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第一产业情况调查

合集下载

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四川地处中国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

四川是我们国家的资源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幅员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5位;人口9000万,居中国第3位;在中国西部12个省区市中,四川的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占四分之一左右。

四川资源非常富集。

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寺,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水能、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2亿千瓦,占全国的26%;钒、钛、天然气等1 1种矿产储量居中国首位,其中天然气远景储量7.2万亿立方米。

丰富资源的精深加工、就地转化具有很大的投资空间。

四川科教人才实力雄厚。

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中国科学院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士35人,普通高校94所,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113.9万人。

有2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而且相对成本比较低,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裕的劳动力。

四川产业体系较为完善。

全省农产品资源丰富,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粮食和副食品基地。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与新材料等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拥有长虹、五粮液、攀钢、东方集团等一大批骨干企业。

四川商务环境比较优越。

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内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省份,咨询、现代物流等服务贸易领域也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公司进入,综合配套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这些年我们通过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审批事项由1122项减少到478项,是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

特别要指出的是,四川生活环境宜人,生活方式舒适,省会成都享有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最佳宜居城市”殊荣,被誉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四川的调查报告

四川的调查报告

四川市场经济调查及市场预测中国·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7号商鼎国际1栋a1509 tel:86-28-86026668 room1509 a first building sundynasty ·no.27 section 4 south pepole's road·chengdu·sichuan·china 中国·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7号商鼎国际1栋a1509 tel:86-28-86026668 room1509 a first building sundynasty ·no.27 section 4 south pepole's road·chengdu·sichuan·china 中国·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7号商鼎国际1栋a1509 tel:86-28-86026668 room1509 a first building sundynasty ·no.27 section 4 south pepole's road·chengdu·sichuan·china篇二:关于四川茶文化的调查报告关于四川茶文化的调查报告根据"儿基会"和中央电教馆的统一安排和要求。

我们四川和上海两地的学校自由组队共同完成各自"技术启迪智慧"这一专题项目的任务。

于是在经过了3天的培训和研讨后,我们小组决定带领我们的孩子对《如何泡一杯好茶》这个项目进行研究。

这个项目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楚两地各自茶文化的特点,如喜欢喝什么茶?喜欢用什么茶具泡茶?知道《茶经》的作者吗?等一共18个问题进行深入调查。

于是我们学校在2010年5月17号就开始对这个项目调查做准备工作。

成都市第一季的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成都市第一季的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一季度,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开局良好。

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3.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11元,同比增长12%。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粮油播面基本稳定。

因种植结构调整,全市粮食播面略有下降,油菜籽播面略有上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1.4万亩,减少3.6万亩,同比下降1.8%,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37.5万亩,同比下降2.8%;油菜籽播种面积156.1万亩,同比增加1.1万亩,增长0.7%。

——农业生产稳中有升。

全市大宗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预计实现肉类总产量27万吨,增长0.69%;禽蛋总产量5.46万吨,增长0.06%;奶产量3.16万吨,增长0.45%;生猪出栏280万头,增长1.64%;小家禽出栏0.36亿只,增长1.47%。

全市水产品总产量2.1万吨,同比增长17.4%。

——农产品和农资价格有涨有跌。

粮食和面粉价格略有上涨,分别环比上涨1.08%和1.72%;蔬菜价格市场波动较大,其中大白菜、黄瓜等蔬菜平均环比上涨18%,而蒜苔、青笋等蔬菜平均环比下跌19%;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下跌,3月份出栏生猪价格跌至10.13元/公斤,跌幅为13.05%,猪肉平均零售价为20.28元/公斤,跌幅为3%;尿素、钾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相对稳定,有利于农民进行春耕生产。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农业生产基础更加坚实,全市新建渠道防渗775.8公里,整治病险水库29座,新增和恢复节水灌面22.6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3平方公里。

农民居住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市竣工新型社区164万平方米,小区雨污管网、电力通讯、天然气、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目前已有3万农民入住。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继续推进,一季度新解决饮水安全2.5万人。

——农业重大项目开局顺利。

中央扩内需项目加速推进,四批次项目计划投资2.28亿元,截止3月底,已完成投资1.62亿元,占计划任务的71%。

通江产业调研报告

通江产业调研报告

通江产业调研报告通江县位于四川省巴中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巴中市与重庆市之间,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近年来,通江县积极推进产业调整和转型,加大对现代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次调研报告将针对通江县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一些建议。

1.农业产业通江县拥有较为丰富的农业资源,主要农产品包括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等。

但是,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利用率较低、农业生产设施落后、农产品市场开发不足等。

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同时,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制造业产业通江县的制造业发展较快,主要集中在纺织、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

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通江县的制造业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升级。

建议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服务业产业通江县的服务业发展较为薄弱,主要集中在旅游、餐饮、金融、物流等领域。

但是,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应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服务产品,吸引更多的客户。

同时,加强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4.旅游产业通江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高山、峡谷、瀑布等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

但是,旅游业发展尚不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不足,旅游产品单一。

建议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总之,通江县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

为了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通江县可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产业链条的延伸和衔接,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益。

同时,还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使通江县的产业发展步入快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四川省肉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四川省肉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四川省肉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根据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家组的总体安排,以中国农业大学李秉龙教授为组长,以华中农业大学姜勋平教授、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逯中新研究员、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邓凯东副研究员、肉羊雅安综合试验站站长徐刚毅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薛建良为成员的调查组,于2009年7月22日至25日对四川省肉羊产业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典型调研的方法,以问卷、访谈、会议等方式进行。

本次调研的区域主要包括绵阳市盐亭县、南充市营山县、资阳市乐至县和简阳市,基本覆盖了四川肉羊产业的代表性区域。

通过实地调研和与当地省市县主管部门及典型羊场负责人的座谈和资料整理,特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一、四川肉羊产业发展的现状四川养羊历史悠久,品种、饲草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羊产业在四川畜牧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川省政府近年提出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的总体发展战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把羊产业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肉羊产业发展迅速,资源条件不断改善。

(一)四川肉羊生产的现状2008年四川省羊存栏2038.13万只,其中山羊存栏1632.30万只,绵羊存栏405.83万只;出栏肉羊2678.41万只,其中山羊出栏2480.05万只,绵羊出栏198.36万只;生产羊肉47.09万吨,羊肉占全省肉类产量的4.29%。

10年前,四川省羊存栏和出栏量在全国排名第9位,近10年来四川羊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四川羊存栏和出栏量在全国排名为第四位和第五位,是我国重要的肉羊产区。

四川羊产业的发展正在向优势区域集中,资阳市、凉山州、南充市、自贡市、达州市等5个市州的羊出栏量合计占全省山羊出栏总数的47.28%,涌现出许多年出栏肉羊超100万只的县(市),如调研地区的简阳市、乐至县等。

丰富的羊业资源、逐步优化的产业布局,为四川肉羊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肉羊育种与繁殖四川省现有绵羊、山羊品种18个,引进品种4个。

四川调查报告(共10篇)

四川调查报告(共10篇)

四川调查报告(共10篇)四川调查报告(共10篇)第1篇:四川的调查报告四川市场经济调查及市场预测中国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7号商鼎国际1栋a1509tel:86-28-86026668room1509afirstbuildingsundynastyno.27section4sout hpepolesroadchengdusichuanchina中国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7号商鼎国际1栋a1509tel:86-28-86026668room1509afirstbuildingsundynastyno.27section4sout hpepolesroadchengdusichuanchina中国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7号商鼎国际1栋a1509tel:86-28-86026668room1509afirstbuildingsundynastyno.27section4sout hpepolesroadchengdusichuanchina篇2:关于四川茶文化的调查报告关于四川茶文化的调查报告根据"儿基会"和中央电教馆的统一安排和要求。

我们四川和上海两地的学校自由组队共同完成各自"技术启迪智慧"这一专题项目的任务。

于是在经过了3天的培训和研讨后,我们小组决定带领我们的孩子对如何泡一杯好茶这个项目进行研究。

这个项目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楚两地各自茶文化的特点,如喜欢喝什么茶?喜欢用什么茶具泡茶?知道茶经的作者吗?等一共18个问题进行深入调查。

于是我们学校在年5月17号就开始对这个项目调查做准备工作。

25日,我把我们项目组的12位同学召集在一起,开了个短会。

然后开始分配任务。

这个调查活动一共分为3个阶段来做。

一,先在学校调查我们的老师;二,然后回家调查周围的邻居;三,到街上去随机调查。

在学校调查老师是这样安排的,利用课余时间,两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层楼老师的进行调查。

1978年到2009年四川省的三次产业变化

1978年到2009年四川省的三次产业变化

1978年到2009年四川省的三次产业变化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三次产业变化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值分别为82.2,65.5,36.8亿元分别占44.5% 35.5% 20%到了1989年、1993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先后超过了第一产业但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在三十年中除了1999年到2004年意外其他年份第二产业都高于第三产业到2009年第一、二、三产业值分别是2240,6711,5198亿元,分别占15.8%,47.4%,36.7%四川省地理位置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的腹地,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是中国唯一周围有八省区毗邻的省份,也是连接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区的天然纽带。

地形复杂多样。

四川的气候复杂多变。

西部是川西高原,东部是川东盆地。

全省高原占地三分之二。

川西包括阿坝、甘孜、凉山三个自治州,毗邻青藏高原的西部,俱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

高山峡谷具垂直气候的特点,高原山区地高天寒,严冬时气温约为摄氏二度至零下二十度,且冬季长达五个半月之久。

六月至九月是雨季,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是旱季。

境内东部为盆地,西南为山地,西部为高山峡谷高原,平坝占7.84%,丘陵占10.06%,高原占32.08%,山地占49.44%,水面占0.58%。

2007年末常住人口812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233.8万;耕地5918.9万亩,其中水田3128.7万亩、旱地2790.2万亩,人均耕地0.67亩;耕地有效灌面3749.7万亩,占耕地的63.3%,其中旱涝保收面积2594.4万亩,占耕地的43.8%。

四川农业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形成了夏收作物、秋收作物、晚秋作物一年三季的耕作制度。

200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65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0215.6万亩,经济作物2022.5万亩,其它作物2412.9万亩。

粮食作物中水稻、小麦、玉米、红苕地位突出,产量分别占粮食总产的42.6%、16.4%、18.8%和10.6%。

经济作物有油料、蔬菜、水果、茶叶、药材、花卉、蚕桑、棉花、甘蔗、烟叶、麻类等,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金阳青花椒产业和农民增收情况调查

金阳青花椒产业和农民增收情况调查

金阳青花椒产业和农民增收情况调查金阳县是四川省雅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著名的举世闻名的“金阳青花椒之乡”。

金阳青花椒因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而享誉全国,也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为了解金阳青花椒产业发展以及农民的增收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产业发展情况金阳青花椒的种植历史悠久,深受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的影响,金阳青花椒在此地生长得特别茂盛。

经过多年的发展,金阳县的青花椒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

据调查了解,金阳县的青花椒种植面积约为30万亩,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年产值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

在种植环节,金阳县政府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由于青花椒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不少农民纷纷投身青花椒种植行业,使得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在加工环节,金阳县建立了多家青花椒加工企业,主要从事脱粒、脱壳、分选、包装等环节,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收入来源。

二、农民增收情况仅青花椒种植这一环节,金阳县已有大约5万农民从事相关工作。

据调查发现,通过青花椒产业,金阳县的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方面,青花椒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其价格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为农民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政府为扶持青花椒产业,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补贴、贷款、技术指导等,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农民家庭通过青花椒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他们表示,青花椒产业让他们看到了新希望,不仅带动了家庭收入的增加,还改善了生活质量,使得他们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青花椒的成功种植和销售也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青花椒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种植技术和加工能力相对落后,导致产量和质量无法跟上。

其次是青花椒市场的价格波动比较大,农民的收入并不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产业
2013 年四川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上年持平;油料作物播种面积 126.5 万公顷,增长 1.4%; 中草药材播种面积 10.4 万公顷,增长 2.2%;蔬菜播种面积 127.6 万公顷,增长 2.4%。2013 年四川省粮食总产量 3387.1 万吨,比上年增长 2.2%,其中小春粮食减产 2.1%;大春粮食增产 3.1%。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 290.4 万吨,增产 1.4%;烟叶产量 25.1 万吨,减产 8.7%;蔬 菜产量 3910.7 万吨,增产 3.9%;茶叶产量 22.0 万吨,增产 4.9%;园林水果产量 718.7 万吨, 增产 4.9%;中草药材产量 40.4 万吨,减产 2.3%。
四川省乐山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眉山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南充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宜宾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广安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达州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雅安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巴中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 .
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区。该区海拔高差大,气候立体变化明显,从河谷到山脊依次出现亚 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和永冻带。总体上以寒温带气候为主,河谷干 暖,山地冷湿,冬寒夏凉,水热不足,年均温 4~12℃,年降水量 500~900 毫米。天气晴朗, 日照充足,年日照 1600~2600 小时。
四川第一产业情况调查
地理位置
四川省介于东经 97°21'—108°33'和北纬 26°03'—34°19'之间,位于中国西南腹地, 地处长江上游,东西长 1075 公里,南北宽 921 公里,东西边境时差 51 分钟。与 7 个省(区、 市)接壤,东邻重庆,北连青海、甘肃、陕西,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是西南、西北和 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10℃的持续期 240~280 天,积温达到 4000~6000℃,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冬 暖夏热,无霜期 230~340 天。盆地云量多,晴天少,2013 年日照时间较短,仅为 1000~1400 小时,比同纬度的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少 600~800 小时。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 1000~1200 毫米。
四川地形
气候特征
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 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 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 主要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也经常发生。[9]
四川盆地按方位可以细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和川中五部分。
四川盆地
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川西平原)、又称盆西平原,为中国西南最大平原、河网稠密地区之一,中国 最大芒硝产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广义的成都平原介于龙泉山、龙门山、邛崃山之间,北起 江油,南到乐山五通桥,包括北部绵阳、江油、安县间的涪江冲积平原,中部岷江、沱江冲积 平原,南部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平原等。三平原之间有丘陵台地分布,总面近积 23000 平方公 里。狭义的成都平原仅指灌县、绵竹、罗江、金堂、新津、邛崃六地为边界的岷江、沱江冲积 平原,面积 8000 平方公里,是构成川西平原的主体部分。因成都市位于平原中央故称成都平 原。
四川省种植结构
四川省成都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自贡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
四川省泸州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德阳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绵阳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广元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遂宁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内江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资阳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作物分布、农作物种植面积
2013 年四川省水产养殖面积 19.7 万公顷,比上年增长 2.6%;水产品产量 126.1 万吨,增 长 6.0%。
2013 年四川省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8 万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 264.7 万公顷。2013 年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460 平方公里,累计 77230 平方公里。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 292.6 万人。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 243.2 万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 3937.2 万千瓦,增长 6.6%。 2013 年农村用电量 163.5 亿千瓦小时,增长 4.8%。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位于中国大西部东缘中段,长江上游,囊括四川中东部 和重庆大部,是川渝的主体区域,人口稠密,城镇密布,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气候宜人,山 水秀丽,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区位优越。
四川盆地的面积 26 万余平方公里,占四川省面积的 33%。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 山脉,北近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北缘米仓山,南缘 大娄山,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山,西北边缘龙门山,东北边缘大巴山,西南边缘大凉山,东南 边缘相望于武陵山。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 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 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四川盆地底部面积约 16 万平方公里, 按其地理差异,又可分为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三部分。
. .
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该区 2013 年气温较高,年均温 12~20℃,年较差小,日较 差大,早寒午暖,四季不明显,但干湿季分明。降水量较少,2013 年有 7 个月为旱季,年降水 量 900~1200 毫米,90%集中在 5~10 月。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日照多为 2000~ 2600 小时。其河谷地区受焚风影响形成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山地形成显著的立体气候。
2013 年四川省生猪出栏 7314.1 万头,比上年增长 2.0%;牛出栏 264.7 万头,增长 4.2%; 羊出栏 1583.6 万只,增长 1.3%;家禽出栏增长 2.9%;兔出栏增长 3.4%。禽蛋、牛奶产量分 别下降 0.8%和 1.5%。
2013 年四川省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 20 万公顷。其中,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5.2 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工程 1.9 万公顷;年末实有森林管护面积 17710 千公顷。年末全省共有 湿地公园 27 个,其中省级湿地公园 13 个(2013 年新批建 5 个),国家湿地公园 14 个(2013 年新批建 4 个)。年末森林覆盖率 35.5%,比上年提高 0.2 个百分点。
川西高原
川西高原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面海拔 4000-4500 米,分为川西北 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川西高原与成都平原的分界线便是今雅安的邛崃山脉,山脉以西便是 川西高原。川西北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分为丘状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间,谷宽丘圆,排
列稀疏,广布沼泽。川西山地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切割深浅可分为高山原和高山峡谷区。川 西高原上群山争雄、江河奔流,长江的源头及主要支流在这里孕育古老与神秘的文明。
.
地形地貌
四川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 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 3000 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 500~2000 米之间。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 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五大部分。四川地 貌复杂,以山地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 4 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面积的 74.2%、10.3%、8.2%、7.3%。土壤类型丰富,共有 25 个土类、63 个亚类、137 个土属、380 个土种,土类和亚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 43.48%和 32.6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