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答案-副本

合集下载

物理导学案九年级答案

物理导学案九年级答案

物理导学案九年级答案【篇一: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石雪飞杨彩霞时间:2013年月日组别:学生姓名:评价:【篇二:九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第一节家庭电路【导学目标】1、观察家庭电路的组成及连接方法,知道火线和零线。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方法。

【课堂导学】一、家庭电路组成1、写出各元件的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

2、安装规则与作用:①电能表用来。

②总开关安装在与之间,用来。

③保险盒内的保险丝可以在时,自动,保护电路。

④灯座和插座是联的。

电灯的开关接在灯座与线之间,与灯座联。

二、火线和零线——家庭电路的电源1、进户的两条线中,一条已经与相连,叫做零线,它与地面间的电压为;2、另一条线叫做端线,俗称线,它与地面间有电压。

想想议议:怎样正确使用试电笔?为什么用试电笔测试时不会造成触电事故?三、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1.两孔插座的左孔接,右孔接,三孔插座的左孔接,右孔接,上孔接。

用电器工作时,外壳通三孔插座的地线与相连,如外壳带电(漏电),电流就会沿着地线流入,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2.漏电保护器的作用:当有电流经等物体流入大地时,漏电保护器会,起到保护的作用。

我会接:参照下图按照接线规范将以下三线插座和灯泡、开关接入电路中【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照明电路的安装原则,错误的是() a.各盏电灯都是并联b.插座和电灯也是并联c.开关应接在火线上,再跟电灯串联d.保险盒装在总开关的前面2、关于测电笔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a.测电笔使用前检查它是否正常b.测试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金属体试触电线,观察氖管的显示 c.测试时,用手持笔尖金属体去试触电线,观察氖管的显示 d.测试时,不能用手接触笔上任何金属部分 3、关于螺旋口灯泡的接法正确的是()火线零线a b c d【课后练习】4、如左下图,是某人连接的家庭电路,各元件及线路完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线和零线间的电压为220vb.开关s1断开时,人接触a点会触电 c.开关s2断开时,人接触b点不会触电d.三孔插座即使不接地,用电器也可以正常工作,并且安全5.的照明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试a、b、c三点氖管均发光,又用测电笔测试插座的两孔氖管都发光,该电路可能发生的故障是()a.灯泡的灯丝断了b.导线bc间断路 c.插座内部短路 d.进户线零线断路6.小明把台灯插头插人插座,当他闭合台灯开关时,室内其他电灯全部熄灭。

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导学目标•了解九年级物理全册的内容和主要知识点•掌握九年级物理全册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前预习和思考,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导学内容第一章运动的基本概念1.运动的定义及基本概念2.位置、位移与位移矢量3.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关系4.加速度、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第二章力和压强1.力的概念与分类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等速运动3.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效果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5.压强的概念与计算6.浮力与浮力大小的计算第三章力的作用和力的合成1.合力与力的合成2.平衡力与力的分解3.杠杆原理与力矩的计算4.力的图示与示意图第四章动能与功率1.动能的定义与计算2.常见能量形式及其转化3.功率的定义与计算4.功率与动力的关系第五章声的产生和传播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2.声音的特征参数—音调和音量3.力和振幅对声音的影响4.声音的传播速度第六章光的反射与折射1.光的反射现象2.光的折射现象与折射定律3.光的全反射现象及其应用4.光的折射和色散第七章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1.薄透镜的成像规律2.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3.成像公式的应用4.光学仪器—眼睛、照相机和望远镜第八章电流和电路1.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计量单位2.电路的概念和基本要素3.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4.电流的分流与合流5.电阻与电阻的计量单位第九章感应与电磁现象1.磁感线与磁感强度2.定义电磁感应定律及应用3.电流感应定律4.连续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第十章静电场和静电力1.电荷与静电力2.电场的产生与电场强度3.电场力与电势能的关系4.高压电的危害与安全防护导学方法和技巧•课前预习:对于每一章节,先浏览主要内容,并了解基本概念和公式•提问思考: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和解答问题,增强理解和记忆•注重实际: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相联系,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制作思维导图或笔记:总结每章的重点内容,结构清晰,可以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导学要求•预习并思考每章的内容,做好相应的知识点的笔记•完成课后习题,并及时批改和总结错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与同学分享•与同学组队,互相讨论和解答疑惑导学评价•预习笔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的程度•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小结本导学案概括了九年级物理全册的内容和主要知识点,并提供了学习方法和技巧。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答案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答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12.1温度与温度计练习题:1、37摄氏度;2、D;3、-22;38;4、B检测题:1、冷热程度;温度计;热涨冷缩;2、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3、乙;丙;甲;4、D;5、乙;42;6、A.错误,温度计不能碰容器壁和容器底;B.正确;C.错误,玻璃泡不能碰容器底;D.错误,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在被测液体中;7、D。

12.2 熔化与凝固练习题:1、吸热;固;熔化;固液共存;液;熔点;3;2、(1)晶体;凝固;(2)凝固;5;固液共存;(3)AB;CD;(4)凝固点;放热;3、冰熔化吸热。

检测题:1、熔化;凝固;晶体;非晶体;相同;2、D;3、D;4、B;5、(1)对;钨的熔点高;(2)错;金的熔点低于钢的熔点;(3)对;水银低于38.5℃时会凝固成固体;(4)对;氢的凝固点是-259℃.12.3 汽化与液化练习题:1、(1)升高;小;(2)不变;大;(3)98;不会;2、C。

检测题:1、D;2、A;3、D;4、沸点;液化;5、汽化;液化;6、液化;汽化(蒸发);7、(1)温度计的玻璃泡靠近了容器壁;(2)小于;质量。

12.4 升华与凝华练习题:1、升华;凝华;2、凝华;液化;熔化;3、D;4、(1)液化;放热;(2)凝固;放热;(3)蒸发;吸热;(4)凝华;放热。

检测题:1、液化;凝华;2、升华;凝华;熔化;3、A;4、C;5、A;6、A;7、固体;凝华。

12.5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检测题:1、B;2、D;3、D;4、B;5、D;6、C。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检测题:1、C;2、D;3、A;4、(1)凝固;(2)液化;(3)液化;(4)凝华;(5)液化;(6)升华;(7)液化;(8)凝华;(9)液化;(10)凝固;(11)蒸发;(12)升华;凝华;5、10;固液共存;6、A;7、(1)B;(2)99;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或水中有杂质);(3)水的质量偏多等。

(新)物理教科版九年级《7.1磁现象》导学案(附答案)

(新)物理教科版九年级《7.1磁现象》导学案(附答案)

第七章磁与电1. 磁现象【学习目标】1、知道磁极及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2、了解磁感线并会描述磁场;3、知道磁化方法。

重点: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磁场的描述方法难点:磁场、磁感线概念的建立【学习过程】一、认识磁体1、磁性:磁铁能吸引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定义:具有_____________的物体。

分类:永磁体分为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等。

定义:磁体上_____________的局部叫磁极。

〔磁体两端_____________,中间_____________〕3、磁极: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_____________〔S〕,指北的磁极叫_____________〔N〕。

作用规律:_____________磁极相互排斥,_____________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一个永磁体分成两局部后,每一局部仍存在__________个磁极。

二、磁体周围有什么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_____________。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根本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__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某一点静止时,_____________极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学生观察以下图〕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

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______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______出来,回到磁体的______。

③典型磁感线:〔师生共同完成〕④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是_____的。

但磁场客观存在。

B、磁感线是_____________的曲线。

C、磁感线_____________ 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DOC范文整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DOC范文整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87页)(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第十三章热和能节分子热运动班级姓名组别【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课本预习】物质的构成常见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的,一般的直径只有,通常以为单位来量度。

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这些、。

分子热运动。

的现象,叫做。

现象可以在之间发生,也可以在之间发生。

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

越高,运动越剧烈。

的运动跟有关,所以这种叫做。

分子间的作用力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

之间的使得和的不致,因而和能保持一定的。

现象还可以看出,物体的不是紧密地而是彼此之间。

但压缩和很困难,这是因为。

之间既有又有。

当被时,的距离变小,表现为;当被时,间的距离变大,表现为。

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和,具有一定的和。

相距,就变得十分的,可以。

相距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因此,具有,容易被。

通常之间的比的小,比的大;之间的比的小,没有运动。

这样的结构使得,没有确定的,具。

常见的是由大量的、构成的;内的在不停地做;之间存在和。

【预习检测】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

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初三物理导学方案答案

初三物理导学方案答案

初三物理导学方案答案一、引言初三物理导学方案是为了帮助初三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原理和应用而设计的学习计划。

本文将为您提供初三物理导学方案的答案,以帮助您更好地准备物理学习。

二、导学方案答案1. 单元一:力学A. 第一课:运动的描述- 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称为速度。

-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B. 第二课:力的作用- 力的定义: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或改变运动状态的作用。

-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

C. 第三课:机械平衡- 平衡的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 平衡的类型: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中立平衡。

2. 单元二:光学A. 第一课:光的传播-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

-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299,792,458 m/s。

B. 第二课:折射现象- 折射定义: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 斯涅尔定律: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为sin(入射角)/sin(折射角)=折射前介质折射率/折射后介质折射率。

3. 单元三:热学A. 第一课:热与温度- 温度的定义:物体冷热的程度的量度。

- 温度的计量单位:摄氏度(℃)。

B. 第二课:热的传递- 热传导定义:热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 传热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4. 单元四:电学A. 第一课:电流- 电流的定义: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横截面的数量。

- 电流的计量单位:安培(A)。

B. 第二课:电路- 电路的构成:电源、导体、开关、负载等。

- 电路的分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三、总结通过初三物理导学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学、光学、热学和电学等物理概念和原理。

希望本文提供的答案可以帮助您进行物理学习的准备。

(注: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实际教材为准。

)。

新人教版九年级二学期中考物理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二学期中考物理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一、声现象☆课时:☆授课时间:☆复习目标1.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难点: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

☆复习过程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1)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2)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均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1)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2)大小: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即:V固>V液>V气。

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害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考点四声的利用1.超声波(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1)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2)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

2.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1)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2)应用:预报地震、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3.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B超。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碎石。

基础检测1.在敲响大钟时,我们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D)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2.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琴声,产生这种声音的振动物体是(B)A.手指B.琴弦C.空气D.弦柱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D.在月球上宇航员相距很近也要借助无线电话才能交谈,是由于真空不能传声4.人潜入水中,仍然能听到岸上的人说话的声音,传播这个声音的是(D)A. 空气B. 水C. 说话的人D. 空气和水5.“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B)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6.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A)A.增大声音的响度B. 增大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D.减小噪声7.对于一般人来说,有利于学习、休息的理想环境是(B)A.0dB完全没有噪声的环境B. 30~40dB的较安静的环境C. 80~90dB的环境D. 100dB以上的环境8.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D)A.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在嘈杂的车间里,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C.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D.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9.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B)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仪器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10.在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可以听到三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水传来的;第三次是由空气传来的。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一册)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一册)

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树第十三章内能知识树:第1节分子热运动考标要求:1.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一、课前学习1.常见的物质是由和构成的。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此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二、课内探究探究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构成的。

人们通常以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探究2:分子热运动1.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2.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气体的扩散液体的扩散固体的扩散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

探究3:分子间的作用力1.如图,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除了引力之外,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同时存在)(1)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___________,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__;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___________,分子间表现为___________。

固体分子间距离___________,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气体分子间距离,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__________,容易_________。

(3)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的___________,比固体的___________;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_________,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因此,液体较难___________,没有确定的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