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合集下载

【长寿地探秘·四川青城山】青城山幽天下闻,最是养生绝佳处

【长寿地探秘·四川青城山】青城山幽天下闻,最是养生绝佳处

【长寿地探秘·四川青城山】青城山幽天下闻,最是养生绝佳处【导读】“恍入瑶台碧玉窠,凡泥未洗溅云多。

丹梯执意送仙去,青鸟因缘问道过。

三十六峰烟笼络,百零八景雨婆娑。

山中不喜高声语,天外犹闻丁鹤歌。

湖嵌碧山烟气蕴,树翠楼巧隐沧波。

”是的,在都江堰市,有一处绝佳的养生宝地,那就是青城镇的青城山,以道教名山著称,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合称道教四大名山。

这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带,幽静、绿色、空气好、水质佳,成为长寿养生、修炼辟谷的首选地,今天,就一探个中神秘吧!【长寿探秘·青城山】青城山镇,位于市区西南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城山,东临中兴镇、青城乡,南接两河乡、崇州市,西连阿坝州汶川县,北靠玉堂镇、中兴镇,镇政府驻山前新集镇,东北距市区15公里。

镇境东西最大横距20.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1.9公里,幅员面积7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29亩。

以山地地貌类型为主,仅沿山地区有少量平原。

镇境最高峰大面山,海拔2434米;平原区最低点海拔250米。

1999年末,辖红岩、白云、坪乐、双磨、尖峰、青龙、白石、东河、味江、沙坪、青景、青城、和乐13个行政村、71个村民组、总人口1020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7人;农业人口9377人。

青城山镇百岁以上健在的老人有6人,90岁以上的老人有90多位。

是闻名天府的长寿宝地。

【道教圣地,山幽气清:良好的安居环境助长寿】青城山镇的长寿魅力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著名的长寿之乡。

据统计,全镇人均寿命78岁,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78人,占全镇总人口的0.28%,百岁以上老人6位,占0.022%。

据成都市老龄委掌握的情况,都江堰市青城山镇是长寿老人最密集的地方,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长寿之乡”称号。

“六十岁老人不算老,七十岁老人比较小,八十岁老人满街跑,九十岁老人随便找,百岁老人精神好得不得了。

”这是对青城山镇长寿群众的真实写照,这些长寿老人生活的青城山镇,年平均气温16.8℃,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91%。

四川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以青城山与都江堰为例的开题报告

四川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以青城山与都江堰为例的开题报告

四川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以青城山与都江堰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四川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地。

其中,青城山与都江堰是其两个代表性的遗产地。

青城山位于四川成都都江堰市青城山镇境内,是中国道教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而都江堰位于成都市西北部,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

这两个遗产地都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升游客体验和游览质量,旅游解说系统的建立在当今的旅游行业中越来越重要。

该系统可以通过语音或视频的方式,为游客提供详细的旅游介绍和相关历史文物的解说。

同时,该系统可以实现多语言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因此,本研究将以青城山与都江堰为例,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适合中国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解说系统。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适用于青城山与都江堰的旅游解说系统。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框架设计:通过调研和分析,确定旅游解说系统的整体框架和模块结构,包括前端界面设计、语音和视频播放模块设计以及后台管理模块设计等。

2.文物解说内容的编写:撰写相关文物的解说内容,包括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文化内涵等内容,同时考虑对外宣传的效果和实际旅游中的需求。

3.语音识别技术:结合第二代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将文物解说内容转换成语音形式,并实现即时语音播放功能,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4.后台管理与数据分析:建立后台管理系统,定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更新,根据游客的反馈和数据分析结果调整相关解说内容,从而不断提升旅游解说系统的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结合调研和数据分析,对旅游解说系统的建立和优化进行实证和分析。

三、预期研究成果1.建立适用于中国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解说系统,为游客提供更加详细的历史文化介绍和解说。

2.通过研究和分析青城山与都江堰的旅游解说系统建设过程,总结出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经验和优化策略,为其他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解说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青城山与道教文化

青城山与道教文化
Mount Qingcheng
Shangqing Temple
Mandarin Duck Wells
Jianfu Temple
Chaoyang Cave
Zushi Hall
Sanqing Hall
History of Taoism

Laozi is traditionally regarded as the founder of Taoism and is closely associated in this context with "original", or "primordial", Taoism.[17] Whether he actually existed is disputed;[18][19] however, the work attributed to him – the Tao Te Ching – is dated to the late 4th century BC

The Yin and Yang with white repres enting Yang and black re presenting Yin.
Dao De Jing

The Tao Te Ching, Daodejing, or Dao De Jing ( 道德經: 道 dào "way"; 德 dé"virtue"; 經 jīng "classic" or "text"), also simply referred to as the Laozi,[1][2] is a Chinese classic text. According to tradition, it was written around 6th century BC by the sage Laozi (or Lao Tzu, "Old Master"), a record-keeper at theZhou dynasty court, by whose name the text is known in China. The text's true authorship and date of composition or compilation are still debated,[3] although the oldest excavated text dates back to the late 4th century BC.

青城山景点讲解

青城山景点讲解

青城山景点讲解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镇,是蜀道中的著名山岳旅游胜地。

此处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深受游客的喜爱。

青城山景区包括了三个主要的景区:青城后山、青城前山和红岩景区。

其中,青城后山是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

这里有许多古朴的道观和寺庙,如青城宫、天师府、玉皇阁等等。

这些寺庙都是以道教文化为主题,是人们了解中国道教文化的绝佳场所。

青城前山是一个适合家庭旅游的地方,这里有许多娱乐设施,如游乐场、漂流、滑草、攀岩等等,让游客们可以尽情玩乐。

此外,还有观景台和动物园等景点,供游客们欣赏动植物的美丽。

红岩景区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文化古迹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景点。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青城山的原始森林、壮丽的瀑布和奇峰异石。

此外,还有红岩寺、慈恩寺等古迹,是了解佛教文化的好去处。

总的来说,青城山景点非常值得一去。

无论是追求文化底蕴,还是寻求娱乐休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乐趣。

- 1 -。

青城山历史文化遗产介绍

青城山历史文化遗产介绍

青城山历史文化遗产介绍青城山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青城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青城山的地理特点、历史沿革、文化遗产以及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地理特点青城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是成都平原和岷江河谷之间的一座重要山脉。

其主峰海拔约为1300米,山势险峻,景色壮丽。

青城山地势起伏,森林茂密,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为青城山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理想之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历史沿革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原始人类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并逐渐形成了原始社会。

而对于当时居住在这里的原始人类来说,青城山无疑是他们生活的核心。

青城山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古代交通要道,古人们在这里建立了道观、寺庙等宗教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青城山曾是道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据传说,著名的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曾在青城山修炼,并创立了一系列重要学说。

这使得青城山成为中国道家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三、文化遗产1. 道教文化作为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青城山上有许多著名的道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主峰上的青城宫。

这座宫殿式建筑群占地广阔,规模宏大。

其主殿“三清殿”供奉着三清神像,被誉为“天下第一清”。

2. 建筑艺术青城山上还有许多古建筑群和寺庙遗址。

这些建筑大多采用传统中国建筑艺术风格,并融入了道教文化的元素。

这些古建筑群的建筑风格独特,构造精巧,艺术价值极高。

其中最著名的有青城山古城、望岳楼、青城山石刻等。

3. 文化传承青城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如川剧、川曲等。

这些表演形式独特,风格鲜明,深受人们喜爱。

四、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青城山作为中国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青城山简介和历史文化

青城山简介和历史文化

青城山简介和历史文化
青城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西北,距成都68公里。

因山有五峰,形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而起,
巍然挺立,宛如一片青翠的林海,故名青城山。

青城山古称“青
城山道院”。

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于此创立了天师道,
开始在成都地区传播道教。

南北朝时,北周武帝宇文邕将天师道
改为天师道成都府上清派玄都观。

唐高宗李治时期(公元685-698年)又改为天师道上清派玄都大洞经、上清经和太平神宫道
等教派。

宋徽宗赵佶时(公元1107年-1125年)改称“真武庙”。

自宋至清,青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天下道教活动中心。

青城山古建筑群于1983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 1 —1 —。

介绍青城山

介绍青城山

介绍青城山青城山,位于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一座著名山脉,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也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青城山得名于山上青青葱葱的森林和青石铺就的山路,被誉为“巴蜀第一山”。

青城山海拔2100多米,总面积约为200多平方公里。

它东临崇州市,北靠都江堰市,西邻绵阳市,西北与成都市相衔,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青城山地势东高西低,呈残缺状,山上群峰叠嶂,景色秀美。

青城山风景区内有众多著名的景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天师洞和仙人洞。

天师洞分为上、中、下三洞,主洞高达129米,是中国最大的道教洞府。

洞内石柱峰立,钟磬相辉,是古人修炼道法的绝佳之地。

仙人洞的特色是洞庭突兀,极为雄奇。

据说此洞是道教教主张真人修道的地方,因此备受道教信徒的崇拜。

青城山还有诸多其他著名景点,如:红岩飞瀑、望仙亭、神人桥等。

红岩飞瀑是青城山的标志性景观,这里的溪水从高峡中飞泻而下,宛如一道飞瀑。

望仙亭是青城山的最高点,登上望仙亭,可以俯瞰整个山区美景。

神人桥是九曲黄龙河上的一座石拱桥,桥面镶嵌着石头质感鲜明的动物浮雕,别致而古朴。

除了自然景观外,青城山还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这里有众多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如青城观、牛皮岭古长城、东林寺等。

青城观是中国道教庙宇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庙宇之一,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牛皮岭长城是明代重要的军事防线,其遗址至今保存完好。

东林寺是中国佛教七大高僧之一的善导大师创建的寺庙,寺内有众多佛像和碑刻,是佛教信徒朝圣之地。

青城山还以其清新的空气、湿润的气候、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著名。

这里四季如春,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被誉为“天然氧吧”。

青城山的森林覆盖率达88%,全年湿度在70%以上,是一座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山区。

这里的植物资源丰富,有大量的珍贵奇特的植物,如古柏、雪莲、黄连木等。

动物方面,青城山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的栖息地,同时也是其他许多稀有动物的栖息地,如金丝猴、瓦头猴等。

总之,青城山既有自然风光秀丽,又有人文景观丰富。

青城山的历史文化介绍

青城山的历史文化介绍

青城山的历史文化介绍青城山,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也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青城山分成两个部分:前山和后山。

前山以石象观、青城仙洞、启母石等景点为主要景观;后山以玉女峰、净土五凤、望仙峰等景点为主要景观。

青城山的历史文化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世纪。

青城山的历史渊源可以从成汉时期开始追溯。

成汉时期,成都平原上的百姓纷纷涌向青城山避难,形成了青城山人口聚集的局面。

到了唐代,由于道教的传播和发展,青城山成为了著名的道教胜地。

唐代道士周处曾游历青城山,并隐居在此,被后人称为“青城山第一祖师”。

相传,他在青城山开创了丹道派,培养了众多的弟子,为青城山的佛道二教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在宋、元、明、清多个朝代,青城山被作为皇家禁地,多次修缮和建设。

明朝时期,青城山曾经历了一次重大改建,大量的道观和建筑物在此时兴建。

明代的“青城十景”是青城山的代表性景观,京都派画家应宜、李江、侯宝林等人曾经在此游山赏景,吟诵赋诗,流传至今。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文化名山,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青城山的道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道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青城山的道教文化,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宗教仪式和道教建筑等形式,展示了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瑰丽和神奇。

青城山的道教文化体现在其道观建筑和道教文化遗产中。

青城山上有五大道观,分别是:三元宫、昊天宫、玉虚宫、五龙宫和龙王宫。

这些道观在历史上曾起到了重要的宗教和文化作用,如今成为了青城山文化旅游的热点。

青城山的道教文化还可以从青城山的道教祭祀活动中体现。

每年的百花园祭、玉女峰祭、观音福海、百川祭和青城山道教节等活动,都是青城山道教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青城山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祭祀活动庄严而隆重,极具场面感和仪式感,让游客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化和宗教的充沛魅力。

青城山的历史文化瑰宝并不仅限于道教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在中国道教中,具有尊崇的
地位,被誉为开宗圣地、道教祖庭,在海内外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道教文化旅
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资源品级高、文化内涵深厚,是一座纵横千百年的活的道教
“博物馆”。分析了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及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措施。

标签: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1 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及开发现状
1.1 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
四川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素有“洞天福地”、“人间仙
境”、“青城天下幽”之誉。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
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

五洞天”。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道教建筑类:天师洞、建福宫、上清宫、常道观、玉清宫、朝阳洞、祖师
殿、圆明宫等。

(2)道教艺术类:①道家音乐:全真正韵、洞经古乐等;②道家武术和气功:青城
拳术、青城太极拳、青城剑术、青城派气功、道家养生术等;③道教文学艺术:道
教楹联、字画等;④道教工艺品:道教人物雕像、道教法器、道教根雕、乌木雕刻

品等;⑤道教碑刻:唐玄宗手诏碑、唐雕三皇石像、五代天师像等。

(3)道教活动类:正月初九日玉皇圣诞、二月十五日的老君会,四月二十八日的
药王会,五月初五日的天师会,腊月二十二日的重阳祖师圣诞等;罗天大醮、祈祷世

界和平护国佑民法会、祀福法会、传戒法会等。

(4)其他一些道教历史遗迹:挪笔槽、试剑石、天师手植银杏树、天师池、杜
光庭读书台、唐薛昌丹井等。
1.2 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青城山风景名胜区依托“青城天下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中国道教名山厚重
的文化底蕴,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
为世界遗产保护地。目前青城山已经开展了以下一些活动:(1)以青城山宫观建筑
群、青城山道教摩崖石刻、道教历史遗迹、道教人物造像、道教楹联碑刻、道教
音乐等为主的展示;(2)以青城山道家茶道、青城山道家养生术、青城养生元谷为
主的度假;(3)以青城山道教武术、道教气功、道家茶道、青城道家长生宴、青城
道家素食为主的体验;(4)以青城山道教文化节、道教博物馆等为主的综合性旅游
活动;(5)以青城四绝、青城老腊肉、青城根雕、川芎等中药材等为主的旅游商品

的开发。

在2006年都江堰政府提出的《青城山——都江堰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概念
规划纲要》中,都江堰政府提出了青城山組团是“中国式养生”的核心启动区域,《规
划》将其划分为三个片区:一是以青城前山门片区为前台,主要强化娱乐功能;二是
以青城前山片区,主要强化深度观光功能和养生文化集中展示与研习功能;三是以
青城后山片区为后台,主要强化休闲度假功能和道教养生、中医养生的深度体验。
主要项目有:青城山景区创5A提升、道教文化博物馆、百草园中华元谷、“九心
合一”游客集散中心、豪森温泉酒店、美仑国际旅游学院及五星级酒店、青城高
尔夫改造等。围绕“中国式养生”这一核心理念,《规划》提出在青城山组团打造
引擎项目“国际养生博览会”的构想,并建设以中医药国际研发中心为核心的支持

体系和养生体系。

但是,目前青城山仍然是以传统的道教文化观光旅游为主。
2 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资源开发单一,综合性旅游项目较少,游客参与性项目少
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注重以观光为主,而与道教文化紧密相
连的,如道教饮食、道教医药、道教养生、道教艺术欣赏、武学健身和修禅等项

目的结合性、互动性和参与性较少。

2.2 节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深入
在青城山道教宫观开展的道教节日庆典活动主要有:每年二月十五日的老君
会,四月二十八日的药王会,五月初五日的天师会,腊月二十二日的重阳祖师圣诞
等等。每年逢庆典节日,都会举办大型的民间庆典和民间艺术活动,周边地区的信
徒便会纷纷上山朝觐。由此衍生出丰富多彩的信仰习俗,形成独具特色的道教文
化景观,对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青城山道教节
日庆典活动仍主要局限于宗教活动范围,与当地民俗活动结合不紧密。并且,游客

没有真正从“参观”融入到“参加”中去,其旅游经济效益不明显。

2.3 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宣传手段单一
近几年,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加大了青城山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投入,注重了景
区业态调整和旅游营销宣传,成立了“宣传营销处”和“宣传报道组”。但宣传手段单
一,仍以被动参加各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为主。据各旅行社目前的主要组团线路
来看,游客对青城山的了解停留在道教文化观光的表面,对深层次的道教文化旅游
资源不了解。

3 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措施

3.1 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相结合,开展一些综合性旅游项目
第一,把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和道教生活体验、道教文物鉴赏、道教饮食品尝
等结合,并开发健康的道教文化礼仪活动,以及道教文化衍生出来的长寿文化、医

药养生文化、赵公财神民俗文化、青城武术、音乐文化活动。

第二,把道教文化与广为流传的民俗文化融合贯通,使深邃的道教文化和平民
化的民俗活动融合在一起,让游客更容易了解道教文化,同时更容易参与到活动中

去。

3.2 将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相结合,利用优美的生态环境建立度假区
历来,中国的文化与自然山水结合在一起。“天下名山僧占多”这句话,恰到好
处的描写了文化与山水的结合。青城山空气清新、气候湿润、植被丰富,水质优
良、生态环境绝佳。而青城宫观在选址上,强烈表现出顺乎自然、返朴归真、道
法自然。因此,青城山在发展道教文化观光旅游时,把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与青城山
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在空间布局上与后山相结合,开展生态旅游,并充分利用其

有利的自然环境条件发展度假旅游,建立成规模的度假区。
3.3 注重场景转换,加强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展示
运用不同场景的变换,设计出各种独特的展示区,通过展示区把抽象的、无形
的道教文化具体化、形象化。例如青城山道教文化博物馆把道家文化、仙学文化
研习、古蜀文化、太玄和谐思想特色展示、养生长寿文化体验、武术健身体验、
音乐艺术陈列展示与体验、道教文学体验、道教民俗展示与体验等多个文化旅游

资源运用不同的场景进行展现,让游客能更清晰的了解道教文化。

3.4 发掘资源内涵,加强道教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开发
在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时,也要突出其旅游商品的开发。青城山在开发旅游
商品时应依据青城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发具有青城山道教特色的旅游商品。一
是加强“青城四绝”的开发,即“洞天贡茶”、“白果烧鸡”、“青城泡菜”和“洞天乳酒”。

二是加强道教根雕和乌木雕刻品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廖暾.青城山旅游经济现状分析[J].人民论坛,2006,(18).
[2]陈福义,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3]王敏.论四川道教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西华大学学报,2004,(05).
[4]兰虹.青城山道教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7,(12).

[5]都江堰政府.青城山——都江堰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概念性规划纲要
[Z].2006,08(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