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晶玻璃及其浮法生产工艺
超薄玻璃的成型方法

超薄玻璃的成型方法
超薄玻璃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材料,厚度通常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
它具有
高度透明、高强度和优异的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显示器件、光学器件以及其他高科技领域。
在制备超薄玻璃的过程中,有几种常见的成型方法。
首先是浮法成型。
这是最常用的超薄玻璃成型方法之一。
在浮法成型中,玻璃
原料经过熔化后,均匀地注入到一个熔融金属池中。
然后,熔融玻璃在金属池上漂浮、冷却并逐渐形成一层均匀的玻璃。
通过控制玻璃与金属池之间的距离以及玻璃的冷却速度,可以获得不同厚度的超薄玻璃。
第二种常见的成型方法是拉伸成型。
在拉伸成型中,玻璃原料首先通过熔化,
然后通过两个或多个滚轮之间的张力拉伸,形成超薄的玻璃。
拉伸成型可以用于制备非常薄的玻璃膜,但由于拉伸过程中产生的应力,这种方法得到的玻璃通常较脆。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成型方法,例如旋涂法、热压法和光刻法。
旋涂法是在
旋转的平台上将玻璃溶液均匀涂布在基底上,经过烘干后形成薄膜。
热压法是通过将玻璃原料加热后压制成薄片。
光刻法则是利用光刻工艺将玻璃进行精确的图案制作。
总的来说,超薄玻璃的成型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通过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法,可以制备出具备高质量和特定厚度的超薄玻璃,满足各种应用领域的需求。
浮法微晶玻璃

浮
法微晶源自玻璃 徐 美 君
( 中国建 材 国际工程有 限公 司
摘
蚌埠市
231 ) 3 0 8
要 简 要地 介绍 了当今 走俏 于 国 内外 建 筑 、装饰 玻璃 市 场 的微 晶玻璃 及 其值 得人 们关 注 的微 晶玻 璃 的性 能 以及 应用 领
域 ,介 绍 了河 北邢 台晶 牛集 团 研制 生 产 的浮 法 微 晶玻 璃 。文 中介 绍 的浮 法微 晶玻 璃将 研 制 现场 由微米 晶核试 验 场 迁至 纳 米 晶核试 验 场 多 阶段 融 化法 研 制生 产 的 高 品质 的 浮法 微 晶玻 璃 ,对我 国浮法 玻 璃 产 品 品种 的开 发 和研 究 将 有其 一定 的意
义和 参考 价值 。 关键 词 新型材料 扬弃 嫁 接 法 透 明微 晶玻 璃 浮 法 微 晶玻 璃 性 能及 用途 微米 晶 核 纳米 晶 核
中 图分 类号 :T 7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1 8 2 1 0 0 0 0 Q1 1 0 3 9 7( 0 0) 9— 0 9— 4
技 术和化学化 工等领域 有着广 阔的应用前景 。
透 明微 晶玻璃 是通 过对母 体玻 璃进 行热 处理 而 获得 的一种既 含一 定量 晶相 又含残 余玻 璃相 的新 型
材料 ,它 具有 能透 可见光 、机 械强度 高及 热膨 胀 系
2 0 年 9 2 日,在 中 国产 学研 创 新 示 范基 地 08 月 8 的晶牛 集 团 ,世 界首条 浮法 透 明航天微 晶玻 璃在邢
同仁坚 定信念 ,为没按 本文模 式设 计 的同仁 提供 思 考 。 笔 者希望全 体 同仁 共 同努 力 ,催 生浮 法玻璃 联
微晶玻璃的定义

微晶玻璃的定义微晶玻璃是一种新型的玻璃产品,也被称为粉晶玻璃、微晶质玻璃或云母玻璃。
它是一种由各种硼酸、氧化物和氟化物组成的玻璃陶瓷材料,主要通过高温烧制和快速冷却而形成。
与传统的玻璃相比,微晶玻璃具有更高的硬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装饰、电子、医疗、航天等领域。
微晶玻璃的制作微晶玻璃的制作过程包括原料配比、混合、烧结和加工四个步骤。
原料配比微晶玻璃的主要原料包括氧化硅、碱金属氧化物、硼酸、氟化物、氧化钇、氧化镁等。
这些原料需要严格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以保证后续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混合将原料混合在一起,并使用球磨机等装置将它们粉碎,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烧结加工。
烧结将混合好的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以形成微晶玻璃颗粒。
加工经过烧结后的微晶玻璃颗粒需要进行加工,以便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产品。
加工方式包括切割、打磨、抛光等。
微晶玻璃的特性微晶玻璃具有以下主要特性:高硬度微晶玻璃比普通玻璃更硬,更耐划伤和磨损。
它的硬度接近于天然石英,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维护成本,延长寿命。
耐腐蚀性微晶玻璃的表面光洁度高,不易吸附污垢和油脂。
它还对酸、碱、盐溶液等腐蚀性物质具有很好的抵抗能力。
耐热性微晶玻璃的熔点较高,耐高温性能好,可以承受较高温度的蒸汽和火焰,不易变形和炸裂。
透明性微晶玻璃透明度高,可以通过调整成分和加工工艺改善其光学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透明度。
微晶玻璃的应用微晶玻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以下方面:建筑微晶玻璃可以用于制作高档玻璃幕墙、楼梯扶手、实验室设备和医疗设备等。
它的高硬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可以有效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延长使用寿命。
家居装饰微晶玻璃可以用于制作高档灯饰、花瓶、工艺品等家居装饰品。
它的优美外观和透明度可以为家居带来更高的精致感和品位。
电子微晶玻璃可以用于制造电容器、电池隔膜和触摸屏等电子产品。
它的高硬度和透明度可以使电子产品更加耐用和美观。
医疗微晶玻璃可以用于制作手术器械、人工器官、医疗设备和药品包装等医疗用品。
浮法玻璃成型过程及其对锡槽的要求

90
度范围与摊平过程的相同(1065〜9%0,这样在该温度范围内,能够使玻璃液保持适宜的黏度,并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以备抛光作用。
根据资料所述,玻璃液离开流槽自由地落在锡液面上,进行横向伸展并向前漂移。由于流人时速度不均,熔窑末端冷却部气氛不稳以及流道流槽温度升落等原因引起冲击作用,使玻璃液表面出现了不平整,从其断面上看,近似于一条正弦曲线。这条正弦曲线的数学式为
锡槽内空间对于保护气体来说是高温容器,高温气体所呈现的几何压头很显著,当锡槽髙温区为正压时,低温区可能为负压。当锡槽上部为正压时,下部可能为负压。当保护气体量不足或锡槽密封不好(如操作孔打开)时,就会造成局部负压,使空气漏人,影响质量。
锡槽的气密性与锡槽胸墙和顶盖所用的材料有关,这种材料应不具有连通型的气孔和缝隙,不让02渗入。目前采用的内衬耐火材料外包钢罩的结构有效地防止了02扩散进人锡槽的可能。
(1)锡槽内温度的调节锡槽温度的调节包括锡槽内温度制度的确定以及纵向温度和横向温度的调节,以适应和满足不同品种玻璃的生产。为了达到控制和调节锡槽温度之目的,在设计时依据生产的需要将锡槽的电加热分为近50个区,以满足烘烤锡槽、事故保温和正常生产调节之需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调节的精确度,往往采用电加热与冷却器共同调节相结合的方式。
4
为顺利进行浮法玻璃的成型,要求锡槽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可调性。
4.1.3.1锡槽的气密性
为了防止锡槽中锡液氧化污染玻璃,需要在锡槽中充满弱还原性气体,常采用氮(N2)氢(H2)混合气体,其^ :H2= (90〜97): (10〜3);同时要求锡槽内氧气(O2)含量小T 10X10-S国外则保持在5父10-6以下。这对于长几十米,宽几米,有无数门、孔和缝隙的锡槽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例如对体积为5001\601\0.511^15003)的锡槽,若漏入IOcm3/m3(ppm)氧气,其体积仅为1.5乂103m31相对于体积庞大的锡槽来说,微千其微。
锂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及热处理工艺研究

锂铝硅系统微晶玻璃是一种具有优良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的材料,常用于光电子器件、激光器件和光纤通信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微晶玻璃的析晶及热处理工艺对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锂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及热处理工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 锂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的基本性质锂铝硅系统微晶玻璃是一种非晶态材料,其主要成分为SiO2、Al2O3和Li2O。
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可用于制备光学器件、激光器件和光纤通信器件。
其晶化温度较低,易析晶,因此热处理工艺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2. 锂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机理研究锂铝硅系统微晶玻璃在高温下易发生析晶现象,其析晶机理是通过晶核形成和晶体生长来实现的。
晶核形成是指在晶化温度下微晶玻璃中形成微小的晶体核心,晶体生长是指晶核在高温下逐渐生长形成晶体。
研究析晶机理有助于优化微晶玻璃的热处理工艺,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
3. 锂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的热处理工艺研究热处理工艺是指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使微晶玻璃发生析晶或者控制其晶化程度,从而改善其性能和稳定性。
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热处理和快速冷却等方法。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控制微晶玻璃的析晶程度和晶体尺寸,从而达到调控材料性能的目的。
4. 锂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的应用锂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由于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器件、光学器件和光纤通信器件等领域。
通过优化析晶及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微晶玻璃的性能,拓展其应用领域。
5. 结语锂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及热处理工艺研究对于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微晶玻璃在光电子领域的应用。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锂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机理和热处理工艺,为其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6. 锂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的分析技术锂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的热处理和析晶过程需要依靠一系列分析技术来监测和评估。
常用的分析技术包括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透射电镜(TEM)等。
第六节-微晶玻璃

一、定义、结构、形成、特点、分类及用途
• 1.定义 微晶玻璃:具有微晶体的玻璃。又称
玻璃陶瓷 , 玻璃水晶 是综合陶瓷和玻璃技术发展起来的新材料,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性能。把加 有晶核剂或不加晶核剂的特定组成的玻璃,在有控条件下进行晶化热处理, 使原单一的玻璃相形成了有微晶相和玻璃相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
化工:防腐材料 国防:火箭头部的雷达 罩 美国 航空运输 国际上欧洲 日本 用途建筑:幕墙,高档装饰 材料 告诉切削车刀 轴承 活塞 工矿: 汽轮机零件 内燃机零件 材: ,优于天然石材 科研民用:微晶玻璃板 21世纪最新建筑装饰材料 电子工业:绝缘材料,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底板 ,微波炉耐热系列新型 材料(器皿)
玻璃:内部原子排列没有规则,是玻璃易碎的原因之一 微晶玻璃:象陶瓷一样,由晶体组成,原子排列有规律。 所以,微晶玻璃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韧性强。
微晶玻璃历史
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微晶 玻璃
首次研 究成功
矿渣微晶玻璃(苏联) 人造玄武石(捷克斯洛伐 克) 人造蛋白石(美国) 缺点:无漂亮的外观
4.2~6. 0
6 5~3
5 ~5.5
600 130
130~57 0
2.7 2.7 2.7
0.08 10.0 0.10
0.05
0.08
0
0.028
62
1.6
0.19
89
80
4
2059
0.30
0.19
0.3 0.3 5
0.23
80~2 60 80~1 50
2.2~2. 3 2.1~2. 4
建筑装饰用微晶的玻璃板材和竹地板的分析

摘要:建筑装饰材料微晶玻璃板材和竹地板的分析本文介绍了建筑装饰材料微晶玻璃板材,对建筑微晶玻璃的成型方法,压延法、烧结法、溶胶-凝胶法、浮法的分析,并对当今绿色装修-竹木地板进行简单的概述。
关键词:竹地板,建筑装饰板材,微晶玻璃。
1引言微晶玻璃自1959年实验成功后,在世界各国得到了飞速发展。
在欧美最先作为建筑装饰材料而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是矿渣微晶玻璃和岩石微晶玻璃。
前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报道了炉渣微晶玻璃作为建材以实用化:捷克斯洛伐克于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熔融铸造玄武岩,制成了耐磨性地板材料;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生产出了建筑岩石微晶玻璃装饰板。
微晶玻璃集中了玻璃、陶瓷及天然石材的三重过程,优于天石材和陶瓷,可用于建筑幕墙及室内高档装饰,还可做机械上的结构材料,电子、电工上的绝缘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地板材料,微波炉耐热器皿,化工与防腐材料和矿山耐磨材料等等。
具有丰富的色彩,均匀的色泽、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花纹,是一种替代天然食材的建筑装饰材料。
而竹地板是一种自然绿色的新型建筑材料。
而且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40多属500余种竹子,竹林面积484万公顷,占世界竹林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竹制品价格低廉、清凉消湿,很受欢迎。
这些年来,我国竹产业快速发展,在对竹子的研究、生产和利用等方面,我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竹地板等竹装饰材料是最符合环保理念的。
它来自天然,冬暖夏凉,我国木材短缺,面对被大量破坏的森林资源,竹类资源是最好的替代品。
1.1 建筑装饰微晶玻璃微晶玻璃的性能是由微晶相的种类、晶粒的大小、玻璃相的组成以及它们的相对数量决定的。
通过调整基础玻璃成分和生产工艺制度就可以制造出各种预定性能要求的微晶玻璃。
目前,世界上生产的微晶玻璃种类很多,按基础玻璃成分一般分为五大类:硅酸盐系统铝硅酸盐系统,硼硅酸盐系统,硼酸盐系统和磷酸盐系统。
微晶玻璃的性质取决于析出晶体的种类,晶体的大小和数量,残存玻璃相的性质等,而这些因素则是由玻璃的组成和再加热条件决定的。
微晶玻璃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微晶玻璃的制备过程及原理;2. 掌握微晶玻璃的性能测试方法;3. 分析微晶玻璃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二、实验原理微晶玻璃是一种介于玻璃和陶瓷之间的新型材料,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
其制备原理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热处理使基础玻璃发生晶化,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晶体结构的微晶玻璃。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硅酸盐玻璃、氟化物、碱金属氧化物等;2. 实验设备:高温炉、电热炉、天平、滴定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微晶玻璃:(1)按照一定比例称取硅酸盐玻璃、氟化物、碱金属氧化物等原料;(2)将原料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熔融状态;(3)将熔融的原料倒入模具中,迅速冷却至室温;(4)将冷却后的微晶玻璃放入电热炉中,进行晶化处理。
2. 性能测试:(1)X射线衍射分析:分析微晶玻璃的晶体结构;(2)扫描电镜分析:观察微晶玻璃的表面形貌和晶体形态;(3)机械性能测试:测试微晶玻璃的弯曲强度、压缩强度等;(4)热性能测试:测试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热稳定性等;(5)化学性能测试:测试微晶玻璃的耐酸、耐碱、耐腐蚀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微晶玻璃中主要晶体相为石英、长石等,晶体结构较为完整。
2. 扫描电镜分析:微晶玻璃表面光滑,晶体形态较为规则,尺寸在微米级别。
3. 机械性能测试:微晶玻璃的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均较高,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4. 热性能测试: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较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5. 化学性能测试:微晶玻璃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耐腐蚀性能。
六、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微晶玻璃,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微晶玻璃具有以下特点:1. 晶体结构完整,晶体形态规则;2. 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3. 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耐腐蚀性能。
微晶玻璃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光学、电子、建筑、化工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利文摘
优良的介电性能,能满足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微
电子基板等应用需求。
利用钼尾矿制备微晶玻璃研磨球的方法
授权公告号:CN105293929B授权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2015107065285 申请日:2015.10.27
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钼尾矿制备微
晶玻璃研磨球的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数计:钼尾
矿42~48份,石英砂16~18份,氧化铝4~8份,石
灰石15~19份,纯碱5~7份,氧化锆2~5份,碳
酸钡2~4份,硼酸1~3份,三氧化二锑0.2~1份;
将所得玻璃配合料熔化得到玻璃液;通过两块对扣
的半球模具组件将落入其中玻璃熔体挤压成规则的
玻璃球体;放人晶化炉微晶化过程包括核化和晶化
两个阶段;然后退火、冷却进行表面研磨得到成
品。钼尾矿在微晶玻璃研磨球体中的用量高,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新能和价值,扩大其用途范
围,增加了效益。发展了微晶玻璃生产工艺与技
术,增加了尾矿微晶玻璃新产品,应用范围广,社
会效益明显。
用于激光防护的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授权公告号:CN105712633B授权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2016100224961 申请日:2016.01.13
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防护微晶
玻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基础玻璃的氧化
组成为:Si02 54% ~64%,A1203 18% ~22%,
L^O 3% ~ 5% , SrO 3% ~ 5% , MgO 3% ~ 5% ,
B203 0.5% ~1.5%,Na20 0.4% ~0.8%,Ti
02 2%
~3%,Zr^22% ~3%,E^^2%
-1.5% ,C〇203 0.2% -0.4% ,Sb203 0.1% -0.3%
;
所得微晶玻璃在300~ 1 000nm范围内(除
805 ~
815nm、975~985 nm)
的多种激光波段处获得特
定的吸收能力,使得以上波段的激光透射率均低
于20%。
一种微晶玻璃及其浮法生产工艺
授权公告号:CN104743884B授权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2015101319362 申请日:2015.03.25
专利权人: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
武汉理工大学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晶玻璃及其浮法
生产工艺,所述微晶玻璃的原料配比含有钙,同
时碱性氧化物的总含量较高,生产过程中通过依
靠玻璃液自身重力和表面张力进行玻璃摊平和表
面抛光,玻璃在热处理过程中采用分阶段核化和
晶化,并通过控制核化温度、晶化温度、核化时
间、晶化时间、晶核剂的用量,最终得到表面平
整光滑、性能优良的微晶玻璃,解决了微晶玻璃
生产中成品率低、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
问题。
一种利用脱硫粉煤灰制备微晶玻璃的方法
授权公告号:CN105174723B授权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2015106052907 申请日:2015.09.21
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摘要: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对脱硫粉煤灰进
行再利用,提供了一种利用脱硫粉煤灰制备微晶玻
璃的方法,属于微晶玻璃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
为:配料:将原料按如下质量百分含量配料:粉煤
灰35% ~40%,Si^ 10% -15% , CaC03 20% ~
30% , MgO 0~ 5% , N^C035% ~10%,ZnO 0~
5% , H3B03 0 ~ 5% , CaF2 0~ 5% , Li
20 0~
5%;并且 Si02、CaC03、MgO、Na^CO^ ZnO、
H3B03、CaF2、Li
20的纯度为化学纯;再将原料球
磨混合、原料预热、熔融、铸型、差热分析、核
化晶化,最后得到微晶玻璃。该方法以粉煤灰为
主要原料,添加氧化镁、碳酸钠、氧化锌等化学
纯试剂为辅料,与传统制备的微晶玻璃相比,本
发明生产的微晶玻璃表面光洁度好、机械强度
高、硬度大、具有良好的热震性、耐腐蚀性和耐
磨性。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