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林丽芳;王朝东【期刊名称】《脑与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6(024)010【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与血小板聚合物 CD14+、CD42a+水平,了解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情况及临床价值。

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脑梗死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外周血单核细胞 CD14+、血小板膜糖蛋白 CD42a+双阳性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 NIHSS 评分。

结果脑梗死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与血小板聚合物 CD14+、CD42a+阳性率(25.46±8.91)高于对照组(14.25±6.36)(P<0.05);且脑梗死时不同NIHSS 评分组间单核细胞与血小板聚合物 CD14+、CD42a+阳性率比较:轻型组20.24±9.66、中型组25.35±8.41、重型组32.40±8.85三组间比较 P<0.05,与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单核细胞与血小板聚合物 CD14+、CD42a+表达明显增高,检测单核细胞与血小板聚合物 CD14+、CD42a+水平对于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及预测病情轻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onocyte- platelet aggregates(MPAs) by detecting monocyte(CD14)-plateletmembrane(CD42a)aggregates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 Method The MPAs CD14+,CD42a+ percentage were measured in 80 patients with ACI and 60 control group by FCM.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were assessed in patients with ACI. Results Mean the MPAs formations CD14+,CD42a+ were higher in the patients with ACI(25.46±8.91%)than controlgroup(14.25±6.36%) (P<0.05). Furthermore, The MPAs CD14+,CD42a+ levels was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NIHSS in patients withACI(P<0.05).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CD14+,CD42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arly stage of ACI. Detection of the MPAs CD14+,CD42a+ is helpful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I, and It is important for predicting the clinical condition.【总页数】4页(P635-638)【作者】林丽芳;王朝东【作者单位】365000 福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神经内科;365000 福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2【相关文献】1.急性脑梗死患者P选择素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J], 易岑2.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及 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J], 叶青跃;程鹏飞;周有利;饶汉武;黄承芳;周立3.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J], 姚勇华;张颖;周芸华4.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弹力图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J], 叶文娟5.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水平的改变 [J], 成亚琴;柯开富;曹茂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血小板功能及其临床应用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血小板功能及其临床应用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血小板功能及其临床应用血小板功能的检测包括测定血小板粘附、聚集和活化的能力。

然而,在血小板相关疾病的诊断中,检测血小板功能的方法常常是有争议的。

这通常是由于方法本身的原因造成的[1],譬如,静脉阻滞、抗凝剂选择、离心,甚至标本处理不当等因素,都可导致医源性血小板激活,影响临床诊断的价值。

这就要求建立一种灵敏、精确、快速、简便,最好可用于临床常规检测血小板功能测定方法。

关键词:血小板临床应用流式细胞术血小板功能的检测包括测定血小板粘附、聚集和活化的能力。

然而,在血小板相关疾病的诊断中,检测血小板功能的方法常常是有争议的。

这通常是由于方法本身的原因造成的[1],譬如,静脉阻滞、抗凝剂选择、离心,甚至标本处理不当等因素,都可导致医源性血小板激活,影响临床诊断的价值。

这就要求建立一种灵敏、精确、快速、简便,最好可用于临床常规检测血小板功能测定方法。

由于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可由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水平的高低来判断,近年来,文献报道利用流式细胞术,特别是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2]。

该技术能灵敏、特异地检测血液中活化血小板,并评价其功能。

现就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功能的方法及临床应用现状和潜力进行综述。

一、全血法流式细胞术1.方法学:流式细胞仪能快速测定大量个体细胞的特性。

样品中欲分析的细胞预先进行荧光标记,然后由压缩氮经硅管送达标本室,再以5 000~10 000个细胞/秒的速率逐个射入光敏感区。

在适当波长的激发光作用下,被特殊染色的细胞发射出一定量的荧光脉冲讯号。

探测器收集每个细胞的荧光讯号和光散射,然后传入计算机进行分析。

传统的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常用的样本是经洗涤的血小板或富含血小板的血浆。

由于血小板极易活化激惹,样本经离心、洗涤等步骤,容易人为地导致体外血小板激活,影响临床诊断价值。

为此,Shatti等[2]引入了全血法流式细胞术。

血小板功能聚集仪 光学比浊法 化验单解读

血小板功能聚集仪 光学比浊法 化验单解读

血小板功能聚集仪是一种用于检测血小板功能的专业仪器,它采用光学比浊法对血小板进行聚集性能的测定。

化验单解读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化验单解读,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和诊断。

本文将围绕血小板功能聚集仪、光学比浊法和化验单解读展开说明,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血小板功能聚集仪血小板功能聚集仪是一种专业用于检测血小板功能的仪器,它能够对血小板在各种刺激条件下的聚集能力进行定量测定。

血小板是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成分,它在机体的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血小板功能的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功能聚集仪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学比浊法。

当血小板聚集时,血浆中的光散射性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光学比浊法进行测定。

血小板功能聚集仪通过对血样进行刺激,观察血小板的聚集情况,从而得出血小板的聚集能力。

这种方法准确、快速,对血小板功能的测定非常稳定可靠。

血小板功能聚集仪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止血功能状态,评估患者对抗血栓形成的能力,对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临床实践中,血小板功能聚集仪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检测手段。

二、光学比浊法光学比浊法是一种用于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光在溶液中的散射特性来确定溶液的浓度。

光学比浊法在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血小板功能聚集仪中,光学比浊法被用于测定血小板的聚集能力。

当血小板聚集时,血浆中的光散射性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光学比浊法进行测定。

光学比浊法通过光学仪器对溶液中的散射光进行测定,从而可以得出溶液中颗粒的浓度。

光学比浊法是一种非常精确、灵敏的测定方法,它在各种溶液浓度的测定中都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

在血小板功能聚集仪中,光学比浊法的应用使得对血小板功能的测定变得更加稳定可靠,有助于对患者的血小板功能进行全面评估。

三、化验单解读化验单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医疗记录表单,它记录了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各种检验项目的结果。

血小板检查方法以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检查方法以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检查方法以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检测对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抗血小板药物的筛选及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血小板功能检测的实验与方法日益增多,但所有这些检测方法均有不足之处,因而有必要研究和发展一种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高的方法。

对近年来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诸如血小板的一般功能检测、血小板黏附功能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血小板释放功能测定、血小板凝血活性检测和流式细胞术在血小板功能检测中的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前景作了简单的展望。

【关键词】血小板检查方法临床意义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巨核细胞后,其胞质断离脱落即形成血小板。

初生成的血小板体积较大,黏着力强,易于聚集和发生释放反应,有很强的止血和凝血功能,在循环血液中只有初生成的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且只能维持2天。

老化的血小板75%被脾、肝和骨髓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和破坏,其余老化的血小板在循环过程中破坏。

正常人的血小板为圆形或椭圆形小体,直径2~3μm。

血小板离体后极易聚集、变性、破坏,而且不易与其他小颗粒区别,所以计数较难。

因此,血小板计数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仔细观察辨认,才可获得较准确的结果。

(一)试剂血小板稀释液有两类。

一类是不破坏红细胞,以柠檬酸钠甲醛液为代表,其优点是当血液被稀释100~200倍时,可同时做红细胞计数,缺点是血小板混杂在大量红细胞之间,计数时容易遗漏。

在血小板显著减少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更不适用。

另一类稀释液是能破坏红细胞,由于红细胞完全被溶解,视野清晰,计数方便,稀释倍数可低至20,误差范围较小,尤其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患者。

缺点是如经验不足可能把红细胞碎片误认为血小板。

我国目前多选用后一类稀释液。

(二)操作1.在一清洁试管内加0.38ml稀释液。

2.常规毛细血管取血20μl,与上述稀释液混匀。

3.静置3~5分钟,待红细胞完全溶解后再摇匀,然后取少量混悬液滴入计数池内。

4.放置10~15分钟(如空气干燥应放入湿室)等血小板完全下沉后用高倍镜进行计数。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及其临床意义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及其临床意义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及其临床意义【关键词】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阻碍因素抗血小板药物临床医治最近几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有着明显的增高,其中许多病理生理方面的因素需要去探讨。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telet-leukocyte aggregates,PLA)作为一种阻碍血栓形成的因素,近几年慢慢引发国内外心脑血管病专家的重视。

研究PLA的发生机制有利于加深对疾病本身的熟悉,指导疾病的诊断和医治,有利于对疾病本身的监测,形成更深层次的疾病预警。

1 PLA的发生机制研究说明,血小板和白细胞别离活化后,其表面的黏附分子增加,黏附分子通过配体彼此结合和(或)通过纤维蛋白原在黏附分子之间的桥接作用形成PLA。

血小板活化后,血小板膜表面的P-选择素和糖蛋白(GP)IIb/IIIa的表达增加。

P-选择素即CD62P,是一种跨膜糖蛋白,要紧存在于活化血小板的α颗粒和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Weibel-Palade body,WPB),伴随着血小板活化,P-选择素迅速定位于活化血小板的表面。

P-选择素糖蛋白受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也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其作为P-选择素的结合配体,几乎表达于所有白细胞的表面。

体内外实验已经证明,PSGL-1是唯一与P-选择素具有高亲和力的配体,且抗PSGL-1单克隆抗体能够完全阻断血流状态下白细胞在表达P-选择素细胞上的转动和静止状态下白细胞与表达P-选择素细胞的黏附[3]。

活化血小板能够通过表面的P-选择素和白细胞表面的PSGL-1结合形成PLA。

另外,白细胞表面的黏附受体Mac-1(CD11b/CD18)和血小板表面的GPIIb/IIIa别离与纤维蛋白原形成桥接作用,从而也形成PLA[4]。

已有临床研究说明,PLA尤其是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latelet monocyte aggregates,PMA)能够作为评判血小板活化的指标。

各类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各类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二、血栓弹力实验
图1 血栓弹力图描绘的凝块形成的速度和强度曲线
TEG临床应用
• (一)监测凝血功能 • 目前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如:PT, APTT)只
能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反映凝血过程中某 一阶段或某种凝血产物。凝血过程中血小板与凝 血因子相互作用,无血小板参与的凝血检测不能 反应凝血全貌。TEG检测能够全面展现血凝块发 生发展的全过程,从凝血因子的激活到牢固的血 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形成再到纤维蛋白溶解,展示 患者凝血状况的全貌和血凝块形成的速率、血凝 块的强度,血凝块的纤溶水平。
TEG临床应用
• (二)指导成分输血

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能判断导致出血的具体
原因,检出是凝血因子、纤维蛋白、血小板的原
因还是肝素残留导致的出血,这样就能够指导输
注正确的血液成分进行止血治疗。通过对术后出
血原因进行鉴别,还能够减少二次手术风险。欧
美的许多国家将TEG作为进行血液制品管理的重 要工具,文献表明TEG指导输血有助于节约用血 、降低因过度输血引起的副作用及死亡率。
三、血小板功能检测
•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 总原则采血要顺利,不可反复穿刺,采血
不顺利,容易激活凝血因子,或激活血小 板,影响血小板的凝聚力,标本从采集到 操作完成在4小时内完成,放置过久降低血 小板的聚集强度和速度。用凝血蓝帽的抗 凝管采血3ml,立即轻轻颠倒混匀至少5次 ,不可过于剧烈,防治激活血小板。
二、血栓弹力实验
• 标本采集:与凝血常规管分开单独一管, 全血检测不需要离心,但病人抽血需要空 腹,才能减少食物蛋白的干扰。PS:凝血 常规可以与D2聚体同一管。当另作3P实验 建议单独抽一管。
二、血栓弹力实验
• 临床意义: • 血栓弹力图(TEG)是来观察血液凝固的动态和

临床血液学检验:10实验十二 PT APTT 血小板功能

临床血液学检验:10实验十二 PT APTT 血小板功能

用硅化移液管吸取0.8ml混匀的抗凝血至小粘附瓶内 将粘附瓶内的抗凝血用血球计数仪计数粘附前血小板数目
将粘附瓶塞入粘附仪器内的橡皮塞,并做平衡 打开粘附仪电源,按START键,仪器进入旋转粘附 测试完毕,取出粘附瓶,再同前计数粘附后的血小板数目
计算粘附率,记录结果
注意事项
➢ 采血过程必须顺利,避免产生气泡,溶血和凝块 ➢ 器材必须标准化,使用的试管,滴管必须硅化处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
注意事项
⑴抗凝比例要准确,血量±不得超过0.2ml ⑵离心速度及时间必须到位,以除去血小板的干扰 ⑶采血后2小时内完成(Ⅴ与Ⅷ不稳定) ⑷标本不得有溶血 (5)手工操作时,凝血酶原时间的终点计算以出现混浊的初


将PPP管放入反应通道内,选择血小板聚集试验, 按ENTER进行调零,调零结束后取出PPP管

将PRP放入刚才的反应通道内,按ENTER,仪器读取PRP的浊度
当屏幕显示ADP时,准确加入30ul诱聚剂,同时按 ENTER,仪器进行血小板聚集的测试
测试结束,屏幕将显示最大聚集率%
注意事项
⑴采血时应一针见血,并避免产生气泡和溶血。止血带不 得扎时间过长 ⑵采血当天应禁食牛奶、豆浆类脂肪性食物。 ⑶实验在采血后3小时内完成。 ⑷采血前1周内不应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 林、潘生丁、肝素、双香豆素等 ⑸所用器具均必须硅化处理 ⑹PRP调至血小板数目为220×109/L,PPP调至血小板数目 为20×109/L以下
病理性抗凝物质 凝血因子抑制物
肝素样抗凝物质;狼疮样抗凝物
纤溶亢进
遗传性 t-PA/u-PA↑,PAI缺乏,抗纤溶酶 获得性(DIC,血栓症)

尿毒症出血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尿毒症出血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维普资讯
山 东医药20 年第 鲞筮 08
尿 毒 症 出血 患者 血 小 板 聚集 功 能及 血 小 板 参 数 变 化 的 临床 意义
陈丽 明 , 齐 栋 , 晓 霞 初 ( 台毓璜 顶 医院 , 东烟 台 2 4 0 ) 烟 山 6 0 0
[ 要] 测定尿毒症患者 的血小板 聚集功 能及血小板 参数 [ 摘 血小板数 ( ’、 眦 ) 平均血小 板体积 ( V) MP 及血小
障碍等) 是其主要原因。
血 小板 聚集试 验是 检查 血 小板 功 能 的重 要方 法 之 一 。研 究 显 示 , D 、 A P 肾上 腺 素 、 原 及 凝 血 酶 等 胶 诱 导 的血 小板 聚集 反应 结果 差异 较 大 , 的降低 , 有 有
度 5t o/ ) 3 m L ,7℃下用血小板聚集仪进行动态测 x L 量, 计算血小板聚集率。②血小板参数 : 抽取患者空
注: 与对 照组 比较 , P<0 0 .5
3 讨 论
出血 是急 、 慢性 。 的严 重并 发症 , 肾衰 高达 13的 / 尿毒 症患者 可 出现 出血 征 象 , 括 瘀 斑 、 出血 、 包 鼻 齿 龈或 静脉穿 刺部 位 出血 , 以及 胃肠 道 、 内 、 腔 脏 颅 腹
的药物。另选 1 O例体检健康 者作为对 照组 , 7 男 例 、 3例 , 龄 1 女 年 8~5 5岁 、 均 4 平 4岁 。 12 检测方法 ①血小 板聚集试 验 : . 采集 患者 空 腹静 脉 血 2ml置 于 3 8 枸 橼 酸钠 抗 凝 管 , 温 , .% 室
( R ) 其余 血 样 于 室 温 下 30 0rm n离 心 1 PP ; 0 / i 5
mi, n 留取 乏 血 小 板 血 浆 ( P ) P P 。用 P P调 整 P P P R 中 的血 小 板 数 ( L 为 ( 0 P T) 2 0~3 0 0/ 。在 0 )x1 L 磁 力 搅 拌 下 加 入 诱 聚 剂 二 磷 酸 腺 苷 ( P) 终 浓 A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