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分离鉴定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报告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报告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的研究报告植物多糖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多糖,是一种有机大分子物质,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植物多糖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植物多糖的种类很多,在不同的植物中含量和种类也会有所不同。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多糖被发现和提取出来。

植物多糖在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抗癌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用效果,因此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关于植物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提取和纯化方法的改进植物多糖在植物中的含量通常很低,而杂质又很多,因此要提取出纯度高的植物多糖是一项技术难点。

目前,以超声波辅助提取、离子液体等为代表的新型提取技术正在逐步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和纯度。

2.药用活性成分的研究植物多糖的药用效果主要与其分子结构、分子量、空间构象等有关。

因此,通过分析不同来源植物多糖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功能,在深入研究其机制的基础上,努力筛选和开发具有高药用活性的植物多糖成分。

3.多糖药物的开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植物多糖被用于研制药物,如多糖肽药物、多糖胶束等。

多糖药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高效性等优点,可望成为新型药物的重要领域。

总之,植物多糖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为我们了解植物多糖的药用价值、开发新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深化对植物多糖的研究,可以挖掘出更多的药用活性成分和制备更先进、更有效的多糖药物,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植物多糖的相关数据:1. 提取率和纯度:在以超声波法提取 Artemisia annua 中polysaccharide 的研究中,可以实现的最大提取率为26.71%,最高纯度为74.34%。

2. 含量:植物多糖的含量因植物种类和部位不同而异。

如在当归中,多糖含量为8.08%,而在灵芝中为1.96%-8.19%。

3. 药用效果:植物多糖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和药用效果,如提高免疫力、抗氧化、调节血糖、抗癌等。

多糖的研究方法及其现状概要

多糖的研究方法及其现状概要

有人认为β-葡聚糖是一种融合诱 导剂,它能诱导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的 融合,从而使肿瘤细胞消失.上述这些 作用机制的理论有的虽被初步实验证 实,有的却是推测,有待人们去进一步 完善.
由此可见,至今活性多糖的研究 尚属初级阶段.
多糖的应用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类是利用多糖的独特理化性质, 如易形成凝胶、高渗透压、高粘度和吸 水性,制备医药材料、药物缓释剂、血 浆代用品等
多糖
多糖是由十个以上单糖通过糖苷键以共价键形式 结合起来的聚糖
(Polysaccharide或glycan)
可用(C6H10O5)n表示,其中n>10
自然界很少存在n为10-30的多糖
匀多糖——只有一种类型的单糖组成的多糖 杂多糖——几种类型的单糖组成的多糖
直线型 多糖结构 取代线状型 分枝型 环状型
氢键,范德华力,色散力和疏水性等非共
价作用 --------决定了多糖的三级结构
蘑菇类产生具抗肿瘤作用的多糖: 分子量 10万至100万 分枝度为2:3至1:5 三股螺旋立体结构的β-葡聚糖
香菇多糖,云芝糖肽,裂褶菌多糖 -------正式在临床上应用
证明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上特别是 肿瘤辅助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受到 临床医生的青睐 但是,人们期待更有效的活性多糖 的问世
但是
多糖的研究必竟起步较晚
----各方面尚须进行深入的研究 ----大量新的活性多糖有待于研究与开发 ----作用机制有待于完善
多糖的构效关系的研究是寻找高活性 多糖及深入研究多糖作用机制的基础
最近
机体
作用机理研究
免疫细胞
-------进展快
多糖 ----分子水平
-------激活 --------释放出细胞间传导的信息Cytokine -------再作用于免疫细胞 ---------体内协同作用 最终 抑制肿瘤生长

植物多糖研究现状

植物多糖研究现状

植物多糖是普遍存在于自然植物界中的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α-或β-糖苷键所组成的化合物,由1O个以上的单糖分子通过聚合而成,其分子量较大,是一类大分子化合物。

多糖还是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结合了蛋白质和脂类的多糖,在有机体中参与多种生命活动。

人们对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可追溯到1936年Shear对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发现。

以后陆续发现一些真菌多糖和高等植物多糖具有明显的抑菌抗肿瘤等活性。

至今已有300多种多糖从自然界中得到分离与鉴定J。

研究发现多糖及糖复合物参与和介导了细胞各种生命现象的调节,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抗病毒、降血脂、抗凝血等生物活性 J。

因其来源广泛,没有毒副作用,而且药物质量通过化学手段容易控制等优点,成为当今新药及功能保健品和绿色食品添加剂发展的新方向。

本文主要对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分析检测方法及生物学活性等研究发展进行综述。

1.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在植物多糖的研究中,如何建立最佳的提取工艺是多糖研究的基础.目前植物多糖提取方法甚多,每种方法都各有利弊,选择合适的植物多糖提取方法可满足不同的需要J,常用方法主要有水提取法、酸提法、碱提法、酶解法、超声法、微波法等。

近些年多采用混合或辅助手段提高提取效率,降低溶剂用量。

J1.1 水提醇沉法水提醇沉法是提取多糖最常用的方法。

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应使用水、醇等极性较强的溶剂,利用多糖溶于水而不溶于醇的性质,可以采用热水浸煮或冷水浸提渗滤提取多糖,用乙醇将多糖从提取液中沉淀出来,即为水提醇沉法。

一般来说,醇含量在50%一60%可以去除淀粉,在75%时可除去蛋白质,在80%时基本可以除去全部蛋白质、多糖和无机盐。

影响水提醇沉法提取率的因素有:水的用量、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

传统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上述几个因素的最佳比例,如孙莹等J用水提醇沉法对大黄多糖的工艺优化进行研究,发现在料液比1:10,提取温度95oC 二,提取1h的情况下,大黄多糖得到最佳浓度为80%,得到影响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

2024年生物活性多糖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生物活性多糖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生物活性多糖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生物活性多糖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产物,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生物活性多糖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市场概况生物活性多糖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追捧。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生物活性多糖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归因于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和天然保健品的追求。

市场推动因素健康意识的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和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生物活性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保健品,被认为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帮助人们提升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等。

这些因素使得生物活性多糖市场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科学研究的支持随着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对生物活性多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发现了更多生物活性多糖的功效和应用领域,这为生物活性多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持。

市场挑战因素高成本生物活性多糖的生产过程相对较为复杂,生产成本也较高。

这使得生物活性多糖的市场价格较高,限制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此外,生物活性多糖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这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成本。

品质保证问题由于生物活性多糖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质量不一的产品。

一些不良商家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次充好或掺杂劣质成分,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生物活性多糖的信心和购买意愿。

因此,加强对生物活性多糖产品的监管和品质控制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课题。

发展趋势多元化产品种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生物活性多糖种类被发现并应用于市场。

同时,一些生物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创新也为多元化产品种类提供了可能。

未来,生物活性多糖市场有望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产品形态。

品质和安全更受重视由于不良产品对市场形象和消费者信心的影响,品质和安全问题将成为更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医用天然多糖行业发展形势

医用天然多糖行业发展形势

销售渠道拓展和客户关系管理
销售渠道拓展
企业通过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例 如,加强与医药企业的合作,开发新的应用 领域;开展线上销售,拓展销售渠道。
客户关系管理
企业通过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客户满意 度和忠诚度。例如,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 系,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
交流,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
06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 策略建议
未来市场规模增长预测及驱动因素分析
01
02
市场规模增长预测:随 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慢 性病发病率上升以及医 疗保健意识的提高,医 用天然多糖市场预计将 持续增长。
驱动因素分析
03
04
05
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群 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增加 ,推动了医用天然多糖 市场的增长。
国外技术发展
国外在医用天然多糖技术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技术差距
国内医用天然多糖行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工 艺、设备等方面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需要 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关键技术突破及成果转化应用
关键技术突破
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突破医用天然多糖生产过程中的 关键技术难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VS
市场前景预测
随着医疗保健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 康生活的追求,医用天然多糖市场需求将 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 产品的不断升级,医用天然多糖行业将迎 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04
产业链结构与价值链分析
原材料供应情况及成本压力
原材料来源
医用天然多糖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淀粉、纤维素等,这些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受到农业生产 、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展望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展望

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展望摘要:本文阐述了植物多糖提取分离纯化主要的方法,简要叙述了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并对植物多糖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建议。

关键词:植物多糖,研究现状,发展展望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lant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separation purification method,briefly describes theresearch status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plant polysaccharide,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plant polysaccharides.Keywords:plant polysaccharide,research situation,development prospect 多糖研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们对于多糖这一类重要的生命物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使这一学科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多糖根据来源可分为动物多糖、植物多糖、微生物多糖,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和微生物的细胞壁中。

植物多糖因其来源广泛,无细胞毒性,应用生命体后毒副作用小、药物质量可通过化学手段进行控制等优点成为当今新药及功能性保健食品和绿色食品添加剂发展的新方向。

目前对于植物多糖的研究大体分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植物多糖的测定、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植物多糖的应用。

1、植物多糖的测定植物多糖的测定包括提取和分离纯化的研究、植物多糖的纯度鉴定及相对分子量的测定、植物多糖的含量测定、植物多糖的结构分析。

1.1提取及分离纯化1.1.1提取由于大多数植物多糖都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对于植物多糖的提取通常是用水、盐或者稀酸液、稀碱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提取。

多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多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多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多糖。

多糖,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样子,其实它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

你们知道吗?多糖可是我们身体的好朋友,像淀粉、纤维素这些都是它的一部分。

想想看,早上那碗香喷喷的燕麦粥,里面就含有不少的多糖。

多糖可是让我们的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像马达一样推动我们一整天的工作和学习。

说到多糖的发展,哎呀,这可真是个让人激动的故事!过去多糖的研究可是比较冷门,没多少人关注,大家都觉得它不过是些“糖”,有什么了不起的。

可现在呢,情况可大变样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家开始意识到多糖在医疗、食品、甚至化妆品中的潜力。

比如说,肚子不舒服的时候,医生可能会推荐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东西,这样能帮助消化。

这不就是多糖在发光发热吗?多糖的种类可多得很,像是海藻提取的多糖、菌类里的多糖,还有很多植物中也藏着它们的身影。

科学家们在研究这些多糖的时候,简直就像是在寻宝,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比如,有些多糖还能增强免疫力,听到这儿是不是觉得很神奇?这就像是给你的身体加了一层保护膜,让你不怕小病小痛。

再比如,某些多糖还能降低血糖,让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真是功德无量啊。

咱们再来聊聊多糖的未来。

未来的多糖发展可不是简单的加加减减那么简单,更多的是科学家们想要通过基因工程等高科技手段,来设计出更高效、更健康的多糖。

想象一下,未来可能有一种多糖,它能直接给你提供能量,还能让你保持苗条,真是太棒了!这就像是把美食和健康结合在一起,简直是双赢。

不过,朋友们,咱们也得注意,多糖虽然好,但也不是说吃得越多越好。

过量摄入可会引发肠胃不适,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就像过于甜的糖果,吃多了可就要上火啦。

适量、均衡,才是王道。

这就像喝酒,喝酒要有度,不能喝到头晕眼花的地步,喝着喝着就变成了“酒鬼”。

所以,咱们要学会智慧地选择,不能一味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

再说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尝试一些富含多糖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尤其是燕麦和豆类。

真菌多糖的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真菌多糖的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真菌多糖的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zaq摘要:真菌多糖因其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最有开发前途的保健食品和药品新资源。

本文从其提取纯化、构效关系、生物活性以及其真菌多糖的开发利用现状和研究前景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真菌多糖;提取纯化;构效关系;生物活性前言: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的,由10个以上的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多聚物。

大量的药理实验表明,真菌多糖化合物具有免疫增强与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抗衰老等作用,其中对多糖免疫增强作用机制的研究最为成熟,已深入到分子和受体水平[1]。

随着对真菌多糖功效的更深入的了解,真菌多糖必将被应用于更多领域,尤其是制药及保健品行业。

目前,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国在真菌多糖的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的真菌多糖研究近年来也有很大的进展,但对多糖的研究仍多偏重于药用多糖的提取、分离、精制、化学组成等方面,大多数品种尚处于实验阶段或仅用于滋补品和饮料,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1 真菌多糖的提取纯化技术1.1 预处理为了提高多糖的溶出率以及去除干扰性成分,通常在正式提取之前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比如:减小样品粒度—对子实体进行粉碎、对菌丝体进行匀浆、研磨、对细胞或孢子进行超声波破碎和酶解等;用石油醚、乙醚等溶剂除去脂溶性杂质;用85%乙醇除去单糖、低聚糖及苷类[2,3]。

1.2 提取一般多糖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可以用冷水也可采用热水浸提法,热水浸提法具有多糖溶出率较高、有机溶剂使用量少、对多糖活性破坏小、操作简便和节约等优点。

水提取的多数是中性多糖,用碱提法可以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酸性条件往往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提取时应该尽量避免采用酸提法[4]。

根据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多糖进行分离。

对于蛋白多糖,可利用酶提取法提取多糖,如在提取液中加入果胶酶等单酶或双酶。

或者用复合酶法,在水溶液中先加入中性链蛋白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酶解后提取多糖[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糖分离鉴定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多糖是存在于自然界的醛糖和(或)酮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一起的聚合物。

多糖是一切有生命的有机体必不可少的成分,它与维持生命的种种生理机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植物、海洋生物及菌类等来源的多糖已作为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出现,各种多糖所具有的抗肿瘤、免疫抗凝血、降血糖和抗病毒活性已相继被发现。

多糖的生物活性
多糖与蛋白质一样,具有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结构,具有一定的生理和生物学活性,概括起来多糖的生物活性包括:免疫调节性、抗肿瘤活性、降血糖活性、降血脂活性、抗病毒活性、抗衰老活性(抗氧化活性)、抗疲劳、抗突变活性,除此之外,还具有其他生物活性,包括抗凝血、抗炎、抗菌、抗惊厥、镇静等作用。

免疫调节功能。

由于现代医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人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免疫系统紊乱,会导致人体衰老和多种疾病的发生。

植物多糖是一种免疫调节剂。

多糖对肌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包括激活巨噬细胞,激活网状内皮系统,激活T和B细胞,激活补体,促进干扰素的生成,促进白细胞介素的生成,诱生肿瘤坏死因子等。

I.降血糖、血脂活性植物多糖能够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影响糖代谢酶的
活性,促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作用,抑制糖异生。

例如玉米多糖、高
山红景天中提取的多糖均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南瓜多糖也能有效控制
糖尿病的症状,而且疗效不错。

II.抗菌、抗病毒活性。

许多多糖对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如艾滋病毒、单纯疤疹病毒、流感病毒、囊状胃炎病毒等。

例如硫酸多糖(夏枯草中分
离)具有抗HIV作用,科学家们还进一步发现硫化多糖能从多个环节和步
骤干扰HIV对宿主细胞的侵袭,并对HIV有很高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III.抗衰老活性。

多糖类化合物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

科学家们己从某些中药中得到了多种多糖类化合
物,不但能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证实了有些多糖确实有抗老延寿
的作用。

IV.其他作用。

植物多糖除具有上述主要生物活性外,还具有抗凝血、抗炎、抗惊厥、镇静、止喘及保肝的作用。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
种类繁多的植物多糖,存在于植物中的部位不尽相同。

一般植物细胞壁比较牢固,在提取前需进行专门的破细胞操作,包括机械破碎(研磨法、组织捣碎法、超声波法、压榨法、冻融法)、溶胀和自胀、化学处理和生物酶降解。

因此,植
物多糖提取的研究中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酸提法、碱提法、酶解法、超滤法、超声波强化法、微波法。

I.溶剂提取法是从植物中提取多糖的常用方法,溶剂提取法一般应遵循相
似相溶的原则。

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在所有溶剂中,水、乙醇是
典型的强极性溶剂,对植物组织的穿透力强,提取效率高,在生产上使
用安全。

溶剂提取为常用的传统方法之一,有自身的优点。

如不需特殊
设备、成本低等,但此法往往提取效率低且费时,因此,近年来,伴随
着现代工业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现代高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植物
多糖的提取中。

II.有些多糖适合用稀酸提取。

如海篙子多糖、茜草多糖提取研究中,发现相对于水提,以稀酸提取多糖产品纯度较高。

但酸提法有其特殊性,只
在一些特定的植物多糖提取中占有优势,目前报道的并不多。

而且即使
有优势,在操作上还应严格控制酸度,因为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
糖苷键的断裂。

III.有些多糖在碱液中有更高的提取率,尤其是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及酸性多糖。

采用稀碱提取多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为防止多糖降解,常
通以氮气或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

碱提优势也是因多糖类的不同而
异。

与酸提类似,碱提中碱的浓度也应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有些多糖在
碱性较强时会水解。

另外,稀酸、稀碱提取液应迅速中和或迅速透析,
浓缩与醇析而获得多糖沉淀。

IV.酶提法。

酶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项生物技术,在多糖的提取过程中,使用酶可降低提取条件,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中分解植物组织,加速
多糖的释放或提取。

此外,使用酶还可分解提取液中淀粉、果胶、蛋白
质等非目的产物,常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酶提法的
优势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因此有众多关于各种酶在多种植物多
糖提取中的应用的报道。

此外,新酶的开发利用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V.超滤法。

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所采用的超滤膜能够从水和其他液体中分离出很小的胶体和大分子。

由于超滤膜具有不对称微孔结构,且采
用摩擦流道和湍流促进结构,减少膜污染,使得在分离过程中大分子溶
质和微粒(如胶体,淀粉等)随溶液切向流经膜表面,而小分子物质和溶
剂则在压力驱动下穿过致密层上的微孔而进入膜另一侧,因而超滤膜可
以长期连续使用并保持较恒定的产量和分离效果。

将超滤膜用于多糖这
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具有不损害活性、分离效率高、能耗低、设备
简单、可连续生产、无污染等优点。

超滤浓缩与传统的加热浓缩相比具
有如下优点:浓缩条件温和,多糖损失小,速度快,节约能源,浓缩的
同时可除去小分子杂质和色素。

VI.超声提取是应用超声波强化提取植物多糖的方法。

当超声波振动时能产生并传递强大的能量,引起媒质以大的速度加速进入振动状态。

使媒质
结构发生变化,促使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中,同时,超声波在液体中还会
产生空化作用(即在有相当大破坏应力的作用下,液体内形成空化泡的现
象)。

空化泡在瞬间涨大并破裂,破裂时吸收的声场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和
极小的空间内释放出来,形成高温和高压的环境,同时伴随有强大的冲
击波和微声波,从而破坏细胞壁结构,使其在瞬间破裂,植物细胞内的
有效成份得以释放,直接进入溶剂并充分混合,从而提高提取率。

此外,
超声波还产生许多次级效应,如热效应、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
生物效应、凝聚效应等也能加速植物有效成份在溶剂中的扩散释放,有
利于提取。

与常规提取法相比,超声波提取可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
率,所以超声提取在植物多糖的提取中得到广泛应用。

VII.微波提取。

微波是频率介于300MHz -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微波提取的原理是微射线辐射于溶剂并透过细胞壁到达细胞内部,由于溶剂及细
胞液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细胞壁的
承受能力时,细胞壁破裂,位于细胞内部的有效成份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传递转移到溶剂周围被溶剂溶解。

此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是强化
固液提取过程颇具发展潜力的一项新型辅助提取技术。

VIII.多糖的工业化生产。

日本科研人员通过离体培养晚香玉的花瓣衍生细胞可以大量产生胞外多糖。

这些多糖主要由含葡糖醛酸、甘露糖、阿拉伯
糖、乳糖、葡萄糖和木糖的酸性多糖组成,研究人员通过植物细胞培养,
利用最高水平的代谢物生产进行多糖的生产。

植物多糖的开发
丰富的植物资源使我国在植物多糖的开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低廉的原料成本为多糖提取的工业化、产业化的应用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市场上含量为30%的多糖, 其价格为每公斤1000 元人民币左右。

1997 年全球从植物中提取的多糖类药物销售额达73 亿美元。

据不完全统计, 到2010 年我国保健品市场销售额将达1000 亿元人民币, 其中植物多糖将是极有应用潜力的资源之一。

I.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活性多糖一定剂量时可治疗疾病, 从植物中大规模
提取具有药理的植物多糖, 经过浓缩、纯化、干燥等工艺制成各种胶囊、
针剂、片剂、栓剂、软膏等。

根据多糖独特的理化性质,如易制成凝胶、
高渗透压、高黏度吸附性, 制备人工血液; 药物的缓冲剂、稳定剂、悬
浮剂; 人工皮肤和医用透析膜等。

II.在保健食品方面的应用活性多糖少剂量可防衰老, 是抗衰老增强免疫佳品。

所以可将多糖作为重要的保健品进行开发。

在工业化生产中, 可
直接制成高浓度的多糖粗提液, 然后进一步加工制成饮料口服液, 或作
为营养强化剂直接加入食品中作为特殊人群的保健食品, 使之由药品向
功能性食品转化。

III.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多糖可作为果蔬的涂漠剂及可食剂的包装材料; 工业上的凝聚剂、润滑剂和水滞留剂, 例如白芨多糖可作为润滑剂、保湿
剂而应用于石油和化妆工业。

展望
植物多糖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活性物质, 其最大优点是毒副作用小, 来源广泛。

目前已有香菇多糖、猪苓多糖、云芝多糖、灰树花多糖、裂隙葡多糖、牛膝多糖等应用于临床, 它们在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抗氧化、抗溃疡、降血糖等方面的作用使多糖类药物显示了诱人的前景。

我国多糖资源丰富, 尤其是来源于中草药的植物多糖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随着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合成、药理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 多糖类药物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