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合成绝缘子闪络特性的仿真计算分析

合集下载

220kV交流盆式绝缘子沿面电场计算及优化

220kV交流盆式绝缘子沿面电场计算及优化

220kV交流盆式绝缘子沿面电场计算及优化
王乾力;安义岩;徐庆伟;孙欣
【期刊名称】《机电信息》
【年(卷),期】2024()12
【摘要】交流工况下,为使交流盆式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均匀,降低沿面闪络的发生频率,提出了一种盆式绝缘子介电常数迭代优化算法。

通过对工频下220 k V绝缘子介电常数进行多次迭代优化可知:优化前,盆式绝缘子沿面电场分布由高压导杆附近到接地电极附近逐渐减小;优化后,盆式绝缘子电场分布相对均匀,最大电场强度由10.626 k V/mm下降到3.792 k V/mm,下降幅度达64.3%;对盆式绝缘子介电常数而言,优化前绝缘子介电常数均匀分布;优化后,相对介电常数在高压导杆附近达到最大值,并沿径向逐渐减小,到接地电极附近后又小幅回升。

用等差梯度对介电常数进行离散处理,离散梯度绝缘子电场强度相较连续梯度绝缘子场强有所提升,但相对未优化之前,最大电场强度下降幅度达40.8%,优化效果良好。

【总页数】5页(P22-26)
【作者】王乾力;安义岩;徐庆伟;孙欣
【作者单位】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854
【相关文献】
1.盆式绝缘子存在自由金属颗粒时的电场分析及其对沿面闪络的影响
2.220kV空心复合绝缘子电场计算和优化
3.基于有限元和神经网络方法对220kV盆式绝缘子均压环结构优化设计
4.带局放传感器的252 kV盆式绝缘子的电场计算与分析
5.基于有限元迭代计算的盆式绝缘子电场综合优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20kv变电站数模混合仿真实训报告

220kv变电站数模混合仿真实训报告

220kv变电站数模混合仿真实训报告一、实训背景22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力传输和配电枢纽,其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电网的稳定运行。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熟悉变电站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本次实训使用了PSCAD软件进行数模混合仿真,对220kV变电站进行了建模和仿真。

二、实训内容1. 对220kV变电站进行建模,包括主变压器、GIS开关、电容器、逆变器等设备。

2. 设计变电站运行方案,包括站内设备的开关控制、电压、电流等参数的监测和调节。

3. 利用PSCAD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并分析故障原因和应对措施。

三、实训步骤2. 根据拓扑图进行设备建模,包括主变压器的三相无载调压、短路试验和空载试验,GIS开关的闭合和分闸过程,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等。

5. 进行仿真结果的分析和评估,找出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220kV变电站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熟悉了PS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数模混合仿真的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仿真技术,模拟各种情况下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找出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了其实践能力和电力专业知识水平。

五、实训心得本次实训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中的模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220kV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

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力系统的知识,掌握更加高级和复杂的仿真技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电力工业的发展。

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1. PSCAD软件的使用:由于PSCAD软件是一款非常复杂的仿真软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了解软件的操作流程和功能模块。

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PSCAD,提高我们的操作技能。

2. 模型的准确度:由于变电站模型的复杂度比较高,且包含了许多的参数和元件,在建模的过程中,有可能存在误差,导致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220kV断路器套管淋雨条件下的冲击闪络特性研究

220kV断路器套管淋雨条件下的冲击闪络特性研究
实 验 室 模 拟 试 验 ,得 出该 型 断路 器 套 管 在 不 同雨 量 下 的雷 电和 操 作 冲击 的 5 %放 电概 率 的放 电 电压 值 0
( ) 分 析 了不 同 雨 量 和 电压 波 形 下 ,
中 图分 类 号 : M8 6 T 6
存 在 差异 的原 因 , 提 出 了改 进建 议 。 并
浙 江 电 力

Z EIN L C RC P WE H J G E E T I O R A
21 0 0年第 1 期
2 0k 2 V断路器套管淋雨条件下 的冲击闪络特性研究
叶 自强 ,梅 冰 笑
( 江 省 电 力试 验 研 究 院 ,杭 州 3 0 4 浙 101 )
摘 要 : 2 0k A 1E 对 2 V 3 Q 一 E型 断 路 器 灭弧 室 瓷 套 管 在 淋 雨 条件 下 发 生 外 绝 缘 闪 络 问题 开 展研 究 。通 过
Y Z i in M E n x a E h — a g, q I Bi — i o
( hj n lcr o e et n e erhIsi e Z ei gE e t cP w rT s a dR sac n tu ,Ha gh u3 0 1 C ia a i t n z o 0 4, hn ) 1
近 年来 电 网变 电设 备 的 套 管外 绝 缘 雨 闪事 故 屡 有 发生 ,主要 集 中在 变 压器 、电流 互感 器 、断路 器 及避 雷器 套 管上 。 型套 管发 生 雨 闪的气 象条 件 大
为 雷 雨 和 暴 雨 ,时 间 主要 集 中在 6 9月 间 , 此 — 而
境 中 .淋 雨 将 影 响 输 变 电设 备 外 绝 缘 的 放 电 特 性。 据统 计 ,19— 0 4年 , 国变 电设 备 外绝 缘 9020 全

合成绝缘子受风面积计算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合成绝缘子受风面积计算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合成绝缘子受风面积计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合成绝缘子受风面积计算的重要性、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通过对合成绝缘子受风面积计算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该计算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为绝缘子设计与性能要求提供依据。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概述和说明。

接下来是合成绝缘子受风面积计算的详细介绍,包括其重要性、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然后是对绝缘子设计与性能要求的讲解,包括基本原理解释、设计参数说明和性能评估指标介绍。

接着是对合成绝缘子受风面积计算影响因素的分析,包括材料特性、结构参数和外界环境因素对受风面积的影响。

最后是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主要结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合成绝缘子受风面积计算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展示合成绝缘子受风面积计算在工程项目中的实际应用意义。

最终目的是促进绝缘子设计与性能要求的优化,提升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合成绝缘子受风面积计算:2.1 受风面积计算的重要性:合成绝缘子的受风面积计算是在设计和评估该绝缘子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能够承受的最大风载荷时所需进行的关键步骤。

受风面积是制定绝缘子材料、结构参数以及使用环境要求时非常重要的依据,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绝缘子在强风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准确计算合成绝缘子的受风面积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设计和选择适用于特定场景的合成绝缘子。

2.2 受风面积计算方法介绍:合成绝缘子的受风面积计算主要基于两种方法:理论计算方法和实验测量方法。

理论计算方法依赖于气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通过考虑各种因素(如几何形状、流体速度、材料特性等)来预测合成绝缘子所受到的压力分布,从而确定其受风面积。

而实验测量方法则是通过在实际环境中对合成绝缘子进行试验,测量其在强风下所受到的力和压力分布来得出受风面积的值。

110kV输电线路绝缘子的风偏特性分析

110kV输电线路绝缘子的风偏特性分析

110kV输电线路绝缘子的风偏特性分析摘要:本文对110kv输电线路绝缘子的风偏特性分析研究过程中,以云南地区的110kv输电线路作文研究案例。

是因为该地区输电线路所处海拔较高,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风偏闪络问题,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笔者在分析研究之后发现,悬垂绝缘子在雷电环境之下,输电线路出现偏闪络可能性较高,输电线路在改造之后,需要重点对其检验。

关键词:导线-绝缘子耦合模型;模拟计算;110kv输电线路;风偏云南地区平均海拔为2000m,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同时云南地区输电线路改造工程正在全面落实。

电网等级在提升过程中,复合绝缘子材料质量逐渐下降,长度延长,但是两端稳定性相对较为低下,在风载荷作用之下,导线传递非常容易出现偏转情况,造成输电线路和杆塔之间出现缝隙。

一旦输电线路和杆塔之间缝隙超过临界数值,就会出现风偏闪络问题,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一、模拟输电线路脉动风场(一)谐波叠加法在模拟脉动风数值的过程中,主要应用两种方法,分别为谐波叠加法及线性滤波器法。

谐波叠加法所具有的理论内容相对简单,物理含义鲜明,在结合FFT技术之后,可以显著提升谐波叠加法计算速度;线性滤波器法运算数量较少,运算速度较高,但是计算量较大,计算结果精度较低。

本文对云南地区110kv输电线路绝缘子的风偏特性分析研究过程中,就应用谐波叠加法进行数值模拟,以下主要对谐波叠加法简单分析。

脉动风可以转变为多种样式高斯平稳随机流程。

所以,在对脉动风速度计算过程中,可以通过谱密度矩阵方程计算,具体计算方程式为:上述方程式中A(w)为功率谱函数。

(二)模拟云南地区线路段脉动风场本文在对云南脉动风场模拟分析中,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主要采取风速谱模拟。

在云南地区整个110kv输电线路中,笔者选择了最容易受到风作用力影响的线段,也就是西双版纳输电线路段。

在该模拟模型中,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耐张塔及直线塔,这两塔都为2个。

西双版纳输电线路一同具有3档导线,导向水平距离分别为95m、451m、275m,和杆塔之间的高度差距为0m、30m、60m。

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的数值仿真

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的数值仿真

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的数值仿真通过电磁场有限元软件ANSYS仿真。

构建了绝缘子三维模型,分析绝缘子表面导电颗粒以及不均匀系数对电压的影响。

仿真结果表明,电压随着颗粒长度的增加而减小,电场强度随着颗粒长度的增加有饱和的趋势。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众所周知,绝缘子表面金属颗粒对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特性及闪络性能会产生影响。

绝缘子闪络性能与电场的分布是密切相关的。

利用各种数值计算方法计算绝缘子、套管等高压元器件的电场、磁场分布已成为高电压领域优化设计和分析的一个新趋势。

利用有限元通用软件ANSYS分析了绝缘子在不同情况下的电磁场分布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的经验公式着重分析由于导电颗粒引起的电场分布不均匀性对闪络电压的影响。

ANSYS分析的主要步骤(1)前处理。

前处理主要在前处理器中完成,前处理器(Preprocessor。

/PREP7)用来建立有限元模型.这是问题的前提。

2)加载并求解。

加载并求解在求解器中完成。

求解器(Solution,/SOLU)的主要操作为定义边界条件、加载外力、求解。

(3)后处理。

后处理器分通川后处理器、时间处胂器两种。

通jH处理器用于观察在给定时间点整个模型的结果。

时间处理器(Time Hist Postprocesgor)用于观察模型中指定点呈现为时间的函数结果。

本仿真试验建立模型与电场分析的基本步骤:1.过虑图形界面2.定义单元和材料性能3.建模4.分配单元、材料和网格划分5.加载励磁载荷6.选择7.求解器求解8.后处理仿真结果我们仿真了不同长度的导电颗粒在绝缘子中间位置时的情况.导电颗粒的长度分别为:0.5mm、2 mm、5 mm。

仿真结果发现,当颗粒小于2 mm时.电场强度随着导电颗粒长度的增长而呈线性不断增加。

但是当导电颗粒的长度为5mm时。

电场强度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2)电场不均匀系数f定义为间隙中最大场强E呱与平均场强E的比值。

通过ANSYA仿真分析,下图表示了实验中电极系统(绝缘子中部粘有不同长度的金属颗粒)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场不均匀系数的分布。

运行中复合绝缘子闪络特性抽样试验分析

运行中复合绝缘子闪络特性抽样试验分析
707) 10 7
3 西 安 电瓷 研 究 所 ,陕 西 西 安

要 :通过对 运行 j 3 ~5年 的 复合绝缘 子的试 验 , 明 7复 台绝缘 子在运行 几年 后 电 气性 说
能 仍 然 很 好 。 试 验 数 据 表 明 , 伞 径 对 绝 缘 子 的 干 闪 场 强 与 冲 击 系数 影 响 很 t ,这 一 数 据 对 其 它 l 、
文章编号 ;10 —3 7 c0 2 l0 1 +3 0 38 3 2 0 )0 _0 00
运 行 中复 合 绝缘 子 闪络特性 抽 样试验 分 析
吴 经锋 ,邱毓 昌 ,张建 荣 .袁
( 西 安交通大学 ,陕西 西安 1
检 ,郭
洁 ,危

Z0 2 012
7 04 ;2 10 9 .上海市东供电局 ,上海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1 ( 第 15 ) 02 期 期 8
IS L T R N U G A R S ES N U A O S A D S R E R ET R





2 0 u e1(e . - 8 ) 0 2N mbr S rt 1 5  ̄
3 k 绝 缘 于有参 考意义 。同时 .探讨 了利用 自然积 污 方法测量 污 闪电压 时应注 意 减 少误 差 的 问 5V
题 。
关 键 词 :复 台 绝 缘 子 ; 电 气 性 能 ; 污 闪 电 压
中 图分 类 号 :T 2 6 M 1 文献 标 识码 :A
Sa pl s n Fl s v r Ch r c e i tc f Po y e n ul t s m e Te t o a ho e a a t r s i s o l m r I s a or

覆冰绝缘子闪络动态特性数值模拟

覆冰绝缘子闪络动态特性数值模拟

覆冰绝缘子闪络动态特性数值模拟
李迪;杨嘉祥;吴艳臣;尹国荣
【期刊名称】《高压电器》
【年(卷),期】2011(47)7
【摘要】依据冰闪电弧模型,以MATLAB为计算平台,揭示了直流电压下覆冰绝缘子放电电弧的动态特性。

仿真结果表明:覆冰绝缘子的泄漏电流和电弧传播速度极性效应明显。

在整个闪络过程90%时间内,局部电弧发展缓慢,最后闪络阶段发展速度剧增。

仿真结果和人工覆冰绝缘子闪络实验数据基本吻合。

【总页数】5页(P54-57)
【关键词】覆冰绝缘子;动态模型;直流电压
【作者】李迪;杨嘉祥;吴艳臣;尹国荣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青岛青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85
【相关文献】
1.绝缘子串覆冰闪络特性与防冰闪措施分析
2.FXBW4-35/70绝缘子覆冰特点及污秽闪络特性研究
3.污秽覆冰绝缘子动态闪络特性分析
4.并联间隙地线复合绝缘子覆冰闪络特性的实验研究
5.10kV合成绝缘子覆冰交流闪络特性及冰闪过程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