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

班级 _______ 姓名_______ 组内评价________ 班级评价__________

◆课前自学:(微课自学,课前准备:带好尺子、铅笔和橡皮擦。) 一、降水及主要形式

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 、 、 等统称为降水,其主要形式为 。 二、降水量的测量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________。降水量以_______为单位。 三、降水的变化

同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是有_________。通常用各月_____________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此外,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是有__________,叫做降水的年际变化。 四、降水的分布:

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图来表示降水的空间分布情况。 ◆课堂进行时 一、降水的季节变化

活动任务(一)根据北半球甲地多年平均降水量资料,把该地降水量柱状图绘制完整,并读图分析该地与乙地降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 1

4

12

(1)根据绘制的图,分析甲地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_______________ (2)根据绘制的图,分析甲地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少?________________ (3)甲地的年降水量是________mm 。

(4)综上,甲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是:________季节降水多,________季节降水少。 (5)乙地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________,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任务(二)

读下列北半球...

五个地区的降水量柱状图,将下列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分别填入相应图的括号中。

A.冬季多雨 B 全年少雨 C.全年多雨 D.夏季多雨 E.全年湿润

甲地

月份

降水量/毫米

乙地

月份

降水量/毫米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一)自主学习(读课本P60图3.2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1)赤道附近各地年降水量大多在___________毫米以上。

2) 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__________毫米以下

3) 规律一:赤道附近降水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由此可见降水分布受_______因素影响。(二)自主学习——中纬度地带降水的变化规律

()()()

1) 有位旅游达人来了场横穿亚欧大陆的旅行,途中拍摄的照片中有三张照片忘记及时备注地点,请帮助他在上图中找到拍摄地,把A、B、C对号入座填入括号中。

2) 并写下你发现的规律: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___。

由此可见降水分布受__________因素影响。

(三)活动探究-------感知生活中的地理,探究地理差异

我校学生小明的家里迎来了一位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客人,周末他们游览了福州的西湖公园,这位友人赞美了榕树的繁茂和公园的山清水秀,但他的家乡大部分都是沙漠,植被稀少。热爱地理的小明,查阅了地图发现福州和沙特阿拉伯的纬度位置相近,但是自然景观却有很大的差异。于是他运用了“世界政区图”和“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到了答案。同学们我们也来一探究竟吧!

1)在上图中找到福建和阿拉伯半岛的大致位置。福州在_______(甲、乙)地,沙特阿拉伯在_______(甲、乙)地,

两地都在______________(纬线名称)重要纬线附近。

2)读世界年将水量分布图分析,甲地年降水量大多在______毫米以下,而乙地年将水量多在_______毫米以上,

这两地降水情况相差很大,因此植被的类型也不同,自然景观差异大。

3)我们继续研究南北回归线附近其他地区,发现了相同的规律并记录下: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__________,大陆西岸降水___________。

三、课后思考

1、在地图上找一找世界的雨极、干极在哪里?

2、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除了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外,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吗?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设计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设计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设计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课标要求: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分布 知识与技能 ①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②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能够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③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学习方式:以多媒体课件为基础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学习过程:①合作讨论的过程──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②小组探究的过程──据图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③个别探究的过程──根据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体验地理探究的乐趣。 ②认识降水的复杂性(变化与分布)。 ③认识人工降雨的必要性,并初步了解其方法。 2.学习任务 利用教材及课件提供的材料和信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同学之间

的合作学习,了解降水的形成、季节的变化和分布,同时通过拓展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人工降雨的相关知识以及世界上形态各异的雨雪,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 ①能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②了解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2.学习难点:降水的形成条件 突破该难点的方法,通过媒体提供的支持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问题探究情景,归纳出降水的形成条件。 三、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较浓,热情也高,思维活跃,对录像、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良好的协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四、教学媒体阐述 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学习资源类型: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学习情境类型 ①真实情境②问题性情境③师生交互情境 (二)学习情境与过程设计 1.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公开课教案

精品文档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降水的定义及降水量的测量方法 2、掌握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能说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3、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掌握降水的概念并理解降水的形成条件。读图说出福州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通过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掌握描述一个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特点的方法。同时,能够对比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通过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设置不同的活动归纳出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绘制和阅读降水量柱状图,培养地理绘图技能。通过福州的降水的变化,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有用的地理,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绘制与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说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难点: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进行微课自学,带好尺子、铅笔和橡皮擦;课前编写和分发导学案;课件制作,视频录制等.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播放“三月里的小雨”歌曲,营造学习降水的氛围。 过渡语:三月小雨半含羞,天上人间细细流,欢迎走进今天的地理课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前已经布置大家通过微课自学,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遍。 多媒体播放:微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老师:通过微课,大家学会了多少知识呢?下面我们就来测一测。 自学能力测一测:(判断题) 1.降水就是指降雨。 2.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3.降水量的单位是毫升。 4.福州冬季降水少。 5.降水形成的条件之一是空气下沉。 6.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是有差别的叫做降水的季节变化。 7.根据24小时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预设学生:回答较为顺利。 老师:绘制降水降水量柱状图是我们要掌握的一项地理技能,首先我们用直尺绘制出横轴代表月份,纵轴代表降水量,以福州2月份降水量76毫米为例,它是

初中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4.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特点。 2、学会分析影响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影响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因素 【学法指导】:自主预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质疑点评 【自主学习】:(只要跟着河流走,就能够发现大海) 1、找出什么是等降水量线? 2、通常用图来表示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 量。 3、一般来说,赤道地区降水,两级地区降水;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西岸和内部降水;在温带,地区降水较多,地区降水较少;在山地,一般坡降水多,坡降水少。 4、通常情况下,降水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 5、被称为地球“雨极”的是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 读图4.9,分析:(1)赤道附近地区的年降水量大约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附近呢?两地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在中纬度地带,亚欧大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当堂测验】: 1、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表现最明显的是() A、高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低纬度地区 D、全球一样 2、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最少的是() A、亚洲西部 B、赤道地区 C、亚洲东部 D、撒哈拉沙漠 3、世界年降水量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总趋势是()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多 C、先减少后增多 D、先增多后减少 4、有关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 B、沿海地区的降水量一定比内陆地区多 C、世界上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太平洋沿岸地区

七年级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 第3 课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星球地图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本章内容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现象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关注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教材从设计上更注重从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进行选材,从培养学生兴趣角度选材,本章内容既是今后分区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树立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的思想,体现地理学科的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主要讲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两个方面内容。本节教材与第二节教材一起,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更是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降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在,因此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学生会很容易接受。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对录像、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因此我在设计降水概念、主要形式、测量等内容时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学生完成简单的信息查找之后,教师进一步借助多媒体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降水形式的图片,降水形成过程的视频片断,材料阅读等内容,目的是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享受,进而加深这些现象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及学生的兴趣的调动。另外通过课堂问题的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通过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绘制,培养学生类比思想,综合学习能力等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探究世界各地降水的分布规律,这部分知识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三、教学目标 1、学会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通过参与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活动,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2、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2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气温和降水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深刻理解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能够依据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能够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启发式、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入境生趣 自学生疑 自读课本思考 1、什么是降水 2、降水的条件? 3、降水的主要类型 4、降水量如何的测定? 5、降水的分布规律? 学习释疑

1、降水 降水顾名思义就是天空中水分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水分有可能是雨水,还有可能是雪或冰雹。 2、形成条件: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或以前所学知识解释,及时的评价学生总结答案: 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 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补充:水的液、气、固三态;水分的蒸发、凝结、凝固过程及温度条件;热涨冷缩原理;热空气与冷空气的性质对比;地表一定范围内高度越高、温度越低事实。 3、主要类型: 根据挂图,分别讲解由于降水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空气上升原因和形式,所区分的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并分析分布地区。 ①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对流雨。 发生在太阳辐射强列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如赤道地区) ②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山的迎风坡产生降水叫地形雨。 沿海、沿湖河等较湿润地方的迎风坡(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台湾火烧寮等地。) ③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海洋陆地的交界处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根据降水类型形成条件,联系家乡的实际,判断家乡主要属于那种降水类型,为什么? 4、降水量的测量 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推算:月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月中每一天的降水量相加的和)年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年中每一月的降水量相加的和)年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某地多年中每一年的降水量的平均值)。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利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的变化。 2.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与生活 (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等,统称为降水,___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的观测:基本仪器是_______,单位是毫米。 2.降水的季节变化 (1)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的差别,通常用各月__________图来表示。 (2)不同地区年降水量季节分配有差异。 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相同: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____地);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如____地)。

二、降水的分布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世界的年降水量分布图”,填写表格。 降水量赤道附近地 带或两极地区 南北回归 线两侧 中纬度 山地 地区 多_____附近地带大陆___岸_____地区_____坡少_____地区大陆___岸_____地区_____坡影响因素_____因素_____因素____因素【达标检测】 1.下列属于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的是( ) A.量杯B.量筒 C.储水瓶D.雨量器

2.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种说法是指( ) A.降水的季节变化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季节分配D.降水的日变化 3.分析伦敦降水资料,其季节分配特征是( ) A.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B.降水集中在夏季 C.降水集中在冬季 D.各月几乎无降水 4.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变化的规律是( ) A.多一少B.少一多 C.一少一多D.少一多一少 【拓展阅读】 人工降水 人工降水也称人工增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人工增雨常分为暖云催化剂增雨与冷云催化剂增雨。欲要暖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水,就得使云中半径大于0.04毫米的大云滴有足够的数密度,让它们迅速与小云滴碰并增长,成为半径超过1.0毫米的雨滴形成降水,因此在那些大云滴数密度小而无法形成降雨的云中,用飞机、炮弹携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

3eud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55775717.html,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执教:湘潭凤凰实验中学谭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年降水量的概念; 2、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能够知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过程与与方法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感知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的影响,从而把握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尽管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的不同对降水分布产生深刻的影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人们是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降水的数量的; 2、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简单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分布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比眼力:下面图片中,沙漠景观是第几幅,草原景观是第几幅,平原景观是第几幅?(出示图片) 世界之大,自然景观千奇百态,各有千秋,你想探索其中的奥妙吗?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造就这个奇妙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降水的分布。

二、学前热身 不同的地区降水量不同,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分布情况。你还记得等高线和等温线的定义吗?你能由此推出等降水量线的概念吗? 三、合作探究 互动一: 分组讨论:如果你是杭州天堂伞的经销商,要到国外开辟新的市场,下列国家或地区中你会选择哪里作为你的目标,说说你的思路。 互动二: 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讨论:1、图上有哪些重要纬线? 2、你知道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什么吗? 互动三: 1、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线图 讨论:赤道附近降水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附近降水多在多少毫米以下?由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2、出示Flash动画,了解对流雨的形成。 3、小结:纬度位置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原因。 互动四: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找到位于亚欧大陆西岸的阿拉伯地区和位于东岸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位置,出示它们的景观图,请同学们总结出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的规律。 2、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结论。(出示南北回归线其他大陆降水分布图) 3、小旅行:五月份,坐火车由哈尔滨出发,经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到达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当地的自然景观有什么不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4、小结: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互动五:课件展示图片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主 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学习过程 【合作复习】(时间约3分钟) 1、气温的变化规律; 2、气温的分布规律。 【自主学习】 自学检测一 读课本58页课文回答: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 2.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__、__、__、__等不同等级。 自学检测二 1.看课本58页<阅读材料>比较:测量降雨和测量降雪有什么不同 2.测量降水量的多少,常用的单位是__ 3.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 自学检测三

读图3.22,思考:读3. 22 1.横坐标表示什么? 2.纵坐标表示什么? 3.图中12根柱形表示____,每根柱形的高低表示____,12根柱形的降水量之和,表示____ 【课堂检测】姓名班级 1.通常用____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2.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各月平均降水量 C.各年最高降水量 D.某一年的降水量 3.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降雪 B. 雨夹雪 C. 冰雹 D. 降雨 4. 测量降水的仪器是() A.量杯 B.储水瓶 C. 雨量器 D. 试管 5. 下面降水量的多少,常用的单位() A.毫米 B.微米 C.厘米 D. 分米 6某地的年降水量是568毫米,这是指某地() A.当年的降水量 B.某一年的年降水量 C.各年的降水量都是568毫米 D.多年平均降水量 读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第4-5题。 7、A地气温特点是() A.终年高温 B.夏季高温 C.四季如春D.终年严寒 8、 B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A.4月B.6月 C.8月D.12月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 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课前准备:编写导学提纲,课前发给学生,搜集问题卡,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区在地球上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地区?一年之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生:略.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鼓掌,烘托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 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气降水有哪些形式? 生:降水、降雪、冰雹等. 师: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降水,总之在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那么大气中的水汽是从哪儿来呢?(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知道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就干了,那么衣服中的水分到哪去了呢?(蒸汽后变成了水汽进入大气中) 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和植物等在太阳照射下,蒸发或蒸腾的水汽,进入到大气中,这就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板书: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1)什么是降水?(2)降水是怎么样形成的?(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

板书:二、降水量的测定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58页.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雨量器和量坏.有实物更好:图3.21已经画得十分清楚. 通过阅读、看图.学生已经知道降水量是利用雨量器来测定的. 测量方法知道了,还要给学生说明什么是降水量、日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 首先让同学知道,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日降水量相加. 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 年降水量:某年每日降水量相加. 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 讲完以上知识点,老师带领同学进行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大组)完成活动.活动内容:写出如果出现这种降水情况可能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一组回答:阴雨连绵一个月 第二组回答:有两个月没下雨 第三组回答:某城市下了大雨 这时老师要加以引导回忆春天、秋天、冬天的天气,同学们讨论会更热烈,三分钟后,每组选派一位同学宣读本组的结论.也让别的组的同学加以补充. 这时老师要给予同学们鼓励:不要求说得多么完整,能说出三个方面就不错了,通过这样的联系实际活动,同学们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拓展探究题:说一说你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的理解. 老师:哪位同学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举手发言. 老师可以把课堂气氛调动得热烈一些,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一年当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回答:略 老师:由此导入降水季节变化,并让同学观看课本第59页(图3.22) 板书:三、降水的季节变化 老师:前面已经学过气温,同学们对降水柱状图,应该理解. 学生读图以后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总结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地理学科教学设计: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年级:七年级 作者:邢雪 单位:唐山七中

课题《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降水的概念及其主要形式。 2.能够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3.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分析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分析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疑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阅读和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二)运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三教材 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三节,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测定、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并且“降水”这节课在本章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之前学习的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之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 四学情 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雨、雪、冰雹等这些自然现象颇为熟悉,并且他们对地理学习兴趣较浓,热情也高,思维活跃,对视频、图片等资料信息都非常感兴趣,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良好的协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再者,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基础上进行的。“降水”的教学与“气温”的教学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学生具备有将学习方法迁移的潜在基础。

初中地理七年级《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优秀教学设计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降水柱状图,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 【课前准备】 1.用雨量器和量杯观测近期的一次降雨或降雪,并记录降水量。 2.教师搜集: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资料、阅读资料“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3.童谣《小松树,快长大》磁带与录音机 4.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我国传统的居民房屋建筑形式中的平顶房、尖顶房、大土楼、竹楼、高架屋、窑洞等的照片或图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听童谣《小松树,快长大》:“小松树,快长大,绿树叶,发新芽,阳光雨露哺育它,快快长大,快快长大!”优美的音乐告诉我们:小松树的长大,必需的自然条件是什么?——阳光、雨露(及肥沃的土壤等)。雨露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 讲授新课: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的概念 活动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请同学们讨论并解释: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如果我们把洗干净的湿衣服晾在阳台外面,过不了多会儿,衣服就干了,这是怎幺回事? (学生的讨论结果有很多种,教师归纳:衣服上的水分不断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中。)教师:水分不断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中,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接着讨论另一种现象。 活动2: 冬天的清晨,当你的父亲开车送你去上学的路上,车厢内必须开暖风,否则过一会儿,玻璃就模糊而看不清窗外了,请同学们讨论并解释:玻璃为什么会模糊了,这是怎幺回事呢? (学生的讨论结果有很多种,教师归纳:车厢内的水汽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就会凝结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 教师:如果水汽升入到高空大气中,会凝结成小水滴吗?那就是雨吗? (学生讨论) 活动3: 水汽升入到高空大气中,气温降低也会凝结产生降水: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资料,找出降水的概念及其降水的各种形式。 学生回答: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教师归纳: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如:雨)和固态水(如:雪、冰雹等),除了有雨、雪、冰雹外,还有霰等,一般把近地气层中水汽直接凝于物体上的霜(如:秋末冬初时草叶上有一层白色的物质)、露(如:夏季的清晨植物叶子上的小水滴)也作为降水物统计于降水量中。(强调加点字的内容) 教师:在一年中,我们通常感觉到北京市的降水以哪一种形式为主? 学生: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教师:肯定会有同学问这样的问题:云和雾是降水吗? 学生:(回答的结果不一致。)(略) 教师归纳:云和雾都是空气中水汽的凝结物,云悬浮在高空,不与地面接触,雾则与地面相连,悬浮在近地面的空中,没有降落到地面,所以它们不是降水。 教师补充资料进一步解释: 大气降水,如果温度在0℃以上即为雨;温度在0℃以下是雪;空气强烈抬升,则可以形成冰雹,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多余的水汽就要凝结为雾或云。 霰: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团体降水,直径约2—5毫米。由过冷水滴碰在冰晶(或雪花)上冻结所致,通常在温度近于0℃时降落,常见于下雨之前或与阵性雨雪同时降落。 雹:透明的球形或略成圆锥形的冰状降水现象。小冰雹直径约2—5毫米,冰雹直径大于5毫米。它是发展的特别快的积雨云的产物,持续时间不长,降落的范围也不大,但由于从几千米的高空降落,冲击力很大。因此往往损坏房屋、果树、庄稼,伤害人畜,是灾害性天气之一。 2.降雨的等级 教师:在炎热的夏季,我们经常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里经历不同的雨,你能根据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习题含答案(供参考)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分) 1.下列关于降水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B.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C.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多,沿海地区降水少 D.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岸年降水量多,大陆西岸年降水量少 2.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A.对流雨 B.锋面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3.降水概率为100%表示--,降水概率为0表示--() A.可能有雨肯定无雨 B.肯定有雨可能无雨 C.可能有雨可能无雨 D.肯定有雨肯定无雨 4.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A.赤道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 C.亚洲东部 D.温带地区大陆内部 5.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雨量较多 B.回归线两侧和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C.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D.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6.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降雨类型主要是() A.地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锋面雨 7.读图,从纬度分布看,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带是() A.南北回归线地带 B.南北极圈 C.中纬度地带 D.赤道附近地带 8.有关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的降水一定多 B.纬度越高,降水越多 C.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少多 D.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 9.有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十分充沛,内陆地区降水一定十分稀少 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10.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不正确的是() A.赤道地区降水多 B.两极地区降水少 C.回归线附近降水多 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 11.读图,表达正确的一组是() A.①地形雨②对流雨③锋面雨 B.①对流雨②锋面雨 ③地形雨 C.①锋面雨②地形雨③对流雨 D.①对流雨②地形雨③锋面雨 12.读盐城市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19-20题. 据图判断盐城市区的降水量最有可能为() A.1000毫米 B.1050毫米 C.1090毫米 D.1150毫米 13.读图,回答4-6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点,降水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乞拉朋齐地处亚洲,是世界上著名的雨极,平均年降水量11500毫米.该地降水类型多与下图所示的()相符.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案 霍邱县马店镇张井学校王宗林 学习目标 1. 知道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 能了解影响降水的因素 重点难点 降水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 二.预习热身 1. 降水的分布通常用_________来表示,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_______。 2. 降水的分布规律:(结合图 3.24) (1)赤道附近降水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从赤道向两极逐渐_______(受_________影响)。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________;大陆西岸降水________ 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 (3)温度带(受_______影响) 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 迎风坡降水_______ (4)山地(受_______影响) 背风坡降水_______ (5)世界雨极_______,干极_______。 三.学习呈现 1. 读下列“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图中A点的降水量约毫米,B点的降水量约毫米,C点的降水量 约。 ⑵由A、B、C三地的降水量分布, 可知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从赤道向两极。 ⑶图中D点的降水量约, 比较B、D的降水量,可知中纬 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内 陆地区降水。 ⑷图中E点的降水量约, 比较B、E的降水量,可知大陆东 岸降水,西岸降水。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2. 读图完成-

(1)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图___(填字母),年降水量最少的是图____填字母)。 (2)降水的季节变化最大的是图____ (填字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降水量最多的月份 是月。 (3)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是____图(填字母)。 (4)与赤道附近和两极降水类型相符合的是____图、____图(填字母),与我国的降水类型相符合的是____图。(填字母) 3. 书本P61活动 四. 盘点提升 赤道附近地区。 两极地区。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南北回归线大陆线东岸,大陆西岸。 中纬度沿海地区,内陆地区。 五. 达标检测 1. 号称世界“雨极”的是下列哪个地区() A. 乞拉朋齐 B. 火烧寮 C. 吐鲁番盆地 D. 沙漠 2. 图中点A是,降水 A.背风坡,少 B.迎风坡,多 C.背风坡,多 D.迎风坡,少 3. 赤道附近全年多雨,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4. 地球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带是() A. 温带大陆西岸 B. 回归线穿过地区的大陆西岸 C. 赤道及其两侧 D. 极地地区 5. 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的变化规律是() A. 多→少 B. 少→多 C. 多→少→多 D. 少→多→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七年级公开课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七年级公开课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设计方案 江苏常州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蒋志强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课标要求: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分布 知识与技能 ①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②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能够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③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学习方式:以多媒体课件为基础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学习过程:①合作讨论的过程──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②小组探究的过程──据图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③个别探究的过程──根据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体验地理探究的乐趣。 ②认识降水的复杂性。 ③认识人工降雨的必要性,并初步了解其方法。 2.学习任务 利用教材及课件提供的材料和信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了解降水的形成、季节的变化和分布,同时通过拓展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人工降雨的相关知识以及世界上形态各异的雨雪,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 ①能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②了解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2.学习难点:降水的形成条件 突破该难点的方法,通过媒体提供的支持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问题探究情景,归纳出降水的形成条件。 三、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较浓,热情也高,思维活跃,对录像、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良好的协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四、教学媒体阐述 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学习资源类型: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学习情境类型 ①真实情境②问题性情境③师生交互情境 学习情境与过程设计 1.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常州地区在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以什么天气为主?这种天气通常又称什么? ①多媒体环境下的师生讨论:降水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②学生小组讨论:降水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③学生小组讨论:降水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④学生个别探究:绘制降水柱状图; ⑤学生小组讨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2.学习的拓展 通过视频资料,了解人工降雨的方法,以及各种各样的雨雪,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学习活动组织形式 1.合作讨论:分成小组,对降水的形成条件,降水与生活、生产的关系进行协作学习; 2.个别探究:利用媒体提供的数据资料,绘制降水的柱状图; 3.小组探究:根据地图,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主要讲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两个方面内容。本节教材与第二节教材一起,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延伸,更是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降水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在,因此概念的学习并不是难点,学生会很容易接受。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对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课标要求】 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教学目标】 1.知道降水的形式以及降水量的测量方法,举例说明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3.读图,归纳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方法,学会分析某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计算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是真是假?雪都没过膝盖了,可电视里面说降水量只有7毫米,不会是报错了吧? 怎样测量降雪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降水。 自主学习: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58页。 提问:1.降水有哪些形式? 降水: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雾、霜、露水属不属于降水? 学生发散回答,教师简单解释:单纯的霜、露、雾和雾淞等,不作降水量处理。 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但是单纯的霜、露、雾和雾淞等,不作降水量处理。在中国,国家气象局地面观测规范规定,降水量仅指的是垂直降水,水平降水不作为降水量处理,发生降水不一定有降水量,只有有效降水才有降水量。 降雨分哪些级别? 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强度。最常用降雨的分类方法是按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雨的等级。 (展示各种大小雨的符号) 我们如何判断降水的强度呢? 小雨: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形成很慢。 中雨: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大雨: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暴雨:雨如倾盆,雨声猛烈,开窗说话时,声音受雨声干扰而听不清楚;积水形成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承接)这些雨的大小是怎么知道的呢? 阅读材料P58“降水的测量”进行思考回答。

地理教案-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地理教案-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地理教案-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降水的观测方法和降水形成的过程。 掌握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认识降水的季节变化类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差异。 使用降水柱状图,说明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 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勤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内容的安排与前一节的气温分布有类似的地方,可以利用前一节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降水的来源→降水量的测定→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分析成因,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思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大气降水是从空中降落下来的雨、雪、雹等总称。教材通过一段文字讲述了降水的来源到降落到地表的动态过程,水汽从这里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质是在一刻不停运动着的,而运动是由一定规律可循的。 降水量的测定首先是学生形成年降水量的准确概念,其次在降水量的测定过程

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世界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教材体现了降水的时间概念、空间概念、数量概念的结合。在降水的空间分布中,教材通过提问对各地降水量的多少作了定性的叙述,而在降水的季节变化中,偏重定量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另外,教材用提问、图像、小结的形式,反复说明一个问题,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图像能够较直观地反映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课本提供的读图问答,引导学生读图思路,降低难度和训练思维;课文中对规律的总结归纳,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关于“降水的分布”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的教法建议 对于降水的分布,同样也分为时间(季节)和空间(世界)的变化。某地降水的时间变化用降水柱状图,降水的空间分布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引导学生明确年降水量世界分布中“等降水量线”的含义,可以与等高线、等温线对比,知识迁移。 2、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按照提出问题→读图分析→ 总结规律→分析成因的步骤进行。提出问题可以参照课本商有关内容。最后总结归纳,用表格的形式展示,表格的“列”的排列是从低纬到高纬,如果画成半球图展示,更直观,效果可能更好。总之,是知识系统、条理清楚,便于学生理解。中纬地区东西两岸先不填写内容。 3、对于降水柱状图,首先要识图,了解绘图方法,找到它与气温曲线图的不同之处。其次要读图: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等,充分利用课本中提出的问题。最后归纳出世界降水季节分布五种类型。 4、将降水柱状图中涉及的几个城市,依照2表格中归纳的降水空间图中找到它们的大体位置。如新加坡在赤道附近,所以为全年多雨型。完成表格中中纬东西岸的内容。对降水时空分布形成的原因,本节教材涉及的.不多,都放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一起讲解了,教师提前在这里引导学生简单的分析、讲解,可以起到及时了解原因、分散难点的作用。这节内容不太难,应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及课文中涉及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讨论,找出降水时空分布的规律。使学生在读图、

我国的降水分布及原因

影响我国降水主要因素有哪些 我国气候特点是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范围广,雨热同期,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时间分布: 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多冬季少,年纪变化大。各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在东部季风区,随着夏季风向北扩张,愈往北或愈深入内陆,雨量愈加集中。 北方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5--75%,而南方不到50%。呼和浩特夏季降水占全年的67.5%,赤峰占72.5%,而南宁和贵阳分别占48.8%和46.6%。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最大降水量在雅鲁藏布江西部河谷占80%以上。全国仅有少数地区,如伊犁河谷阿尔春地区四季降水均匀,各占全年的20--30%左右 空间分布: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区大于1600毫米的降水量带,有广西、云南、海南、西藏的一部分和湘西、鄂西地区,其中广西、云南、海南的一些山地以及西藏东南喜马拉雅山东南坡,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喜马拉雅山南翼迎风坡的巴昔卡年降水量约4500毫米,是我国大陆上最大的降水中心,在全国仅次于台湾岛火烧寮(年降水量6557.8毫米)。五指山迎风坡的琼中年降水量达2447毫米,位于印度洋西南季风迎风财坡面上的云南西盟达2812.9毫米,均为我国著名的多雨中心。达到800──1600毫米的降水量带,有广西、贵州、四川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达到400──800毫米的降水量带,分布在大兴安岭山地、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达到200─400毫米的降水量带,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东部,以及西北内陆地区的天山、阿尔泰山迎风坡低山地带。 新疆、内蒙古西部、宁夏、青海、西藏北部和甘肃河西走廊的民族地区等西北广大内陆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100毫米左右。准噶尔盆地为100--200毫米,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在50毫米以下。吐鲁番盆地西侧的托克逊年降水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和第二节《气温与气温的分布》,是对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的补充和延伸,同时也为学习第四节有关气候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这样就使本章学习的天气与气候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降水是组成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本节只安排了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两方面知识,其知识体系及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降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知道降水量的测量仪器和表示单位; 2、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 3、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并养成运用地理图表学习地知识的良好习惯;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 2、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通过读图、绘图,掌握读图、绘图的能力和方法,学生归纳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用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让学生说出这首诗中反映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根据气温的高低变化,冬季的降水是一种什么形式?除此之外,降水还包括哪些形式?

板书: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讲授新课】 课件展示几种天气现象图片。 板书: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概念及形式 师:什么是降水? 生: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归纳。大家思考:雾、霜、露水属不属于降水?我们所看到的雾、霜、露等不属于降水,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下来的液态或固态的水,而霜、露都是近地面大气层中的水汽直接凝结于物体上形成的。雾是空气中水汽的凝结物,与地面相连,悬浮在近地面的大气中,没有降落到地面。所以,它们都不是降水。 师:降水的形式有降雨、降雪、冰雹等。降雨是降水的最主要形式。在古代诗词里面也有很多描写降雨的美丽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