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风雨历程,共筑百年福达55_图文.

合集下载

“东进”十年

“东进”十年

这 其 中 绝 大 多 数 人 都 不 会 想 到 , 一 天 有
欢 欣 鼓 舞 1 5 年 柳 工 成 立 。 随 后 的 8 9 在 4 年 内 , 工 历 经 风 雨 蓬 勃 发 展 , 是 2 柳 但 从 未 走 出过 柳 州 。这 是 柳 工 第 一 次 走 出 柳 州 。 由此 拉 开 了在 国 内其 他 地 区布 并 局 的序 幕 。
柳 工将 布 局 的触 手 伸 向了早 已成 为 他 们 记 忆的 江南 。 对 于任 何一 家 工程 机械 企 业 来说 . 仅依 靠 单一 产 品是 很 难 把企 业真 正 做 好 做 强 的 。 天 的柳 工 . 今 已经 能 够为用户 提 供 土石 方机 械 、 重机 械 、 面机械 小 起 路 型 工 程机 械 工程 车 辆 等 一 系列 产 品 构
路 机 更 呈现 出系列 化 , 套 化 。 0 来 . 配 1年
表示. 柳工 产品 结构 系列 化 多元 化 发展 的需 要 . 是柳 工继 续 保 持 “ 头 兵 地 也 排 位 的需 要 。柳 工把 着 眼 点在 于 通 过 迈 进 长 江三 角 洲 . 围绕 工 程 机械 的相 关产 将 品 延伸 到那 里 生 产. 而 直 接 吸 纳 当 今 从 世 界上 最 先 进 的 生产 、 理 技 术 和 国 际 管
2 00 8 1 0 年 月 8日, 工投 资 1 0 柳 1 万 3
元 控 股 江 苏 江 阴 交 通 工 程 机 械 厂 成 立 江 阴 柳 工 专 业 生 产 压 路 机 系 列 产 品一 在 当 时 , 个 现 象 被 称 为 柳 这
“ 重返 7 悉柳 工 历 史 的 人都 知 道 . 熟 柳 工 的前 身 是 上 海 华 东 钢 铁 建 筑 厂 1 4 8 9 年 , 厂 的部分 员工和 设备搬 迁 至柳 州 该

风雨兼程十四载 硕果累累铸辉煌

风雨兼程十四载 硕果累累铸辉煌

风雨兼程十四载硕果累累铸辉煌——九江市总商会福建商会成立十四周年记文/记者张会自古闽商多善贾。

在九江,福建商人是入驻最早、投资最多、发展时间最长的一个群体。

他们以过人的胆识、睿智的眼光、坚定的信心,从家乡挺进浔城,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掀起一个又一个新的商业热潮,缔造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

九江也因为他们,多了一根发展的强劲动脉,因为他们,多了一个对外开放沟通发展的平台。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12月28日,九江市总商会福建商会迎来了她十四周岁生日,这一天来自九江各地的600多名闽商欢聚一堂,他们笑颜如花,满脸都是收获的喜悦有和如家般的温暖。

经过十四年的发展,福建商会成为了在浔客商组织中会员最多、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组织最完善的客商群体。

据了解,截止目前,市福建商会发展企业会员648家,个人会员368名,总会员数达到了1016个。

会员在浔投资规模已突破了500亿元,实现年产值逾1300亿元,安置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10多万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筚路蓝缕,商会成立让福建客商在九江有了“家”福建人在九江扎根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那时在九江安家的福建人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九江工作,或是到九江当兵就地转业改革开放后,或是在九江的民工逐渐发展成为“老板”。

这些最初在九江的福建人人数很少,大多单打独斗,各自为阵,彼此间谁也不认识谁。

改革开放后,九江迎来了福建商人投资的第一个高潮,随着人数的增多,很多福建人开始意识到在经营过程中,在与政府协调、沟通时,单独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无法掌握行业总体情况,达不到以整个行业看问题的高度,使协调、沟通变得困难,而且随着竞争的逐渐加剧,单打独斗势单力薄。

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发扬闽商精神,整合闽商资源,把企业做大做强?一些闽商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在部分人的推动下,福建同乡联谊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建商人来浔投资的逐渐增多,同乡联谊会这种民间自发的组织形式也越来越无法满足福建客商们对“家”的渴求。

五十年风雨历程,亚星迎来“天靓”

五十年风雨历程,亚星迎来“天靓”
维普资讯
特 别 关 注
五 十年风雨历程 ,亚星迎来
枕 霞
恢 复上市 。 月底 , 6 扬 程 ,从外形到技术性能 ,从乘坐体 州 亚星客车股份有限 验到性价 比,J 6 0 H都有着 自己 S 98 公 司接到上海证券交 的独到之处 。说起这 款车 ,光是其 易所 “ 关于 同意扬 州 名 字就倾 注 了全体 亚星人 的心血 ,
亚星公路客车天亮的曙光 从 14 年 亚星的前身 “ 99 中国人 申请进行 了审核 ,决 定同意亚星客 00 民解放军华东空军 后勤部 汽车修理 车被暂停 的9 0 万股无 限售流通 A 亚 星股份 的公交车 历来在 用户 通知 ”亚 中有着 很好的 口碑 ,与之合作 的公 所 ”开始 ,亚 星迈上 了漫漫征 途 。 股恢复上市流通 。根据 “ 月5E恢复上市交易 恢 交企业有 很多 ,然而公路车 的销售 15 年扬州汽车修理厂试制成功亚 星客车于 7 t 97 星历史上第 一辆客车 ,18 年 中国 复上市 不久 , 91 公司就发布了 2 0 年 却 并不如 公交车那么乐观 ,天靓的 07
盈 利 、恢 复上 市 ,亚 星 股 份
不是很长 , 却取得 了 良好 的成效 。 借
5 年风雨兼程 ,丰富的阅历让 0
迎来 “ 天亮”
着北 京客车大赛的契机 ,亚 星股份 亚 星俨 然 成 了客车 行业 内的前 辈 , 推 出了新 品公 路客车——J 6 0 H 然而时 而出现 的新难题 、涌现 的新 S 98
亚 星客车股份有 限公 有过很 多的思考 、很 多的争论 ,全
司股票恢 复上市 申请 公司范 围内的征集 ,经过海选和初
通知” “ , 通知”中称 , 选到最后投票决定 , 天靓 ” “ 这个醒 根据 ( ( 上海证券交易 目的名字道 出了全体亚 星人的美好

厂庆征文文章

厂庆征文文章

厂庆征文文章厂庆征文文章1欢迎回来看新“家”质检中心付继红这是个冬日的下午,氟化公司四车间会议室暖意融融热闹非凡,十名退休退养职工欢聚一堂,回到了久别的“家”。

大伙灿烂的笑容中带着问候、祝福和牵挂。

背景里“常回家看看”的红色横幅更增添了团聚的喜气。

光阴荏苒,虽然已过十年,但当翻出这张旧得有些褪色的照片时,当时的场景还是历历在目:2006年,随着134A、CDM装置的上马,氟化公司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为了让退休、退养人员充分感受车间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四车间专门组织了这次聚会。

60岁的郑荣耀原是四车间的设备管理员,当走到包装厂房内,看到排列整齐有序的各类钢瓶和铁桶,不禁连说:“变了、变了!”他说以前车间的产品贮罐才十多只,现在增加到了近百只,而且生产系统也越来越复杂了,自己都不认识了。

在635盐酸处理岗位,姜文英深情地抚摸着与之朝夕相处十多年的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操作台,眼里流露出一丝眷恋。

CDM装置控制室,只见鱼缸内一群群热带鱼在欢愉的追逐着,冰箱、微波炉样样俱全,温馨而整洁。

原460工段长,集团公司劳模余锡山感慨地说:“公司面貌真是今非昔比,每到一处都是那样干净而舒心。

”1990年,我国最大的氟化工基地拔地而起。

25年的风风雨雨,从一次创业的艰辛坎坷到二次创业成功的喜悦再到三次创业的实战练习,就像三座高高屹立的里程碑,氟化人用生命力量之火,完成了从行业“探索者”到“领跑者”的华丽飞跃,当我们翻过25年的春秋岁月,镶满了氟化人艰苦奋斗的艰辛,烙印下氟化人卓越追求的足迹。

岁月的扉页泛黄,但记忆里每一段故事却是如此清晰。

这些曾经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公司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开拓者”;这些承上启下,堪当中流砥柱的“建设者”们如今有些已是白发苍苍。

但凭栏远眺,依旧豪气干云。

看!坎坷艰辛二十五年路途的氟化公司,在他们奋斗拼搏中苍劲间焕发着蓬勃青春……从四套生产装置扩至16套生产装置的一期,到年产3000吨聚四氟乙烯项目的二期,从年产1000吨六氟丙烯的三期,到年产3万吨的HFC-134a,二十五年来,氟化工一马当先成为国内氟化工龙头企业。

致敬,每一位共和国奋斗者

致敬,每一位共和国奋斗者

□文/樊曦孙晓辉陈宇轩5月的鲜花开遍原野,又一个劳动者的节日向我们走来!建党百年之际,回望奋斗史,瞻望奋进程,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科研一线,一代代劳动者奋力奔跑。

他们跃动的身影,定格成奋斗中国最美丽的画卷,汇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磅礴力量。

时光的坚守里,见证精神传承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

2019年11月8日,中国中铁中老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马玉蓉(右一)在老挝万象与当地小学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致敬,每一位共和国奋斗者写在建党百年之际的“五一”国际劳动节走进“百名劳模图片展”,仿佛走入了一个时光隧道。

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满载时光的记忆,带来心灵的震撼——“边区工人”赵占魁,在高达上千摄氏度的熔炉前,穿着湿棉袄代替石棉防护服,终日汗流浃背,从不叫苦叫累;大庆“铁人”王进喜,立下“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产业工人许振超,先后6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振超效率”令世界惊叹;“金手天焊”高凤林,先后为90多发火箭焊接过“心脏”,攻克了航天焊接200多项难关,成为航天航空领域首屈一指的“大国工匠”……他们的名字,普通又不普通;他们的事迹,平凡又不平凡。

他们,见证着中国人勇攀高峰的坚定志向,折射出劳动者的精神品格。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召开16次表彰大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超过3万人次。

时代在变,奋斗底色不变。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正是新时代奋斗者的人生注脚。

在建设中的中老铁路沿线,盛开着老挝的国花——鲜艳的占芭花。

这里,还有一位美丽的“中国占芭花”——中国中铁中老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马玉蓉。

协调项目建设、规范采购招标流程,组织开展“中老铁路课外辅导员”活动,让老挝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铁路……在异国他乡,她看着铁路一寸寸延伸。

一守,就是11年……走进中车四方钳工宁允展的家,小小的阳台上,摆满了各种五金装备,这是他下班后继续磨炼技艺的“微缩版”车间。

21周年庆典口号

21周年庆典口号

21周年庆典口号1、携手三十年,再谱新诗篇。

2、同心同力同希望,共贺共庆共未来。

3、经百年初心不变,一心一意造好烟。

4、十年,风雨同舟,你我同相伴;下一个十年,一路倾心,风景会更美!5、发扬百年底蕴,再创沈烟辉煌。

6、激扬五年,卓越腾飞。

7、风雨共进十五载,同心逐梦赢未来。

8、创业人文本,守业诚为先。

9、五载辉煌携手共,展望乐建再攀峰。

10、引领时代,共筑未来。

11、风雨五载成绩亮,携手奋进续辉煌。

12、勤于鞋业,人之为本。

13、承一百一十春秋,创二零一七新篇。

14、百十年风雨兼程,励精更始,千方百计筑和美家园。

15、感恩十五载,汇思赢未来。

16、往事如烟、历经风雨重组;携手同心、再铸百年辉煌。

17、绽放卅载,共建质量深圳。

18、回首百载心感恩,展望未来梦飞扬。

19、三十春秋谱华章,质兴深圳创辉煌。

20、人本鞋业,三十而立。

21、拓展中国梦,人本无止境。

22、心在鹏城泊岸,梦在质协起航。

23、湛领十年精彩,江赢百年未来。

24、筑梦品牌,人本未来。

25、降本增效,推动企业发展;精益求精,争做行业先锋。

26、十载精彩并肩湛斗,百年辉煌粤湛越勇。

27、岁月流金,人生本真。

28、勤于鞋业,人本至上。

29、老沈烟,艰难奋进求发展;新红辽,再振雄风谱新篇。

30、品誉世界,跑赢未来。

21周年庆典口号1、心连心,同庆百年庆典;手牵手,共铸沈烟辉煌。

2、领跑十五载,继续繁华里。

3、感恩十五载,汇思赢未来。

4、世纪华章共谱写,携手奋进创辉煌。

5、跨越,活力人本。

6、抓市场,保品牌,重责任,勇担当,树信心,谋发展。

7、颐生沈烟,秩产红塔。

8、汇聚良才,思创精彩。

9、汇,声布九州;思,潮随心动。

10、年云程发轫,再扬帆万里可期!11、十年,风雨同舟,你我同相伴;下一个十年,一路倾心,风景会更美!12、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

13、沈时创新求发展,烟红姹紫傲群雄。

14、忆一百一十年峥嵘岁月,谱红辽沈烟人辉煌新篇。

15、风雨五载创业艰,豪情状志创辉煌陈明。

十年征程,我们激荡前行 四川美丰2020年核心客户峰会在西双版纳召开

十年征程,我们激荡前行 四川美丰2020年核心客户峰会在西双版纳召开

10版I专题2020年11月6日星期五编辑:炼晨电话:0彳0,63702118CHINA AGRI-PRODUCTION NEWS 中国农资十年征程,我们激荡前行四川美丰2020年核心客户峰会在西双版纳召开《f ft—〉巧冬曰的西双版纳温暖如春,热情的四川美丰高朋满座。

10月30日,主题为“美万家丰天下”的四川美丰2020年核心客户峰会在美丽的云南西双版纳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核心客户、行业专家以及媒体代表近200人共襄盛举。

2020年是美丰复合肥上市10周年。

从1977年建厂,40年间,美丰经历了碳氨创建、尿素上马,再到复合肥上市提速,开启了美丰髙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在这10年里,美丰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共同谱写“美好农业,丰收中国”的华丽篇章。

2020年,从生产到流通,整个农资行业走到了深刻变革的十字路口,为了更好地把握农业发展趋势,四川美丰从产品创新、产能优化,再到强强联合,全面发力复合肥领域,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和髙效的产品解决 方案,共谋未来发展之路。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 究院、全国科技小院总负责人、教授、博导李晓林,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秘书 长李光,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吕仕华,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信息部主任张 丽君,《肥料与健康》常务副主编师蓉等 行业专家、媒体代表莅临现场,四川美 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美丰农 资董事长刘朝云,四川美丰复合肥有限 责任公司总经理冷衍界等公司领导出席。

会议由四川美丰农资化工有限责任 公司副总经理张子辉主持。

砥砺前行逆市上扬即将过去的这一年,经历了新冠肺 炎疫情肆虐、经济疲软下行、产品供大 于求等诸多困难,厂商携手一起克服困 难、砥砺前行,营销战线不断扩大,渠 道深度不断加长,四川美丰紧紧扎根市 场,在市场中成长、在市场中进步、在 市场中壮大,持续奏响凯歌,复合肥销 量、利润均取得同比增长,卖现与客户 双赢共享的发展目标。

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 监、四川美丰农资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 事长刘朝云在致辞中表示:“从刚刚发布 的三季报看,四川美丰实现净利润7025 万元,企业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 基本趋势没有变。

风雨创业路,十年磨一剑——金事达辉煌发展历程

风雨创业路,十年磨一剑——金事达辉煌发展历程

风雨创业路,十年磨一剑——金事达辉煌发展历程
岳兆辉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科技》
【年(卷),期】2015(0)5
【摘 要】卸下戎装,离开军营,为了追求梦想,他背井离乡只身来到东北大粮仓;军营
塑造了他军人的气质,为了责任与使命,他勇于白手起家,从农资零售做起;如今一个占
地75亩,年化肥生产能力达20万吨的龙头企业屹立于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上,十年磨
一剑……他,就是金事达总公司创始人——范友。

【总页数】4页(P50-53)
【作 者】岳兆辉
【作者单位】黑龙江金事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十年磨一剑 风雨铸辉煌——写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中国电器院之时2.十年磨
一剑风雨铸辉煌——写在"第二届金星鸭业日暨成立十周年庆典"之际3.十年磨一
剑风雨铸辉煌——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创办10周年巡礼4.风雨创业路辉煌
写华章5.金菱:20年风雨创业路一朵有信仰的“金菱之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年风雨历程,共筑百年福达当日历掀开2011年崭新的一页,我们的心砰然而动,当岁月的痕迹再次铭刻在生命的年轮上,回首过往的日日夜夜,我们怎能不思绪万千、心潮激荡。

十年,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来说,只是短短的一瞬间。

然而,对于新福达汽车来说,却是一部充满机遇与挑战、拼搏与奉献的创业史。

这其间虽然充满了艰难与曲折,但又包含了希望与辉煌。

十年风雨兼程,新福达一路走来,历经坎坷,终见彩虹。

公司自2001年11月成立至今,风雨征程,携手诚心,铸就了新福达美好的今天。

十年岁月,从过去厂房、技术、设备、工艺等方面的相对落后,到今天的脱胎换骨,这是新福达人的不断努力的成果。

现如今,公司拥有占地面积988亩的港龙工业园区,以新福达汽车为主机厂,四个配套厂围绕的格局,形成了完整的客车整车生产线,底盘生产线及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线,可实现年单班生产各类客车6000辆以及底盘各类零部件的配套功能,年产值达20多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内设可供2000人同时使用的员工食堂,员工休闲娱乐高尔夫球场、篮球场、员工俱乐部,大大地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时间。

在新福达的一个一个辉煌成绩背后,我们忘不了默默付出的新福达人,是他们用智慧和辛勤的双手创造了今天的新福达,回首过去艰苦的条件,我们肩并肩携手共进,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难,过去虽然艰苦,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底盘车间底盘车间作为整车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核心部分,底盘车间最初归属于金旅公司,2006年5月份正式划归于漳州新福达。

回忆过去,漳州老厂区车间生产环境相对恶劣,焊装、底盘共处一个车间生产,厂房陈旧,地面不平,人员管理不完善。

技术上依赖海沧金旅三部,生产中出现问题,双方对接迟缓,金旅技术提供远程技术支持操控,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生产品质上没有制度化规范,员工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对产品质量没有意识,产品质量无法完全保证,导致整车下线时,交付客户后时常出现质量问题。

技术上得不到支持,品质无法保证,这些问题对于底盘车间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2008年,随着新厂区的搬迁,车间工作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新增了大量的生产设备,随着体制架构的逐步健全,增加了多项品质质量管理防控点,产品品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通过绩效考核和持续培训,使车间一线员工在操作技能及整体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问题能及时寻找问题源头在哪,使诸多问题在源头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现如今,底盘车间屡次获得公司5S管理和品质高频问题防控的好评。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添砖加瓦。

正是因为有员工大力的支撑,才保证了企业的巍然耸立。

底盘车间尤为重视对员工的管理,车间本着“用心、用脑、用感情”的管理方式,时刻关心下属的工作、生活,注重细节,给新员工提供发展平台和学习机会,形成了递增式的管理模式。

并着重培养重点员工,成为技术骨干,为品管、售后、工艺输送了专业性较强的人才。

提到公司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车间的王主任充满激情,表示:“随着公司不断的发展强大,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知识及管理水平,只要在公司工作一天,就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伴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底盘车间也将一起成长并日趋强大”。

图为:底盘车间员工紧张有序地工作焊装车间过去焊装车间因为受到空间环境的影响,工作量上不去,生产车间的安全措施也不够完善,没有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

员工在操作折弯机、剪板机时由于缺少专业技能培训,导致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工作环境恶劣,噪声大且粉尘、焊尘烟雾无法及时疏散,员工长时间在粉尘下工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搬到新厂房以后,公司设立了宽敞的生产车间,车间新增了排气扇、打磨室,使粉尘、烟雾得到有效的疏散,另外,公司在安全措施上也进行很大的改善,给每位员工配置了防护面罩、防护眼镜及手套,通过公司的不断努力,车间生产事故几乎为零。

生产效率无法提高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公司领导的支持,车间主任的带领下,通过不断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现如今,员工在技能上已经可以熟练的进行各种车型焊接装配。

车间员工来自于五湖四海,整体员工素质有待提高,刚开始,公司没有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缺乏规范化管理,致使车间管理经常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后来,经过公司发现了这个问题,经过多次更新发布规章制度、增加员工素质技能培训、并进行多方面的教导和企业文化的深度宣传,使得广大员工的素质水平逐年提高,能够规范的遵守公司、车间的相关规章制度。

公司多年来未发现一起偷盗事件,小事上面,用餐也是统一排队,规范有序。

焊装车间推崇以老带新,车间80多位老员工手把手教新员工,为车间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后备力量。

质量是企业品牌的保护伞,产品没有良好的品质保证,销量就没有保障,过去,公司对技能没有特定的要求,而现在要求员工必须持证上岗。

在质量上做到“品质有保证无需返工”,随着各方面的不断改进,因而产品的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公司的总体产量也不断增加,从过去的日均几台车发展到如今日均可以生产15台,2010年底日均产量最高达到25台/天,月产量达650台。

焊装车间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尤其是2009年,对于焊装车间来说,是技术上突破的重要时刻,车间引进了全车电泳技术,改善了车身外形的美观感、提高了车身防辐射能力,延长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我们相信,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焊装车间将向规范生产前进,伴随公司不断发展,进步。

图为:焊装车间员工在安全规范下工作。

涂装车间提到现在的涂装车间,徐主任脸上充满笑容,一个劲的感慨,目前车间拥有3个专用的打磨房、2个发泡房、1个双联体擦净室、7个水旋式喷漆房、3个干式喷漆房,工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工作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

在过去,涂装车间专用的喷漆房仅有3个,许多喷漆工作需要在非密闭空间内进行,产生的漆雾得不到及时挥散,有时甚至相隔几步都无法看到对方的身影,由于环境原因,时常会发生一些小事故,工作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现在采用轨道式转车,过去要6-8个人手动推车,不仅浪费人力,而且致使工作效率低下,一天只能喷几辆车,现如今轨道式转车,不仅大大的节约了劳动成本,而且在不加班的前提下可以完成15台/天,并且做到了“安全零事故”。

“四大班子”的生产模式,从“前处理—中涂—面漆—修补”这四个阶段来完成作业,每一阶段都有专人负责,严格按照工艺操作,做到“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把问题在矛头上解决,跟随公司精细化管理方向走,涂装车间也在不断的前进,从过去粗犷的管理,到现在每个生产流程,每个细节处都有专人负责,朝着规范管理不断前进。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团队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涂装车间在团队建设上尤为重视,徐主任常常对部下提起,有什么困难大家要多沟通,领导与部下的沟通,同事间的沟通,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没有过不去的坎。

在团队中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合作,运用高度的团结及合作,发展车间团结的力量。

车间推崇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让有经验的老员工到车间生产的每个流程交流学习,给新进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发现并培养人才,给广大员工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我们没有惊人的才智,但是我们有团队的力量,携手共进,将涂装车间做细做强。

图为:涂装车间喷漆房总装车间随着时间车轮的不停转动,总装车间经过几年的变换,在公司领导,车间主任的带领下逐渐规范起来,总装车间作为整车生产中的门面车间,在公司领导的英明领导下,得到不断的跟进改善,领导的肯定是他们至高的荣誉。

从过去的不规范到现在的进步,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走来,万千艰辛,换得今天的变化。

总装车间技术大幅改进,物料审批规范管理,产品质量的贯彻落实。

这些每一步都记录着总装的成长。

质量对企业发展是犹关紧要的,企业想要发展宽广的市场,产品质量问题是重中之重。

洪主任在提到品质方面说,自己从事品质工作十几年,在经验上有丰富的积累,对车间品质上的要求较高,要求车间所有员工用心去工作,员工与员工之间做好制作细节的提醒和交流,工位与工位之间做好相互的衔接和协调,在车间全面开展员工自检、互检工作。

(即:“上下道工序的自检、互检,各岗位员工人人都是检验员。

)员工对自己无法解决和协调的问题及时向工位长、班长反馈,工位长、班长必须深入现场,了解问题所在的根源,解决生产问题,确保生产的顺畅。

对本辖区进行具体的质量监控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问题要提出初步的整改措施,并及时报告给车间主任。

针对目前汽车电器配置要求越来越高,车间将成立电器班、机动小组(计划十月份完成)。

要求机动小组的所有成员必须熟悉整个车间各个岗位的操作,随时应急生产线上的一切新增和顶岗任务;电器班的成立,规范了电器制作的现场工艺,车间这一举措的推行,不仅确保了整个生产的顺畅,而且全面提升了整个车间的产品制作水平,改善了产品的品质。

相信在车间领导的带领下,经过这些重重改变,我们的产品品质得到了显效的提高。

《周易》说“众人同心,其利断金”,《孙子兵法·谋攻》亦有云:“上下同欲者胜”。

它们生动地说明了团队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团队精神是企业不断前进的原动力。

对于车间也是一样的,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战斗力是不可估量的,执行力是凝聚团队的重要部分,车间要求员工必须有高度执行力,坚决执行,有问题完成后再提问,绝对服从上级指挥,同时,总装车间推崇“人性化”管理,管理人员与车间员工,员工与员工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工作原则。

在建立团队上,车间管理人员必须深入现场,时刻关心员工,随时了解员工想法和现有存在的问题,要求管理人员对员工提出的问题必须做到“三个十分钟”(即十分钟到位,十分钟对问题的初步分析,十分钟给予初步的解决方案)的管理原则。

真正做到让员工信任领导,信任团队。

相信有这样团队的建设理念,未来总装车间的发展将更加美好,真正做到“众人同心,其利断金”。

注:总装车间员工在全神贯注工作。

调试车间2006年2月份对于调试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就是这一天,调试班正式从总装车间独立出来,成立了自己的独立车间,并从过去一个班20多人,发展到如今46人,先后在调试员、打胶装配、机修工、电工、内外饰返修工等职位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骨干人员,在安全上达到“安全无事故”,做到准时交付车辆,增加客户满意度,公司形象得到大大的提升。

十年前,调试车间从过去各方面不成熟生产环境差、设计、工艺不成熟、员工技能不足,规章制度不健全,即使员工每天加班至凌晨,生产效率始终提不上去,如今调试通过十年的历练现已经拥有稳定的管理团队、成熟的管理理念,在公司领导的带领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调试车间通过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及设计工艺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已经从当初的单班日产能3-4台提高到现在的单班日产能16台,整车交检合格率从当初的60%提升到现在的90%,并通过多次组织员工到其它兄弟单位金旅三部、金旅一部以及大金龙去参观学习,通过交流学习促进大家在工作上提高了认识,技术上逐步提升,在公司内部的培训会及车间师傅的教导下,员工整体素质水平提升了,调试车间在安全上达到“安全无事故”,生产上狠抓短周期,品质上推动技术进行持续改进,随着实物品质的改善,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