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动车组用电线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的特殊要求

合集下载

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技术规范

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技术规范

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技术规范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技术规范本规范参照《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JB/T 10437-2004)》标准编制1范围本规范规定35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适用于以低密度聚乙烯为基料、掺有交联剂等助剂经塑化造粒制成的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硅烷交联聚乙烯和辐照交联聚乙烯的绝缘料。

其适用范围为:(1~35)kV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绝缘料;(1~35)kV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1~10)kV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040-2006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408.1-2006 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工频下的试验(eqvIE C6 0243-1:1 988)GB/T 1409 -2006 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GB/T 1409-1988,eqv IEC 60250: 1969)GB/T 1410 -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T1 410-1989,e qvI EC6 0093:1 980)GB/T 2951.2-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2节:热老化试验方法(idt IEC 60811-1-2: 1985,No.l(1989)第1次修正)GB/T 2951.5-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第1节:耐臭氧试验一热延伸试验一浸矿物油试R(idtIE C 60811-2-1: 1986,No.1( 1992)第I次修正No.2(1993)第2次修正)GB/T 5470-2008 塑料冲击脆化温度试验方法3使用特性适用的电缆导体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为+90'C。

GB773A_2000电线电缆通用规范标准

GB773A_2000电线电缆通用规范标准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军 用 标 准航空航天用含氟聚合物绝缘电线电缆通用规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fluoropolymerinsulated wires and cables for aerospacecraft1 围 1.1 主题容本规规定了航空航天用含氟聚合物绝缘电线电缆(以下简称电线电缆)的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

1.2 适用围本规适用于含氟聚合物绝缘电线电缆产品研制、生产、订货和验收。

含氟聚合物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聚全氟乙丙烯(FEP),聚偏氟乙烯(PVDF),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XETFE),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或其他含氟聚合物。

这些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材料组合使用。

1.3 分类1.3.1 产品代号 1.3.1.1 系列代号 F1.3.1.2 绝缘代号聚四氟乙烯(PTFE)挤制绝缘F4 加有耐磨填料的聚四氟乙烯(PTFE)挤制绝缘 F41 聚全氟乙丙烯(FEP)挤制绝缘F46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挤制绝缘F40 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XETFE)挤制绝缘F40J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挤制绝缘 F30 聚四氟乙烯薄膜(车削薄膜)绕包绝缘 F42 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绕包绝缘F43 聚四氟乙烯带/玻璃丝涂聚四氟乙烯乳液/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组合绝缘 F44 聚全氟乙丙烯(FEP)/聚偏氟乙烯(PVDF)组合绝缘F45 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PTFE/PI/PTFE)复合带和聚四氟乙烯 生料带组合绝缘 F47 1.3.1.3 缆芯类型代号绞型(包括双绞)省略GJB 773A -2000 代替 GJB 773.1 - 89平行B1.3.1.4 屏蔽代号镀锡铜线屏蔽镀锡圆铜线编织屏蔽P11 镀锡扁铜线编织屏蔽P12镀锡圆铜线绕包屏蔽P13镀锡扁铜线绕包屏蔽P14 镀银铜线屏蔽镀银圆铜线编织屏蔽P21镀银扁铜线编织屏蔽P22镀银圆铜线绕包屏蔽P23镀银扁铜线绕包屏蔽P24 镀镍铜线屏蔽镀镍圆铜线编织屏蔽P31镀镍扁铜线编织屏蔽P32镀镍圆铜线绕包屏蔽P33镀镍扁铜线绕包屏蔽P34 镀银铜合金线屏蔽镀银圆铜合金线编织屏蔽P41镀银扁铜合金线编织屏蔽P42镀银圆铜合金线绕包屏蔽P43镀银扁铜合金线绕包屏蔽P44 镀镍铜合金线屏蔽镀镍圆铜合金线编织屏蔽P61镀镍扁铜合金线编织屏蔽P62镀镍圆铜合金线绕包屏蔽P63镀镍扁铜合金线绕包屏蔽P641.3.1.5 护层代号聚全氟乙丙烯(FEP)挤制护套H3聚四氟乙烯(PTFE)挤制护套H4聚四氟乙烯(PTFE)生料带绕包护层H5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PI/FEP)复合带绕包护层H6玻璃丝编织涂覆聚四氟乙烯乳液护层H7聚偏氟乙烯(PVDF)挤制护套H8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挤制护套H9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挤制护套H10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XETFE)挤制护套H11聚全氟乙丙烯/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FEP/PI/FEP)复合带和H12 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组合绕包护层交联聚偏氟乙烯(XPVDF)挤制护套H13 1.3.1.6 导体代号镀锡铜导体(JX 型) - 1 镀银铜导体(JY 型) - 2 镀镍铜导体(JN 型) - 3 镀锡铜合金导体(JHX 型) - 6 镀银铜合金导体(JHY 型) - 7 镀镍铜合金导体(JHN 型) - 8 铝导休(JL型) - 11 1.3.1.7 重量类型代号轻型Q 普通型省略重型Z 1.3.2 产品表示方法1.3.2.1 产品用型号、规格及详细规编号表示。

15kv高压电缆绝缘标准

15kv高压电缆绝缘标准

15kv高压电缆绝缘标准15kV高压电缆是一种用于输送高电压电力的电缆,其绝缘材料和绝缘标准的选择对于电缆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关于15kV高压电缆绝缘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1. 绝缘材料的选择:绝缘材料是高压电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选择的绝缘材料包括聚乙烯(PE)、交联聚乙烯(XLPE)、聚氯乙烯(PVC)等。

绝缘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1408.1-2017《电线电缆绝缘材料和护套材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

2. 绝缘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是评估绝缘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绝缘电阻测试可以通过使用直流电桥、绝缘电阻测试仪等测试设备来进行。

测试时可以参考GB/T3048.14-2017《电线电缆的绝缘电阻试验方法》。

3. 绝缘耐压试验:绝缘耐压试验是用来检测绝缘材料及绝缘结构能否承受正常工作电压的试验方法,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交流高压接地电流法和交流高压泄漏电流法。

试验时可以参考GB/T14049-2017《电线电缆绝缘和护套耐电压试验方法》。

4. 绝缘耐热性能测试:绝缘材料的耐热性能对电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通过热变形温度测试、热稳定性试验等方法来评估绝缘材料的耐热性能。

测试时可以参考GB/T2951.11-2016《电线电缆试验方法第11部分:90℃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

5. 绝缘电压等级的选择:15kV高压电缆的绝缘电压等级是15kV,绝缘材料应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以承受额定电压的作用。

在选择绝缘材料时,可以参考GB/T14049-2017《电线电缆绝缘和护套耐电压试验方法》等国内外标准。

6. 绝缘材料的质量评估:绝缘材料的质量评估可以通过原材料检验和成品检验两个阶段来进行。

原材料检验应包括颗粒大小、分子量分布、外观等检验项目;成品检验应包括绝缘电阻、耐电压、耐热性等试验项目。

评估时可以参考GB/T6297-2006《聚烯烃塑料绝缘电力电缆和光缆用树脂试验方法》等标准。

电线电缆的性能要求与检测项目

电线电缆的性能要求与检测项目

电线电缆的性能要求与检测项目第一节电线电缆产品的性能要求任何产品的性能要求来源于而大方面:一是基本使用功能提出的要求,即要求产品在预订的使用寿命期内能充分,并力求最佳地满足使用所需要的基本技术要求;二是产品应能适应所使用的环境、使用状况以及安装敷设过程中的各种各样境况而提出的技术要求;即要求产品在上述这些情况下使用时,应尽可能的具备相应地抵抗各种外界因素损害其基本功能的能力,保证产品的正常工作;这些,对于电线电缆产品也是同样的,但由于它的品种范围广,大量的品种是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环境、使用状况等而出现的;因此从总体上讲,线缆产品的性能要求涉及面非常广;特别是有许多性能要求主要是因环境、使用状况、安装敷设过程中提出的是大多数机电产品所没有的,或不可能有的;这就增加了线缆产品中性能要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 基本的使用功能要求从线缆产品的传输功能来讲,用于三大领域即电力系统、信息系统和作为电磁能量转换的元件的所有电线电缆产品,本质只有传输电流和传递信息电磁波两大类;下面分别以电力电缆和市内通信电缆两个类别为例进行说明;一电力电缆使用功能要求电力电缆应具有的使用功能是:安全、可靠地传输大容量的电能;由此提出对电力电缆的基本性能要求是:1. 良好的导电性能即导体的电阻要小,从而可控制导线通过电流时产生导线损耗I2R,和线路的电位降I2R;2. 优良的电绝缘性能要求绝缘层的绝缘电阻要高;绝缘层被高电压破坏击穿的抵抗能力要强、即绝缘层的击穿试验电压值要比工作电压有较大的裕度;以及介质损耗要小,以免介质即绝缘体在工作状态下因自身发热量大而降低材料的电绝缘性能;由于绝缘材料大多数为高分子材料天然或合成,因此其使用寿命极为重要;3. 要保证工作状态下的热平衡电力电缆在传输电流时,电缆因导体电阻发热、介质损耗发热等,因此本身是一个热源;在电缆结构设计时,必须使其所发的热能够向外界发散而到达一种稳定的热平衡;否者电缆将无法工作;同时,要根据绝缘材料的热老化特性确定一个长期的工作温度;因此,电缆的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允许传输的电流密度即每平方毫米通过的电流安培数或每一个导线截面等级的长期允许载流量等就是电力电缆热性能的反映;所以要求绝缘层,护套材料及填充材料等应具有长期处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下的耐热老化性能;4. 传输大容量的电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一个场所或区域的用量正在迅速地不断增加,因此要求所用的电缆能传输更大容量的电能;电力电缆提高传输容量的方法除了增大单根缆芯的截面以外,对高压电缆也有采用内强迫冷却只适用于充油电缆,将油系统循环冷却、外强迫冷却电缆外不用风冷、水冷的办法;但更主要是提高电缆的工作压等级,这就是发展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的动力;电力系统用的所有线缆产品如以及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中以传输电流为基本功能的产品,如绝缘电线、软线,橡套电线电缆等也应该有这些性能要求;但对使用电压较低或工作电流较小的产品,其电性能或热性能较易满足;此类产品,满足其使用环境、使用条件方面的性能要求,往往会成为主要矛盾;二通信电缆使用功能要求“打电话”的简单原理是:声音声波通过耳机上的话筒转变为电磁波;经过通信电缆的传递到达对方,再通过耳机上的听筒又转变为声波;通信系统通常是以二根绝缘线为单位组成“线对”;构成一个通话回路;事实上,一般的电话线对可以传递的电磁波频率远大于人的声波频率人的声波频率总是小于4000赫;因此通过线路系统中的处理,如加上载波机后,一对线可以同时通过12~24路电话;也可以用于点传真或数据传输等;所以市内通信电缆的使用功能是:长距离清晰,不失真地传输频带尽可能宽的信息电磁波;由此提出对市内通信线缆的基本性能要求是:1. 要求电缆中每一线对的固定有衰减要小即所传输的电磁波在单位长度线路上的损失即衰减要小,以保证有足够的功率如音量达到接收方;通信系统的线路可以非常长,因此在实际运行系统中每隔一定距离对市内通信电缆线路约为30~50km要设置功率放大装置如增音机;而在每一段内要控制固有衰减值,否者会影响通话质量;2. 要求所传输的信息具有尽可能小的失真即接收方式收到的信息声音、图像、文字要基本上与发出方完全一致;造成失真的原因是由于线路长度中电缆结构或材料性能的微小不均匀性;即所传输的电磁波会因这些不均匀而引起波的局部的反射、折射和驻波,从而会改变其中某些波的传输速度或使波形发生变化畸变;3. 要控制统一电缆各回路即各线对之间的串音统一电缆中许多回路同时工作时,相互间必然会因电磁耦合而产生干扰;当此种干扰的功率足够大可以听到时,就是明显的串音;因此必须规定一定的串音防卫度加以保证;宽带数据传输用的电缆或保密要求高的线路则必须采用对屏蔽和总屏蔽,以阻止减弱此类相互间的干扰;但对于一般、民用、传输总量不大即频带不太宽而用的电话电缆,一般不必采用分“线对”屏蔽的方式,但应有防止外界干扰的总屏蔽;4. 在保证传输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扩展电缆中每一线对的使用频带,使每一线对可以传送更多的信息;必须指出,近年来信号传输的模式已逐步从“模拟信号传输”发展为“数字信号传输”;发展速度极快,目前已达到了即将全面取代的阶段;所谓模拟信号,是指仿照原有信息的信号;利用模拟信号进行传输的方式称为模拟通信;前几年,电话、传真等采用的就是模拟通信方式;所谓数字信号,是指将信息的信号按某种规则分解为不连续的、离散的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称为数字信号;早期的编码电报就是一种数字信号;而现在利用计算机控制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就是现代化数字化的通信设备;由于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其转接、存储和控制等方面灵活方便;加上模一数或数一模转换技术及大容量高速度计算机的发展,加快了数字通信的普及和发展;从一回路线路允许传输的能力来讲,模拟通信强调的是允许传输的频率范围频带的宽度;以KhZ 千赫、MHZ兆赫表示;而数字通信强调的是单位时间内传输信号数字的个数,即传输速率,以千毕kbit/s、兆毕Mbit/s表示;目前,宽带通信网的传输速率已达到100兆毕即每秒可传输100兆个数字以上即采用所谓的5号电缆,并已在研发传输速率为600兆毕以上的系统;二. 使用环境、条件等提出的性能要求使用环境、使用条件以及安装辐射时都会对电线电缆产品提出许多性能要求,现粗略归类列举如下;1. 满足生产、运输、安装敷设时应具备的性能要求如何弯曲性、不被刮伤等;几乎对所有线缆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要求;2. 适应使用场合的环境温度许多产品工作时,自身发热很小,但环境温度很高;有的产品用于严寒地区,则有不同的耐低温要求;有的产品则要求既要耐热又要耐寒,如汽车用电线等;3. 防止外力破环或承受自重如敷设地下特别是直埋于土壤中的电缆均需用钢带铠装;敷设在竖井;斜井以及水中的电缆要求钢丝铠装,以承受电缆自重和机械保护;矿井中的电缆要求耐砸、抗挤压等;4. 满足使用方式的要求最主要的是移动式使用的线缆产品要求柔软,如家用电器电源线、橡皮电线电缆等许多品种;有的产品如悬浮在水面的设备与固定点之间的连接电线,要求特别柔软并能承受频繁弯、扭、拉等应力;安装在经常处于有振动状态的场合下的电线电缆要求有耐振动性,如沿铁路轨道、过桥以及船上机舱周围等;5. 阻燃或耐火要求取决于线缆产品的使用场合或某一条线路的重要性;即使用场合对防火的要求很高,如高层智能化大楼、计算机房、地铁等;以及大型公共建筑中的救急通道中的指示、照明线路、报警线路等;6. 防鼠、防白蚁以及防霉等性能要求在鼠害严重或白蚁严重地区,酚电线电缆应能防止老鼠或白蚁啮咬而破化产品,在湿热带地区要防止线缆产品外层生霉而损害材料性能;7. 耐大气老化或耐酸、碱、油类等化学物质的侵蚀大气老化主要是氧或臭氧以及光照对高分子材料的侵害;而化学物质的侵害有的是接触这些液气,有的是有害气体;8. 其他如核电站用电缆或航天器用线缆有耐辐照等更为特殊的要求;必须强调指出:上述的汇总只是从哪些因素影响到线缆产品的使用寿命等进行一些归类;事实上,同一种环境中有害因素的程度会有许多差异;而线缆产品由于有结构、规格大小和所用材料自身性能的千差万异;因此,同一环境或使用条件可能对某些产品是相似的,而对某些产品却是不同的;所以,对一种产品使用在某一特定场所时,必须逐一分析后,再合理选用该产品系列中的具体品种;或研究采用何种附加措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其次,应该明确,外部环境和使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例如阻燃、耐火、防鼠、耐酸、耐油等,无论对电力电缆、电话电缆、光缆等都是同样的要求;这些技术要求是防备外来的损害、保护线缆产品的正常使用而提出的;与产品的使用功能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但如果不能适应电线电缆的使用环境和防止外界因素的损害,则产品的使用功能就不能保证;第二节技术标准简介任何向市场供应的产品必须完全遵照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制造;技术标准是技术法规体系中的核心,在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输、贮存、销售、安装、运行过程中都应加以贯彻;一. 电线电缆用技术标准的类别电线电缆制造所用的标准以产品标准为主体,并涉及到基础标准、材料标准、试验方法标准、试验仪器设备检测方法标准和通用标准等各个类别;表1 是电线电缆制造用各类技术标准的举例;表1 电线电缆制造用技术标准的类别3 线缆产品技术标准的组成介绍2. 电线电缆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不多是系列性标准;即在一个标准中归入了不同一系列和一小类产品,他们的结构或特性、或用途有很大的相似性;其目的是既可减少标准号的数量,更利于用户对比选用,这也是国际标准编制中的一种趋势;此种标准,第一部份是“一般规定”,即将这一系列或小类产品中共同性的内容综合列出;然后在下列的各部分依次对某一种或系列产品、或试验方法的要求、规定等各别列出;因此,在针对某一种产品时必须同时按照第一部份和涉及该产品的那一部分标准合并使用;表4 系列性技术标准举例第三节性能检测项目的选定与检查规则一. 性能检测的几个相关内容分析制造厂生产的产品质量优劣,能否出厂以及用户验收产品的依据是产品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中规定许多性能检测项目、技术标准、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必须严格遵守;下面将分析这些相关项目的关系;一性能检测项目与性能要求的关系本章第一节中说明了对产品的性能要求是根据其基本使用功能与使用环境、使用条件的不同而提出的;但是这些原则性的定性要求必须针对每一个具体产品;并且应化解为可以判断、可以定量、可以检测并进行考核的项目时才有实用价值;才可列入技术标准中共各方共同遵守;这就是性能检测项目;事实上,一个性能检测项目只能反映某一性能要求中的一部分,经常要几个项目只能反映这一性能要求;即使如此,技术标准中列出的性能检测的项目及其指标也只能反映性能要求中必须达到的;最低的要求,即合格的要求;例如漆包线在高速绕制线圈绕组时,弯曲半径较小产生弯曲应力并承受一定拉力、成形后不应发生反弹等;这就要求漆包线有较好的柔软度、漆膜要有足够的弹性和对导体的粘附性;经研究试验后,在技术标准中列出了拉伸一定速度的伸长、急拉断、圆棒卷绕以及回弹等几个检测项目,来检测漆膜是否破裂,断裂时导体裸露多少长,以及卷绕放开时漆包线回弹的角度;从而判断是否满足上述性能要求;又如市内通信电缆的使用功能要求都是传输中的性能;而这些性能是由电缆的基本性能参数即导线电阻、绝缘电导绝缘电阻率的倒数、线对的工作电容等决定的,同时与“绝缘线对”的尺寸均匀性有很大关系;为此,在其技术标准中除了固有衰减、串音等传输参数的检测项目外,还应有导体电阻不平衡、电容不平衡等检测项目;使检测的结果尽可能放映出产品的传输性能水平;二性能检测项目的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是性能检测项目的量值数据,确定了技术指标就能使改性能检测项目的技术指标,其表达方式一般有下列三种方式;1. 给定一个标准值,规定测试的结果不得大于,或不应小于该标准值;例如导线电阻不大于、抗拉强度不小于、绝缘电阻不小于、工作电容不大于、故有衰减不大于等等;一般凡可以直接在不破坏被测电线电缆产品时可测得性能值的情况下,如大多数电性能耐电压试验除外;以及取段试样测试可得到具体数值的情况下采用;此类技术指标的特征是测试值较为准确地反映理产品某一性能的真实情况,可作为产品设计或用户运行系统中的技术参数;2. 要求产品应按标准中对某一个性能检测项目指定的检测试验条件进行考核,如能“通过”则表示“合格”;例如所有产品的耐电压试验,产品的弯曲试验和船用电缆的耐振动试验等;此类检测项目实际上没有明确的技术指标值,而只要求经受住指定的考核条件;或者说,这些考核条件就是其技术指标;因为这些考核条件就是从确保产品长期安全运行的要求出发而加以选定的;例如耐电压试验是百分之百产品都在进行的检测项目,目的是考虑产品在工作电压下运行的可靠程度和发现绝缘中的严重缺陷如混有杂质、水分、机械外伤;同时也可暴露出制造过程中的缺点;但是产品的绝缘层如果要承受过高的试验电压和过长的加压时间是会损伤所有的绝缘层,造成绝缘的暗伤;因此耐压试验的电压值和加压时间的确定必须有一个原则:即既能暴露问题又不损伤绝缘;如果通过则表示能长期安全运行;根据电力系统中可能产生的电压值变化和长期积累的经验,耐压试验的电压一般规定为产品额定工作电压U的2~倍之间,低电压为相电压;耐压试验的时间通常为产品的倍数较小,中、高压的产品倍数较小;U5分钟;但110kv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试验电压虽为,耐压时间却为30分钟;3. 对于要求应用于某些特殊场合或有特殊要求的产品,例如要求产品具有阻燃、耐火、耐核辐射如核电站用电缆,以及防鼠、防白蚁特性等;一般不再产品标准中列出检测项目,而是另外要按这些特殊要求专门编订的试验标准如“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进行专项考核;即既要符合其产品标准又要符合某一专项试验标准;三性能检测项目与试验方法1. 应该说,性能检测项目和对应的试验方法是一个整体;要确立一项检测项目,首先要研究试验方法与设施;只有当试验方法与设施成熟后,即实验设施具有可操作性,实验结果有重复性、可比性以及便于判断之后,该项目才能确立;然后在研究确定技术标准;对电线电缆的产品来说,除了可以借用或引伸物理学中已经建立的测试方法来测定一些基本的电性能参数和构件材料的机械物理化学特性以外;大部分检测项目的试验方法必须自行研究确定,特别是由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提出的性能检测项目;因此,深入了解这几项内容与性能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显得特别重要、2. 针对满足产品使用环境或使用条件提出的性能要求,其检测项目测试方法的研究,首先是从模拟其使用环境或条件出发的,例如在矿井中使用的矿用橡套电缆会受到被采矿石的砸碰、或被矿车挤压等;为此要设立一些考核承受这些外来机械力的检测项目,经长期研究试验确定下列方法后,抗机械冲击性能和抗挤压性能的检测项目才得以确立,并列入国家标准中;类似过程的检测项目比比皆是,几乎每一个线缆产品的标准中都有;A.矿用电缆的抗机械冲击试验过程:①安置好电缆试样;在电缆的3根动力线芯中施加三相交流额定电压,并接入检漏继电器;②启动试验机,冲锤从规定高度~,以导线截面大小分档自由落下,冲击电缆试样,一根试样应分别在5处试验,相邻两处的间距约为100mm;实验结果判断:按标准规定的每处冲击次数2-3次完成后,检漏继电器不动作时即相间绝缘没有破裂,则认为试样通过此项检测;B.矿用电缆的极压试验过程:①将2m长电缆试样按要求放置后,整体置于水压机或油压机中;电缆试样的动力线芯间施加三相交流额定电压,并接入检漏继电器;②气动压力机,缓缓增加压力至规定值30~40KN按电缆规格,即完成一次挤压;应分别在5处试验,相邻两处的间距约为100mm;实验结果:完成5处挤压后,检漏继电器不动作,则认为试样通过了此项试验;3. 对于反映电线电缆老化性能的检测项目,例如耐老化、耐油性等对高分子材料十分重要的性能检测项目;其试验方法通常是从成品上取下试样,置于一种加速老化的环境中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取出与未经过老化的样品做某些指标的对比试验;判别的标准是老化后试验的测试值限定在未老化试样测试值称为原始值的某一范围内,作为合格;由于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差异性较大,因此通常要取10个试样同时进行老化试验,试验后进行性能测试如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再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在1997年版的GB5013和GB5023标准中,对试验后的判别标准作了更为明确的修改,即规定了测试数据的最小中间值和最大变化率;表5 列出了几种产品的绝缘、护套老化试验条件作为实例;表5 电线电缆绝缘与护套老化试验条件举例二. 检查规则中的实验类型1. 在产品技术标准中除了列出了所有技术要求、性能检测项目指标外,还必须规定检查规则;检查规则一般采用列表的方式,这是制造厂质量监督检测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和控制的内容;检测规则中依次列出检测试验的项目、技术要求即该表中的条文号、试验类型和试验方法;其中的试验方法只需说明线缆产品专门试验标准号或其中的条文号;对于没有通用试验方法的项目,则说明该标准条文中的或附录中的规定方法; 2. 检查规则中的试验类型指的是对所有的检测项目各以产品总量的何种比例进行检测;所有电线电缆产品性能检测项目的试验类型分为例行试验代号R、抽样试验S和形式试验T三种,现将这些试验类型的定义、选定原则列于表6中; 目前有个产品标准、所GB/T13849-93“聚烯烃绝缘聚烯烃护套市内通信电缆”中,将“中间控制”也作为检查规则中的一种试验类型;主要是要求中间检测控制个关键工序的结构尺寸;其原因是结构尺寸对通信电缆的传输性能影响非常直接;此外,有些企业为了以优质产品与市场竞争,对某些产品也在企业内的“产品检测过程中”中做出相应规定,即称为“质量监测点”;这与线缆制造必须特别重视中间控制的要求是一致的;表6 检测规则中的试验类型从表6中可见,抽样试验也是出厂试验的项目;这些项目对保证电线电缆产品的质量也十分重要;所以要采用抽样检测的方式,其原因如表中说明所述;把型式试验这种类型称为“判断和积累性试验”是因为:在制造厂进行型式试验时,通常要求同时进行全部的抽样检测项目,并加以积累;使对该产品的性能水平、裕度有较全面的掌握;对产品的结构、材料,以及制造工艺水平有一个综合性的评定;因此,每次型式试验之后,应有一个分析评估报告,并不断积累;第四节电线电缆的性能检测项目综上所述,电线电缆产品品种多、应用范围广,因此性能检测项目极为繁多;本节将性能检测按特性分类,尽可能全面地作些介绍;一. 结构尺寸及外观表7 结构尺寸及外观检测项目二. 电性能检测项目一基本电性能坚持表8 基本电性能检测二电力电缆的电性能检测电力电缆要求在高压下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除了表8中的基本电性能测试外,还必须通过多项型式试验来考核其安全裕度;以及模拟经过安装敷设弯曲后及成品电缆老化后的电性能;以确保电缆在长期运行中的安全可靠性;表9列出了对电力电缆的其他电性能检测项目;表9 电力电缆的电性能检测项目包括表8。

BS EN 50306-4 2002 铁路设施——具备专门防火性能的铁路车辆电缆 薄壁 第4部分

BS EN 50306-4 2002  铁路设施——具备专门防火性能的铁路车辆电缆 薄壁 第4部分

最高短路温度为 160℃,基于 5s 的短路时间。
1
目前为草案 4
EN 50306-4 中使用 EM 101、 EM103 或 S2 型护套的电缆适用于在-25℃低温下工作, 使用 EM 102 和 EM104 型护套的电缆适用于在-40℃低温下工作。
注 3:存在燃油的场合,EM 101 和 EM102 型护套不适用。
注 4:S2 型护套也可用于在-40℃低温下工作,但这时应通过相应的试验确认。
发生火灾时本标准电缆在最大允许火焰传播和最大允许烟气和毒性气体的释放量方面表现特 殊的性能特性。规定这些性能特性是为了使电缆满足 EN 45545-12的危险级别 2、3 和 4。
注 5:用于 EN 45545-1 的危险级别 1 的电缆未规定烟气和毒性气体的释放要求。
欧洲标准 EN 50306-4 2002 年 10 月
ICS 13.220.40;45.060.01 英语版
铁路应用— 具有特殊防火性能的 铁路车辆用电缆—薄壁
第 4 部分:多芯和多对标准护套壁厚电缆
本欧洲标准于 2002 年 6 月 1 日被 CENELEC 批准。 CENELEC 成员有义务遵照 CEN/ CENELEC 内部议事规程将该欧洲标准不经任何修改作为国 家标准公布。 读者可向 CENELEC 中央秘书处或各成员索取这类国家标准的最新目录和馆藏信息。 本欧洲标准由三种官方文本组成(德语版、英语版和法语版)。由 CENELEC 成员自己负责翻 译的并报中央秘书处备案的其它文本,具有与官方文本同样的法律地位。 CENELEC 成员为下列国家的国家电工委员会:比利时、丹麦、德国、芬兰、法国、希腊、爱 尔兰、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奥地利、葡萄牙、瑞典、瑞士、西班牙、捷克和英国。 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

电线电缆的生产工艺

电线电缆的生产工艺

电线电缆的生产工艺一、电线电缆生产工艺概述电线电缆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产品,其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配料、挤出成型、绝缘处理、编织护套、成品检验等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环节的具体工艺流程。

二、原材料配料1. 铜丝制备:首先需要将铜棒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通过拉丝机将铜棒拉成所需直径的铜丝。

2. 绝缘材料准备:根据不同用途和型号的电线电缆,选用不同种类的绝缘材料,如聚氯乙烯(PVC)、交联聚乙烯(XLPE)等。

3. 护套材料准备:根据不同用途和型号的电线电缆,选用不同种类的护套材料,如聚氯乙烯(PVC)、低烟无卤阻燃护套等。

三、挤出成型1. 挤出机:将铜丝送入挤出机中进行挤压成型。

挤出机中有一组螺旋式金属齿轮,可以将铜丝挤压成所需的形状和直径。

2. 绝缘层挤出:在铜丝表面均匀地涂上绝缘材料,通过挤出机将绝缘层均匀地覆盖在铜丝上。

3. 护套层挤出:在绝缘层上均匀地涂上护套材料,通过挤出机将护套层均匀地覆盖在绝缘层上。

四、绝缘处理1. 高温烘干:将电线电缆送入烘干室中,通过高温烘干使其表面的水分蒸发,达到去除水分的目的。

2. 交联处理: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电线电缆,需要进行交联处理。

交联是指将塑料材料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使其分子间发生交联,从而提高其耐热性、耐老化性、耐腐蚀性等性能。

五、编织护套1. 编织机:将需要编织的护套材料送入编织机中进行编制。

编制方式有平纹、斜纹、花式等多种方式。

2. 护套加工:将编制好的护套套在电线电缆外部,通过热处理或压力处理使其与电线电缆紧密结合。

六、成品检验1. 外观检验:检查电线电缆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表面是否平整、颜色是否均匀等。

2. 电气性能测试:通过测试仪器对电线电缆的导通性能、绝缘性能等进行测试,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3. 包装:将成品进行包装,按照不同型号和规格分别打包,贴上标签和说明书,并存放在指定的仓库中。

七、总结以上是电线电缆生产工艺的详细介绍。

电气工程中的电线电缆规范要求

电气工程中的电线电缆规范要求

电气工程中的电线电缆规范要求在电气工程中,电线电缆的选择和安装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电线电缆规范要求是为了确保电线电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的一系列标准化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气工程中电线电缆规范要求的相关内容。

一、电线电缆的选择在电线电缆的选择中,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要求:1. 电气参数:根据电气负载的大小,确定电线电缆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参数。

同时要考虑电气线路的环境温度、导电材料的选择等。

2. 绝缘材料: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是保证电线电缆电气绝缘性能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绝缘材料,如聚氯乙烯(PVC)、交联聚乙烯(XLPE)等。

3. 外护层材料:为了保护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导体,外护层材料的选择也需要符合规范要求。

一般常用的材料有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塑料护套(VLSH-PVC)等。

二、电线电缆的安装电线电缆的安装是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电线电缆安装中的规范要求:1. 引入方式:电线电缆的引入方式应根据工程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来选择。

一般有沟槽引入、架空引入、隧道引入等方式。

2. 安装方法:电线电缆在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固定和连接。

如采用金属托盘固定,应均匀布置,连接处应牢固可靠。

3. 弯曲半径:电线电缆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其弯曲半径。

过小的弯曲半径会损坏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导体,影响电线电缆的性能和寿命。

4. 交叉间距:不同类型的电线电缆在安装时,要保持一定的交叉间距,避免电磁干扰和热量堆积。

规范要求中一般会给出相应的交叉间距要求。

三、电线电缆的验收和检测为了保证电线电缆质量及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和检测是必要的。

以下是相关规范要求:1. 外观检查:对电线电缆进行外观检查,如是否有损伤、腐蚀、绝缘层是否均匀和完整等。

同时还要检查接线端子的牢固度和符合规范要求。

2. 绝缘电阻测试: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电线电缆的绝缘电阻测试。

测试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电气绝缘性能。

塑料绝缘电线电缆

塑料绝缘电线电缆

塑料绝缘电线电缆塑料绝缘电线电缆(以下简称塑料电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交通、石油、化工、建筑等领域的电器线材。

它优异的绝缘特性、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使得它的使用范围不断拓展,成为了现代工业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电器线材之一。

一、塑料绝缘电线电缆的种类及特点塑料绝缘电线电缆种类繁多,常用的有PVC、PE、XLPE、PP、PA等材料制成的电缆。

不同材料的电缆在绝缘性、机械强度、耐腐蚀性等方面有所差异,但大体具有如下特点:1、优异绝缘性能:塑料绝缘电线电缆的绝缘特性十分优秀,可以有效地隔离电线和外界环境,防止电线发生漏电、电弧等安全事故。

2、良好的机械强度:塑料电缆的机械强度相对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外力,避免电线外皮的被损坏,保护电线结构完整性。

3、耐腐蚀:塑料电缆中常用的PVC、与PE等材料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酸碱、油脂和化学品等腐蚀物的侵蚀,促进电器线材的长期使用。

二、塑料绝缘电线电缆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塑料电缆在电力、通信、交通、建筑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1、电力行业:常见市用的架空电缆、低压电缆、控制电缆等等,都是采用塑料绝缘电线电缆制作。

2、通信行业:通信电缆、数字电缆、光缆等都是采用塑料制品作为最外层的保护材料,保证信息传输的正常进行。

3、交通行业:在铁路、公路等建设中,常用于信号电缆、控制电缆和供电电缆等。

4、建筑行业:建筑设施中用到的线缆和电线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安全标准,并提供一定的防火防爆保护。

塑料绝缘电线电缆就是满足这些需求的重要材料之一。

例如,室内布线、电气装置、开关、插头等等。

三、塑料绝缘电线电缆的生产工艺塑料绝缘电线电缆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工序:1、电线材生产:先生产电线材,充分铜或者铝作为导体,保证电缆的传输能力。

2、绝缘材料制备:根据生产规格和性能需求,选用不同的塑料材料制备好相应的绝缘酸处理成为化合物。

3、绝缘:将制备好的绝缘材料覆盖在金属导体表面,采用机器或手工将绝缘材料覆盖在导体表面,形成电线绝缘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动车组用电线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的特殊要求 高速铁路动车组机车内的特定使用环境对电缆的性能要求比较苛刻,要求电缆应具有电气的可靠性、运行的安全性、耐热性、低烟无卤阻燃性能,以及无毒、无石棉、耐油、耐盐雾腐蚀等性能。目前高速铁路机车车辆电缆的制造标准有中国铁标(主要参照欧标)TB/T 1484-2010 额定电压3kV及以下标准壁厚绝缘电缆系列,欧洲标准EN 50264:2008铁路设施—具有特殊防火性能的铁路机车车辆动力和控制电缆系列,EN 50306:2002铁路设施-具有特殊防火性能的轨道车辆电缆—薄壁系列,以及日本标准JIS C系列标准。 根据中国铁标、欧洲标准以及日本标准,时速500km动车组用电线电缆包括标准壁厚和薄壁两大种类以及各自对应的单芯和多芯结构。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日标系列,其标准要求较高,目前国内没有相应的绝缘材料能够满足,而日方控制绝缘材料的使用,肆意提高材料价格,大大增加了该系列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中国北车大同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均采用欧洲系列标准制造,由于该标准要求高,制造难度大,我公司在接到技术协议后仍然不能按照技术要求生产。时速350km以下均采用国内铁标标准生产,而时速350km及以上均采用日标或欧标标准,具体指标如下: 表1 TB/T 1484-2010标准主要检查项目与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断裂伸长率 ≥150%

耐臭氧试验 电缆的绝缘、单绝缘在臭氧容积浓度为0.025%~ 0.030%之间的空气内放置3h 后应无裂纹,并经受浸 水后电压试验无击穿。

耐油性(耐油后拉伸试验和直径变化试验,浸水电压试验。)

Ⅱ类浸矿物油后:Y1≥0.7,Y2≥0.6,Y3≤1.4;同 时电缆还能通过电压试验和击穿电压试验。 Ⅲ类浸矿物油后:Y1≥0.7,Y2≥0.6,Y3≤1.4 浸燃料油后:Y1≥0.7,Y2≥0.6,Y3≤1.4 同时电缆还能通过电压试验和击穿电压试验。 护套层的吸水 最大重量增加不大于15mg/cm2

耐酸碱试验 绝缘线芯不击穿,护套经酸碱处理后抗张强度变化 率不大于±30%,断裂伸长率不小于100%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热延伸试验 负荷下伸长率≤100%,永久变形≤25%

低温卷绕试验(低温拉伸试验 电缆直径小于等于12.5mm的电缆采用低温卷绕试验。在-40℃的动弯曲性能应良好,试验后无裂纹,经浸水电压试验无击穿。电缆直径大于12.5mm的电缆采用低温拉伸试验。在-40℃条件下伸长率不小于20%。

低温冲击试验 电缆采用-40℃低温冲击试验。试验后护套及绝缘应无裂纹,经浸水电压试验无击穿。 绝缘和护套的耐刮磨性 4次刮磨中任一次均应不小于1000次循环 耐擦性试验 应符合TB/T1484.1 第5.2.10条规定。

绝缘电阻率测试 室温(20℃±5℃)下,3kV 等级电缆浸水1h 后测得 绝缘电阻率应不小于1013Ω.m。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电压试验 电缆应在TB/T1484.1 第6.3 条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耐受50Hz 正弦交流试验电压5min,无击穿发生。

击穿电压试验 对电缆施加工频、TB/T1484.1 第6.4 条规定的试验电压,无击穿发生。

表面漏电流、放电试验 电缆护套或单绝缘层表面放电试验应符合TB/T1484.1 第6.6 条规定。 绝缘的耐湿性 应符合TB/T1484.1 第6.7 条规定。

单根电缆垂直燃烧试验 在规定条件下试验,停止供火后电缆残焰自行熄灭,其烧焦部分距上夹具下缘应不超过50mm,且燃烧向下延伸到上支架下缘距离不大于540mm。

成束电缆燃烧试验 电缆应在GB/T 18380.35 的C 类规定条件下, 停止供火后,电缆炭化部分高度应不超过2.5mm。 电缆燃烧烟密度试验 透光率≥80% pH 值和电导率测定 pH 值: ≥4.3,电导率:≤10μS/mm。 卤素气体含量 ≤5mg/g 毒性测定试验 ≤5 表2青岛四方机车车辆电缆项目主要性能要求与检验方法 (JIS C系列标准) 电缆类别 性能项目 性能要求 检验方法 电缆结构 所有类别 电缆表观 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目视检查 所有类别 绝缘和护套厚度 满足表A.3中对应种类的数值规定。 JIS 3005 4.3 电气性能 所有类别 导体电阻(20℃) 满足表A.2中对应种类的数值规定。 JIS 3005 4.4 所有类别 绝缘电阻(20℃) 满足表A.3中对应种类的数值规定。 JIS 3005 4.7

所有类别 高压测试 测试时间:1min;测试电压(a.c.):依据表A.3中对应种类的相应数值规定;要求结果:不击穿 JIS 3005 4.6 绝缘性能 600V电缆(NH-WL1、NH-C-WL1) 1800V电缆 (所有类别) 3600V电缆(所有类别) 原始抗张强度 ≥7MPa JIS 3005 4.16 原始断裂伸长率 ≥350%

老化后抗张强度保留率 ≥70%(老化条件:(150±2)℃,96h) JIS

3005 4.17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70%(老化条件:(150±2)℃,96h)

耐油后抗张强度保留率 ≥50%(耐油条件:(70±2)℃,4h) JIS 3005 4.18 耐油后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50%(耐油条件:(70±2)℃,4h)

600V电缆(NH-WEXO)

原始抗张强度 ≥10MPa JIS

3005 4.16 原始断裂伸长率 ≥200%

老化后抗张强度保留率 ≥80%(老化条件:(150±2)℃,96h) JIS

3005 4.17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80%(老化条件:(150±2)℃,96h)

600V电缆 (NH-WKK1)

原始抗张强度 ≥5MPa JIS

3005 4.16 原始断裂伸长率 ≥200%

老化后抗张强度保留率 ≥75%(老化条件:(250±3)℃,6h) JIS

3005 4.17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75%(老化条件:(250±3)℃,6h) 电缆类别 性能项目 性能要求 检验方法 600V电缆 (NH-Z-SPO)

原始抗张强度 ≥4MPa JIS3005 4.16 原始断裂伸长率 ≥300%

老化后抗张强度保留率 ≥80%(老化条件:(100±2)℃,96h) JIS3005 4.17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80%(老化条件:(100±2)℃,96h)

护套性能 600V电缆 (NH-WEXO) 老化前抗张强度 ≥10MPa JIS3005 4.16 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120%

老化后抗张强度保留率 ≥80%(老化条件:(100±2)℃,48h) JIS3005 4.17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65%(老化条件:(100±2)℃,48h)

耐油后抗张强度保留率 ≥60%(耐油条件:(70±2)℃,4h) JIS3005 4.18 耐油后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60%(耐油条件:(70±2)℃,4h)

600V电缆(NH-WKK1)

老化前抗张强度 ≥7MPa JIS3005 4.16 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200%

老化后抗张强度保留率 ≥75%(老化条件:(250±3)℃,6h) JIS3005 4.17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75%(老化条件:(250±3)℃,6h)

600V电缆 (NH-Z-SPO)1800V电缆(NH-WLO2) 3600V电缆 (NH-WLO3)

老化前抗张强度 ≥8MPa JIS3005 4.16 老化前断裂伸长率 ≥200%

老化后抗张强度保留率 ≥70%(老化条件:(100±2)℃,168h) JIS3005 4.17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60%(老化条件:(100±2)℃,168h)

耐油后抗张强度保留率 ≥60%(耐油条件:(100±2)℃,24h) JIS3005 4.18 耐油后断裂伸长率保留率 ≥60%(耐油条件:(100±2)℃,24h)

电缆成品性能

所有类别 柔韧性试验 18000次时导线断线率在10%以下,绝缘体上没有明显损伤 燃烧性能试验 达到BS6853标准表13和表14中车辆分类Ib类要求 BS6853表13和14 发烟性试验 BS6853附录D 燃烧气体毒性试验 BS6853附录B 电缆类别 性能项目 性能要求 检验方法 所有类别 耐酸碱性试验 满足TB/T 1484.1-2010 第5.2.6条 GB/T 2951.21- 2008 表3 长春轨道客车主要性能要求与检验方法 (欧标EN系列标准) 性能项目 性能要求 检验方法 电缆结构(满足标准或相应技术文件要求)

导体材料 1:导体为镀锡铜导体 EN 10002-1(GB/T 228.1) 2:单丝外径不能超过IEC 60228(GB/T3956)规定的5类导体最大值 3:导体线芯平均断裂伸长率≥15% 4:单丝断裂伸长率≥10%

绝缘厚度 1:平均厚度不低于标准(EN 50264-3-1、EN 50264-3-2)规定数值 EN 60811-1-1 8.1 2:最薄厚度不得小于标准规定厚度的90%-0.1mm

护套厚度 1:平均厚度不低于标准(EN 50264-3-1、EN 50264-3-2)规定数值 EN 60811-1-1 8.2 2:最薄厚度不得小于标准规定厚度的85%-0.1mm

电缆外径 不超过标准(EN 50264-3-1、EN 50264-3-2)规定数值 EN 60811-1-1 8.3 电气性能 导体电阻(20℃) 符合标准(IEC 60228)规定的第5类导体要求值。 EN 50305 6.1

高压测试 1.(20±5)℃/5min,50Hz 测试电压(a.c.): 2.0kV(300/500V)、3.5kV(0.6/1kV)、6.5kV(1.8/3kV)、11kV(3.6/6kV)要求结果:不击穿(适用于EN 50264-3-1电缆及EN50264-3-2电缆的绝缘层) EN 50305 6.2.1 2.50Hz,测试电压(a.c.):3kV(适用于EN 50264-3-2有屏蔽电缆的护套)要求结果:不击穿

介电强度 预处理:(20±5)℃/1h,电压升速:500V/30s 最小击穿电压(a.c.):4kV(300/500V)、6kV(0.6/1kV)、10kV(1.8/3kV)、20kV(3.6/6kV) EN 50305 6.8 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标准(EN 50264-3-1、EN 50264-3-2)规定数值 EN 50305 6.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