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线索参数表

接触网线索参数表
接触网线索参数表

附表一镀锌钢铰线参数表

说明:表中面积单位为mm2,外径单位为mm,自重单位为kN/mx10-3

附表二铜承力索参数表

附表三接触网常用接触线性能参数表

注:单位自重的单位为kN/mx10;A、接触线高度;B、接触线宽度。直流电阻是指温度20℃时的电阻

附表五钢筋混凝土支柱型号参数表

3

7.825048+-25048-于线路方向的支柱容量(m kN ?)、250表示顺线路方向的支柱容量(m kN ?);分母37.8+表示支柱高度,其中8.7表示支柱露出地面的高度(m )、3表示支柱埋入地下的深度(m )。

注:符号说明:GQ 表示高强度支柱;分子100表示支柱容量(m kN ?);分母“311+”表示支柱高度,其

中11表示支柱露出地面的高度(m )、3表示支柱埋入地下的深度(m )。

符号说明:G、普通钢柱X、斜腿钢柱G S、双线腕臂钢柱G m、带拉线钢锚柱G f、分腿式下锚钢柱

附表九悬式绝缘子的技术参数

附表十一棒式绝缘子型号及参数

附表十二防污绝缘子的主要性能参数

注:表中电压数值的单位为kV

接触网拉出值的简介

接触网导高与拉出值测量 一、接触网导高与拉出值测量的工程意义: 接触网导高与拉出值作为接触网的基本参数,工程上有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1、承力索架设后的测量:核实悬挂点处承力索的实际高度与相对于线路中心线的偏移值,检查支柱装配的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为接触线架设创造条件。 2、接触线架设后的测量:核实悬挂点处承力索的实际高度与相对于线路中心线的偏移值,检查支柱装配的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为悬挂调整提供基础参数,尤其是为整体吊弦的预制与安装提供计算依据。 3、悬挂调整后的测量:核实悬挂点处承力索的实际高度与相对于线路中心线的偏移值,检查悬挂调整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二、接触网导高与拉出值测量方法: 1、直接测量法:较为简单,实训时采用; 2、间接测量法:工程检测时采用,具体有两种方法:TR-2型测距器配专用计算器三角形测量法与接触网参数激光测量法。 三、接触网导高与拉出值测量工程方法原理: 如图1所示,在现场采集悬挂点处承力索到2条钢轨内缘的距离A、B及2个相邻支柱间的跨距L并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 (1)根据式(1)计算承力索对线路中心的水平偏移距离a′,单位mm: a′= (B2-A2)/(2×1435)。(1)

(2)根据式(2)计算承力索对轨面的垂直距离H1′,单位mm: H1′={A2-[14352-(B2-A2)]2/(4×14352)}1/2。(2) (3)根据公式(3)计算该悬挂点处承力索的结构高度: h = [ (H1′- H )2+(a′- a )2 ]1/2,(3) 式中,H为设计导线高度,单位mm;a为设计拉出值,单位mm。 说明: 1、以上计算过程,是先计算的挂点处承力索的高度H1′,如将其定义为接触线高度H1′,测量原理相同,仅需将A、B值的测量起点改为到接触线处即可。 2、计算公式(1)所得结果,在直链型悬挂中即为拉出值(或称之字值)。 四、TR型测距器配专用计算器接触网导高与拉出值测量法 TR型测距器是唯一的把三角法测量原理和电子计算器结合在一起的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线几何参数地面测量的计测工具。由郑州铁路局西安科研所独家研制、生产、经销和服务。获郑州铁路局科技成果奖、科技成果推广奖并被陕西省标准标准情报研究所编入近10年来全国范围内的《计量测试技术成果选编》。郑州、成都、兰州、北京、广州、上海等铁路局、电化工程局、铁道部第二、三、十二等工程局和煤矿部门60多个单位已使用近两千套,深受运营、施工现场的欢迎。郑州铁路局西安科研所竭诚为电气化铁路各单位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 使用方法及步骤: 1、将绝缘测杆依次联接牢固后,悬挂在接触线扬测点上。 2、松动端头,拉出刻尺,使端头密贴钢轨内侧面,读取刻度值(注意要读到毫米级),此值为接触线至钢轨内侧面的距离。 3、再将测杆移至另一钢轨,与第二步相同,读取另一刻度值。 4、将专用电子计算器电源开关打至ON/C 5、按comp键,此时显示器的右边显示[1]。将所测的一个刻度值输入给计算器(按下相应的数字键)。 6、按comp键,显示器的右边显示[2]。将所测的另一个刻度值输入给计算器。 7、按comp键,显示器的右边显示[3],将1440输入给计算器。[轨距对计算影响较小,为操作上方便,用1440代替轨距平均值1435] 8、按comp键,显示之字值(拉出值)。 9、按comp键,3秒钟后显示接触线高度值。 注意事项: 1、绝缘测杆系绝缘工具,使用和保管均应按绝缘工具的有关要求进行. 2、在测量时,钢轨上的两点应使棒连线尽可能垂直钢轨,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手扶测杆即可,不要用力下拉。 3、测量的计算程序已被严密保护在程序存储器中,只要按上面操作步骤,任何时间都能重新取出使用。 4、严禁连续按2ndF、comp键,否则程序将失去。 万一程序丢失,可按以下步骤输入。

高速接触网应急处理

第七章高速接触网应急处理 第一节接触网日常管理 电气化铁路建成后,相应地要成立管理部门,负责各种电化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接触网设备由供电段负责管理,实行供电段、车间、网工区三级分级管理体制。其中段负责接触网的宏观管理工作,制定大、中、小修计划并负责材料的购进、维修费用的保证及人员的调配;车间具体负责段定管理措施的组织实施,负责组织段定设备大、中、小修计划及维修费用的执行;接触网工区具体负责接触网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管理和事故抢修恢复工作。对于管内运行的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接触网工区只配备日常维护、检修和管理工作,事故抢修由本工区及相应的地方供电段联合组织。 一、接触网工区设备管辖范围和分界 接触网工区是供电段设备管理的最基层组织、管理事务较多。要想搞好班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就需要对接触网工区班组管理工作有个清楚的认识。 “接触网工区的设备管辖与分界的标准:根据实际的运营经验,接触网工区的设备管辖范围不易过大或过小,管辖范围过大不利于设备的周期性检修与事故快速处理;管辖范围过小又造成了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因此一般的接触网工区管辖范围为三个一般的中间站加两个区间。对管辖范围内有较大的区段站或配有调车组的中间站时,管辖范围可适当缩小。对枢纽、编组站及大型客货站可单独设立接触网工区。 接触网工区管辖范围确定后,劳资部门应根据工区所管辖的接触网设备换算为条公里(折合公里)数按单线区段每公里设0.45人,双线区段每公里设0.43人的标准,配备工区所需的生产工人。 接触网设备数量一般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接触网正线公里、接触网展长公里(条公里)、接触网换算条公里(折合公里)。 接触网正线公里系指接触网设备正线接触网公里数、复线区段按其中一条正线计算。 接触网展长公里系指接触网设备上、下行正线接触网公里数和站线接触网公里数总和。 接触网换算条公里系指接触网整体设备按换算系数计算出的公里数。接触网主要设备部件的换算系数参考表9-4-1所示。 接触网工区设备分界的划分要充分考虑到各工区的分布情况,便于设备检修和事故抢修以及交通工具的使用和管理。各接触网工区间,接触网设备分界在区间和站场部分时,一般以区间最后一个锚柱定位线夹向前200 mm处为分界点,分界点及分界点向后部分的接触网设备属于一个区间管辖,分界点向前部分接触网设备属另一个工区管辖。当分界在站场和区间部分时,一般以车站最后一个锚柱定位线夹向前200 mm处为分界点,分界点及分界点向后部分、分界点向前部分分别属于两个网工区管辖。分界处一般必须具体到点、线、面,做到一处不漏。 表9-4-1接触网主要设备及部件换算系数

FTJC-1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

FTJC-1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 产品概述与功能 FTJC-1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的专用仪器。本仪器系采用红光半导体激光器和相位脉冲技术,可对接触网的导高、拉出值、定位器坡度、锚段关节、线岔、超高、轨距和红线等参数进行快速测量。 产品特点 应用工业级TFT液晶,构成了全新的视频瞄准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仪器瞄准的难题,基于B/S架构的软件,实现真正网络化管理。仪器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功能,也可方便组合含GPRS与GPS模块的PDA(或者笔记本电脑)实现大规模数据详细分析、实时数据网络传输、部门间即使通讯等功能。 产品执行标准: TB/T3235-2010铁路专用几何计量器具通用技术条件; TB/T3227-2010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 主要技术参数: 1、轨距:范围1410mm~1470mm,精度±0.5mm; 2、水平(超高):范围±200mm,精度±0.5mm; 3、导高:范围3000~15000mm,精度±3mm; 4、拉出值:范围±3000mm,精度±4mm; 5、线岔中心:精度±3mm; 6、500mm处高差:精度±4mm;

7、红线:精度±4mm; 8、侧面限界:精度±4mm; 9、承力索与接触线高差:精度±4mm; 10、跨铁道输电线与接触线的距离:精度±4mm; 11、锚段关节:精度士4mm 12、定位器坡度:1:n(n精确到0.1); 13、自由测量:水平精度±4mm,垂直精度:±3mm; 14、跨距测量:范围70000mm,精度±5mm; 15、导高 1 :范围: 3000-15000mm 精度:±3mm; 16、拉出值1 :范围:±3000mm,精度:±4mm; 17、导高: 2 :范围: 3000-15000mm 精度:±3mm; 18、拉出值2 :范围:±3000mm,精度:±4mm; 19、高差:精度 :±4mm; 20、导高 1 :范围: 3000-15000mm 精度:±3mm; 21、拉出值1 :范围:±3000mm,精度:±4mm; 22、定位器坡度:1:1(n精确到0.1); 23、导高: 2 :范围: 3000-15000mm 精度:±3mm; 24、拉出值2 :范围:±3000mm,精度:±4mm; 25、定位器坡度:2:1(n精确到0.1); 26、导高 1 :范围: 3000-15000mm 精度:±3mm; 27、拉出值1 :范围:±3000mm,精度:±4mm; 28、导高: 2 :范围: 3000-15000mm 精度:±3mm; 29、拉出值2 :范围:±3000mm,精度:±4mm; 30、高差:精度 :±4mm。

接触网补偿简介

一、概念 接触网补偿装置是自动调节接触线和承力索张力的补偿器及其制动装置的总称。 二、补偿器的作用及安设 1.补偿器的作用 当温度变化时,线索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热胀冷缩出现伸长或缩短。由于在锚段两端线索下锚处安装了补偿器,在其坠砣串重力的作用下,能够自动调整线索的张力并保持线索弛度满足技术要求,从而使接触悬挂的稳定性与弹性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接触网运营质量。 2.补偿器的结构 补偿器由补偿滑轮、补偿绳、杵环杆、坠砣杆、坠砣块及连接零件组成。补偿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构造相同),定滑轮改变受力方向,动滑轮除改变受力方向外还可省力和移动位置。滑轮一般都装有轴承。 3.补偿器的安设与要求 补偿器串接在锚段内线索两端与支柱固定处,根据接触悬挂类型的不同有不同的补偿器结构。 半补偿时,接触线带补偿器,多采用两滑轮组结构,滑轮组的传动比为1∶2,即用两个滑轮使补偿绳的张力为接触线张力的一半,也就是坠砣块的重力为接触线标称张力的一半。 全补偿时,接触线与承力索两端均带补偿器,接触线补偿器的安设与半补偿相同。承力索补偿器则采用三滑轮组式,传动比为1∶3。采用传动比比较大的滑轮组时坠砣串块数减少了,这是有利的一面,但坠砣串上升和下降的距离也会按倍数增大,这时要求支柱(锚柱)高度和容量要增加。既不经济也不利于施工和维修。在运营线路上,当接触线因磨耗其截面逐渐减小时,坠砣串块数也相应地减少,使接触线维持一定的张力防止出现断线事故。 三、补偿器的a、b值 a 、 b值 补偿器靠坠砣串的重力使线索的张力保持平衡。当温度变化时,线索的伸缩使坠砣串上升和降,当坠砣串升降超出允许范围时,如下降过多使

接触网支柱外部参数

说明:表中的H38/8.2+2.6型支柱H表示横腹杆式支柱,分子38表示支柱的标准设计弯矩(KN.m),分母8.2表示支柱地面以 上的高度(m),分母2.6表示支柱埋入地下的深度(m)。产品技术条件符合TB/T2286标准。另具有埋深增加0.6m的加长型各种支柱;法兰盘式、浅埋式(埋深1.5m、2.0m)腕臂支柱

说明:1、表中H90 /12 + 3 .5型支柱,H表示横腹杆式支柱,分子90表示支柱的标准设计弯矩(KN^m)分母12表示支柱地面以上的高度(m),分母3 ? 5表示支柱埋入地下的深度(m)。2、表中H 3 5 0 / 1 5型支柱,H表示横腹杆式 支柱,分子3 5 0表示支柱的标准设计弯矩(KN?m),分母15表示支柱地面以上的高度(m),此型支柱的基础是现浇混凝土基础,其基础采用地脚螺栓与支柱连接。3、产品技术条件符合TB/T 2 2 8 6标准。4、另具有埋入式、法兰盘式软横跨支柱。 大容量软横跨支柱说明: 本厂生产的150-350kN.m 系列大容量软横跨支柱是钢支柱的替代产品,已在哈大、神朔、朔黄、西康等多条电气化铁道上应用,具有“高强度、低造价、不腐蚀、无维修”的优异性能,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说明: 1、本表中所有规格的分子均表示支柱地面处悬挂方向的标准检验弯矩,所有支柱均可作为打拉线下锚柱使用, 与下锚所产生的悬挂方向附加弯矩之和不大于支柱悬挂方向的弯矩标准值。 2、分母为二项者,第一项为地面以上的高度(m),第二项为1 . 5表示插入杯形基础的深度(m)地下的埋入深度(m)o 3、分母为一项者为带法兰盘支柱,分母表示地面以上高度(m)o 4、可根据用户需要生产4 0 0系列预应力管桩。 5、可根据用户需要生产杯形基础埋深为1 . 5 m或者直埋式,埋深为3m,柱长最长为14m,以0 支柱。 6、产品技术条件符合TB/T 2 2 8 7标准但悬挂方向的弯矩 ,第二项为3表示直接埋入.5 m为模数递减的其他柱长的

高速接触网和普速接触网的区别[2]

高速接触网和普速接触网的区别 国际上高速铁路的建设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它是一种成熟、可靠、节能、环保的交通方式,我国经过十余年的论证、研究和技术储备,除个别子系统外,已初步具备了修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能力,建设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符合我国国情,与我国经济规模相一致,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是为国民提供中长距离快速、舒适、便捷交通的必然选择。 根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对高速铁路的规定:客运专线300km/h、客货混线250km/h以上的新建铁路称之为高速铁路,高速铁路的建设,既要保证高的速度目标值,同时又要保证列车运行的舒适性和平稳性。为实现此速度目标值的牵引运行,电力牵引方式是必须的;为保证列车的舒适性和平稳性,轮轨关系和弓网关系是高速铁路研究中两个主要的理论方向,其中弓网关系就是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弓网关系的深入研究,不仅强调了受电弓与接触网的匹配关系,更主要的是揭示了高速接触网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在标准都与普速铁路接触网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从外观上接触网的结构形式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在结构参数和材料设备选择标准上有了质的区别,并且通过研究纠正了普速接触网理论中的一些认识偏差。 区别1:高速与普速接触网第一个主要区别是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普速铁路中,机车的负荷主要是牵引负载和克服线路阻力,因此牵引特性表现为负荷小和非均匀性。反观高速铁路的牵引负荷主要是列车克服高速行驶下空气阻力所需的动力,而牵引负载及线路状况所占的比例较低,因此高速牵引负荷的特点是负荷大(是普速牵引负荷3~4倍)并具有持续性。为保证大负荷持续供电,接触网的载流量要求有大的提高,由此引出了高速接触网与普速接触网在结构参数和材质上的质的区别。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高速弓网关系的研究已经形成其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试验测试方法,为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速铁路原创国日、德、法基于不同的悬挂类型(复链型、弹性链型、简单链型),从波动传播速度、弹性不均度μ、反射因数γ、多普勒因数α、增强因数r和离线率等多种理论入手对高速接触网进行研究,形成了不同的判定体系,但是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最高运营速度与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度的比值?是决定高速接触网性能和实现高速受流的关键,?应小于等于0.7,因此提高接触导线波动传播速度(Vj )是提高高速接触网性能的基本方向,可以肯定地说,接触网悬挂确定后,?越小弓网关系越好,离线越少,适应能力越强。 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度(Vj):受电弓沿接触线高速滑动时,引起接触线的上、下震动的横波。 T:接触线的张力(N) ; ρ:接触线的密度(kg/m)。 对于300km/h运行的高速线路,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度(Vj)要达到428km/h 以上。从公式可以看出,Vj与材质和接触线张力有关,而高速牵引负荷的特点

接触网组成及各部参数

7 施工技术要求 7.1技术标准与规范 本项目遵循的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示,所采用的标准均应为项目执行时的最新有效版本。若投标人采用除上述之外的其它被承认的相关国内、国际标准,应明确提出并提供相应标准复印件,经招标人批准后方可采用。当相关标准发生冲突时,以较高版本的技术要求为准。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GB10411-2005)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10208-98)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由招标人组织设计,监理工程师就某些特殊项目制定的标准。 有关设备及材料的制造、试验及验收等标准详见技术规格书。 7.2施工技术条件 7.2.1悬挂类型及组成

绝缘等级按重污区标准,绝缘子标称泄漏距离不小于250mm。 7.2.5绝缘间隙 绝缘间隙应符合GB50157-2003标准即带电体距结构体、车体之间的绝缘距离:静态为150mm,动态为100mm,绝对最小动态60mm。 7.2.6接触线悬挂高度 刚性接触网正线的最大拉出值一般为±200mm,辅助线道岔处工作支一般不超过350mm。 7.2.8跨距 刚性接触网悬挂点的间距一般为6~10m,最大不超过12m。 7.2.9锚段长度 刚性悬挂锚段长度一般不大于250m,最大不超过300m。 7.2.10中心锚结 刚性悬挂在锚段的中部设置中心锚结。在车站和矩形隧道内采用悬挂点两旁设防爬金具(可用汇流排电连接线夹替代)形式的中心锚结;盾构隧道内采用2个棒形的合成绝缘子“V”形布置在悬挂点两侧构成的中心锚结。 7.2.11电连接设置 刚性悬挂电连接设置 (1)非绝缘锚段关节处设置电连接。 (2)道岔处设电连接。

常见接触网零件以及功能介绍汇总

常见接触网零件以及功能介绍[图文并茂] 套管双耳 JL14-2002 本零件适用腕臂或定位管上连接耳环型零件。 本零件采用Q235A或QAl9-4棒材,采用金属模锻工艺加工制造,材质为Q235A 时,表面三级热浸镀锌。 本零件的最大水平工作荷重为5.8kN;最大垂直工作荷重为4.9kN,滑动荷重不小于7.5kN。 本零件螺栓的紧固力矩为44N.m。 P型组合承力索座 本零件适用于平腕臂上悬挂支撑标称截面为80mm2、100mm2的钢承力索或95mm2、120mm2、127mm2的铜及铜合金承力索。 本零件选用牌号为ZG1Cr18Mn8Ni4N或ZG270-500的材料,采用熔模精密铸造 工艺制造,材质为ZG270-500时,表面三级热浸镀锌。本零件的最大水平工作荷重为5.8kN;垂直工作荷重为4.9kN;水平破坏荷重不小于17.4kN;垂直破坏荷重不小于14.7kN;滑动荷重不小于3.9kN;与腕臂之间的滑动荷重不小于6.0kN。本零件抱箍螺栓的紧固力矩为44N.m;线夹压块螺栓的紧固力矩为70N.m。

横承力索线夹 JL23-2002 本零件适用于软横跨GJ-70横承力索上悬挂吊线。 本零件采用Q235A或QAl9-4棒材,采用金属模锻工艺加工制造。材质为Q235A 时,表面三级热浸镀锌。 本零件最大垂直工作荷重为7.9kN;滑动荷重不小于9.8kN。 本零件U螺栓的紧固力矩为44N.m。 支持器 JL09-2002 本零件适用于接触网系统定位装置中,连接定位线夹,固定接触线。 本零件选用牌号为ZG1Cr18Mn8Ni4N或ZG270-500,采用熔模精密铸造工艺制造,材质为ZG270-500时,表面三级热浸镀锌。 本零件的最大水平工作荷重为2.5kN;滑动荷重不小于4.9kN;破坏荷重不小于7.5kN。 本零件螺栓的紧固力矩为44N.m. 长支持器 JL10-2002 本零件适用于固定在Φ34mm、Φ27mm的定位管上,连接定位线夹,固定接触线。本零件选用牌号为ZG1Cr18Mn8Ni4N或ZG270-500,采用熔模精密铸造工艺制造。

接触网技术参数统计

接触网技术参数统计 1刚性接触网 1.1锚段及跨距 每个锚段一般不超过250米。 1.2锚段关节 (1)关节中间处两接触线等高。 (2)转换悬挂点处非工作支不得低于工作支,可以比工作支高出0~8mm(0~4mm),困难情况下不超过10mm。 (3)受电弓在双向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和拉弧现象。 (4)非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接触悬挂的拉出值均为±100mm(75mm),汇流排中心线之间距离为200mm(150??),允许误差±20mm。接触线外露长度为150mm。 (5)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接触悬挂的拉出值均为±150mm(130mm),汇流排中心线之间距离为300mm(260??),允许误差±20mm。接触线外露150mm。 绝缘貌端关节示意图

1.3线岔 (1)在受电弓可能同时接触两支接触线范围内的两支接触线应等高。 (2)在受电弓始触点后至岔尖方向,渡线接触线应比正线接触线高出0~10mm(0~4)。(3)在受电弓双向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及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 (4)单开道岔悬挂点的拉出值距正线汇流排中心线为200mm,允许误差±20mm。平行段距离为2000mm。 (5)交叉渡线道岔处的线岔,在交叉渡线处两线路中心的交叉点处,两支悬挂的汇流排中心线均距交叉点100mm,允许误差±20mm。 (6)侧线端部向上弯70mm左右。 (7)线岔处电连接线、接地线应完整无遗漏,连接牢固。 道岔分类

刚性悬挂线岔示意图 1.4刚柔过度 (1)两根柔性接触网等高并列运行进入刚柔过渡元件约500mm后,在过渡原件外面的导线逐渐抬高脱离接触,其最终的抬高量不应小于35mm。 (2)刚柔过渡处刚性悬挂应比柔性悬挂高20~50mm。 (3)柔性悬挂升高下锚处绝缘子边缘应距受电弓包络线不得小于75mm。 (4)刚性悬挂带电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不应小于150mm。(5)受电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不应小于100mm。 (6)受电弓双向通过时平滑不撞击及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 (7)两支悬挂的拉出值为±100mm,间距为200mm,允许误差±20mm。 贯通式刚柔过渡单链悬挂示意图

接触网的注意参数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在实际的应用中时,需要结合行车速度、行车界限等多方面的注意一些参数,这些的注意参数有导高、侧面限界、拉出值、结构高度、跨距等。 导高 导高是指接触线悬挂点高度的简称,是接触线无弛度时定位点出(或悬挂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垂直高度,一般用H 表示。 接触线的最高高度,是根据受电弓的最大工作高度确定的。我国电力机车 TGS型受电弓的工作高度为5183?6683mm考虑到接触线可能出现负弛度及保证受电弓接触线工作压力的需要,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应大于6500mm。 接触线的最低高度的确定,是考虑了带电体对接地体之间的空气绝缘距离及通过超限货物的要求。接触线高度的允许施工偏差为土30mm对于行车速度在160km/h?200km/h 时,对施工误差要求更加严格;定位点两侧低一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等高,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的高度的施工偏差为土10mm但不得出现 “V'字形;两相邻悬挂点等高相对差不得大于20mm同一跨距内相邻吊弦处的导高差应符合设计预留弛度的要求,施工偏差不得大于5mm。 最低点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站场和区间(含隧道)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宜取一致,其最低高度不应小于5700mm编组站、区段站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站,正常情况下不小于6200mm 确有困难时不应小于5700mm。 (2)既有隧道内(包括按规定降低高度的隧道口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正常情况下不应小于5700mm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5650mm特殊情况下不应小于 5330mm。 开双层集装箱列车的线路,接触线距轨面的最低高度应根据双层集装箱的高度和绝缘距离确定。一般采用6450mn导高。对于客运专线,应为不存在超限货物列车通过问题,为了提高接触悬挂稳定性,导高较低,一般采用5000?5500mm。

接触网常用参数标准及测量计算

接触网常用参数标准及测量计算 一、拉出值(跨中偏移值) 1、技术标准 160km/h及以下区段: 标准值:直线区段200-300mm;曲线区段根据曲线半径不同在0-350mm之间选用。 安全值:之字值≤400mm;拉出值≤450mm。 限界值:之字值450mm;拉出值450mm。 160km/h以上区段: 标准值:设计值。 安全值:设计值±30mm。 限界值:同安全值。 2、测量方法 利用DJJ多功能激光接触网检测仪进行拉出值测量:受电弓滑板平面与两钢轨平面平行,检测仪与两钢轨平面平行,测量时无需考虑外轨超高,直接校准定位点在检测仪上的投影位置,此位置与检测仪中心点的距离就是拉出值。 二、导线高度 1、技术标准 标准值:区段的设计采用值。 安全值:标准值±100mm。 限界值:小于6500mm;任何情况下不低于该区段允许的

最低值。 当隧道间距不大于1000m时,隧道内、外的接触线可取同一高度。 2、测量方法 利用DJJ多功能激光接触网检测仪进行导高测量:将测量仪置于两钢轨之上与两轨面平行,利用测量仪上的观察窗校准定位点位置,测出定位点至两轨面的垂直距离即为导高。 三、导线坡度及坡变率 1、技术标准 标准值: 120km/h及以下区段≤3‰;120-160km/h区段≤2‰;200km/h区段≤2‰,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200-250km/h区段≤1‰,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 安全值:120km/h及以下区段≤5‰;120-160km/h区段≤4‰。其他同标准值。 限界值:120km/h及以下区段≤8‰;120-200km/h区段≤5‰;200km/h及以上区段同安全值。 160km/h及以上区段,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10mm,但不得出现V字型。 2、测量与计算方法 定位点A与定位点B之间的坡度测量:1、测出A点的

DJJ-8型接触网激光参数检测仪使用方法

DJJ-8型接触网激光参数检测仪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 (1)仪器放置标准 将测量架放置于待测目标下方的轨道面上,拨动测量架右端的轨距手柄,使测量架两端的固定测脚和活动测脚都紧靠钢轨内沿。保持测量架与轨道基本垂直。将主机放置于测量架的定位盘上,并使旋紧旋钮处于旋紧状态。 (2)开机 打开电源开关后,按下键盘上“启动”按钮,显示屏出现“请向右旋转主机”,根据提示用手轻轻旋转主机头(禁止快速旋转),直至显示屏上出现视频图像,即表示仪器进入正常测量状态,可以开始测量。 (3)瞄准 仪器的显示屏中央有白色十字丝,通过前后挪动测量架和旋转主机头,使十字丝中心与待测目标完全重合。 瞄准时,可先用手转动主机头进行粗调,然后根据需要可旋转微调旋钮进行微调,直到对准目标。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也可以按“长光”键打开长光[注]用眼睛观察红色激光点辅助瞄准。 (4)、测量 在正常测量状态下,瞄准目标后即可按下相应功能键进行测量,并显示测量结果。如果没有瞄准目标则提示“进入盲区或未对准目标请重新测量”。 2、参数测量 (1)、标准模式:导高、拉出值、轨距、超高 将仪器按“仪器放置标准”放置; 正常测量状态下瞄准目标后,按下“测量”键,即可显示结果(示例如下): 注:拉出值拉向仪器左侧为“+”,拉向右侧为“-”;以仪器右侧超高为“+”,右侧偏低为“-”。 (2)、红线标高、侧面限界测量

将仪器按“仪器放置标准”放置; 正常测量状态下瞄准支柱上的红线(没标注红线时瞄准目测近似点即可)。 按下 “红线”键,即可显示结果(示例如下): 注:红线高于实际轨面为“+”。 (3)、 500mm 处高差测量 将仪器按“仪器放置标准”放置于“500mm 处”下方的任意一对钢轨上。 正常测量状态下按下 “500mm ”键,进入500mm 出高差测量模式。 仪器提示“请测量第一点”,瞄准第一条接触线后按下“测量”键。 仪器提示“请测量第二点”,瞄准第二条接触线,按下“测量”键,即可显示结果(示例如下): 如果显示屏显示的线距数值接近500mm 时按“确认”键完成测量。 如果显示屏显示的线距数值与500mm 差别较大时,请不要按“确认”!按下“长光”键。 将测量架向前或向后挪动(必须保证有一定的距离,使线距有大于100mm 的变化量)按“测量”键,并重复第三、四步骤。 按下“确认”后仪器自动换算出“500mm 处”高差结果。此时的高度1为换算后的500mm 处第一条接触线的导高。 (4)、承力索、接触线高差测量 将仪器按“仪器放置标准”放置; 正常测量状态下按下键盘上“承力索”键。 仪器提示“请测量第一点”,瞄准承力索后按下“测量”键。 仪器提示“请测量第二点”,瞄准接触线,按下“测量”键。 按下“确认”键,即可显示结果(示例如下):

浅谈接触网动态检测

浅谈接触网动态检测 冯磊 摘要:接触网检测技术是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之一。随着铁路的不断提速对电 气化接触网的要求会更高。不确定因素会更多,对检测设备要求也会更高。因此, 不断提高检测技术及设备水平才能保证电气化接触网的良好状态,才能保证电气 化铁路的运输畅通。 关键词:接触网动态监测 一概述 铁路发展经历了从蒸汽时代、内燃时代到电气时代的过程,提速离不开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担负着把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直接输送给电力机车使用的重要人物,因此接触网的质量和工作状态将直接影响着电气化铁道的运输能力。 接触网是沿公务线路架空布臵,向电气列车连续提供电力的设备,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露天、无备用、架空等特性,运行状态和技术参数受机车车辆、公务线路和自然环境影响极大。运行中的电气列车通过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线间的滑动摩擦从网上取流,弓网间机械运动会对接触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随时改变接触网设备的技术状态,甚至造成行车事故,如发生弓网故障造成断线,断续的取流过程有可能造成接触线烧损,机车带电过分相会毁坏分相绝缘器,受电弓状态不良造成定位线夹脱落、偏移等。公务线路外轨超高的改变会造成动态拉出值增大,发生刮弓故障。严冬季节雨雪天气会造成接触网覆冰,发生接触网断线故障,风力过大甚至导致支持装臵翻转和接触网舞动,严重危及行车安全。因此随时掌握接触网的运行状态以及有关参数,及时对接触网设备进行检修,确保接触网设备技术参数和运行状态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对安全运输的顺利进行有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接触网动态检测就为这种要求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二重要性 接触网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供电系统,要达到向电气列车安全不间断的供电目的,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条件: 1、符合安全运行要求的几何参数,如拉出值、导线高度、各种限界等。 2、具有与运输能力相匹配的供电能力,电器参数复合要求,如网压、主导电回路载流能力等。 3、在一定速度下要有良好的弓网关系,如硬点产生的冲击尽可能小,接触压力不得过大或过小,离线时间较短等。 4、接触设备各部件质量良好,如接触网零部件、线索、支持装臵的材质、工艺等符合要求。 接触网动态监测主要是针对前三方面的要求进行动态测量,并根据对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对接触网当前的运行状态和弓网关系做出恰当的判断,向生产站段提出接触网检修设备的检修内容。 接触网检测是运用技术手段对接触网参数进行在线检测,根据接触网设备可测得的和外部可辨认的特征对其工作状况进行评价。在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上,电气化铁路以其显著的优点被许多国家作为大力研究和重点发展的目标,使得接触网设备的检测特别是动态监测变的越来越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通过不同条件、各种项目检测的结果分析,验证预期效果,找出设备运行规律,为今后设计、施工、维修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2、接触网作为电气化铁路的重要设备,其质量优越与电力机车运行安全直接相关,由于接触网设备露天布臵且无备用,工作环境恶劣,如不加强设备检修,及时发现整治设备隐患,就会危及行车安全,

接触网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目录 绪论 (1) 1.电气化铁道概述 (1) 2.电气化铁路的组成 (1) 第一章供电系统工作原理 (1) 1.电力牵引的制式 (1) 2.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 (2) 3.牵引网与接触网 (4) 4.接触网的工作特点 (5) 5.对接触网的基本要求 (5) 6.接触网的分类 (5) 7.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6) 8.接触网的电分段 (6) 9.架空式接触网的机械分段 (7) 第二章接触网的组成 (9) 1.架空式接触网的组成及结构 (9) 1.1.接触悬挂的种类 (9) 1.2.接触悬挂的导线结构与类型 (12) 1.3.接触悬挂的下锚方式 (14) 1.4.支持与固定装置 (15) 1.5.支柱和基础 (19) 1.6.接触网的张力和弛度曲线 (21) 2.接触轨式接触网组成及结构 (21) 2.1.上磨式 (22) 2.2.下磨式 (22) 2.3.侧面接触式 (22) 3.刚性悬挂接触网系统简介 (24) 3.1.架空刚性悬挂系统简介 (24) 3.2.“Π”型刚性悬挂接触网特点 (24)

绪论 1.电气化铁道概述 采用电力机车为主要牵引动力的铁路称为电气化铁路,它是在19世纪70年代末的欧洲最先出现。早期的电气化铁路多采用直流供电方式,电压等级较低,需设整流装臵,不利于设臵在长距离的铁路干线上。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比较先进的单相工频交流制电气化铁路,它便于升压和减少电能的损耗,可以增加牵引变电所之间的距离,大大降低了建设投资和运营费用。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装臵的工作性能不断提高。低能耗、高效率、高速度的电力牵引已成为世界各国铁路发展趋势,是铁路现代化的标志。 我国电气化铁路自本世纪50年代末发展以来,走过了几十年艰苦创业的历程,根据80年代铁道部确定的以电力牵引为主内燃牵引为辅的技术政策,国家拨款和吸引国外资金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借助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相继建成一批高质量、高性能的电气化铁路,已使我国电气化铁路初具规模,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大好局面,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接触网自动化检测、牵引变电所远程自动控制、微机保护系统等,普遍应用在电气化铁路上。为了提高铁路运输能力,铁道部又制定了发展高速铁路的计划,可以预测中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2.电气化铁路的组成 由于电力机车本身不携带能源,靠外部电力系统经过牵引供电装臵供给其电能,故电气化铁路是由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装臵组成的。 牵引供电装臵一般分成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部分,所以人们又称电力机车、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为电气化铁道的“三大元件”。本书主要讨论和介绍接触网的有关内容。为便于全面了解电气化铁路,我们对电力机车和牵引变电所与接触网有关的内容作一些简单介绍。

接触网知识简介

接触网基础知识 第一章接触网设备与结构 ※一、重点、难点: 1.掌握电气化铁道组成; 2.了解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概况; 3.了解电力机车基本结构; 4.掌握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5.掌握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6.掌握接触网的组成; 7.掌握每一组成部分的作用和包括的主要设备; 8.掌握半补偿和全补偿链形悬挂基本结构; 9了解线索在平面投影上相对位置的分类方法; 10.了解我国铁路目前的发展状况; 11.掌握钢筋混凝土支柱和钢柱型号意义; 12.掌握绝缘腕臂的作用与要求; 13.掌握腕臂的分类; 14.掌握接触线高度、支柱侧面限界、结构高度的含义; 15.掌握腕臂安装和检修要求; 16.了解中间柱装配结构; 17.掌握铜接触线和钢铝接触线的规格、型号; 18.了解接触线常见故障; 19.掌握定位管定位器结构、分类及定位方式; 20.了解多功能定位器的特点; 21.掌握“之”字值和拉出值的含义; 22.掌握曲线拉出值的计算方法; 23.掌握绝缘子构造和分类; 24.了解绝缘子防污措施; 25.掌握锚段的作用; 26.掌握补偿器的组成; 27.掌握中心锚结的作用; 28.掌握吊弦的作用; 29.了解吊弦的分类及制作要求; 30.掌握线岔的作用及其结构; 31.掌握硬横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32.掌握分段绝缘器的分类; 33.掌握隔离开关的作用及结构; 34.了解隔离开关的操作过程; 35.掌握接触网地线的作用; 36.了解目前高速铁路采用的接触悬挂类型。 ※二、主要内容: (一)电气化铁道概述 1.绪论

1879年5月,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世界贸易博览会上,由西门子和哈尔斯克公司展出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迄今已有120 多年的历史。低能耗、高效率、高速度的电力牵引已成为世界各国铁路发展趋势,是铁路现代化的标志。 20世纪70年代初,在工业发达的西欧、日本等国家,运输繁忙的主要干线基本实现了电气化。1973~1974年爆发石油危机之后,各国对铁路电力和内燃牵引重新进行了经济评价,电力牵引更加受到青睐。 1958年,我国开始修建电气化铁路,从一开始便直接采用了最先进的电压等级为25kv的单相工频交流电,为我国大规模发展电气化铁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61年8月15日我国第一条干线电气化铁路实验区段宝鸡至凤州段建成通车,揭开了我国电气化铁路发展的序幕。 电气化铁路是由电力机车、牵引接触网和牵引变电所组成的,所以人们又称它们为电气化铁道的“三大元件”。 ①电力机车:是由机械部分、电气控制和空气管路系统组成的。 机械部分包括受电弓、主断路器、牵引变压器、半导体整流器组、牵引电动机。空气管路系统包括空气制动、控制及辅助气路系统。 电力机车根据动力分配情况(即牵引电动机配置位置)分为动力集中和动力分散两种类型,牵引电动机主要配置在车头或车尾时称为动力集中型,将牵引电机配置在大部分车辆上,甚至全部车辆均配有牵引电动机的方式称为动力分散型。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均采用动力分散型动车组类型。 电力机车靠其顶部升起的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线接触取得电能,受电弓的型号为DSA250型受电弓,设计速度250km/h,适用于相应速度等级的各种电力机车及动车组。 ②牵引变电所: 我国电气化铁道牵引网采用单相工频25kv交流制,牵引变电所的主要功能是降压、分相、为牵引负荷供电,主要设备是牵引变压器。 电气化铁路属于一级负荷,为了保证正常供电,要求牵引变电所有两路高压输电线供电。牵引变压器原边电压为110kv或220kv,次边电压按比接触网额定电压高10%考虑,一般为27.5kv。 按高压输电线的引入方式分类,主要有“T”接线和“桥”接线 “T”接线的特点是,外部电力系统负荷电流不进入牵引变电所,即没有功率穿越现象。“桥”接线又分为“内桥”接线和“外桥”接线。其共同特点是外部电力系统负荷电流可以穿越牵引变电所一次侧母线,即有功率穿越现象。一般来说“内桥”接线多用于故障较多的长输电线路以及主变压器不需要经常切换的场合,“外桥”接线用于故障较少的较短输电线路以及主变压器按固定备用方式需要经常切换的场合。 按牵引变电所接线形式分类,有单相V,v接线、三相V,v接线、三相Y N,d11接线和三相不等容量Y N,d11接线等。 按承担供电臂的供电任务分类,有集中供电方式和分散供电方式,集中供电方式是指每个牵引变电所只承担所辖供电分区的供电任务,分散供电方式是指除正常承担所辖供电分区的供电任务外还承担相邻牵引变电所所辖供电分区的供电任务(即越区供电)。目前牵引变电所一般采用集中供电方式。 2.供电方式 铁路牵引变电所从电力系统得到电能后,经变电所主变压器降压至适合于电力机车使用的电压等级后,再经馈电线将电能送到接触网上,因此接触网是向电

高速接触网和普速接触网的区别

高速接触网与普速接触网的区别 国际上高速铁路的建设就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 历史,它就是一种成熟、可靠、节能、环保的交通方式,我国经过十余年的论证、研究与技术储备,除个别子系统外,已初步具备了修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能力, 建设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符合我国国情,与我国经济规模相一致,就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就是为国民提供中长距离快速、舒适、便捷交通的必然选择。 根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对高速铁路的规定:客运专线300km/h、客货混线250km/h以上的新建铁路称之为高速铁路,高速铁路的建设,既要保证高的速度目标值,同时又要保证列车运行的舒适性与平稳性。为实现此速度目标值的牵引运行,电力牵引方式就是必须的;为保证列车的舒适性与平稳性,轮轨关系与弓网 关系就是高速铁路研究中两个主要的理论方向,其中弓网关系就就是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弓网关系的深入研究,不仅强调了受电弓与接触网的匹配关系,更主要的就是揭示了高速接触网无论从外部环境还就是内在标准都与普速铁路接触网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从外观上接触网的结构形式没有大的变化,但就是在结构参数与材料设备选择标准上有了质的区别,并且通过研究纠正了普速接触网理论中的一些认识偏差。 区别1:高速与普速接触网第一个主要区别就是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普速铁路中,机车的负荷主要就是牵引负载与克服线路阻力,因此牵引特性表现为负荷小与非均匀性。反观高速铁路的牵引负荷主要就是列车克服高速行驶下空气阻力所需的动力,而牵引负载及线路状况所占的比例较低,因此高速牵引负荷的特点就是负荷大(就是普速牵引负荷3~4倍)并具有持续性。为保证大负荷持续供电,接触网的载流量要求有大的提高,由此引出了高速接触网与普速接触网在结构参数与材质上的质的区别。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高速弓网关系的研究已经形成其完善的理论体系与试验测试方法,为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速铁路原创国日、德、法基于不同的悬挂类型(复链型、弹性链型、简单链型),从波动传播速度、弹性不均度μ、反射因数γ、多普勒因数α、增强因数r与离线率等多种理论入手对高速接触网进行研究,形成了不同的判定体系,但就是有一点就是大家的共识,最高运营速度与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度的比值?就是决定高速接触网性能与实现高速受流的关键,?应小于等于0、7,因此提高接触导线波动传播速度(Vj )就是提高高速接触网性能的基本方向,可以肯定地说,接触网悬挂确定后,?越小弓网关系越好,离线越少,适应能力越强。 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度(Vj):受电弓沿接触线高速滑动时,引起接触线的上、下震动的横波。 T:接触线的张力(N) ; ρ:接触线的密度(kg/m)。 对于300km/h运行的高速线路,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度(Vj)要达到428km/h 以上。从公式可以瞧出,Vj与材质与接触线张力有关,而高速牵引负荷的特点就就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简介

'(^^(化铁路接触卜^^简介 接触树的织成 接軸树是沿铁路线上交架设的向力机:尔供的待殊形式的输线路,;0;|1|接触:&挽、义持装货、&位装赞、杆孫础儿部分组成。 接触:社技131括接触线、蹄、承力紫以及连接零件。接触想挂通过支持裝货架没在义柱上. 功川是将从中引变III所狄得的'11能输这'沿III力机:卞:。 义持装资’"1以乂持接融:&挽,:11:将:11;资荷仏给^^柱成:1^^^边筑物。报据接触I巧所在区如、站 场和大型翅筑物而'所不义料:装済'包括腕博、水平拉奸,;&式绝缘子巾,棒绝缘广及:11;^它建筑物的特殊支持设各。 ^位装資111括定位矜和》;1^位器,‘冗功"]5^同定接触线的位資,使接触线在受也巧滑板运行轨迹范保I I接触线1受不脱成,并将接触线的水平负⑩化给义柱。 义柱5基础川以;^受接触思挽、:^持和位装1:的全部负荷.并将接触:桂向》在规的位贸和高度.1:。我14^接触I"川'来旧〒;1应力识筋?1&凝上乂柱和祸础是钢义料而'的,即钢支柱同511在下面的钢筋促凝上制成的基础上,|1;雜础承受义柱仏给的全部负1^5’并保证支 柱的稳^性。预应力钢前況凝土义柱‘巧;^础制成一个被体,下端11:接地入地卜。 接触网的111)1^等级 接躺的III限等级::1:频.1丫1+1*1交流制:25^^ 接触IX托的类型 接趟网的分炎人多以接触怒挂的类型来区分。我们所讲的接敝:&杜的分类是对接触的个铺段而言的。接触社挂的种类较多,一股41^栃结构的不分成简接越;社和链形接触 排两人炎。 简.1丫I接触‘社神(以卜'简称简.1丫I:&托)系|1|一报接触线接同〉在义杆义持装:巧上的:&神形工':。I闻内外简社挂做丁不少研究和改进。我1:|^;1现来川的带补债装览的邵性1^1串社枕系在接触 线卜处焚设了张力补偿装货.以调节张力和她度的变化::在1[杜点上加鼓8?16111松的邵性索,通过弁性^'杀法梓接触线,这就减少丁:法挽广I址产牛的硬;!;^,改菩丁収流条件4乂外I I:专11^1通.巧缩小^消大接触线的张力去改特他度对収流的影响。 链形恐推的接触线是迪过弦恐桂在承力索;^力索恐按于:^柱的义持装界-1-..使接触线在不横加义柱的情况卞增加了恐摊力,利川调特巧弦1^;度,使接触线在怒个11^、摄I内对轨面的游'岛促持一政。链形社扰滅小了接触线在跨他度,改與丁师性.地加丁社按重最^ 提高了稳》性,’【’I以满足力机:个:高速;行'収流的耍求。 继形:找挂比?中-思挂得到丁较好的性能.也"^111’来丁结'构&激、近价高、施:1:和维修任务母 人等许多问题。 链形思揉分炎力'汰较多,後\法挂链数的多少'"I分为承银形,双链形和多链形〈乂称三鶴形〉。6前我采川中敏形社村:。 继形:社技根扼线衆的锁〉1!’力’式^:即线索两端卜'描的77式)^ 分为下列儿种式末补偿继形越按、半补偿继形:&拙、全补偿链形:核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