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氏截针资料
针灸学-靳三针PPT精选课件

小结 早期的“靳三针”主要是指人们对靳老针灸疗效神
速的美誉,但靳三针系统的完成,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 期。“靳三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靳瑞教授在40余年 的亲自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集历代针灸名家的临床经验 之精华,总结现代国内外临床针灸经验之研究成果,经过 其4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的研究而 总结创造出来的一个针灸新学派。
34
46-2
35
47
36
48
37
肩三针
穴组:肩Ⅰ针 肩Ⅱ针 肩Ⅲ针。 位置:肩Ⅰ针在肩峰下的凹陷,在肩Ⅰ针的前、 后方向各旁开约2寸处,也就是肩关节前、后凹 陷处,为肩Ⅱ针和肩Ⅲ针。 主治:肩关节疾病 针法:用1.5寸或2寸针,先用手指在肩峰下探 到凹陷处,向肩关节方向刺入。针后可以留针, 或行捻转手法,也可以加电,或神灯照射。针 尖与穴位成90°角、直刺0.8—1寸。注意不要 过深以免刺中胸腔。
48
足三针
49
手智针
穴组:劳宫 神门 内关。
位置: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 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神门在腕部,腕 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 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治疗弱智.儿童、多动症,或者治疗失眠、 癫痈 。
59
肠三针
穴组:天枢、关元、上巨墟 部位:天枢,在腹中部,平脐左右各旁开2寸; 关元,在腹部,当脐中下3寸;上巨墟,在小 腿前外侧,当膝下6寸,距胫骨前嵴外开一横 指(中指)。 主治:腹痛、肠炎、痢疾、便秘。 针法:天枢和关元穴可以选1.5寸的针,以舒 张进针法缓慢人针,可刺人1~1.2寸深;上巨 墟直针1—1.5深。
32
33
靳三针疗法

靳三针疗法
靳三针疗法几个重要的三针疗法:
一颞三针:
位置及针法: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都是斜向下刺一寸或一寸半针。
两边都扎,当中每10~20分钟行针,留针一小时以上。
(耳上前中后三针)主治症状: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综合症,脑萎缩,弱智,老年性痴呆。
二定神三针:
位置:印堂上0.5寸为定神一针,左阳白上0.5寸为定神二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三针。
(印堂上,左右眉中上)
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寸,出针时用棉球压住针口一分钟,以防出血。
主治症状: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弱智儿童,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
三耳三针:
位置:听宫,听会(耳前),完骨(耳后)。
针法:听宫、听会要张口取穴,直刺1~1.5寸深。
完骨穴向前上方直刺1~1.5寸深,三针均不提插。
配穴可选中渚、外关、合谷、四神针来加大刺激,增强脑血流量。
主治症状:耳聋、耳鸣。
重视治神,辨气补泻,三针组穴,尊古厚今——靳三针疗法的学术特色

重视治神,辨气补泻,三针组穴,尊古厚今——靳三针疗法的学术特色“靳三针”疗法将靳瑞先生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与现代临床研究成果相结合。
其穴位组方多由3个穴位组成,且对某些疾病可在3次控制,故名“三针”。
“靳三针”疗法在不断实践和研究中,发展到现在已有44组穴位处方。
一、组方规律(一)按照选穴思路分类1.以局部取穴为主的三针体系,如“眼三针”“面肌针”等;2.以经络脏腑相关原理取穴的三针体系,如“胃三针”既有胃之募穴和局部取穴中脘穴,又有通阴维脉的内关穴,以及胃经合穴、胃下合穴足三里,既能调节脾胃脏腑功能,又能通调胃经、任脉、阴维脉等经络;3.结合现代医学生理病理基础补充的三针体系,如“颞三针”取穴对应颞叶的头皮表面投影区,在对侧肢体运动障碍时多用。
(二)按照临床功效分类1.神智类神识方面的异常,病位在心、脑、肾,与督脉、膀胱经循行关系最密切。
该类穴位处方不仅有督脉、膀胱经局部取穴的“智三针”“四神针”“颞三针”“脑三针”(合称头四项),还包括以心经取穴为主的“手智针”,以肾经取穴为主的“足智针”。
将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投影到头皮,我们发现“颞三针”对应颞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的投影区,故对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智力改善有作用,同时也可以治疗对侧肢体瘫痪或感觉异常;“四神针”对应了顶叶的区域,可改善记忆力,广泛用于脑病的治疗;“智三针”对应额叶,是提高智力的重要组穴;“脑三针”则对应小脑的头皮投影区,对平衡功能障碍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2.五官类此类穴组多在病灶局部,如“眼三针”均在眼周;“耳三针”包括耳廓前的听宫、听会和耳廓后的完骨;“鼻三针”则包括鼻梁上方的印堂和鼻翼附近的鼻通、迎香。
该类穴组疗效明确,可疏通局部经络,较远端取穴有更快、更明确的功效。
如“面瘫针”以面部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是面瘫的常用主要穴组,根据面瘫时期和证型再适当选择远端配穴。
又如治疗三叉神经痛常用的主穴“叉三针”,就包含对应三叉神经第一支的阳白、鱼腰穴,对应第二支的四白穴,以及对应第三支的大迎穴。
靳三针中精华部分最新

靳三针中精华部分转贴发布时间:2009-10-15 14:59一、智1、智三针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神穴为第二、三针[ 本神穴就是在神庭穴的两端, 距离神庭穴大概4 厘米的地方]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2、脑三针脑户穴和左右脑空穴(脑户穴旁开1.5 寸)[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 主治:肢体活动障碍,躯体不平衡3、舌三针以拇指一、二指骨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旁开 1 寸为二、三针4、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 寸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5、手智针内关、神门、劳宫(针0.5~0.8 寸)主治:弱智儿童多动症,动多少静,癫痫,失眠6、足智针涌泉穴为第一针,趾蹠关节横纹至足跟后缘连线中点为第二针,平第二针向外旁开一指为第三针主治:弱智儿童的自闭症,多静少动,哑不能言7、痫三针内关、申脉、照海主治:癫痫,足内翻,足外翻[ 申脉穴位于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
][ 照海, 在足内侧, 内踝尖下方凹陷处]二、颞1、颞三针耳尖直上发际上2 寸及左右旁开1 寸三针主治: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痴呆2、手三针合谷、曲池、外关主治:上肢瘫痪3、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主治:下肢感觉或运动障碍,下肢瘫痪三、眼三针眼1 在睛明穴上1 分,眼2 在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
眼3 ,目正视,瞳孔直上,当眶上缘与眼球之间(均可针1~1.2 寸)主治:视神经萎缩配合穴注肝俞、肾俞、足三里四、鼻三针迎香、鼻通(上迎香:鼻骨下凹陷中,鼻唇沟上端尽处)、攒竹或印堂主治: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衄[ 攒竹穴在眉毛内侧顶端。
偶于《针灸心悟》中读得攒竹穴可治急性腰扭伤,用于临床中,疗效颇佳]五、耳三针听宫、听会、完骨(1~1.5 寸)主治:耳聋、耳鸣(针后均不提插,可轻捻转)可配四神针、颞三针[ 听宫穴耳珠前方耳朵前的小软骨为耳珠, 耳珠稍前处凹陷处压迫会有疼痛感][ 听会穴在耳屏的前下方与小豁口平齐, 张嘴时凹窝处][ 完骨, 耳后高骨, 即颞骨乳突。
靳三针治疗肥胖症——化脂减腹显奇效的“肥三针”

靳三针治疗肥胖症——化脂减腹显奇效的“肥三针”靳瑞(1932-2010),靳三针疗法是靳瑞教授经过近50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创立的具有岭南特色的针灸疗法,靳老集古代针灸医家的针灸处方精华,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经验,精选出最常用的三个穴位,作为自己的常用固定处方,自此靳三针渐成体系。
对于临床常见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靳三针治疗肥胖症——化脂减腹显奇效的“肥三针”人体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时即可称为肥胖症。
肥胖症可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不伴有明显神经或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临床上最为常见;后者常继发于神经、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或与遗传、药物有关。
中医学认为“饮食不节,入多于出”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日益增多。
但其内在主要以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为关键——饮食水谷入胃,须依靠脾胃运化功能健运才能转化为精微物质。
若脾胃虚弱则运化失职,水谷肥甘之物无以化生气血津液,转化为脂膏、痰浊积聚体内,导致体态肥胖。
中医中药治疗肥胖症以调理脾胃、升清降浊为大法,其中针灸减肥最受广大爱美人士的追捧。
针灸减肥,以治疗单纯性肥胖为主。
肥三针在治疗单纯性肥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有效率可达88%。
现分享给大家:基本方法1.选穴:肥三针(中脘、带脉、足三里)。
中脘穴带脉穴足三里穴2. 操作使用30号不锈钢毫针,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进针。
中脘、足三里穴选用1.5寸毫针,直刺1.2寸,得气后行提插泻法和大幅度、快频率捻转,产生较强的针感;带脉穴选用4寸针,入针后沿着腹壁向肚脐围刺,即双侧带脉透刺。
接通6850-1型电针仪,调至疏密波,把微电流接通于针体上,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40分钟。
3.疗程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治疗3个疗程。
体会1.针刺减肥在临床上有较好疗效,一般来说,经治疗后首先是减腹的效果。
临床观察发现,经针刺治疗后,患者食欲有一定程度的减退,但少有饥饿感,且针刺前有腹胀、便秘的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轰动世界的“靳三针”疗法

轰动世界的“靳三针”疗法靳三针疗法由⼴州中医药⼤学⾸席教授,针灸推拿学科学术带头⼈,博⼠⽣导师,著名针灸专家靳瑞教授创治,属岭南针灸新学派。擅治脑病、视神经萎缩、⼉童弱智等疑难杂症,在海内外有'靳三针'之称。
四神针
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5。主治:智⼒低下、痴呆、头痛,头晕。
智三针神庭⽳为第⼀针,左右两本神⽳为第⼆、第三针。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的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之⼆与外三分之⼀的交点处。主治:智⼒低下,精神障碍。
⾆三针以拇指⼀、⼆指⾻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针,其左右各旁1⼨处为第⼆、第三针。
主治:语⾔障碍、发⾳不清、哑不能⾔。流涎、吞咽障碍。
颞三针⽿尖直上发际上⼆⼨为第⼀针,在第⼀针⽔平向前后各旁开⼀⼨为第⼆、第三针。12⽉8⽇龙⽒正⾻(治脊疗法)⼿法复位精讲班(⼴州站)←点击查看主治:脑⾎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不遂、⼝眼、窝斜,脑动脉硬化,⽿鸣、⽿聋,偏头痛,帕⾦森⽒病、脑萎缩,⽼年性痴呆。
定神针印堂上0.5⼨为定神1针,左阳⽩上0.5⼨为定神Ⅱ针,右阳⽩上0.5⼨为定神Ⅲ针。主治:注意⼒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下降。针法:沿⽪下,向下直刺0.5~0.8⼨出针时⽤棉球压针⼝、以防出⾎。12⽉18⽇湖南长沙举办全国微创⽳位埋线(疼痛、减肥专题)技术研修班←点击查看
晕痛针为四神针 + 印堂、太阳。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针法:直刺0.5⾄0.8⼨,注意针下有硬物感觉时,是刺中髎⾻切勿再深刺,可将针稍提⾼0.2⼨即可,进针后不提插捻转,可⽤刮针。⾯肌针1、眼睑痉挛:四⽩、下眼睑、阿是⽳。2、⼝肌痉摩:地仓、⽲髎、迎⾹。针法:四⽩直刺或斜刺0.5—0.8⼨;下眼睑阿是⽳向⿐沿⽪下平刺0.5⼨;地仓、向颊车平刺0.5—0.8⼨;⽲髎向下关平刺0.8⼨,进针后⽤电针连续波、频率稍密。
强度⼤⾄眼肌或⼝肌痉挛抽紧为度,但要病者只有肌⾁抽紧⽽不痛为度,留针30-40分钟。凡⽤电针必需电后5-10分钟调⼤⼀些,因通电后不再调⼤,此时病者已经适应⽽⽆效了。
针灸学-靳三针疗法

坐骨神经痛
环跳,委中,昆仑
环跳: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刺中坐骨神经效果好,有电感从上往下传
膝三针
膝关节疾病
双膝眼,血海,梁丘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四神针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百会前后左右各1.5寸
针尖向外刺
脑三针
运动共济失调,脑瘫,弱智,视力障碍
脑户+脑空*2
脑户: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脑空: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向下刺
颞三针
运动障碍,偏瘫,弱智
阳三针
男性疾病
气海,关元,肾俞
气海: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关元: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闭三针
闭症
十宣,人中,涌泉
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人中:仰靠坐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1/3交点处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胆三针
肝胆疾病
期门,日月,阳陵泉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日月: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期门,日月取右穴,要肋骨下缘进针,向上斜刺
尿三针
尿多,尿少,尿闭等膀胱疾病
靳瑞——靳三针,轰动世界的针灸绝技

靳瑞——靳三针,轰动世界的针灸绝技靳三针有两层含义。
刚开始是指靳老治疗一个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经过三次治愈。
患者问这是什么疗法,灵机一动就回答是鼻三针。
后面靳老通过研究文献、总结临床,得出用三个穴位治疗一种疾病的方法。
当时有记者来采访,通过观察发现都是扎了三针,于是写了篇“靳三针轰动世界”的文章。
从此,靳三针名扬天下。
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
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
智三针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神穴为第二、第三针。
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的神庭与头维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
舌三针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寸处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
流涎、吞咽障碍。
颞三针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
定神针印堂上0.5寸为定神1针,左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Ⅱ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Ⅲ针。
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
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
晕痛针为四神针 + 印堂、太阳。
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
针法:直刺0.5至0.8寸,注意针下有硬物感觉时,是刺中髎骨切勿再深刺,可将针稍提高0.2寸即可,进针后不提插捻转,可用刮针。
面肌针1、眼睑痉挛:四白、下眼睑、阿是穴。
2、口肌痉摩:地仓、禾髎、迎香。
针法:四白直刺或斜刺0.5—0.8寸;下眼睑阿是穴向鼻沿皮下平刺0.5寸;地仓、向颊车平刺0.5—0.8寸;禾髎向下关平刺0.8寸,进针后用电针连续波、频率稍密。
强度大至眼肌或口肌痉挛抽紧为度,但要病者只有肌肉抽紧而不痛为度,留针30-4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靳氏截针 进针有效再加埋线 .025*25的亳针,进针一半即可(深度5分左右). 贴骨扎. 三大理论 1. 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离穴不离径. 2. 角度,有肉处30-45度进针,有骨处平刺. 3. 深浅.宁浅勿深.平均5分.远宜深.近宜浅.(角度水效果更好) 4. 方向.针尖指向患处,(特效穴除外) 5. 一条经络只扎一个并关.(耳聋,耳鸣.鼻炎针患处)也 可以两头扎.(高速公路中间堵车,在两头放行) 一. 液中穴:(液门透中渚),不求针感,不行针,但 要动患处,留针30-40分钟,离患处近则稍深.离 的运要角度小.针尖指向患处,远处针的深度要深, 无效退针皮下,再调整针的方向. 二. 间谷穴.三间透外合谷. 外合谷:合谷平行线互食指骨酸为外合谷,进针后手 掌放平与地面平行,与食指呈30度角,进针贴骨头下缘. 三. 溪腕穴:(后溪透腕骨).贴骨面下进针 四. 通鱼际(特效穴).肩背痛,(治疗同侧肩胛骨痛) 在合谷内侧对应处向虎口方向进针要快,用力
(1) 掐立马进针呈10-15度角。 稍靠掌根进针越长效果越好。 但不要超过中指至掌根的中线即可。 五.头痛穴:(特效穴)仰掌靠小手指上最上面一条线.治4-5 手掌缝向下连一条线.垂直线中点,用钢针0.16*7 扎同侧.全头痛.偏头痛都可扎双侧.也可在 穴点背面进针(液门穴前),可垂直进针(4-5掌指 关节之间, 垂直进针即可) 六. 列缺:治疗所有肺部疾病,(鼻炎,咳嗽….)在 列缺前面一点开始进针,平刺10度角度,把针尖放 到列缺口里面,扎双侧. 七. 养老穴:( 糖尿尿病有人用)手扶胸立掌,开始用手 指按高点,转手即可找到点,平刺5度角度.活动手 腕在高点下晃动有条缝,向心刺,手尺侧高点. 左手按住后,右手进针。 八.腰安穴(特效穴),掌心向上,肘窝内有一条筋 在筋旁是曲泽穴(向大拇指内),再向大拇指2 指划1条线,在曲泽下2指划1条线交叉处 一园围找痛点,同侧,两侧都可以检查。用于 治疗急性腰扭伤,也可以按痛点,2分钟
(2) 边按边拉起来站起来就可以治愈了, 也可以扎针,按完后也可以针,直刺,做完 治疗后不能干活要休息好 慢性腰痛效果差。 九.肘缝穴:立掌曲肘120度,在肘尖与外上踝连线中点 进针时略向手指方向进针。治膝关节病,扎双侧 严重者可上下午扎两次,也可以留针时间长,不能恢复 到正常人,扎不进去,摸好后再扎一针,用1寸z的 针越深越好.在患者斜前方给病人做治疗,肌肉放松. 十.百合穴:针尖往后(耳尖上连线中点有一个凹点)10-15度角. 十一.头维穴:(头晕才用)当发际上一点点. 十二.风池穴:向对侧眼睛向上一点,扎到骨面上,没危险 感冒对额头.鼻病对鼻.眼病对眼. 十三.翳风穴:耳鸣.耳聋.头晕.耳垂后,垂直进针. 十四.耳门穴:耳前张口用一指按压住,上耳门(三焦经) 中听宫(小肠经).下听会(胆经),听宫扎一次垂直扎 耳鸣耳聋强刺激. 十五.足三里穴:外膝眼直下凹陷处. 十六:阳陵泉穴:在足三里上1指外1指交叉处.足三里外一寸扎针也可. 注:阳陵泉:胫骨粗隆与腓骨小头连线中点下1指 十七:阴陵泉穴:离开骨头凹陷处 (3) 十八.太公穴:太白透公孙.第一脚掌骨下缘. 十九.太行穴:行间透太冲.(1-2掌骨间隙) 二十.内谷穴:内庭透陷谷(2-3掌骨间隙) 二十一.地足穴:地五会透足临泣(4-5掌骨间隙) 二十二.双骨穴:束骨透京骨,(第五脚掌骨下缘)现在不用了 (双骨痛,用昆仑代替)与地面平行与指呈30度角 注:留针在50分钟,越久越好. 注:晕针按压(少府解穴)立愈,先喝一点营养快线 注:针灸后遗症用截针当病治疗,也可用解穴. 注:针后出小血泡,用小棉球按局部,先小劲逐渐 加力,不能揉,半分钟加到最大力,2分钟没有了. 注: 咽喉炎:厉兑放血优于少商,同侧治疗. 二十三.内关穴:心包经开关. 二十四.神门穴: 心经开关.失眠配穴,深刺找骨缝直刺 手打开深刺,晚上扎失眠效果好. 二十五.跟平穴.(特效穴)脚后跟高骨向上一虎指. 治跟骨骨刺.慢慢消骨刺,针尖向下. 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 跟平穴.针尖向下,5天内愈 二十六.丰隆穴:外膝眼与外踝骨高点一条线正中点即可.
(4) 二.[[平衡理论]] 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以皮治皮 以筋治筋 以肉治肉 以骨治骨 按摩健侧效果好,也可以扇形针刺 骨折,提高骨折的恢复时间,当场止痛。 三.[[力传导]]散刺扇形刺 (颈椎病):病重加跟平穴局部刮痧,找罐 颈型:1.开关:间谷.液中.溪腕.昆仑. 2.力传导.针直刺点刺不留针,振动. (颈部治疗不留针,腹部留针),对准患处 立竿见影,效果不持久.. 最后用开关, 留针越久越好,(针刺深乏力) 注:颈两侧的大筋胀痛,内踝与外踝之间(脚后跟)的大筋 与踝尖平行为中点,上下各半寸,共计1寸. 下为颈上为腰,针灸向患处把筋扎穿. 斜扎透面积大,效果好.也可以动几下扎 针的效果更好. 注:如痛点不在线上,取近开关,如在两条经附近 则要扎两个开关. 落枕.一样处理. 注:截针书:辩证论治不看.只看主治即可 颈椎手麻见后面十五项 (5) 肩周类 1. 开关:间谷。液中。溪腕。 2. 平衡:局痛在骨,针刺到骨面,大面积,用扇型点刺。 肩周炎不规则,不能用力传导。 3. 特效穴,通鱼际,只有一个方向针到向虎口,同侧, 不超过中指直线进针。 网球肘 1. 开关:间谷 2. 平衡:上两种即可 (自加。曲池上三寸) 手腕 扎开关效果不佳 1. 循经络往上找痛点做进针点,针尖向下。 2.平衡。 3.力传导。 腰痛 7-15天,平均10次可愈 1. 开关:昆仑。地足。肾虚加大溪。 2. 平衡:胖在圆的对侧扎,瘦在对面找即可。 3. 力传导,立竿见影。 4. 特效穴:腰安,风池(女性腰酸效果更好) 腰安穴。急性按摩即好,可当场自己回去,位置坐正 两边都扎止也可以。 5.委中附近有青筋刺络放血。没有青筋不刺血。 (6) 也可以顺经络有青筋也可以放血拨罐,坐骨神精痛扎 开关慢,先放血后扎针。 孕妇脚上不能扎针,风池首选。 尾骨病 1. 开关:昆仑 2. 力传导:1.百会一块。2.天突针尖向下直刺到 骨面,天突附近骨面也可以。3.大椎也可以。 用梅花针。4.督脉循经针尖向下即可。 (从百会往下都可以用) 空调病 针灸效果差,用艾灸,刮痧,拨罐。 四肢麻木 侧卧环跳穴,扎坐骨神精有向下放射感,再在旁边 补一针,通电。 腱鞘炎 上下针对扎,艾灸。平衡。扭开裂缝,用手按。 膝关节病 1. 开关:太冲,昆仑,足三里,阳陵泉,地足,阴陵泉。 太公,同侧,近端扎效果更好。 (太溪自加) 2. 肘缝,特效穴:对侧,同侧都可以,肘缝进针捣几下 一针扎不进去扎三针顶1针,用0.25*50 (7) 股骨头坏死 早期无塌陷用针灸就可以了,不能盘腿 (可以把片子拍好后发靳老师邮箱) 开关,下面6个开关每条经络只用一个开关. 特别强调要用拐杖,不然容易出事. 注意:疼痛减轻后活动容易塌陷出事,用拐杖. 禁酒,不禁酒的不能治疗,长期吃激素的不能治疗. 必须减少性生活,做1次减少10天功效. 埋线膝与脚开关交替用,可以先扎针后在给做埋线 可用肩与跨平衡治疗, 八字疗法 严重者也可配合药物治疗. 踝关节扭伤 拍片:外踝尖下容易骨折. 1. 左手托脚后跟,右手拇指按住痛点,往内慢慢 压,大拇指按痛点处, 慢慢按逐渐发力,再慢 慢往回复位. 2. 刺对侧液中穴,平刺留针,把针折弯用 胶布贴上至2天就忘记了.肿全消. 3. 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针尖向下. 4. 平衡:扎痛点. 5. 旧伤刺血拔罐. (8) 大脚趾痛 在径络上找一个点针尖向下 配合找平衡做治疗。 注:温针:0.3-0.35一寸半,寒症效佳 在开关上,当场有热感向上,几条同时更甚 注:除寒症外,都可以电针的方法通电。 腿抽筋 针承山:脾胃径开关打开,吃普通钙片可吸收。 腱鞘襄肿 中等大的打开骨缝,用大拇指慢慢加力,按下去 用棉球放冰片,樟脑的鹌鹑蛋大小,放患 处包扎,也可用护腰,棉球一天换一次。 大襄肿用火针放部分液体,或针头放一部分 液体,再用上方。 蝈窝襄肿 9号注射针头,用绷带绷紧,扎进去加拔罐 再用上方,针扎到襄肿中心就行了. 内科 一. 肺部呼吸道等疾病: 1. 咳嗽: 肺经列缺.咽喉:胃经,内谷,足三里. 2. 力传导: 华佗夹脊,浅刺,五手指放在肋骨缝顺手缝扎 小儿不肯扎:推列缺效佳,润滑粉刮,用手刮。 (9) 3. 慢性支气管炎:列缺加太溪 4. 哮喘:列缺加太溪。 5. 肺心病: 列缺加太溪内关. 6. 肺癌: 列缺加太溪,化疗后脾胃经开关. 列缺留针,胶布贴上,一星期拿出来. 有痰加丰隆,百分之九十疗效. 过敏性哮喘加曲池,血海直刺. 闭合性气胸,后面气胸前面痛,咳嗽. 点刺一般,休息一会,针刺列缺. 肩井穴,提起来刺,不用梅花针. 各种过敏性疾病,曲池加合谷直刺 各种出血(胃肺病)加血海,液中(咳血,孔最) 二. 胃病: 1. 开关: 内谷(痛)足三里(虚)效果好.双侧 太公或阴陵泉双侧 对侧针效果好. 2. 力传导:脾俞至至阳,大面积点刺, 注:胃癌,各种癌,力传导处重拔火罐起泡 也可,(不挑破),再加排毒膏发毒液. 注:呕吐.晕车,胃经做力传导,扎两次(地足按摩)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