-12段

1、3-11段是描写,共描绘了北国之秋的五幅图,请简要归纳(拟小标题)。

2、第12段是议论,写到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爱写秋,但最终的"落脚点"是什么?

--明确:

1、五幅图:秋晨(院)图、秋槐(花)图、秋虫(蝉)图、秋雨(人)图、秋果(树)图。(或: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2、议论的最终落脚点是"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这就进一步赞美了北国之秋。

(三)、朗读读13-14段

1、第13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第14段,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3、这两段和开关是什么关系?

--明确:

1、再用对比,排比,尤其比喻意味深长:江南之秋是黄酒(香醇)、稀饭(清润)、鲈鱼(秀气)、黄犬(细巧),而北国之秋是白干(浓烈)、馍馍(干硬)、大蟹(霸气)、骆驼(粗犷)。用一个字概括即:江南之秋--"淡";北国之秋--"浓"。

2、"我拿生命换秋天",可见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挚爱。

3、首尾响应,结构完整。

(四)、综观全篇,理清结构。

部分起止大意一1-2 总写北国之秋的特征

3-12

描写秋晨(院)图秋槐(花)图秋虫(蝉)图秋雨(人)图秋果(树)图议论三13-14 表达对北国之秋的挚爱

五、总结

1、"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本该内容繁杂,名目繁多,但纲举目张,都是围绕着一句话来写的。"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写出了北国之秋的总体特征。这是"文眼",提纲挈领,笼罩全篇,为全文总纲。五幅图,每一幅都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这是我们下节课研究的重点。

2、品味语言艺术:对比、排比最为突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程序

一、披文入情--体味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前面说过,"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是"文眼",是全文总纲,笼罩全篇。那么,下面五幅图都体现了这一特征,试对五幅图逐一分析。

操作过程(注重读):学生朗读--教师提问--读中品味--适当点拨--归纳总结。

(一)、秋晨图

1、写景角度有哪些?

2、这是怎样的一个秋晨,何以见得?

3、面对此情此景,作者感情怎样?

--明确:

1、写景角度有:视觉("看")、听觉("听")、动作("细数"、"静对")、感觉("感觉到")等。

2、这是一个清、静、悲凉的秋晨:

清:"一椽破屋"、"破壁腰"--凄清之感(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静:"驯鸽的飞声"--以动衬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悲凉:"蓝朵"、"漏下来的日光"、"秋草"--姿色悲凉(冷色给人以孤寂之感;秋日无力;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也。)

3、表现了悠闲、惬意,传达出喜爱情绪。

(二)、秋槐图

1、写景角度有哪些?

2、满地槐花给作者的触觉是怎样的,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3、作者看扫帚的丝纹有什么感觉?

--明确:

1、写景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视觉。

2、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清、静(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

3、"细腻"、"清闲"、"落寞"--悲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三)、秋蝉图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秋蝉,秋蝉给人什么感觉?

--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