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早期心力衰竭的52例诊治分析
老年人心力衰竭125例临床分析

连。本组仅有 1 8例符合上述条件不 放置腹腔 引流 , 术后恢复 良好 , 无肠粘连等并发症发 生。重视术后有效抗生索的应用 ,
老 年 人 心 力 衰 竭 15 例 临 床 分 析 2
广西平果县人 民医院内科 ( 平果 5 1 0 韦超健 34 ) 0 玉奇生
老年 人 心 力 衰 竭 发 病 率 较 高 , 情 严 重 者 较 多 , 病 临床 表 现 复 杂 多样 , 老 年 人 住 院 的 常 见 原 因 。现 将 我 院 19 是 98~20 05
2 姚元章 , 邓子龙 , 晓林 , . 麻 等 闭合 性腹部 损伤 的影像 学诊 断价值
[]中国实用外科 杂志 , 0,47 ; 1 43 J. 2 42() 2 — 2. O 4 3 卢文新 , 陈鸿 昌, 汪学清 , . 等 外伤性肠破裂 l 例诊治分析 []腹 1 6 J.
部外科 ,O 6 1() 5 3 20 ,9 1 :2—5 . ( 收稿 日期:060 —0 修 回日期 :060 9 20-53 20 -82 )
对 少 数受 伤 时 间短 , 肠 管 破 口小 , 腔 污 染 轻 的 病 例 , 底 小 腹 彻 腹 腔 冲洗 后 可不 放 引 流 , 够 避 免 由放 置 引 流 造 成 的腹 内粘 能
出 版 社 ,96 107 19 . 1 .
参
考
文 献
l 吴阶平 , 法祖主编 . 家驷外科学 [ . 5 . 京 : 民卫生 裘 黄 M]第 版 北 人
例, 死于肺心病合并心衰呼衰 5例。
年 2月问收治的 15 老年人心力衰竭进行临床分析。 2例
2 讨
论
l 临床 资料
一
老 年人 随 年龄 增 长 , 系 统 器 官 在 形 态 与 功 能 上 均 发 生 各 系列 变 化 。在 心 血 管 主 要 表 现 为 心 肌 收缩 力 下 降 , 输 出 心
老年心血管病50例诊治效果分析

管 的病变 , 其发病率 随着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 患者伴有糖 尿病。
. 4治疗 呈逐 年上升趋势 , 其死 亡率 较高 , 所 以被 称为 目 前威胁人类 健康 1
的“ 第 一杀手 ” , 因此 , 准 确的诊 断和及 时 、 有效 的治疗心血 管疾 1 . 4 . 1 药物等常规治疗 ①心房颤动患者救治过程 中辛伐他 汀 、 胺 病, 可有效降低患者 的死亡率 , 还可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_ 1 _ 。本文 碘酮联合治疗 , 治疗周期为 3 0 d 。 ②心脏骤停患者治疗时 , 首先进 通 过 回顾性 分析我 院心 内科 收治 的 5 0例 老年心 血管病患 者资 行通气抢救 , 一般将 口咽吹气管插入患者舌根上端 , 并 1 8 0翻转 , 料, 分析并 总结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及效果 , 具体报道如下 。
【 关键词】 老年心血管病 ; 诊 断; 治疗; 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 6 8 7 .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5 6 5 4 ( 2 0 1 4 ) 0 2 ( c ) 一 O 1 3 8 — 0 2
老年心血管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 和多发病 , 主要是心脏和血 9例 , 心房颤 动 1 5例 , 传导 阻滞 4例 , 2 8例患者血 脂异 常 , 1 1例
闷、 气短 、 心慌, 病程长 , 反复 发作 , 主要表 现为持续 的、 长时 间的 1 . 5统计 学 处 理
胸 骨后 压榨性疼痛 。
调查数据结果采用 S P S S 1 3 . 0统 计 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采 用
1 . 2 . 2高血 压 本组 2 6例高血压患者 , 收缩 压平均高达 2 2 0 mm H g , 配对 t 检验 . 以P < 0 .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器官及组织供血不足。
本文通过分析一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病例,探讨其病因、症状、诊断与治疗的相关问题,旨在加深对心力衰竭的了解。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65岁,主要症状为胸闷、气促、乏力、浮肿等。
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长期药物治疗未能控制病情,近期出现上述症状后就诊。
1. 病因分析: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
本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这两种疾病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
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负荷过重,久而久之会损害心肌功能;糖尿病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微循环障碍等,从而诱发心力衰竭。
2. 症状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常表现为胸闷、气促、乏力、浮肿等症状。
胸闷和气促是由于心脏泵血不畅,导致肺淤血和氧供应不足;乏力则是因为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能量代谢障碍所致;浮肿则是因为心脏排血不畅,引起体液潴留。
3. 诊断与治疗: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结果。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B型钠尿肽等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根据病情的轻重与稳定性,治疗可选择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或器械治疗等。
本例患者根据病情较为稳定,给予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4. 随访观察与护理:心力衰竭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观察与护理,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时需注意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此外,患者应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限制盐摄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度运动等。
结论: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影响。
通过临床病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心力衰竭的病因、症状与诊治方法。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及时发现心力衰竭的风险因素、早期诊断和科学治疗,对于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60例老年人低血容量性休克致心力衰竭诊治分析

对 P M 者 加 强产 时 监 护 , R0 有异 常 及 时 处理 , 潜伏 期 长 者 如
可 行 床 边 B 超 检 查 以 了 解 胎 方 位 , 为 枕 横 位 、 后 位 可 行 若 枕
P M 使 阴道 助产 及 剖 宫产率 增 加 . 现 在 以下 几个 方 RO 表
面 : P O 大量 羊 水 流 出 使得 羊 水 量 减 少 , ① RM 降低 了宫 壁 对
胎 儿压 力 的缓 冲作用 。产 程 中脐 带受 宫 壁及 胎 体双 方 挤压 .
可致 脐血循 环障 碍 , 发生胎 儿窘 迫 , 易 使手术 产率增 加固 ② 突 。
然 的胎膜 破 裂 , 可使 胎 头衔 接不 良 , 以 枕横 位 、 后 位或 高 如 枕 直 位衔 接 , 导致 头 位难 产 ; 外 , 另 继发 性 羊 水 量 过少 , 壁 紧 宫 裹胎 体 , 生不 协调 性 宫缩 , 发 阻碍胎 头旋 转 , 能完 成 分娩 机 不
相 应体 位改 变 以协 助胎 头旋 转 , 并 继发 性 宫缩 乏 力者 及 时 合 应用 缩 宫素 加速 产 程进 展 等 。 胎膜 早 破往 往是 头 位难 产 的先 兆 , 胎膜 早 破 时更 应警 在
惕 头 位 难 产 的发 生 , 早 做 出 诊 断 与 处 理 , 防 感 染 . 少 母 尽 预 减 婴并 发症 , 保 母 子安 全 。 确
[ 参考 文献】
[] 顾 伯 铭 . 膜 早 破 对 母 婴 的影 响 【1 国 实 用 妇 科 与 产 科 杂 志 ,9 61 1 胎 J. 中 19 , 2
f 、】 . 1 : 3
转, 胎先露下降也受阻 , 而使难产及手术产率增加圈 。@P O R M
急性左心衰竭50例诊治分析

善 缺 氧 的 目的 。早 期 可 以无 创 正 压 通 气 治 疗 , 病 情 进 行 性 加 如 重 , 及 时 改 用 有 创 通 气 。 主 张 采 取 肺 保 护 性 通 气 策 略 :限 制 应 气道高 压 , 以减 少 肺 损 伤 的 发 生 。具 体 措 施 : 采 用 小 潮 气 量 4 ① 7 /g②肺复张策略将 P E ml ; k E P逐 渐 递增 , 可 能 的将 已萎 陷 尽 的肺 泡 复张 , 防 止 肺 泡 周 期 性 塌 陷 与 复 张所 造 成 的剪 切 力 损 并
[ ] 卫 阔 , 亚 敏 , 巧 玲 . 性 呼 吸 窘 迫 综 合 征 的 药 物 治 疗 3 闫 范 急 [] 国际 病 理科 学 与临 床 杂 志 ,0 13 ( )5 4 4 . J. 2 1 ,1 6 :4 —5 7
收稿 日期 : 0 2—0 21 4—1 1
充 分 有 效 地 清 除 气 道 深 部 的 痰 栓 , 助 于 气 道 通 畅 , 氧 合 明 有 使 显 改 善 , 可 以 刷 痰 行 细 菌 培 养 , 病 原 诊 断 提 供 依 据 。本 组 还 为 提 示 , A 以缩 短 机 械 通 气 时 间 , 期 应 用 , 别 对严 重 肺 部 B I可 早 特
出版 社 ,0 9 1 0 —1 1 . 2 0 :9 7 9 4
伤 ; 控 制 吸 气 压 , 止气 压伤 。 ③ 防
34 支气 管肺 泡灌洗 ( A ) 自 2 . B L 0世 纪 7 O年 代 R y o en i d等
人 首 次 开 展 以来 , 疗 效 及 安 全 性 得 到 国 内外 学 者 的 证 实 , 其 能
P E E P可 使 陷 闭 的支 气 管 和肺 泡 张 开 , 高 通 气 和 氧 合 , 到 改 提 达
老心力衰竭特点和诊治进展[精品ppt课件]
![老心力衰竭特点和诊治进展[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2ae8b884868762caaed581.png)
LVEF小于或等于35%、NYHA分级II或III级
非缺血性扩张性心肌病、心肌梗死后至少40天的冠 心病 已经开始长期优化药物治疗,预期能够保持较好心功 能状态并存活至少1年 CRT LVEF小于等于35% NYHA分级III级或IV级 窦性心律
B
A A 采用优化药物治疗而有心脏不同步的表现:QRS间 期超过120ms
老年用药
老年病人如果没有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症, 例如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阻塞性 肺病,则对于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很好。 目前在心力衰竭时使用的β受体阻滞剂是 通过肝脏排泄的,在肾功能降低时不需要 减少剂量。但在开始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 当从低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 一般不需要随年龄的增加而调整剂量。
急性左心衰竭的处理流程
初始治疗
一般处理:体位、四肢轮流绑扎等 吸氧(鼻导管或面罩) 药物:呋塞米或者其他襻利尿剂、吗啡、 毛花甙C和氨茶碱或其他支气管解痉剂
根据收缩压、肺淤血状态和血流动力学监 测,选择血管活性药物包括血管扩张剂、 正性肌力药物、缩血管药物等
进一步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采用非药物治疗:主动脉内 球囊反搏、无创性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 通气和血液净化等
2008年ESC对急性心力衰竭的定义
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的快速出现或变化,需要紧急治疗 可以是新发心力衰竭,或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恶化 可以是症状或体征的迅速恶化,或需要紧急治疗,例如 急性肺水肿 急性心力衰竭可以引发多种心血管或非心血管疾病
急性心力衰竭与慢性心力衰竭是相对的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出现急性失代偿
急性心力衰竭
诊断分型
收缩性心力衰竭 舒张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治分析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治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危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治对策。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2011年7月收治的老年危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硝酸甘油,观察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血栓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7.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65.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吸氧、利尿、抗血小板、调脂、抗重构、防猝死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采取血栓通及硝酸甘油治疗。
观察组静脉注射血栓通2~5 ml,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1~2次/d。
对照组静脉注射硝酸甘油5 mg。
均以3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心功能分级降低2级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消失,心功能分级降低1级;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4]。
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2]spinarova l,spinar j,vitovec j,et al.gender differences in total cholesterol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and its importance for short and long time prognosis[j].biomed pap med fac univ palacky olomouc czech repub,2012,156(1):21-28.[3]问亚锋,祁正军,陈健,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与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0):1210-1212.[4]zeman k,pohludková l,spinar j,et al.short-term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acute heart failure in a regional hospital without a cardiocentre[j].vnitr lek,2012,58(4):273-279.[5]陈燕,吕蓉,季诗明,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28-530.[6]范新丽,秦俭,吴燕川,等.血浆脑钠肽及去甲肾上腺素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3):201-204.[7]shirakabe a,asai k,hata n,et al.immediate administration of atorvastatin decreased the serum mmp-2 level and improved the prognosis for acute heart failure[j].j cardiol,2012,59(3):374-382.[8]尹巧香,赵玉生,侯晓平,等.性别因素对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病因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2):127-129.[9]赵瑞刚,蔡俊彦,王立强,等.n端脑钠肽定量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1):50-52.[10]park d,mc manus d,darling c,et al.recent trend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j].clin epidemiol,2011,22(3):295-303.(收稿日期:2013-03-17)(编辑:韩珊珊)。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在急诊内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在急诊内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本文旨在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在急诊内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老年人尤其容易患上该病。
老年人除了容易出现心衰症状外,还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肾脏疾病等。
因此,老年人治疗心力衰竭的难度较大。
急诊内科治疗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患者病程、治疗方案和临床效果,总结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在急诊内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病例分析本文选取了1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
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
患者年龄在65~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3岁。
所有患者均有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包括气促、乏力、胸闷、心悸等。
其中,5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2例患者有肺部疾病病史。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全部患者均被诊断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在急诊内科接受治疗。
治疗方案包括:给予利尿剂、强心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等生命体征。
所有患者均实施液体控制和低盐饮食。
必要时,可给予输液或调整药物剂量。
临床效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其中6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1例患者症状缓解不彻底,但已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
3例患者病情仍较重,需要继续密切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讨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治疗的难点在于老年人普遍存在多重慢性疾病,且身体机能下降,药物代谢不良等情况。
因此,在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时,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考虑到老年人肾脏的代谢功能下降,需要适当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频率。
本文选取的10例患者中,6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这表明,急诊内科治疗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和剂量,以及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可以有效地控制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治分析·老年早期心力衰竭的52例诊治分析韦汉松作者单位:530800广西大化县人民医院【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52例早期老年心衰患者,分析治疗方法,指导临床实践。
结果经综合诊治,52例早期老年心衰患者血压、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好于治疗前。
结论针对老年心力衰竭的特殊病情,早期发现,及时规范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和延缓心衰发展。
【关键词】心力衰竭;老年人;治疗【中图分类号】R 54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3296(2013)01-0102-02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低于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导致血流动力学和神经-体液活动失常,出现动脉系统灌注不足、肺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的各种症状与体征[1]。
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快,加上老年人特殊的身体体质,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逐日增多。
老年人心力衰竭在临床发病中相对比较隐匿,尤其是早期症状更需要接诊医生耐心检查,综合各方面表现确诊,老年人心力衰竭诱因很多,诸如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摄盐过多、精神压力及情绪激动等都可促发病情加重[2]。
本研究就我院对该病的早期症状发现及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52例早期老年心衰患者。
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60 76岁,平均68岁。
合并高血压2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4例,肺动脉高压7例,糖尿病5例。
所有病例按NYHA 分级,Ⅰ级17例,Ⅱ级22例,Ⅲ级13例。
1.2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有少尿、水肿表现,个别患者可出现情绪和精神异常。
1.3NYHA 分级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活动不引起过度乏力、呼吸困难;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于失常的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
1.4社区诊治方法1.4.1一般治疗充分休息,控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降低心脏负荷,积极吸氧、适当镇静[3]。
1.4.2药物治疗对于收缩性心衰使用利尿剂氢氯噻嗪12.525.0mg ,1 2次/d ,如合并肾衰,使用袢利尿剂呋塞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卡托普利6.25mg ,2 3次/d ,或依那普利25mg ,1次/d ,依临床反应逐步增量,密切观察血压和心律变化,β受体阻断剂比索洛尔从1.25mg /d ,美托洛尔从6.25mg /d 开始[4-5]。
对于舒张性心衰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使心率维持在允许范围[6],并可使用静脉扩张剂和作用缓和利尿剂以降低前负荷。
1.4.3生活饮食干预控制钠盐摄入,保证睡眠,适量锻炼,禁烟酒,并给予一定的情志调护及康复指导。
2结果经综合诊治,52例早期老年人心衰患者血压、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好于治疗前。
3讨论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明显降低,由于增龄性呼吸功能减退、低心输出、肺瘀血、肺学及换气分布异常等圆容易出现低氧血症,而且对负荷的心律反应低下,这些都不同于中青年患者[7]。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老年人心力衰竭早期症状易忽视,也不易察觉,有着以下几个临床特点,由于精神状态消极,或伴有运动障碍性疾病以及视力减退,可以不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因肺血管代偿性变化可以不产生端坐呼吸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因此,老年心衰早期常表现为慢性干咳、疲乏、虚弱、不愿意行走等症状,某些精神异常、消化道症状及味觉异常也是早期心衰表现。
在对老年人心力衰竭早期症状的临床治疗实践中,我们体会是,在明确诊断后首先对于原发基础疾病进行控制,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去除诱因对控制老年心衰有重要作用,不能忽视,老年人的轻度心衰可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应积极吸氧(2 4L /min )。
在用药的选择上,我们针对不同的心衰区别用药,呋塞米可降低前负荷,由于老年人体液总量和体钾比中青年人少,过急过猛的利尿易引起失水及电解质紊乱,因此,剂量选择口服利尿剂,而且用量比中青年人要小,应用保钾利尿剂或(或)补钾,可以出现高钾血症,最好联合使用排钾与保钾利尿剂。
此外,使用利尿剂后,尽管浮肿仍存在,都容易发生血管内失水,故对脑动脉硬化、房颤、重度心衰者应加强抗凝治疗,如肠溶阿司匹林80mg ,1次/d ,噻氯匹啶0.125 0.25g ,1次/d 以防血栓形成。
ACEI 类药是心衰治疗的基石,能环缓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预防或延缓临床心力衰竭的发生。
国外学者也证实,心力衰竭患者,包括无症状性心力衰竭,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均需应用ACEI 而且须无限期的终生应用。
治疗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最大耐受量和耙剂量,而不按症状的改善与否·201·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January 2013,Vol.6No.1C及程度调整剂量。
注意观察低血压或低灌注,监测肾功能和血钾等。
对于早期症状者还可以使用心血通、丹参片等中成药防治,与西药联用可起到修复心肌细胞,延缓心衰病程的作用[8]。
总之,针对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特殊病情,早期发现,及时规范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和延缓心衰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1张建,华琦,付研,等.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7.2胡秋桃,连汉云.慢性病治疗预防及家庭护理护[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6):773.3詹志梅,李艳玲.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7):214.4孙忠实,朱珠.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J ].中国药学杂志,2000(2):75-78.5徐庚许,谢鎏辉.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24例疗效观察[A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 ].2006:40-41.6陈中,袁永.β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心血管病杂志,2003,10(5):372-373.7郭林妮,宿燕岗,苏恩木.全国心肌炎心肌病学术研讨会纪要[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12):408-412.8王良平.心血通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7例疗效观察[A ].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 ].2002:23-24.(收稿日期:2012-10-15)·诊治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治分析于敏红作者单位:546400广西罗城县人民医院【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临床诊治方法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1年妇产科收治的确诊为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82例,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程度分为三组:妊娠高血压组46例,子痫前期轻度组22例,子痫前期重度14例。
结果妊娠高血压组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孕妇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比子痫前期重度低,而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比子痫前期轻度组低,子痫前期轻度组发生早产以及产后出血的概率明显低于子痫前期重度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子痫前期重度组在进行剖宫产术过程中出现产后出血(出血量达1500 200000ml )。
子痫前期重度组在围生期并发1例心肌病心力衰竭,经过15d 的治疗后得以痊愈出院。
有1例为死胎。
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临床上对妇女与婴儿的危害十分大,必须及时诊断和及时治疗,这样才可以有效降低该病对孕妇及婴儿的危害性。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 714.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3296(2013)01-0103-02妊娠期高血压属于临床产科的一种多见的并发症,对孕产妇以及围生儿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危害[1]。
为了减少或者避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给孕产妇以及围生儿的危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2例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9—2011年妇产科收治的确诊为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 29岁,平均年龄25.2岁;发病时孕周<30周45例,30 34周15例,35 40周10例,>40周12例;55例为初产妇产,27例为经产妇。
1.2方法1.2.1诊断方法均符合第6版《妇产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及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分类标准[2]。
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程度分为三组:妊娠高血压组46例,子痫前期轻度组22例,子痫前期重度14例。
1.2.2治疗方法给予硫酸镁解痉,硝酸甘油或者酚妥拉明进行降压治疗,如果效果不够显著则采用乌拉地尔。
夜间给予苯巴比妥进行镇静治疗,合理进行扩容以及利尿治疗。
对于发生并发症或者是治疗疗效不显著的患者以及胎盘功能有所下降的患者、胎心监护出现异常的患者,及时地采取终止妊娠的治疗方法。
对于孕周<34周的患者,在终止妊娠之前,进行单纯给予塞米松治疗,以促使胎肺成熟[3]。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妊娠高血压组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孕妇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比子痫前期重度低,而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比子痫前期轻度组低,子痫前期轻度组发生早产以及产后出血的概率明显低于子痫前期重度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子痫前期重度组在进行剖宫产术过程中出现产后出血(出血量达1500 200000ml )。
子痫前期重度组在围生期并发1例心肌病心力衰竭,经过15d 的治疗后得以痊愈出院。
有1例为死胎。
·301·临床合理用药2013年1月第6卷第1C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