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指导书指导书

电子实验教学基地编

华北电力大学

二00七年四月

目录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概述 (2)

任务书 (4)

课题一移位寄存器型彩灯操纵器 (6)

课题二智力竞赛抢答器 (9)

课题三电子拔河游戏机 (10)

课题四交通信号灯操纵器 (11)

课题五数字电子钟(软件设计) (13)

课题六电子密码锁 (15)

课题七电子秒表 (17)

课题八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硬件设计) (19)

附录: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22)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概述

综合电子技术设计是电子技术课程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既涉及到许多理论知识(总体方案设计与方法),又涉及到许多实践知识与技能(安装、调试与测量技术)。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来完成,因此它是对学生电子技术课程学习的综合性训练。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进展,电子电路的应用日益广泛,由电子电路组成的操纵系统、测量系统、通信系统等电子技术产品差不多深入到各个领域,电子电路的设计越来越显示出事实上用性和重要性。

一、电子技术综合设计的差不多要求

1、能够依照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

2、依照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等有关文献资料。要求通过独立摸索、深入钻研课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把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4、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把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利用“观看、判定、实验、再判定”的差不多方法,解决实验中显现的问题。

5、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6、通过课程设计,逐步形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树立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从现有条件动身,力争少损坏元件。

7、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做到爱护公物、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注意安全。

二、电子技术综合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电子系统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做出生产样机或定型产品。整个设计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依照给定的技术指标和条件,设计出完整的电路,通常把这一时期称为“预设计”。本时期的要紧任务是预备好实验资料,包括:画出系统的逻辑框图,标出要紧单元电路、数据通路、输入、输出及要紧操纵信号,画出单元电路的详细逻辑图和装配图,同时配以文字说明,简明说明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指出采纳的某些技巧或一些巧妙假设。

2、方案试验

对所选定的方案进行组装调试。实践证明,由于生产实际的复杂性和电子元器件参数的分散性,再加上设计者开始体会不足,一个仅从理论上设计出来的电路往往是不成熟的,可能存在许多问题。若不通过实验就想把这些问题检查出来并加以解决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完成方案设计后要进行电路的装配和调试。通过调试,能够发觉实验现象与设计要求不相符的情形。这时,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缘故,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进一步完善“预设计”方案,使之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

3、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要求完成制做实验样机所必须的文件资料,包括整机结构和印刷线路板的设计

等。

4、样机制做及调试

在修改完善方案设计、工艺设计基础上,完成样机外壳和机架的加工、元件的组装和焊接、整机调试和指标测试等工作,最终做出符合技术指标的样机。

5、总结鉴定

总结鉴定包括考核样机是否全面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能否长期可靠地正常工作,写出设计总结报告及产品说明书。一样只有通过技术鉴定之后才可投入试生产。

综上所述,一个完整的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制作是比较复杂的。在课程设计中,由于受时刻和设备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完成所有设计环节的训练,只能选择重要环节作为课程设计的差不多内容,一样选取“方案设计”、“方案试验”和“写设计总结报告”三个环节,同时方案试验一样只在实验室进行。有条件时,也能够加入印刷线路板的设计、制作及元件组装和焊接。通过这些差不多环节的训练,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逐步把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1.1综合实验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综合实验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工程训练。

1.2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把握综合实验的要紧内容、步骤和方法。

1.3培养学生猎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作工作能力。

1.4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差不多工程素养。

2.要求

2.1 能够依照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

2.2依照课题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等有关文献资料。要求通过独立摸索、深入钻研综合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把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2.4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把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利用“观看、判定、实验、再判定”的差不多方法,解决实验中显现的问题。

2.5学会撰写综合实验总结报告。

2.6通过综合实验,逐步形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树立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从现有条件动身,力争少损坏元件。

2.7在综合实验过程中,要做到爱护公物、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注意安全。

二、要紧内容

共有8个既有学习价值又有一定的有用性和趣味性的设计课题,学生依照自身情形自由选择其中之一。

1.移位寄存器型彩灯操纵器

2.智力竞赛抢答器

3.电子拔河游戏机

4.交通信号灯操纵器

5.数字电子钟

6.电子密码锁

7.电子秒表

8.数字电子钟(硬件)

三、进度打算

四、设计(实验)成果要求

1.学生依照所选课题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通过论证与选择,确定总体方案;然后对方案中单元电路进行选择和设计运算;最后画出总体电路图。

2.预设计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学生即可向实验室领取所需元器件等材料,在面包板上组装、调试电路,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3.在Multisim软件平台上学生可直截了当设计、仿真和实现,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五、考核方式

综合以下指标评定综合实验总成绩: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1.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2.实验动手能力(安装工艺水平、调试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

3.总结报告;

4.答辩情形(课题的论述和回答问题的情形);

5.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课题一移位寄存器型彩灯操纵器

彩灯操纵器能够自动操纵多路彩灯按不同的节拍循环显示各种灯光变换花型,它广泛用于大型灯会、舞台灯光操纵、体育馆灯光操纵以及节假日灯光装饰中。实现彩灯操纵的方法专门多,如用EPROM编程、单片机、纯硬件电路等。当彩灯路数较少且花型变换较为简单时,可采纳移位寄存器进行操纵。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要求采纳移位寄存器设计一个彩灯操纵器。

2.要求三种变换花型

以某种节拍按一定规律改变彩灯的输入电平值,操纵彩灯的亮与灭,按预定规律显示一定的花型。

花型1:8路彩灯从左至右顺次渐亮,全亮后逆序渐灭;循环两次。

花型2:8路彩灯从中间到两边对称地逐次渐亮,全亮后仍由中间到两边逐次渐灭;循环两次。

花型3:8路彩灯分两半,从左至右顺次渐亮,全亮后则灭,循环三次。

花型真值表如下:

因此三种花型也能够与上述相反,即:

花型1:8路彩灯从右至左顺次渐亮,全亮后逆序渐灭;循环两次。

花型2:8路彩灯从两边到中间对称地逐次渐亮,全亮后仍由两边到中间逐次渐灭;循环两次。

花型3:8路彩灯分两半,从右至左顺次渐亮,全亮后则灭,循环三次。

3.三种花型先以慢节拍显示一遍,再以快节拍显示一遍,构成一次大循环,然后重复。因此也能够相反。

二、总体方案设计

1、原理框图

彩灯操纵器以某种节拍按一定规律改变彩灯的输入电平值,操纵彩灯的亮与灭,按预定规律显示一定的花型。因此彩灯操纵器需要一个能够按一定规律输出不同高低电平编码信号的编码发生器,同时还需要编码发生器所要求的时序信号和操纵信号。由于实际应用场合所带彩灯可能是功率较大的白炽灯或其它,因此还需要一定的驱动电路,实验中因采纳发光二极管或指示灯,故可省略驱动电路。彩灯操纵器的原理框图如图3.1.1所示。

图1.1 彩灯操纵器原理框图

2、设计思路

(1)节拍操纵电路

三种花型循环一次需要16*2+8*2+5*3=63个节拍,再加上清“0”一拍,共64拍。三种花型若先以慢节拍显示一遍,再以快节拍显示一遍,如此构成一次大循环共需128节拍。如图3.1.2所示。

图1.2 快慢节拍的时钟电路框图

CP L(慢)的1-32节拍显示花型1,其中1-8节拍移位寄存器右移8位,9-16节拍移位寄存器左移8位,17-32节拍重复1-16节拍内容。CP L(慢)的33-48节拍显示花型2,其中33-40节拍移位寄存器1左移,移位寄存器2右移,41-48节拍重复33-40节拍内容。CP L (慢)的49-63节拍显示花型3,其中49-53节拍2个移位寄存器右移,54-58、59-63节拍重复49-53节拍内容。CP L(慢)的64节拍总清“0”。CP H(快)的64节拍与慢节拍显示相同。因此,节拍操纵电路需要产生8、16、32、64、128拍的节拍操纵信号。节拍操纵信号电路框图3.1.1,节拍操纵信号时序图3.1.4。

图1.3 节拍操纵信号电路框图

图1.4 节拍操纵信号时序图

CP7=0时,移位脉冲CP为慢节拍CP L;CP7=1时,CP为快节拍CP H。因此能够选择快慢

节拍的移位脉冲CP 的表达式为:H L CP CP CP CP CP .7.7+=,CP7的周期为128节拍。

(2)编码发生器

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194的功能表如下:

Cr

1S 0S CP 功 能 0

╳ ╳ ╳ 异步清0 1

0 0 ↑ 保持 1

0 1 ↑ 右移 1

1 0 ↑ 左移 1 1 1 ↑ 预置

要实现上述花型显示,关键是移位寄存器的功能操纵端S0、S1和左移SL 、右移SR 的信号电平如何组织。

(3)清零电路

清零电路如图1.5所示。清零电路的功能如下:

a)系统总清零,用启动开关S 操纵。

b)花型3每5拍清零一次,QH QE Cr .=。

c)三种花型运行一遍即第64拍总清零一次,可用对周期为64拍的CP6微分得到的负脉冲实现。

图1.5 清零操纵电路

三、设计报告要求(设计报告格式见附录1)

1.目的与要求:依照任务书进行填写。

2.正 文:简单叙述设计过程(包括原理、方案);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并简 述各部分的功能。

3.总结与结论:写出设计和调试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简述心得体会。

课题二智力竞赛抢答器

在进行智力竞赛抢答题竞赛时,各参赛者考虑好后都想抢先回答,假如没有合适的设备,主持人难以分清抢答者的先后。为了使竞赛能顺利进行,需要有一个能判定抢答者先后的设备,称其为智力竞赛抢答器。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制作一个可容纳六组参赛队的智力竞赛抢答器,每组设置一个抢答按钮供抢答者使用。设置一个“系统复位”或“抢答预备命令”按钮和一个“抢答开始命令”按钮供主持人使用。

2.电路具有第一抢答信号的鉴别和锁存功能。在主持人将系统复位并发出“抢答开始命令”后,若参赛者按下抢答按钮,就显示最先抢答者的组号,指示抢答有效,并以声音警示。若系统复位但未发“抢答开始命令”,参赛者就按下抢答按钮,也显示抢答者的组号,但指示抢答无效,并以声音警示。要求确定第一个输入的抢答信号,并保持该信号不变,同时使后输入的信号无效。

3.在发出“抢答开始命令”后开始计时,通过规定的抢答时刻后若没有人抢答,就发出“抢答时刻到”信号,以声光警示,并锁定输入电路使各路抢答信号无法再输入。

4.设置计分电路,开始时每组预置为100分或其它,答对一次加10分,答错减10分。

二、总体方案设计

1.本题的全然任务是准确判定出第一抢答者的信号并将其锁存。实现这一功能可用触发器或锁存器等。在得到第一抢答信号之后应赶忙将电路的输入封锁,使其他组的抢答信号无效。同时还必须注意,第一抢答信号应该在主持人发出“抢答开始命令”后才有效,否则无效。

2.当电路形成第一抢答信号之后,用编码、译码及数码显示电路显示出抢答者的组号,也可用发光二极管直截了当指示出组号。还可用鉴别出的第一抢答信号操纵音频振荡器工作,给以警示。

3.计分电路可采纳2位七段数码管显示,由于每次差不多上加或减10分,故个位总保持为0,只要十位和百位作加减计数即可,可采纳两级十进制加/减计数器完成。

三、设计报告要求(设计报告格式见附录1)

1.目的与要求:依照任务书进行填写。

2.正文:简单叙述设计过程(包括原理、方案);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并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3.总结与结论:写出设计和调试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简述心得体会。

课题三电子拔河游戏机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电子拔河游戏机是一种能容纳甲乙双方参赛或甲乙双方加裁判的三人游戏电路。由一排LED发光二极管表示拔河的“电子绳”。由甲、乙二人通过按钮开关使发光的LED管向自己一方的终点移动,当亮点移到任何一方的终点时,则该方获胜,连续竞赛多局以定胜负。 1.由裁判下达竞赛开始命令后,甲乙双方才能输入信号,否则,由于电路具有自锁功能,使输入信号无效。

2.“电子绳”至少由16个LED管构成,裁判下达“竞赛开始”命令后,位于“电子绳”中点的LED管发亮。甲、乙二人通过按钮开关使发光的LED管向自己一方的终点移动,并阻止其向对方延伸。当点亮的LED管到达某一方的终点时,该方获胜。现在通过自锁功能锁定电路,使输入不再有效,必须由裁判再次发出“竞赛开始”命令时方能开始下一次竞赛。

3.某方赢一次,由计分电路自动给该方加分一次,通过多次竞赛以定胜负。

二、总体方案设计

电子拔河游戏机原理框图如图3.1所示。

图3.1 电子拔河游戏机原理框图

信号输入电路与操纵电路的设计,要求甲乙的输入互相操纵,即在有效时刻里若甲先输入则甲有效,乙先输入则乙有效。由两端输出,无效端保持不变,有效端输出一脉冲进入计数器的加/减脉冲输入端,其进入方向则由参赛双方输入的按键信号决定。

计数电路由加减计数器构成,加减两端分别接操纵门的两个输出端,若当甲有效时,就进行加计数,乙有效时则减计数。

译码器的输入接计数器的输出,输出接电子绳,依照加、减计数情形决定电子绳的亮灯向上移动依旧向下移动。

计分器的设计,当最上面的灯亮的时候,给甲加一分,最下面的灯亮的时候,给乙加一分。并能对多次竞赛计分,最后运算总成绩。当最上或最下的灯亮的时候,电路被锁定,使输入不再有效,当裁判清零以后方能进行下一次竞赛。

三、设计报告要求(设计报告格式见附录1)

1.目的与要求:依照任务书进行填写。

2.正文:简单叙述设计过程(包括原理、方案);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并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3.总结与结论:写出设计和调试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简述心得体会。

课题四交通信号灯操纵器

在经济飞速进展的今天,城乡交通自动指挥越来越显得重要,为了确保行人和各种车辆运行安全,保证正常的交通秩序,应对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进行自动操纵。实现红绿灯的自动指挥是都市治理自动化的重要课题。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交通信号灯的框图如图4.1所示。

图4.1 交通信号灯的框图

在一个具有主、支干道的十字路口,设计一个交通灯自动操纵装置。红灯(R)亮表示该条道路禁止通行,黄灯(Y)亮作为过渡,以使行驶中的车辆有时刻停到禁止线以外,绿灯(G)亮表示该条道路承诺通行。具体要求如下:

1.主干道经常通行。

2.支干道有车才通行。

3.主、支干道均有车时,两者交替通行,并要求主干道每次至少放行30秒,支干道每次最多放行20秒;采纳传感器分别监测主、支干道是否有车,有车时向主操纵器发出信号,实验中用逻辑开关代替。

4.每次绿灯变红灯时,要求黄灯先亮5秒,现在原红灯不变;

5.设计5秒、20秒、30秒计时的译码显示电路,每秒改变一次显示数字,能够采纳正计时,也可倒计时。

6.当任意一条路上显现专门情形,如消防车、抢救车或其它需要优先放行的车辆时,各方向上均为红灯,计时停止。当专门运行状态终止后,操纵器复原原先状态,连续正常运行。用逻辑开关模拟有无专门情形。

二、总体方案设计

1、交通灯自动操纵系统原理框图4.2。

图4.2 交通灯自动操纵系统原理框图

采纳传感器分别监测主、支干道是否有车,有车时向主操纵器发出信号,实验中用逻辑开关代替。

时钟信号发生器产生稳固的“秒”脉冲(f=1HZ)信号,确保整个电路装置同步工作和实现定时操纵。

计时器按设计要求记录“秒”脉冲个数完成计时任务,并向主操纵器发出相应的定时信号以操纵各干道通车时刻和黄灯亮时刻。

主操纵器依照传感器和计时器送来的信号,保持或改变电路的状态,以实现各干道车辆运行状态的操纵。

按照主操纵器所处的状态进行译码,再驱动相应的信号灯,指挥各干道的行人和车辆。

2、交通灯操纵的状态设计

交通灯操纵的状态转换图如图4.3所示,状态转换表如表4.1。

图4.3 交通灯操纵的状态转换图

表4.1 交通灯状态表

状态主干道支干道

状态1(S0) 绿红

状态2(S1) 黄红

状态3(S2) 红绿

状态4(S3) 红黄

三、设计报告要求(设计报告格式见附录1)

1.目的与要求:依照任务书进行填写。

2.正文:简单叙述设计过程(包括原理、方案);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并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3.总结与结论:写出设计和调试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简述心得体会。

课题五数字电子钟(软件设计)

电子钟是一种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它采纳了集成电路和石英技术,因此走时精度高,稳固性能好,使用方便,且不需要经常调校。电子钟依照显示方式不同,分为指针式电子钟和数字式电子钟。指针式电子钟采纳机械传动带动指针显示;而数字式电子钟则是采纳译码电路驱动数码显示器件,以数字形式显示。这些译码显示器件,利用集成技术能够做的专门小巧,也能够另加一定的驱动电路,推动霓红灯或白炽灯显示系统,制做成大型电子钟表。因此,数字式电子钟用途专门广泛。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一个能直截了当显示时、分、秒,并具有校时功能的数字电子钟。小时采纳二十四进制。

2.(1)设计24小时整点报时操纵电路,要求每整点发出一声音响报时。(2)要求只在6--22点之间每整点报时一次,23--5点之间整点不报时。

3.设计任意几点几分均可响铃的闹钟操纵电路。响铃1分钟,可提早终止。

4.依照规定的作息时刻表,设计自动响铃操纵电路。

(选做)作息时间表

起床

上午上班午饭

下午上班下班6:50 8:00 11:45 13:30 17:30

二、总体方案设计

数字式电子钟的差不多功能是能够实现时、分、秒的正确计时,计时单位为1秒。因此,一个简单的数字式电子钟,第一必须有计时显示电路和秒脉冲产生电路。其次,当刚接通电源或时钟走时显现误差时,需要进行时刻校准,否则就不能正确表示当前时刻。因此,数字式电子钟应有校时电路。另外,若要求数字电子钟能够自动整点报时(参考电路见图5.2)或按要求时刻闹铃,还应有整点报时和闹铃操纵电路。若还需要其它功能,相应的还要有一些操纵电路。综上所述,数字式电子钟应由三大部分组成:即计时显示电路、秒脉冲产生电路和操纵电路。在软件设计中脉冲产生电路能够省略,用时钟信号源代替。其结构框图如图5.1所示。

图5.1 数字式电子钟的结构框图

图5.2 整点报时电路(仅供参考)

三、设计报告要求(设计报告格式见附录1)

1.目的与要求:依照任务书进行填写。

2.正文:简单叙述设计过程(包括原理、方案);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并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3.总结与结论:写出设计和调试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简述心得体会。

课题六电子密码锁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锁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本题要求用电子器件设计制作一个密码锁,使之在输入正确的代码时,输出开锁信号以推动执行机构动作,并用红灯亮、绿灯灭表示关锁,而绿灯亮、红灯灭表示开锁。

1.在锁的操纵电路中储存一个可修改的8421BDC码作为密码,当输入代码和锁的密码相等时,进入开锁状态使锁打开。

2.从第一次密码输入之后的5秒内若未将锁打开,则电路进入自锁状态,使之无法再打开,并由扬声器发出连续20秒的报警信号。

二、总体方案设计

1、电子密码锁的原理框图如图6.1。

图6.1 电子密码锁的原理框图

2、设计思路

(1)该题的要紧任务是产生一个开锁信号,而开锁信号的形成条件是输入代码和已设置的密码相同。实现这种功能的电路构思有多种。比如:用2片8位数据锁存器或2片4

位寄存器,一片存入开锁的代码,另一片存入密码,通过比较的方法判定,若二者相等,则形成开锁信号。

(2)在产生开锁信号后,要求输出声、光信号。其中音响的产生能够由开锁信号去触发一个音响电路。其中的光信号能够用开锁信号点亮LED指示灯。

(3)用按钮开关的第一个动作信号触发一个5S的定时器,若在5秒内未将锁打开,则电路进入自锁状态,使之无法再打开,并由扬声器发出连续10秒的报警信号。

三、设计报告要求(设计报告格式见附录1)

1.目的与要求:依照任务书进行填写。

2.正文:简单叙述设计过程(包括原理、方案);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并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3.总结与结论:写出设计和调试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简述心得体会。

课题七电子秒表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利用555定时器制作一个频率为50Hz时钟发生装置。

2.通过分频电路,输出周期为0.1秒的计数脉冲。

3.利用计数器同意分频电路输出的计数脉冲,并通过数码显示器显示出来,完成0.1秒~9.9秒的秒表计时。

4.使用差不多RS触发器及其它外围电路制作电子秒表的操纵开关,实现“开始计数”,“停止并保持计数”和“清零并预备重新开始计数”的功能,在秒表计数期间应使“开始计数”和“清零并预备重新开始计数”无效。

二、总体方案设计

1、整体设计布局如图:

2、模块总体方案设计图

(1)555时钟发生模块

利用555定时器实现的多谐振荡电路能够完成时钟信号发生器的功能,通过调剂电路中的可变电阻使多谐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为50HZ。

(2)分频电路模块

利用74LS290将输入为50Hz频率的时钟脉冲进行分频变为10Hz的信号输出,即周期为0.1秒。

(3)输出及显示模块

两个74LS290分别连接成十进制计数器,一个输出十分之一秒,一个输出整秒,并通过两个数码显示器显示0.1—9.9秒的秒表数值。

(4)操纵电路

利用差不多RS触发器生成操纵电路:S有效,则Q端输出高电平,操纵时钟信号输出到分频电路,实现“开始计数”;同时Q非端输出的低电平使“清零并预备重新开始计数”无效;R有效,则时钟信号被屏蔽,电子秒表保持当前数值不变,同时承诺“清零并预备重新开始计数”信号输入。注意,设计时要幸免差不多RS触发器显现不定态。

三、设计报告要求(设计报告格式见附录1)

1.目的与要求:依照任务书进行填写。

2.正文:简单叙述设计过程(包括原理、方案);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并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3.总结与结论:写出设计和调试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简述心得体会。

课题八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硬件设计)

电子钟是一种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它采纳了集成电路和石英技术,因此走时精度高,稳固性能好,使用方便,且不需要经常调校。电子钟依照显示方式不同,分为指针式电子钟和数字式电子钟。指针式电子钟采纳机械传动带动指针显示;而数字式电子钟则是采纳译码电路驱动数码显示器件,以数字形式显示。这些译码显示器件,利用集成技术能够做的专门小巧,也能够另加一定的驱动电路,推动霓红灯或白炽灯显示系统,制做成大型电子钟表。因此,数字式电子钟用途专门广泛。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一台能直截了当显示时、分、秒的数字电子钟。小时可采纳十二进制也可采纳二十四进制。

2、设计校“时”、校“分”的操纵电路。

3、设计24小时整点报时操纵电路,报时时,声响共五响,最后一响为整点。

4、依照规定的作息时刻表,设计自动响铃操纵电路。

(选做)作息时间表

起床

上午上班午饭

下午上班下班6:50 8:00 11:45 13:30 17:30

二、总体方案设计

数字式电子钟的差不多功能是能够实现时、分、秒的正确计时,计时单位为1秒。因此,一个简单的数字式电子钟,第一必须有计时显示电路和秒脉冲产生电路。其次,当刚接通电源或时钟走时显现误差时,需要进行时刻校准,否则就不能正确表示当前时刻。因此,数字式电子钟应有校时操纵电路。另外,若要求数字钟能够自动整点报时或按要求时刻闹铃,还应有整点报时和闹铃操纵电路。若还需要其它功能,相应的还要有一些操纵电路。综上所述,数字式电子钟应由三大部分组成:即计时显示电路、秒脉冲产生电路和操纵电路。其结构框图如图8.1所示。

图8.1 数字式电子钟的结构框图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课组编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类型-操作型 二、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1、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 1)、寻找扫描光迹 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低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有时,由于选择了较慢的扫描速率,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闪烁的光迹,但被

开发环境实验实验指导书模板

开发环境实验实验 指导书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JAVA 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指导书 1

编写者: 邵欣欣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

目录 实验一: 开发环境实验................................. 错误! 未定义书 签 1 学时.............................................. 错误! 未定义书 签 2 实验目的与要求.................................. 错误! 未定义书 签 3 实验环境 4 准备工作 5 实验内容 6 实验步骤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7 思考题............................................ 错误! 未定义书 签

实验一: 开发环境实验 1 学时 2 学时 2 实验目的与要求 学会安装JDK、Eclipse 软件, 学会配置环境变量 3 实验环境 windows 操作系统能正常运行 4 准备工作 将JDK 、Eclipse 软件下载到本地机 5 实验内容 安装JDK、Eclipse软件,配置环境变量,Eclipse软件的使用 6 实验步骤 一、JDK 安装

Java 2 SUE, SE vl. 4. 2 - License License Agreement Please read the Folio海ng license agreement carefully. Sim Miciosystcms, Iiix. Biriaiy Cade License A^i eemcnt for the JAX A? 2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J2SDK)? STANDARD EDITION, VERSION 1.4.2_X SUN MICROSYSTEMS, INC. fSUN") IS WILLING TO LICENSE ITTF mKNTTFTFB RPTnW TO YOTI ONT.Y TTPON ? t^cept the terms in the iicense agreernentj {开山not m 穴屮ths wnns n i tfw 仪訓泻 Next >Cancel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实验一热重分析与综合热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1.了解热重分析的仪器装置及实验技术。 2.熟悉综合热分析的特点,掌握综合热曲线的分析方法。 3.测绘矿物的热重曲线和综合热曲线,解释曲线变化的原因。 二、热重分析的仪器结构和分析方法 热重分析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一种实验技术。 热重分析通常有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类型。 静态法又称等温热重法,是在恒温下测定物质质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通常把试样在各给定温度加热至恒重。该法比较准确,常用来研究固相物质热分解的反应速率和测定反应速度常数。 动态法又称非等温热重法,是在程序升温下测定物质质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采用连续升温连续称重的方式。该法简便,易于与其他热分析法组合在一起,实际中采用较多。 热重分析仪的基本结构由精密天平、加热炉及温控单元组成。图8 -14 示出了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的 PRT -1 型普通热天平结构原理图;加热炉由温控加热单元按给定速度升温,并由温度读数表记录温度,炉中试样质量变化可由人工开启天平并记录。自动化程度高的热天平由磁心和差动变压器组成的位移传感器检测和输出试样质量变化引起天平失衡的信号,经放大后由记录仪记录。 图1 PRT-1型热天平结构原理图

由热重分析记录的质量变化对温度的关系曲线称热重曲线(TG曲线)。曲线的纵坐标为 质量,横坐标为温度。例如固体热分解反应 A (固)一 B (固) + C (气)的典型热重曲线如图2所示。图中 T i为起始温度,即累积质量变化达到热天平可以检测时的温度。T f为终止温度,即累积质量变化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热重曲线上质量基本不变的部分称为基线或平台,如图2中 ab 、cd部分。若试样初始质量为W0,失重后试样质量为 W1,则失重百分数为(W0一 W1 ) /W0 x 10 %。 图2 固体热分解反应的热重曲线图3 CaC2O4·H2O的热重曲线 许多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会在某温度发生分解、脱水、氧化、还原和升华等物理化学变化而出现质量变化,发生质量变化的温度及质量变化百分数随着物质的结构及组成而异,因而可以用物质的热重曲线来研究物质的热变化过程,如试样的组成、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热分解产物和热分解动力学等。例如含有一个结晶水的草酸钙的热重曲线如图3 , CaC2O4·H2O 在100 ℃ 以前没有失重现象,其热重曲线呈水平状,为TG曲线的第一个平台。在100 ℃ 和200 ℃ 之间失重并开始出现第二个平台。这一步的失重量占试样总质量的12 . 3 % ,正好相当于每 mol CaC2O4·H2O 失掉 1mol H2O ,因此这一步的热分解应按下式进行。CaC2O4·H2O—— CaC2O4+H2O (100~200℃)。 在400 ℃ 和500 ℃ 之间失重并开始呈现第三个平台,其失重量占试样总质量的 % ,相当于mol CaC2O4分解出 1mol CO ,因此这一步的热分解应按

1、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总则 1、材料员、质检员负责按照《采购工作程序》对现场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 2、材料责任工程师负责监督检查材料员工作。 3、需要进行理化试验的项目由理化责任工程师负责联系试验中心进行理化性能试验。 一、管子、管件及阀门的检验一般规定 保证项目 1、管子、管件、阀门及支吊架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合格证、质量证明书、设计或规范要求进行复验的材料要有复验记录。 检查数量:应各抽检10%,且不得少于3份。 基本项目 1、管子、管件、阀门及支、吊架弹簧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砂眼、针孔和超过壁厚允许偏差的局部凹坑、碰撞;铸铁管应有制造厂标记;黄铜管无绿锈和严重脱锌,不锈钢管无划痕、锈斑。 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表面光洁,合金钢及铸铁管的标记明显、清晰,黄铜管无脱锌,弹簧表面无锈蚀。 检验方法:观察检验,用小锤敲击,有放大镜、卡钳和测厚仪检查。 检查数量:应按类型各抽检5%,且不得少于1件。 二、钢管检验 保证项目 1、当运到现场的高压钢管钢号、炉罐号与证明书不符或无钢号、炉罐号时,必须进行校验检查,其检查数量、方法、项目、标准等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的有关规定: 1)合金钢管组成件应采用光谱分析或其它方法对材质进行复查,并应做标记。合金钢阀门的内件材质应进行抽查,每批(同制造厂、同规格、同型号、同时到货,)抽查数量不得少于1个。 2)设计文件要求进行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的材料,供货方应提供低温冲击韧性试验结果的文件,其指标不得低于设计文件的规定。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示波器、音频信号发生器、交流数字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电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学时 2 学时 三、实验仪器及实验设备 1、GOS-620 系列示波器 2、YDS996A函数信号发生器 3、数字交流毫伏表 4、直流稳压电源 5、数字万用电表 四、实验仪器简介 1、示波器 阴极射线示波器(简称示波器)是利用阴极射线示波管将电信号转换成肉眼能直接观察的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的电子仪器。示波器通常由垂直系统、水平系统和示波管电路等部分组成。垂直系统将被测信号放大后送到示波管的垂直偏转板,使光点在垂直方向上随被测信号的幅度变化而移动;水平系统用作产生时基信号的锯齿波,经水平放大器放大后送至示波管水平偏转板,使光点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这样就能在示波管上显示被测信号的波形。 2、YDS996A函数信号发生器通常也叫信号发生器。它通常是指频率从0.6Hz至1MHz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脉冲波、锯齿波,具有直流电平调节、占空比调节,其频率可以数字直接显示。适用于音频、机械、化工、电工、电子、医学、土木建筑等各个领域的科研单位、工厂、学校、实验室等。 3、交流数字毫伏表 该表适用于测量正弦波电压的有效值。它的电路结构一般包括放大器、衰减器(分压器)、检波器、指示器(表头)及电源等几个部分。该表的优点是输入阻抗高、量程广、频率范围宽、过载能力强等。该表可用来对无线电接收机、放大器和其它电子设备的电路进行测量。 4、直流稳压电源: 它是一种通用电源设备。它为各种电子设备提供所需要的稳定的直流电压或电流当电网电压、负载、环境等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稳压电源输出的电压或电流维持相对稳定。这样可以使电子设备或电路的性能稳定不变。直流电源通常由变压、整流、滤波、调整控制四部分组成。有些电源还具有过压、过流等保护电路,以防止工作失常时损坏器件。 6、计频器 GFC-8010H是一台高输入灵敏度20mVrms,测量范围0.1Hz至120MHz的综合计频器,具备简洁、高性能、高分辨率和高稳定性的特点。 5、仪器与实验电路的相互关系及主要用途:

工程制图实验指导书模板

工程制图实验指导 书

《工程制图》实验指导书

目录 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一基本操作及基本绘图命令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 Auto CAD 样板文件制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平面图形的编辑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尺寸标注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五三视图的绘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六轴测图的绘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七综合绘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八用Auto CAD绘制零件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九用Auto CAD绘制装配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十三维建模( 自学, 不作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料成型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焊接接头性能评价及分析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与分析焊缝的各种典型结晶形态。 2、掌握低碳钢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组织变化。 3、了解焊接接头三个区域即焊缝、热影响区、母材的硬度差别 二、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 1、金相砂纸,从180目一1200目一套 2、平板玻璃一块 3、低碳钢焊接接头试片 4、金相显微镜一台 5、抛光机一台 6、电吹风机一个 7、4%硝酸酒精溶液,无水乙醇、脱脂棉等若干 8、洛氏显微镜若干 三、实验原理 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各部分经历了不同热循环,因而所得组织各异。组织的不同,导致机械性能的变化。对焊接接头进行金相分析,是对接头机械性能鉴定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焊接接头由焊缝金属和焊接热影响区金属组成,焊缝金属的结晶形态与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不仅与焊接热循环有关,也和所用的焊接材料和被焊材料有密切关系。

图1-1 焊缝金属的交互结晶示意图图1-2 C o、R和G对结晶形态的影 响 (一)焊缝凝固时的结晶形态 1、焊缝的交互结晶 熔化焊是通过加热使被焊金属的联接处达到熔化状态,焊缝金属凝固后实现金属的焊接。联接处的母材和焊缝金属具有交互结晶的特征,图1-1为母材和焊缝金属交互结晶的示意图。由图可见,焊缝金属与联接处母材具有共同的晶粒,即熔池金属的结晶是从熔合区母材的半熔化晶粒上开始向焊缝中心成长的。这种结晶形式称为交互结晶或联生结晶。当晶体最易长大方向与散热最快方向一致时,晶体便优先得到成长,有的晶体由于取向不利于成长,晶粒的成长会被遏止。这就是所谓选择长大,并形成焊缝中的柱状晶。 2、焊缝的结晶形态 根据浓度过冷的结晶理论,合金的结晶形态与溶质的浓度C o、结晶速度(或晶粒长大速度)R和温度梯度G有关。图1-2为C o、R和G对结晶形态的影响。由图1-2可见,当结晶速度R和温度梯度G不变时,随着金属中溶质浓度的提高,浓度过冷增加,从而使金属的结晶形态由平面晶变为胞状晶,胞状树枝晶,树枝状晶及等轴晶。 当合金成分一定时,结晶速度越快,浓度过冷越大,结晶形态由平面晶发展

原材料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江阴市亚申石油管件有限公司 编号:QI/ZL-06 原材料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本号/修改码:2/2 2015-1-1 发布2015-1-1 实施

原材料入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编号:QI/ZL-06 1 目的 为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流程,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原材料特指公司外购接头的圆钢、护丝帽等。 3 职责 3.1质量部负责公司所有原材料检验及客户提供的物料检验工作。 3.2质量部负责进货检验报表的填写和来料质保书审核工作。 4 进货检验依据 4.1 API SPEC 5DP 4.2 NS-1 4.4 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 5 检验内容及频次 5.1 圆钢棒料检验内容: 5.1.1检验质保书 (1)质保书的核对,核对内容: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炉号、数量、重量、标签、执行标准、交货技术状态等内容是否符合技术协议要求。 (2)化学成分的核对和检验 钢的牌号及化学成份分析结果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化学元素应不少于下表规定: (3)晶粒度核对:奥氏体晶粒度检验应不小于6级。(南钢、兴澄)

(4)非金属夹杂物核对; (5)酸浸低倍组织级别核对: (6)力学性能核对: (7)技术协议和图纸规定的其他要求。

5.1.2外径、外观、直度、总长的检验。 5.1.3护丝帽检验内容 (1)质保书核对:核对来料规格、扣型是否与采购规格、扣型一致; (2)数量核对:核对来料数量是否与采购数量一致; (3)外观检验:光滑、无气孔、无断扣; 6检验频次 6.1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标签、质保书炉号与标牌炉号逐张核对; 6.2化学成份分析:1次/炉; 6.3外径、外观、直度、总长10%抽检; 6.4护丝帽10%抽检。 7、进货检验的操作程序 7.1 货到后,营销部联系质量部按照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先对质保书及标牌逐一核对。 7.2 质量部负责尺寸检验,并填写《入厂检验记录》,对尺寸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用黄颜色×做出标识,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 7.3生产技术部按照《试样取样规范》的要求取样,试样加工完毕后,由质量部对试样进行检验,填写《试样验收单》,验收合格后,填写《试样委托外检单》交合格的外包方进行产品分析。 7.4产品分析的结果须符合5.1.1(2)的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韶关学院自动化专业用) 自动化系 2014年1月10日 实验室:信工405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必读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本科教学大纲安排的,共计14学时。第一个实验为基础性实验,第二和第七个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其余为综合性实验。本实验采取一人一组,实验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 1.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应认真预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编写预习报告,了解实验内容、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画好必要的记录表格,以备实验时作原始记录。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未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 2.学生上实验课不得迟到,对迟到者,教师可酌情停止其实验。 3.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设备,未经老师许可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时应听从教师指导。实验线路应简洁合理,线路接好后应反复检查,确认无误时才接通电源。 5.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期间当场提交。拒绝抄袭。 6.实验结束时,不要立即拆线,应先对实验记录进行仔细查阅,看看有无遗漏和错误,再提请指导教师查阅同意,然后才能拆线。 7.实验结束后,须将导线、仪器设备等整理好,恢复原位,并将原始数据填入正式表格中,经指导教师签名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目录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实验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3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4 数码管显示电路及应用 实验5 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 实验6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实验7 计数器及其应用

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电路试验箱各部分电路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TTL集成逻辑门电路实验芯片的外形和引脚排列 3、掌握实验芯片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集成芯片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74LS04(六反相器)、74LS08(四2输入与门)、74LS10(三3输入与非门)、74LS20(二4输入与非门)和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数字电路基本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路工作过程是数字信号,而数字信号是一种在时间和数量上不连续的信号。 (1)反映事物逻辑关系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通常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表示两个对立的离散状态,反映电路上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称为二值信息。(2)数字电路中的二极管有导通和截止两种对立工作状态。三极管有饱和、截止两种对立的工作状态。它们都工作在开、关状态,分别用“1”和“0”来表示导通和断开的情况。 (3)在数字电路中,以逻辑代数作为数学工具,采用逻辑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来研究电路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必关心具体的大小。 2、TTL集成与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的测试 TTL集成与非门是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逻辑门。实验采用二4输入与非门74LS20芯片,其内部有2个互相独立的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4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74LS20芯片引脚排列和逻辑符号如图2-1所示。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实验指导书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 2、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概述 (一)金相显微镜的构造 光学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一般包括放大系统、光路系统和机械系统三部分,其中放大系统 是显微镜的关键部分。 1、放大系统 (1)显微镜放大成象原理 显微镜放大基本原理如图1-1所示。 由图可见,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由物镜和目镜共同完成。物体AB位于物镜的焦点F1以外, 经物镜放大而成为倒立的实象A1B1,这一实象恰巧落在目镜的焦点F2以内,最后由目镜再次放大为一虚象AR,人们在观察组织时所见到的象,就是经物镜、目镜两次放大,在距人眼约150mn明视距离处形成的虚象。 由图1-1可知: 物镜的放大倍数皿物=上二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目镜的放大倍数皿目= 4禺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M=M物XM目=^1-' 说明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M等于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当前普通光学金 相显微镜最高有效放大倍数为1600~倍,常见放大倍数有100、450倍和650倍。 另外,参照图1-1。如果忽略AB与F i、AiB与F2间距,依相似三角形定理可求出: M物=厂=:「- 式中,D为光学镜筒长度;f为物镜焦距。 因光学镜筒子长度为定值,可见,物镜放大倍数越高,物镜的焦距越短,物镜离物体越 近。 (2)透镜象差 透镜在成象过程中,由于受到本身物理条件的限制,会使映象变形和模糊不清。这种象的缺陷称为象差。在金相显微镜的物镜、目镜以及光路系统设计制造中,虽将象差尽量减少到很小的范围,但依然存在。象差有多种,其中对成象质量影响最大的是球面象差、色象差和象域弯曲三种。 一.1) 球面象差 由于透镜表面为球面,其中心与边缘厚度不同,因而来自一点的单色光经过透镜折射后靠近中心部分的光线偏折角度小,在离透镜较远的位置聚集;而靠近边缘处的光线偏折角度大,在离透镜较近的位置聚集,因而必然形成沿光轴分布的一系列的象,使成象模糊不清,这种现象胜负为球面象差。球面象差主要靠用凸透镜和凹透镜所级成的透镜级来减小。另外,经过加光栏的办法,缩小透镜成象范围,也能够减小球面象差的影响。 二.2) 色象差 色象差与光波波长有着密切关系。当白色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线经过透镜时,因其折射角度不同而引起象差。波长愈短,折射率愈大,其焦点愈近;波长愈长,折射率愈小,则焦点愈远,因而不同波长的光线,不能同时在一点聚集,致使映象模糊,或在视场边缘上见到彩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显微镜的操作与金相组织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掌握普通光学金相显微镜基本原理。 2. 掌握普通光学金相显微镜基本操作。 3. 分辨已制备好的标准试祥组织。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1. 台式金相显微镜; 2. 已制备好的标准试祥。 三、实验内容: 1. 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标准试样的组织,调整粗调及微调手轮,掌握显微镜的聚焦方法 3. 分别调整视场光栏和孔径光栏,观察其对显微镜分辨率的影响规律。 4. 调整物镜与目镜的匹配,理解有效放大倍数。 5. 分别用100X及400X观察标准试祥组织,并描绘示意图。 四、实验报告要求: 1. 实验目的 2. 实验设备及材料 3. 实验内容 4. 讨论 (1)简述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原理。 (2)简述影响显微镜成像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3)如何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 (4)画出观察组织的示意图。示意图按统一规格画,并用箭头标明各组织

材料: 放大倍数: 实验二:金相试样制备技术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试样的制备原理,熟悉制备过程。 2. 初步掌握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砂轮机、抛光机、加工好的碳钢试样、砂纸、抛光膏、无水乙醇、浓硝酸。 三、实验内容 1. 每人制备一块碳钢的金相显微试样,按照下面步骤:砂轮机粗磨 T 砂纸从粗到细磨 制f 机械抛光f 化学腐蚀。 2. 观察金相制备试样,分析所制备试样存在的缺陷。 四、实验报告要求: 1. 实验目的 2. 实验设备及材料 3. 实验内容 4. 讨论 (1) 简述金相试样的制备原理和过程。 (2) 分析试样制备过程中出现缺陷的原因, 结合自己试样中的缺陷讨论如何制备出高质 量的显微试样 编号: 组织:

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材料试验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Q/KV-WD-31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布日期:2012.10.15 实施日期:2012.10.30

ABV 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Q/KV-WD-31 REV A 1.0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钢制品的化学成份分析试验规程、力学性能试验规程及硬度试 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钢制品的化学成份试验、力学性能试验及硬度试验。 2.0引用标准 ASTM D1415 橡胶性能-国际硬度试验方法 ASTM D2240 橡胶性能-硬度计硬度试验方法 ASTM E10 金属材料的布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18 金属材料的洛氏硬度和洛氏表面硬度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92 金属材料的维氏表面硬度标准试验方法 ASTM E140 金属标准硬度换算表---布氏硬度,维氏硬度,洛氏硬度,表面硬 度,努氏硬度和回跳硬度之间的关系 3.0化学成份分析试验规程 3.1 取样 3.1.1 用于钢的化学成份熔炼分析和成品分析的取样必须在钢液和钢材具有代 表性的部位采取,试验应均匀一致,能充分代表其熔炼、成品钢材的化学成份, 并具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分析要求。 3.1.2 制取样品时,不能用水、油或其它润滑剂,应除去表面铁锈、脱碳层、渗 碳层、涂层、镀层金属或其它外来物质。 3.1.3 取样如有特殊要求,可协商采取之。 3.2 元素含量分析试验 3.2.1 碳、硫 3.2.1.1 试剂 氢氧化钾溶液:称取400克氢氧化钾溶于1000毫升水中,搅匀,冷却后使 用。 酸性水液:用刻度吸管吸取1毫升浓流酸加入1000毫升水中,滴加0.1%四 基橙溶液,呈红色。 淀粉吸收液:称取4克淀粉,溶于沸水,稀至5000毫升,加浓盐酸50毫升, 摇匀。 碘酸钾溶液:0.05N,称取1.78克碘酸钾,溶于水稀至1000毫升(此为滴定 母液)。 碘钾滴定液:分取28毫升0.05N碘酸溶液,稀至1000毫升,加1克碘化钾, 摇匀。 3.2.1.2 分析试验 3.2.1.2.1 试验前30分钟打开仪器开关,预热使之恒温于100℃,同时打开氧 气瓶及减压阀出口阀门,调节出口压力为0.12MPa,高速引燃炉体升降气缸,另 一减压阀出口压力为0.12MPa。 3.2.1.2.2 检查仪器装臵是否正常,燃烧标准样品,校验定碳定硫仪。 3.2.1.2.3 称取1克钢标样均匀地放臵在坩埚内加0.5克锡粒助溶,按下燃烧炉 启动开关即可自动供氧分析,分析过程分为准备、通氧、对零、吸收、回复五个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

计算机硬件实验指导书模板

第一部分EL实验系统的结构 EL-l微机实验教学系统由功能实验板、可选的CPU板、二块小面包板三部分构成, 可安装在45*30*10cm的实验箱内。总框图如下: 面包板: 1)通用面包板 2)金属圆孔组成的通用实验板 CPU板: 1)8086 PC总线板 2)8086 CPU板 3)8051 CPU板 4)8098 CPU板 5)80C198 CPU板 功能实验板: 由若干相对独立的功能接口电路组成, 它们是: D/A电路、A/D电路、发光二极管电路、开关量输入电路、RAM/ROM电路、简单I/O电路、8253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电路、8255并行接口电路、总线驱动电路、8279接口电路、单脉冲发生器、LED显示电路、键盘电路、复位电路、8250串行接口电路。 ( 一) 功能实验板结构

1、输出显示电路 1)数码显示电路。 该电路由6位共阴极数码管, 3片75452, 2片74SL07组成, 74LS07为段驱动器, 相应输入插孔为CZ4。75452为位驱动器, 相应输入插控为CZ3(LD1, LD2, LD3, LD4, LD5, LD6)。 2)LED灯显示电路。 该电路由2片74LS04, 12只发光二极管( 红、绿、黄各4只) 组成。12只二极管相应的输人插孔为CZ2(LI1, LI2, LI3, LI4, LI5, LI6, LI7, LI8, LI9, LI10, LIl1, LIl2) 2、信号发生电路 1)开关量输入电路: 该电路由8只开关组成, 每只开关有两个位置, 一个位置代表高电平, 一个位置代表低电平。该电路的输出插孔为CZl(Kl, K2, K3, K4, K5, K6, K7, K8)。 2)时钟输入电路: 该电路由1片74LSl6l组成: ·当CPU为PC总线时, 输入时钟为AT总线的CLK, ·当CPU为805l、8098、80C198时, CLK的输入时钟为晶振频率, ·当CPU为8086时, CLK是2MHz。 输出时钟为该CLK的2分频(CLK0), 4分频(CLKI), 8分频(CLK2), 16分频(CLK3), 相应输出插孔CZ47(CLK0, CLKl, CLK2,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实验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了解X射线衍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熟悉X射线衍射仪的操作。 3.掌握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卡片和软件进行物相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X射线的产生和X射线的光谱 实验中通常使用X光管来产生X射线。在抽成真空的X光管内,当由热阴极发出的电子经高压电场加速后,高速运动的电子轰击由金属做成的阳极靶时,靶就发射X射线。发射出的X射线分为两类:轫致辐射和特征辐射。 (2)X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复杂过程。就其能量转换而言,一束X射线通过物质分为三部分:散射、吸收、透过物质沿原来的方向传播,其中相干散射是产生衍射花样原因。如图1 图1 X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3)晶体结构与晶体X射线衍射 晶体结构可以用三维点阵来表示。每个点阵点代表晶体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如离子、原子或分子等。空间点阵可以从各个方向予以划分,而成为许多组平行的平面点阵。因此,晶体可以看成是由一系列具有相同晶面指数的平面按一定的距离分布而形成的。各种晶体具有不同的基本单元,晶胞大小,对称性,因此每种晶体都必然存在着一系列特定的d值,可以用于表征不同的晶体。 X射线

波长与晶面间距相近,可以产生衍射。晶面间距d和X射线的波长的关系可以用布拉格方程来表示2dsinθ=nλ根据布拉格方程,不同的晶面,其对X射线的衍射角也不同。因此,通过测定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就可以得到它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与数据库中的已知X射线粉末衍射图对照就可以确定它的物相。 (4)物相鉴定原理 任何结晶物质均具有特定晶体结构(结构类型,晶胞大小及质点种类,数目,分布)和组成元素。一种物质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谱与之对应,多相物质的衍射谱为各个互不相干,独立存在物相衍射谱的简单叠加。 衍射方向是晶胞参数的函数—取决于晶体结构;衍射强度是结构因子函数—取决于晶胞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排列方式。任何一个物相都有一套d-I特征值及衍射谱图。因此,可以对多相共存的体系进行全分析。也就是说实验测得的图谱与数据库中的已知X射线粉末衍射图对照,通过两者的匹配性就可以确定它的物相。 三.实验仪器 本实验使用的仪器为D8 FOCUS X射线衍射仪 四.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 将待测粉末样品在试样架均匀分布并用玻璃板压平实,使试样面与玻璃表面齐平 2. 测试 第一步:开机 (1) 打开墙体及主机电源,并按下主机启动按钮。 (2) 打开冷却循环水系统开关,使冷水电导率在3以内,水温在20-24度范围内。 (3) 按下控制面板上的开真空按钮,使真空度降至150mV以下。 (4) 打开控制柜开关 (5) 打开电脑,在软件控制程序中开启X射线后执行预热至需要功率,预热时间为1-1.5小时。 第二步:装样

15电力电子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 实 验 指 导 书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原理图参见挂件说明。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挂件说明和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四、实验内容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五、预习要求 (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的调整方法。 六、思考题 (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 (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 (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移相范围要大? 七、实验方法 (1)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不能打到“交流调速”侧工作,因为DJK03-1的正常工作电源电压为

220V 10%,而“交流调速”侧输出的线电压为240V。如果输入电压超出其标准工作范围,挂件的使用寿命将减少,甚至会导致挂件的损坏。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的自藕调压器,将输出的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1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1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的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 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的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的原因。 ②观察“1”、“2”点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的关系。 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的变化。 ④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 度,并比较“3”点电压U 3和“6”点电压U 6 的对应关系。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将控制电压U ct 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 信号和“6”点U 6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 (即调RP3电位器),使α=170°,其波 形如图2-1所示。 图2-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3)调节U ct (即电位器RP2)使α=60°,观察并记录U 1 ~U 6 及输出“G、K” 脉冲电压的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的“V/DIV”和“t/DIV”微调旋钮旋到校准位置)。 (4)

实验指导书模板2

请大家按照以下要求更改自己负责的实验(实训)指导书 一、最大标题1 宋体二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两个空格 二、最大标题2 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1.5倍行距两个空格 三、一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 1.5倍行距顶格 四、正文宋体小四常规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 1.5倍行距 五、正文页边距左、右、上2.5cm。下2.1cm 六、注意事项: 1.最重要的是内容不能出错,前后语句要连贯,意思表达完成。 2.标点符号要使用准确。 3.每个结束句子后面要有句号。 4.所有标题号手动输入,不能自动生成。 5.标题级别:一、(一)1.(1)① 七、请大家在群里原文件更改,更改后的文件写上姓名+负责课程(王旭霞+人体解剖学) 八、附件一、附件二模板。

实验指导书模板二: 第二部分内科护理学(最大标题1) 实训一胸腔穿刺术(最大标题2) 一、实训目的(一级标题) (一)胸腔积液性质不明者,抽取积液检查,协助病因诊断。(二级标题) (二)胸腔内大量积液或积气者,抽取积液或积气,以缓解压迫症状,避免胸膜粘连增厚。 (三)脓胸抽脓灌洗治疗,或恶性胸腔积液需胸腔内注人药物者。 二、实训仪器 (一)胸腔穿刺包:内含弯盘2个、尾部连接乳胶管的16号和18号胸腔穿刺针各1根、中弯止血钳4把孔巾1块、巾钳2把、棉球10个纱布2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留置小瓶5个。 (二)消毒用品:2.5%碘酊和75%酒精,或0.5%碘伏。 (三)麻醉药物:2%利多卡因5ml。 三、实训内容 (一)患者体位抽液时,协助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双手放椅背上或取坐位,使用床旁桌支托;亦可仰卧于床上,举起上臂;完全暴露胸部或背部。如患者不能坐直,还可来用侧卧位,床头抬高30°抽气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 (二)穿刺部位一般胸腔积液的穿刺点在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隙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气胸者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或腋前线第4-5肋间隙进针。 (三)穿刺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局部麻醉。术者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在局部麻醉处沿下位肋骨上缘缓慢刺人胸壁直达胸膜。连接注射器,在助手协助下抽取胸腔积液或气体,穿刺过程中应避免损伤脏层胸膜,并注意保持密闭,防止发生气胸。术毕拔出穿刺针,再次消毒穿刺点后,覆盖无菌敷料,稍用力压迫容刺部位片刻。 四、注意事项 (一)术前护理 1.心理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穿刺目的操作步骤及术中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做好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试用)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大连理工大学 年月日

实验目录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制备方法(2学时)实验二金属材料的硬度(2学时)实验三 Sn-Pb二元平衡相图测试(2学时)实验四金相定量分析方法(2学时)实验五 Fe-C合金平衡组织观察(2学时)实验六材料弹性及塑性变形测定(2学时)实验七碳钢试样的制备及测试综合性实验(4学时)实验八金属塑性变形及回复再结晶设计性实验(6学时)实验九金属凝固组织及缺陷的观察(2学时)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及金相试样制备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及构造,熟悉其零件的作用。 2)学会正确操作和使用金相显微镜。 3)掌握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和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 实验设备:x-1型台式光学显微镜,磨样机、抛光机、砂轮机 实验材料:碳钢标准样品 三、实验内容 1.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了解光学显微镜并熟悉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要求每个学生会实际操作光学显微镜,观察金相样品并测定其放大倍数。 3.演示并初步认识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及方法 四、实验报告撰写 撰写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内容 包括:1.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其零部件的作用 2.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准样品的收获 3. 概述金相试样制备过程及方法 四、个人体会与建议

实验二金属材料的硬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布氏、洛氏、维氏硬度的测试原理。 2.初步掌握各种硬度计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实验设备和样品 1.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 2.铁碳合金试样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通过老师讲解,熟悉布氏和洛氏硬度计的原理、构造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2.演示测定维氏硬度值,演示测定布氏和洛氏硬度值, 注:每个样品测量压痕数,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人数确定,保证每位学生可以操作硬度计1-2次。因为实验条件限制,所以不需要严格按照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要求进行实验。 四.实验报告内容 1.简述实验目的和步骤。 2.简要叙述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的测量原理和特点。 3.写出测量步骤,附上实验结果。 4.总结各种硬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和使用体会。

材料作业指导书

一、材料的验收入库 公司对原材料设立编码,进行规范管理。入、出库均需依原材料编码进行;由于出库涉及成本归集与核算,故还需统计成衣编码。 a.数量、品种、规格的验收。检查这三项是否与合同、采购申请单、送货单、发票相符,然后方可以送货单上签名或盖章;如有不符,需请示采购部主管后再决定是否办理入库手续。 必要时,需使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检验,如验布机、电子磅等。 b.质量的验收。凡是仓库能检验的由仓库负责检验,凡需要由技术部门或专门机构检验的应由技术部门或专门机构负责检验。经相应的检验合格证明后,才能点收入库,或送到现场使用。 验收入库后即需办理登帐、打印入库单、设立物料吊牌卡等手续,并将入库单第2联与发票、送货单、验布报告等一起送交财务部门。 供应商的送货单上需详细注明购货单位名称、购货日期、货物名称、规格、数量、单位、单价、金额、送货单位名称、送货单位印章、送货人的签名等。 **布料入库的特殊注意事项: a、货物到达仓库后,由面、里料检验人员检验并出具验布报告。验布报告中需注明实际到达货物的数量、质量、损耗及短码情况。采购人员根据验布报告中注明的情况,并依据合同的约定,确定是否收货。 b、仓库人员按照送货单上的数量及合同单价开一张正常入库单,入库单中注明材料名称、编码、数量、单价、单位、金额。如有短码或损耗,则再开一张负数的入库单,冲减送货单与实际收到货物的数量差异,该单数量填负数,但单价、金额均为0。 负数入库单和正常入库单一样,皆需交采购部审查。对短码及损耗的情况,由采购部主管或生产部主管确定其应扣款的金额后,将所有单据转至财务部。 c、入库后需部份退回的材料: 退货金额=实际退货数量×合同约定的购货单价 d、入库后需全部退回的材料:

《电子技术实验1》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仪器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明确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稳流电源和交流电压表的用途。 2.明确上述仪器面板上各旋钮的作用,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 3.学习用示波器观察交流信号波形和测量电压、周期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8112C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 DF1731SC2A可调式直流稳压稳流电源一台 DF2170B交流电压表一台 双踪示波器一台 三、实验内容 1.调节8112C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1KHZ、100mV的正弦波信号,将操

2.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接入交流电压表测量,配合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MAPLITUDE POWER”旋钮,使其输出为100mV。 3.将上述信号接入双踪示波器测量其信号电压的峰峰值和周期值,并将操作方法填入下表。

四、实验总结 1、整理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及存在问题等。 五、预习要求 1.对照附录的示意图和说明,熟悉仪器各旋钮的作用。 2.写出下列预习思考题答案: (1)当用示波器进行定量测量时,时基扫描微调旋钮和垂直微调旋钮应处在什么位置?

(2)某一正弦波,其峰峰值在示波器屏幕上占垂直刻度为5格,一个周期占水平刻度为2格,垂直灵敏度选择旋钮置0.2V/div档,时基扫速选择旋钮置0.1mS/div档,探头衰减用×1,问被测信号的有效值和频率为多少?如何用器其他仪器进行验证?

附录一:8112C函数信号发生器 1.用途 (1)输出基本信号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脉冲波、锯齿波。输出幅值从5mv~20v,频率范围从0.1HZ~2MHZ。 (2)作为频率计数器使用,测频范围从10HZ~50MHZ,最大允许输入为30Vrms。 2.面板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