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春种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
马铃薯新品种简比试验

马铃薯新品种简比试验陈华【期刊名称】《现代农业》【年(卷),期】2018(000)010【总页数】3页(P46-48)【作者】陈华【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农业局,福建宁德 352100【正文语种】中文为充分展示国家及福建省新登记通过的马铃薯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供生产、经营单位观察比较和农民择优选种,加大新品种的宣传力度,辐射带动新品种推广,加快新品种更新更换,2017年安排马铃薯新品种简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试验项目所在地基本情况本次试验所在地为霞浦县沙江镇南屏村,系宁德市冬种马铃薯主产区,该地紧依东吾洋,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17~19℃,年均降雨量1300~1800mm,年均日照时数1900h左右,无霜期300d左右,土壤肥力中等,地力均衡,排灌方便,交通便捷,土质为壤土,前作为晚稻。
2 参试品种安排参试品种共10个,分别是红玫瑰1号、闽诚2号、希森3号、华颂7号、华颂88、闽08085008、紫花851(ck)、大西洋、兴佳 2 号、中薯 20 号,各品种随机排列在同一田块上,每个品种种植150m2。
3 大田管理参照沙江镇马铃薯主产区的传统习惯模式进行栽培和大田管理。
3.1 翻耕、施基肥、整畦12月20日实行翻耕,结合施用基肥,亩用有机肥500kg、尿素20kg、过磷酸钙30kg、硫酸钾 25kg,撒施犁畦。
3.2 种薯处理3.2.1 精选种薯:选择薯形规整,具有本品种体形特征,色泽鲜明、重量为50~100g、大小适中的健康种薯。
3.2.2 切块:种薯切块种植,能促进内氧气交换,破除休眠,一般切块大小以20~30g为宜,切块时纵切,使每一个切块均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切块时剔除病薯,切块用具需经严格消毒。
3.2.3 催芽: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一个防病丰产的重要措施。
催芽方法:将种薯与沙分层设置,厚高约3~4层,并处在20℃左右的最适温度和经常湿润的状态下,直至种薯萌芽。
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1 5
冬 种 马 铃 薯 品 种 比 较 试 验
林 燕 福 建 省 福 州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 ( ) 3 5 0 0 1 8
: , 摘 要 为 了 筛 选 出 适 宜 福 州 市 冬 季 种 植 的 产 量 高 且 商 品 性 好 的 马 铃 薯 优 质 品 种 年 引 进 2 0 1 6 1 0 , : , 、 个 优 质 马 铃 薯 品 种 进 行 比 性 状 及 产 量 差 异 较 大 从 产 量 商 、 , 、 、 品 性 发 病 率 等 方 面 进 行 综 合 比 较 认 为 兴 佳 号 闽 薯 号 等 个 品 种 适 宜 在 福 州 市 推 D 5 9 7 2 1 3 。 广 种 植 : ; ; ; 关 键 词 马 铃 薯 品 种 冬 种 产 量 : / ⦠1 0 . 1 3 6 5 1 . c n k i . f n k . 2 0 1 7 . 0 7 . 0 0 5 j j y j ∭ ∑ ∳ ‟ ∰’ ∑ ∳ ∭ ∰ ˇ˙ ∳ ∰ ˇ ∑ ˇ ˇ ˊ ∑ ∳ ˇ ∳ ‟ ’ ’
: ≏ ‟ ˇ ∑ ˇ I n o r d e r t o s e l e c t t h e h i h u a l i t o t a t o v a r i e t i e s w i t h h i h i e l d a n d o o d c o m m o d i t w h i c h s u i t a b l e f o r g q y p g y g y , l a n t i n i n w i n t e r i n F u z h o u a c o m a r a t i v e s c r e e n i n t e s t o n 1 0 i n t r o d u c e d o t a t o v a r i e t i e s w e r e c a r r i e d o u t i n 2 0 1 6 . p g p g p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m a i n c h a r a c t e r s a n d i e l d a m o n v a r i e t i e s w e r e r e a t l d i f f e r e n t . A n d t h e c o m r e h e n s i v e y g g y p ‘ ’ , ‘ ’ ‘ ’ , ,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D 5 9 7 X i n i a N o . 2 a n d M i n s h u 1 w e r e b e t t e r i n t h e a s e c t s o f i e l d c o m m o d i t m o r b i d i t p g j p y y y , a n d w e r e s u i t a b l e f o r l a n t i n i n F u z h o u a r e a . a n d s o o n p g : ; ; ; i e l d ˙ ∑ ‟ P o t a t o v a r i e t w i n t e r l a n t i n y y p g æ ( , ) ˋ ɶ ˋ ∰ ‟ ˇ ∳ ˇ ˋ ˇ≏ ∑ ∳ ˋ ∯ ˇ ˋ ∑ ∯∳ ∰ ‟ ˋ ∳ ∰ ∢ ∑ ˊ ∳ ∰3 5 0 0 1 8 ∲
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作者:林火亮谢双棋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14期【摘要】以紫花851为对照,对新引进的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产量、品质、农艺性状等进行试验对比。
结果表明,中薯7号综合性状较佳,产量最高为1916.37kg/667 m²,比对照增产12.23%,增产达到显著水平,可示范推广。
【关键词】马铃薯;新品种;产量马铃薯是一种粮、菜、饲料兼用的作物,又是调节旺淡季的重要蔬菜品种,营养成分齐全。
近年来,马铃薯的种植效益不断提高,生产上对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2011年冬季进行引种试验,旨在为生产上推广新品种及相应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参试品种共7个(均由安溪县种子公司提供),分别为中薯7号、中薯11号、福克212、克新19、闽晋1号、闽晋2号、紫花851(ck)。
1.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安溪县尚卿乡科名村,海拔620m,选择土质疏松的砂质壤土,肥力中等,前作为水稻,地势平坦,向阳开阔,排水方便。
1.3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小区面积为13.32m²,双行种植,畦宽(带沟)110cm,畦高35cm,行距30cm,株距30cm,四周设保护行。
播种前各品种均萌芽0.5cm左右,每个薯块至少带2个芽眼(不低于25g)。
于2011年11月15日定点穴播,管理水平一致。
同时另种一个重复,作为病害调查,不计入产量,考种3次,每次10株。
1.4 田间管理播种前精细整地。
每667m²,用三元复合肥60kg 加过磷酸钙15kg施于行中间作基肥,肥料避开接触种薯,下种后用1800kg土杂肥盖种;第一次追肥在出苗期施用,用复合肥25kg加尿素10kg兑水1200kg进行条施;第二次追肥结合中耕培土于12月26日用复合肥25kg浇施;于12月30日用“鱼藤酮”100g防治蚜虫,于1月5日、1月20日用“甲霜灵锰锌”100g防治霜霉病、晚疫病,均兑水60kg喷雾;12月14日、12月26日各中耕除草1次;12月26日、1月13日各培土1次;整个生育期共灌跑马水3次,于2月13日收获。
宁德市秋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宁德市秋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卓敏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22()3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宁德市秋季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为秋种马铃薯品种在宁德市的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费乌瑞它为对照,2020年对5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秋种田间比较试验,调查各品种的田间物候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等。
结果表明,闽薯2号、青薯9号和闽薯1号的产量分别为42172.5 kg/hm^(2)、36802.5
kg/hm^(2)和34702.5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30.1%、13.5%和7.1%,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且商品薯率高、外观品质好,干物质含量均高于对照。
综上所述,闽薯2号、青薯9号和闽薯1号3个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较适合宁德市秋季种植,可进行配套栽培试验和扩大生产试验。
【总页数】3页(P139-141)
【作者】卓敏
【作者单位】宁德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凉山州马铃薯新品种丽薯、克新系列引进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2.安康市川道二作区中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及品种评价
3.宁德市引进花生新品种比较试验
4.
昆明市大春马铃薯联合体品种(系)比较试验5.陇东旱塬区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初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与总结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与总结马铃薯“3414”是一种优质的马铃薯品种,其种植生长需要充分的肥料供应。
为了研究“3414”马铃薯种植过程中不同肥料对产量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田间肥料效应试验。
本文将对该试验的分析与总结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试验设计本次试验采用了三种不同肥料处理方案,分别为无肥料处理组、化学肥料处理组和有机肥料处理组。
在试验开始前,对土壤进行了充分的分析,确保土壤的养分充足。
每种处理组设置了5个重复,共15个试验区。
在试验过程中,对每个试验区进行了相同的管理和维护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二、实验过程1. 无肥料处理组在无肥料处理组中,我们不对土壤进行任何肥料补充,只进行了基本的管理和维护。
在试验期间,我们对土壤进行了记录和监测,以了解土壤的养分变化情况。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产量方面无肥料处理组:平均产量为X千克/亩化学肥料处理组:平均产量为Y千克/亩有机肥料处理组:平均产量为Z千克/亩2. 养分变化无肥料处理组:土壤养分下降,植株生长萎缩化学肥料处理组:土壤养分略微增加,植株生长状况良好有机肥料处理组:土壤养分明显增加,植株生长旺盛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分析与总结:1. 不同肥料对产量的影响通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有机肥料处理组的平均产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化学肥料处理组的平均产量略高于无肥料处理组。
这表明有机肥料对于改善土壤养分和提高产量有着明显的效果,化学肥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植株生长和增加产量。
2. 土壤养分和植株生长状态四、结论与建议1. 有机肥料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有着显著的效果,建议种植者在种植过程中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比例,以提高产量。
2. 化学肥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马铃薯生长和增加产量,建议种植者可以适当使用化学肥料,并结合有机肥料的使用,以达到最佳的肥料效果。
3. 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及时对土壤进行养分监测和调整,保证土壤的养分充足,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土豆育种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土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蔬菜,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种植。
为了提高土豆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开展土豆育种实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实验,了解土豆的生物学特性,探索有效的育种方法,为我国土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土豆的生物学特性,为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2. 探索有效的育种方法,提高土豆的产量和品质。
3. 培育出具有抗病性、适应性强的优良土豆品种。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用不同品种的土豆作为亲本,包括普通土豆、彩色土豆和抗病土豆等。
2. 实验方法:(1)选择亲本: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土豆作为亲本。
(2)杂交组合:将亲本进行杂交,得到杂交后代。
(3)选择育种材料:对杂交后代进行观察和筛选,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育种材料。
(4)田间试验:对育种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观察其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等指标。
(5)品种鉴定:对育种材料进行品种鉴定,确定其品种特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育种材料筛选:通过观察和筛选,从杂交后代中选出了一批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包括高产量、高品质、抗病性强等。
2. 田间试验结果:对育种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材料在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品种。
3. 品种鉴定结果:经过品种鉴定,确定了一部分育种材料具有新的品种特性,为我国土豆品种资源的丰富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土豆的生物学特性,为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育种方法,提高了土豆的产量和品质。
3. 培育出一批具有优良性状的土豆品种,为我国土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实验展望1. 进一步优化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
2. 加强抗病性、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培育出更多优良品种。
3. 推广应用优良品种,提高我国土豆产业的整体水平。
总之,本实验对土豆育种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莆田市城厢区冬种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

莆田市城厢区冬种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 摘要莆田市城厢区冬种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克新7号产量最高,达46.725 t/hm2,商品率最好;福薯1号其次,产量为25.875 t/hm2,大薯率高;中薯3号疑为休眠期未过,产量缺失;紫花851产量列第3位,大小薯个数最多,增加底肥,可促进薯块膨大。
关键词马铃薯;冬种;品种对比;产量;福建莆田;城厢区
为加快马铃薯新品种的推广,莆田市城厢区农业局于2010年马铃薯新品种(系)的抗逆性、丰产性和薯块品质等综合性进行适应性鉴定和评价[1-3],为城厢区马铃薯新良种区域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地设在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下尾村,前作为早甘薯,土壤类型红土田,质地沙壤,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其土壤理化性状为pH值5.66,有机质18.4 g/kg,全氮1.12 g/kg,速效磷42.3 mg/kg,速效钾164 mg/kg。参试马铃薯品种共4个,分别为:克新7号、福薯1号、中薯3号和紫花851。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其中紫花851作对照(CK)。3次重复,小区长方形,面积6.67 m2,畦宽(带沟)1.0 m,畦高20 cm,双行波浪种植,株行距为16 cm×18 cm,每个小区播种80穴。
1.3试验实施 播种前2 d进行薯种切块。切块时自脐部按芽眼排列顺序向顶部斜或纵切,使每块种薯上都分配有顶部芽眼(切块20~25 g)。每切完1个种薯,切刀放进消毒液(0.5%高锰酸钾或75%酒精或0.5%福尔马林溶液)消毒。施肥方面,氮、磷、钾肥(N∶P2O5∶K2O)一般为2∶1∶4,基肥施复合肥(16-16-16)1 125 kg/hm2(施于行中间)、鸭粪22.5 t/hm2(施下基耕)。11月26日播种,摆下种后用稻草约2.25 t/hm2包芯,在畦面均匀覆盖1层稻草,随即结合清沟进行第1次培土盖住稻草,培土厚需达5~8 cm。幼苗出土80%~90%时施1次速效提苗肥,用碳酸二氢铵375 kg/hm2加过磷酸钙375 kg/hm2对水22.5 t进行条施。在现蕾期(下种后50~70 d)进行追肥,用复合肥(16-16-16)225 kg/hm2施于植株周围。整个生产期间共培土3次,喷农药防治病虫害2次。第2次培土在株高15 cm左右时进行,封垄前第3次培土。培土应尽量培宽培厚,以利于结薯,防 止薯块露出地面和表皮被晒绿[4-5]。 2结果与分析 2.1植物学性状 由表1可知,克新7号全生育期110 d,株高38.0 cm,出苗率72.1%,叶色绿,无花,株型直立,分枝少,叶缘波状;薯型圆形,薯皮淡黄粗糙,薯肉淡黄色,芽眼浅7个。中薯3号全生育期120 d,株高30.6 cm,出苗率8.3%,茎、叶均为绿色,无花,株型直立,分枝少,叶缘波状;薯型椭圆形,薯皮淡黄光滑,薯肉淡黄色,芽眼浅8个。福薯1号全生育期117 d,株高较高,为35.2 cm,出苗率73.7%,顶叶椭圆、顶端尖,复叶中,茎绿色,叶片淡绿,无花,株型直立,茎粗中等,分枝少,叶缘波状;薯型长圆形,薯皮黄光滑,薯肉黄,芽眼浅7个。紫花851(CK)全生育期114 d,株高35.7 cm,出苗率86.7%,茎、叶均绿色,落蕾,株型直立,分枝少,叶缘波状;薯型圆形,薯皮淡黄粗糙网纹,薯肉淡黄色,芽眼浅7个芽。
马铃薯品种产量比较试验报告

马铃薯品种产量比较试验报告摘要:在原州区半干旱区对引进的7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庄薯3号、02173、青薯9号、04-02-07、02158-130、冀张薯8号的综合性状好,增产效果明显,比对照晋薯7号分别增产25.5 %、21.3 %、17 %、12.8 %、10.6 %、8.5 %。
04-02-21产量比对照低,减产10.6 %,且生育期长,未成熟,建议下年予以淘汰。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比较;产量马铃薯品种繁多,产量不同,为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特选出产量比较高的马铃薯品种。
为此,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农业服务中心在2011年对引进的中国农科院的02158-130、02173、04-02-21、04-02-07,河北高寒作物研究所的冀张薯8号,青海农科院的青薯9号,甘肃庄浪农技推广中心的庄薯3号,这七种马铃薯品种产量进行了对照试验,对照品种为山西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的晋薯7号(CK)。
研究并探索出庄薯3号、02173、青薯9号、04-02-07、02158-130、冀张薯8号的综合性状好,增产效果明显,比对照晋薯7号分别增产25.5 %、21.3 %、17 %、12.8 %、10.6 %、8.5 %。
04-02-21产量比对照低,减产10.6 %,生育期长,未成熟,建议下年予以淘汰。
1 试验目的原州区境内海拔1 450~2 500m ,年均气温6.3 ℃,年均降雨量300~550 mm,特别适宜高产优质马铃薯的种植。
马铃薯做为原州区的支柱产业,建立马铃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提高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在马铃薯栽培技术中,品种的更新换代显得尤为重要,是获得高产的关键。
为测试马铃薯各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特设此试验,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基本情况及内容2.1 参试品种及来源参试品种有中国农科院的02158-130、02173、04-02-21、04-02-07,河北高寒作物研究所的冀张薯8号,青海农科院的青薯9号,甘肃庄浪农技推广中心的庄薯3号,以及对照山西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的晋薯7号(C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K 一 01 — 12 — 99 f C 2 .5 2 .1 3 .1
通讯 作 者 : 伟 勇 ( 6 林 1 8年 一 , , 级 农 艺 师 , 究 方 向 : 类 9 )男 高 研 薯
美村 、福安 市溪 潭镇 廉村 村 和代 表 山 区高 海拔 区域 特 点 的蕉城 区洋 中镇北 洋村 、周 宁县 狮城 镇坂 头 村
霞浦
位 次
± %、 K f C
thm /
1
2 .6 20 1. 304源自4 —1 .0 85
1 7 4.6
2
50 .0
4. 74
充分 利 用冬 闲 田进 行种 植 , 与其 他粮 食 作物 争 地 。 2 结 果 与 分 析 不 冬 春种 马铃 薯 春季 节 收获 ,此 时正 值 北方 马 铃薯 鲜 2. 产 量 1 薯 的供 应淡 季 ,恰好 填 补 国 内马铃 薯 市场 空 档 。 同 紫花 8 1平 均单 产 3 . t m , 4个参 试 品种 5 86 / 居 2h 时. 马铃 薯 还销 往港 台乃至 东南 亚 诸 国 . 出 口鲜 薯 的首 位 , 3个 点上 产量 位 次第 一 , 2个点 上位 次 在 在 在 方 面也具有 明显 的优势 。因此 , 近年来 宁德 市马铃 薯 第 三 。 中薯 3号平 均单 产 3 .3 h 比紫 花 8 1减 73 t m , / 5
4
3 .2 04
2
2 .0 32
1
3 .1 86
± %1 K 一 8 7 — 5 1 — 5 4 f C 1 .3 2 .3 1 .2
蕉城
位 次
th / m
2
7 5 2.4
3
6 3 8.2
4
28 1 .7
1
7 4 4.4
作 者 简介 : 伯 勇 ( 6 一 , , 艺 师 , 究 方 向 : 类 技 术 陈 1 2年 )男 农 9 研 薯
试 研 0. 验 究20 1 5
舭桃挑 -
闽东春种马铃 薯 品种对 比试验
陈伯 勇 苏培 忠 林 伟 勇 汤序 武 陈作 鉴 陈石品 ( 福建省 福鼎 市农技 站 3 5 0 ; . 建省福 安 市农技站 3 5 0 ; 1. 5 202福 5 0 0
3. 福建 省宁德 市农技 站 3 2 0; 周 宁农 技站 福建周 宁 3 5 0 ; 51 0 4. 5 4 0
2位 , 紫花 8 1的差异 不 显著 , 与 5 芽眼 浅 , 裂薯 率低 , 晚疫 病发 病轻 ; 生产 上可推 广应 用 中薯 3号和 紫花 8 1 5。
关 键 词 : 铃 薯 ; 种 ; 种 马 春 品
马铃 薯 是宁 德市 仅 次于 水 稻和 甘薯 的第 三 大粮
参试 品种 为 中薯 3号 、 闽薯 l 和克 新 7号 , 号 以
严重 。为 此 ,0 8年春 季 , 20 我们 选择 代表 沿海 低海 拔
平 均 位 次
±f 、 % CK th /m
2
一3. 34 3148 .
3
-1 . 86 1 210 .2
4
—3 0 6.4 2 08 7.
l
2 7 5.9
区域 特 点 的霞浦 县 溪南 镇红 坑 村 、福 鼎市 点 头镇 江
3
6.9 5
等 5个试 验 点 . 一 安排 马 铃薯 品种对 比试 验 , 统 以筛
选适 应本地 推广 应用 的马铃 薯新 品种 。
福鼎
位 次
± %1 K f C t m / h
2
9 .8 78 3 .4 87
l
2 .8 39 3 .9 56
4
— 80 2 .7 4 .2 03
3
4 .7 76
1 材 料 与 方 法
基 金 项 目 : 家公 益性 行 业 ( 业 ) 研 专 项 ( 号 :y y x 7 国 农 科 编 nhz0 — 0 6 5 、 0 7年 福建 省 财 政 支农 项 目 0 — )20
福安
位 次
tt h m
3
3 .3 08
5 蕉城 区农技 站 福 建 蕉城 3 2 0 ; . . 5 1 0 6 福建 省 霞浦县农 技站 3 5 0 5 l ) 0
摘要: 宁德 市马铃 薯 生产 具有 自然资 源和社 会 经济 2个 方面 的优 势。 为 筛选 适 宜 闽 东种植 的马铃
薯 新品种 。 我们 选择 5个试 验 点统一安 排 马铃 薯 品种 对 比试 验 。试验 结果表 明 : 紫花 8 1在参 试品 5 种 中平均 单产居 首位 , 裂薯 率 高(29 , 但 1. %) 病毒 病发病 较 重 ; 中薯 3号在 参试 品种 中平均 单产居 第
1 0m, 0 m, 四周 设 保 护行 市 冬 春气 候 温 和 , 水 充 足 , 季 无 霜 期 长 , 宜 马 沟 )2 c 畦高 3 c 双 行开 沟种 植 , 雨 冬 适
铃 薯种 植 。春 收马 铃薯 在 全年 的耕 作 制度 安 排 中可 2行 。 另设 考种 区 。 他栽培 管理参 照 当地大 田生产 。 其
食作 物 , 年种 植 面积 1 8万 h 占全市 粮食 播 种 紫花 8 1 常 . 4 m, 5 为对 照 。 验采 用 随机 区组设 计 , 试 3次重 复 ,
面积 2 m , 个 小 区整 2畦 , 0 每 畦宽 ( 带 面积 的 1 %, 占福 建省 马铃 薯播种 面积 的 2 %。 1 4 宁德 小 区 长 方 形 。
生产保 持较 好 的经济效 益 , 面积产 量不 断扩 大 。生产
表 1 各 参 试 品 种在 5个试 验 点 的产 量 情 况
th /m 3 33 7. 3 0 4.4 2 70 4. 3 6 8.2
上. 主要 栽 培 品种 以克新 3号 、 友 1号 等 为 主 , 德 因 种 植 多年 , 品种 退 化 现 象 明显 , 成 单 产 下 降 、 害 造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