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什么是短链,中链,长链脂肪酸?

什么是短链,中链,长链脂肪酸?脂肪酸(fatty acid):是指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
脂肪酸是最简单的一种脂,它是许多更复杂的脂的成分。
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不含有—C=C—双键的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至少含有—C=C—双键的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occential fatty acid):维持哺乳动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而动物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
三脂酰苷油(triacylglycerol):那称为甘油三酯。
一种含有与甘油脂化的三个脂酰基的酯。
脂肪和油是三脂酰甘油的混合物。
磷脂(phospholipid):含有磷酸成分的脂。
如卵磷脂,脑磷脂。
鞘脂(sphingolipid):一类含有鞘氨醇骨架的两性脂,一端连接着一个长连的脂肪酸,另一端为一个极性和醇。
鞘脂包括鞘磷脂,脑磷脂以及神经节苷脂,一般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细胞膜内,尤其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内含量丰富。
鞘磷脂(sphingomyelin):一种由神经酰胺的C-1羟基上连接了磷酸毛里求胆碱(或磷酸乙酰胺)构成的鞘脂。
鞘磷脂存在于在多数哺乳动物动物细胞的质膜内,是髓鞘的主要成分。
卵磷脂(lecithin):即磷脂酰胆碱(PC),是磷脂酰与胆碱形成的复合物。
脑磷脂(cephalin):即磷脂酰乙醇胺(PE),是磷脂酰与乙醇胺形成的复合物。
脂质体(liposome):是由包围水相空间的磷脂双层形成的囊泡(小泡)。
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
根据脂肪酸分子结构中碳链的长度分为短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少于6 个),中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6~12 个)和长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超过12 个)三类。
一般食物所含的脂肪酸大多是长链脂肪酸。
根据碳链中碳原子间双键的数目又可将脂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含1 个双键),多不饱和脂肪酸(含1 个以上双键)和饱和脂肪酸(不含双键)三类。
中链甘油三酯用途

中链甘油三酯用途
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MC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脂肪酸,其作用主要包括提供快速能量、促进体重控制、支持心脑健康、改善消化吸收、维持身体正常代谢等。
1. 提供快速能量:中链甘油三酯由于其独特的中链结构,可以迅速被肝脏吸收并转化为能量,而不会像长链脂肪那样在体内储存。
因此,它们常被用作运动员和需要快速能量补充的人群的能量来源。
2. 促进体重控制:研究表明,中链甘油三酯可以增加饱腹感和能量消耗,从而有助于体重控制。
它们可以作为减肥饮食的一部分,帮助减少脂肪的摄入和储存。
3. 支持心脑健康:中链甘油三酯被认为对心脑健康有益,因为它们可以提供心脏和大脑所需的能量,同时不会增加血脂水平,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
4. 改善消化吸收:对于消化吸收功能不佳的人群,如患有胰腺疾病、胆囊切除或某些肠道疾病的患者,中链甘油三酯由于易于消化和吸收,可以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帮助改善营养状况。
5. 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可以在肝脏中发挥作用,能够调节身体新陈代谢,因此能够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此外,中链甘油三酯还有其他用途:
1. 可作为溶剂:中链甘油三酯可用作食用香精和色素的溶剂和载体。
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这种化合物常被用于制作各种食品添加剂,如香精。
2. 润滑剂:纯的中链甘油三酯或同植物油混合也常用作香肠压模的润滑剂和脱模剂。
其润滑效果好,可以减少制作过程中的摩擦力,并能容易地将香肠从模具中脱出。
3. 浑浊剂:如果与水溶性胶体结合使用,中链甘油三酯还可用作饮料的浑浊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摄入中链甘油三酯。
中链甘油三酯(mct)熔点

中链甘油三酯(mct)熔点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MCT)是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其熔点是指在什么温度下MCT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状态。
熔点是衡量物质固态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了解MCT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MCT是一种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化合物,与普通的长链甘油三酯(Long-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LCT)相比,MCT的脂肪酸链长度较短,一般为6-12个碳原子。
由于其脂肪酸链短,MCT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中更容易被吸收和利用,因此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理功能和应用价值。
MCT的熔点通常在25-30摄氏度左右,这意味着在常温下,MCT呈固态形式。
当温度升高到熔点以上时,MCT会逐渐转变为液态,从而方便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例如,在食品工业中,MCT可以作为油脂的替代品,用于制作低热量、低脂肪的食品产品,如饼干、零食等。
此外,MCT还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MCT的熔点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
由于MCT的脂肪酸链较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因此其熔点相对较低。
另外,熔点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空气中的湿度、压力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改变MCT的化学结构或添加其他物质来调控其熔点,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除了熔点,MCT还具有许多其他的特性和优点。
首先,MCT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中能够快速被肠道吸收,并迅速转化为能量,不易积累在体内。
这使得MCT成为一种理想的能量来源,尤其适用于需要快速补充能量的人群,如运动员、病患等。
其次,MCT具有抗菌、抗炎等生物活性,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
此外,MCT还可以提高膳食脂肪的稳定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中链甘油三酯(MCT)的熔点是指在何种温度下MCT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状态。
熔点是衡量物质固态性质的重要指标,对于了解MCT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MCT具有许多特殊的生理功能和应用价值,例如作为低热量食品的替代品、医药领域的药物载体等。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在治疗方面,三中链脂肪酸甘油酯可作为营养剂。由于三中链脂肪 酸甘油 酯比长 链甘 油三 酯更容 易吸 收,它 可以 用在 脂肪吸 收较 差的疾 患,如组织囊纤维化的治疗,每克三中链脂肪酸甘油酯可提供 35kJ (8.3kcal)的热量。
虽然三中链脂肪酸甘油酯与长链甘油三酯相类似,但它在药物制剂 中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点。例如在皮肤表面易于涂抹,不阻碍皮肤的通 气,穿透性好,具有良好的润肤性和美容效果,在皮肤表面不形成可见 的薄膜,相容性和溶解性好,抗氧性稳定。[1]
Detection Flame ionisation. Split ratio 1:100. Composition of the fatty acid fraction of the substance: —caproic acid: maximum 2.0 per cent, —caprylic acid: 50.0 per cent to 80.0 per cent, —capric acid: 20.0 per cent to 50.0 per cent, —lauric acid: maximum 3.0 per cent, —myristic acid: maximum 1.0 per cent. Chromium Maximum 0.05 ppm, if intended for use in parenteral nutrition.
B. It complies with the test for saponification value (see Tests). C. It complies with the test for composition of fatty acids (see Tests). D. Evaporate 10 ml of the alcoholic mixture obtained in identification test A to dryness on a water-bath. Transfer the residue into a test-tube, add 0.3 ml of sulphuric acid R and close the test-tube with a stopper through which a U-shaped glass tube is inserted. One end of the U-tube is dipped into 3 ml of a 10 g/l solution of tryptophan R in a mixture of equal volumes of sulphuric acid R and water R. Heat the test-tube in a silicone-oil bath at 180 °C for 10 min and collect the liberated fumes in the tryptophan reagent. Heat the tryptophan reagent on a water-bath for 1 min. A violet colour develops. TES TS Appearance The substance to be examined is clear (2.2.1) and not more intensely coloured than reference solution Y3 (2.2.2, Method I). Alkaline impurities Dissolve 2.00 g in a mixture of 1.5 ml of alcohol R and 3.0 ml of ether R. Add 0.05 ml of bromophenol blue solution R. Not more than 0.15 ml of 0.01 M hydrochloric acid is required to change the colour of the indicator to yellow. Relative density (2.2.5) 0.93 to 0.96. Refractive index (2.2.6) 1.440 to 1.452. Viscosity (2.2.9) 25 mPa·s to 33 mPa·s.
中链甘油三酯中链饱和脂肪酸中链脂肪酸

中链甘油三酯中链饱和脂肪酸中链脂肪酸中链甘油三酯、中链饱和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是三种在健康饮食中
被广泛讨论的物质。
它们在人体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
下面来详
细介绍一下这三种物质。
一、中链甘油三酯
中链甘油三酯是由3个分子甘油分别与3个分子脂肪酸组成的三元酯,其脂肪酸链长一般在6-12个碳原子内。
相对于长链甘油三酯,中链甘
油三酯能够更快地被肠道吸收,被肝脏氧化为能量消耗,不易在体内
储存,从而更不容易导致脂肪积累和肥胖等健康问题。
因此,中链甘
油三酯适合一些需要控制体重和身体脂肪的人群使用。
二、中链饱和脂肪酸
中链饱和脂肪酸是一种脂肪酸,它的碳链长度在6-12个碳原子之间。
相对于其他长链饱和脂肪酸,中链饱和脂肪酸更容易被肠道吸收和快
速代谢,被人体利用为能量而不是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此外,中链饱
和脂肪酸还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等功能。
中链饱和脂肪酸常常
被应用于营养补充品和食品生产中,以改善人体健康状态。
三、中链脂肪酸
中链脂肪酸是指碳链长度在6-12个碳原子之间的脂肪酸,可以从椰子
油、棕榈油、牛奶和奶制品中提取到。
中链脂肪酸可以被人体快速代谢为能量,并且不会引起体重增加和肥胖。
此外,中链脂肪酸还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增强免疫力和促进脂肪分解排出等作用。
中链脂肪酸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脂肪,可以应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以增加营养并提升食品的健康价值。
综上所述,中链甘油三酯、中链饱和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是三种非常有益于人体的物质,它们都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功能,对于健康饮食和营养保健都有一定的贡献。
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缩写TG)是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内含量最多的脂类,大部分组织均可以利用甘油三酯分解产物供给能量,同时肝脏、脂肪等组织还可以进行甘油三酯的合成,在脂肪组织中贮存。
分子量设与甘油反应生成甘油三酯的酸为X分子量为 a所以甘油三酯的分子量就为92+3a-3×1892是甘油的分子量,-3×18是脱去三个水的分子量什么是甘油三酯[1]甘油三酯是被储藏起来的热量源。
如同其名称一样,甘油三酯是人体的脂肪成分,如果以猪肉或牛肉为例,那么甘油三酯就是白色的肥肉部位。
皮下脂肪就是甘油三酯所蓄积而成的。
甘油三酯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结合而成的,一般情况下会成为脂肪酸的贮藏库,根据身体所需会被分解。
被分解后的脂肪酸会被作为我们生命活动的热量源来加以利用。
从甘油三酯中脱离的脂肪酸便是游离脂肪酸,是一种能够迅速用于生命活动的高效热量源。
此外,皮下脂肪还有保持的体温、保护身体免受寒冷袭击的类似隔热材料的功能,以及保护身体免受外来袭击的缓冲材料的功能。
也就是说,甘油三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为适应严酷的自然以求生存下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拥有舒适的环境与丰富食用材料的现代生活中,甘油三酯却面临着愈加过剩蓄积的危险。
化学组成TG又称中性脂肪,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酯化而成,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TG处于脂蛋白的核心,在血中以脂蛋白形式运输。
除TG外,外周血中还存在甘油二酯、甘油一酯(两者总和不足TG的3%)和游离甘油(FG)。
各种脂蛋白中,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其残粒被TG含量高,被统称为富含TG脂蛋白(TRL),也称残粒样脂蛋白(RLP)。
越来越多的临床与实验证据提示,TRL在AS病因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作用于AS病变早期。
分解代谢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一系列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并释放入血供其它组织利用的过程,称为脂动员。
中长链脂肪乳问题

1、请问C6-24中/长链脂肪乳和C8-24中长链脂肪乳有区别吗?答: C6-24中/长链脂肪乳和C8-24中/长链脂肪乳在成分上没有区别,是不同阶段,通用名的命名方式不同。
C6-24中/长链脂肪乳为曾用名,现在,国家已经统一为C8-24中/长链脂肪乳。
招标时,C6-24和C8-24为同类产品,不分标的。
中/长链脂肪乳由中链脂肪乳和长链脂肪乳物理混合而成。
其中,中链脂肪乳由中链脂肪酸( 6~12个碳原子)通过化学的方法(甘油酯化)加工后生成,称为中链甘油三酯,也称甘油三酸脂(MCT)。
根据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国家标准中,中链甘油三酸酯含量测定方法,C8(辛酸)和C10(癸酸)的含量不低于95%。
C6含量极低。
1984年,华瑞注册中/长链脂肪乳的(力能)通用名时,国家以中链脂肪乳中的最短碳链C6开始命名,随着对中链脂肪乳的进一步研究,国家以中链脂肪乳中的主要成分C8开始命名,并且为了规范中长链脂肪乳的通用名,自华瑞力能之后,后续厂家生产出的中/长链脂肪乳,都是以C8-24来命名。
2、力邦特与(普通中/长链脂肪乳在输注时添加VE),防止脂质过氧化效果一样吗?答:力邦特与普通中/长链脂肪乳在输注时添加VE,防止脂质过氧化效果不一样。
力邦特中的VE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是脂肪乳载药型VE。
抗脂质过氧化的效果优于普通中/长链脂肪乳在输注时添加VE。
1)力邦特的结构是以单层卵磷脂包裹甘油三酯, VE溶解在甘油三酯(油相)中,均匀的分散在乳滴中。
普通中长链脂肪乳中加入VE注射液,在脂肪乳稳定的水包油结构中,后加入的VE是不能真正的溶入油相中的,更不能均匀的分散在每一个乳滴之中,只能是一个所谓的“混匀”。
2)从VE的吸收过程来看,力邦特的抗脂质过氧化效果更好。
维生素E在胆酸、胰液和脂肪的存在时,在脂酶的作用下以混合微粒,在小肠上部经非饱和的被动弥散方式被肠上皮细胞吸收。
各种形式的维生素E被吸收后大多由乳糜微粒携带经淋巴系统到达肝脏。
中链甘油三酯粘度

中链甘油三酯粘度中链甘油三酯粘度的研究是食品科学与营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MCT)是一种由中长链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
相比于长链脂肪酸,MCT具有较低的粘度,这使得它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MCT的粘度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由于其脂肪酸链长度较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因而表现出较低的粘度特性。
这使得MCT在液体状态下更容易流动,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MCT的低粘度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食用油。
与传统的植物油相比,MCT油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可以更快地被人体吸收和消化。
此外,MCT油的低粘度还使其在烹饪过程中更易于扩散和散热,从而提高了食品的烹调效率。
MCT的低粘度特性还使其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MCT油可以作为肠外营养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手术后的恢复以及肠道吸收障碍等疾病。
由于其低粘度,MCT 油能够更快地通过肠道吸收,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MCT的低粘度还使其在体育营养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研究表明,MCT油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运动员能量补充剂,可提供持久稳定的能量供应。
其低粘度特性使其更易于被消化和吸收,从而快速提供能量,延缓疲劳的发生。
MCT的低粘度还使其在药物输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由于其低粘度特性,MCT油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药物载体,用于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
中链甘油三酯的粘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其低粘度特性使其在食品工业、医学、体育营养和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研究MCT粘度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深入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特性,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MCT的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展,为人类健康和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名称
抗性糊精
英文名称Resistant来自Dextrin基本信息
来源:食用淀粉
生产工艺简述
以食用淀粉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经糊精化反应制得的一种膳食纤维。
质量要求
性状
白色至淡黄色粉末
总膳食纤维/( g/100g)
≥82(根据GB/T22224-2008
第二法)
水分/( g/100g)
≤6
灰分/( g/100g)
≤0.5
pH
4-6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卫生安全指标应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要求。
食用量
≤30克/天
质量要求
性状
淡黄色透明状液体
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g/100g)
≥18
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 g/100g)
≤77
中链甘油三酯/( g/100g)
<3
中链脂肪酸/( g/100g)
≥11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卫生安全指标应符合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2.婴幼儿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
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中文名称
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英文名称
Medium- and long-chain triacylglycerol
基本信息
来源: 食用植物油、中链甘油三酯(来源于食用椰子油、棕榈仁油)
生产工艺简述
以食用植物油和中链甘油三酯为原料,通过脂肪酶进行酯交换反应,经蒸馏分离、脱色、脱臭等工艺而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