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检验】知识点整理(第二部分)
血液学检查考点总结

血液学检查考点总结一、血细胞学基本参数及临床意义(一)血红蛋白测定及红细胞计数1.正常参考区间分群HB RBC成年男性120~~160g/L (4.5~5.5)×1012/L成年女性110~150g/L (3.5~~5.0)×1012/L新生儿170~200g/L (6~7)×1012/L2.临床意义生理变化新生儿红细胞比成人高,出生2周后开始下降男性6~7岁时最低,后逐步升高,至25~30岁达最高值,后下降女性13~15岁达较高值生理学增加体力劳动(或运动量较大)者、气候寒冷地区及高原的居民生理学减少妊娠期病理性增多真红+长期缺氧+一时性增多(严重烧伤造成浓缩)病理性减少急性大失血、白血病、再障等(二)白细胞计数(WBC)1.正常参考区间(1)成人:(4~10)×109/L。
(2)儿童:(5~12)×10/L。
(3)新生儿:(15~20)×10/L。
2.临床意义情况意义生理性增加初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极度恐惧及疼痛病理性增加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恶性肿瘤、术后、急性溶血、白血病等病理性减少病毒感染、化学药物、脾亢等情况数值(×109/L)意义中性粒↑>7.6 化脓性感染、急性出血、白血病等中性粒↓<1.5 病毒感染、G-感染、AA、射线等嗜酸粒↑>10% 变态反应性疾病、肿瘤等淋巴细胞↑ >4.0 病毒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恶性疾病等淋巴细胞↓ <0.8 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等单核细胞↑ >1.0 细菌性心内膜炎、伤寒、活动性肺结核等感染(四)血小板计数(PLT)1.正常参考区间(100~300)×109/L2.临床意义(1)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脾功能亢进、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等(2)血小板增多:主要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五)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1.正常参考区间(1)成年男性:0~15mm/h(2)成年女性:0~20mm/h2.临床意义(血沉加快)①各种炎症性疾病②组织损伤及坏死③恶性肿瘤④各种原因导致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时,血沉可加快⑤其他:部分贫血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黏液性水肿等患者及血胆固醇高者二、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臂法,男性0~5个,女性0~10个)毛细血管疾病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血小板数量减少ITP血小板功能障碍血小板病、血小板无力症其他肝肾疾患、严重凝血障碍(二)出血时间(BT)测定出血时间延长主要见于以下情况:1.血小板大量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为BT延长的主要原因,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造成的血小板减少等2.毛细血管本身病变如过敏性紫癜等(三)凝血时间(CT)测定血液凝固时间是指自血液离开血管到在体外发生凝固的时间。
兽医临床病理学血液学检验(第二章)

血液学检验的局限性和误差
1 样本质量
不良的样本质量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
2 生理因素
动物的生理状态和药物使用等因素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3 技术限制
一些检验方法存在特定的技术限制和局限性。
常见的血液学检验项目
血细胞计数
衡量红细胞携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白细胞分类计数
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进行计数,以诊断感染和炎症。
血小板计数
评估凝血功能和出血病变的指标。
血液学检验的样本获取和处理
样本采集
采用标准化的采血技术,确保血 液可靠、无污染。
标本处理
在规定的时间内,分离血液成分, 进行必要的前处理。
兽医临床病理学血液学检 验(第二章)
血液学检验是兽医临床病理学中至关重要的工具之一。本章将介绍血液学检 验的基本原理、常见项目、样本获取和处理、结果解读、应用、局限性和误 差,以及它的未来发展趋势。
血液学检验的基本原理
血液学检验是通过对血液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来评估动物体内的健康和疾 病状态。它涉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测量,以及血液化学分析和凝 血功能评估。
仪器分析
采用现代化的自动化设备,准确 测量不同血液成分的浓度和功能。
血液学检验的结果解读
1
比较对照值
将实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进行比较,以识别异常。
2
综合分析
将多项指标综合考虑,以获取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3
与临床表现关联
将血液学检验结果与患者病史和体检结果等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诊断方案。
血液学检验在兽医临床病理学中的应用
血液检验知识点总结

血液检验知识点总结血液检验是一种通过分析血液成分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常规检查方法。
在临床诊断中,血液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分析血液中的不同成分,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本文中,我们将全面总结血液检验的知识点,包括血液成分、常见的血液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意义等方面。
一、血液成分1. 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以反映一个人体内氧气运输的能力,以及贫血等疾病的存在。
2. 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细胞,可以在身体受到感染或发炎时增加数量。
检测白细胞数量和分类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感染程度和炎症部位。
3. 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中的凝血细胞,主要负责止血和维持血液中的凝血平衡。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会导致出血和凝血障碍。
4. 血浆: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成分,包含水分、蛋白质、糖类、脂质和盐类等。
血浆中的各种物质对维持体液平衡和营养供应有重要作用。
5. 血液生化指标:血液中还包含了多种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尿酸、肌酐等。
这些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内代谢、肾脏功能、心血管健康等方面的情况。
二、常见的血液检验项目1.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
血常规是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项目,可以初步评估血液的基本情况。
2.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
凝血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血液的止血功能和凝血系统的活性。
3. 血型鉴定:通过抗体和抗原的反应来确定一个人的血型,是手术和输血前必须的检查项目。
4. 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
血液生化检查可以综合评估人体内代谢和器官功能的情况。
5. 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分类等指标。
免疫学检查可以帮助评估人体的免疫功能和炎症状态。
三、血液检验的意义1. 评估健康状况:通过血液检验可以了解人体内的氧气运输、免疫功能、代谢情况和器官功能等方面的情况,有助于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临床检验血液 (2)

临床检验血液 (2)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血液学检验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要点1:胚胎期造血:胚胎期可相继分成三个不同的造血期。
(1)中胚叶造血期:此期造血大约在人胚发育第2周末开始,到人胚第9周时止。
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细胞是一些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聚集成团称血岛。
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
(2)肝脏造血期:始于胚胎第6周,至胚胎第5个月逐渐退化。
肝脏造血的发生是由卵黄囊血岛产生的造血干细胞随血流迁移到肝脏后种植到肝脏而引起造血的。
3个月~6个月的胎肝是体内主要的造血场所。
(3)骨髓造血期:在胚胎第3个月长骨髓已开始造血,随胚胎发育,骨髓造血日趋发育。
第8个月时,骨髓造血已高度发育,髓腔中呈现密集的造血细胞灶且各系造血细胞均可见到,缺乏脂肪,这时骨髓成为造血中心,从此肝.脾造血功能减退,骨髓造血迅速增加。
胚胎时三个造血阶段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替此消彼长的,各类血细胞形成的顺序分别是: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要点2:出生后造血器官(1)骨髓造血:出生后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是唯一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是有活跃造血功能的骨髓。
从出生至4岁,全身骨髓的髓腔内均为红骨髓。
5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脂肪化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发展。
至18岁时,红骨髓仅存在于扁平骨.短骨及长管状骨的近心端,如颅骨.胸骨.脊椎骨.肋骨.髂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近心端。
脂肪化的骨髓称为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
健康成人黄骨髓约占骨髓总量的50%。
黄骨髓仍然保持有造血的潜能,当机体需要时,又可重新转变为红骨髓参与造血,因此正常情况下,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较强。
(2)淋巴器官造血:在骨髓内,造血干细胞分化出淋巴干细胞,其再分化成T.B淋巴祖细胞。
B淋巴祖细胞在骨髓内发育;T 祖细胞随血流迁移至胸腺.脾和淋巴结内发育成熟。
兽医临床病理学血液学检验(第二章)PPT

本节将对兽医临床病理学中的血液学检验进行介绍,包括常见的检验项目、 流程和操作要点,以及对结果的解读与分析。
常见血液学检验项目
血红蛋白测定
衡量动物体内携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血小板计数
用于了解血液凝结功能和止血能力。
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胞计数
评估免疫系统功能以及炎症和感染的存在。
血液学检验结果的解读与分析
1 红细胞计数增高
可能是因为脱水、贫血性疾病或肾脏问题。
2 白细胞计数异常
可能表示感染、炎症或免疫系统问题。
3 血小板计数偏低
4 血液细胞形态异常
可能与凝血功能异常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提示可能存在疾病或病变。
血液学检验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疾病筛查与诊断
血液学检验可用于确定动物是否 患有疾病,并辅助进行诊断。
完整血细胞计数
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 体积等多项指标。
血液学检验流程及操作要点
1
样本采集
准确采集动物的血液样本以避免干扰结果。
2
标本处理
必要时进行前处理步骤,如离心分离血细胞。
3
仪器检测
将样本放入自动血球计数仪进行多项指标的测定。
4
结果分析
根据不同指标的参考范围,分析血液学检验结果。
治疗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进行血液学检验,评估 治疗的效果和动物的健康状况。
预防性保健
在动物健康状况良好时进行血液 学检验,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健 康问题。
血液学检验与动物健康的关系
血液学检验是评估动物健康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提供有关某些疾病、感染或其他健康问题的线索。
结论及进一步学习资源
临床血液学检验2

临床血液学检验2临床血液学检验(二)1.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就可以诊断的造血系统疾病是A. 白血病B. 缺铁性贫血C. 溶血性贫血D. 血友病E. 血小板无力症2.为了鉴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下列首选试验是A. SB染色B. PAS染色 C .D.AP积分测定D. ACP染色E. POX染色3. 为了区别红白血病与巨幼细胞性贫血,下列首选试验是A. POX染色B. PAS染色C.D.AP积分测定D. a-D.AE染色E. 铁染色4.诊断温抗体型溶血性贫血的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是A. Ham实验B. Coombs实验C. Donath-Landsteiner实验D. 免疫球蛋白测定E. 血红蛋白电泳5.患者男性,50岁,5 年前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
检验:RBC l.5 X109/L,Hb 65g/L,WBC 3.2 X 109/L,血小板65 X109/L,MCV129fl,MCH 36pg,MCHC 34%.最可能的诊断是A. 缺铁性贫血B. 巨幼细胞性贫血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溶血性贫血E.骨髓病性贫血6.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急性白血病FAB分型中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指的是A. M1型B. M3型 C M4型 D. M5型 E. M6型7. 下列对诊断急性白血病最有意义的外周血异常是A.白细胞计数2X109/LB. 白细胞计数20X109/LC.原始细胞37%D.分叶核粒细胞>79%E. 血小板计数30 X 109/L8.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出现的免疫表型是A. CD10,CD19B. CD33、CD34C. CD5,CD7D. CD20,HLA-DRE. CD14、CD649.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经过化疗后,认为患者已达到完全缓解,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临床无浸润的症状和体征B外周血无白血病细胞C. 骨髓原始细胞<5% D.血小板数目恢复正常E. 白细胞计数4.0X109/L,中性粒细胞占25%10.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嗜睡、呕吐、抽搐等症状,脑脊液检查发现白细胞数增高,涂片中见到白血病细胞,则最可能的并发症是A.中枢神经系统向血病B.淋巴瘤C. 细菌性脑膜炎D.病毒性脑炎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1.患儿女,2岁。
血液检测知识点总结

血液检测知识点总结一、血液检测的常见指标1.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一种负责携氧的蛋白质,在血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血红蛋白水平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贫血情况,并进一步评估造血功能的情况。
2.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负责携氧和二氧化碳的血液细胞,红细胞计数可以反映体内贮氧程度和造血功能的情况。
3.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负责止血和凝血的细胞元素,在血液检测中,血小板计数可以用于评估出血和凝血功能状况。
4. 白细胞计数(WBC)和不同白细胞亚群:白细胞是身体的免疫细胞,通过不同白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以了解免疫功能和炎症情况。
5. 血糖(Glu):血糖是人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通过检测血糖水平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糖尿病和胰岛功能的情况。
6. 血脂(TG、TC、HDL-C、LDL-C):血脂是人体内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通过血脂的检测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心血管健康情况。
7. 肝功能指标(ALT、AST、ALP、TBIL、DBIL):肝脏是人体内的化学工厂,在代谢和解毒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检测肝功能指标可以了解到肝脏的健康状况。
8. 肾功能指标(BUN、Cr、eGFR):肾脏是人体内的重要排泄器官,通过检测肾功能指标可以了解到肾脏的健康状况。
9.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指标(Na、K、Ca、Cl、HCO3-):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人体内部的稳态有重要影响,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了解到体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10. 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3、FT4):甲状腺是负责代谢和能量消耗的腺体,通过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可以了解到体内的代谢状况。
以上只是血液检测中的一些常见指标,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指标也非常重要,不同的疾病和健康状况需要不同的检测指标来评估。
二、血液检测的意义和应用1. 诊断疾病:血液检测是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血液中各种指标的分析可以确定一些疾病的诊断。
2. 评估健康状况:血液检测可以帮助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包括心血管健康、代谢健康、免疫功能等方面。
医学检验职业资格考试知识总结—血液学(下)

医学检验职业资格考试知识总结—血液学(下)白血病1——白血病: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特点为白血病细胞呈现异常增生伴分化成熟障碍,临床出现贫血出血发热及肝脾淋巴结肿大2——按白血病细胞分化程度分类①急性白血病:骨髓中某一系列原始细胞高于30%,病程短于6个月。
②慢性白血病:原始细胞不超过10%。
3——按白血病细胞形态分类①淋巴细胞型②粒细胞型③单核细胞型④其他4——临床分类①急性白血病:急淋(ALL)急粒(AML)急单②慢性白血病:慢淋慢粒慢单③少见类型白血病:嗜酸粒白血病嗜碱粒白血病5——FAB形态学分类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1型以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核染色质较粗,核仁小,不清楚。
b:L2型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一致,核染色质疏松,核仁较大,一至多个。
c: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一致,核染色质均匀,核仁1至多个,胞质嗜碱深蓝色,胞质或核上较多空泡呈穿透性,蜂窝状。
②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即急粒急单白血病分为M1—M76——免疫学分型①利用白血病细胞的免疫标志,可明确区分ALL AML,不同白细胞表面抗原不同②T淋巴细胞Ⅰ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2 CD3 CD4 CD5 CD7 CD8及绵羊红细胞受体(Es)ⅡCD7和cyCD3是检测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最敏感指标③B淋巴细胞Ⅰ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免疫球蛋白(Smlg)小鼠红细胞受体(Em)及CD10 CD19 CD20 CD21 CD22ⅡEm为B淋巴细胞早期成熟标志④粒—单核细胞Ⅰ粒细胞表面标志:CD33 CD13Ⅱ单核细胞表面标志:CD14⑤干细胞和祖细胞Ⅰ干细胞表面标志:CD34Ⅱ祖细胞表面标志:CD38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实验室诊断①形态学检查Ⅰ血象:分类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多,可达90%Ⅱ骨髓象: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为主,大于30%,退化细胞明显增多,蓝细胞(即涂抹细胞)多见,急性淋巴细胞的特征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