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物理(广东卷)(答案详解)

高考试题物理(广东卷)(答案详解)
高考试题物理(广东卷)(答案详解)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物理

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

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2.铝箔被α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27

23Al+4

2

He→+1

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

0n是质子B.1

n是中子

C.X是28

14Si的同位素D.X是31

15

P的同位素

3.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

B.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始终向下

C.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

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4.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所示,这

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形合D1、D2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进入加速器

B.离子由加速器的边缘进入加速器

C.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

D.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5.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呈正弦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此线圈与一个

R=10Ω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不计电路的其他电阻,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125s

B.交变电流的频率为8Hz

C.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2A

D.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4A

6.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

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

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D.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

7.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

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

C.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

D.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

8.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

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A.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

B.M点的电势小于N点的电势

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D.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9.带电粒子进入云室会使云室中的气体电离,从而显示其运动轨迹.图是在有

匀强磁场云室中观察到的粒子的轨迹,a和b是轨迹上的两点,匀强磁场B垂

直纸面向里.该粒子在运动时,其质量和电量不变,而动能逐渐减少,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粒子先经地之a点,再经过b点

B.粒子先经过b点,再经过a点

C.粒子带负电

D.粒子带正电

1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

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

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11.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上以25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离在10m至15m之间,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

A.0.8m至1.8m B.0.8m至1.6m

C.1.0m至1.6m D.1.0m至1.8m

12.图是“嫦娥一导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

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

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

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在绕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10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选做题

13、14两题为做题,分别考查3-3(含2-2)模块和3-4模块,考生应从两个选做中选择一题作答。

13.(10分)

(1)如图所示,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力的拉力向上拉橡皮筋,原因

是水分子和玻璃的分子间存在作用。

(2)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现象,是由于分子的而产生的,这一过程是沿着分子

热运动的无序性的方向进行的。

14.(10分)

(1)大海中航行的轮船,受到大风大浪冲击时,为了防止倾覆,应当改变航行方向和,使风浪冲击力的频率远离轮船摇摆的.

(2)光纤通信中,光导纤维递光信号的物理原理是利用光的现象,要发生这种现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且入射角等于或大于.

(二)必做题

15-20题为必做题,要求考生全部作答。

15.(11分)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现在器材:直流恒流电源(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的电流恒定

....)、电压表,待测热敏电阻、保温容器、温度计、开关和导线等.

(1)若用上述器材测量热敏电阻的阻的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请你在图的实物图上连线.

(2)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正确连接电路,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并记录电源输出的电流值;②在保温容器中添加少量热水,待温度稳定后,闭合开

关,,,断开开关;

③重复第②步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

(3)实验小组算得该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据此绘得图10的R-t关系图线,请根据图线写出该热敏电阻的R-t关系式:R= + t(Ω)(保留3位有效数字)

16.(13分)某实验小组采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针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

(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①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②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

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

(2)图是钩码质量为0.03 kg,砝码质量为0.02 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0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5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1中的相应位置.

(3)在上车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做正功,

做负功.

(4)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中的图线(其中Δv2=v2-v20),根据图线可获得的结论是.要验证“动能定理”,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是.

测量点

S

/cm

r/(m

·s-1)

0 0

.00

0.35

A 1

.51

0.40

B 3

.20

0.45

C

D 7

.15

0.54

E 9

.41

0.60

17.(18分)

(1)为了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号召,某同学采用了一个家用汽车的节能方法.在符合安全行驶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汽车后备箱中放置的不常用物品和控制加油量等措施,使汽车负载减少.假设汽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负载改变前、后汽车受到的阻力分别为2 000 N和1950 N,请计算该方法使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少了多少?

(2)有一种叫“飞椅”的游乐项目,示意图如图所示,长为L的钢绳一端系着座椅,另一端固定在半径为r的水平转盘边缘,转盘可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当转盘以角速

度ω匀速转动时,钢绳与转轴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钢绳的重力,求转盘转动的角速度ω与夹角θ的关系.

18.(17分)如图(a)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间距L=0.3m.导轨左端连接R=0.6Ω的电阻,区域abcd内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B=0.6T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宽D=0.2 m.细金属棒A1和A2用长为2D=0.4m的轻质绝缘杆连接,放置在导轨平面上,并与导轨垂直,每根金属棒在导轨间的电阻均为t=0.3 Ω,导轨电阻不计,使金属棒以恒定速度r=1.0 m/s沿导轨向右穿越磁场,计算从金属棒A1进入磁场(t=0)到A2离开磁场的时间内,不同时间段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并在图(b)中画出.

19.(16分)如图(a)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的AB区域内存在水平向右的电场,电场强度E随时间的变化如图(b)所示.不带电的绝缘小球P2静止在O点.t=0时,带正电的小球P1以速度t0从A点进入AB区域,随后与P2发生正碰后反弹,反弹速度大小是碰前

的2

3

倍,P1的质量为m1,带电量为q,P2的质量m2=5m1,A、O间距为L0,O、B间距0

4

3

L

L=.已

2

000

100

2

,

3

qE v L

T

m L t

==.

(1)求碰撞后小球P1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及所需时间.(2)讨论两球能否在OB区间内再次发生碰撞.

20.(17分)如图所示,固定的凹槽水平表面光滑,其内放置U形滑板N,滑板两端为半径R=0.45 m的1/4圆弧而,A和D分别是圆弧的端点,BC段表面粗糙,其余段表面光滑,小滑块P1和P2的质量均为m,滑板的质量M=4 m.P1和P2与BC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10.10

μ=和

20.40

μ=,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滑板紧靠槽的左端,

P2静止在粗糙面的B点,P1以v0=4.0 m/s的初速度从A点沿弧面自由滑下,与P2发生弹性碰撞后,P1处在粗糙面B点上,当P2滑到C点时,滑板恰好与槽的右端碰撞并与槽牢固粘连,P2继续滑动,到达D点时速度为零,P1与P2视为质点,取g=10 m/s2.问:(1)P2在BC段向右滑动时,滑板的加速度为多大?

(2)BC长度为多少?N、P1和P2最终静止后,P1与P2间的距离为多少?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物理答案

14、(1)速度 频率 (2)全反射 光疏介质 临界角

15.(1)图略

(2)记录电压表电压值、温度计数值 (3)R=100+0.395 t 16.(1)②接通电源、释放小车 断开开关

(2)5.06 0.49 (3)钩砝的重力 小车受摩擦阻力 (4)小车初末速度的平方差与位移成正比 小车的质量

17.(1)解析:s m h km v /20/72==,由Fv P =得

v f v F P 111== ① v f v F P 222== ②

故W v f f P P P 3

2121101)(?=-=-=?

(2)解析:设转盘转动角速度ω时,夹角θ夹角θ

座椅到中心轴的距离:θsin L r R += ①

对座椅分析有:2

tan ωθmR mg F ==心 ②

联立两式 得θ

θ

ωsin tan L r g +=

18.解析:

0-t 1(0-0.2s )

A 1产生的感应电动势:V BDv E 18.00.13.06.0=??== 电阻R 与A 2并联阻值:Ω=+?=2.0r

R r

R R 并 所以电阻R 两端电压Ω=?+=

+=

072.018.03

.02.02

.0E r

R R U 并并

通过电阻R 的电流:A R U I 12.06

.0072.01=== t 1-t 2(0.2-0.4s )

E=0, I 2=0

t 2-t 3(0.4-0.6s ) 同理:I 3=0.12A

19.解析:(1)P 1经t 1时间与P 2碰撞,则0

1v L t =

P 1、P 2碰撞,设碰后P 2速度为v 2,由动量守恒:220101)3

2

(v m v m v m +-= 解得3/201v v =(水平向左) 3/02v v =(水平向右)

碰撞后小球P 1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12

12a v S m = 又:20

2

010132L v m qE a ==

解得:3/0L S m = 所需时间:0

112v L a v t ==

(2)设P 1、P 2碰撞后又经t ?时间在OB 区间内再次发生碰撞,且P 1受电场力不变,由运动学公式,以水平向右为正:21S S = 则:t v t a t v ?=?+?-22112

1

解得:T v L t 330

==

? (故P 1受电场力不变) 对P 2分析:<=?=

?=000022331L v L v t v S 043

L

L = 所以假设成立,两球能在OB 区间内再次发生碰撞。

20.(1)P 1滑到最低点速度为1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1202

1

21mv mgR mv =+ 解得:s m v /51= P 1、P 2碰撞,满足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设碰后速度分别为1

v '、2v ' 21

1v m v m mv '+'= 2221212

1

2121v m v m mv '+'= 解得:01

='v 2v '=5m/s P 2向右滑动时,假设P 1保持不动,对P 2有:m mg u f 422==(向左)

对P 1、M 有:2)(a M m f += 22/8.054s m m

m

M m f a ==+=

此时对P 1有:m f m ma f m 0.180.01=<==,所以假设成立。

(2)P 2滑到C 点速度为2

v ',由22

2

1

v m mgR '= 得s m v /32=' P 1、P 2碰撞到P 2滑到C 点时,设P 1、M 速度为v ,对动量守恒定律:

2

2)(v m v M m mv '++= 解得:s m v /40.0= 对P 1、P 2、M 为系统:222

222)(2

1

2121v M m v m mv L f ++'-= 代入数值得:m L 9.1=

滑板碰后,P 1向右滑行距离:m a v S 08.0212

1==

P 2向左滑行距离:m a v S 125.122

22

2='=

所以P 1、P 2静止后距离:m S S L S 695.021=--=?

高考广东物理卷

E 4 E 3 E 2 E 1 图1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物 理 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l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 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宁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本大题共l2小题,其中1-8小题为必做题,9-12小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在9-10、11-12两组中选择一组作答。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数 B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图1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为基态,若氢原子A 处于激发态E 2,氢原子B 处于激发态E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A 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B .原子B 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C .原子A 能够吸收原子B 发出的光子并跃迁道能级E 4 D .原子B 能够吸收原子A 发出的光子并跃迁道能级 E 4 3.图2所示的匀强电场E 的区域内,由A 、B 、C 、D 、A '、B '、C '、D '作为顶点构成一正方体空间,电场方向与面ABCD 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D 两点间电势差U AD 与A A '两点间电势差U AA ' B .带正电的粒子从A 点沿路径A →D →D '移到D '点,电场力做正功 C .带负电的粒子从A 点沿路径A → D →D '移到D '点,电势能减小 D .带电的粒子从A 点移到C '点,沿对角线A C '与沿路径A →B →B '→C '电场力做功相同 4.机车从静止开始沿平直轨道做匀加速运动,所受的阻力始终不变,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机车输出功率逐渐增大

2013年全国高考试卷-理综

2013年理科综合新课标卷1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29(11分) 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 (3)实验第11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30(10分) 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葡萄糖

(完整版)2019河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2019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对口考试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誊写(téng)跑烙(páo)违拗(ào)慰藉(jí) B惊诧(chà)殷红yīn 端倪(ní)妆奁(lián) C沮丧(jǔ)渎职(dú)停滞(zhì)萌蘖(niè) D奖券(quàn)狙击(zǔ)俨然(yǎn)笃定(dǔ)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怅然点缀截然不同雕粱画栋 B赔嫁迷宫毫发无爽磨磨蹭蹭 C凝炼稠密变换莫测全神贯注 D喝彩贮藏向隅而泣步步为营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孩子有缺点,还是得耐心。 (2)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正在走上。 (3)小张一时惹出了个大麻烦。 A开导正轨失言B开道正轨失言 C开导正规食言D开道正规食言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留着大笔的钱财给孩子,使他们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糊里糊涂的享受有什么好? B.洋务运动中李鸿章一意孤行,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C.文章不仅内容好,而且字写的也漂亮,使人触目惊心,既读文章又欣赏字形,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D.在经常不断的劳动中,我们才有希望创出自己的风格,一曝十寒,必会做到得心应手。 5.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含有铁质的食物有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 C.季羡林先生生前饮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花生米,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 D.“不算啥,只要我能动,就能供你上学!”他又说:“人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你那么爱读书,学得又好,咋也得把书念下去!”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视台对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将近90%以上的学校都不同程度存在学生流失问题。 B.由于这次交通事故,使青年路地段的交通封闭了近三个小时。C.针对他犯的错误,同志们严肃诚恳的批评并分析了原因。 D.指纹识别,这种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东西,今天已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7.下面几个句子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今天来看这样的“有所不为”是正确的。 ②正是这样的“有所不为”,带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③邓小平同志认为,放两年再看看:“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④“有所不为”和“有所为”,有时同样重要。

广东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物理 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 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2.铝箔被α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27 23Al+4 2 He→+1 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 0n是质子B.1 n是中子 C.X是28 14Si的同位素D.X是31 15 P的同位素 3.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 B.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始终向下 C.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 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4.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所示,这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形合D1、D2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进入加速器 B.离子由加速器的边缘进入加速器 C.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 D.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5.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呈正弦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此线圈与一个R=10Ω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不计电路的其他电 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125s B.交变电流的频率为8Hz C.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2A D.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4A 6.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 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 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D.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 7.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 C.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 D.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 8.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A.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 B.M点的电势小于N点的电势 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D.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9.带电粒子进入云室会使云室中的气体电离,从而显示其运动轨迹.图是在有匀强磁场云室中观察到的粒子的轨迹,a和b是轨迹上的两点,匀强磁场B垂 直纸面向里.该粒子在运动时,其质量和电量不变,而动能逐渐减 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先经地之a点,再经过b点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上 海卷)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717098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汇编 (2000~2010) 2010-7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全卷共8页,24题,在120分钟内完成。 2.第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 (B)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 (C)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 (D)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 2.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γ射线一般们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 (D)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3.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 (A)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C)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D)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拉力等于小球重力

2013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综物理部分 (全国2-甲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16.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 )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0是导线框的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 17.空间有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磁场方向垂直横截面。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率v0沿横截面的某直径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离入射方向60°。不计重力,该磁

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 B. C. D. 18.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b和c分别位于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c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A. B. C. D. 19.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或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 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0.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21.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 c 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A.路面外侧高内侧低 B.车速只要低于v 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 C.车速虽然高于v 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高度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 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 c的值变小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 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8分)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黄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 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完整版)职业中专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职业中专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班级:姓名: 时量150分钟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恪守kè一叶扁舟piān B、叱咤.chà亲密无间 jiān C、辟邪pì处心积虑chù D、粗糙cāo 矫枉过正qiǎo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润饰恃材傲物 B、漠视所向披靡 C、和霭见风使舵 D、伺候冒然行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倏忽之间三年已经过去,回望校园,真令人百感交集。 B、王学苓长期无微不致地照顾邻居亢德馨老人,因而得到群众称赞,政府褒奖。 C、反映现实的电视剧《蜗居》一炮打响,收视率节节飙升,观众纷纷拍手称快。 D、一开春,村里的青壮年又成群结队出去打工了,只留下几个老人小孩在家守着。 4、下列各句中,有病句的一项是()

A、把文学作为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站在中间,充当介绍人的角色。 B、北宋哲宗时期,苏轼被贬谪到南方,羁宦于千里之外,经历了数度转徙,徽宗即位之后才从南疆回来。 C、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是衡量文艺作品好坏的标准,也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D、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对象,由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传统艺术。 5、下列作家与作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师说》 B、曹禺——《四世同堂》 C、鲁迅——《故乡》 D、雨果——《悲惨世界》 6、下面联语中,不属于对仗的一联是() A、俯海古边州,云销见戍楼。 B、涨退山溪水,反复小人心。 C、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7-8题。(6分,每小题3分)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对这首诗的一、二句写作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比的手法,诗人颂秋与前人悲秋对比。 B、拟人的手法,将秋天当作一个人来描写。

2018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高清版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顶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2.(6分)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B.C.D. 3.(6分)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cm,bc=3cm,ca=4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

A.a,b的电荷同号,k=B.a,b的电荷异号,k= C.a,b的电荷同号,k=D.a,b的电荷异号,k= 4.(6分)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点,O为圆心。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端位于PQS上,OM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与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M从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的电荷量相等,则等于() A.B.C.D.2 5.(6分)如图,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2R;bc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点处从静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A.2mgR B.4mgR C.5mgR D.6mgR 6.(6分)如图,两个线圈绕在同一根铁芯上,其中一线圈通过开关与电源连接,另一线圈

原子物理学 历年高考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原子物理学 历年高考题 (99年)2.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C ) (A )原子不可再分,(B )原子的核式结构, (C )原子核还可再分,(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00年)关于α、β、γ 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 )α 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 )β 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 )γ 射线一般伴随着α 或β 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 )γ 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01年)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 A 、C 、D ) (A )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做原子核, (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 (02年) 图中P 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 用下分成a 、b 、c 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BC ) (A )a 为α射线、b 为β射线, (B )a 为β射线、b 为γ射线, (C )b 为β射线、c 为γ射线, (D )b 为α射线、c 为γ射线。 (03 年)在核反应方程42 He +14 7 N →17 8 O +(X )的括弧中,X 所代表的粒子是( A ) (A )11 H , (B )2 1 H , (C ) 0-1 e , (D )1 n 。 (03 年)卢瑟福通过___α粒子散射________实验,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右面平面示意图中的四条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可能轨迹,在图中完成中间两条α粒子的运动轨迹。 (04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D (A )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 )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 )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04年)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 规律. 下面的照片是一些晶体材料表面的STM 图象,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由 原子在空间排列而 +原子核 + b - c a P

2013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1及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38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38页)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二卷7至18页。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一种tRNA 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 DNA 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 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 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 线粒体中的DNA 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 分子数目不同 B. 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 分子数目相同 C. 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 分子数目相同 D. 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 分子数目不同 3. 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 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 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 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 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 后的情况 甲 乙 丙 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从图甲可以看出,HIV 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 从图乙可以看出,HIV 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 从图丙可以推测,HIV 可能对实验药物a 敏感 D. 从图丁可以看出,HIV 对试验药物b 敏感 5. 某农场面积为2140hm ,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 A. 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 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2100/hm 只 C.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 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6.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 ) A. 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 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 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 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7.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河北省对口高考语文试题

20 1 5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语文 说明: 一、本试卷包括七道大题31遭小题,共120分。其中前三道大题(20个小题)为 选择题。 二、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所有试题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三,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争,再选涂其他答案。 四、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I(每小题2分,共24分) l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提.防堤.岸蹄.筋啼.笑皆非 B伺.候敕.造饬.令不吝赐.教 C怯.懦惬.意契.约锲.而不舍 D孜.然辎.重孳.生龇.牙咧嘴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锻炼竣工张惶失措无耻谰言 B膨胀轻慢痴心妄想漠不关心 C浮躁拱璧不卑不亢耳濡目染 D赝品融洽名列前茅矫枉过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每年“两会”召开期间,各地代表、委员首都北京。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 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③刘翔退役了,他的运动生涯既收获了鲜花和掌声,也经受了体育迷的诋毁和谩骂, 但无论如何,他飞人般的速度和铁人般的毅力还是让人不能的。 A聚集品位质疑 B云集品味置疑 C云集品位置疑 D聚集品味质疑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重新出现在大众跟前的四款经典小汽车,改弦更张 ....,经过设计者的改造,再一次畅销起来。 B.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疾苦却漫不经心 ....。 c.主编认为他的文章观点模糊.条理混乱,文字晦涩,是一篇不刊之论 ....,所以没有采用。 D.大家对你的剧本提了不少修改意见.我想再补充几点,供你参考.权当是画蛇添足 ....吧。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当我好心鼓励20多岁的年轻人善用“弱连接”——那些我们见过面,偶尔联 系,但是还不太熟的人——的力量时,经常是碰了一鼻子灰。 B.1995年,卢鹤绂与弟子王世明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在美国《伽 利略电动力学》上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向”。

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纯word详解版)

2015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分)(2015?广东)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位移图象反映质点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斜率表示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根据斜率的正负分析速度的方向.物体的位移等于s的变化量. 解答:解:A、由图知,﹣小时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为零,故A错误. B、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甲的斜率大,则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故B正确. C、物体的位移等于s的变化量.则知﹣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故C错误. D、0﹣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所以小时内,甲的路程比乙的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了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和应用,要掌握: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 2.(4分)(2015?广东)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 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 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B.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C.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D.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分析:将帆板视为静止,则可得出船相对于板的速度,再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求得合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以帆板为参考系,即把帆板看作静止,则帆船相对于帆板有向东的速度v及向北的速度v; 由矢量合成可知,二者的合速度v合=v;方向北偏东45度.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及参考系的内容,矢量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要掌握其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3.(4分)(2015?广东)如图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阻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V降至110V.调节前后() A.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 B.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 C.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 D.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 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交流电专题.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汇编 (2000~2010) 2010-7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全卷共8页,24题,在120分钟内完成。 2.第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 (B)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 (C)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 (D)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 2.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γ射线一般们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 (D)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3.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 (A)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C)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D)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拉力等于小球重力4.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a和b载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a受到的磁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二卷)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 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A.B. C.D. 2.(6分)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由此可求出()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D.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3.(6分)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 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0时导线框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下列v ﹣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

A.B.C.D. 4.(6分)空间有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磁场方向垂直横截面。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率v0沿横截面的某直径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离入射方向60°.不计重力,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B.C.D. 5.(6分)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b和c分别位于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c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A.B.C.D. 6.(6分)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7.(6分)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

广东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2年高考试卷(广东卷) 理科综合(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13. 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A .引力消失 ,斥力增大 B .斥力消失,引力增大 C .引力、斥力都减小 D .引力、斥力都增大 14. 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1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 推推杆,艾绒即可点燃,对同内封闭的气体,再次压缩过程中 A .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B .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 C .气体对外界做正功,其体内能增加 D .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内能减少 15.质量和电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M 和N ,以不同的速度经小孔S 垂直进入均强磁场,运行 的半圆轨迹如图2中虚线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M 带负电,N 带正电 B .M 的速度率小于N 的速率 C .洛仑兹力对M 、N 做正功 D .M 的运行时间大于N 的运行时间 16.如图3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 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万恶哦45°,日光保持水平,所 受重力为G ,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 .G 和G B .G 22和G 2 2 C ..G 21和G 2 3 D .G 21和G 2 1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图4是滑到压力测试的示意图,光滑圆弧轨道与光滑斜面相切,滑到底部B 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其示数N 表示该处所受压力的大小,某滑块从斜面上不同高度h 处由静止下滑,通过B 是,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N 小于滑块重力 B .N 大于滑块重力 C .N 越大表明h 越大 D .N 越大表明h 越小 18.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 图1 图2 图3 图4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牛顿运动定律选择题 08年高考全国I理综 15.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 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 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D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08年高考全国II理综 16.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 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 角为α。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 A. 2 tan 3 α B. 2 cot .3 α C. tanαD.cotα 08年高考全国II理综 18.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 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 3m,用手托往,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 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B A.h B.1.5h C.2h D.2.5h 0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 20.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跸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

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 的滑块 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 速度a=2 sin sin M m g M m θθ++,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D A. 当θ?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 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 当M ≥m 时,该解给出a=gsin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 当m ≥M 时,该解给出a=sin B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08年高考山东卷理综 19.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 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08年高考宁夏卷理综 20.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 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 ,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2013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新课标卷1)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15.如图,一半径为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 的轴线上有a 、b 、d 三个点,a 和b 、b 和c 、 c 和d 间的距离均为R ,在a 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q >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A.k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q R 2 B. k 10q 9R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k Q +q R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k 9Q +q 9R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 ,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小孔正上方d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处的P 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 3,则从P 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A.打到下极板上 B.在下极板处返回变 C.在距上极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 2处返回 D.在距上极板2 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 处返回 17.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根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 、ac 和MN ,其中ab 、ac 在a 点接触,构成“V ”字型导轨。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用力使MN 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运动中MN 始终与∠bac 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下列关于回路中电流i 与时间t 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 的是 18.如图,半径为R 的圆是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 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 (q >0),质量为m 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ab 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射入点与ab 的距离为R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已知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60°,则粒子的速率为(不计重力)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qBR 2m 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qBR m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qBR 2m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qBR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