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经典插图

课本经典插图
课本经典插图

怀恋80后小学课本经典插图

1,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2、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3、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哎,感慨啊,当年小学生摇头晃脑读书的情形又浮现,

那时看到课本上得那些插图,感觉生活是多么神奇和温馨,

连小溪的一个浪花都拥有可爱的笑脸,

下山的猴子、种鱼的小猫在心里基本上是人一般的温馨的生命,而不是动物,

天空飞舞的风筝和小燕子永远是那么亲切,

农民伯伯永远是满脸丰收的喜悦,

邻居老大爷和叔叔阿姨们基本上是一家人般的亲切,

晚上的捉迷藏的公园基本上如同自家的院子不存在被人拐卖的危险,

小河里的水基本上在口渴得时候可以捧起来喝,

……

虽然,当我日益成长起来,发现一切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甚至有些丑恶。

但是,与我的童年,这些让我充满温馨和快乐。

不管怎样,作为孩子,能拥有过无邪的童年,是幸福的。

复杂是社会,长大后自会适应,想想如今早熟的孩子们,不知道该为他们高兴还是悲哀。我想,我小时候那些可爱的画面,他们的现在的脑子里是否有过呢?

实在无聊,来贴点小学课本的插图,怀念逝去的童年!

不知道你还记得多少呢?

1,乌鸦喝水...呵呵..好经典.(老师说这乌鸦多聪明。。当时我多崇拜它。。。。)

2,落花生

3,完璧归赵....

4,武松打虎

那时候老师也没有说过老虎是保护动物来着....

5,画杨桃

6,狐假虎威...吼吼..

7,皇帝的新装...现在想想..这样的故事似乎一直在上演...

8,猴子捞月...

9,狼和小羊(老版喜洋洋与灰太狼....哈哈..)

10,小壁虎找尾巴....

11,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

嘿嘿.....现在还能背..

12,骆驼和羊...还记得寓意:高有高的好处,矮有矮的道理。不能因为各自的高矮,而相互歧视。与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各自有各自的优缺点,不能因为自己能做某种事情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自己不能做某种事情而垂头丧气。

13,司马光砸缸...(有时候会读成司马缸砸光)

14,渔夫大概是说一个老人捕到一条神鱼,鱼求老人放过它,它能满足老人的任何愿望,但是老人的妻子太贪心,结果到最后什么都没得到...

15,狼牙山五壮士...学了这个文章之后,就爱上了枪战片...

16,大森林的主人...应该是这个名字了...

17,画鸡蛋...(这个可能跟达芬奇有点关系)

18 雨中情

19,初冬~当时真是羡慕他们,可以大吃柿子...

20,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21,小木船..大概讲珍贵的友情啥的..(当时左边这位同学被我画上了长头发。。。)

22,难忘的泼水节?是讲周总理的哦...(我们当时书里的插图是画的。。。)

23,这个印象很深...月光曲

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

————————————————————————————————作者:————————————————————————————————日期:

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很多课文配有插图,这些插图鲜活、直观、富有儿童气息,易于小学生观察理解,与文质兼美的课文相配合,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可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挖掘课文插图的实用价值,使学生在新、异、奇的情境中生动、形象、具体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第一、利用插图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倡“乐学原则”。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者趣也。也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学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就是针对儿童认知心理,运用生动有趣的插图进行诱导,唤起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新奇、有趣、亲切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如教学《亲人》一课时,教师可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小姑娘的装饰可以看出她在这里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捧着小姑娘的头?从年龄上看,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课文题目叫《亲人》,她们真的是“亲人”吗?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的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利用好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

点。课文中有的插图体现了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用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学《丰碑》第七自然段时,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回答下列问题:倚靠在树杆下的老战士衣着跟周围的人有什么不同?他的动作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神情镇定安详?通过指导看图,避免了抽象的讲解说理,使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领会词句的含义。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既训练了学生个人的观察能力,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既提高了学生准确生动地观察描绘人物的能力,更准确地把握了老战士这一人物典型的形象。 第三、利用好插图,能帮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如教学完《长城》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看图后进行总结:看着这蜿蜒盘旋,气魄雄伟屹立于崇山峻岭上的长城,想起那些古代劳动人民是使用着怎样简陋的工具,又用着怎样的毅力来完成这一被称为“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同学们,你想说点什么?由此,让学生感受长城的气势,赞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四、充分利用好插图,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新教材中的不少课文需要记忆背诵,这无疑会给部分学生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把插图转化为文字,学生就容易记忆了。如《卢沟桥的狮子》

苏科版2017初中物理课本插图汇编

八上物理课本插图 1.如图所示,透过烧瓶壁(烧瓶壁厚度忽略)看烧瓶内水中的金鱼比实际要大一些,是因为 光由进入 时,发生了折 射,烧瓶壁和内部的水 相当于 一个。 2.如图所示,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文字,则看到的 “文字”将会【】A.不变 B.变大 C.高度不变,但变宽了 D.宽度不变,但变高了 3.如图所示,将一个回形针用细线拴着,固定于桌面,当手拿一个条形磁铁在回形针上方时,看到回形针被吸起并静止在空中,磁铁对回形针的作用是通过发生的,这一现象包含的物理知识是(写出一点即可),若分别将一块玻璃板、硬纸板、铁片、铜片横着穿过磁铁和回形针之间时,能使回形针下落的是。 4.如图所示,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会沉入水底,是因为鸡蛋的平均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若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后,鸡蛋会慢慢的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在鸡蛋未露出水面前,所受的浮力大小,从刚露出水面至漂浮的过程中,浮力大小。 5.如图所示,向一个盛满水的杯子里轻轻地放入若干个回形针,会看到水面逐渐向上凸起而不流出,这是因为。 6.如图所示把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用铅笔敲打衣架时,能听到清脆的响声,这说明。 7.如图所示,在水中摇动小铃铛,能听到铃声,这说明。 8.如图所示,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向这部手机打电话时,看到了荧光屏亮了,同时听到了手机的铃声,若用抽气机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铃声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说明,整个过程中看到手机荧光屏一直亮着,这说明。 9.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冲击声波,再用椭球型凹面镜使声波经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里包含的物理知识有(1) ;(2)凹面镜对声波也具有作用。 10.如图所示,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摇晃,这说明。 第1题图 第4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 第7题图

最新浅谈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很多课文配有插图,这些插图鲜活、直观、富有儿童气息,易于小学生观察理解,与文质兼美的课文相配合,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可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挖掘课文插图的实用价值,使学生在新、异、奇的情境中生动、形象、具体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第一、利用插图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倡“乐学原则”。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者趣也。也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学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就是针对儿童认知心理,运用生动有趣的插图进行诱导,唤起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新奇、有趣、亲切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如教学《亲人》一课时,教师可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小姑娘的装饰可以看出她在这里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捧着小姑娘的头?从年龄上看,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课文题目叫《亲人》,她们真的是“亲人”吗?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的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利用好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课文中有的插图体现了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用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学《丰碑》第七自然段时,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回答下列问题:倚靠在树杆下的老战士衣着跟周围的人有什么不同?他的动作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神情镇定安详?通过指导看图,避免了抽象的讲解说理,使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领会词句的含义。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既训练了学生个人的观察能力,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既提高了学生准确生动地观察描绘人物的能力,更准确地把握了老战士这一人物典型的形象。 第三、利用好插图,能帮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如教学完《长城》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看图后进行总结:看着这蜿蜒盘旋,气魄雄伟屹立于崇山峻岭上的长城,想起那些古代劳动人民是使用着怎样简陋的工具,又用着怎样的毅力来完成这一被称为“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同学们,你想说点什么?由此,让学生感受长城的气势,赞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四、充分利用好插图,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帮助

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合理运用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合理运用教学案 例 《元日》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刚才说了不少过春节时快乐的情景。你们想知道古代的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吗?请大家看课文插图。(出示课文插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和你们过的春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从图中我知道古时的小朋友过年也很快乐。他们喜欢放鞭炮,只不过他们放的是最原始的一种爆竹,而我们放的是更漂亮的烟花。他们还跳呀,蹦呀,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们肯定在喊着:“过年喽!过年喽!” 师:你的观察力、想象力都是一流的。我仿佛也听到了小朋友的欢呼声。 生:从图门上的春联我还知道古人过年也有贴春联的习惯。 《回自己的祖国去》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来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图

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生1:华罗庚一家人坐船要回国。 生2:华罗庚和他的家人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师:请同学们默读1——9自然段,找一找你是从哪里知道华罗庚要回国的?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很多,它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景物绘制或拍摄而成,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文插图是课文的第二语言,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插图使文章的内容形象化,有的插图展示了文字言犹未尽的意思,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是语言文字所无法替代的。插图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以绘画的视觉形象补充文字描绘的不足,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 课文插图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的,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课文的内容,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案例1中指导学生看图,从图中初感知古人过年时的情景,找到图与文的契合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说话、想象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古诗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作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复习

课本插图复习 在图1中,把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中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会发生的现象是鸡蛋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 2. 在图2中,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烛焰在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3中,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你听到的声音__________不同;在图4中,当玩具电动机的转速增大时,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变化是_________ _____. 4. 如图5甲所示,向圆锥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瓶口内___ 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白雾”,蒸发皿的底部出现了_____________.另换一只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向蒸发皿中倒入开水,如图5乙所示,瓶口内____ 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白雾”.该实验中“雨滴”的形成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 观察图5丙,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____ ____(有/没有)出现“白气”,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 如图6甲所示的实验显示的现象叫做________ ______,由这个探究活动可知,太阳光可以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多种色光.在这个实验中,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如图6乙所示,发现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测时,温度也会上升,这说明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______线具有____ 图1 图2 图3 图 4 图5 甲 乙 丙 甲 乙 图7 图6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理论学习材料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 之理论学习材料 北关小学课题组燕 现行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紧扣课文容,色彩鲜艳、生动有趣,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插图作为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插图往往被忽略或轻易带过,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插图的功能一般可分为装饰功能、解释功能和促进功能。所有课文插图都兼具以上三项功能,只是对于某一幅具体的课文插图来讲,功能会有所侧重。因此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同时,还应研究图文关系,准确地把握插图设置的目的和作用,抓住插图使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并在教学中合理充分地发挥插图的作用,促进语文教学。 一、有效使用插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常常会发现,低年级学生拿到语文课本后的第一举动往往是去翻里面的图片,觉得感兴趣会再去读读文字。孩子这种与生俱来对直观形象的喜爱,值得教师珍视。如人教版第一册《小小的船》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图中美丽的星空、弯弯的月牙、可爱的小姑娘都体现出一种宁静的美。在引入时,不妨让学生说说在插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师顺势引导,课文的小诗描写的就是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走进了文本,且对文本产生兴趣,也会为

课文的学习铺垫好一定的情感基调。二、有效使用插图,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当学生对课文的字、词、句不理解时,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最直观有效的方法。它化抽象为具体,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在教学人教版第三册《纸船和风筝》一课时,关注到了“漂”和“飘”的区别,这对学生来讲是难点。我在请学生区别这两个同音字时,同时引入了课文中的两插图,并请他们仔细想想纸船和风筝是怎么帮小动物找到他们的好朋友的。这时,学生们纷纷举手,说“纸船是顺着水漂来的,要用‘三点水’的漂”,“风筝是靠风飘上天的,所以要用‘风字边’的飘”。这样,一个难点顺利解决了,同时图片加深了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又如《邮票齿孔的故事》一课中,学生需要理解“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这时,教师只要请孩子们仔细地观察图片即可,可以通过图中阿切尔的动作、眼神、站的位置以及跟酒馆里其他人的对比,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这类理解上的难点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中最易出现的,有效地使用插图,图文结合,可以避免死记硬背,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有效使用插图,训练学生观察能力 低年级学生最常碰到的习作方式是看图写话,而我们发现,善于观察图片、分析图片的学生,其习作质量一般来说要领先于其他同学。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低年级显得尤为重要。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若能常常渗透对课文插图的观察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能力必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如一年级下册中有篇课文叫《棉花姑娘》,

小学语文教材课本人物插图图片.doc

小学语文教材课本人物插图图片 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多种多样,画面精美,富有童趣,或展示人物形象,或体现文章内容......很好地体现了编者的意图,是一种用之便捷的课程资源。下面是我整理的。 1 2 3 4 5 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一、借插图引起阅读兴趣 相对于文字来说,年龄较小的儿童对于具体可感的彩图会兴致勃勃,对画面的印象会更深刻。一些插图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如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发现》一课中可运用插图导入,引导学生看图设问:"这个头戴礼帽、高鼻子的外国人是谁啊,他在这些美丽的花草、漂亮的昆虫跟前干什么呢?"由于图上的人物形象对于中国人来说富有新奇感,教师由此一问,学生就产生了浓厚的阅读期待,不熟悉课文的学生会兴趣盎然的去看课文,而熟悉课文的学生也会进一步思考其原因,在思考中慢慢悟出课文的内容,感受到达尔文这个有趣的发现以及他观察的细致。 一节语文课如何导入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会关系到整节课的成功与

否。如在课始巧用插图,因势利导,定能引人入胜。五年级上册中《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课文配有4幅插图,均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可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图,引发学生遐想、议论:这是一块怎样的奇石?它是怎么形成的?读过课文的学生可能还会这样想:滴水真的会有这样大的力量吗?它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以此图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期待。这样,接下来的深入悟读将会水到渠成。 二、借插图激发创作热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语文的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语文的技巧,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灵性与创造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伊索寓言》中的一则寓言——《牧童和狼》中写了一贯说谎的牧童喊破喉咙,也没有村民前来帮忙。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先观察课文的插图,深深体会出牧童那恐惧的心理。接着老师问:"当凶恶的狼真的来了时,却没有人前来帮助这个吓坏了的牧童,你能写出牧童此刻的心理吗?接下去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继而让学生扮演小作者的角色去续写这个故事。此时此刻,心灵的感悟取代了理性的分析,学生写出的语句都能表达出对寓言寓意的深刻理解。 充满童趣的插图尤其能引起小学生的参与热情,《青蛙看海》中的几幅插图生动活泼,老师在课尾指导学生观察第三幅图:"跳上山顶的青蛙和松鼠是多么开心啊,看它们的笑容多甜哪!谁能说一说,它们俩会在山顶上说些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表述清新怡人,有的以青蛙的口气说:"哎呀,大海真的是一望无边啊,真是太美啦!""小松鼠,谢谢你带

10.九年级物理课本图片

源于课本《九年级全册-------课本图片改编试题(2)》 《九年级全一册》 1、如图是小明发明的盆景自动供水装置,以下是同学们关于该装置的讨论,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九全一册(P90) A、瓶内灌水必须灌满,否则瓶子上端有空气,水会迅速流出来; B、大气压可以支持大约10米高的水柱,瓶子太短,无法实现自动供水; C、若外界大气压突然降低,容器中的水会被吸入瓶内,使瓶内的水面升高; D、只有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才会流出来 2、如图,液态的蜡在凝固时中间会凹陷下去,该现象不能说明:(九全一册P6) A、蜡分子间有间隙 B、蜡在凝固时密度变大了 C、蜡是非晶体 D、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3、如图是宇航员在太空仓内的情景,太空仓内不能做的实验是() (九全一册P11) A、用测力计测摩擦力 B、用天平测质量 C、用刻度尺测长度 D、用温度计测体温 4、如图是一些物质的密度,你从表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1) (2) (3) 5、如图是空中加油机正在加油的场景,如果加油机在同一高 度以400 m/s的速度匀速飞行,则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 的速度是,加油过程中,加油机的动能, 势能,受油机的机械能。(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6、如图是小红乘坐观光电梯的情景,当电梯刚开始启动上升 时,她受到电梯对她的支持力比她的重力 (填大、小、相等),她感觉到地面在下降,是以为参照物的,当她上升到顶层后有耳鸣的感觉是因为。 7、

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物体做 运动,乙物体做运动。若甲物体相邻两位置的间距为2.5厘米,作为光源的闪光灯闪亮的频率为50Hz,则甲的运动速度为 Km/h。 8、如题所示的日晷是古代的一种工具,它是 根据 的原理工作的。 9、如图,用磁铁靠近小钢球,会出现甲乙所示的现 象,这说明。这种研 究问题的方法称为 法。 10、如下左图说明:(1) (2) 11、(1)画出被绳子拉住的橡皮受力的示意图; (2)画出地球左侧苹果树上任意一个苹果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2、如图,不倒翁不倒的奥秘是因为不倒翁 ,不倒翁最终都会停下来是因为不倒翁的能 转化为了能,它的机械能(填守恒或不守恒)。 13、如图以下场合或应用中不是利用摩擦的是() A B C D 14、如图,赛艇运动中,赛艇的浆是一个省的杠杆,它的头部做的很尖是为 了,若艇身排开水的体积共0.6m3,艇身和浆的总质量为70kg, 则运动员的总质量为。 15、画出图中杠杆的动力、阻力和阻力臂。

小学生语文课本中的插图

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与利用 儿童时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运用教学中的插图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方面体会: 首先,插图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老师在讲读课文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中的情物,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三味书屋>>一文,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并提出问题(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书屋呢?(2)鲁迅当年是怎样在这个书屋学习的呢?学生通过看图想象会急于想知道结果,渴望学习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再有,我觉得插图好象是学生的课后辅导教师. 插图有助于学生课外自学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良好的自学习惯等.课堂上学生不可能把教师所授知识点滴不漏的全部掌握,而插图可帮助学生回忆课堂内容,从而起到查漏补缺﹑全面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的功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学习插图,引导学生把插图和课文联系起来,指导学生用课文语言描述插图内容,用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如<<绿色的办公室>>一文,按方位顺序看图,从哪些地方看出办公室简陋,并运用文中语言描述.如<<三味书屋>>一文,按方位顺序看图,回忆课文内容,并且用课文语言描述插图,这样一来,学生就复习了所学内容,课上课下相辅相成. 其次,插图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通过观察插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插图可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水平同时根据插图用语言描述它,有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具体地说就是: 每幅插图都蕴涵着一个生动小故事.教师可结合实际让学生口述他所理解的插图或用语言描述下来,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使用

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使用 语文课本的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插图除了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陶冶爱美情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外,也是人们认识教材的重要媒介。 语文插图 一、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相关认识 1、相关术语的内涵 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 课文插图:与课文文字内容相关的,起辅助作用的,载有重要信息的课文外在结构和图像表达系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成分。 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2、课文插图的分类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插图很多,类型也很复杂,可以有多种划分标准,综合多种文献资料,可以看出,相关研究者所作的分类主要有七个维度:组织形式、出现位置、抽象水平、完整程度、功能、篇幅、内容。 1)、根据插图的组织形式,“将插图分为独立图、发散图、序列图、和多层图”。 2)、根据插图出现的位置,“将插图分为扉页插图、课文插图、练习插图和补白性的知识短文插图”。 3)、根据插图的抽象水平,“将课文插图分为实物图、描绘图和漫画图。他还根据插图内容分为人物肖像类、动物类和场景类图”。 4)、根据插图完整与否为标准,“将教科书插图分为完整插图和不完整插图”。 ④不完整插图就是只给出部分插图,其余部分留出空间让学生自己补充完整。 5)、根据插图的功能,可将其分为装饰性插图、解释性插图和训练型插图。其中解释性插图包括说明性插图和描摹性插图两类。

初三物理复习之回归课本图片

初中物理课本图片复习 1、如图1,刘东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到树木风驰电掣般的向后运动,是以 为参考物。 2、如图2,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 为参考物。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 为参考物。 3、图3月亮在白云中穿行这种描述是以 为参考物。 4、图4、5说明 。 5、请写出图6实验步骤,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但不能在 传播。 6、如图6、 7、 8、 9、10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还可以使物体 。 7、下列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哪种是正确的 图1 图3 图 2 图5 图4 图 6 图 7 图 8 图 9 图10 图11

8、图12-16人们分别采取什么措施来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你还能举出一些其它实例吗? 9、图17-21所示的现象你能说明是为了什么吗? 10、图22—25,人们都是采取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图12 图13 图14 图16 图 15 图 17-21 图22-25

11、图26分别说明什么问题? 图27中实验器材叫 ,你能说明它的使用原理吗? 12、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1684年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封闭的木桶中,装满水从桶盖上插进一根细长的管子,从阳台上向管中灌水,只用了几杯水,桶就被撑破了(如图28),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13、为什么连通器内静止的页面总是相平的?你能通过图29来分析吗? 图30所示的茶壶结构有什么特点?在茶壶盖上为什么会留有一个小孔? 壶嘴与茶壶的身高有什么关系?右图中茶壶的设计有什么问题吗? 14、图31-35所示的几种装置中,是如何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你还能举出哪些利用连通器原理的实例? 15、图36-39中的情景各说明什么问题,你能解释清楚吗? 图 26 图 27 图 29 图 30 图 31-35 图36-39 图28

物理课本图片

力学复习 1、如图1,刘东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到树木风驰电掣般的向后运动,是以为参考物。 2、如图2,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为参考物。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为参考物。 3、图3月亮在白云中穿行这种描述是以为参考物。 4、图4、5说明。 5、请写出图6实验步骤,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但不能在传播。 6、如图6、 7、 8、 9、10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还可以使物体。 7、下列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哪种是正确的8、图12-16人们分别采取什么措施来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你还能举出一些实例吗? 9、图17-21所示的现象你能说明是为了什么吗? 10、图22—25,人们都是采取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图1 图3 图 2 图5 图4 图 6 图7 图 8 图9 图10 图 12 图13 图14 图16 图 15 图17-21 图11 图22-25

11、图26分别说明什么问题?图27中实验器材叫,你能说明它的使 用原理吗? 12、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1684年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封闭的木桶中,装满水从 桶盖上插进一根细长的管子,从阳台上向管中灌水,只用了几杯水,桶就被撑破了 (如图28),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13、为什么连通器内静止的页面总是相平的?你能通过图29来分析吗? 图30所示的茶壶结构有什么特点?在茶壶盖上为什么会留有一个小孔?壶嘴与茶壶的身高有什么关系?右图中茶壶的设计有什么问题吗? 14、图31-35所示的几种装置中,是如何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你还能举出哪些利用连通器原理的实例? 15、图36-39中的情景各说明什么问题,你能解释清楚吗?16、图40中物体浸入液体中时与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变小? 17、图41所示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18、你能说出图42实验目的吗?请给实验排排顺序,写出实验步骤,得出实验结论。 19、图43演示的是什么实验?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从那里算起?高度的大小由何决定?实验中试管的粗细,浸入液面下的深度及试管是否倾斜,对水银柱的高度有无影响? 20、图44演示的是研究什么规律的实验?实验中应注意控制那些变量?此实验与研究滑动摩擦大小的实验器材有何区别? 图 26 图 27 图 29 图 30 图 31-35 图36-39 图28 图 40 图 41 图42 图 43 图44

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有效利用

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有效利用 城关镇中心小学吴德花 【内容摘要】:插图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之后,很多老师忽视了插图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利用,造成了这一重要教学资源的浪费。本文从教学之前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学中发挥插图的作用,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效率;教学之后利用插图做好重点段落的背诵、拓展想象、总结延伸等三个方面谈了插图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课本插图有效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众多丰富的课程资源中,教材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课本的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进行了全面的统计: 从上面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插图在教材中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中,若在公开课中没有多媒体的介入,似乎就不能体现出新课程的时代气息。教师往往是费劲心思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将垂手可得的课本插图置之不理,舍近求远。虽然现在小语界倡导“务本、求简、务实”的家常课,但仍有许多老师抛开教材中插图或是对插图进行简单的处理,使课本那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变成一堆“彩色垃圾”。 插图是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特点,精心安排绘制的。它是教材的“第二语言”,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插图,能帮助学生轻松地识字、释字、学文。充分运用这些插图,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插图的有效利用。

苏科版初中物理课本插图专项练习汇编(有答案)

第4题图 初三物理书实验复习 八上物理课本插图 学号 姓名 1.如图所示,透过烧瓶壁(烧瓶壁厚度忽略)看烧瓶内水中的金鱼比实际要大一些,是因为光由 进入 时,发生了折射,烧瓶壁和内部的水相当于一个 。 2.如图所示,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文字,则看到的“文字”将会 A.不变 B.变大 C.高度不变,但变宽了 D. 宽度不变,但变高了 3.如图所示,将一个回形针用细线拴着,固定于桌面,当手拿一个条形磁铁在回形针上方时,看到回形针被吸起并静止在空中,磁铁对回形针的作用是通过 发生的,这一现象包含的物理知识是 (写出一点即可) ,若分别将一块玻璃板、硬纸板、铁片、铜片横着穿过磁铁和回形针之间时,能使回形针下落的是 。 4.如图所示,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会沉入水底,是因为鸡蛋的平均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若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后,鸡蛋会慢慢的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在鸡蛋未露出水面前,所受的浮力大小 ,从刚露出水面至漂浮的过程中,浮力大小 。 5.如图所示,向一个盛满水的杯子里轻轻地放入若干个回形针,会看到水面逐渐向上凸起而不流出,这是因为 。 6.如图所示把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用铅笔敲打衣架时,能听到清脆的响声,这说明 。 7.如图所示,在水中摇动小铃铛,能听到铃声,这说明 。 8.如图所示,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向这部手机打电话时,看到了荧光屏亮了,同时听到了手机的铃声,若用抽气机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铃声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说明 ,整个过程中看到手机荧光屏一直亮着,这说明 。 9.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冲击声波,再用椭球型凹面镜使声波经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里包含的物理知识有(1) ;(2)凹面镜对声波也具有 作用。 10.如图所示,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摇晃,这说明 。 11.如图所示,用力敲击鼓面,可使鼓声的 变大,如图所示,唱到“高原”的“高”就唱不下去了,是因为唱歌时的 太高。(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2.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 时,卡片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8题图 第7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初中物理课本插图复习

课本插图复习 1.在图1中,把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中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会发生的现象是鸡 蛋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 2.在图2中 ,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 当喇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烛焰在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3中,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你听到的声音 __________ 不同;在图4中,当玩具电动机的转速增大时,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变化是_________ _____. 4. 如图5甲所示,向圆锥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在蒸发皿中放置一 些冰块 ,瓶口内___ 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白雾”,蒸发皿的底部出现了_____________. 另换一只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向蒸发皿中倒入开水,如图5乙所示,瓶口内____ __(选填“能” 或“不能”)出现“白雾”.该实验中“雨滴”的形成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 观察图5丙,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____ ____(有/没有)出现“白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甲乙 丙 甲乙 图7 图6

5. 如图6甲所示的实验显示的现象叫做________ ______,由这个探究活动可知,太阳光可以分解成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多种色光.在这个实验中,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如图6乙所示,发现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测时,温度也会上升,这说明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______线具有____ ____.将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放在紫光外侧,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在图7的实验中,要通过三个小孔看见烛光,必须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 图8是用铁丝绕成的圆环,在水中浸一下后取出,透过布满圆环的水膜看书上的字,发现字变大了,这时它是一个__ __ 透镜;轻轻摇动布满水膜的圆环,甩去少量水,透过布满圆环的水膜看书上的字,发现字变小了,这时它是一个 __ __透镜. 8. 如图9所示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在投影过程中,凸透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______; 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9. 如图10所示,俯视玻璃砖下的线条,线条似乎升高了,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10.在图11中,当凸透镜距灯泡较近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灯丝_ ____、 ___ ___ 清晰的像:适当增 加凸透镜和灯泡间的距离,墙上能看到灯丝__ __、 ____ 清晰的像:再增加透镜和灯泡间的距离,在墙上又能看到灯丝_ __、 __ 清晰的像. 11. 在图12中,用铁钉在石蜡上刻画,可以看到铁钉在石蜡上留下了刻痕,说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 12.如图13所示,重物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塑料片的______ _____产生的.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浅谈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电子教案

浅谈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很多课文配有插图,这些插图鲜活、直观、富有儿童气息,易于小学生观察理解,与文质兼美的课文相配合,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可根据这些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挖掘课文插图的实用价值,使学生在新、异、奇的情境中生动、形象、具体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第一、利用插图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倡“乐学原则”。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者趣也。也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学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就是针对儿童认知心理,运用生动有趣的插图进行诱导,唤起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新奇、有趣、亲切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如教学《亲人》一课时,教师可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小姑娘的装饰可以看出她在这里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捧着小姑娘的头?从年龄上看,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课文题目叫《亲人》,她们真的是“亲人”吗?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可以较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课文的内容上来,也为掌握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利用好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课文中有的插图体现了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用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学《丰碑》第七自然段时,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回答下列问题:倚靠在树杆下的老战士衣着跟周围的人有什么不同?他的动作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神情镇定安详?通过指导看图,避免了抽象的讲解说理,使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领会词句的含义。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既训练了学生个人的观察能力,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既提高了学生准确生动地观察描绘人物的能力,更准确地把握了老战士这一人物典型的形象。 第三、利用好插图,能帮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如教学完《长城》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看图后进行总结:看着这蜿蜒盘旋,气魄雄伟屹立于崇山峻岭上的长城,想起那些古代劳动人民是使用着怎样简陋的工具,又用着怎样的毅力来完成这一被称为“世界奇迹”的伟大工程。同学们,你想说点什么?由此,让学生感受长城的气势,赞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四、充分利用好插图,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新教材中的不少课文需要记忆背诵,这无疑会给部分学生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语文教师在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