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环境学(五)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55课时 人与环境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55课时 人与环境

整合 必备知识
判断正误
(1)绿色出行、“光盘行动”、节水节能等,都可以缩小生态足迹( √ ) (2)食用牛肉会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小( × )
提示 牛所处的营养级比蔬菜高,依据能量逐级递减的原理,食用牛肉 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大。
(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硫增多( √ )
3.生态工程的原 2023·北京·T11 2023·北京·T18 2023·湖南·T13 2022·江苏·T12 2021·湖北·T22
理及实例
2021·北京·T15 2021·辽宁·T11 2020·全国Ⅱ·T38
内容索引
考点一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考点三 生态工程
1.生物多样性的概述及价值
生态系统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基因
遗传(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整合 必备知识
整合 必备知识
提醒 (1)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了物种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根本的表现;(3)物种多样性形成 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宏观表现。
区域的熊猫种群间建立走廊,可以提高熊猫的种群数(2021·湖北,14)( × )
考情分析
1.全球性生态环 境问题
2.生物多样性及 其保护
2023·湖北·T7 2022·辽宁·T2 2020·海南·T9
2023·海南·T19 2023·江苏·T4 2023·湖北·T19 2023·广东·T21 2022·河北·T22 2022·广东·T1 2022·湖北·T2 2022·辽宁·T13 2022·海南·T19 2022·北京·T15 2021·海南·T3 2021·江苏·T9 2021·湖南·T16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pt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pt

第三节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人类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1,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 破坏植被导致森林、草原和沼泽湿地面积锐减 动物驯养和作物栽培 扩大、缩小物种分布区并造成其意外繁衍 2,人类对地貌的影响 3,人类对土壤的影响
4,人类对大气圈的影响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导致氧平衡失调、增 加固体微粒数量、威胁臭氧层、造成热污 染 5,人类对水圈和水情势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 举例说明有利与不利反馈。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把自然论
不否认人类活动存在自然的限制,但更强调人类积极选择的 重要性。
三、协调论与和谐论
人类活动必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容量或承受力相适应; 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为出发点, 而不能以其组成成分或部分为出发点; 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地理发展规律; 必须彻底根除人与自然对抗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第八章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
人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与 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人类劳动的历史是人和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规模和范 围不断扩大、作用形式不断复杂化、人类引起自 然日益深刻的变化的过程。 人对自然力的支配不断增长,人类更加依赖自然界。
第二节 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与协调论
三、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问题 1,人口的爆炸性增长 2,耕地和粮食缺乏 3,淡水供应日益紧张
4,能源和矿产资源渐趋枯竭
5,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生态环境知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知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知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知识是指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了解、理解和保护的知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因此,了解并保护生态环境知识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人类依赖自然环境获取生存所必需的资源,同时也对自然环境进行开发和利用。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等问题不断加剧。

因此,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生态环境知识的重要性1.保护生态平衡生态环境知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特点和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平衡。

只有保护好生态平衡,才能保障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生活环境。

2.防止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知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成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只有减少环境污染,才能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3.节约资源生态环境知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再生利用,从而鼓励人们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只有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知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原则,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人类的长远利益。

三、如何提高生态环境知识1.加强公众教育政府、学校、媒体等社会机构应加强生态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只有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2.培养绿色生活方式人们应树立绿色生活理念,从日常生活中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实施环境政策政府应加强环境管理和保护,出台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

四、生态环境知识的应用与发展1.应用领域生态环境知识可以应用于环境教育、环境保护、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生态修复等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现代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课件

现代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课件

现代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课件现代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课件地理[1]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现代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重点: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什么是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特征与性质,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自然地理学新定义的理解,对自然地理学性质的把握。

内容提要:一、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问题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问题出发,阐述自然地理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引发学生对自然地理学的兴趣。

二、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或者说,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特征与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及其区域分布规律(2)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成因与变化规律(3)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输)(4)人类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5)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3.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通过对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达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环境、与环境和谐共处,从而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自然地理学的性质1. 综合性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特性。

2. 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 是指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如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

3. 环境性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是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

4. 系统性地球表层环境就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

ppt课件 第五节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ppt课件 第五节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 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 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 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原则。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提示了保护生态环 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 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
下降
人类与生态文明
人类的哪种行为会造成这种现象?这种现象会有哪些危害?
1、释放大量有 害气体
2、严重污染水 体
3、生物性污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保护
人类
伤害 伤害
自然
保护
生命共同体
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
人类只有在良好的生态条 件下,才能够发展繁荣起来。
第5讲 总体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与生态文明
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这种现象?这种现象会有哪些危害?
1、酸雨 2、温室效应 3、可吸入颗粒
增加
人类与生态文明
人类的哪种行为会造成这种现象?这种现象会有哪些危害?
1、水土流失 2、生态环境
恶化 3、气候改变 4、空气质量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
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想一想: 1、你见到过或听说过招远市政府治理污染
的事情吗?举例说明。Fra bibliotek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某某市在行动
添加当地污染防治视频
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帮国家做点啥?
4、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 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念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 须依靠制度和法治。

五年级下《人与自然》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人与自然》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人与自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安排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植物,以及保护珍稀植物的意义。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保护珍稀植物的教育教材分析重点: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知道植物的作用,提出我们保护性的建议。

难点:认识到爱护珍稀植物的意义,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了解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状况,知道植物的作用学情分析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植物,相比城市的孩子多了一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学生对植物有更多的了解。

但珍稀物种知道不多,教师应结合他图片进行教学,图文结合,促进学生了解。

教学准备教师 PPT课件学生调查生活教法设计教授法交流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指导学生认识几种珍稀的植物。

教师活:讲述:我国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非常珍贵、稀少的植物,如银杏树生长较慢,在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20年左右,40年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

银杏树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和药用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我国珍稀的植物。

提问:你们知道在我国,哪些是珍稀的植物吗?谈话:你们刚才说的这些珍稀的植物,有的书上有一些简单介绍,有的没有。

同学们,你们查找到它们相关的资料吗?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给同学们介绍一些珍稀物或植物。

组织同学汇报,学生汇报时,师生可及时点评,对汇报有新意的组给予鼓励、表扬。

认识保护珍稀植物的意义。

学生活:⑴学生课前准备好查到的资料。

⑵学生思考后回答:水杉、珙桐……⑶合作:小组同学共同准备,最后派1~2名代表来汇报。

水杉:水杉是闻名中外、称得上“活化石”的古老珍稀树种。

水杉适应性强,喜湿润,生长快。

水杉珙桐珙桐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又称“鸽子花树”“水梨子”,野生种群只生长在我国四川省、湖北省和周边地区。

珙桐: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

金花茶: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议论文800字(五篇)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议论文800字(五篇)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议论文800字(五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议论文800字(五篇)对于人来说,保护环境,建立一个友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是所有人共同的愿望,对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议论文800字,希望大家喜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议论文800字篇1家里进了一只壁虎,是几天前的事。

大家胡乱地忙活了一场,它却仍是避开了众人的追拿,径直逃到我的床下再不见踪影。

母亲在那狭长的缝隙里扭转着并不轻盈的身躯,推起碍事的蚊帐,勉强地查探着,然而壁虎却仿若会了遁地之术,始终不肯露面。

母亲实在辛苦,我也勉强止住心中的惶恐,对母亲说:“妈,就算了吧,不用再找了,反正壁虎也是吃蚊子的。

”我说这话时有气无力,想着那冰凉的细长的一抖一抖的`小身子就蜷缩在我温暖的床下,还是禁不住一身冷汗。

那之后,我曾到网上去查过怎样驱逐一只壁虎,得到的却是“并不值得在意”的答案。

我怔在那儿许久,便忽然笑着自语:“这便是传说中的小题大做吧。

”生活常常充满着如此的小题大做,原本微小而不值得一提的事,却在惊恐家的眼里放大成了重磅炸弹,而我也因了壁虎令人生寒的模样畏惧,把未来的生活想象成乌烟瘴气。

其实,并不应该把所有的一切想到极端的可怕,把所有细小的弊端统统放大,这样的生活,只会反复地陷入“惶惶不可终日”的步调里,难以脱离。

我们完全有理由给予生活一些美好,并没必要为了许多的事介怀。

好像是重病中的人,多半是被心中的恐慌困扰而死。

死神的杀手锏便是他有能力让你对死亡望而生畏,心中的惊恐越强烈,离死亡便越近。

更多的时候,我们倒不如忘却所有可有可无的愁云,将自己置身于自由自在的生命里里。

生活不是命运所向,并不是别人谱好曲的歌。

我们有权利放开自己的心,给未来所有动人的想象。

现在,壁虎它仍旧住在我家床下,有些个寂静的夜里,我仿佛还可以听到它微微的呼吸。

在我看来,这正是一种和谐而安定的生活。

我感激它,因为它教会了我一个重要的道理:恐慌是自己召唤而来,幸福也是自己相信而往。

敬畏自然保护环境教案(精选5篇)

敬畏自然保护环境教案(精选5篇)

敬畏自然保护环境教案(精选5篇)敬畏自然保护环境教案1【教学目标】1、感知__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品味关键语句,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哲理。

3、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__中的深刻哲理,树立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课前准备】1、学生:⑴预习__,自学字词,弄清文意。

⑵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教师:⑴准备与自然、与保护自然相关的图文资料。

⑵准备有关爱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1、速读__两遍,把握文意。

2、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__主旨。

3、学习反问、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⑴可以用爱护自然的警句、格言导入。

⑵也可以用大自然受损的图片资料导入。

⑶也可以用类似“罗布泊消失”的自然现象导入。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壮大。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

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阅读__后,我们也许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2、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敬畏自然目标:⑴感知__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⑵品味关键语句,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哲理。

⑶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3、感知内容:⑴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要求:自选难读难写的字同位相互交流识记,如:蓬蒿咫尺狼藉呐喊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⑵反复阅读__两遍,初读可以自提问题,再读可以圈点勾画写下感受,理解评价:充足的时间阅读后,进行课堂交流。

交流之中,学生可以互评,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而后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

如:① __写了什么内容?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②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些?③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⑶课堂交流:提示学生讲观点还要学会讲根据,可以用文中的话理清因果,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