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 化学键的经典综合题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 化学键的经典综合题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 化学键的经典综合题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 化学键的经典综合题

一、化学键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

据《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硒化铜纳米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法生产甲醇过程中催化效率高。铜和硒等元素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硒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硒所在主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________。

(2)电还原法制备甲醇的原理为2CO 2+4H 2O 2CH 3OH+3O 2。

①写出该反应中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

②标准状况下,V L CO 2气体含有________个π键。

(3)苯分子中6个C 原子,每个C 原子有一个2p 轨道参与形成大π键,可记为(π66右下角“6”表示6个原子,右上角“6”表示6个共用电子)。已知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由此推知,该分子中存在大π键,可表示为_______,Se 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4)黄铜矿由Cu +、Fe 3+、S 2-构成,其四方晶系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Cu +的配位数为________;若晶胞参数a=b=524pm ,c=1032pm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该晶系

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g·

cm -3(不必计算或化简,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4s 24p 4 H 2S 或硫化氢 O =C =O A VN 11.2

π65 sp 2 4 ()()21010A 64456432852410103210N --?+?+????或

()()21010A

1844

52410103210N --????

【解析】

【分析】

(1)根据原子的构造原理书写基态硒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根据同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H 2O 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物质的熔沸点最高分析判断;

(2)①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极性键,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是否属于非极性分子,并书写其结构简式;②先计算CO 2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CO 2分子中含有2个π键计算π键个数;

(3)根据化合物中原子个数及参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数目书写大π键的表示;

(4)根据四方晶系CuFeS 2晶胞结构所示分析可知亚铜离子形成四个共价键,硫原子连接两个亚铁离子和两个亚铜离子;用均摊方法,结合晶胞结构计算一个晶胞在含有的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确定晶胞内共CuFeS 2的数目,a=b=0.524nm ,c=1.032nm ,则晶体的密度=m V 计算。 【详解】

(1)Se 是34号元素,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构造原理,可知其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4,基态硒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 24p 4;硒所在主族元素是第VIA ,简单氢化物化学式通式是H 2X ,这些氢化物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气化消耗的能量就越高,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由于H 2O 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其熔沸点在同族元素中最高,故第VIA 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H 2S ;

(2)①在方程式中的三种化合物分子中都存在极性共价键。其中CO 2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其空间构型为直线型,结构式是O=C=O ;

②VL 标准状况下CO 2的物质的量是n(CO 2)=

VL 22.4/22.4V L mol =mol ,由于在1个CO 2分子中含有2个π键,所以22.4

V molCO 2气体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22.4V mol×2×N A /mol=A VN 11.2

; (3)已知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由此推知,该分子中存在大π键,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形成大π键的原子个数是5个,有6个电子参与成键,因此可表示为π65,其中Se 的杂化方式为sp 2;

(4)根据晶胞结构分析可知,由面心上Cu 与2个S 相连,晶胞中每个Cu 原子与4个S 相连,Cu +的配位数为4;

②晶胞中Fe 2+数目=8×18+4×12+1=4,Cu +的数目=6×12+4×14

=4,S 2-数目为8×1=8,所以晶胞内共含4个CuFeS 2,a=b=524pm ,c=1032pm ,则晶体的密度

ρ=()()

21010A 64456432852410103210N m V --?+?+?=???g/cm 3或()()21010A

1844

52410103210N --????g/cm 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式、物质的熔沸点高低比较、化学键形成、微粒的空间结构、晶胞结构的计算应用,掌握构造原理及物质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和均摊方法在晶胞计算的应用是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原子杂化理论,用对称思维方式判断分子的极性,弄清长度单位的换算在晶胞密度计算的应用,该题同时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计算与应用能力。

2.

煤气中主要的含硫杂质有H2S以及COS(有机硫),煤气燃烧后含硫杂质会转化成SO2从

而引起大气污染。煤气中H2S的脱除程度已成为其洁净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将H2S通入FeCl3溶液中,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

(2)脱除煤气中COS的方法有Br2的KOH溶液氧化法、H2还原法以及水解法等。

①COS的分子结构与CO2相似,COS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②Br2的KOH溶液将COS氧化为硫酸盐和碳酸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③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如下(能量的单位为kJ):

H—H C═O C═S H—S C≡O 436745**********

H2还原COS发生的反应为H2(g)+COS(g)═H2S(g)+CO(g),该反应的

△H=________kJ·mol-1。

④用活性α—Al2O3催化COS水解的反应为COS(g)+ H2 O(g)垐?

噲?CO2(g)+ H2S

(g)△H<0,相同投料比、相同流量且在催化剂表面停留相同时间时,不同温度下COS的

转化率(未达到平衡)如图1所示;某温度下,COS的平衡转化率与

()

2

n H O

n(COS)

的关系如图

2所示。

由图1可知,催化剂活性最大时对应的温度约为________;由图2可知,P点时平衡常数K=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Fe 2+(或FeCl 2)

COS + 4Br 2 + 12OH - = CO 32- + SO 42- + 8Br - +

6H 2O +8 150℃ 0.048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H 2S 通入FeCl 3溶液中,反应为:H 2S + 2Fe 3+ = S↓ + 2Fe 2+ + 2H +,Fe 3+被还原为Fe 2+,故还原产物为Fe 2+(或FeCl 2);

(2)

①COS 的分子结构与CO 2相似,COS 的电子式为;

②碱性溶液,OH -参与反应生成水,Br 2作氧化剂还原为Br -,故Br 2的KOH 溶液将COS 氧

化为硫酸盐和碳酸盐的离子方程式为COS + 4Br 2 + 12OH - = CO 32- + SO 42- + 8Br - + 6H 2O ;

③结合表格数据和反应H 2(g )+COS (g ) ═H 2S (g )+CO (g ),则△H =(436+745+577-2×339-1072) kJ·mol -1=+8 kJ·mol -1;

④由图1可得,相同投料比、相同流量且在催化剂表面停留相同时间时,150℃时COS 转化率最大,所以该温度下反应速率最快,催化剂活性最大,由图2(单位:mol/L ): COS (g ) H 2 O (g ) CO 2(g ) H 2S (g )

开始 1 3

0 0 转化 0.3 0.3

0.3 0.3 平衡 0.7

2.7 0.3 0.3 则K =222c()c()c()c()CO H S COS H O =0.30.30.7 2.7??=121

≈0.048。 【点睛】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K 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它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大;反之,反应就越不完全,转化率就越小。当K =105时,该反应就能基本进行完全,一般看成非可逆反应;而K 在 0.1~10之间的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

3.

(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和化合物类型均相同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CaCl 2和 Na 2S ②Na 2O 和 Na 2O 2 ③CO 2和CaO ④HCl 和 NaOH

(2)下列过程不一定释放能量的是________。

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形成化学键;④燃料燃烧;⑤酸碱中和;⑥炸药爆炸 (3)Ba(OH)2 ? 8H 2O 和NH 4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图像符合_____________(填“图1”或“图2”)。

图1 图2

(4)已知1 mol石墨转化为1 mol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则石墨比金刚石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5)一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并放出热量。若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1,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2,那么Q1______Q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已知:4HCl+O2=2Cl2+2H2O。该反应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且断开O=O键和Cl-Cl键所需的能量如下图所示。则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 kJ。

【答案】①①②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图2 稳定小于 31.9 【解析】

【分析】

(1)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第IA、第IIA族和第VIA、第VIIA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2)根据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类别判断;

(3)Ba(OH)2?8H2O和NH4Cl反应生成氯化钡,氨气和水,属于吸热反应,判断合适的能量图;

(4)根据自身能量越低越稳定判断;

(5)根据气态水变成液态水放热判断;

(6)根据焓变等于断裂旧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计算。

【详解】

(1)①CaCl2和Na2S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都含有离子键,故①符合题意;

②Na2O和Na2O2都属于离子化合物,Na2O中存在离子键,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CO2属于共价化合物,主要含有共价键,CaO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

④HCl属于共价化合物,主要含有共价键,NaOH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所以化学键类型和化合物类型均相同的是①;

(2)①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释放能量,少数化合反应吸收热量,例如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①符合题意;

②绝大多数分解反应吸收能量,少数化合反应释放能量,例如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故②符合题意;

③形成化学键一定释放能量,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燃料燃烧一定释放能量,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酸碱中和反应一定释放能量,故⑤不符合题意;

⑥炸药爆炸一定释放能量,故⑥不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的是①②;

(3)Ba(OH)2?8H2O和NH4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反应为吸热反应,即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能量图选择图2;

(4)已知1 mol石墨转化为1 mol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则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能量越低的物质越稳定,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5)一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1,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2,由于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还要放热,故生成液态水释放的能量多,Q1小于Q2;

(6)根据化学反应:4HCl+O2=2Cl2+2H2O,放出115.6 kJ的热量,断开1molO=O键和

1molCl-Cl键所需的能量分别为498kJ/mol和243kJ/mol,设断开1molH—O键需要的能量为x,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为y,根据反应物断裂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生成物释放的能量差等于反应放出的能量,4y+498kJ/mol-(243kJ/mol×2+4x)=-115.6 kJ,解得x-

y=31.9kJ/mol,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31.9kJ。

4.

《Nature Energy》报道了巾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学家用Ni- BaH2 /Al2O3、Ni- LiH等作催化剂,实现了在常压、100-300℃的条件下合成氨。

(1)在元素周期表中,氧和与其相邻且同周期的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基态Ni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若该离子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15种,则该离子处于 ___(填“基”或“激发”)态。

(2)氨在粮食生产、国防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氨基酸、硝酸、TNT等。甘氨酸(NH2CH2COOH)是组成最简单的氨基酸,熔点为182℃,沸点为233℃。

①硝酸溶液中NO3?的空间构型为____。

②甘氨酸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____,晶体类型是

___,其熔点、沸点远高于相对分子质量几乎相等的丙酸(熔点为-2l℃,沸点为141℃)的主要原因:一是甘氨酸能形成内盐;二是____。

(3)NH3分子中的键角为107°,但在[Cu(NH3)4]2+离子中NH3分子的键角如图l所示,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

(4)亚氨基锂(Li 2NH )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能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若晶胞参数为d pm ,密度为ρg/cm 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____(列出表达式)mol -l 。

【答案】F>N>O 1s 22s 22p 63s 23p 63d 8或[Ar] 3d 8 激发 平面三角形 sp 3 9:1 分子晶体 分子数相同时,甘氨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比丙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或甘氨酸中氨基的存在也会使分子间产生氢键) 形成配合离子后,配位键与NH 3中N —H 键之间的排斥力小于原孤对电子与NH 3中N —H 键之间的排斥力,故配合离子中NH 3的N —H 键间

的键角变大; 32

3

1.1610d ρ? 【解析】

【详解】

(1)与氧相邻且同周期的元素为N 和F ,由于N 原子最外层电子为半充满状态,第一电离能较大,所以三者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O ;Ni 元素为28号元素,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Ni 2+,基态Ni 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8或[Ar] 3d 8;基态Ni 2+的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1+1+3+1+3+5=14种,若该离子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15种,则该离子处于激发态;

(2)①NO 3?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

5+03+12?=3,孤电子对数为0,所以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②甘氨酸(NH 2CH 2COOH)中N 原子形成两个N-H 键和一个N-C 键,达到饱和状态,价层电子对数为4,所以为sp 3杂化;分子中碳氧双键中存在一个π键,其余共价键均为σ键,所以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9:1;甘氨酸熔沸点较低属于分子晶体;分子数相同时,甘氨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比丙酸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多(或甘氨酸中氨基的存在也会使分子间产生氢键);

(3)形成配合离子后,配位键与NH 3中N —H 键之间的排斥力小于原孤对电子与NH 3中N —H 键之间的排斥力,故配合离子中NH 3的N —H 键间的键角变大;

(4)根据均摊法,该晶胞中Li 原子个数为8,其分子式为Li 2NH ,则晶胞中NH 原子团的个数为4,则晶胞的质量为m =A

78+154N ??g ,晶胞参数为d pm=d×10-10cm ,所以晶胞的体积V =d 3×10-30cm 3,则密度3-3A 3078+1d 10c 5g =m

4N m V ρ???= ,解得N A =32

31.1610d ρ?。 【点睛】

含有—OH 、—NH 2等基团的物质容易形成分子间氢键,使熔沸点升高;甲烷和氨气均为sp 3杂化,但由于σ键对σ键的排斥力小于孤电子对σ键的排斥力,所以甲烷分子中键角比氨气分子中键角大。

5.

(1)双氧水(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它的电子式为__。

(2)在常压下,乙醇的沸点(78.2℃)比甲醚的沸点(-23℃)高。主要原因是__。(3)联氨(又称肼,分子式N2H4)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

①肼的水溶液显碱性原因是__(请用肼在水中一级电离的方程式来表示)。

②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

【答案】乙醇分子间形成了氢键,而甲醚却不能 N2H4+H2O?NH2NH3++OH-

N2H6(HSO4)2

【解析】

【分析】

【详解】

(1)双氧水(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双氧水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2)在常压下,乙醇的沸点(78.2℃)比甲醚的沸点(-23℃)高。主要原因是乙醇分子间形成了氢键,而甲醚却不能;

(3)①联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 则联氨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

N2H4+H2O?NH2NH3++OH-,则肼的水溶液显碱性。

②联氨为二元弱碱,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N2H4+H2O?N2H5++OH-,第二步电离方程式为:N2H5++H2O?N2H62++OH-,则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N2H6(HSO4)2。

6.

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 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 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 N2和 Na,N2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Fe2O3是主氧化剂,与 Na 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_ (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3) KClO4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 Na 作用生成 KCl 和 Na2O。KClO4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K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N??N: Fe 离子键和共价键 · ·

【解析】

【分析】

(1)N2分子中N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据此书写其电子式;

(2)Fe2O3是氧化剂,与Na发生置换反应,据此分析;

(3)KClO4由钾离子与高氯酸根离子构成,据此分析其所含的化学键; K原子质子数为19原

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据此分析。

【详解】

(1)由8电子结构可知,N2分子中N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N??N:;故答案::N??N:;

(2)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发生置换反应,Fe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则还原产物为Fe,故答案:Fe;

(3)KClO4由钾离子与高氯酸根离子构成,高氯酸根离子中Cl原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即该物质含有离子键、共价键;K原子质子数为19,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8、1;

故答案:离子键和共价键;。

7.

现有a~g7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选项中,元素的原子间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___(填序号,下同),元素的原子间最容易形成共价键的是___。

A.c和f B.b和g C.d和g D.c和e

(2)下列由a~g7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各种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___(填序号)。

A.ea3 B.ag C.fg3 D.dg4

(3)由题述元素中的3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AB型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

(4)c与e可形成一种化合物,试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__,其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其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B C CD Mg3N2离子键

Mg3N2+8HCl=3MgCl2+2NH4Cl

【解析】

【分析】

首先确定a~g的7种元素具体是什么元素,

(1)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2)根据各分子中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情况分析;

(3)3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AB型离子化合物是NH4Cl;

(4)根据化合物中的成键元素来判断化学键类型,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书写方程式。

【详解】

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a、b、c、d、e、f、g分别为H、Na、Mg、C、N、P、Cl,

(1)碱金属元素原子与卤素原子间最容易形成离子键,故Na与Cl最容易形成离子键,故B 符合;c为金属元素,不容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共价键,非金属元素间一般形成共价键,则C 与Cl之间最容易形成共价键,故C符合,故答案为:B;C;

(2)各选项对应的分子分别为NH3、HCl、PCl3、CCl4,其中NH3、HCl中由于氢形成的是2电子稳定结构,故不符合题意;而PCl3中,磷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5,它与氯原子形成共价键时,构成PCl3中的磷原子、氯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结构,同理,CCl4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D;

(3)3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AB型离子化合物是NH4Cl,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4)Mg与N形成离子化合物Mg3N2,该物质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MgCl2和NH4Cl,故答案为:Mg3N2;离子键;Mg3N2+8HCl=3MgCl2+2NH4Cl。

8.

试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大多难溶于水,而乙醇和乙酸可与水互溶,原因是_______。

C H OC H)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醇,但乙醇的沸点却比乙醚的高得多,(2)乙醚(2523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从氨合成塔里分离出NH3,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

(4)水在常温下的组成的化学式可用(H2O)n表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乙醇、乙酸和水均为极性分子,且乙醇和乙酸均可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乙醇分

NH液化后,与H2、N2分离 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易液化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加压使3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若干个水分子易缔合成较大的“分子

【解析】

【分析】

由于氢键的存在,可以让乙醇和乙酸与水互溶,可以增大物质的熔沸点,易让氨气液化,使多个水分子缔合在一起形成大分子,但是氢键不是化学键。

【详解】

(1)乙醇分子中的羟基(—OH)、乙酸分子中的羧基(—COOH)中的O原子与水分子中的H 原子可以形成氢键、乙醇分子中的羟基(—OH)、乙酸分子中的羧基(—COOH)中的H原子与水分子中的O原子可以形成氢键,故乙醇和乙酸可与水互溶的原因:乙醇、乙酸和水均为

极性分子,且乙醇和乙酸均可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

(2)乙醇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产生的作用力比乙醚分子间的作用力大,故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虽小,但其分子间作用力比较大,所以沸点高;

(3)氨气分子间由于存在氢键,沸点较高,加压会使它容易液化,从而可以和氢气、氮气分离;

(4)在常温下,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会使多个水分子缔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分子。

9.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化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被誉为“稀土界的袁隆平”。稀土元素包括钪、钇和镧系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二价钪离子(Sc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其中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为 ____。

(2)在用重量法测定镧系元素和使镧系元素分离时,总是使之先转换成草酸盐,然后经过灼烧而得其氧化物,如2LnCl3+3H2C2O4+nH2O=Ln2(C2O4)3?nH2O+6HCl。

①H2C2O4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1 mol H2C2O4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 ___。

②H2O的VSEPR模型为 ___;写出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

③HCI和H2O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水合氢离子盐晶体,如HCl?2H2O,HCl?2H2O中含有

H5O2+,结构为,在该离子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

a.配位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离子键

e.金属键 f氢键 g.范德华力h.π键i.σ键

(3)表中列出了核电荷数为21~25的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元素名称钪钛钒铬锰

元素符号Sc Ti V Cr Mn

核电荷数2122232425

最高正价+3+4+5+6+7

对比上述五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你发现的规律是

___________

(4)PrO2(二氧化镨)的晶胞结构与CaF2相似,晶胞中Pr(镨)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假设相距最近的Pr原子与O原子之间的距离为a 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g?cm-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不必计算出结果)。

【答案】1s22s22p63s23p63d1 10 sp2杂化 7:2 四面体形 NH2- abfi 五种元素的最高正

化合价数值等于各元素基态原子的最高能层s 电子和次高能层d 电子数目之和 ()

3

-10A 4141+16234a 103N ??????? ???

【解析】

【分析】

(1)Sc(钪)为21号元素,1s 22s 22p 63s 23p 63d 14s 2,据此写出基态Sc 2+核外电子排布式;s 、p 、d 能级分别含有1、3、5个轨道,基态Sc 2+的核外电子3d 轨道只占了一个轨道,据此计算Sc 2+占据的轨道数;

(2)①根据杂化轨道理论进行分析;根据共价键的类型结合该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计算; ②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H 2O 的分子空间构型;等电子体是原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物质,据此写出与之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

③HCl ?2H 2O 中含有H 5O 2+,结构为,据此分析该粒子存在的作用力;

(3)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写出Sc 、Ti 、V 、Cr 、Mn 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 14s 2、3d 24s 2、

3d 34s 2、3d 54s 1、3d 54s 2,则有五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等于各元素基态原子的最高能层s 电子和次高能层d 电子数目之和;

(4)根据均摊法进行计算该晶胞中所含粒子的数目,根据密度=

m V 进行计算。 【详解】

(1)Sc(钪)为21号元素,基态Sc 2+失去两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s 、p 、d 能级分别含有1、3、5个轨道,但基态Sc 2+的核外电子3d 轨道只占了一个轨道,故共占据1×3+3×2+1=10个,故答案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10;

(2)①H 2C 2O 4的结构式为,含碳氧双键,则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 2杂化,分子中含有7个σ键、2个π键,所以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7:2,故答案为:sp 2杂化;7:2;

②H 2O 中O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6+2==42

,且含有两个2个孤对电子,所以H 2O 的VSPER 模型为四面体形,分子空间构型为V 形,等电子体是原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物质,因此,与H 2O 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可以是NH 2-,故答案为:四面体形;NH 2-; ③HCl?2H 2O 中含有H 5O 2+,结构为

,存在的作用力有:配位键、极性键、氢

键和σ键,故答案为:abfi ;

(3)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写出Sc 、Ti 、V 、Cr 、Mn 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 14s 2、3d 24s 2、3d 34s 2、3d 54s 1、3d 54s 2,则有五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等于各元素基态原子的最高能层s 电子和次高能层d 电子数目之和,故答案为:五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等于各元素基态原子的最高能层s 电子和次高能层d 电子数目之和;

(4)由图可知,相距最近的Pr 原子和O 原子之间的距离为该立方体晶胞的体对角线的14,则该晶胞的晶胞参数-103=4a 10cm ??,每个晶胞中占有4个“PrO 2”,则该晶胞的质量为()A 4141+162g N ??,根据m =V ρ可得,该晶体的密度为:()3-10A 4141+16234a 10N ??????? ???

,故答案为:

()

3-10A 4141+16234a 10N ??????? ??? 。 【点睛】

本题考查新情景下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本题第(2)小题的第②问中H 2O 的VSEPR 模型容易习惯性写为空间构型V 形,解答时一定要仔细审题,注意细节。

10.

已知:W 、X 、Y 、Z 、T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半径依次增大。请填空:

(1)W 、Z 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写出 Z 的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 YW 3 溶于水能使酚酞变红,用方程式表示酚酞变红的原因____。

(3)元素 T 的原子中电子占据 7 根轨道,则 T 在元素周期表____周期___族; T 的化合物 TY 熔融时不导电,常用作砂轮与耐高温材料,由此推知,它属于____。

a 离子晶体

b 原子晶体

c 分子晶体

d 无法判断

(4)YX 3 与 YW 3 具有相同的分子空间构型,YX 3 属于______(填“极性”、“非极性”)分子,其中 Y 的化合价为____。

【答案】

NH 3+H 2O ? NH 3?H 2O ? NH 4++OH - 三 IIIA b 极性 +3

【解析】

【详解】

(1)W 、Z 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烃,则W 是H 元素、Z 是C 元素;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分别位于1s 、2s 、2p 轨道,其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 (2)化合物YW 3的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说明该物质为NH 3,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而导致溶液呈碱性,碱遇酚酞试液变红色,故答案为:NH 3+H 2O ? NH 3?H 2O ? NH 4++OH -;

(3)元素T 的原子中电子共占据了7个轨道,则T 为Al 元素,Al 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3,所以位于第三周期第IIA 族;Al 的化合物AIN 熔融时不导电,常用

作砂轮及耐高温材料,说明该物质属于原子晶体,故选b;故答案为:三;IIIA;b;(4)NX3与NH3具有相同的分子空间构型,X为第VIIA族元素,其原子半径小于N元素,则X为F元素,氨气分子为三角锥形结构,则NF3也是三角锥形结构,该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NF3中N元素电负性小于F元素,所以N元素显+3价、F元素显-1价,故答案为:极性;+3。

11.

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醋酸二氨合铜(I)、氨水]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O2等气体。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噲?[Cu(NH3)3CO]Ac

Cu(NH3)2Ac+CO+NH3垐?

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a 减压

b 增加NH3的浓度

c 升温

d 及时移走产物

(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其中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达式是___________。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可判断氧,硫两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4)已知CS2与CO2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电子式是________。CS2熔点高于CO2,其原因是 ______。

【答案】bc 2NH3+CO2+H2O→(NH4)2CO3、(NH4)2CO3+CO2+H2O→2NH4HCO C>N >O>H O2和S的氧化性 CS2和CO2都是分子晶体,CS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增大浓度、升高温度等,可增大反应速率;减压反应速率减小,减小生成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所以选bc;

(2)氨气、水、二氧化碳可反应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方程式为2NH3+CO2+H2O=(NH4)2CO3、(NH4)2CO3+CO2+H2O=2NH4HCO3;

(3)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有H、C、N、O元素,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C>N>O>H;

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是;

比较O2和S的氧化性、H2O和H2S的稳定性都可以判断氧,硫两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4)CS2的电子式类似于CO2,电子式为,二者都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

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熔点越高。

12.

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醋酸二氨合铜(Ⅰ)、氨水]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O2等气体,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u(NH 3)2Ac+CO+NH3[Cu(NH3)3CO]Ac。

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选填编号)

a.减压 b.增加NH3的浓度 c.升温 d.及时移走产物

(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其中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是___,通过比较___可判断氮、磷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4)已知CS2与CO2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电子式是___。

(5)CS2熔点高于CO2,其原因是___。

【答案】bc2NH3+CO2+H2O=(NH4)2CO3、(NH4)2CO3+CO2+H2O=2NH4HCO3C>N>O>

H NH3和PH3的稳定性二者都为分子晶

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解析】

【分析】

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u(NH 3)2Ac+CO+NH3[Cu (NH3)3CO]Ac。增大浓度、升高温度等,可增大反应速率。CS2和CO2均为分子晶体。【详解】

(1)a.减压反应速率减小,a错误;

b.增大浓度,可增大反应速率,b正确;

c.升高温度,增大反应速率,c正确;

d.减小生成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d错误;

答案选bc。

(2)氨气、水、二氧化碳可反应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方程式为

2NH3+CO2+H2O=(NH4)2CO3、(NH4)2CO3+CO2+H2O=2NH4HCO3。

(3)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有H、C、N、O等元素,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C>N>O>H,氮元素原子最外层为第二层有5

个电子,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是;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

(4)CS2的电子式类似于CO2,电子式为,二者都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熔点越高。

【点睛】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比较,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熔点越高。

13.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某种原子没有中子,Y的单质可用作保护气,Z的最外层电子数和Y的最内层电子数相等,且四者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Y可形成1:3型或者2:4型的共价化合物

B.X与Z、W和Z都可形成2:1型的离子化合物

C.Y和Z的简单离子半径:Y>Z

D.W的含氧酸的酸性在同一周期和同一主族中都是最强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某种原子没有中子,X为

H(氢),Y的单质可用作保护气,Y为N(氮),Z的最外层电子数和Y的最内层电子数相等,且四者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7,Z为Mg(镁),W为Cl(氯)。

【详解】

根据题意推测:X为H(氢)、Y为N(氮)、Z为Mg(镁)、W为Cl(氯)。

A.N和H可以形成NH3,也可形成N2H4,二者都是共价化合物,A正确;

B.H和Mg可形成MgH2,Cl和Mg可形成MgCl2,二者都是2:1型离子化合物,B正确;C.N3-和Mg2+电子层数相同,但Mg2+的原子序数更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较大,半径较小,C正确;

D.Cl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同周期和同主族最强的,D未说明最高价,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要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易错点D,D未说明Cl是最高价。

14.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根据表中所列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元素h与f的原子序数相差_____。

(2)元素b、c、f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表中第三周期所列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e、f、g三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4)元素g与元素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铅(Pb)、锡(Sn)、锗(Ge)与碳(C)、硅(Si)属于同主族元素,常温下,在空气中,单质锡、锗均不反应而单质铅表面生成一层氧化铅;单质锗与盐酸不反应,而单质锡与盐酸反应。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锗的原子序数为______;

②铅(Pb)、锡(Sn)、锗(Ge)的+4价氢氧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6)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的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Rb)是37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85.5,与钠同主族。回答下列问题:

①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主族元素的同类化合物的性质相似,请写出AlCl3与RbOH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有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混合金属50 g,当它与足量水反应时,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 L,另一种碱金属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A.Li B.Na C.K D.Cs

【答案】第三周期第ⅢA族 18 Mg2+ S Cl PH3 NaOH+HClO4=NaClO4+H2O 32

Pb(OH)4>Sn(OH)4>Ge(OH)4第五周期第ⅠA族 Al3++4OH-=AlO2-+2H2O (或写为Al3++4OH-

=[Al(OH)4]-) AB

【解析】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a是N元素,b为Na元素,C为Mg元素,d为Al元素,e 为P元素,f为S元素,g为Cl元素,h为Se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确定各种元素分别是:a是N元素,b为Na元素,C为Mg 元素,d为Al元素,e为P元素,f为S元素,g为Cl元素,h为Se元素。

(1)元素d为A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8、3,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IIIA族,f是16号元素S,h是34号元素Se,h与f原子序数相差34-16=18;

(2)b、c、f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是Na+、Mg2+、S2-,Na+、Mg2+核外电子排布为2、8,具有两个电子层,S2-核外电子排布是2、8、8,具有三个电子层,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三种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Mg2+;Na、Mg、S都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S;

(3)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是Cl;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e、f、g三种元素分别表示P、S、Cl,元素的非金属性:P

(4)g元素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HClO4、NaOH,HClO4是一元强酸,NaOH是一元强碱,二者混合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O4=NaClO4+H2O;

(5)①锗位于Si元素下一周期,二者原子序数相差18,所以Ge的原子序数为14+18=32;

②由于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根据铅(Pb)、锡(Sn)、锗(Ge)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元素的金属性Pb>Sn>Ge,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故铅(Pb)、锡(Sn)、锗(Ge)的+4价氢氧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Pb(OH)4>Sn(OH)4>Ge(OH)4;

(6)①铷(Rb)是37号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1个电子,所以37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五周期第ⅠA族;

②铷(Rb)与钠同主族,由于Rb的金属性比Na强,所以RbOH是一元强碱,AlCl3与过量的RbOH反应产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 AlO2-+2H2O (或写为Al3++4OH-=[Al(OH)4]-);

③22.4 L标准状况下的H2的物质的量n(H2)=22.4 L÷22.4 L/mol=1 mol,铷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b+2H2O=2RbOH+H2↑,可知2 molRb反应产生1 mol H2,由碱金属与水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2M+2H2O=2MOH+H2↑可知混合金属的平均摩尔质量M=50?g

2?mol

=25 g/mol,Rb

的摩尔质量为85.5 g/mol,则另一种碱金属的摩尔质量一定小于25 g/mol,所以另一种碱金属可能是Li或Na,故合理选项是AB。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掌握元素的位置、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

15.

(1)H、D、T三种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它们的单质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它们与氧的同位素16O、18O相互结合为水,可得水分子的种数为_______;[14NH3T]+中,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之比为_____

(2)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n g它的同价态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3)含6.02×1023个中子的7

3

Li的质量是______g

(4)①Ne②HCl③P4④N2H4⑤Mg3N2⑥Ca(OH)2⑦CaC2⑧NH4I⑨AlCl3,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只存在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

(5)在下列变化中,①碘的升华②烧碱熔化③MgCl2溶于水④HCl溶于水⑤Na2O2溶于水,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_,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答案】1∶2∶3 12 10∶11∶9

n

A16

×(A-N+8) 1.75或7/4 ②⑨③⑦①

②③④⑤

【解析】

【分析】

(1)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ρ=m V

计算其单质的密度之比;根据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来分析;结合离子符号,计算含有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判计算;

(2)核内中子数为N 的R 2+离子,质量数为A ,所以质子数为A-N ,电子数为A-N ;该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所以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 ,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A+16)g/mol ,据此分析计算;

(3)根据n=A

N N 计算中子物质的量,Li 的中子数为7-3=4,进而计算Li 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 计算;

(4)根据共价键和和离子键的定义判断。共价键:相邻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的极性根据成键元素判断;

(5)根据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以及变化类型进行判断。

【详解】

(1)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三种原子的质量数分别为1、2、3,故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故根据ρ=m V =nM V

知,其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故密度之比为1∶2∶3;由氧的同位素有16O 、18O ,氢的同位素有11H 、12H 、13H ,在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若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相同,则16O 可分别与11H 、12H 、13H 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18O 可分别与11H 、12H 、13H 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若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不同,则16O 可分别与11H 12H 、12H 13H 、11H 13H 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18O 可分别与11H 12H 、

12H 13H 、11H 13H

构成水,即存在三种水;所以共形成3×4=12种水;[14NH 3T]+ 中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分别为10、11、(14-7+2)=9,故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10∶11∶9,故答案为:1∶2∶3;12;10∶11∶9;

(2)该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所以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 ,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A+16)g/mol ,n g 它的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n A 16

+mol ;1molRO 中含有(A-N+8)mol 质子,所以ng 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n A 16+×(A-N+8),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所以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 A 16+×(A-N+8)mol ,故答案为:n A 16

+×(A-N+8); (3)6.02×1023个中子物质的量为1mol ,Li 的中子数为7-3=4,故Li 的物质的量为

14mol=0.25mol ,Li 的质量=0.25mol×7g/mol=74

g=1.75g ,故答案为:1.75; (4)①Ne 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

②HCl 中H 原子和Cl 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

③P 4中存在P-P 非极性共价键;

④N2H4中存在N-H极性共价键和N-N非极性共价键;

⑤Mg3N2中镁离子与氮离子间形成离子键;

⑥Ca(OH)2中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间形成离子键;氢氧根离子内部氧原子、氢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⑦CaC2中钙离子和C22-间形成离子键;C22-内部碳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

⑧NH4I铵根离子与碘离子间形成离子键;铵根离子内部氮原子、氢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⑨AlCl3是共价化合物,氯原子与铝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

因此只存在极性共价键的是②⑨;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是③;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是⑦,故答案为:②⑨;③;⑦;

(5)①碘为分子晶体,升华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没有化学键发生变化;

②烧碱为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融化时离子键断裂,而共价键没有变化;

③MgCl2为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只发生离子键断裂;

④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溶于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只发生共价键断裂;

⑤Na2O2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溶于水发生化学反应,得到氢氧化钠和氧气,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

因此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①;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②③;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④,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⑤,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4)和(5),要注意常见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的判断和常见变化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情况的归纳。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及答案解析

2015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l2、CuSO4、Na2CO3、KCl、HCl、MgCl2等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若把4.6g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40g,请计算: (1)生成NaOH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2014?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 (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 (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 (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 g. ? 主要成分: NaCl、H2O 体积:500mL 含量:0.9% 密度:1g/cm3 4.(2014?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 滴加Na 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中考化学综合题-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金属及其金属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 (1)我国第五套人民币硬币的成分如下:一角币用不锈钢,伍角币在钢芯表面镀铜,一元币在钢芯表面镀镍(Ni)。为探究镍在金属活动性表中的位置,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B中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首钢旧址中,一座座废弃的高炉已经锈迹斑斑,用硫酸可以除去铁锈,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这些废弃的高炉曾经用于炼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反应原理_____。 (3)钛白粉的化学名称是二氧化钛(TiO2),无毒,有极佳的白度和光亮度,是目前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以主要成分为TiO2的金红石作原料,通过氯化法可以制备钛白粉,主要流程如下: ①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②补全TiCl4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TiCl4+O2高温 _____Cl2+_____。 ③根据绿色化学理念,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原料和减少有害物质排放。从绿色化学的角度看,该工艺流程的明显优点是_____。 【答案】Ni+2HCl=H2↑+NiCl2无现象 Fe2O3+ 3H2SO4 == Fe2(SO4)3+ 3H2O Fe2O3+3CO 高温 2Fe+3CO2 +4 2 TiO2氯气循环利用或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B中有气泡产生,是镍与盐酸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i+2HCl=H2↑+NiCl2。 ②由于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了镍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的前边,活动性大于铜,所以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无现象。

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和化学键专题

1.(全国II卷理综,9,6分)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副族元素 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 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 1.答案:D 解析:(排除法)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近似认为该元素的平均质量数为152,质子数为63,平均中子数为89,该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两种同位素分子的中子数一个比89多,一个比89少,二者与89的差值的绝对值相等,D错。 要点1: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要点2:两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与平均值比较,越接近平均数的原子其原子个数百分比(丰度)越大。 2.(广东化学,1,3分)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144 Sm 62 与150 Sm的说法正确的是 62 A. 144 Sm与15062Sm互为同位素 B. 14462Sm与15062Sm的质量数62 相同 C. 144 Sm与15062Sm是同一种核素 D. 14462Sm与15062Sm的核外电62 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 2.答案:A 解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位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核素。144 Sm与15062Sm质量数不同,B错;14462Sm 62 与150 Sm是不同核素,C错;14462Sm与15062Sm的中子数不同,D错。 62 要点1:核素(A X):具有一定数目质子数(Z)和中子数(N=A-Z)的原 Z 子称为核素。

要点2:同位素:质子数(左下角Z )相同,质量数(左上角A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 要点3:核素的量的关系:质量数(左上角A )=质子数(左下角Z )+中子数(N)。 3.(江苏化学,2,3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 .NH 4Cl 的电子式: C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O 18 8 D .对氯甲苯的结构 简式: 3.答案:C 【解析】A 项: 所以A 项错误,B 项:4NH Cl 是由4NH +和离子构成,由于Cl -是阴离子,必须写出电子式 ;C 项:18 8O 表示质量数为18,质子数 为8的氧原子,所以该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D 项:该结构简式是邻氯甲苯,因为氯原子和甲基的位置在相邻的碳原子上,对氯甲苯中的氯原子和甲基的位置应该处于相对位置。 要点1:熟记1~20号原子的原子结构结构示意图,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与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变化,阴离子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最外层电子数就加上几;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与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变化,;阳离子带

化学键习题精选

化学键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由极性键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以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以极性键结合成双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2.下列分子中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B)(C)(D) 3.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B)(C)(D) 4.二氧化碳由固体(干冰)变为气体时,下列各项中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间距离(B)极性键 (C)分子之间的作用力(D)离子键被破坏 5.下列分子不是线状构型的是() (A)CO (B)(C)(D) 6.属于非极性分子组的是() (A)(B) (C)(D) 7.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和(B)和

(C)和(D)和 8.以共价键结合成分子的物质有() (A)食盐(B)干冰(C)碘晶体(D)纯碱 9.已知乙烯()的电子式,乙烯分子中六个原子在同 一平面上,H—C键之间、H—C键与C—C键之间的夹角都是1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B)乙烯分子为极性分子 (C)乙烯分子中只含极性键 (D)乙烯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10.下列关于双原子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都是直线型分子 (B)如果是极性键构成的,则一定是极性分子 (C)如果是非极性键构成的,则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D)都易溶于水 11.是一种淡黄色油状液体,测其分子具有三角锥型结构,下列对 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非极性分子 (B)它是一种极性分子 (C)其挥发性比大 (D)已知对光很敏感,故也具光敏性 1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月 日 化学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70 分,与物理共用 12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 ) A .燃放烟花 B .食物腐烂 C .剪贴窗花 D .钢铁生锈 2.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O 3)属于(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混合物 3.“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哪种成分的含量?(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4.下列燃料中发球清洁燃料的是( ) A .煤炭 B .汽油 C .氢气 D .柴油 5.学校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 A .扇闻气体的气味 B .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C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D .把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6.西南大旱提醒我们节约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B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C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红色固体 8.今年四冰岛火山爆发迫使欧洲的民航飞机停飞,火山灰里含有大量的硅酸钙(CaSiO 3),硅酸钙 中 Si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4 9.下列关于生活和健康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B .用地沟油烹饪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C .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D .甲醛溶液可用于水产品保鲜 10.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氚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A .1 B .2 C .3 D .4 11.下列叙述与化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 A .汽油中加入乙醇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 B .酸雨主要是由于农村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 C .用水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塑料是天然有机材料,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 12.右图是实验室抽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D .4 处 13.有关铝、铁、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三种金属中最活泼的是铁 C .铝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 .铜可以用来做电线 14.化学无处不在,右图是物质间发生反应时的颜色变化,其 中 X 是( )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硫酸钠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中考化学综合题-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下列A→D的实验装置进行合理组合,即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也可制取氧气。 (1)写出标注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在分液漏斗中添加的药品是_________(填化学式),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观察到_______时,再将注满水的集气瓶倒扣住导气管,收集氧气。若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标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用A、D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填“b”或“c”)。若在D中装半瓶氢氧化钠溶液,将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其中一会儿,肉眼观察不到什么可见现象。实验小组将进行如下三个实验探究活动。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并验证产物碳酸钠。 实验一: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 实验二: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加几滴稀盐酸,未观察到气泡的产生。 实验三: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 (4)研究表明,实验一不能证明化学反应是否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5)请判断实验二能否证明变化中无碳酸钠生成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实验三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资料:常温下,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溶剂形成溶液,而碳酸钠难溶于酒精溶剂。 (7)请你根据“资料”信息,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以上方案有人用75%的医用酒精来配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酒精灯H2O2气泡连续均匀放出B2KMnO4△ K2MnO4+ MnO2+O2↑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不能,反应后D中溶液氢氧化钠过量,会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能观察到有不溶性物质生成75%的酒精溶液中含有水,碳酸钠会溶于水 【解析】(1)由图可知,①是酒精灯;(2)A装置属固液在常温下反应的装置,故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从锥形瓶中加入,过氧化氢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否则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属固固加热型,选B装置;在加热的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KMnO4△

化学键的三种基本类型

化学键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一、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既可以是单离子,如Na+、CL-;也可以由原子团形成;如SO4 2-,NO3-等。 离子键的作用力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离子键形成的矿物总是以离子晶体的形式存在。 二、共价键 — 共价键的形成是相邻两个原子之间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相互配对,此时原子轨道相互重叠,两核间的电子云密度相对地增大,从而增加对两核的引力。共价键的作用力很强,有饱和性与方向性。因为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才能配对成键,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另外,原子轨道互相重叠时,必须满足对称条件和最大重叠条件,所以共价键有方向性。共价键又可分为三种: (1)非极性共价键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正好位于键合的两个原子正中间,如金刚石的C—C 键。 (2)极性共价键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偏于对电子引力较大的一个原子,如Pb—S 键,电子云偏于S一侧,可表示为Pb→S。 (3)配价键共享的电子对只有一个原子单独提供。如Zn—S键,共享的电子对由锌提供,Z:+ ¨..S:=Z n→S 共价键可以形成两类晶体,即原子晶体共价键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晶格结点上排列着原子。原子之间有共价键联系着。在分子晶体的晶格结点上排列着分子(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在分子之间有分子间力作用着,在某些晶体中还存在着氢键。关于分子键精辟氢键后面要讲到。 · 三、金属键 由于金属晶体中存在着自由电子,整个金属晶体的原子(或离子)与自由电子形成化学键。这种键可以看成由多个原子共用这些自由电子所组成,所以有人把它叫做改性的共价键。对于这种键还有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好象把金属原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金属键没有方向性与饱和性。 和离子晶体、原子晶体一样,金属晶体中没独立存在的原子或分子;金属单质的化学式(也叫分子式)通常用化学符号来表示。

2020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

1、过氧化氢溶液会自然分解,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测定一瓶100 g 30%的过氧化氢溶液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7.2 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⑴久置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⑵该瓶溶液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最后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烧杯 ② 烧 杯 ③ 烧杯 ④ 烧杯 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1)表中X的值为;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现有7.5g石灰石样品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友情提示: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发生反应) m CO2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将石灰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容器内的剩余物进行过滤,所得到的溶液质量是多少?

4、某样品为Cu和CuO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CuO的含量,取用20g此样品,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应.相应数据见下表: 第次加入稀盐酸的体积 /mL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40 16 2 40 12 3 40 8 4 40 8 求:(1)20g此样品中Cu的质量 (2)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 (3)用氢气充分还原5g此样品可得到固体多少克? 5、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O2质量(g) 3 4 6 SO2质量(g) 6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红棕色固体,D为蓝色溶液,G的俗称为苏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 (1)若C由两种元素组成,请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2)写出B与D反应的现象_____; (3)若F与E的物质类别相同,则F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 (4)写出E→G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Ca(OH)2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分析】 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E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G的俗称为苏打,G是碳酸钠,碳酸钠和E会相互转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则E是氢氧化钠;A为红棕色固体,A 可能是氧化铁,A会转化成B,会与C反应,氧化铁与一氧化碳(或氢气或碳)反应生成铁,氧化铁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或硫酸铁),B可能是铁,C可能是盐酸或硫酸;铁与D能反应,D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为蓝色溶液,则D中含有铜离子,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D是铜盐,可能是硫酸铜、氯化铜等;F既能与铜盐反应又能与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硝酸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铜,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F可能是氢氧化钙或硝酸钡等,将假设代入框图,假设成立。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A是氧化铁,C是盐酸或硫酸,若C由两种元素组成,A与C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2)B与D的反应是铁和铜盐(如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实验现象为:有红色

专题复习化学键和晶体结构wg

考点一:化学键: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化学键的存在:①稀有气体单质中不存在; ②多原子单质分子中存在共价键; ③非金属化合物分子中存在共价键(包括酸); 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的存在(Na2O2、NaOH、NH4Cl),共价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 ⑤离子化合物可由非金属构成,如:NH4NO3、NH4Cl 。 1.离子键 1)定义: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相互作用: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成键过程: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子键。 2)形成离子键的条件: ①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之间的化合物。 ②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形成的盐酸根离子:SO42-、NO3-、Cl-等 ③铵盐子和酸根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盐。把NH4+看作是活泼的金属阳离子 ④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3)离子键的强弱比较 影响因素:离子半径(反比)、电荷数(正比) 比较离子键强弱:KCl与KBr、 Na2O与MgO 决定:稳定性及某些物理性质,如熔点等。 2.共价键 1)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成键微粒:原子相互作用:共用电子对 氢分子的形成: 共价键特点: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 氯化氢分子的形成: 共价键特点: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氯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2)形成共价键条件: 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结合; 部分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如AlCl3,FeCl3; 3)存在: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中,也存在于某些离子化合物和原子团中 H2 HCl NaOH NH4Cl Na2O2 SO42- NO3-

化学键_知识点概括

化学键 一、化学键 1、概念:化学键是指使离子或原子之间结合的作用。或者说,相邻的原子或原子团强烈的 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注意: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惰性气体就不存在化学键。 2、分类: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 3、意义:①解释绝大部分单质和化合物的形成:绝大部分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离子或者原子 通过化学键的作用形成的。 ②解释化学变化的本质: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 成过程。原子重新组合就是通过反应物原子间化学键的断裂,然后又重新形成 新的化学键的过程。 二、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1、概念: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3、本质:静电作用 4、成键过程: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子键。 5、成键条件:活泼金属(IA IIA)与活泼非金属(VIA VIIA)之间的化合物。 6、结果:形成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就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而形成的化合物。离子晶体就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而形成的晶体。 7、范围:典型的金属与典型的非金属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特别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左下方的金属与右上方的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氧化钾、氟化钙、氢氧化钠、硝酸钾、氯化钾 三、共价键: 1、概念: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2、本质:静电作用 3、方式: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静电作用。 4、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容易形成共价键。 5、结果:形成共价单质或共价化合物。共价单质是指同种元素的原子通过共价键所形成的单质。共价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通过共价键所形成的化合物。 6、范围:共价单质有H2、B、C、N2、O2、O3、F2、Si、P、S、Cl2、Br2、I2. 共价化合物主要有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的氧化物、酸、非金属的氯化物。 7、类型: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共价键。主要存在于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所形成的共价键。如:H-O、C=O、H-C、

中考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I和D反应只生成J,J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G的化学式为____,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 (2)A的俗称是____;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I的用途是______(答1点即可);H在F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_____测定。 【答案】C6H12O6 O 小苏打 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干燥剂 2CO+O2点燃 2CO2 pH试纸 【解析】 【分析】 根据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所以A是碳酸氢钠,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B是盐酸,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所以H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F是氧气,I和D反应只生成J,所以I是氧化钙,D是水,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是J氢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G是葡萄糖,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由分析可知:G是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碳;故填:C6H12O6;碳 (2)A的俗称是小苏打,A和B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填: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 (3)I的用途是干燥剂;H在F中燃烧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 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 2CO2;故填:干燥剂;2CO+O2 点燃 2CO2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测定。故填:pH试纸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物质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B是二氧化碳,D为常用食品干燥剂,E为稀硫酸,G是黑色固体粉末,F溶液呈浅绿色,H溶液呈蓝色。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省略;“→”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键专题(经典必考难点!)

化学键知识点<必须掌握的美国AP教材知识点!> 一.化学键: 1.概念:化学键: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2.分类:共价键: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金属键:存在于金属中 二.离子键: 1.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构成的化合物。如NaCl/Na2O/Na2O2/NaOH/Na2SO4等。2.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说明: (1)静电作用既包含同种离子间的相互排斥也包含异种离子间的相互吸引。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之间斥力处于平衡时的总效应。 (2)成键的粒子:阴、阳离子 (3)成键的性质:静电作用 (4)成键条件: ①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化合时,都能形成离子键。如IA、ⅡA族的金属元素(如Li、 Na、K、Mg、Ca等)与ⅥA、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如O、S、F、Cl、Br、I等)之间化合时,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 ②金属阳离子与某些带电荷的原子团之间(如Na+与OH—、SO42—等)、强碱及大多数的盐中 都含有离子键 (5)成键原因: ①原子相互作用,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的阴、阳离子; ②离子间吸引与排斥处于平衡状态; ③体系的总能量降低。 (6)存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强碱、绝大多数盐(PbCl2/Pb(CH3COO)2等例外),强的金属的氧化物,如:Na2O/Na2O2/K2O/CaO/MgO等。三.共价键:! 1.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原子(记住必须是原子!) 3.成键性质:共用电子对两原子的电性作用 4.成键条件:同种非金属原子或不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且成键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到饱和状态 5.成键原因:①通过共用电子对,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能达饱和,由不稳定变稳定;②两原子核都吸引共用电子对,使之处于平衡状态;③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后,体系总能量降低。 6.存在范围: ①非金属单质的分子中(除稀有气体外):如O2/F2/H2/C60 ②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中,如SO2/CO2/CH4/H2O2/CS2 ③部分离子化合物中,如Na2SO4中的SO42-中存在共价键,NaOH的OH-中存在共价键,NH4Cl中的NH4+存在共价键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知识点一化学键的定义 一、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使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叫做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离子或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对定义的强调】(1)首先必须相邻。不相邻一般就不强烈 (2)只相邻但不强烈,也不叫化学键 (3)“相互作用”不能说成“相互吸引”(实际既包括吸引又包括排斥) 一定要注意“相邻..”和“强烈..”。如水分子里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化学键,而两个氢原子之间及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是不存在化学键的。 二、形成原因:原子有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是原子体系能量降低。 三、类型: 离子键 化学键 共价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知识点二离子键和共价键 一、离子键和共价键比较 二、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知识点三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通常以晶体形态存在 离子键为主,该化合物也称为离子化合物(3)只有 ..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称为共价化合物。(4)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NH4+例外) 注意:(1)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是离子化合物,但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2)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1C13、BeCl2等是共价化合物。 二、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

知识点四电子式和结构式的书写方法 一、电子式: 1.各种粒子的电子式的书写: (1)原子的电子式: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 例如: (2)简单离子的电子式: ①简单阳离子: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Na+、Li+、Ca2+、Al3+等。②简单阴离子:书写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时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例如:氧离子、氟离子。 ③原子团的电子式:书写原子团的电子式时,不仅要画出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括号“[]”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或“n+”电荷字样。 例如: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 (3)部分化合物的电子式: ①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在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活泼的金属离子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活泼的非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非金属阴离子,然后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所以,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由阳离子和带中括号的阴离子组成,且简单的阳离子不带最外层电子,而阴离子要标明最外层电子多少。 如:。 ②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在共价化合物中,原子之间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共价键的作用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本身没有阴阳离子,因此不会出现阴阳离子和中括号。 如: 2.用电子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1)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说明: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要注意: (1)反应物要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而不是用分子或分子的电子式表示。用弯箭头表示电子的转移情况,而共价化合物不能标。

备战中考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Mg(NO3)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K2CO3和“纯碱”的化学性质相似;MgCO3微溶于水,不考虑为沉淀。 (实验步骤) 步骤Ⅰ: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 初步结论: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 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混合物过滤,进行下一步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明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滤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方案: 请说明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理由______。 (猜想假设)小红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固体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Mg(OH)2②BaSO4③BaCO3④Mg(OH)2、BaSO4⑤BaSO4、BaCO3 ⑥Mg(OH)2、BaCO3⑦Mg(OH)2、BaSO4、BaCO3 (实验探究二)小红同学对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 写出(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原粉末中仍不能确定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答案】硫酸铜氢氧化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需排除其干扰③⑥⑥ 2NaOH+MgCl2=Mg(OH)2↓+2NaCl 氯化钾 【解析】 【分析】 题干中提到的几种物质的重要性质:1.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 Mg(NO3)2和KCl均溶于水;2.Cu2+为蓝色;3.Ba2+和SO42-或CO32-反应生成BaSO4、BaCO3白色沉淀,Mg2+和OH-反应生成Mg(OH)2的白色沉淀,其中BaSO4既不溶于也不溶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六种物质之间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如图所有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种。 【答案】Al 。Ca(OH)2+CO2═CaCO3↓+H2O 。2Al+3CuSO4═Al2(SO4)3+3Cu 。 2 。 【解析】 【分析】 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故E是铝,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能与铝反应,故F能是硫酸铜,D能生成硫酸铜,能与铝反应,故D是硫酸,A是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能与B相互转化,能与C反应,故A可能是二氧化碳,B是碳酸钠,C可能是氢氧化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详解】 (1)E物质是铝,化学式为Al; (2)A和C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3)E和F反应是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2Al+3CuSO4═Al2(SO4)3+3Cu; (4)如图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两种; 2.A﹣H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物质,D是一种固体单质,H是蓝色沉淀。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课标通用(山东)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五第3讲化学键练习含解析

第3讲 化学键 A 组 基础题组 1.(2018江苏单科,2,2分)用化学用语表示NH 3+HCl NH 4Cl 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 N B.HCl 的电子式:H + [·· ·· ·· ··]- C.NH 3的结构式: D.Cl - 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 C A 项,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为 N;B 项,HCl 的电子式为H·× ·· ····;D 项,Cl - 的结构示意图 为。 2.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硬度:干冰>SiO 2 B.稳定性:HF>HCl C.熔点:HBr>HI D.稳定性:SiCl 4>CCl 4 答案 B A 项,硬度:干冰HCl;C 项,相对分子质量:HI>HBr,故熔、沸点:HI>HBr;D 项,Si —Cl 键比C —Cl 键弱,故稳定性:SiCl 4

错误。氨气中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氮气中只存在共价键,氮气属于单质,C错误。硝酸中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次氯酸中只存在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D正确。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②若晶体中有阳离子,则一定也含有阴离子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⑦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 A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如NaOH、Na2O2等,正确;②在金属晶体中只有金属阳离子,没有阴离子,错误;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HgCl2等,正确;④铵盐一般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其属于离子化合物,错误;⑤由稀有气体分子组成的物质中 不含化学键,错误;⑥金属单质在熔融状态时也能导电,但不是离子化合物,错误;⑦冰融化时破坏的是水分子间的氢键,并没有使水分子内的共价键断裂,错误。 5.固体NH5属离子化合物,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5+H2O NH3·H2O+H2↑。它也能跟乙醇、乙酸、盐酸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下列有关NH5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NH5中含有3N A个N—H键 B.NH5中N的化合价为-5价 C.1 mol NH5与水反应时,转移电子为N A D.与乙酸反应时,NH5被还原

(完整版)化学键与晶体类型

第八讲化学键与晶体类型 考试大纲要求 1.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涵义,了解键的极性。 2.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及其性质。 知识规律总结 一、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二、化学键的分类 表4-2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比较 三、共价键的类型 表4-3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比较 四、分子的极性

1.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表4-4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比较 2.常见分子的类型与形状 表4-5常见分子的类型与形状比较 3.分子极性的判断 (1)只含有非极性键的单质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2)含有极性键的双原子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3)含有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空间结构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空间结构不对称的为极性分子。 注意:判断AB n型分子可参考使用以下经验规律:①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②若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则为极性分子,若无孤对电子则为非极性分子。 五、晶体类型 1.分类 表4-6各种晶体类型的比较 2

极性溶剂,熔化时能够导电,溶沸点高多数溶剂,导电性 差,熔沸点很高 液能够导电, 溶沸点低 电和热的良 导体,熔沸点 高或低 实例食盐晶体金刚石氨、氯化氢镁、铝 2.物质溶沸点的比较 (1)不同类晶体: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2)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大,则熔沸点高,反之则小。 ①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则其熔沸点就越高。 ②分子晶体:对于同类分子晶体,式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③原子晶体:键长越小、键能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3)常温常压下状态 ①熔点:固态物质>液态物质 ②沸点:液态物质>气态物质 3.“相似相溶”规律 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由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由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思维技巧点拨 一、化学键及分子极性的判断 【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4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 https://www.360docs.net/doc/b6289905.html,l4和NH3都是以极性键结合的极性分子 C.在CaO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D.甲烷的结构式:是对称的平面结构,所以是非极性分子 【解析】P4和NO2分子中都含有共价键,但P4是单质,故选项A错误。CCl4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故选项B错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中不存在小分子,只有分子晶体中才存在小分子,故选项C正确。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形的非极性分子,故选项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 【例2】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解析】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管是否含有共价键,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所以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本题正确答案为ACD。 二、熔沸点判断 【例3】碳化硅(SiC)的一种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 第3页

2020-2021中考化学计算题-经典压轴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 1.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一定质量8.5%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15%的硫酸铜溶液,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答案】0.8 2.2%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质量=(60g+3.3g)﹣62.5g=0.8g; (2)根据题意,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3.3g×15%=0.495g,只要求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就可求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过氧化氢溶液中含H2O2的质量为x 2222 2H O=2H O+O 6832 x0.8g ↑ 68x = 320.8g 解得x=1.7g, 则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1.7g÷8.5%=20g, 反应后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0.495g 100% 20g+3.3g-0.8g ?=2.2%。 答:(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8g。 (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 2.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称量11 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一定量溶

质的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去除溶液中的水分,最终得到12.1g氯化钠固体。计算: (1)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_____ 【答案】10.6g 21.4%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x,则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12.1g-x,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1g-x,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y,反应中消耗的盐酸质量为z。 2322 Na CO+2HCl=2NaCl+H O+CO 1067311744 11g-x z14.6%12.1g-x y ↑ ?1067311744 === 11g-x z14.6%12.1g-x y ? 解得x=0.4g;y=4.4g;z=50g 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2.1g 100% 11g+50g-4.4g ?≈ 21.4% 答: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4%。 3.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NH4)2SO4是常见的氮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为测定该化肥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实验(样品中杂质可溶,且不参与反应)。 方案1:甲同学称取13.60g样品,与足量的浓NaOH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将获得的气体直接用浓硫酸吸收,浓硫酸增重3.91g。 方案2:乙同学另取等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向水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23.3g。 ⑴你认为上述不合理的是哪个方案,并简述理由。 ⑵选用合理方案来计算(NH4)2SO4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答案】⑴方案1不合理,因为浓硫酸会吸收水蒸气和氨气;⑵97.1% 【解析】 (1)由于浓硫酸会吸收水蒸气和氨气,方案1不合理;(2)设样品中(NH4)2SO4的质量为 x,BaCl2+(NH4)2SO4═BaSO4↓+2NH4Cl 132 233 x 23.3g 132233 23.3 x 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