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的机械化技术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

一、金耳工厂化栽培的定义
“金耳工厂化栽培”实质上是一个专有名词,所谓工厂化即工业化之意,并非工厂里栽培食用菌,它具备现代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的特征。
“金耳工厂化栽培”是指在选育稳定的、高度一致性的优良品种前提下,提供适宜生长环境、分阶段处理流程工艺、定时定量的生产过程,集智能化、自动化、机械化、规模化于一体的不受季节影响的连续栽培方式。
二、金耳工厂化栽培的特征
金耳工厂化栽培是是一种高度集约的栽培方式,大幅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生物转化率和商品率。
主要具有以下3个特征:
(一)稳定、一致、连续的周年化生产
产量和品质稳定,出菇一致性程度高,可连续周年化生产,是金耳工厂化栽培与其他形式栽培最显著的区别。
稳定性、一致性和连续性是金耳工厂化栽培的最基本属性。
(稳定和一致性是行业的技术桎梏,品种选育是关键)
(二)生长周期恒定,产品高度集约
金耳工厂化栽培的生长周期是相对恒定的,完全可以根据销售需求实现每日恒量生产,从而打破自然农发栽培或设施栽培过程中,产量大幅波动起伏的现象。
同时,金耳工厂化栽培也是一种高度集约的栽培模式,通过立体多层式的栽培,其生产效率比传统模式高出约40倍。
(三)分区流水化作业,设备自动化程度高
整个工厂一般分为5大区域:拌料、装袋、灭菌区,接种区,培养出菇区,采收入库区,打包销售区。
各区所涉及设备自动化程度均较高,满足各区域工艺流程要求,开展流水化、标准化作业。
食用菌工厂化都有哪些设备?

•食用菌工厂化都有哪些设备?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传统方式生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应用了大量的设备,这些设备都是不同的工厂生产的,食用菌生产者首先要了解这些设备的用途和基本常识,再根据生产工艺将这些完全不同的设备合理的组合起来,这样才能建设出一条合理高效的生产线。
1、食用菌袋栽生产线不同品种的菌袋规格不一样,装袋生产线的区别主要就在于装袋机的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最近几年中国食用菌袋栽生产线设备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基本可以实现自动套袋、自动套环、自动盖盖、自动接种、自动上下架等。
2、食用菌瓶栽生产线食用菌瓶栽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一定要选择瓶栽方式,瓶栽生产线的规格主要在于使用培养瓶的大小,瓶栽生产线设备主要来自韩国和日本,这几年瓶栽生产线的价格下降了很多,但这部分投资占整个瓶栽工厂整体投资的比重并不大。
3、菌种生产设备这部分的设备比较繁杂,小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试验台、显微镜等,如果是液体菌种工艺还需要有气源系统、发酵罐等,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重中之重,泽海菌业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菌种生产设备尽量选择中等以上水平的品牌和厂家。
4、灭菌锅因为灭菌时间长的原因,现在很少使用常压灭菌锅的了,高压灭菌锅分为圆锅和方锅两种,圆锅的特点是比较节能,而方锅的特点是方便进出,大型食用菌工厂一般都选用方形灭菌器,方形灭菌器本身不能加热,需要配备蒸汽锅炉。
5、净化工程净化,已经成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离不开的设备了,冷却室、接种室、菌种室等都必须采用净化工程,这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核心,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净化,还在用大量的药物熏蒸,还能称之为食用菌工厂化吗?6、制冷设备制冷设备是用来降低培养室或者出菇房温度的,以达到为食用菌生长提供最合适温度的目的,特别是一些低温出菇的食用菌品种,如金针菇、杏鲍菇等对制冷设备的要求就更高,制冷设备分为单机组和中央空调,现在新建大型食用菌工厂一般都采用中央空调的制冷模式,在节能上有明显优势。
工厂化食用菌种植技术

工厂化食用菌种植技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特点,也就是工厂化生产可以周年、规模化生产,产量高,质量好,效率高,而且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工厂化食用菌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工厂化食用菌种植技术一、温度:为了满足食用菌在反季节种植对温度的需求,常投入大量的电费开支对食用菌的生长环境进行降温,所以种植环境的保温情况直接影响电费的开支多少。
有的投资商处于对前期投入资金的考虑采用的保温层的厚度和密度都达不到保温的要求,对建厂前期来说节约了开支,但无休止的制冷费却消耗了大量的资金。
二、湿度:工厂化种植都是利用制冷机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也除掉了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出菇车间的空气湿度要远低于蘑菇生长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为了增湿只能多次大量上水使菇体的生长和质量都受到影响,本人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解决了空气湿度难以控制的弊端,能使出菇车间的空气湿度永远保持在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三、通风:通风也是影响温度的一个主要环节,车间温度的高低很大的程度就是受通风的影响,所以处理好通风和温度的关系非常重要。
大家都知道在外间温度低时进行通风可以减少对车间温度的影响,这是一种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端是通风的时间受限制,尤其到7、8月份早晚温度相差不大采用这种方法意义就不大了。
采用热交换式通风设施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车间的温度无论在什么时候通风都能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而可以减少通风带来的温度骤变对菇体的影响。
四、光照:根据种植品种的不同车间采用何种光照方式至关重要,对于光线要求不严的品种采用日光灯照射合理调节光源的位置和光的亮度就可以了。
但是对于光照强的品种必须采用多个光源,过多的光源给各种操作带来难度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所以对于光线要求较强的品种宜采用采光板进行采光,这样即解决了过多的灯给出菇车间的操作造成的不便也解决了灯光给出菇车间带来的热量问题,也很安全。
食用菌工厂化种植的优点食用菌栽培技术栽培原料主要为农业废弃物,产品收获后的培养基又可作为绿色有机肥还田,使农业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流程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流程一、流程备料→预处理→原料配比搅拌→装袋→灭菌→强冷→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包装原料处理和搅拌1、按生产要求的规格将备好筛选后的原料进行预湿、浸泡处理。
2、将预湿后的原料按配比由传送带直接传至自动搅拌机中充分搅拌与混合。
经过20分钟后原料搅拌完毕二、装袋灭菌1、装袋:用自动装袋机装袋。
本机为圆盘容积双冲压装袋方式,把装袋作业中最繁重的装袋,压料工序用机器代替。
2、灭菌:将装好料的培养袋,用灭菌周转车送到灭菌仓中,大多数是用蒸汽常压灭菌方式,100摄氏度保温10个小时,此灭菌仓一次灭菌5000个培养袋。
三、接种发菌1、接种:灭菌结束冷却后接种,接种室经过百万级空气净化,操作人员要按严格的无菌操作进行接种。
2、发菌:把接种好的培养袋用培养周转架送至发菌车间,发菌车间可容纳60万培养菌棒,温度控制在18-20摄氏度,空气湿度65%,二氧化碳含量200mg/kg以下。
四、出菇发菌25天后,将发好的菌棒移入恒温出菇车间,在此通过对温度,光照,通风,湿度,co2含量等环境控制,经过30天金针菇就可以收了。
五、采收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只采收一茬,每个菌棒产量300-350g。
采收后的菌棒除了有机还田和做燃料外还可以用来栽培其他品种的食用菌,如:平菇、鸡腿菇等。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是一个细节决定成败的行业,菌种的培育、生产工艺、环境控制,污染防治等过程,都需要较高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例如:每种食用菌都对生长环境有特定要求,温度、光照、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等环境因子对食用菌的生长尤为重要,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需要采取不同的环境控制技术,选择合适的菌种,并进行科学的栽培,才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食用菌。
米东区食用菌种植配套机械化技术应用推广

的尖端放电。 ②空间电场防病原理。 在空间电场中的 雾汽 、粉尘 、孢子受电场力的作用而做定向脱除运
动 , 迅速 吸 附于 地 面 、 房 内结 构表 面 , 附着 在 并 菇 而
文章 编 号 :07 7 8 (0 2 0 — 0 0 0 10 — 7 2 2 1 )3 0 3 — 2
米 东 区现有 食 用菌 种植 面积 达 4 0多 万 m2以 0 ,
米东区丰富的稻草和牛粪资源为主料从事双孢蘑菇
的生产 ,比采 用 单一 的稻草 栽培 双孢蘑 菇具 有产 量
雾汽 、 粉尘上的大部分病原微生物 , 也会在孢子做定
向脱 除 运动 的过 程 中被 高 能 带 电粒 子 和臭 氧 杀死 。 在 随后 的 自动循 环 间歇工 作 中 ,空 间电场 抑制 了雾 汽 的升腾 和粉 尘 、 子 的飞扬 , 房空 间持 续保持 清 孢 菇
产生 电离作用并使空气中的大量氮气转化为氮氧化 物, 氮氧化物与水气结合形成空气氮肥 , 相当于为菇
蕾施 加 了叶 面氮肥 , 可减 少氮肥 施用 量 l %~ 0 5 3 %。 1 L C 声波助 长仪 (0台 ) . J— 2 1
食用菌种植配套机械 ,大力推广食用菌种植配套机
械 化技 术 。
到 电极 上 ,电极所 带 的高压 电能将其 迅 速杀死 。黄 色 引诱 趋 赶 黄 色 的蚜 虫 、 白粉 虱 、 潜 蝇 等 , 色 引 斑 蓝 诱 蓟 马接 近灭 虫简体 ,黑 光灯 也能 有效 的 吸引双 翅 目害 虫 、 翅 目害 虫 、 鞘 鳞翅 目害虫 、 子 、 蝇 等 害 蚊 苍 虫 。在 温 室 、菇 房 内则利 用光 控器 控制 黑光 灯 白天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农业机械化应用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农业机械化应用随着时代的推移和农业发展的进步,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在这种背景下,食用菌栽培技术也逐渐开始与农业机械化相结合,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并改善食用菌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农业机械化应用,并讨论其带来的好处和存在的挑战。
一、自动化菌种培养设备在食用菌栽培的早期阶段,菌种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培养方法需要人工操作,耗时且工作量大。
然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自动化菌种培养设备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
现代的菌种培养设备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控制温度、湿度和气体等条件,从而提高培养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这些设备还能大大减少人力投入,降低培养成本,提高菌种质量。
二、自动化环境控制设备食用菌的生长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传统栽培方式需要人工调控环境参数,既费时且易出错。
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引入,自动化环境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食用菌栽培中。
这些设备能够通过传感器检测环境参数,并根据设定的目标值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从而为食用菌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这种机械化应用不仅提高了栽培效率,还能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三、自动化灌溉和施肥系统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对于食用菌生长十分重要。
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方式需要人工操作,不仅浪费时间和劳动力,而且容易导致过量或不足的施肥。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自动化的灌溉和施肥系统得以应用于食用菌栽培中。
这些系统能够根据菌床的需求自动调节水分和养分的供应,确保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得到适当的水分和养分供应,提高生长效率和产量。
四、自动化采摘设备食用菌的采摘一直是一个繁琐且耗时的工作。
传统的采摘方式需要人工逐个摘取,无论是对工作效率还是对食用菌品质都存在一定的挑战。
然而,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动下,自动化采摘设备逐渐被引入到食用菌栽培中。
这些设备能够通过摄像头和机械臂等技术,实现自动化的采摘过程,提高采摘效率并避免人工操作对食用菌造成的损害。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环境控制技术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环境控制技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最具现代农业特征的产业化生产方式,其采用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在环境可控的设施条件下,组织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流水化作业,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周年化生产,是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
近些年来,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十分迅速,除了发展较早的上海、北京、广东继续保持领先外,江苏、福建、山东及东北等地区也后来居上,成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主要基地。
目前我国工厂化生产主要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和蟹味菇、双孢蘑菇、白灵菇等。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配套的设备生产企业发展也十分迅速,目前生产的设备包括全自动灭菌设备、整套生产流水线、液体菌种设备、空气调节设备、加湿设备、净化设备和控制系统,为食用菌工厂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国内食用菌生产设备整体上与日本、韩国还有差距,需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1食用菌工厂化生产1.1工艺流程1.2操作要求1.2.1原料混合搅拌栽培主料有木屑、玉米芯、棉子壳、甘蔗渣,营养物质有米糠、麸皮、玉米粉和少量的石灰、石膏等。
在工厂化生产的配方中,营养物质所占比率比常规栽培的要高,一般要占总量30%~40%,以尽可能提高第一潮菇产量。
基本配方1:棉子壳30%,玉米芯36%,麸皮30%,玉米粉3%,碳酸钙1%,含水量64%~66%。
基本配方2:木屑33%,玉米芯30%,米糠22%,麸皮11%,玉米粉3%,碳酸钙1%,含水64%~66%。
通过搅拌使原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取大量的水分,提高培养料自身的蓄水能力,并使物料混合均匀。
同时快速完成装瓶和灭菌,避免微生物大量繁殖致使培养料发酵酸败,改变其理化性质,影响发菌速度和产品产量。
1.2.2装瓶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均匀地装入专用塑料瓶中,并完成打孔和压盖。
目前国内使用的栽培瓶有850mL和1100mL。
金针菇大多采用1100mL大口径塑料瓶,单瓶产量已达到300g以上;1100mL塑料瓶栽培杏鲍菇,产量130~150g;850mL1100mL塑料瓶栽培蟹味菇产量分别在160g和200g 左右。
建设食用菌机械化生产基地 助推秸秆利用效益倍增

植 食 用 菌 增 收 致 富 ,镇 江 市 农 业 机 械 技 术 推 广 站 和 农 业 部 南 京 农 业 机 械 化 研 究 所 、江 苏 江 南 生物 科 技 有 限 公 司共 同承 担 完 成 了江 苏 省 农 机 三 项 工
2 红苈农祝化 21. 6 01 3
的 深度 开发 循 环 利 用 ,延 长 了产业 链 ,带 动 了下 游 产 业 发 展 ,带动 了更 多 农 民通 过 种 植食 用 菌 致
富 ,更 重 要 的 是促 进 了大 量农 作 物 秸 秆 资源 的充 分 转 化 和 利用 ,助 推 了农作 物 秸 秆 资源 经 济 效 益 倍 增 , 形 成 了 良性 循 环 ,创 造 出 了较 好 的经 济 、
2 农业有机 废弃物大 量转化 ,秸 秆利用 效益倍 增 金 针 菇 生产 用 基 质 主 要 是 棉 籽 壳 、棉 秆 、废 棉 、玉 米 秆 、玉 米 芯 、甘 蔗 、木 屑 等 ,金 针 菇 采
摘 后 的 菇渣 中 仍 有 大 量 的营 养 物 质 可 以利 用 , 为 此 ,又 以金 针 菇 菇渣 为 原 料 ,对 菇渣 进 行 深 度 开 发 ,用 于 姬 菇 、 秀 珍 菇 、鸡 腿 菇 、蘑 菇 、平 菇 等 食 用 菌 生 产 ,最 后 , 再将 菇渣 收 集 处 理 , 开 发 生 产 微 生 物 菌 肥 , 形 成 了农 业 废 弃 物 资 源 化 高 效 利
外 农 民增 收致 富 。两 年 来 ,基 地广 泛 向丹 阳 、 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生产的机械化技术
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技术是用机械手段完成食用菌栽培的技术,它将优良菌种、栽培工艺和机械化技术融为一体,是一种变人工操作为机械作业、变分散经营为集约经营的食用菌生产技术。
一、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优势
1、生产优势。
采用机械化进行食用菌生产,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可提高工效3-2 5倍,还可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在较短的时间里,生产出较多的产品,且不受季节影响。
2、质量优势。
机械化生产专业化程度高,生产稳定,净化条件优越,管理制度严格,与人工生产相比,质量上有明显的优势:⑴木屑粉碎粒度符合要求,搅拌均匀度好,装瓶、装袋松紧度优于人工生产;⑵能避免菌种积压、老化,产品污染率低;⑶机械烘烤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可达到出口质量标准。
3、经济优势。
通过机械手段,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各项费用。
通过机械切片、粉碎等工序,使得原来只能作为燃料的农林副料变为生产食用菌的主要物料,实现了产品的大幅增值,变资源优势为商品经济优势。
4、实用优势。
生产规模的大小可根据资金、销售量、经营方式、技术力量、资源条件等综合因素来确定,可用单机,也可组合设计成半机械化生产线,投资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适合于个人和单位生产,具有明显的实用推广价值。
二、生产工艺和技术要点
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以树枝、修剪条、锯木屑和刨花、玉米芯、玉米秆、麦秸、稻草、花生壳、棉籽壳等为主要原料,经机械加工成碎屑状,添加一定的辅助材料,如麦麸、米糠、豆饼、花生饼、蔗糖、石膏、碳酸钙、硫酸镁等,经机械制种、制袋、灭菌、接种、栽培、采收、加工,形成一整套机械化生产和栽培的技术规范。
1、切片工艺。
所选木料以直径小于12厘米,长度不大于2.5米为宜。
为了便于菌类微生物的侵入,发酵以及供菌丝萌发生长的有机酸形成,菇木切成段后需经一定时间的自然干燥方可切片加工。
木片的最大断面尺寸(长×宽)为60毫米×20毫米,厚(4±2)毫米,含水率在20%以上为好。
切片场所最好选择在晒场上,以便及时就近摊晒切好的木片,减少搬运量。
2、粉碎工艺。
切好的木片经摊晒风干,含水率为15%左右时即可进行粉碎。
食用菌对培养料粗细度有一定的要求,若粉碎过细,不但粉碎的生产率低,而且作为培养料时透气性差,影响菌丝繁殖;若培养料过粗,则会刺破塑料袋,引起杂菌侵入感染,同时培养料也不易压实,栽培时容易丧失水分。
经试验,作为香菇培养料,粉碎机粉碎木片时筛孔直径以2.5-2.8毫米为好;粉碎秸秆、籽壳类培养料时,筛孔直径以5-7毫米为好。
3、搅拌工艺。
搅拌的均匀度直接影响食用菌的生长,具体方法是将物料按规定配方比例称好,搅拌时先将主料投入搅拌室,含量少的固体物料沿轴向均匀投入,能溶于水的物料先溶于水后再投入,还需加入一定量的水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4、制袋工艺。
装袋一般适用于平菇、金针菇、黑木耳等的栽培,塑料袋的规格(底×高)一般为17厘米×35厘米,多选用厚度为0.04-0.05毫米,可常压灭菌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或可高压灭菌的聚丙烯塑料袋。
制棒适用于香菇、银耳的栽培。
5、灭菌工艺。
灭菌工艺一般分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
高压灭菌主要用于制作母种、原种、栽培种和带棉花塞的聚丙烯塑料袋的菌袋灭菌。
常压灭菌也称土蒸灶、消毒灶灭菌,用于聚乙烯袋灭菌。
菌袋在灶内要合理排放,袋间要留有一定间隙,使蒸汽流畅,各袋受热均匀。
灭菌温度必须在100℃条件下保持10-20小时,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6、烘干工艺。
烘干工艺也叫脱水工艺。
食用菌可直接鲜销或冷库保存,也可脱水保存。
用烘干机脱水时必须掌握好温度、时间、送风量、排湿等参数,以防止烘焦、烘熟或腐烂。
三、加工机具配置
一般农户或小型食用菌厂所用加工设备有枝条切片机、粉碎机、搅拌机、装瓶(袋)机、消毒灭菌设备、烘干设备等。
1、枝条切片机。
主要有ZQ-600型和MG-700型2种。
其工作原理为:工作时由动力带动皮带轮,经主轴使刀盘旋转,刀盘上装有飞刀,进料口装有底刀。
木材由进料口送入,被飞刀切削成木片,由于惯性力和刀盘上风叶的吸抛作用和底刀的刀削作用,木片从机体下方出料口迅速抛出。
机器使用前应将飞刀调整在同一平面内,飞刀与刀盘平面的距离分别为4-5毫米(Z Q-600型)、6-10毫米(MG-700型),飞刀和底刀的间隙为0.3-0.8毫米。
2、粉碎机。
粉碎机主要有9FT-40型和9FQS-40型,除粉碎木片外,也可粉碎作物秸秆和饲料。
其工作原理是:动力通过皮带轮驱动主轴以3500-3600r/分钟转速旋转,木片从喂入口进入粉碎室,受到高速旋转的锤片打击后碎裂,被抛向圆周的齿板后再次碎裂,然后与出料板发生撞击而被弹回,再次受到锤片的打击。
如此经过多次反复打击和撞击,使木片或物料粉碎成小颗粒,在高速旋转的排风扇作用下,将已粉碎的木屑吸过筛片,从出料口送出机外,未能通过的粗木屑留在粉碎室内继续粉碎。
3、多用WJ-70型原料搅拌机。
该机每次可搅拌100公斤含水培养料,每次搅拌2分钟,每1小时操作8-10次,可搅拌培养料800-1000公斤/小时。
工作时,需将混合搅拌的原料和水投入滚筒内,盖好筒盖,合上离合器,搅拌轴即开始转动,轴上安装的8把依左右方向螺旋排列的搅拌板带动物料在滚筒内做上下翻动及轴向往复运动,以达到均匀混合物料的目的。
4、装袋(瓶)机。
装袋(瓶)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食用菌机具,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率高,价格低廉。
使用时要注意搅龙套的直径和长度,以适应不同塑料袋规格的需要。
其工作原理是:当培养料进入料斗后,由于培养料的自重和搅拌器的作用,将其送入搅龙套,由螺旋形搅龙套将培养料推送出搅龙套套口,进入塑料袋。
5、消毒灭菌设备。
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用来进行消毒灭菌的设备有高压锅、直热式灭菌灶、输入式蒸汽灭菌室。
⑴高压锅。
可分为手提式、直立式和卧式3种。
它由锅身、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温度计、锅盖及紧固螺栓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压力锅外部直接加热,当水在密闭的锅内沸腾时,蒸汽不能逸出,随着锅内蒸汽压力的不断增加,温度也不断上升,从而达到高温灭菌的目的。
⑵直热式灭菌灶。
也称土蒸灶、常压灶,这种灶制作容易,造价低,便于推广使用。
该灶要求不高,只要节约燃料即可。
⑶输入式蒸汽灭菌室。
这种设施用于较大规模的食用菌厂,把瓶菌或袋放在小车上推入灭菌室,并通入蒸汽灭菌消毒。
6、烘干脱水设备。
烘干设备的种类、形号很多,一般常用的有烘干机、放置式热风烘炉、脱水机以及烘干脱水房或简易烘干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