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高危人群标准是什么

合集下载

高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

高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

高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预防高血压,医学界制定了一套分类和危险分层的标准,以便医生和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严重性和治疗需要。

一、高血压的分类标准我国对高血压的分类标准是参考国际上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适当的修改和补充。

按照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高血压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2、正常高值:收缩压在120~129mmHg之间,舒张压小于80mmHg;3、高血压一级:收缩压在130~139mmHg之间,或舒张压在80~89mmHg之间;4、高血压二级: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或舒张压在90mmHg以上;5、难治性高血压:指患者在进行了规范化治疗(药物+非药物治疗)6个月以上后仍然无法控制高血压,此时称之为难治性高血压。

二、高血压的危险分层除了分类外,高血压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危险程度进一步分层,以便更好地制定治疗计划。

目前,我国临床上常用的危险分层标准是中国颈动脉超声诊断规范研究组(Joint Task Force on th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Hypertension in China)于2018年发布的《中国超声诊断规范指南(2018版)》中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等级:1、低危:未出现临床并发症或靶器官损害,没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等);2、中危:未出现临床并发症或靶器官损害,但存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3、高危:伴有轻度心血管病变(如左心室肥厚、心动过速等)或其他轻度靶器官受损(如肾小球滤过率轻度降低等);4、很高危:伴有中度心血管病变或其他靶器官受损,如心肌梗死、肾功能损害等。

除以上四个等级外,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伴有心力衰竭或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他们的危险程度更高,治疗要求更为严格。

三、高血压的风险评估除了上述的分类和危险分层标准,医生还可以进行高血压的风险评估。

我国高血压划分标准及等级

我国高血压划分标准及等级

根据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更新的高血压指南,以及中国心血管病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我国现行的高血压划分标准如下:
血压分级:
- 正常血压:收缩压(SBP)<12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DBP)<80 mmHg。

- 正常高值血压:SBP 120-139 mmHg或DBP 80-89 mmHg。

- 1级高血压(轻度):SBP 140-159 mmHg或DBP 90-99 mmHg。

- 2级高血压(中度):SBP 160-179 mmHg或DBP 100-109 mmHg。

- 3级高血压(重度):SBP ≥180 mmHg或DBP ≥110 mmHg。

风险分层:
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情况,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四个风险等级:
- 低危组:通常适用于一级高血压患者且无其他危险因素的年轻成年人。

- 中危组:存在一至两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

- 高危组:存在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已知有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

- 极高危组:患有临床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肾脏功能异常等)的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_百度百科

高血压_百度百科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高血压的危害性与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外,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以及合并的其他疾病的情况。

因此在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中,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140m m H g 和(或)舒张压≥90m m H g ,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正常高值血压和1、2、3级高血压之外,同时还根据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和同时合并的其他疾病进行危险分层。

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高纬度寒冷地区患病率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与饮食习惯有关,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和患病率也越高。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呈递增趋势;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也有一些差异,生活在北方或高原地区的民族患病率较高,而生活在南方或非高原地区的民族患病率则较低,这种差异可能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有关,尚未发现各民族之间有明显的遗传背景差异。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因此要求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所有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和合并存在的临床疾病。

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40/90m m H g 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病人,血压应在病人能耐受的情况下酌情降至更低水平。

诊断性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确定血压水平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2)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3)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

从而作出高血压病因的鉴别诊断和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程度,以指导诊断与治疗。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危险因素:吸烟;血胆固醇>220mg/dl;糖尿病;男性年龄>55岁,女性>65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55岁)。

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心电图或超声心电图);蛋白尿或/和血肌酐轻度升高(1.2-2.0mg/dl);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并发症: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升高>2.0mg/dl);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严重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高血压病分级及危险分层

高血压病分级及危险分层

高血压病分级及危险分层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血压病分级及危险分层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的头号杀手。

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有所提高,生活饮食的放纵。

越来越多的人患有高血压病,知道高血压分级标准,有利于我们治疗高血压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18岁以上的成年人,无论性别,只要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就可以诊断高血压病。

第一级血压为140~159/90~99mmHg,第二级为160~
179/100~109mmHg,第三级为≥180/110mmHg。

此外,患者是否合并相关严重并发症是衡量高血压危害度更为重要的指标,也分为三个危险层。

低度危险者是指单纯高血压病人,无胆固醇和血糖升高,无左心室肥厚、蛋白尿、脑动脉硬化等合并症。

中度危险者通常是指,同时有血总胆固醇升高,伴有左心室肥厚、蛋白尿,这样的患者必须坚持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并且至少半年检查一次心脑肾等靶器官。

重度危险者指同时有血总胆固醇升高和患有糖尿病,并存在心衰、肾衰、心梗、心绞痛、脑梗、脑出血及短暂脑缺血发作等合并症。

此时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联合用药,必须坚持至少每3个月检查一次靶器官。

以避免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极大,高血压病主要增加心血管疾病如中风、心脏冠状动脉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硬化等的患病率及死亡率。

因此,对于高血压,我们要积极预防及治疗。

高血压危象标准

高血压危象标准

高血压危象标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控制,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高血压危象是指血压急剧升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需要立即就医处理。

本文将介绍高血压危象的标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预防高血压危象的发生。

1. 血压值。

高血压危象的首要标准就是血压值的急剧升高。

通常来说,收缩压(高压)超过18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超过120毫米汞柱,即可被视为高血压危象。

此时,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2. 神经系统症状。

高血压危象常常引起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如头痛、视力模糊、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血压的急剧上升,需要及时就医处理,以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发生。

3. 心血管症状。

除了神经系统症状外,高血压危象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症状的出现,如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患者的心脏和血管系统已经受到严重影响,需要紧急就医进行治疗。

4. 肾脏功能损害。

高血压危象还可能导致肾脏功能损害,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蛋白尿等症状。

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肾脏已经受到严重损害,需要及时进行肾功能检查和治疗。

5. 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常见的症状外,高血压危象还可能引起其他症状的出现,如恶心、呕吐、胸闷、焦虑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血压的急剧升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处理。

总之,高血压危象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情况,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旦出现高血压危象的症状,患者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监护。

同时,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压、积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规律用药都是预防高血压危象的重要措施。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高血压危象的标准,做好预防和处理工作,保障自己的健康。

高危人群标准营养标签

高危人群标准营养标签

Xxxx慢性病及食品营养标签宣传材料一、哪些人群属于慢性病高危人群?1、血压达到正常血压高值(血压水平为 130-139/85-89mmHg)2、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水平为 6.1≤FBG<7.0mmol/L)3、总胆固醇水平升高(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 5.2≤TC<6.2mmol/L)4、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5、吸烟(目前仍在吸烟)二、哪些人群属于高血压高危人群?具有以下1项及以上的危险因素即可视为高危人群:1.收缩压12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80-89mmHg之间。

2.超重或肥胖(BMI≥24kg/㎡)。

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

4.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且每周饮酒在4次以上)。

5、长期膳食高盐。

三、哪些人群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符合下列任一项条件者即为高危人群。

1.曾有轻度血糖升高(IFG和IGT)者。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双亲或同胞患糖尿病)。

3.肥胖和超重者[体重指数(BMI)≥24kg/m2)。

4.妊娠糖尿病患者或曾经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的妇女。

5.高血压患者(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6.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即0.91mmol/L)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250mg/dl,即2.75mmol/L)者。

7.年龄45岁以上,且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

建议对高危人群每年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和/或进行OGTT;高血压患者应每年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和/或进行OGTT;45岁以上血糖控制正常者3年后复查。

正常人群要了解自己的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等指标值,不了解的到社区卫生室去免费检测。

四、什么是食品营养标签?营养标签是指在肉类、水果、蔬菜以及其它各种加工食品上描述其热能和营养素含量的标志。

五、营养标签应当包括哪些内容?(一)营养成分;(二)营养声称;(三)营养知识指南。

六、营养标签必须标识哪些营养成分?预包装食品应当在标签上强制标识四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4”是指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1”是指能量。

高血压分级及风险层次

高血压分级及风险层次

高血压分级及风险层次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会增加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管理高血压,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分级,并确定相应的风险层次。

血压的分级通常遵循以下几个标准:
1. 正常血压:收缩压(SBP)在90-119毫米汞柱(mmHg)范围内,舒张压(DBP)在60-79mmHg范围内。

2. 正常高值:SBP在120-129mmHg范围内,DBP在80-
84mmHg范围内。

3. 正常高值1级:SBP在130-139mmHg范围内,DBP在85-89mmHg范围内。

4. 高血压1级:SBP在140-159mmHg范围内,DBP在90-
99mmHg范围内。

5. 高血压2级:SBP在160-179mmHg范围内,DBP在100-109mmHg范围内。

6. 高血压3级:SBP大于或等于180mmHg,DBP大于或等于110mmHg。

根据每个分级的血压水平,我们可以确定以下风险层次:
1. 低风险:正常血压和正常高值的患者。

2. 中风险:正常高值1级和高血压1级的患者。

3. 高风险:高血压2级和高血压3级的患者。

将高血压分为不同的级别和风险层次有助于医生和患者更好地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但是,请记住,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请始终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定期检查血压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保持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有效的应对压力也是管理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以上是关于高血压分级及风险层次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高血压高危人群标准是什么

导语: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很高。因此,对于我们来说,
是很有必要去了解下高血压高危人群标准的,那么高血压高危人群标
准是什么呢?接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很高。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是
很有必要去了解下高血压高危人群标准的,那么高血压高危人群标准
是什么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高血压高危人群标准是什么的
相关内容,想要了解相关知识的朋友可以接着往下看哦!
高血压高危人群标准是什么?正常高值血压同时伴有下列一项及以
上危险因素者,被列为高血压高危人群。
1、男性>55岁,女性>65岁。
2、超重或肥胖(BMI≥24kg/m2)和/或腰围男性≥90cm,女性
≥85cm)。
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1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
弟姐妹 ; 2级亲属: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
4、吸烟:每天至少吸1支,连续吸烟≥6个月。
5、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1每周饮酒≥4次)。
6、长期膳食高盐(食盐量≥10克/日)。
7、缺乏体力活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
8、血脂异常。
9、糖调节异常。
高血压高危人群的治疗目的及原则: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
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
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