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标准

甘油三酯标准甘油三酯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物质,也是血液中常见的一种脂质成分。
它是由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通过酯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人体脂肪组织中,是人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然而,当甘油三酯水平超过正常范围时,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对甘油三酯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对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甘油三酯的正常范围是多少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成年人静脉血测定的甘油三酯正常范围为0.56-1.70mmol/L。
而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标准,成年人的甘油三酯正常范围应该是小于150mg/dL。
这两种标准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都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那么,如何进行甘油三酯的检测呢?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血清生化法、酶法、化学发光法等。
其中,血清生化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来进行检测。
而酶法则是利用特定的酶对甘油三酯进行催化反应,最终生成可测的产物来进行检测。
化学发光法则是利用化学发光技术来测定甘油三酯的含量,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
当然,除了血液检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习惯和饮食来控制甘油三酯的水平。
例如,合理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等都可以帮助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
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提高体内脂肪的氧化代谢,从而减少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堆积。
总的来说,甘油三酯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人体健康的方方面面。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甘油三酯的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维护其在正常范围内。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远离各种慢性疾病的困扰。
希望大家都能够关注自己的甘油三酯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甘油三酯国际标准物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甘油三酯国际标准物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甘油三酯是一种重要的生化物质,在人体中起着储存和供能的作用。
它是由甘油和三个脂肪酸分子通过酯键结合而成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甘油三酯广泛存在于食物中,如油脂、肉类和乳制品等。
而在医学领域,甘油三酯也是一项重要的血液指标,用于评估血脂代谢和心脏健康状况。
然而,由于甘油三酯在生物体内的复杂代谢过程,其测定和研究一直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确保甘油三酯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国际标准物质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际标准物质是一种具有确定性、稳定性和可追踪性的物质,它的制备经过严格的标准化程序,并且经过多个实验室的验证和认可。
对于甘油三酯而言,国际标准物质的制备包括了纯化甘油三酯化合物、确定其含量、确定纯度以及确保其稳定性等步骤。
国际标准物质在甘油三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用作甘油三酯测定方法的标准参照物,通过与标准物质进行比对,可以评估不同实验室和实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其次,国际标准物质也可以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参考,用于验证和校正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此外,国际标准物质的发展前景也值得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应用也将不断完善和扩大。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定量和定性的标准物质问世,为甘油三酯研究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
综上所述,甘油三酯国际标准物质在甘油三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甘油三酯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还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随着国际标准物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对甘油三酯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解也将更加深入和准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甘油三酯的概述进行介绍,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在正文部分,首先会详细介绍甘油三酯的定义和作用。
我们将解释甘油三酯是什么,以及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此外,还将讨论甘油三酯在人类食物消化和代谢中的角色,以及与健康相关的影响因素。
甘油三酯高怎么调理

甘油三酯高怎么调理
甘油三酯是人体内一种常见的脂质物质,它主要储存在脂肪细胞和肝脏中。
过高的甘油三酯水平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
因此,如何调理甘油三酯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饮食来调理甘油三酯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尽可能减少饮食中的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如糖果、饮料、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等。
而增加鱼类、蔬菜、水果等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摄入。
尤其是富含欧米加-3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鲭鱼、秋刀鱼等,可有效抑制甘油三酯储存和合成。
适当的运动也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长时间的久坐和不运动是导致甘油三酯升高的主要原因。
因此,每周健身运动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可以有效锻炼身体,控制体重和甘油三酯含量。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戒烟戒酒,避免过度的工作压力和精神紧张。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每晚8小时的充足睡眠也能起到调节甘油三酯水平的作用。
如果以上方法无法有效控制甘油三酯升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例如,降低血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等,可以迅速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甘油三酯高不仅在健康上会带来巨大的隐患,同时也影响着个人的生活质量。
通过饮食、运动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地调理甘油三酯水平,保持健康和活力。
甘油三酯诊断标准

甘油三酯诊断标准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指的是人体内的油脂,主要储存在脂
肪细胞中,并通过饮食中的食物摄入。
正常情况下,甘油三酯的浓度应该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过当其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甘油三酯水平的诊断标准如下:
- 正常水平:甘油三酯浓度小于150毫克/分升(mg/dL)或1.7毫摩尔/升(mmol/L)。
- 边缘高水平:甘油三酯浓度介于150-199mg/dL或1.7-
2.2mmol/L之间。
- 高水平:甘油三酯浓度大于等于200mg/dL或2.3mmol/L。
过高的甘油三酯水平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高脂饮食、肥胖、糖尿病、酗酒、肾脏疾病等。
如果甘油三酯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
此外,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最好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血清甘油三酯

正常值范围
正常值:0.56~1.71mmol/L。 临界值:1.71~2.26mmol/L。 高甘油三酯血症:>2.26mmol/L。
注意事项
抽血前空腹12小时,空腹12小时后再进行采血,并要求72小时内不饮酒,否则会引起检测结果偏高。采血后 及时分离血清。标本4℃存放不宜超过3天。
感谢观看
(2)甘油三酯增高还见于肥胖症、动脉硬化、梗阻性黄疸、重度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肾病综合 征、胰腺炎、心肌梗死、妊娠及口服避孕药、糖原储存障碍性疾病。
(3)脂肪肝、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肝外阻塞性黄疸时血清 甘油三酯均可明显升高3.病理性减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营养不良、吸收不良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血清甘油三酯
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缩合而成的 酯类
目录
01 标本采集
03 正常值范围
02 临床意义 04 注意事项
甘油三酯是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缩合而成的酯类,是人体能量贮存的重要形式,又称中性脂肪。甘油 三酯来自膳食,但更多由肝、脂肪组织及小肠合成。在血清中,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以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运 输,外源性甘油三酯主要以乳糜微粒的形式运输。
标本采集
素食或低脂饮食3天。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中送检,不抗凝。
床意义
1.生理性增高
生理情况下,血清甘油三酯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另外还见于高脂肪饮食、高热量饮食、吸烟、大量 饮酒、长期禁食及妊娠中后期等。
2.病理性增高
(1)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冠心病发病率呈正相关。在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综合征、甘油三酯是冠心病 的独立危险因子。
甘油三酯高治疗的方法

甘油三酯高治疗的方法甘油三酯高(TG高)是指血液中甘油三酯(TG)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状态,它是一种常见的血脂异常。
高浓度的甘油三酯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对于甘油三酯高的治疗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 饮食调整:饮食是控制甘油三酯高的重要方法。
首先,要减少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如油炸食品、糖果、饼干等。
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食材,如鱼类、坚果和橄榄油等。
此外,要控制食物的总热量摄入,避免过量进食。
2. 减重和适度运动:减轻体重可以显著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
肥胖是甘油三酯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适度减轻体重对于甘油三酯高的治疗非常关键。
此外,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骑自行车等,可以帮助减轻体重并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
3. 戒烟和限制饮酒:烟草和酒精的摄入都与甘油三酯高相关。
吸烟可以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增加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分解的异常。
戒烟可以改善血脂代谢,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饮酒过量也会增加甘油三酯的水平,建议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不超过两个标准饮酒量(每个标准饮酒量相当于30毫升40%的酒精),女性每日不超过一个标准饮酒量。
4. 药物治疗:对于甘油三酯高且无法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控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贝特类药物(如菲布拉酮)和EZETIMIBE等。
然而,药物治疗应该个体化,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甘油三酯高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调整、减重和适度运动、戒烟和限制饮酒以及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
个体化的治疗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同时,定期检测甘油三酯水平、血糖、血压和其他相关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监测疗效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仅依赖药物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维持甘油三酯水平的正常范围。
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缩写TG)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同时肝脏、脂肪等组织还可以进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组织中贮存。
分子量设与甘油反应生成甘油三酯的酸为X分子量为 a所以甘油三酯的分子量就为92+3a-3×1892是甘油的分子量,-3×18是脱去三个水的分子量什么是甘油三酯[1]甘油三酯是被储藏起来的热量源。
如同其名称一样,甘油三酯是人体的脂肪成分,如果以猪肉或牛肉为例,那么甘油三酯就是白色的肥肉部位。
皮下脂肪就是甘油三酯所蓄积而成的。
甘油三酯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结合而成的,一般情况下会成为脂肪酸的贮藏库,根据身体所需会被分解。
被分解后的脂肪酸会被作为我们生命活动的热量源来加以利用。
从甘油三酯中脱离的脂肪酸便是游离脂肪酸,是一种能够迅速用于生命活动的高效热量源。
此外,皮下脂肪还有保持的体温、保护身体免受寒冷袭击的类似隔热材料的功能,以及保护身体免受外来袭击的缓冲材料的功能。
也就是说,甘油三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为适应严酷的自然以求生存下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拥有舒适的环境与丰富食用材料的现代生活中,甘油三酯却面临着愈加过剩蓄积的危险。
化学组成TG又称中性脂肪,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酯化而成,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TG处于脂蛋白的核心,在血中以脂蛋白形式运输。
除TG外,外周血中还存在甘油二酯、甘油一酯(两者总和不足TG的3%)和游离甘油(FG)。
各种脂蛋白中,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其残粒被TG含量高,被统称为富含TG脂蛋白(TRL),也称残粒样脂蛋白(RLP)。
越来越多的临床与实验证据提示,TRL在AS病因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作用于AS病变早期。
分解代谢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一系列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并释放入血供其它组织利用的过程,称为脂动员。
甘油三酯溶解方法

甘油三酯溶解方法甘油三酯溶解方法甘油三酯(triglyceride)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也是常见的食物中的脂肪成分。
在科研和工业应用中,我们 often 需要将甘油三酯溶解于溶剂中以便进一步的研究或加工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甘油三酯溶解方法。
1. 常用有机溶剂•甲醇(methanol)•乙醇(ethanol)•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氯仿(chloroform)•苯(benzene)2. 温度和时间影响•高温下溶解:加热并搅拌溶液,可加快甘油三酯的溶解速度,但需要注意不要超过甘油三酯的熔点(大约66°C),以避免产生降解或分解等不良反应。
•长时间搅拌:搅拌时间的延长有助于促进甘油三酯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加速溶解过程。
3. 辅助溶解剂和助溶剂•表面活性剂: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可使用其低浓度的水溶液辅助甘油三酯的溶解。
•分子筛:膨胀型分子筛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甘油三酯溶解中可添加适量的分子筛提高溶解效率。
•超临界流体:以二氧化碳为基础的超临界流体溶剂(例如二氧化碳液态CO2),在高压下和甘油三酯接触时可高效溶解。
4. 共溶剂法共溶剂法是使用两种或多种具有良好溶解性的溶剂以提高甘油三酯的溶解度。
常见的共溶剂组合包括:•甲醇-氯仿•甲醇-二氯甲烷•乙醇-氯仿•乙醇-二氯甲烷5. 超声波辅助溶解超声波辅助溶解是通过超声波的振荡作用来提高溶剂与溶质之间的质量传递,加速甘油三酯的溶解速度。
超声波波长和频率的选择对溶解效果有关键影响。
6. pH调节pH值的变化也可以对甘油三酯的溶解产生影响。
调节溶液的酸碱性,可改变溶液中各成分的离子化程度和溶解度,从而影响甘油三酯的溶解。
上述方法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甘油三酯溶解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发现甘油三酯增高,一般以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与选服药物的综合性调脂疗法为佳。 膳食疗法是基础,首先应调节饮食结构,限制总热量摄入,尽量少吃动物脂肪,减少蔗糖、果 糖和甜食的摄入量,适当补充蛋白质,宜食瘦肉、鱼类、鸡、鸭肉(去皮)、牛奶、豆类及豆制品, 还有芹菜、大蒜、洋葱、香菇、蘑菇、木耳、苹果、桔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无机盐和纤维 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经常轮换搭配,适量选食,对降脂有利。 适度运动有助于降血脂,并对控制体重有益。平时可进行散步、慢跑、骑自行车、跳交谊舞、 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为主。原则是因人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药物调脂,目前用于降甘油三酯的首选药物有非诺贝特(力平脂)、吉非罗齐(诺衡)、必降 脂等,还有辅助降脂的鱼油类的多烯康及烟酸等。但应指出,服用上述药物,必须遵照医嘱,切勿 随意乱服,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恶病质、原发性低密度脂蛋白(β脂蛋白)缺乏症及消化不良。
重视甘油三酯升高
中老年人中间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较为常见。众所周知,血中还有一种脂类物质叫做胆固醇,该 物质在血中含量过多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人们比较重视。那末,血清甘油三酯 升高有何意义呢?其重要性如何?这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血 清甘油三酯升高也是使人易患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例如,有一科研小组的学者们对4849个受试 对象进行为期8年的观察。其中258人有冠心病发作,而这些人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无冠心病发 作者。他们还观察到,血清甘油三酯大于1.9毫摩尔/升(mmol/L)者,冠心病发作的风险是血清甘油 三酯小于1.2毫摩尔/升者的2.6倍。另一科研小组的研究者对较年轻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观察降 低其血清甘油三酯后的效果,试验期为5年。结果发现,随着甘油三酯的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 进展显著延缓。此外,过高的血清甘油三酯还可诱发一种很危险的急腹症——急性胰腺炎。由此看 来,我们必须 重视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这一问题。
先将其降至合理水平。此外他汀类药物也有一定的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所以在降低胆固醇的同时 也可使甘油三酯有所降低。②若血清胆固醇不超标,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又在200毫克/分升以下,应 积极控制前面提到的可使甘油三酯升高的因素,尤其是减轻体重、多运动、吃低脂饮食、戒烟酒等, 这时可暂不服用降脂药。如胆固醇虽不超标,但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大于200毫升/分升,那么,除纠 正上述致病因素外,还应使用降甘油三酯药物。
大蒜 沙棘 银杏叶 海鱼油制剂,如沙蒜软胶囊等也有较好的降甘油三酯的功效。
单纯甘油三酯增高是指血液中仅发现甘油三酯一项增高,而其它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均在正 常值范围内,故医学上也称之为“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人体血液中甘油三酯增高的主要原因可能与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运动量和体力活动较少、肥 胖或是糖耐量异常、长期服用利尿剂、口服雌激素,以及肝脏合成甘油三酯作用增强等诸多因素有 关。另外,饮酒、精神紧张及遗传因素对甘油三酯增高也可产生一定影响。
如何应对血清甘油三酯升高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找出导致血清甘油三酯升高的原因。 最经常见的原因有:肥胖、运动过少、吸烟、酗酒、饮食过量或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此外,还 应注意有无服用上述的某些药物或患有上述的某些疾病。一旦去除或有效地控制这些因素,升高的 甘油三酯常可随之趋于降低。反之,即使服用降脂药,也常常是效果不佳。故有效地针对上述病因 的治疗,是所有降脂措施中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基础。 注意甘油三酯升高的程度和其他血脂的状况。 比如说,某人的甘油三酯高达500毫克/分升以上,那么,他首先要做的是避免发生急性胰腺炎, 应该马上服用可有效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药物,如非诺贝特等。 如甘油三酯虽升高但其值小于500毫克/分升,就应再看总胆固醇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是否超标。①若超标,则应首先将升高的胆固醇降下来,这时可服用降胆固醇药物,如辛伐他 汀。这是因为血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更为强大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必须首
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不仅要治疗血脂异常,还必须全面控制同时存在的其他问题,如降血压、 改善糖代谢、纠正血尿酸升高等等,以尽力争取好的预后。
哪些药物可降低血中的甘油三酯
当前常用、疗效较好的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有以下几种:①非诺贝特,100毫克,每天3次;或 非诺贝特的微粒型制剂(力平之)200毫克,每天1次。②吉非贝齐(诺衡、洁脂),600毫克,每天2次。 ③苯扎贝特(必降脂),200毫克,每天2次。它们均可使血甘油三酯降低40%~60%,还可降低胆固醇 5%~20%,升高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20%。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 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 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尔/升。
要求 取血前36小时不饮酒,至少12小时不进食,取血前禁食高脂肪食物。
甘油三酯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所构成的酯。0.56~1.70 mmol/L 增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硬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大于2.26毫摩 /升为增高,称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的人,其甘油三酯往往偏高。
减少: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病变、慢性阻塞性肺病、脑梗死、
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 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 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 酯<1.70毫摩尔/升。
这些药物虽然耐受良好,但可引起以下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食欲不振、腹痛、肝转氨酶 升高,也可影响肾功能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有肝、肾功能异常者应用时应小心。因 此,用药剂量宜从小量开始,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调整剂量。长时间用药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肝、 肾功能。患者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请医生诊察。为使血脂得到长期有效控制,需坚持用药。当 血脂达到预期目标后,宜继续用维持量。
血清甘油三酯升高的பைடு நூலகம்断标准
正常值:小于150毫克/分升(mg/dl)[1.7毫摩尔/升(mmol/L)]; 临界性升高:150~199毫克/分升(mg/dl)[1.7~2.27毫摩尔/升(mmol/L)]; 升高:200~499毫克/分升(mg/dl)[2.27~5.67毫摩尔/升(mmol/L)]; 极高:等于或大于500毫克/分升(mg/dl)[5.67毫摩尔/升(mmol/L)]。 哪些因素可引起血清甘油三酯升高 据研究,引起甘油三酯升高的因素有:①身体肥胖或超重;②缺乏体力活动;③吸烟;④过量 饮酒;⑤在食物结构中,碳水化合物所占比例过高或脂类物质过多(超过总热量的30%),而必要的其 他营养成分所占比例过低;⑥患有某些疾病,如糖耐量减低或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 合征等;⑦使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大剂量β受体阻断剂等;⑧患有代谢综合征; ⑨患有某些家族性或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是一种少见的由基因异常所致的先天性 代谢障碍性疾病)。 在这里,我们要着重强调一下代谢综合征的问题。临床观察表明:代谢综合征是血甘油三酯升 高的常见原因。在代谢综合征患者身上集中了太多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果不积极干预,他们在 日后将成为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因此,一旦发现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必须注意是否还合并有上述 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
项目名称 甘油三酯 是临床血脂分析的重要指标。
别名 血脂
英文缩写 TG
参考值 0.56—1.71mmol/L(50~150mg/dl) 临界值:1.71~2.29mmol/L(150~200mg/dl) 高TG血症:>2.29mmol/L(200mg/d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升高:正常人进食脂肪后,2—4小时内血清甘抽三酯将升高,8小时恢复正常。 2.病理性升高: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胰腺炎、甲 状腺功能减退、糖原累积病、原发性TG增多症。 3.病理性降低: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甲亢、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消化吸收不良、慢性阻塞性 肺疾患、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