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
癫痫的名词解释

癫痫的名词解释癫痫,又称为羊癫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突然的、非自主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病症。
癫痫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脑损伤、代谢异常、感染以及其他未知的因素。
癫痫的发作形式多样,包括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
癫痫的部分性发作是指神经元异常放电的起源在大脑的一部分区域,这种发作通常表现为嗜睡、幻视、肢体抽搐、感觉异常或者情绪变化等。
部分性发作的临床表现与异常放电的起源有关,不同的起源区域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
部分性发作可以继续发展为全面性发作。
全面性发作是指神经元异常放电累及到大脑的整个区域,临床上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抽搐、舌咬伤、大小便失禁等。
全面性发作可分为强直-阵挛发作和失神发作。
强直-阵挛发作是癫痫最典型的表现之一,患者在发作时突然倒地,全身肌肉强直后迅速出现阵挛性抽动,发作时间持续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
失神发作则是由于大脑一瞬间的异常放电导致患者意识短暂丧失,病人可能在发作期间停顿几秒钟,然后恢复正常。
癫痫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临床上不仅需要进行病因诊断,还需要评估发作的类型和频率,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目前,癫痫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是癫痫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选择适合患者的抗癫痫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发作。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手术治疗或其他辅助治疗可以考虑。
除了治疗,癫痫患者还需要积极的康复和心理支持。
癫痫发作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患者常常面临歧视、排斥和心理困扰。
因此,建立一个包括家庭、社区和医疗机构在内的支持体系非常重要。
对于一些严重的癫痫患者,他们可能需要长期服药或者进行手术治疗,因此持续的康复和关怀将对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癫痫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了解癫痫的名称、发作形式和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及其家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癫痫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
而癫痫发作(epileptic seizure)是指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超同步化放电所造成的临床现象。
其特征是突然和一过性症状,由于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部位不同而又多种多样的表现,可以是运动﹑感觉﹑精神或自主神经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识和警觉程度的变化。
对临床上确实无症状而仅在脑电图(EEG)上出现异常放电者,不称之为癫痫发作。
因为癫痫是脑的疾患,身体其他部位的神经元(如三叉神经元或脊髓前角神经元)异常和过度放电不属于癫痫发作。
( 4)局限性发作,一般见于大脑皮层有器质性损害的病人表现为一侧口角、手指或足趾的发作性抽动或感觉异常,可扩散至身体一侧。
当发作累及身体两侧,则可表现为大发作。
震颤性癫痫以眼球震颤为癫痫发作的主要或唯一表现。
中医传统上把引起婴儿眼球震颤原因癫痫称作痫证或痫病,癫痫是后来的叫法。
作为局灶性癫痫发作的一种表现,癫痫性眼球震颤是罕见的。
患者以前可无癫痫史,癫痫性眼球震颤可以毫无诱因而突然发作,也可以在某些特定因素,如光刺激、深呼吸、压迫眼球等情况下发生,眼球震颤多为水平性,快相向癫痫灶对侧,可伴有背离或朝向癫痫灶的水平性凝视。
发作时患者可能有视物不清感,持续时间短暂。
脑电图检查放电部位多在颞顶枕部。
姿势性癫痫指反复发作并以一定的姿势造型为主要表现的癫痫发作形式,常因额叶辅助运动区受累所致。
典型表现为头眼向一侧偏斜伴一个或多个肢体姿势性强直,常见面向侧的上肢上举,肘部半屈,似击剑状,同时意识多保留,部分有尖叫或不能说话。
整个发作过程持续时间短。
这种姿势性发作一般不伴有阵挛性动作,但可向其他形式的发作转化。
旋转性癫痫旋转性癫痫是癫痫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易与扭转痉挛及其它一些精神性疾病混淆,造成误诊。
本病临床较少见,以反复的转动性发作为主要表现。
癫痫发作,可表现为单纯的头眼突然转向一侧,大多转向异常放电的对侧,也可伴有躯干的转动,患者似向侧或后看。
癫痫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 发作类型、合并症等因素 ,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 方案。
非药物治疗手段介绍
手术治疗
如癫痫病灶切除术、胼胝体切开术等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癫痫 患者。
神经调控治疗
生酮饮食治疗
一种高脂、低碳水化合物和适量蛋白 质的饮食疗法,对某些癫痫患者有一 定疗效。
如迷走神经刺激术、经颅磁刺激等, 通过调节神经活动达到治疗目的。
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
新型抗癫痫药物在癫痫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如拉莫三嗪、奥卡西平等药物已成为一线治 疗药物。
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研究展望
未来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学,同时探索多靶点药物和联 合用药的可能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学在癫痫领域的应用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癫痫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基因诊断,实现个体化治疗 。
癫痫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癫痫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康复训练与生活质量提升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癫痫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癫痫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 起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以反复发作 的、短暂性的、通常为刻板性的中枢 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
由于癫痫发作时患者意识丧失,可能导致跌倒、撞伤等意外伤
害。
呼吸障碍
02
癫痫发作时呼吸肌强直收缩,可能导致呼吸暂停或呼吸困难。
认知障碍
03
长期癫痫发作可能导致大脑神经元损伤,进而影响认知功能,
如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等。
预防措施建议
癫痫的鉴别诊断

癫痫的鉴别诊断1. 什么是癫痫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短暂躁动性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常常表现为周期性发作性痫性发作。
癫痫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但可通过遗传而发生。
癫痫患者在发病时,表现出突然发作的异常脑电活动,会造成异常肌阵挛或意识障碍等不同的临床症状。
癫痫患者会忽然发生癫痫发作,并因此导致意识丧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动作,每次发作时间都很短。
癫痫目前还没有根治方法,但通过有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
2. 癫痫的症状癫痫的发作可以出现在任何时间或场合,患者在发作时出现特殊的症状,有时候很难分辨是否属于癫痫。
癫痫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 突然的发作:患者在正常情况下突然抽搐或症状,表现出异常的症状。
- 持续时间短暂:癫痫发作的时间大多在数秒至数分钟之间,发作后很快会恢复正常。
- 全身或局部抽搐:癫痫患者在发作时可能会全身抽搐,也可能只是部分肌肉抽动。
- 失神或昏迷:有的癫痫发作患者会表现出意识丢失、昏迷状态,也有的只是表现出失神状态。
3. 癫痫的分类按照癫痫的发作方式和特点不同,可以将癫痫分为不同的类别。
主要有以下几类: - 部分性发作:只涉及一个脑半球的发作,患者可以保持意识。
- 全面发作:涉及双侧脑半球,患者会明显失去意识。
- 特殊类型发作:如强直性发作、癫痫样发作等。
4. 癫痫的鉴别诊断癫痫鉴别诊断是指将癫痫与其他能引起癫痫样发作的疾病进行区分识别。
癫痫的鉴别诊断有以下几个方面: - 器质性脑病:有些脑病如脑瘤、脑血管病变等也会引起痫的发作,需要注意区分。
- 心因性发作:情绪波动过大、长期焦虑等会引起类似癫痫的发作,需进行分辨。
-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如镇静剂、酒精等也会引起类似癫痫的反应,需要排除药物因素。
5. 癫痫的治疗对于癫痫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通过规律服药可以有效控制癫痫的发作。
对于难治性癫痫,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癫痫部分切除术或癫痫大脑切除术等。
癫痫持续状态(癫痫状态)

癫痫持续状态(癫痫状态)癫痫持续状态,又称为癫痫状态,是一种临床上较为严重的癫痫发作类型。
在癫痫持续状态中,癫痫发作未能自行终止,而是持续较长时间,这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本文将探讨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定义癫痫持续状态是指一个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无法自行停止,甚至一个癫痫发作结束后,紧接着又发生另一次发作的情况。
一般而言,持续状态的定义是癫痫发作持续5分钟以上,或者在连续两次发作之间没有完全恢复意识。
根据发作的持续时间可以将癫痫持续状态进一步细分为短暂性癫痫状态和持久性癫痫状态。
原因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癫痫病史:已经患有癫痫的个体更容易发生持续状态。
•药物不良反应:某些药物可以引起癫痫持续状态,尤其是药物剂量超标或停药过快时。
•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脑炎、脑肿瘤等疾病可以引发癫痫持续状态。
•代谢紊乱:如低血糖、高温、电解质紊乱等也可能引发持续状态。
临床表现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但主要包括:•意识丧失:患者在持续状态期间很可能不能保持清醒。
•不自主运动:可能有肢体抽搐、口吐口沫等症状。
•呼吸困难:抽搐可能导致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发生缺氧。
诊断方法诊断癫痫持续状态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同时还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以下几种方法:•血液检查:查看血糖、电解质等指标以排除代谢紊乱。
•脑电图:观察癫痫发放情况以确定是否为持续状态。
•头部MRI/CT:排除脑部结构性疾病。
治疗措施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危急情况,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迅速终止癫痫发作、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具体的治疗措施包括:•给予抗癫痫药物:静脉注射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药物。
•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
•寻找可能诱因:治疗可能引起持续状态的诱因。
综上所述,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较为危急的癫痫发作类型,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癫痫的诊断与治疗(2015指南版)

卡马西平
传统的AEDs
癫痫-药物治疗
传统的AEDs 脂肪酸类,抑制GABA转氨酶 广谱:GTCS及GTCS合并失神的首选也适于部分性发作 副作用:致死性肝病;血小板减少 丙戊酸钠
传统的AEDs
阻止痫性电活动的传导 广谱、起效快、小儿首选 对GTCS及单纯、复杂部分性发作有效 对发热惊厥有预防作用 半衰期长,可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副作用:镇静、多动、认知障碍
指由频繁癫痫发作和/或癫痫样放电造成的进行性神经精神功能障碍或退化,如认知、语言、感觉、运动及行为等方面。损伤可为全面性或具有选择性,且可表现出不同严重程度。它是一组癫痫疾患的总称。
癫痫-病因分类
特发性癫痫 (原发性癫痫)
症状性癫痫 (继发性癫痫)
隐源性癫痫 (继发性癫痫)
除了可能的遗传易感性之外,没有其他潜在的病因。除了癫痫发作之外,没有结构性脑部病变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通常见的非癫痫性发作
成人期 (大于18岁)
晕厥、癔病发作、偏头痛及头痛、舞蹈症、发作性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全面遗忘症、老年猝倒、多发性硬化发作性症状
学龄期 (6-18岁)
晕厥、偏头痛及头痛、抽动症、发作性运动障碍、精神心理行为异常(焦虑/恐惧/暴怒)、睡眠障碍
治疗原则
癫痫-生酮饮食
癫痫-生酮饮食
(5)停止生酮饮食:如果无效,应逐渐降低生酮饮食的比例,所有摄入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比例由4:1至3:1至2:1,直到酮症消失。如果有效,可维持生酮饮食2-3年。对于葡萄糖载体缺乏症、丙酮酸脱氢酶缺症和结节性硬化的患者应延长治疗时间。对于发作完全控制的患者,80%的人在停止生酮饮食后仍可保持无发作。
是一种以具有持久性的致痫倾向为特征的脑部疾病。有着不同病因基础、临床表现各异但以反复癫痫发作为共同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状态。 按照传统,临床出现两次(间隔至少24小时)非诱发性癫痫发作时就可确诊为癫痫。
癫痫的(医学)课件

为其他疾病研究提供借鉴
03
癫痫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可以为其他疾病的研究提
供借鉴和参考。
谢谢
THANKS
这些疾病或损伤可引起大脑神经元的 异常放电,导致癫痫发作。
其他原因
其他原因引起的癫痫包括代谢性 疾病、营养障碍、脑部肿瘤、药
物或毒素作用等。
这些原因引起的癫痫通常需要针 对病因进行治疗,以控制癫痫发
作。
例如,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癫痫需 要控制血糖、血钙等代谢指标; 药物或毒素引起的癫痫需要停用
相关药物或进行解毒治疗。
遗传因素可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引发癫痫发作。
癫痫的遗传方式可以是单基因遗传或多基因遗传,不同类型的遗传方式对发病年龄、 发作类型和预后等有不同影响。
脑部疾病或损伤
脑部疾病或损伤是癫痫的主要原因之 一。脑部感染、脑膜炎、脑炎等感染 性疾病,以及脑部外伤、脑卒中等都 可能导致癫痫发作。
脑部疾病或损伤引起的癫痫通常需要 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以控制癫痫发 作。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建立 良好的社交关系,增强患者的社会 适应能力。
05 癫痫的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CHAPTER
当前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
目前针对癫痫的治疗药物种类繁 多,包括传统抗癫痫药和新型抗 癫痫药,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
控制癫痫发作。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癫痫, 手术治疗成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如脑深部电刺激、癫痫病灶切除
癫痫的医学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癫痫的定义与概述 • 癫痫的病因与病理 • 癫痫的诊断与治疗 • 癫痫的预防与护理 • 癫痫的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01 癫痫的定义与概述
癫痫课件(共107张PPT)

癫痫病灶广泛,无法通过手术切除。
手术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要点一
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
无法耐受手术。
要点二
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无法配合手术治疗。
神经调控技术在癫痫中应用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
01
通过刺激迷走神经,调节脑内神经递 质平衡,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
02
适用于多种类型癫痫,尤其对儿童癫痫 效果较好。
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增加社交互 动,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庭护理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创造安全环境
确保家庭环境安全,避免患者受到意外伤害, 如放置防滑垫、避免尖锐物品等。
饮食调理
规律作息
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 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合理饮食,避免过度饥饿或饱食,减少刺激 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临床表现与分型
02
癫痫发作类型及特点
01
部分性发作
起源于大脑的某一局部区域,可分为简单部分性发作和复 杂部分性发作,症状包括局部肌肉抽搐、感觉异常、意识 障碍等。
02
全面性发作
起源于大脑两侧半球,可分为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 直发作等,症状包括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呼吸暂停等。
03
不能分类的发作
由于资料不充足或不完整而不能分类,或在目前分类标准 中无法定义的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
定义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发作持续 时间超过大多数患者发作的时间,
或者发作频繁而在发作间期意识 未完全恢复正常。
分类
可分为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和部分 性癫痫持续状态,前者更为严重, 常导致意识障碍和全身抽搐。
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癫狂概述癫狂是精神失常的疾患癫病以精神抑郁,友情淡漠,沉默痴呆。
语无伦次。
静而多喜为特征狂病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因二者在临床症状上不能截然分开,又能相互转化,故以癫狂并称。
一、沿革1 癫狂病名出自《内经》。
2 《难经》详述了癫与狂的不同临床表现。
3 明代以前,癫、犴、痫同时并称,直到明代王肯堂首将其详细分辨4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认为本病闽“气血凝滞脑气”所致,创“癫狂梦醒汤”治疗本病,开创从瘀论治本病之先河。
二、病因1 七情内伤:情志内伤,可致胆气不平,心胆失调;气郁痰结,阻塞心窍;或郁火冲心犯脑,或血行凝滞;或痰瘀阻滞,神机失用而成本病。
2 饮食失节:聚湿生痰,痰气郁结;或痰火内盛,上扰心神,而形成本病。
3 先天不足:禀赋不足,脏气不平,阴阳失衡,不能互相维系,阴虚于下,阳亢于上,偶遇触动,则气机逆乱,神机失常而发本病。
三、病机l 基本病机:阴阳失调,情志抑郁,痰气上扰,气血凝滞。
癫证多由痰气郁结,蒙蔽心窍,久则心脾耗伤,气血不足。
狂证多因痰火上扰。
心神不安,久则火盛伤阴,心肾失调。
2 病位:主要在心肝(胆),涉及脾(胃),久而伤肾。
3 病理性质:初起多属实证,久则虚实夹杂。
病理因素以气、痰、火、瘀为主,四者有因果兼夹的关系,且多以气郁为先。
4 病理演变4.1癫与狂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4.2虚实之间转化:初病多实,久则正虚。
四、辨证论治治疗原则1 初期多以邪实为主,治当理气解郁。
畅达神机。
降(泄)火豁痰,化瘀通窍,或者以安神定志为主。
2 后期以正虚为主,治当补益心脾,滋阴养血。
调整阴阳。
五、证治分类1 癫证2 狂证1 癫证1.1 痰气郁结证1.2 心脾两虚证1.1 痰气郁结证治法:理气解郁,化痰醒神。
代表方: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加减。
常用药: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甘草、枳实、木香、香附、半夏、陈皮、胆星、郁金、菖蒲。
1.2 心脾两虚证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代表方:养心汤合越鞠丸加减。
常用药:香附、神曲、苍术、茯苓、当归、川芎、远志、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
2 狂证2.1 痰火上扰证2.2 痰热瘀结证2.3 火盛阴伤证2.1 痰火上扰证治法:清心泻火,(镇心)涤痰(醒神)代表方:牛铁落饮加减常用药:龙胆草、黄连、连翘、胆星、贝母、橘红、竹茹、菖蒲、远志、茯神、生铁落、朱砂、玄参、二冬、丹参。
2.2 痰热瘀结证治法:豁痰化瘀,调畅气血代表方:癫狂梦醒汤、血府逐瘀汤、定狂逐瘀汤(大黄蟅虫丸)加减常用药:半夏、胆南星、陈皮、柴胡、香附、青皮、桃仁、赤勺、丹参。
2.3 火盛阴伤证治法:育阴潜阳,交通心肾代表方: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常用药:川黄连、黄芩、生地黄、麦冬、玄参、阿胶、生白勺、人参、伏神木、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石菖蒲。
第二节痫病概述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
发作前可伴眩晕,胸闷等先兆,发作后常有疲倦乏力等症状,又称癫痫、羊痫风。
一、沿革1 痫病首见于《内经》,并指出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
2 宋金时代,对本病的发病机理阐述较深刻。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癫痫方论》指出多种因素导致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而病。
3 朱丹溪《丹溪心法·痫》云:“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心窍。
”强调痰迷心窍引发。
4 《医学心悟》创定痫丸治疗本病。
5 王清任则认为痫病的发生与元气虚,“不能上转入脑髓”,和脑髓瘀血有关,并创龙马自来丹、黄芪赤风汤治之。
二、病因1 七情失调:主要责之于惊恐。
2 先天因素:痫病之始于幼年者与先天因素有密切关系。
如胎在腹中,母受惊恐等。
3 脑部外伤:跌仆或难产,瘀血阻于脑窍,使神志逆乱,遂发癫痫。
4 其他:或因六淫之邪所干,或因饮食失调,或因患它病后,均可诱发癫痫。
三、病机1 基本病机:痰浊内阻,脏气不平,气机逆乱,风阳内动,神机受累,元神失控。
2 病位:与五脏均有关联,但主要责之于心、肝、胆、脾、肾。
3 病理性质: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病理因素总以痰为主,每由风、火触动,痰瘀内阻,蒙蔽清窍而发病。
以心脑神机失用为本,风、火、痰、瘀致病为标。
风阳痰浊,蒙闭清窍,流窜经络,是本病的基本病理。
4 病理演变:顽痰闭阻心窍,肝经风火内动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久发耗伤精气,可致心肾亏虚,心脾两虚,痰瘀凝结,形成痼疾,可致神情呆滞,智力减退。
四、治疗原则宜分标本虚实1 频繁发作,以治标为主,着重清泻肝火.豁痰顺气.平肝息风,通络镇痉.宁心安神。
开窍定痫。
2 平时则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睥化痰,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3 病情驟急,来不急煎药内服者,可先用针刺人中、十宣、合谷等。
五、证类分治1 风痰闭阻证2 痰火扰神证3 瘀阻脑络证4 心脾两虚证5 心肾亏虚证1 风痰闭阻证治法:涤痰息风,开窍定痫。
代表方:定痫丸加减常用药:天麻、全蝎、僵蚕、川贝母、胆南星、姜半夏、竹沥、菖蒲、茯苓、陈皮、丹参。
2 痰火扰神证治法: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当归龙荟丸)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青黛、芦荟、大黄、黄牛、栀子、姜半夏、胆南星、木香、枳实、茯苓、橘红、人参、菖蒲、麝香、当归。
3 瘀阻脑络证治法: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麝香、老葱、地龙、僵蚕、全蝎。
4 心脾两虚证治法:补益气血,健脾宁心。
代表方:六君子汤合归脾汤(温胆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姜半夏、当归、丹参、熟地、酸枣仁、远志、五味子。
5 心肾亏虚证治法:补益心肾,潜阳安神。
代表方:大补元煎、六君子汤(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
常用药: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生牡蛎、鳖甲。
第三节癫证医案一、王季儒医案二、刘炳凡医案三、吴圣农医案一、王季儒医案1 医者简介(同前) 2 验案徐某,男,16岁。
初诊:1972年10月5日。
主诉(代主诉):患者于1972年8月中旬,因有不如意事,致精神呆滞,不语,常一人面墙而立。
其父亦知医,曾予服药多剂未效而来门诊。
诊查:表情淡漠,沉默寡言,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辨证:此系抑郁不舒,气滞痰凝,清窍被阻所致。
治法:豁痰开窍,镇肝降逆。
处方:生龙齿25g,牡蛎25g,天竺黄10g,矾郁金10g,九菖蒲10g,清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2g,枳实10g,竹茹12g,旋覆花10g,代赭石10g,胆南星10g,朱砂1.5g(冲服)。
礞石滚痰丸两付布包同煎。
二诊:前方连服5剂,精神正常。
原方去礞石滚痰丸,嘱其再服3剂停药观察。
3 评析《灵枢·癫狂》曰“癫疾始生,先不乐。
本案患者表情淡漠,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常一人面墙而立,为癫证早期表现。
癫证之发,多因忧思过度、郁闷不舒、气结痰凝、心窍被蒙所致,所谓痰迷心窍者是也。
《今日内科临床》归纳本病病机为“始发于肝,并发于心,失调于脏,上挠于脑,癫病乃作”。
说明病主要在于肝、心、脑。
然痰气交阻当为根本原因。
正如王肯堂说:“痰迷为癫,气结为痰也。
”故治疗癫证应以祛痰为要,盖痰去则神清。
本例之治,即以重剂豁痰开窍,效专力宏,使心脑神清,兼用镇肝理气降逆之品,而使肝气条达,疏泄正常而病速愈。
1 医者简介刘炳凡,1910年生。
湖南省汨罗市人,中医研究员,曾任全国血防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医学会湖南分会顾问组副组长,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学术顾问。
16岁拜长沙名医柳缙庭为师,1933年悬壶长沙等地。
长于中医内、妇、儿科。
学验俱丰。
著有《脾胃论注释》(执笔卷下) (该书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金元四大医家学术思想之研究》(执笔刘河间、朱丹溪)。
主编《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一、二、三集,主持研究“古汉养生精”,获全国中成药“健康杯”金奖和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神农杯”金奖。
2 验案谌某,女,12岁。
因黑夜外出受惊,卒不能言,静卧2日夜不醒,不言,不食。
服药无效,远程请诊。
见患者呆若木鸡,侧卧不动,手冷握拳,脉息微弱,呼之不应,口噤不开。
急取陈艾,作成艾炷,隔姜灸两鬼哭穴(在两手大拇指,去爪甲角如韭叶,两指并起,用线缚之,当两指歧缝中是穴。
)灸2壮,患者皱眉伸手,灸3壮,张日出声,呼痛,灸4壮,出汗坐起,口已开,喊要稀饭吃,神色已和。
给沈氏六神汤加减:朱砂0.3g,拌茯苓10g,法半夏5g,橘红5g,胆南星3g,旋覆花10g(包煎),远志3g(炙),鲜石菖蒲叶5g。
5剂而愈。
3 评析本案患者因大惊卒恐,以致神无所归而气乱,痰浊内生,蒙闭脑窍,而成癫症,表现为不醒、不言、不食、不动、口噤不开诸症。
刘氏详审病因,细析病机,采取“急则治其标”,以化痰涤痰开窍醒神为法。
此案之治,妙在隔姜艾灸鬼哭穴。
《千金方》云:“鬼哭穴治卒中邪魅,恍惚振噤。
”因取此穴以开窍醒脑,宣通经络,乃急则治标。
果然灸后,张日出声,坐起口开,声色已和,再以六神汤中加远志一味合菖蒲、茯苓开窍醒脑以宁神。
方中朱砂镇静安神,再用法半夏、橘红、胆南星、旋覆花、茯苓、远志、鲜石菖蒲叶等化痰涤浊之品,使痰浊去而脑窍开。
此案深显刘炳凡先生独特的诊疗技巧。
1 医者简介吴圣农,1914 年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
2 验案黄某,男,58岁。
1963年11月4日初诊。
去年春节后,家属发现患者神志呆滞,经常无意识地东张西望,喃喃自语,内容重复而荒谬,有时久久面壁而立,不言不动,有时则傻笑不能自制,饮食不知饥饱。
原会弹琵琶,现在连“上海”二字也不知其意,并出现向人讨债等荒谬行为。
诊见患者面部表情淡漠,行动语言迟钝,偶吐少量涎沫,面颊虚浮无华,脉濡缓,舌淡胖,苔薄白腻。
处方:黄芪(炙)12g,当归9g,陈皮6g,白术9g,茯苓9g,佛手花6g,厚朴花6g,广木香9g,淡干姜3g,丹参12g,石菖蒲9g,越鞠丸9g(包煎),姜竹茹9g。
服7剂无效。
追问病史,患者多年来,怕冷,且有多尿、滑精等症。
此为肾阳不足,脾失温煦,湿从内生。
法当温,肾以健脾,所谓“离照当空而阴霾自散也”。
3 评析本案为吴圣农治疗癫证验案之一。
本例癫症类似于老年性痴呆。
初用理气解郁、益气养血法,而效不佳,后因抓住怕冷、遗精、多尿等肾阳虚衰的本质,改用温肾健脾、化痰开窍法,则诸症自除,一如常人。
值得注意的是,二诊中将“反药”附子与半夏同用,乃因患者阳虚内寒,故首选附子温阳散寒,因其呕吐涎沫,且脉濡缓,舌淡胖,苔薄白腻,显属寒湿之痰,非半夏不能除。
二味反药相配。
其力更强。
历代著名医家如朱肱、王好古等,常二药合用以起寒湿阴证痼疾。
当代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所刘源(高晓山指导)完成的“明清以降129家医案中十八反的临床应用”一文,共集案例20 313个,其中应用反药者88人(占总医家数的68.22%),共载反案486个(占总案例数的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