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相关问题(含答案含解析非常全)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相关问题(含答案含解析非常全)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相关问题(含答案含解析非常全)

与缓冲溶液有关的图像问题

1、(2012?江苏)25℃时,有c(CH3COOH)+c(CH3COO﹣)=?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 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

B.W 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

C.pH= 的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L﹣1

D.向W 点所表示的 L 溶液中通入 mol HCl 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c(H+)=c(CH3COOH)+c(OH

﹣)

2、(2015?抚州模拟)25℃时L的硫化钠含S组份φ%(以物质的量计算)分布图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

A.当c(HS﹣)>c(S2﹣)时,溶液一定显酸性

B.当pH=7时,溶液中有c(Na+)=c(HS﹣)+2c(S2﹣)+c(H2S)

C.当4<pH时,向其中滴加L CuSO4都有CuS沉淀(Ksp(CuS)=×10﹣36)

D.当pH=9时,溶液中有c(H+)=c(OH﹣)+c(HS﹣)

3、(2009?包河区校级模拟)右图是一水溶液在pH从0至14的范围内H2CO3、HCO3﹣、CO32﹣三种成分平

衡时组成分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的pH约为,则CO2在血液中多以HCO3﹣形式存在

B.在pH为时,溶液中c(HCO3﹣)=c(CO32﹣)

C.若用CO2和NaOH反应制取Na2CO3,溶液的pH必须控制在12以上

D.此图是L碳酸钠溶液滴定LHCl溶液的滴定曲线

4、(2015?浙江模拟)某浓度的二元弱酸酒石酸溶液的型体分布图如图,将酒石酸简写成H2A,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

B.H2A溶液在不同pH环境中各微粒的分布不同,电离平衡常数也不同

C.溶液的pH=时,存在如下关系:c(Na+)>c(HA﹣)>c(A2﹣)>c(H+)>c(OH﹣)

D.已知HCl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将少量H2A 的溶液加入足量NaClO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H2A+ClO

﹣═HClO+HA﹣

5、(2012?北京)

6、(2015?奉贤区二模)

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减轻外加强酸或强碱对溶液酸度的影响,从而保持溶液的pH值相对稳定.这种溶液称为缓冲溶液.例如:人体血液中HCO3﹣和H2CO3等微粒形成的平衡体系,使得血液pH能稳定在±.某同学取19ml L的NaH2PO4溶液,81ml L的Na2HPO4溶液混合,配制L PH=的磷酸缓冲溶液.已知该缓冲溶液利用的平衡体系是:H2PO4﹣?H++HPO42﹣,请根据该平衡体系分析其缓冲原理:

7、(2015?台州校级模拟)磷酸(H3PO4)在水中可分三步电离,能够以H3PO4、H2PO4﹣、HPO42﹣、PO43﹣等四种粒子形式存在,当溶液的pH发生

变化时,其中任一粒子的物质的量占四种粒子总物质的量的分数δ(分数分布)也可能发生变化.图1是某浓度H3PO4溶液中各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曲线.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该H3PO4溶液,绘得滴定曲线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图1可知H3PO4、HPO42﹣、PO43﹣不能大量共存,?L﹣1NaH2PO4溶液中c(H2PO4﹣)>c(H3PO4)>c(HPO42﹣)

B.PO43﹣+H2O?0H﹣+HPO42﹣的平衡常数为10﹣

C.从a点到b点的反应为H2PO4﹣+OH﹣=HPO42﹣+H2O,可以选用pH计确定滴定终点,无需添加指示剂

D.在Na2HPO4溶液中存在c(Na+)+c(OH﹣)=c(H+)+c(PO43﹣)+2c(HPO42﹣)+3c(H2PO4﹣)+4c(H3PO4)

8、(2013?江苏)磷是地壳中含量较为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主要以难溶于水的磷酸盐如Ca3(PO4)2等形式存在.它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3)磷的重要化合物NaH2PO4、Na2HPO4和Na3PO4可通过H3PO4与NaOH溶液反应获得,含磷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2PO4,pH应控制在;pH=8时,溶液中主要含磷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

②Na2HPO4溶液显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溶液则显酸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9、(2015?石家庄一模)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在许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1)湿法制备K2FeO4:在KOH溶液中,用KC1O直接氧化Fe(NO3)3即可制得K2Fe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测定K2FeO4:样品纯度:

i.称取样品mg,加入到盛有过量碱性亚铬酸钠[NaCr(OH)4]溶液的锥形瓶中充分反应;

ii.将所得铬酸钠(Na2CrO4)溶液酸化;

iii.在所得Na2Cr2O7溶液中加入8﹣9滴二苯胺磺酸钠溶液作指示剂,用c mol.L﹣1(NH4)2Fe(SO4)2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体积为V mL.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i. Cr(OH)4﹣+ FeO42﹣+ = Fe(OH)3(H2O)3↓+CrO42﹣+

ii.2CrO42﹣+2H+═Cr2O72﹣+H2O

iii.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①配平方程式i;②利用上述数据计算该样品的纯度为.(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3)高铁酸盐在水溶液中有四种含铁形体.2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pH=时,溶液中主要含铁形体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为获得尽可能纯净的高铁酸

盐,pH应控制在.

②已知H3FeO4+的电离常数分别为:K1=×10﹣2,K2=×10﹣4,K3=×10﹣8,当pH=4时,溶液中

③向pH=6的高铁酸盐溶液中加入K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某新型电池以金属锂为负极,K2FeO4为正极,溶有LiPF6的有机溶剂为电解质.工作时Li+

通过电解质迁移入K2FeO4晶体中,生成K2Li x FeO4.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10、(2015?杭州三模)酒石酸是葡萄酒中特有的一种有机酸,葡萄酒的pH主要取决于酒石酸的含量,正常的葡萄酒pH约为﹣.常温下,

第8题图

酒石酸(用H2T表示)水溶液中三种微粒所占分数(a)与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是

A.常温下,H2T?H++HT﹣ Ka=10﹣3

B.当HT﹣和T2﹣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大于纯水中H+的浓度

C.当葡萄酒的pH为时,HT﹣所占分数达到最大,此时葡萄酒中c(H2T)<c(T2﹣)

D.葡萄酒中除了存在酒石酸外,还存在酒石酸盐

11、(2012?广州校级三模)常温下,向10mL H2A溶液中滴加L 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A是二元弱酸

B.当0 mL<V(NaOH)<20 mL时,一定有:c(OH﹣)+c(HA﹣)+2c(A2﹣)=c(Na+)

+c(H+)

C.当V(NaOH)=10 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有:c(Na+)>c(HA﹣)>c(H+)

>c(A2﹣)>c(OH﹣)

D.当V(NaOH)=20 mL后,再向溶液中加水稀释,c(H+)减小,c(OH﹣)也减小

12、(2015?台州一模)在25℃时,向.L﹣1NaCN溶液滴加入.L﹣1的盐酸,滴定曲线如图1所示,CN﹣1、HCN浓度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点时,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关系:c(CN﹣)>c(Cl﹣)>c(HCN)>c(OH﹣)>c(H+)

B.d点溶液垂直的关系:c(Na+)+c(H+)=c(HCN)+c(OH﹣)+2c(CN﹣)

C.图2中的e点对应图1中的c点

D.在滴定过程中选用酚酞试剂比选用甲基橙试剂作指示剂误差更小

13、(2009?平邑县校级模拟)常温下在L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L HCl溶液40mL,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等式表示Na2CO3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和阴离子浓度的关系:.

(2)写出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3)当混合液的pH= 时,开始放出CO2气体.

(4)在20mL L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粉末×10﹣7 g时开始产生沉淀X,则K SP(X)= .

14、(2014秋?榕城区校级期中)磷酸(H3PO4)在水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

①从图1中推断NaH2PO4溶液呈性(填“酸”、“碱”或“中”),这说明.

②在Na3PO4溶液中,c(Na+)/c(PO43﹣)3(填“>”“=”“<”);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浓KOH溶液后,c(Na+)/c(PO43﹣)的值减小,原因是.

③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有关反应为:5Ca(OH)2+3H3PO4=Ca5(PO4)3OH+9H2O.如图2是生产羟基磷灰石时得到的实验曲线,请计算磷酸的初始浓度为L,pH=条件下,反应前10min内磷酸的沉淀速率.

15、(2009?淮阴区校级模拟)磷酸(H3PO4)在溶液中能够以H3PO4、H2PO4﹣、HPO42﹣、和PO43﹣四种粒子形式存在,当溶液的pH发生变化时,其中任一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占四种粒子总物质的量的分数δ也可能发生变化.下图是H3PO4溶液中,各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曲线:

(1)设磷酸总浓度为c(总),写出c(总)与各粒子浓度间的关系式.

(2)向Na3PO4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当pH从9降到6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当pH=7时,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阴离子(OH﹣离子除外)是.

(3)从图中推断NaH2PO4溶液呈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

(4)在Na3PO4溶液中,3(填“>”、“═”、或“<”);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浓KOH溶液后,

的值减小,原因是

16、(2010秋?红岗区校级期末)草酸(H2C2O4)是一种易溶于水的二元中强酸,在水中它的存在形态有H2C2O4、HC2O4﹣、C2O42﹣,各形态的分

布系数(浓度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曲线1表示的分布系数变化;曲线3表示的分布系数变化.

现有物质的量浓度均为L的下列溶液:①Na2C2O4②NaHC2O4③H2C2O4④(NH4)2C2O4⑤NH4HC2O4已知NaHC2O4溶液显酸性.

(2)Na2C2O4溶液中,c(Na+)/c(C2O42﹣) 2 (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常温下,向10mL L H2C2O4溶液中滴加L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当溶液中c(Na+)=2c(C2O42﹣)+c(HC2O4﹣)时,溶液显性(填“酸”、“碱”或“中”),且V(NaOH)10mL(填“>”、“=”或“<”).

(4)下列关于五种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②中,c(C2O42﹣)<c(H2C2O4)

B.溶液②中,c(H2C2O4)+c(OH﹣)=c(C2O42﹣)+c(H+)

C.溶液④⑤中都符合c(NH4+)+c(H+)=c(HC2O4﹣)+2c(C2O42﹣)+c(OH﹣)

D.五种溶液都符合c(H2C2O4)+c(HC2O4﹣)+c(C2O42﹣)=?L﹣1.

(5)五种溶液中c(H2C2O4)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6)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C2O42﹣+ MnO4﹣+ H+= CO2↑+Mn2++ H2O

(7)称取含H2C2O4?2H2O、KHC2O4和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 溶液.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第一份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试液,滴加L NaOH 溶液至20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第二份溶液用L 酸性KMnO4溶液滴定,滴定终点如何判断.当加入16mL L 酸性KMnO4溶液时恰好反应完全.则原试样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KHC2O4的质量分数为.如果用L NaOH 溶液滴定第一份溶液的实验滴定终点仰视读数则测得的KHC2O4的质量分数(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7、(2006?广东)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Pb(OH)3-、Pb (OH)42-,各形态的浓度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Pb(NO3)2溶液中,___2(填“>”“=”或“<”);往该溶液中滴入氯化铵溶液后,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往Pb(NO3)2溶液中滴入稀NaOH溶液,pH=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Na+除外)有____,pH=9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3)某课题组制备了一种新型脱铅剂,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痕量铅,实验结果如下表:

上表中除Pb2+外,该脱铅剂对其他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

(4)如果该脱铅剂(用EH表示)脱铅过要发生的反应程中主为:2EH(s)+Pb2+E2Pb(s)+2H+则脱铅的最合适pH范围为()A.4~5 B.6~7 C.9~10 D.11~12

与对数有关的离子平衡图像问题

1、(2013?江苏)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M=﹣lgc(M),pc(CO32﹣)=﹣lgc(CO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CO3、CaCO3、MnCO3的Ksp依次增大

B.a 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且c(Mn2+)=c(CO32﹣)

C.b 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c(CO32﹣)

D.c 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c(CO32﹣)

2、(2015?盐城一模)25℃时,用Na2S沉淀Cu2+、Mn2+、Fe2+、Zn2+四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与lgc(M2+)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sp(CuS)约为l×10﹣20

B.向Cu2+浓度为10﹣5mol?L﹣1废水中加入ZnS粉末,会有CuS沉淀析出

C.向l00mL浓度均为10﹣5mol?L﹣1Zn2+、Fe2+、Mn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mol?L﹣1Na2S溶液,

Zn2+先沉淀

D.Na2S溶液中:2c(S2﹣)+2c(HS﹣)+2c(H2S)=c(Na+)

3、(2015?福建模拟)Hg是水体污染的重金属元素之一.水溶液中二价汞的主要存在形态与C1﹣、OH﹣的浓度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物质或粒子只有Hg(OH)2为难溶物;pCl=﹣lgc(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如下方法除去污水中的Hg2+:FeS(s)+Hg2+(aq)=HgS(s)+Fe2+(aq)

B.当溶液pCl保持在1,pH在6~8时,汞元素主要以HgCl42﹣形式存在

C.HgCl2是一种强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是:HgCl2=HgCl++Cl﹣

D.当溶液pH保持在5,pCl由2改变至6时.可使HgCl2转化为Hg(OH)2

4、水体中二价汞离子可以与多种阴离子结合成不同的存在形态.水溶液中二价汞主要存在形态与Cl﹣、OH﹣的浓度关系如图所示[注:粒子浓度很小时常用负对数表示,如pH=﹣lgc(H+),pCl=﹣lgc(Cl﹣)].

(1)正常海水(Cl﹣的浓度大于L)中汞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是.少量Hg(NO3)2溶于L的盐酸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其中汞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2)Hg(NO3)2固体易溶于水,但溶于水时常常会出现浑浊,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

式表示),为了防止出现浑浊,可采取的措施是.

(3)处理含汞废水的方法很多.下面是常用的两种方法,汞的回收率很高.

①置换法:用废铜屑处理含Hg2+的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化学沉淀法:用硫化钠处理含Hg(NO3)2的废水,生成HgS沉淀.已知:

K sp(HgS)=×10﹣52,当废水中c(S2﹣)=1×10﹣5mol/L时,c(Hg2+)= .

5、一定温度下,卤化银AgX(X:Cl—、Br—、I—)及Ag2Cr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横坐标p(Ag+)表示“-lgc(Ag+)”,纵坐标Y表示“ -lgc(X-)”或“-lgc(CrO 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表示c(Ag+)=c(CrO42—)

B.b点可表示AgI的饱和溶液

C.该温度下AgI的Ksp约为1×10—16

D.该温度下AgCl、AgBr饱和溶液中:c(Cl—)<c(Br—)

6、(2009?广东)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液中离子平衡图像题选编1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 一、溶液的导电性 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1.在一定温度下,无水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 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O”点导电能力为O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处,溶液的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 (3)a、b、c三点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北京)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3.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表示Na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电导率的变化 B.a、b、c三点溶液的pH:b>c>a C.将a、b两点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CH3COO-)>c(OH-)>c(H+) D.a点水电离出的n(H+)大于c点水电离出的n(H+) 二、强、弱电解质溶液的稀释 等浓度弱酸碱的PH更靠近7;等PH弱酸碱的浓度更大;越弱稀释时PH变化越小;无论酸碱溶液稀释时PH不过7;每稀释10倍PH变化1为强电解质;酸碱盐反应的量不分强弱。 4.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是() 7 7 7 O) 2222 A B C D

离子平衡的图像题

离子平衡的图像题 1、(2016全国卷Ⅰ12)298K 时,在20.0mL 0.10mol/L 氨水中滴入0.10mol/L 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 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L 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M 点处的溶液中c(NH 4+)=c(Cl -)=c(H +)=c(OH -) D.N 点处的溶液中pH<12 2、(2016北京卷11)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 浓度相等的H 2SO 4、NaHSO 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 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滴加H 2SO 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 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 +、OH – C.c 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 D.a 、d 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3、(2013·浙江理综)25℃时,用浓度为0.100 0 mol·L -1的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浓度均为0.100 0 mol·L -1的三种酸HX 、 HY 、HZ ,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 HZ <HY <HX B .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 a (HY)≈10-5 C .将上述HX 、HY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 溶液滴 定至HX 恰好完全反应时:c (X -)>c (Y -)>c (OH -)>c (H +) D .HY 与HZ 混合,达到平衡时: c (H +)=K a (HY )·c (HY )c (Y -) +c (Z -)+c (OH -) 4、(2012·江苏)25℃时,有c (CH 3COOH)+c (CH 3COO -)=0.1 mol·L -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 (CH 3COOH)、c (CH 3COO -)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 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pH =5.5的溶液中: c (CH 3COOH)>c (CH 3COO -)>c (H +)>c(OH -) B .W 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 (Na +)+c(H +)=c (CH 3COOH)+c (OH)- C .pH =3.5的溶液中: c (Na +)+c (H +)-c (OH -)+c (CH 3COOH)=0.1 mol·L -1 D .向W 点所表示的1.0 L 溶液中通入0.05 mol HCl 气体(溶液体积变化 可忽略):c (H +)=c (CH 3COOH)+c (OH -) 5、(2011·安徽理综)室温下,将1.000 mol·L -1盐酸滴入20.00 mL1.000 mol·L -1氨水中,溶液pH 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由水电离出的c (H +)=1.0×10-14 mol·L -1 B .b 点:c (NH +4)+c (NH 3·H 2O)=c (Cl -) C .c 点:c (Cl -)=c (NH +4) D .d 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 3·H 2O 电离吸热 6、(2010·重庆理综)pH =2的两种一元酸x 和y ,体积均为100 mL ,稀释 过程中pH 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别滴加NaOH 溶液(c =0.1 mol/L)至pH =7,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为V x 、V y ,则( ) A .x 为弱酸,V x V y C .y 为弱酸,V x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

)() (++R c M c 专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 1.【2017全国卷Ⅱ12】改变0.11mol L -?二元弱酸2H A 溶液的pH ,溶液中的2H A 、HA -、2A -的物质的量分数(X)δ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2(X)(X)(H A)(HA )(A )c c c c δ--=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pH=1.2时,2(H A)(HA )c c -= B .22lg[(H A)] 4.2K =- C .pH=2.7时,22(HA )(H A)(A )c c c -->= D .pH=4.2时,2(HA )(A )(H )c c c --+== 2. 【2015新课标Ⅰ卷13】 浓度均为0.10 mol ·L-1、体积均为V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 随lgV/V0 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 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 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 .当lg=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增大 3.【2016新课标Ⅰ卷12】 298 K 时,在20.0 mL 0.10 mol 1L -?氨水中滴入0.10 mol 1L -?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 mol 1 L -?氨水的电离度为1.3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 .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 C .M 点处的溶液中c (NH 4+)=c (Cl -)=c (H +)=c (OH -) D .N 点处的溶液中pH<12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相关问题(含答案含解析非常全)

- 与缓冲溶液有关的图像问题 1、(2012?江苏)25℃时,有c(CH3COOH)+c(CH3COO﹣)=?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 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 B.W 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 C.pH= 的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L﹣1 D.向W 点所表示的 L 溶液中通入 mol HCl 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c(H+)=c(CH3COOH)+c(OH ﹣) 2、(2015?抚州模拟)25℃时L的硫化钠含S组份φ%(以物质的量计算)分布图如下,下列结论正确 的是 — A.当c(HS﹣)>c(S2﹣)时,溶液一定显酸性 B.当pH=7时,溶液中有c(Na+)=c(HS﹣)+2c(S2﹣)+c(H2S) C.当4<pH时,向其中滴加L CuSO4都有CuS沉淀(Ksp(CuS)=×10﹣36) D.当pH=9时,溶液中有c(H+)=c(OH﹣)+c(HS﹣) 3、(2009?包河区校级模拟)右图是一水溶液在pH从0至14的范围内H2CO3、HCO3﹣、CO32﹣三种成分 平衡时组成分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的pH约为,则CO2在血液中多以HCO3﹣形式存在 B.在pH为时,溶液中c(HCO3﹣)=c(CO32﹣) ? C.若用CO2和NaOH反应制取Na2CO3,溶液的pH必须控制在12以上 D.此图是L碳酸钠溶液滴定LHCl溶液的滴定曲线 4、(2015?浙江模拟)某浓度的二元弱酸酒石酸溶液的型体分布图如图,将酒石酸简写成H2A,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 B.H2A溶液在不同pH环境中各微粒的分布不同,电离平衡常数也不同 C.溶液的pH=时,存在如下关系:c(Na+)>c(HA﹣)>c(A2﹣)>c(H+)>c(OH﹣) D.已知HCl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将少量H2A 的溶液加入足量NaClO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H2A+ClO ﹣═HClO+HA﹣ - 5、(2012?北京)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专题卷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二模)下列装置图或曲线图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如图1所示,用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其中实线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B.某温度下FeS、Cu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2所示,纵坐标c(M2+)代表Fe2+或Cu2+的浓度,横坐标c(S2-)代表S2-的浓度。在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Fe2+和Cu2+的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首先沉淀的离子为Fe2+ C.如图3所示,用0.1 mol·L-1 CH3CO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当pH=7时:c(Na+)=(CH3COO-)>c(OH-)=c(H+) D.据图4,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5.5左右 答案 C 解析A项,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醋酸时,随着加入氢氧化钠的量的增加,醋酸会电离出一部分氢离子,所以出现的pH值突越要缓慢,错误;B项,依据图像分析可知,硫化铜溶度积小于硫化亚铁,同浓度Fe2+和Cu2+的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先析出的沉淀是硫化铜,错误;C项,反应后溶液pH=7,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用0.1 mol·L-1 CH3COOH 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呈中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OH-)+c(CH3COO-),c(H+)=c(OH-),则c(CH3COO-)=c(Na+),得到当pH=7时:c(Na+)=c(CH3COO-)>c(OH-)=c(H+),正确;D项,分析图像可知铁离子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单元检测

2020—2021学年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纯水加热的过程中,K w变大,pH变小 B.保存FeSO4溶液时,加入稀HNO3抑制Fe2+水解 C.将FeCl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得到FeCl3固体 D.向0.1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水,pH减小,c OH- c NH3·H2O减小 答案 A 2、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A.溶液中c(OH-)>c(H+) 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变红色的溶液 C.溶液中c(H+)=10-6mol·L-1 D.常温时,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9mol·L-1 答案 B 3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 w的数值比c点K 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答案 B 4. 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①20mL0.01mol·L-1KCl溶液②30mL0.02mol·L-1CaCl2溶液③40mL0.03mol·L-1HCl溶液④10mL 蒸馏水⑤50mL0.05mol·L-1AgNO3溶液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⑤>④>②>①>③ D.④>③>⑤>②>① 答案 B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其c(H+)·c(OH-)=1.0×10-14 B.c(H+)=1.0×10-7mol·L-1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C.0.2mol·L-1CH3COOH溶液中的c(H+)是0.1mol·L-1CH3COOH溶液中的c(H+)的2倍 D.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 答案 A 6.对室温下100mLpH=2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mL,醋酸溶液的pH变为4 B.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不再相等 C.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mL后,两种溶液中c(OH-)都减小 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体积可用下图表示 答案 B 7. 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mol·L-1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 ①CH3COONa与NaCl;②CH3COONa与NaOH; ③CH3COONa与NaHSO4;④CH3COONa与NaHCO3。 c(CH3COO-)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答案 B 8.关于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NH+4):③>① B.水电离出的c(H+):②>①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4)>c(Cl-)>c(OH-)>c(H+) 答案 B 9. .已知某一温度下,在0.1mol·L-1的强电解质NaHA溶液中,c(H+)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最终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 一、考纲解读 1、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3、了解溶液pH 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 的方法,能进行pH 的简单计算。 4、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5、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 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教学过程 1.与对数有关的曲线图 【例1】【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 浓度均为0.10 mol·L -1、体积 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lg V V 0的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 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 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 (OH -)相等 D .当lg V V 0=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 +) c(R +)增大 【变式题】【2016年广一模】在浓度均为0.1 mol/L 、体积均为V 0的 HX 、HY ,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lg 0 V V 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 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X 、HY 都是弱酸,且HX 的酸性比HY 的弱 B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H )(OH )c c g :a <b C .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K (HX):a >b D .lg 0V V =3时,若同时微热两种液体(不考虑HX 、HY 和H 2O 的挥发), 则-+(X )(Y ) c c 减小 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2013年高考江苏卷】(双选题)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 MCO 3(M :Mg 2+、Ca 2+、Mn 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pM=-lg c (M),p (CO 2- 3 )= -lg c (CO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gCO 3、CaCO 3、MnCO 3 的K sp 依次增大 B .a 点可表示MnCO 3 的饱和溶液,且c (Mn 2+ )= c (CO 2-3 ) C .b 点可表示CaCO 3 的饱和溶液,且c (Ca 2+ )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带答案

电解质溶液中的图像练习题 1.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 W的数值比c点K 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2.25 ℃时,向盛有50 mL pH=2的HA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pH=13的NaOH 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B.b→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发生了吸热反应 C.a→b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A-)=c(Na+) D.25 ℃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K约为1.43×10-2 3.室温下,pH相差1的两种一元碱溶液A和B,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稀释前,c(A)=10c(B) B.稀释前,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大于10-7mol/L C.用醋酸中和A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为7 D.在M点,A、B两种碱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4.(2017河南南阳等六市联考,13)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mol·L-1的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溶液中pOH[pOH=-lgc(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点和N点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B.Q点溶液中,c(N)+c(NH3·H2O)=c(Cl-) C.M点溶液的导电性小于Q点溶液的导电性 D.N点溶液加水稀释,变小 5.(2016河南顶级名校调研,9)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高考化学图像专题题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化学教研材料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中的常见图像题 张维青 2015.3.7 解答图像题的一般思路: 1.分析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 2.结合原理分析点-线-面。点:起点、拐点、终点、过量点.线:增函数、减函数、斜率、 线性关系等 3.化学平衡中的先拐先平、定一议二等技巧仍适用 一、稀释曲线: Ⅰ稀溶液中电离度、水解度均增大,无限稀释看作水。 Ⅱ、主要离子的浓度均下降。 1.(2015年1卷13题,6分)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 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 V V0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lg V V0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c(R+)增大 2.(2015海南 11.)下列曲线中,可以描述乙酸(甲,K a=1.8×10-5)和一氯乙酸(乙, K a=1.4×10-3)在水中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是 二.滴定曲线:以滴定酸为例 Ⅰ、起点的PH确定酸的强弱 Ⅱ、突变范围(终点±0.1%)确定指示剂: 同一强酸浓度越大突变范围越宽。同浓度的不同酸酸性越弱,突变范围越窄。 Ⅲ、酸性太弱的(如铵根)用间接滴定法

3. (2010江苏12)常温下,用 0.1000 mol·L 1-NaOH 溶液滴定 20.00mL0.1000mol·L 1-3CH COOH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①所示溶液中: ()()()()33CH COO OH CH COOH H c c c c --++=+ B .点②所示溶液中: ()()()33Na CH COOH CH COO c c c +-=+ C .点③所示溶液中: ()()()()3Na OH CH COO H c c c c +--+>>> D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33CH COOH CH COO H Na OH c c c c c -++->>>> 4. 2013浙江12.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 的NaOH 溶液滴 定20.00 mL 浓度均为0.1000 mol/L 的三种酸HX 、HY 、HZ ,滴定曲 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 < HY <HX B .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 a (HY)≈10 —5 C .将上述HX 、HY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 溶液滴定至HX 恰好完全反应时:c (X —) >c (Y —)>c (OH —)>c (H +)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题(学生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 1.常温下,将0、10mol?L﹣1盐酸慢慢加入到20、00mL浓度为0、10 mol?L﹣1 CH3COONa溶液中,所得溶液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就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5、5 mol?L﹣1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l﹣)+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Cl﹣)>c(CH3COO﹣)=c(CH3COOH) D.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H+)>0、10 mol?L﹣1 第1页(共23页)

2.常温下,100mL 0、1mol/L的H2A溶液中滴加0、1mol/L NaOH溶液,含A元素相关微粒物质的量随pH的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就是:H2A=H++HA﹣,HA﹣?H+A2﹣ 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C.Y点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c(Na+)>c(HA﹣)=c(A2﹣)>c(OH﹣)>c(H+) D.X点溶液中含A元素相关离子:c(H2A)+c(HA﹣)+c(A2﹣)=0、1mol/L 3.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为二元弱酸)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正确的就是() A.己二酸电离常数Ka1(H2X)约为10﹣4、4 B.曲线M表示pH与lg的变化关系 C.当溶液中c(X2﹣)=c(HX﹣)时,溶液为碱性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 第2页(共23页)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归纳总结提高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归纳总结提高 ☆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一、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绝大多数为离子化合物和强极性共价化合物,如,强酸、强 碱、绝大多数盐;如果不在熔融状态下,在水溶液中导电性不一定强,因为可能是稀溶液或难溶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绝大多数为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弱酸、弱碱、水。 不要把溶解平衡当成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在很稀时电离程度也很大;导电性不一定比强电解质差。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主要是温度,因为在水溶液中压强不怎么影响平衡),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离子化)的速率与和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分子化)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2、电离平衡的特征 “动”——动态平衡;“等”——V 分子化=V 离子化;“定”——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保持一定,溶液中各种粒子的浓度保持一定;“变”——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电离平衡也要发生移动。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对弱电解质溶液的稀释过程中,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多,溶液 中离子浓度变小。这里有相反的两个过程,)() ()(aq V B n B C n(B)随着稀释稍稍增大一点,V(aq) 却随着稀释显着增大;分母增大的倍数大,所以C(B)还是减小。 ②电离均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离了数目增多,离子浓度增大。K 也增大。 三、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1、水的离子积K w 只与温度有关,25℃时:K w =c (H +)·c (OH -)=1×10-7×1×10-7=1×10-14。 2、影响水的电离的因素 ①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K w 不变; ②加入某些能水解盐,促进水的电离,K w 不变;加入金属钠也促进水的电离。 ③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增大,有些资料认为:在100℃时,K W =1×10-12。 3、溶液的酸碱性 分析:中性c (H +)=c (OH -),酸性c (H +)>c (OH -),碱性c (H +)<c (OH -)。 4、溶液的pH 化学上常用c (H +)的负常用对数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pH=-lg {c (H +)}范围在0~14 四、盐类的水解 1.离子浓度大小问题: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题(学生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 1.常温下,将?L﹣1盐酸慢慢加入到浓度为 mol?L﹣1 CH3COONa溶液中,所得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 mol?L﹣1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l﹣)+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Cl﹣)>c(CH3COO﹣)=c(CH3COOH) 1第1页(共38页)

D.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H+)> mol?L﹣1 2第2页(共38页)

3第3页(共38页) 2.常温下,100mL L 的H 2A 溶液中滴加L NaOH 溶液,含A 元素相关微粒物质的量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 2A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 2A =H + +HA ﹣ ,HA ﹣ ?H+A 2﹣ B .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 溶液与H 2A 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C .Y 点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c (Na + )>c (HA ﹣ )=c (A 2﹣ )>c (OH ﹣ )>c (H + ) D .X 点溶液中含A 元素相关离子:c (H 2A )+c (HA ﹣ )+c (A 2﹣ )=L 3.常温下将NaOH 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 2X ,为二元弱酸)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己二酸电离常数Ka 1(H 2X )约为10﹣ B .曲线M 表示pH 与lg 的变化关系 C .当溶液中c (X 2﹣ )=c (HX ﹣ )时,溶液为碱性

201X高考化学复习《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易错点剖析与训练

2019高考化学复习《有关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图像题》 易错点剖析与训练 【易错点剖析】: 阅读图像题需抓住关键问题:“一纵横,二增减,三辅助,四节点”。 “一纵横”就是面对图像,首先要弄清横纵坐标的含义及其对应的关系,一般横坐标是条件变化,纵坐标是变化的结果,一定要通过横纵坐标读出题中所对应的化学反应过程。 “二增减”是指弄清随横坐标递增,纵坐标的值是递增或是递减的,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若曲线是单调递增(或递减)的,只涉及一个反应,若曲线是先增后减、或先减后增,必然涉及多个反应。 “三辅助”指通过画出辅助线来确定某点横纵坐标值的大小关系。 “四节点”指根据图像进行计算时,要特别曲线中一些关键节点包含的信息。如曲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交叉点等。 【例1】浓度均为0.10mol/L 、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lg(V/V 0)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 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 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 - )相等 D .当lg(V/V 0)=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c(M + )/c(R + ) 增大 答案D 。 解析:看起点PH 值,得知MOH 强碱ROH 是弱碱,A 正确;弱碱加水稀释 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B 正确;无限稀释后忽略溶质,只剩水中c(OH - )自然相等,C 正确;MOH 是强碱完全电离,升温时c(M + )不变,ROH 是弱碱,升温电离程度加大,c(R + )增大,c(M + )/c(R + )变小,D 错误。 【例2】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 H 2A 溶液中滴加0.2 mol/L NaOH 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 图(其中I 代表H 2A ,II 代表HA -,III 代表A 2-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y(NaOH)=20 mL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c(Na + )>c(HA 一 )>c(H + )>c(A 2-)>c(OH — ) B .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 溶液与H 2A 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C .欲使NaHA 溶液呈中性,可以向其中加入酸或碱 D .向NaHA 溶液加入水的过程中,pH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答案A 。 解析:y(NaOH)=20 mL 时,恰好完全生成NaHA ,画图中20 mL 处辅助线,得出c(A 2-)> c(H 2A),可知HA 一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 13 12 11 10 9 8 MOH b MOH a PH ﹒ ﹒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选编1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选编1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 一、溶液的导电性 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1.在一定温度下,无水醋酸加水稀释过程 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V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O”点导电能力为O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处,溶液的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 (3)a、b、c三点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北京)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 2SO4、 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 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3.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表示Na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 中溶液电导率的变化 B.a、b、c三点溶液的pH:b>c>a C.将a、b两点溶液混合,所得溶液 中: c(Na+)>c(CH3COO-)>c(OH-)>c(H+) D.a点水电离出的n(H+)大于c点水电离出的n(H+) 二、强、弱电解质溶液的稀释 等浓度弱酸碱的PH更靠近7;等PH弱酸碱的浓度更大;越弱稀释时PH变化越小;无论酸碱溶液稀释时PH不过7;每稀释10倍PH变化1为强电解质;酸碱盐反应的量不分强弱。 4.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是 () pH pH pH pH 7 7 7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题(学生版)

水溶液中得离子平衡图像分析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得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得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 1.常温下,将0、10mol?L﹣1盐酸慢慢加入到20、00mL浓度为0、10 mol?L﹣1 CH3COONa溶液中,所得溶液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得c(OH﹣)=10﹣5、5 mol?L﹣1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l﹣)+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Cl﹣)>c(CH3COO﹣)=c(CH3COOH) D.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H+)>0、10 mol?L﹣1 2.常温下,100mL 0、1mol/L得H2A溶液中滴加0、1mol/L NaOH溶液,含A元素相关微粒物质得量随pH得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H2A在水中得电离方程式就是:H2A=H++HA﹣,HA﹣?H+A2﹣

B.等体积等浓度得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得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C.Y点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c(Na+)>c(HA﹣)=c(A2﹣)>c(OH﹣)>c(H+) D.X点溶液中含A元素相关离子:c(H2A)+c(HA﹣)+c(A2﹣)=0、1mol/L 3.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为二元弱酸)溶液中,混合溶液得pH与离子浓度变化得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正确得就是() A.己二酸电离常数Ka1(H2X)约为10﹣4、4 B.曲线M表示pH与lg得变化关系 C.当溶液中c(X2﹣)=c(HX﹣)时,溶液为碱性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 4.已知:pBa2+=﹣lgc(Ba2+),pK a=﹣lgK a.向20mL0、1 mol/L BaCl2溶液中滴加0、2mol/LNa2CO3溶液得滴定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得就是(常温下,H2CO3得电离常数pK a1=6、4,pk a2=10、3: K sp(BaSO4)=1、1×10﹣10)() A.在碳酸钠溶液中,K h1(CO32﹣)=10×10﹣3、7 B.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 BaCO3)得数量级为10﹣9 C.相同条件下,若改为0、15 mol/L BaCl2溶液,反应终点F移到K点 D.相同条件下,若改为0、2 mol/L Na2SO4溶液,反应终点F移向H方向移动 5.在25℃时,甘氨酸在水溶液中解离方程式如下: 当调节溶液得pH使甘氨酸所带得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得pH叫等电点。其物质得量分数(α)随溶液pH 变化得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相关问题(含答案含解析非常全)

与缓冲溶液有关的图像问题 1、(2012?江苏)25℃时,有c(CH3COOH)+c(CH3COO﹣)=?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 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 B.W 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 C.pH= 的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L﹣1 D.向W 点所表示的 L 溶液中通入 mol HCl 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c(H+)=c(CH3COOH)+c(OH ﹣) 2、(2015?抚州模拟)25℃时L的硫化钠含S组份φ%(以物质的量计算)分布图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A.当c(HS﹣)>c(S2﹣)时,溶液一定显酸性 B.当pH=7时,溶液中有c(Na+)=c(HS﹣)+2c(S2﹣)+c(H2S) C.当4<pH时,向其中滴加L CuSO4都有CuS沉淀(Ksp(CuS)=×10﹣36) D.当pH=9时,溶液中有c(H+)=c(OH﹣)+c(HS﹣) 3、(2009?包河区校级模拟)右图是一水溶液在pH从0至14的范围内H2CO3、HCO3﹣、CO32﹣三种成分平 衡时组成分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的pH约为,则CO2在血液中多以HCO3﹣形式存在 B.在pH为时,溶液中c(HCO3﹣)=c(CO32﹣) C.若用CO2和NaOH反应制取Na2CO3,溶液的pH必须控制在12以上 D.此图是L碳酸钠溶液滴定LHCl溶液的滴定曲线 4、(2015?浙江模拟)某浓度的二元弱酸酒石酸溶液的型体分布图如图,将酒石酸简写成H2A,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 B.H2A溶液在不同pH环境中各微粒的分布不同,电离平衡常数也不同 C.溶液的pH=时,存在如下关系:c(Na+)>c(HA﹣)>c(A2﹣)>c(H+)>c(OH﹣) D.已知HCl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将少量H2A 的溶液加入足量NaClO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H2A+ClO ﹣═HClO+HA﹣ 5、(2012?北京) 6、(2015?奉贤区二模) 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减轻外加强酸或强碱对溶液酸度的影响,从而保持溶液的pH值相对稳定.这种溶液称为缓冲溶液.例如:人体血液中HCO3﹣和H2CO3等微粒形成的平衡体系,使得血液pH能稳定在±.某同学取19ml L的NaH2PO4溶液,81ml L的Na2HPO4溶液混合,配制L PH=的磷酸缓冲溶液.已知该缓冲溶液利用的平衡体系是:H2PO4﹣?H++HPO42﹣,请根据该平衡体系分析其缓冲原理: 7、(2015?台州校级模拟)磷酸(H3PO4)在水中可分三步电离,能够以H3PO4、H2PO4﹣、HPO42﹣、PO43﹣等四种粒子形式存在,当溶液的pH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