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包生产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食用菌安全现状分析

食用菌安全现状分析食用菌是指人们可以食用的真菌,因其营养价值丰富,风味独特而备受青睐。
然而近年来,食用菌市场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食用菌的安全问题。
本文将从食用菌的生长环境、种类、质量安全等角度分析当前食用菌的安全现状,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1. 生长环境对食用菌的安全影响食用菌的生长环境对食用菌的质量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食用菌对温度、湿度、光照、酸碱度等参数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食用菌的生长和质量。
例如,如果食用菌生长的环境过于潮湿,就容易滋生真菌病,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生产者们应该通过控制生长环境,提高食用菌的生长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2. 食用菌种类及其安全性食用菌种类繁多,每种食用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应的环境要求,也有着不同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在食用菌市场中,较为常见的食用菌有金针菇、香菇、杏鲍菇、草菇等。
这些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例如,某些金针菇贩卖商为了让金针菇看起来干净,会用洗洁精等清洁液进行清洗,从而影响了金针菇的安全性。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该选择大型正规的商家,保障自己的健康。
在食用菌生产流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 农药残留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为了预防虫害,农民们通常会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导致药物残留,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生产商应该在生产过程中规范农药的使用和撤药时间,保障食用菌的品质安全。
3.2 采摘不当食用菌在采摘、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采摘不当易导致食用菌变质腐烂。
因此,生产商应该在采摘时选择成熟度高、质量好的食用菌,并采用无菌采摘等技术,保障食用菌的品质安全。
3.3 加工污染加工过程中,如果环境不洁净或者操作不标准,就会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
例如,加工人员不洗手、人员过度拍打菌株或使用不干净的加工设备,都可能导致食用菌污染。
生产商应该通过加强员工卫生意识、规范化加工流程等方式,提高食用菌的品质安全。
浅谈食用菌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食用菌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年第08期食用菌具有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保健效果明显,是一种绿色产品。
食用菌生长周期比较短,在短期内就能大量繁殖。
目前,食用菌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
1食用菌栽培问题1.1菌体感染情况严重目前,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感染问题较为严重,影响了食用菌的产量及食用安全。
导致食用菌菌体感染主要有4个原因。
第一,未做好培养基的消毒工作。
在制备培养基时,未及时清理培养袋上的杂菌,使杂菌野蛮生长,与食用菌共同争夺养分,抑制了食用菌的生长。
第二,接种人员未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杂菌密布在培养袋口,对食用菌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未严格筛选菌种,部分人员没有严格筛选菌种,食用菌菌种中混入了杂菌。
第四,食用菌栽培区域条件有限,场地环境不适合培养食用菌,导致杂菌数量较多。
1.2接种不当接种不当对食用菌产量有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没有科学选择培养料,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培养料中的水分,导致接种后菌丝不萌发。
第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培养料的pH值,导致培养料pH值不利于食用菌生长。
第三,没有合理控制菌种用量,在培养食用菌过程中,菌种接入量过少。
1.3菌丝生长受限在食用菌培养过程中,常常出现菌丝生长受限的情况。
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第一,操作人员培养料装袋过多,菌袋捆扎过紧,导致菌体呼吸受到影响,菌丝生长受限;第二,没有按照食用菌的栽培标准控制栽培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菌丝生长。
2提高食用菌产量的有效措施2.1降低杂菌感染概率首先,选择合适的培养料。
以保证培养料新鲜。
同时,还要适当处理培养料,对于较为粗糙的培养料,可剔除内部的坚硬杂质。
装袋动作要轻柔快速,避免培养袋破损,减少杂菌感染,结束后要做好消毒灭菌工作。
合理选择菌种,提高菌种品质。
在接种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确保操作规范,并做好接种用具的消毒工作,避免杂菌侵入。
2.2规范接种步骤首先,合理选择培养料,保证菌种吃料、发菌。
黑木耳菌包生产成败的十大细节

⿊⽊⽿菌包⽣产成败的⼗⼤细节在⿊⽊⽿菌包⽣产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容易被⼤家忽视。
下⾯我们综合整理⼀下供⼤家参考,有则改之,⽆则加冕!⼀、原料过粗最近东北地区⽣产⿊⽊⽿所⽤的⽊屑颗粒过⼤,有些地区直接拿⽤于⽣产⾹菇的削⽚来⽣产⿊⽊⽿。
隐患:⿊⽊⽿装袋以后造成微孔过多,极易引发链孢霉泛滥。
解决⽅案:1 、购买原料的时候要买直径6毫⽶筛⽚粉碎下来的料。
2、已经买到⼤颗粒削⽚的能再次粉碎就再次粉碎。
3、如果没有条件就需要加30%的带锯沫。
⼆、拌料不匀现在还是有很多没有使⽤机械搅拌机拌料的农户由于⽣产量⼤,为了所谓的提⾼效率,直接将⽊屑倒出摊开然后把需要加的附料麦麸或稻壳粉⽯灰、⽯膏加⼊⼀层,这样堆制3-5层,不经过⼲拌⽽直接浇⽔,堆制。
隐患:⿊⽊⽿菌袋萌发以后会出现截料现象、菌丝萌发吃料不齐。
形成斑块状的“花腰”现象。
影响后期产量。
解决⽅案:只有⼀个办法就是多搅拌,拌匀为⽌。
三、预湿不透有些地区直接本就天寒料冻,拌好料以后⽔分没有安全侵⼊⽊屑中。
就开始装袋灭菌。
隐患:灭菌时容易造成灭菌不彻底,⽽导致杂菌感染。
解决⽅案:提前将冻料缓开,提前预湿。
需要注意的是预湿不是提前拌料,⽽是只将⽊屑预湿,如果提前也把麦麸、⾖饼粉等附料加⼊就容易导致料腐败变酸。
四、灭菌不彻底灭菌时通常包括灭菌柜、灭菌锅、太空包(简易锅 )所有这些统称为灭菌容器,灭菌容器内码放菌棒密度过⼤,使锅内通汽不流畅,形成灭菌死⾓多。
灭菌过种中不排冷汽或排冷汽时间短,容易造成锅内产⽣假压。
隐患:灭菌不彻底极易引起各种杂菌滋⽣、泛滥。
解决⽅案:减少灭菌容易内的码放密度,延长排冷汽时间。
需要注意的⼀点就是灭菌过程⼀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操作,⽆论是⾼压灭菌、还是常压灭菌⼀定要做到达温⾜时。
五、鉴别菌种⽣产⽊⽿成败的第⼀关就是菌种质量关,如果菌种不好,其它环节做的多么完善也等于“0”,隐患:菌种不好则全军覆灭。
解决⽅案:学会鉴别菌种质量,简单介绍⼀下⿊⽊⽿菌种鉴别⽅法:⽊屑袋装菌种挑选菌丝洁⽩、浓密,没有红、黄、绿、⿊等杂⾊,没有出现原基、没有出现袋料分离现象,菌袋内培养基坚实,质密的菌种,并且菌袋表⾯没有微孔。
食用菌菌种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食用菌菌种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摘要:食用菌产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在我国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以及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新亮点。
基于此,结合辽宁省朝阳市实际,分析其食用菌菌种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关键词:食用菌;菌种企业;安全生产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区,属于干旱地区。
土地自然类型多样,属山地、丘陵、岗地、川地与平地交错分布,土地利用类型亦是多元化,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该地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降水偏少,全年平均气温5、4~8。
7℃,年均日照时间2850~2950h。
食用菌产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在我国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以及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新亮点,尤为适合朝阳市推广。
1朝阳市食用菌菌种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朝阳市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生产面积逐渐扩大,菌种生产经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目前,朝阳市有省级发证的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企业6家,从业人员近1000余人,生产一(母种)、二(原种)、三级(栽培种)食用菌菌种。
朝阳市的食用菌生产企业每年生产的食用菌菌种在40万L以上,主要用于工厂化食用菌的生产,仅金针菇、杏鲍菇年产量就达到了2、768万t,平均单日产出70。
000余t,产品远销到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等全国十几个省区。
食用菌菌种企业生产经营的平菇、黑木耳等菌种,每年带动6万多农户进行食用菌的露地和保护地生产,大大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鉴于此,加强对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的安全监管,防止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切实做好朝阳市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需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的职责。
2朝阳市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1)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2)安全生产制度执行力度不够;3)关键生产环节和关键生产措施隐患排查不到位;4)关键设备检修管护不到位。
3朝阳市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3、1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食用菌菌种安全生产标准规程。
食用菌安全现状分析

食用菌安全现状分析食用菌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能。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食用菌的需求不断增加,食用菌行业的发展也日渐壮大。
食用菌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尤其是在野生食用菌采摘、农药残留、品质安全和生产环节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隐患,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食用菌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食用菌安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食用菌安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途径,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一、野生食用菌采摘安全隐患严重野生食用菌采摘一直是我国乡村居民的传统习俗,因而成为了我国食用菌市场的一项重要来源。
在野生食用菌采摘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采摘者缺乏专业知识,存在误食毒菌的风险。
采摘地的环境问题也很严重,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会对采摘的食用菌产生污染。
野生食用菌采摘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建议:对野生食用菌的采摘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加大对野生食用菌采摘者的安全教育力度,提高野生食用菌采摘者的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
对采摘地的环境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食用菌的安全。
二、农药残留问题频发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以保证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由于部分生产者对农药使用不规范,导致食用菌产生农药残留的问题。
农药残留是食用菌安全问题的一大隐患,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建议:加强对食用菌生产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标准,确保农药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加强对食用菌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调查和处置。
三、食用菌品质安全问题仍存食用菌的品质安全一直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因为食用菌的贮藏条件特殊,如果存储不当,很容易生长霉菌和细菌,影响食用菌的品质和安全。
由于食用菌的营养特点,一些食用菌易感染毒素,导致食用菌变质、发霉。
这些问题都给食用菌的品质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建议:加强对食用菌的贮藏和加工环节的管理,确保食用菌的品质安全。
加大对食用菌存储条件和期限的监管,提高消费者的安全保障。
食用菌生产安全隐患及防控措施

1 . 2 灌南大 火
事件 : 据 中国 消 防在 线 报 道 , 2 0 1 3年 8月 7 日 凌晨 , 位 于江 苏省 连云 港市 灌南 县 的某食 用 菌有 限 公 司 生产 车 间突燃 大 火 , 火 势 凶猛 。县 消 防中 队接 到报警 后 迅 速赶 往 现场 扑 救 。 经过 消 防官 兵 5个 多小 时 的艰 苦 鏖 战 , 大火被彻底扑灭 , 幸 运 的 是 火
1
分 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食 用菌 安 全 生产 典 型 案例 及 原 因
1 . 1 火 烧香 菇 寮
事件 : 据台湾 T V B S电视 台报道 , 台中新社古堡 后 方大 约2 4 0 0 m 2 的香菇 寮 , 2 0 1 4年 1 月 5日中午 突 然起火 , 香菇寮都是木头和塑料网搭盖而成 , 风势助 燃, 火势迅速 漫延 , 大火、 浓烟直 冲天际 。 损失 : 烧 毁 4户香 菇 寮 , 2 4 0 0 m 2 的香 菇 寮 因为
时也要 提 高安全 生 产 意 识 , 要坚持安全第一、 预 防 为主 的方针 , 加 强 安 全 生 产管 理 , 完善 安 全 生 产 条 件, 确 保菌 业安 全 生产 。 2. 2 大 力 宣传 加大 菌业 生产 安全 及 防火知 识宣 传力 度 , 对于 简 易养菌 室木 架结 构 、 塑料 布 和草帘 子等 易燃 建筑 材料 周 围 6 m 以上 防 火 间距 , 注 意 防 止 上 风 头 火 源、 未 燃尽 烟 头 和机 动 车 辆 尾 气 引燃 , 地 火龙 点火 处、 火炉 、 热风炉、 锅 炉装 煤 口 2 m范 围内无 可 燃物 ( 包 括采 用 简易结 构建 筑外 墙 ) , 烟 囱与 房屋接 触部 位绝 缘 防火处 理 , 烟 囱排 烟 口设 置 防 火金 属 筛 网 , 养 菌室 一 氧化碳 中毒 、 电路 引 起 火 灾 、 点 燃 药 剂 防 火、 锅 炉烧 干后 添水 引发爆 炸 、 药物 中毒 、 养 菌室 菌 架 倾倒 等安 全生 产 知识 。
食用菌类栽培技术中的生物安全与防范措施

食用菌类栽培技术中的生物安全与防范措施食用菌是一种重要的营养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菜肴中。
然而,随着菇农对于食用菌的大规模种植,生物安全和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食用菌类栽培技术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生物安全问题1. 病虫害防控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白僵菌、黑痣菌、蚜虫等。
这些病虫害会严重影响菇农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建立病虫害防控体系至关重要。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进行栽培,提高植物的抵抗力;- 积极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如利用益生菌、昆虫捕食者等来控制病虫害;- 定期检查菌床和菇棚,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虫害的菌株。
2. 消毒措施在食用菌类栽培过程中,菌棒和菌种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如果消毒不彻底,会导致菌种受到污染,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
采取以下消毒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污染:- 使用高温高压消毒器具进行消毒;- 严格控制操作人员的卫生环境,保证双手清洁;- 定期对菌床和菇棚进行清洁和消毒。
二、防范措施1. 严格管理栽培环境为了保证食用菌的生长环境,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
包括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以提供最理想的生长条件。
同时,需要注意防止外界的污染,避免异物进入菇棚。
2. 健康检测和隔离食用菌栽培场地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测,并对发现的病害进行隔离处理。
在检测和隔离期间,应关闭相关区域,限制人员和设备的进入,以避免病菌传播。
3. 采取安全饲养和管理措施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饲养和管理措施,确保菌棒和菌种的质量。
这包括:- 使用无农药残留的基质和菌种;- 定期检查并控制菌床的温度和湿度;- 保持菌棚内良好的通风和卫生环境;-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和卫生习惯。
三、总结食用菌类栽培技术中的生物安全和防范措施是确保食用菌品质的重要环节。
通过病虫害防控和消毒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食用菌行业火灾风险分析及防控

食用菌行业火灾风险分析及防控作者:戴东楠李庚真邵斐豪来源:《消防界》2019年第12期摘要:本文从实际生产出发,针对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火灾风险点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帮助食用菌生产企业从建筑设计、生产运营、安全管理、消防配备等多个角度减小或规避火灾风险。
关键字:食用菌;火灾风险;防控一、行业背景分析食用菌是指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
我国食用菌生产主要有传统农户生产模式、“企业+农户”模式和工厂化生产模式三种,传统农户生产模式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生产模式。
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已经逐步实现了转型升级,设施化、标准化及工厂化等逐步取代了家庭式的栽培模式。
在食用菌生产专业化分工的过程中,智能化、成套化已经成为了食用菌生产装备的发展方向,规模化、工厂化生产能够保证产业更好地迎合当前的发展趋势。
二、行业火灾风险分析(一)主要生产建筑、工艺、设备火灾风险以某大型菌菇生产企业为例,主要生产建筑包括:原料配置拌和车间、装瓶车间、灭菌车间、冷却车间、接种车间、培养房(室)、搔菌车间、生育室、采集车间、包装车间、冷库,除前期的原料配置及后期包装储存,其余工艺流程多集中在单个建筑内。
主要附属建筑设施包括动力中心、压缩机房、锅炉房等。
车间内部的主要生产设备包括灭菌炉、风机、空调、自动传送设备、电叉车堆高车等。
主要生产流程包括:配料-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搔菌-出菇-包装。
由于食用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为特殊,培养室内需要保持特定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含量,温度、湿度均需要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因此空调、风机、加湿设备等需要保持持续的运行。
食用菌生产企业中厂房建筑、生產设备、公用设备、辅助设施等固定资产在企业整个资产中占比较高,工厂化的生产规模往往较大,生产集中程度高,较易形成风险叠加及累积,又由于生产安全认知不足、安全管理缺乏,其火灾风险特点较为明显:一是初期救援能力有限,二是灾害蔓延控制难度大,小事故处置不善演变成较大乃至重大事故的风险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菌包生产中潜在的安全隐患
食用菌生产中潜在的安全隐患,首先我们要清楚都存在哪些隐患,然后再逐一排查,进行整改。
争取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
一、火灾
致富千日功,火烧当日穷,夜夜防盗,时时防火,这些古训说的是防火的重要性。
无论哪个行业注意用火安全是第一要素。
在食用菌菌包生产中也是一样的。
无论是工厂化还是小作坊,都要把防火作为第一要事来抓。
菌包厂容易引起火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厂房施工电焊残渣,火星引燃易燃物。
也包括切割机、角磨机操作时飞溅的金属残渣飞屑。
2、锅炉房燃料存放区,锅炉残残渣、余灰没有完全熄灭的处置不当,也非常容易引起火灾。
3、培养基原料存放区主要是木屑、麦麸、棉壳等易燃品,这些区域内的火灾隐患多数是由于未熄灭的烟头所导致的火灾。
4、防止人为因素纵火,小孩玩火不甚失火。
5、化学药品存放、使用不当,主要是烟雾剂型,也包括硫磺。
尤其薰海绵塞时更要谨慎。
还有酒精灯、酒精使用不当也容易引起火灾。
6、电器短路、电线老化甚至电器爆炸引燃周边易燃物而导致火灾发生。
7、养菌室的地火龙、热风炉冒烟,出火的地方都要进
行及时修缮。
尤其是木制养菌架,大棚养菌室更要注重防火隐患。
8、消防栓保证时时有足量的水,备齐灭火器材,放置醒目位置。
对人员普及灭火知识。
定期进行救火演练。
二、用电安全
电老虎,看不见,之所以被称为老虎,是因为电比老虎更可怕,每年因触电死亡的人比被老虎咬死的人还要多。
所以注意用电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在安全用电方面归纳起来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架设电线时要请专业电工来操作、安装,这是必要的。
2、机器设施所配用的电机、电线要经常检修,不要超符合应用。
3、用电设施,没有必要常开的要做到工停电断,人走灯关,其中包括生产车间的搅拌机、筛料机、装袋机、传送带等,居住区的电水壶、电热毯包括手机充电器,不用的时候也要从插座上拔下来。
4、维修电路、电器时的电闸箱要有专人看守,这是重中之重。
每年都会出现有人在维修线路,不知情的人合闸后发生事故的事情发生。
5、漏电保护器要定期检查,发现有隐患立即排除。
三、用药安全这里说的药品主要是消毒剂、杀虫剂,使用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说明书使用。
1、在使用消毒剂对养菌室、养菌车间消毒时,首先注
意防止火灾发生,使用金菇宝消毒剂来对养菌室、发菌车间消毒处理就不会发生因为消毒药品而发生火灾的事情。
还要注意人身安全,我们在上一篇文章里已经讲过,使用消毒药品进行厂区消毒时需要两人结伴操作。
2、杀虫剂最可怕的就是磷化铝,无色、无味,巨毒。
有一部分人认为菌棒遭遇螨虫危害用磷化铝薰杀。
我个人觉得宁可不要这批菌棒也不能用磷化铝,因为稍有不甚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如果要预防螨虫,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黑木耳拌料专用防虫灵、其它食用菌类可以用食用菌拌料专用防虫灵。
效果都非常好。
并且是生物制剂,无农药残留。
四、机器设施。
车辆,铲车、装袋机、搅拌机等操作使用不当都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1、进出厂区的车辆无论大小,都要减速慢行。
2、铲车(装载机)使用结束时要把在壁放下。
3、装袋机、搅拌机等机械设施出现卡料,停止工作时一定要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维修时一定要把禁止机器切断电源,开机时要提醒机器周边所有人员注意安全。
4、厂房支架,养菌架。
厂房建设时需要有严格按照建筑标准执行,养菌架加固。
立柱下都要垫实。
5、高压灭菌锅炉要有专业人员使用,严格按照锅炉工、锅炉房制度标准执行。
五、煤气中毒
1、煤气罐使用完毕阀门关死。
2、不要取煤碳火取暖。
六、食品安全。
1、采购粮食、蔬菜,肉类、副食、水果等需要索要票据,确保来源可靠,有据可查。
2、餐具消毒。
人员用餐结束对餐具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3、食材留样,对于每餐吃剩下的食物,材料留取样品,放在冰箱里保存最少24小时。
4、厨房上锁。
目的是防止闲杂人等进入厨房,带入杂菌病毒等。
七、狗咬伤人、很多食用菌菌包厂都养狗,无论大、小都有咬伤人的隐患,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要严格注意,咬一口一千多,还不包括精神费。
不得不防。
八、保险
1、工作人、上岗前需要身体检查,有健康证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即保障员工,又保障自己。
2、财产保险包括房产、车险等。
九、选址、建厂时先要考虑自然环境所带来的风险,例如:山洪、地震、水浸、风灾等多方面因素。
有些厂一下雨,厂区、车间,大棚就进水了。
是连泥带水。
不家的厂房被雪压垮了,被水冲了。
这些灾难说是天灾也是人为先址不当造成的。
十、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安全隐患欢迎朋友们留言补充。
(文/杨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