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全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

合集下载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手术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手术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手术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通常会导致患者视力模糊,并且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最终导致青光眼的发生。

为了治疗这种疾病,医生们通常会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

本文将从手术效果和影响因素两方面对这种手术进行分析。

一、手术效果1. 手术成功率高: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先进的手术技术,通过超声切割乳化器将白内障核子分解并吸除,然后利用分离器将晶状体囊后囊膜向前瓣化,最后植入人工晶状体。

这种手术方式操作简便,创伤小,因此手术成功率较高。

2. 术后恢复快: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较快,通常术后可以很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3. 降低眼压:通过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恢复患者的视力,还可以降低眼内压,减轻青光眼的症状。

二、影响因素分析1. 患者的年龄:年龄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老年患者由于全身状况不佳,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手术效果可能较差。

2. 白内障和青光眼的病情严重程度:如果患者白内障和青光眼的病情严重程度较轻,手术效果通常较好。

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则手术难度也会相对增加,手术效果可能不尽人意。

3. 术中操作技术:手术医生的操作技术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只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医生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成功率。

4. 术后护理:术后的护理工作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患者在术后能够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避免过度用眼和受到外伤,那么手术效果通常会更好。

5. 配合治疗: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和复查,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保持眼部卫生,这些都会对手术效果产生成效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手术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在进行手术前,患者需要全面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膜切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难治性恶性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膜切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难治性恶性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膜切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难治性恶性青光眼任晓冬;游浩凌;王琼;魏玉斌;王建亮;张云;刘伟;乔玉春;田春玲【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膜切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难治性恶性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对23例(24眼)难治性恶性青光眼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膜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

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眼压平均为(15.53±2.98)mm Hg ,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前房深度平均为(2.31±0.04)mm,较术前明显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4眼中23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膜环形切开联合玻璃体切割是目前治疗治疗难治性恶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6(038)016【总页数】3页(P2504-2506)【关键词】恶性青光眼;超声乳化吸除术;玻璃体切割术;后囊膜环形切开【作者】任晓冬;游浩凌;王琼;魏玉斌;王建亮;张云;刘伟;乔玉春;田春玲【作者单位】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眼科;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眼科;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眼科;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眼科;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眼科;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眼科;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眼科;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眼科;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5恶性青光眼又称睫状环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1-3],是由von Graefe 在 1869 年首次提出的概念,是多因素导致的睫状体高度前旋,房水向前排出受阻,被迫逆流进入玻璃体腔内造成晶状体-虹膜膈的前移,前房变浅或消失,眼压升高。

多发生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和其他眼前部手术之后,为抗青光眼术后一种少见而严重的特殊类型。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及其处理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及其处理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及其处理张国明;陈璐;黄丽娜;成洪波;曾键;赵铁英【期刊名称】《临床眼科杂志》【年(卷),期】2004(12)3【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理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对71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等检查,确定青光眼类型,并分别对其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眼眼压均降至2.79kPa以下,视力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继发性青光眼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其眼压控制需进行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总页数】3页(P209-211)【作者】张国明;陈璐;黄丽娜;成洪波;曾键;赵铁英【作者单位】518001,暨南大学医学院深圳眼科中心,深圳市眼科医院;518001,暨南大学医学院深圳眼科中心,深圳市眼科医院;518001,暨南大学医学院深圳眼科中心,深圳市眼科医院;518001,暨南大学医学院深圳眼科中心,深圳市眼科医院;518001,暨南大学医学院深圳眼科中心,深圳市眼科医院;518001,暨南大学医学院深圳眼科中心,深圳市眼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5【相关文献】1.玻璃体和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护理 [J], 宋湘梅;黄文敏;李卓琼;胡穗曦2.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J], 陈彬;韩宇;叶宏权;张海涛3.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的原因及其处理 [J], 李元伟;周震4.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J], 贾彩华;毕燃5.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及治疗 [J], 蔡雅群; 张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临床效果比较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临床效果比较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临床效果比较摘要:目的分析对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治疗中,应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效果以及应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效果。

方法依据研究纳入及排除条件,从本院收治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中筛选出96例,随机分组,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一组为B组,实施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一组为A组,探究疗效。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眼压以及眼房角开放度等眼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B组的各项眼部指标均优于A组(p<0.05)。

统计各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

结论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建议采取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改善眼部指标,提升整体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联合;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超声乳化;房角分离引言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机能会逐渐衰退,加之各种原因导致的代谢及免疫功能紊乱等原因,容易另眼部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出现晶状体浑浊、视物模糊等症状,引发白内障疾病,此时,晶状体若再发生肿胀,导致眼房角关闭,就会继发青光眼[1]。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视物障碍,还可能导致眼球破裂,临床多以手术治疗此病,且对手术的精细度及科学性要求较高。

为优化方案而获得更好的疗效,本文对不同手术的实施及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基本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经眼科规范性检查,结合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诊断标准等确诊,均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间开展手术治疗,对于此次研究内容及要求,患者与家属均全面了解,自愿参与,排除手术禁忌症、中途转院、精神异常等条件,经筛选,满足上述条件的患者共96例。

随机分组后归纳各组资料: A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43~80岁,平均(59.4±2.5)岁,病程5~25d,平均(17.5±4.4)d; B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44~79岁,平均(59.2±2.6)岁,病程6~26d,平均(17.6±4.5)d。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疗效对比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疗效对比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疗效对比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而有些白内障患者同时还伴有青光眼的发生,这就需要进行联合手术治疗。

目前常见的联合手术方式有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那么这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疗效上有何不同呢?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方式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以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是通过超声乳化机进行乳化白内障晶体,然后在原位摘除,并通过小切口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同时房角分离是将眼睛内的新生物切除,以减少房水排液受阻。

这种手术方式因操作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通过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在手术后白内障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同时也能有效地减少房水排液受阻,从而提高了眼压的稳定性。

而且这种手术方式对于术后青光眼的治疗效果也非常显著,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

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是将白内障摘除的将房水排液受阻的部位进行相应的矫正,以便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

这种手术方式在术中需要医生对患者的眼压进行准确的测量,以便及时调整手术方案。

三、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区别1. 手术操作方式不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主要是通过超声乳化机进行白内障晶体的乳化和摘除,再进行房角分离术;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则是在白内障摘除的将房水排液受阻的部位进行矫正。

4. 适应症不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更适用于白内障患者,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更适用于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

从上述对比可以看出,这两种手术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不同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

而在手术选择上则需要患者仔细咨询医生的建议,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综合考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手术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手术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手术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常常需要手术治疗。

目前,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该手术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手术效果分析1. 手术效果: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将超声乳化术与房角分离术结合起来,通过超声乳化来清除白内障,同时通过房角分离术来降低眼压。

该手术不仅可以有效治疗白内障,还可以将眼压降低到正常范围,从而减轻青光眼症状。

2. 视力恢复:手术后,患者的视力通常可以明显改善。

白内障手术可以清除混浊的晶状体,恢复透明度,而房角分离术可以降低眼压,从而改善视力。

3. 眼压控制:通过房角分离术,手术后患者的眼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这对于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减轻疾病的症状和进展。

二、影响因素分析1. 年龄:年龄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年轻患者的手术效果会更好,恢复更快。

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下降,手术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2. 白内障及青光眼的严重程度: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病情较轻的患者手术效果通常会更好,而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治疗和恢复时间。

3. 术前眼部状况:患者术前眼部状况的好坏也会影响手术效果。

比如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眼部感染等情况,都会对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产生影响。

4. 术后治疗及康复情况:术后的治疗以及康复情况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患者在术后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和复查,保持眼部卫生,并且合理安排康复训练,这些都会对手术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5. 医生的技术水平:医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术中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会对手术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多种多样,需要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并且术后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以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疗效对比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疗效对比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疗效对比【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手术治疗过程、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术后视功能恢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在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优势在于能够一次性处理两种眼部疾病,但治疗效果略逊于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

未来应加强临床研究,优化手术技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眼部健康。

【关键词】超声乳化、房角分离、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视功能恢复、临床应用、疗效、优势、前景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是指眼睛的晶状体透明度发生改变,导致视力下降。

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眼病,通常与眼内压升高有关,进而损害视神经,导致视力受损甚至失明。

白内障和青光眼都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是指在白内障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发生的青光眼病变。

这种情况下,患者既需要治疗白内障,又需要治疗青光眼。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是两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是通过超声乳化技术将白内障晶状体震碎吸出,同时进行房角分离手术以降低眼内压。

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是在进行白内障手术的通过植入引流管或调节眼内压的方式治疗青光眼。

针对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优势和不足,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旨在比较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疗效,探讨两种手术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视功能恢复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

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恶性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恶性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恶性青光眼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治疗恶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恶性青光眼视功能好者12例12眼施行该联合手术。

其中12例12眼均为青光眼滤过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晶体均有不同程度混浊。

术后随访2—10个月。

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3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2—0.5,6眼为0.1—0.2,余3眼≤0.05。

主要并发症为术后1例角膜内皮失代偿,眼压均控制在25mmHg以下。

结论该联合手术对于视功能较好的恶性青光眼是有效的,能使患者眼压控制,前房形成并恢复视功能。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玻璃体切除术人工晶体恶性青光眼我们于1999年3月-2001年2月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平坦部行玻璃体切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治疗恶性青光眼12例12眼,使患者眼压控制,前房形成,视力重建。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12眼,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42—66岁,平均年龄54岁。

术前12例均行过小梁切除术,5例行过抽玻璃体水囊及前房注气无效而改用本术式。

白内障晶体核硬度:I级3例,Ⅱ级5例,Ⅲ级4例。

术前视力:光感4例,眼前指数6例,(0.02-0.04)2例。

术前UBM示:虹膜晶体隔前移,房角关闭,后房浅或消失。

术前常规进行角膜曲率及眼轴测量,经SRK公式计算晶体度数。

1.2 手术方法常规球后阻滞麻醉,上方曾行滤过性手术者位于颞侧角膜缘后3mm避开青光眼滤过道,切除少许前部玻璃体,使眼压下降暂缝合此切口。

巩膜隧道切口3.0-3.2mm,前房注入Healon分离房角及虹膜后粘连,作6—7mm直径连续环形撕囊膜下及皮质下充分水分离,采用分割碎核法囊袋内超声乳化晶体核抽吸残余皮质,然后完成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扩大巩膜隧道切口至6.0-6.6mm,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行虹膜周切,清除眼内残留粘弹剂,切口水密,术后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局部使用皮质内固醇及非甾体抗炎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全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摘要】目的:评价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全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全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14例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观察患者视力、眼压及合并症情况。

结果:患者术后矫正视力高于术前矫正视力(P&lt;0.05);术后7d眼压(17.78±2.63)mmHg低于术前眼压(21.85±4.80)mmHg;术后10眼(71.4%)矫正视力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闪辉情况加重8眼(57.1%),在使用地塞米松+万古霉素球旁注射7d后,闪辉情况得到控制;14例中均未出现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

结论: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经济且减少患者痛苦的治疗全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方法。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玻璃体切割术;全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phacoemulsification on panuveitis with secondary glaucoma. Methods: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phacoemulsification was applied to treat 14 panuveitis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glaucoma. Following up ranging from 336 months was conducted to observe the patients' visual acuity,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The follow up showed postoperative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were significant better than preoperative ones (P&lt;0.05), especially, 10 eyes (71.4%) showed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etter than that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efore the treatment. Seven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 IOP [(17.78±2.63)mmHg]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operation [(21.85±4.80 )mmHg]. Inflammatory deteriorated in 8 eyes (57.1%), but were all under control after using dexamethasone and vancomycin for 7 days. No complications like vitreous hemorrhage, neovascular glaucoma, or cystoid macular edema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s: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phacoemulsification is a safe,effective,cost saving treatment for panuveitis with secondary glaucoma.[KEY WORDS]Phacoemulsification; Vitrectomy; Panuveitis; Secondary glaucoma全葡萄膜炎发病急,变化快,反复发作,多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牵拉性视网膜脱离(TRD) 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致失明。

葡萄膜炎症渗出时虹膜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房角变窄甚至关闭,严重时瞳孔闭锁和膜闭,房水流通受阻,眼压升高,多导致继发性青光眼,而平坦部睫状体炎可导致睫状体房水分泌异常亦可继发青光眼[1]。

2006年10月~2009年3月我院对14例全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患者的14只眼进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的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超声乳化手术治疗, 效果良好,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0月~2009年3月我院眼科确诊为全葡萄膜炎合并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14 例14只眼。

其中男性9例, 女性5例,年龄21~55岁, 平均39岁。

病程0.5~20个月,平均4.9个月。

视力:眼前手动4只眼,眼前指数4只眼,0.05~0.1者5只眼,0.2者1只眼。

眼压:(25.57±7.51)mmHg。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1只眼前房消失,3只眼前房极浅,9只眼前房浅,1只眼前房深度正常;14只眼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2只眼瞳孔闭锁,1只眼瞳孔膜闭;6只眼有不同程度的晶体混浊。

眼底检查:14只眼均有不同程度玻璃体混浊, 4只眼存在视网膜脱离,其中1只眼脱离呈宽漏斗状, 1只呈窄漏斗状;3只眼PVR B级,3只眼PVR C1 级,1只眼为PVR C2级。

UBM显示5只眼房角关闭,8只眼房角窄,1只眼房角开放。

1.2 方法1.2.1 药物治疗使用托比卡胺活动瞳孔,局部使用典必殊眼药水频点眼,美开朗联合派立明眼水降眼压,如果眼压高于35mmHg则给予20%甘露醇溶液125mL静脉滴注,2 次/日。

1.2.2 手术治疗14 例患者在眼压控制较稳定时,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常规球后阻滞麻醉,颞下方行巩膜穿刺口,埋入灌注管,然后做2点和11点方向角膜缘切口。

伴瞳孔闭锁和膜闭的患者,以透明质酸钠分离虹膜与晶体的粘连,并清除纤维膜,然后行超声乳化术切除晶状体。

做鼻上方和颞上方巩膜穿刺口,切除玻璃体,合并PVR者清除增殖膜;合并玻璃体积血者激光光凝视网膜病变区域血管;合并网脱者复位视网膜后光凝裂孔边缘视网膜,注入硅油;其余仅行单纯玻璃体切除。

1.2.3 术后处理术后给予患者全身抗炎治疗,典必殊眼药水频点眼,托比卡胺活动瞳孔。

术前葡萄膜炎处于活动期和术后前房渗出和闪辉严重者均给予球旁注射万古霉素+地塞米松针剂,每日1次,连续3日,控制不佳者酌情延长注射时间。

1.2.4 远期处理13只眼在矫正视力良好、眼底情况良好、炎症反应轻微的情况下,3~6个月后2期植入人工晶体(IOL),其中硅油眼患者在取出硅油6个月后2期植入IOL。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秩和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术后炎症反应全葡萄膜炎患者术后炎症反应较一般的超乳联合玻切的患者重,术前炎症控制不佳,有角膜后沉着(keratic precipitates,KP)和前房闪辉共8只眼(57.1%),术后闪辉情况明显加重,在使用地塞米松+万古霉素球旁注射7d后,闪辉消失。

瞳孔膜闭和瞳孔闭锁眼行虹膜成形术后虹膜形态完好,瞳孔等大等圆,前房未见明显渗出。

1只眼角膜内皮水肿,2d后水肿消失。

14只眼中均未见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

2.2 术后视力术后10只眼(71.4%)矫正视力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3只眼(21.4%)与术前视力没有明显差异,1只眼(7.1%)视力下降。

术后矫正视力优于术前矫正视力(P&lt;0.05)。

术后视力与术前眼底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术前单纯玻璃体混浊和积血的眼,术后视力明显好于术前有网脱和PVR的眼(P&lt;0.05)。

2.3 术后眼压手术后7d每日监测眼压(非接触眼压计),术后当日眼压为(21.85±4.80)mmHg ,术后第7日眼压为(17.78±2.63)mmHg。

术后1~3d因术后炎症反应和手术刺激,眼压不稳,有5只眼术后第1天眼压高于术前, 3~5d后眼压逐渐趋于稳定,仅1只眼仍需美开朗滴眼液治疗。

术后第7天眼压低于入院时眼压和术后当日眼压(P&lt;0.05)。

2.4 远期疗效随访的14只眼中,8只眼1期未作硅油填充术,1只眼因葡萄膜炎无法控制,后复行玻切加硅油植入术;6只硅油眼中5只眼取出硅油,植入人工晶体,另1眼由于网膜复位不佳行硅油置换术。

目前14只眼网膜平伏,炎症控制良好,有1眼长期使用美开朗降眼压治疗,眼压控制良好。

3 讨论无论是超声乳化还是玻璃体切割都有可能加重葡萄膜炎,故必须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

本组14只眼均为全葡萄膜炎且继发青光眼,眼压控制不佳,故给予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手术治疗。

14例(包括13只闭角型青光眼和1只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控制良好,随诊仅发现1只眼需长期降眼压治疗,和1只眼需要行YAG激光治疗控制眼压。

超声乳化术改善眼压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白内障摘出解除了虹膜晶体粘连引起的瞳孔阻滞或房角狭窄;超声乳化时前房内灌注液对房角的冲击作用可能使房角重新开放;术中超声震荡及术后炎症刺激引起睫状突上皮分泌功能下降;超声震荡和眼内灌注的冲洗效应,使小梁网的通透性增大,从而使房水排除能力增强[2]。

需要注意的是,白内障手术可能破坏血房水屏障,易导致黄斑囊样水肿,尽管本组14例患者并未发生,但它是一个严重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应加以注意。

全葡萄膜炎同时波及眼前后节,患者须由同时熟练超声乳化术和玻璃体切割术的医师进行手术,可减少手术次数,降低患者痛苦与费用,加快视力恢复。

而彻底摘除病变的晶体玻璃体,可促进炎症的控制,同时硅油注入玻璃体腔对控制炎症抑制复发也有良好的效果[3]。

本组有13例患者植入的晶体均为疏水丙烯酸人工晶体,以其较好的囊膜相容性和较低的葡萄膜炎复发率,优于亲水丙烯酸和硅树脂人工晶体[4]。

1例患者因行硅油置换术,未植入人工晶体,以框架眼镜改善视力。

围手术期处理要重视葡萄膜炎症的控制。

内眼手术可激活基础炎症反应过程而加重术后炎症反应,同时这个过程可以使眼血流运行加速及导致无法预料的术后眼压波动[5]。

合理的使用局部、全身抗炎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控制术前、术后炎症是影响疗效的关键。

必要时使用扩瞳药,可防止或者减轻虹膜后粘连的发生[6]。

本组14例患者经过合理的抗炎治疗,未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术后前房闪辉较重的患者,在连续使用万古霉素+地塞米松球旁注射之后,术后第7天时炎症也已得到控制。

随诊结果显示,14例患者眼压均已控制,粘连的房角开放或者粘连减轻,眼前后节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治疗,视力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