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资源现状研究及分析

上海博物馆资源现状研究及分析
上海博物馆资源现状研究及分析

上海博物馆资源现状研究及分析

高一⑴班研究性课题组全体成员

上海是一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改革开放20年来,上海的面貌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尤其是经济的腾飞,使上海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日渐提升。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后,这座曾有“东方巴黎”美称的城市焕发出新的持久的活力。为了更好地贴近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为了能切身感受一下校园之外的文化气息,我们以上海的各类博物馆为考察对象,进行了一次名为“博物馆——我们的第二课堂”的研究性学习。

在一些被称为国际大都市的地方,往往建有与他们的国家或城市的地位相称的大型博物馆。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都将博物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看作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文化水准和文明程度的标志。我们想通过这一研究性学习,对上海的文化教育建设能有更深刻地了解,想知道作为文化艺术宣传的前沿阵地,同时又是对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具有直接感性教育的博物馆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有怎样的地位,它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最近闭幕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创造国际文化品牌。景观歌剧《阿依达》、俄罗斯冰上马戏团、英国皇家爱乐交响乐团等一流艺术团体来沪演出,艺博会、亚洲音乐节等各类高水平艺术活动的举办,不仅使广大的上海市民获得一次极好的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机会,而且已经有效地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与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相比,极具上海本地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它们的存在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沟通了历史、今天与未来,并且承担着弘扬本民族文化的重任。

在上海的各类博物馆中,首屈一指的是矗立于人民广场中心的上海博物馆。它的规划设计以大环境、全方位考虑,突出文化、渗透传统,是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在1.2万玉米的展馆中,设有中国古代青铜馆、雕塑馆、陶瓷馆、玉器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书法馆等11个专馆,设有多媒体导览和数码式语音导览系统,能用英、日、法、汉等多种语言介绍博物馆精品,并配有高清晰度大屏幕影视中心。典雅大方的建筑格调把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现代科技创新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展示了跨越世纪的崭新形象,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一大景观。无论是来沪参观访问的外国政要,还是普通的旅游者,都对其好评如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博物馆每逢周末都免费对青少年学生开放,力图将自己馆藏的12万件珍贵文物成为广大市民均能共享的文化资源。在市场经济的宏观导向下,该馆将博物馆应有公益教育功能与旅游观光的商业功能融为一体。为了吸引更多的参观者,上海博物馆经常举办专题展览,与海内外同行保持友好交流,内蒙古文物精品展,古埃及文物精品展等高品位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在上海的文化界均曾引起不小的轰动。良好的运作,极具影响力的宣传,加上其本身绝佳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不仅使上海博物馆成为国际同行中的翘楚,而且成为展示上海文化形象的窗口。

但上海博物馆的成功,并不能说明上海就已经成为文化教育事业发达的城市。因为真正的国际化综合性大都市并不能只领先一座博物馆来打响自己的文化品牌。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事实上,除了上博以外,上海的其他几乎所有的博物馆均处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其中甚至包括和上博处于同一级别的市立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是全国唯有的两座自然博物馆之一,坐落于市中心的延安东路。其展馆原址为解放前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大楼。就其展馆的硬件设施而言就与上博差之千里,即使在我们这些外行来看,其防震、防火、防盗、防水、防尘、防光等远不合乎国家对博物馆设施应有的特殊要求。作为吸引参观者所必备的展出物而言,更令人羞惭不已。整个自然博物馆除了上海本地出土的两具明代古尸尚能引发人的兴趣之外,整个展览馆充斥着无

数已不知在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了多久的生物标本。双休日,除了三三两两由家长陪同来此做静物写生的儿童之外,可以说门可罗雀。在自然科学已极为发达的时代,以“自然”为主题的博物馆,如果想用生物标本来吸引参观者的话,真令人感到贻笑大方。

市级博物馆尚且如此,更低一级的区县级博物馆那就更不必说了。松江本名华亭,是上海最早的成陆地,从这种意义上而言,松江是上海的发源地,其人文资源尤其是历史文物资源相当丰富。换言之,松江博物馆应有极好的建馆的基础。虽说松江离上海市区的路较远,但如果能将这一资源优势发挥出来,以松江城内已有的方塔、醉白池等旅游景点作为依托,那么松江博物馆完全可以成为一座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的地区性博物馆。可是理论与实际相差太远。松江博物馆不仅设施简陋、展出物缺乏吸引力而且疏于管理。据标务组的同学介绍,该博物馆一个月的门票收入,还不足以支持一个退休人员的工资。

由此可知,上海的博物馆事业远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成功。事实上,由它的现状我们可以毫不掩饰的得出“前景堪忧”的结论。全国有一千多所博物馆,作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上海,博物馆面临如此尴尬与窘迫的现状,那么其他地方的博物馆事业的境况就可想而知了。江泽民主席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如果说,任凭那些有足够潜力可挖掘的博物馆资源白白地荒废甚至资源的流失的话,那就更是对文化的一种亵渎和践踏。无论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这种现象的存在,都是一种文明程度的倒退。历史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带动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只有当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时,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安定、团结的社会。作为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上海文化教育建设多年来所取得的可喜成就,我们也看到了上海在开发和利用博物馆资源上的不足,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些不足暴露出来,为的是能看到一个更美好的更具有魅力的上海。

针对调查的实际情况,我们得出的思考如下:

一、政策的偏向性太明显,对大多数博物馆的资金投入不足

上海博物馆由原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大楼迁至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再迁至人民广场新建成城市文化标志的决心。但对于上海的其他博物馆则明显重视不够。国家提倡多渠道办博物馆的确不错,就象如今的社会办教育一样,但是也需要政策上能有所倾斜,在建设资金上能有所扶持,例如低租金提供场地、给予低息贷款、提供有经验的专家进行博物馆的设计定位以及宣传等。而不能给了场地,给了钱就任其自生自灭。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嘉定区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扶上马,送一程”的做法就相当好。嘉定区政府对博物馆的所在地孔庙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改建和重新装修,借助孔庙和汇龙潭公署的古建筑和古园林特色,设置了以嘉定的文化历史和古代科举制度为主题的展馆,不仅由于主题的别具匠心吸引大量的市区游人,而且博物馆成为整个上海乃至全国能实现以馆养馆的县级博物馆之一。文化教育事业的良好基础也成为嘉定吸引外资的优势,这样经济、文化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二、功能定位的偏差

这一点体现在已经建成的博物馆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今的社会是一个注重实效的社会,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教育机构如果不能赢利,光靠政府的投资显然难以生存。但如果过于注重商业利益的话,那其生命力也难以持久。要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的确是件难事。位于虹口区的多伦路文化街可以说是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露天博物馆。500米长的街道上,先后有许多中国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政治家、文学家居住于此。由虹口区区政府投资改建整修一新后,成为上海的又一文化旅游景点。刚开始时,的确红火过一阵子。名人故居、私人收藏,明清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石队小路,散发出淡淡的书卷气,引人驻足。但不知从何时起,令人思古的文化街上开始浸润了过重的商业气息。值得在中国文学史上大书一笔的内山书店真成为一家卖教辅材料的书店。天主教学成为丝织品大卖场、名人故居的

花园成为婚纱摄影公司,甚至路边也有小贩在叫卖烤白薯。这和随处可见的商业街有何不同,这样的文化街能维持多久。世事往往如此,看着文化遗产被如此轻蔑,让人不由感叹物质文明的影响力有多么巨大,尤其是对文化的冲击。敦煌莫高窟和纳西古乐在现代物质文明的入侵下逐渐消亡的悲剧已是前车之鉴,在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上海,我们实在不希望再重蹈覆辙。

三、单一的主题急需拓展

上海的博物馆除了上博属综合性博物馆,嘉定博物馆主题鲜明外,其余的博物馆均为主题性博物馆,其中尤以历史文化居多。在我们看来主题性博物馆分类清楚,便于参观者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识,但如果主题过于集中的话,并不能对整座城市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了解。新落成的上海公安博物馆的建成其实就是在博物馆主题上的拓展,而且这种拓展在社会上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效应。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曾经拥有过无数的全国第一,在亚洲和世界上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目前上海就缺乏一批反映城市经济史、行业史的工业博物馆。建立工业博物馆,可以形象、系统地展示上海工业的发展历程,有利于市民了解和珍视历史。尤其是在不少传统工业已经或将要消失之际,大量极具历史价值的老旧机器和设备如果能集中在一起,选择适当地点,改建成博物馆的话,就能使很多的珍贵实物免于被拆除和销毁,成为永久性文物。很高兴,有识之士已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将建立工业博物馆的建议提交给了有关部门。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市民较感兴趣的可作为博物馆主题的有服饰、科技、军事、美术史、体育等。对于学生而言,我们认为博物馆越多越好,博物馆的主题也是越广越好。因为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了,我们渴望社会能成为一所大学校,而博物馆能成为我们的第二课堂。这一点,发达国家已经提供了无数成功的经验。多建立一些主题性博物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其实,在我们看来,上海有它自身的文化优势,只是其潜力尚未得到开发。我们有这样的设想:上海的东北角杨浦、虹口地区是上海文化气息较为浓厚的地方,杨浦本身集中了上海的许多知名的大学,例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而虹口则是名人故居的集中区域而且有大量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场所,其周边的闸北、宝山也有大量的历史底蕴,那里的城市建设已经成熟、交通设施也较为便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将一些不受地域限制的博物馆以及画廊、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集中在那里。对于参观者而言,可以免受来回奔波之苦;对于上海的文化建设而言,则可以将这些文化机构与著名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清新的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形成集中展示具有上海特色的文化主题社区。如果真的能有那样一个地方的话,那么也许以后我们上语文、历史、美术等必修课时,就不必坐在课堂里苦思冥想,而是漫步在街头,亲身体验,甚至亲手触摸这些以往在课堂里只有施展想象才能体会到的知识。

博物馆事业是文化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博物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充分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对于国际交流和促进国际旅游能起到积极作用,也有利于确立上海国际大都市和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在面向新世纪的借助博物馆留住上海城市变化的每一步,这对于凝聚城市的文明,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参观调研报告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上 海 苏 州 参 观 调 研 报 告 姓名:韩琪 班级:10603107

上海苏州参观调研报告 参观时间:2012年4月9日——4月13日 参观地点:上海原世博会沙特馆-月亮船、上海科技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会、上海美术馆、上海博物馆、苏州沧浪园、苏州拙政园 参观内容:这次是我们为期五天的参观调研,学校为我们建立了这次机会,让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学的大多数都是书本知识,通过这种实践的方法来增进我们的学识。 第一天由于下雨和计划去的沙特馆没有开门,所 以我们都回到了住处,安排好住处,收拾好行李,在住 处好好休息准备第二天的“旅行”。 上海世博原沙特馆:第二天我们早早的坐车来到了原 上海世博会沙特馆——月亮船,整个管内设有艺术长 廊、珍宝影院和屋顶花园; 月亮船(沙特馆)开放的 区域拟以原沙特馆所在A02地块红线范围实施综合 规划,东至高科西路、南至博成路、西至上南路、北 至世博大道。展馆形似一艘高悬于空中的“月亮船”, 在地面和屋顶栽种枣椰树,形成一个树影婆娑、沙漠 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馆内螺旋式艺术走廊上展示的 书法作品介绍沙特阿拉伯地理、人口、历史、政治等内容,重点展示四种类型的城市:能源之城、绿之城文化古城、新经济之城,揭示水、石油和知识是沙特阿拉伯城市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 这艘承载中沙友谊的沙特馆“大船”面积七千五百平方米,在上海世博园区众多 国家馆中规模仅次于东道主中国馆。“月亮船”的造型 由中国和沙特双方设计师共同完成,象征着从中国出 发驶向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它是沙特人民赠送中 国的珍贵礼物,中沙友谊的纽带。 上海科技馆:下午我们又来到了上海科技馆,上海科 技馆是上海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展 示内容由天地馆、生命馆、智慧馆、创造馆、未来馆等五个主要展馆和临展馆组成。作为上海市最主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使每个来参观的观众能在赏心悦目的活动 中,接受现代科技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熏陶。进入馆内每个组按照自己的参观方式对科技馆进行参观,一楼都是现代的高科技术,主要有:青浦园、金桥智造城、循环经济模拟器、杨浦园和徐汇滨江等等。 二楼的动物世界很吸引我的眼球,每只动物做的都很逼 真,活灵活现,很是让人喜欢, 一路都有:蜘蛛展、机器人世界、 信息时代和地球家园,其中蜘蛛 展都是些真正的蝴蝶的标本,保 存的很完美,机器人世界里的机器人可以通过一个真 实人的画像用笔来画出他(她)的头像,画的很好也 很像;三楼主要有人与健康、宇航天地、探索之光和

上海博物馆调查问卷分析

上海博物馆对于旅游产品文化传递的作用和影响 调查问卷分析 为分析上海博物馆对于旅游产品文化传递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了解上海博物馆能否将旅游产品文化传递给旅游者及其传递方式,以获取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产业文化层次提升的借鉴意义,从而使旅游者在博物馆中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质量和文化熏陶,我们小组于2009年5月18日拟定了共计23项调查事项的“上海博物馆对于旅游产品文化传递的作用和影响调查问卷”,并于2009年5月22起,向上海博物馆参观者发放问卷共计385份。截止5月24日,收回有效问卷309份,回收率为80.3%。我们对其进行了数据统计,汇总分析。此次问卷调查通过对上海博物馆实地所服务的对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真实性。现将分析情况和思路报告如下: 一、上海博物馆的市场分析 1、我们将性别和将上海博物馆作为旅游地推荐给他人的可能性做了相对风险分析。通过定性相对风险分析,考察了不同性别推荐博物馆可能性的差异程度。 RR(女)=1.2073 RR=RR(男)/RR(女)=0.6909 RR值说明男性将上海博物馆作为旅游地推荐给他人的可能性为女性的0.7倍。 女性显然更容易将上海博物馆作为旅游地推荐给其他人。所以在文化旅游的宣传上,尤其是博物馆这类亟待深度开发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推广上,如何抓住女性游客的心,使其成为潜在的免费广告宣传者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比如旅游产品的个中细节如何与女性消费者产生共鸣等等。

2、我们将受教育程度与参观博物馆的目的进行了分析,以期望得出不同教育背景人群对博 兴趣学习研究旅游教育孩子特别展览 小学以下 3 0 0 0 0 初中 3 1 0 1 1 高中及中专17 15 6 12 11 本科及大专61 55 36 20 39 11 2 1 14 4 研究生(含) 以上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参观上海博物馆人群中学历为本科及大专的占了很大比重。由于学历为初中、小学以下及研究生(含)以上的样本过少,这里不作研究。高中及中专学历中,选择“兴趣”的占28%,选择“学习研究”的占24%,选择“旅游”的占10%,选择“教育孩子”的占20%,选择“特别展览”的占18%。本科及大专学历中,选择“兴趣”的占29%,选择“学习研究”的占26%,选择“旅游”的占17%,选择“教育孩子”和“特别展览”的分别占9.5%和18.5%。 有趣的是,在兴趣、学习研究和特别展览着三项的选择上,这两大人群的选择比重几乎相等。而高中及中专学历选择“旅游”的比例要低于本科及大专学历7个百分点。而在“教育孩子”上的比例却要高出本科及大专学历10个百分点。博物馆作为旅游目的地似乎更受较高学历者的青睐。而较低学历者似乎更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培养。

中国数字博物馆大事记

□ 杨璇 朱开屿 / 北京大学 北京 100871中国数字博物馆大事记 我国数字博物馆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从“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上网”到“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我国数字博物馆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逐渐步入了稳定的快速发展时期。为了总结和了解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历程,进一步推进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本文回首和梳理数字博物馆建设中 的大事记,力求以生动的事实和喜人的成就,展示数字博物馆这10年来的发展之路。本大事记收录新千年以来数字博物馆建设中的重大事件,内容包括法律、法规、部门规章、重要的规范性文件、年度数字博物馆领域的重点工作、年度重要会议等。由于时间与能力所限,有未尽之处还请各位同行不吝指教。 DOI:10.3772/j.issn.1673—2286.2010.01.013 2001年以山西为试点,2002年起试 行)》。

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终于乘着北京市科技周的东风正 式开通运行,它是集数字展示、科学普及、教育和研 究于一体的中医药知识平台、教育平台和服务平台。 该项目2004年4月通过一期验收,2006年1月通过二期 验收。 2003.11.28 中国博物馆学会数字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 届学术研究成果展示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博物馆学会 项目,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 2004.10.26 由建设部干部学院智能建筑技术 培训办公室主办,中国博物馆学会博 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博物 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专题技术研讨会”于2004年10 月26日在北京观园大厦二层多功能厅召开。本次会议 有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29家 博物馆单位到会,共88位专业代表出席会议。与会代 表结合20年来我国文博单位在数字化博物馆基础性建

上海自然博物馆一日游攻略

上海自然博物馆老馆,对于70、80后的上海人来说,恐怕都是难以磨灭的记忆。小时候父母带我们过去,回来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做了好几天噩梦,那阴森恐怖的灯光氛围,那哈密古尸和一具具的恐龙骨架,还有半截的狮子老虎标本,无不让人觉得心惊胆战。 好在现在的自然博物馆已经完全了改变了风格,不再令人恐惧,更多的是知识性和趣味性,从孩子们恐怖梦魇华丽转身成为了知识乐园。 自然博物馆新馆造好已经很长时间了,之前由于一直很热门,担心人多拥挤,所以一直没去,直到2016年底,才有了第一次接触。去之前知道里面有许多预约项目,需要事先做些功课,所以提前看了不少游记和评论,这里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博物馆有APP和公众微信号,都可以提供一些预约,不过一些热门项目,比如说4D电影,网上预约似乎都已经关闭了,需要到现场领号,不知道是不是偶然情况,还是今后一直如此。为了参与这些预约项目,我们一家赶在9点开门前就到了博物馆,那天下着下雨,所以开馆前排队的人不算多。 检票后,第一时间冲到入口处左手边的直达观光电梯,下到 B2层,出电梯后往左手边,去到人地之缘展区入口处,那里有工作人员设摊发放4D电影预约券,有各个场次可以选择,我们选了10点半和11点,时间上正好可以衔接上,也方便

后面的参观安排。 之后,在同一楼层找到探索中心,预约一些互动项目,本想预约化石考古,结果工作人员说9岁的芋艿太大了,不适合。于是预约了恐龙拼图和小小博物家,后来孩子反馈还是不错的。另外有个触摸海水池的,本来想约的,结果忘了,也算是小小遗憾。所谓触摸海水池,并不是说摸下海水,而是可以摸摸海水里的生物,还是挺有意思的。 再说下对展馆的感受,总体来说非常不错,内容比原来的老馆丰富了很多,天人地理、人文历史、爬虫鸟兽无所不包,孩子在那里可以学到很多,成年人也不会觉得无趣。展馆通过多媒体演示的项目也很多,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如果细细看看的话,其实一天是逛不完的,我们走马观花逛了一下,也一直到下午4点30分才结束游览。 预约的4D电影都是免费的,《宇宙大爆炸》视频制作精良,采用球幕电影的方式,和儿童博物馆内的电影很像,但是座椅会动。《逃出白垩纪》4D效果做得更好,还有下雪什么的,可惜时间短了一点,画面分辨率差些。另外,在探索中心的矿石展区附近还有一个3D影院,也不错,不需要预约,但是要排队,每30分钟一场。 再说《小小博物家》这类互动项目,是类似课堂的形式开展的,每次一个小时,开始怕时间长了孩子受不了,结果问了孩子,说很有趣,做了一些游戏,还有奖品,所以带孩子去

上海市博物馆从业人数和文物藏品数量3年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上海市博物馆从业人数和文物藏品数量3年数据研究报告 2019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上海市博物馆从业人数和文物藏品数量进行深度剖析,从博物馆机构数量,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上海市博物馆从业人数和文物藏品数量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上海市博物馆从业人数和文物藏品数量研究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 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上海市博物馆从业人数和文物藏品数量数据研究报告旨在全面梳理上海市 博物馆从业人数和文物藏品数量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上海市博物馆从业人数和文物藏品数量现状 (1) 第二节上海市博物馆机构数量指标分析 (3) 一、上海市博物馆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 三、上海市博物馆机构数量占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比重统计 (3) 四、上海市博物馆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上海市博物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上海市博物馆机构数量同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上海市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 (7) 一、上海市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上海市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上海市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上海市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中国博物馆历史渊源分析

中国博物馆发展历史 中国的文物收藏和保护源远流长。 从秦汉直到清代,各朝宫室收藏的文物则数量大、精品多,而且受到封建法律的保护。文物的专门庋藏在封建社会的中、晚期已很普遍。 以官僚、士大夫为主的私人文物收藏,汉代已见于文献,入宋后尤盛。他们的私藏,多秘不示人,专供个人赏玩。清代私人收藏文物又有新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表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量。文物的收藏、保护,为后来博物馆的产生准备了物质基础。但是,历代收藏,专重文物,对于自然科学物品,重视不够;并且文物长期以来仅为封建统治阶级所专有,不向社会开放,阻碍了公共博物馆的产生。 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 1840年鸦片战争后,新兴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文化教育。近代博物馆的产生,就是这一文化现象的反映。 近代早期博物馆 近代早期博物馆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种是外国人在中国建立的;一种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 早期外国人在中国建立的博物馆大部分由教会主办,主要分布在中国沿海城市,类型上基本都是自然历史博物馆。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办的最早最有特色的近代意义的博物馆。它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规章制度,既体现了西方博物馆的科学性,又符合中国的具体情况。 近代博物馆的发展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资产阶级文化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1912年 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规定以民主共和为教育宗旨,推行教育改革。中央教育部在北京建立历史博物馆,这是中国近代建立的第一个国立博物馆。 1915年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民主、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博物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1927~1937年的10年中,各地陆续建立了一批省、市博物馆。这个时期博物馆的业务活动也进一步活跃。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博物馆 1937~1949年,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和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博物馆事业遭到很大破坏和损失。 抗日战争爆发前,国民党政府为了保护文物,采取了一些应变措施,将部分重要博物馆迁往内地。但大部分博物馆因变起仓卒而陷入日伪政权之下。或遭到破坏,或成为日本侵略军的军事驻地,另一部分则由伪政权接管。在此期间,国民党统治区、日伪统治区及伪“满洲国”,出于各自的需要,分别新建了为数不多的博物馆。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教育部和各地有关机构对日伪地区的博物馆进行了接收。但是不久国民党政府全面发动内战,国民经济、文化教育进一步受到破坏,博物馆事业再次陷入困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博物馆事业曲折发展 50年代是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一批省级地志博物馆与一批纪念性博物馆,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博物馆事业的基础。 50年代后期,全国还建立起一批地区、县、市级的中小型博物馆和各具特色的专门性博物馆。改变了旧中国博物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使博物馆事业刚刚出现的良好局面又受到挫折。大部分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被拆撤,多数博物馆被迫关闭。到1969年博物馆已减少到 171所。 197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恢复博物馆工作。1973年国家文物局成立,各地博物馆陆续恢复,重新开展了基本陈列的研究工作和藏品保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文化大革命”对博物馆造成的损失。

课程与教学论-实例报告

《课程与教学论》实例分析题及答案 盐井镇水田小学姚富斌 一、实例分析题 有一位数学教师,在讲“对数表”一课时,先问学生“一张纸厚度是0.0 83毫米,现在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对折30次,请同学估计一下厚度”?学生:"30毫米”"60毫米”?!教师:“我经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的叠起来的高度”。学生惊讶不已,甚至有人认为老师搞错了。教师列出式子:0.0 83X 230,对学生说:“230很难计算,不如查对数表。”试用学过的教学理论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策略。 答:这位教师运用了巧妙的导课艺术,通过设疑留下悬念,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高尔基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教学也是如此,一堂好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教师会讲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进人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就很难进行。因此,良好的导课艺术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导课艺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课艺术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导课艺术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这节课教师运用的是设疑导课,思维起于疑难,这种疑问是启迪学生思维的“启发剂”,它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转人活跃,处于积极探究状态。教师在导课时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启迪思维,增长智力的目的。教师在运用设疑导课应该注意的是,问题应有针对性,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设疑。其次要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处于思考状态。在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抓住了学生的认识起点,即对于对数意义的认识,而且通过巧妙的手段形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而不仅仅是遵循讲公式、背公式、练公式的老路子,使学生在疑惑、体验、思考中进人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例分析题 下面是一则关于上海某中学的报道: 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选修课23门,活动课34门,初中活动课35门。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至5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试用学过的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校的课程。 答: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全国实行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使用一套统编教材,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也比较单一。学科课程为主,缺少活动课、综合课。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课程结构的调整,强调课程结构的1、综合性原则2、均衡性原则3、选择性原则。 事实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变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1、完善课程体系2、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5、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上海市这所中学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校课程体系范例。这所中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学校课程体系,把学科课程与活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范文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范文 昨天,我们一起参观了上海博物馆,历时三个多小时,勉强看完。其间,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有不少外国人,他们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面对着眼前神秘的东方神器,他们叹为观止。作为炎黄子孙,谁不为自己伟大祖先创造的光辉成就而自豪?谁不感到我们的历史何其辉煌?可是,当我们仔细的、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待我们的历史时,我们会吃惊的发现,我们的祖先却也有着令人诧异的遗憾! 也许,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了世界上任何一个邦域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学成就,青铜器、陶瓷、雕刻、书法、绘画、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等等,其中的每一项成就都能让那些老外“喝一壶的”。可是,当我们冷静下来细细的思考,就会发现,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遗憾,那就是他们没能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骄人的成就。整个上海博物馆,没能够看到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的佳绩,所感受到的只是他们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精深的艺术涵养。我想,也许国内绝大多数的博物馆都是这样吧。为什么他们没有能够在其他方面创造出可以与以上领域相媲美的奇迹呢?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到底是谁束缚了我们伟大祖先的思想?是谁导致了我们有极少的机会学习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公式和定律?除了王朝、政府、皇权、桎梏思想的酷刑,还有什么?孔子、李斯、秦始皇、汉武帝、董仲舒、隋文帝、程朱理学、八股文、康雍乾文字狱......这所有的一切,湮没了我们的百家思想,更葬送了我们祖先在其他领域的开拓机遇。所有人,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被思想束缚着。光宗耀祖、

身世显赫是他们唯一的生活动力。青铜器,无非是奴隶主贵族奢侈的生活用品;精美的陶瓷,无非是皇家御用的金贵之物;雕刻,无非是籍以愚民的工具;书法和绘画,无非是那些读书人予以扬名天下的途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无非是文人们借以“含沙射影”、抒发心中苦闷的媒介。这么一想,我们会猛然发觉,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东西大多却是娱玩观赏之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伟大的发明,开创性的理论,泽被万世的思想,却少之又少。就连我们引为为豪的四大发明也只能称得上是工艺发明,最多可以认为是技术创造,却也不是科学史上划时代之作。 由此可见,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重视程度,和一个社会的风气,以及人们由此形成的思维习惯休戚相关。我们的祖先从汉代的开始接触火药,到唐代在战场上的牛刀小试,再到明清时代在军事上的大批量使用,其间竟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时间。而在西方,同一样东西却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重视和发展,以至于后来利用中国人传给他们的火药做成了自己的坚船利炮,把一个泱泱大国打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火药仅仅是中国古代所有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那么,是什么阻止了这些技术的发展?诚然,不是我们的祖先比外国人的祖先笨,而是因为他们早已被那些所谓的“正途”思想束缚的寸步难行。 也许,没有必要为我们五千年的文明过于自豪。过长的发展历史也许是一种不幸,始终被一种阻碍先进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宗教”式思想所统治是这种不幸降临的源头。世界四大文明最后只有我们中华文明仅存于世,现在却也是伤痕累累。在我们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中,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星期天,我们嘉兴晚报小记者来到上海自然 博物馆参观。 一大早,我们先来到教室等带队老师的到来。老师来后,我们排好队坐上大巴车,踏上了去上 海自然博物馆的旅程。在大巴车上,我感觉很是 无聊。我东瞅瞅,西望望,想看看别人在做什么。我看到有的人在看书,有的人在吃东西,还有的 在玩电子游戏……。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 达了目的地----上海自然博物馆。我像是被关了 多年后终于获救的“犯人”兴奋的从大巴车上“冲”下来。 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感觉和坐大巴车的感觉截 然相反。博物馆里好玩,有趣,关键是可以学到 许多新知识,仿佛给大脑又可打开一个新的关卡;而坐大巴车很无聊、没劲。 从大巴车上下来后,导游给我们先介绍了一 些博物馆的外部特征及参观时的注意事项,然后 我们的参观之旅就真正开始了。 我们首先参观了“起源之谜”展区。这里有 许多发明家发明的望远镜,显微镜展品,还有很 多关于地球是怎么出现的,宇宙是什么,生命是

怎么出现的,等等只是信息。穿过“起源之谜” 展区,我们来到了“生命长河”展区。这里有许 许多多动物标本,有熊、狼、鸟类、猴子……., 但我影响最深刻的是恐龙。只见一只巨大的蜿龙 吊在半空中,摇晃着又长又粗的脖子在那叫着。 看完这些标本,我们来到了有蛇、蜥蜴、蝴蝶、 水母的地方。那些蛇和蜥蜴就像死了一样静静地 趴在地上;鱼和水母很有趣,鱼儿们摇晃着尾巴,一会儿在珊瑚里游来游去,一会儿在水里打闹、 玩耍。看完这些,导游将我们领到“生存智慧” 展区。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小动物们的聪明才智。 比如,一只小鸟为了吃到躲在树洞里的小虫子, 会找一根带杈的数值将小虫子捅出来;兰花螳螂 为了躲避天敌,会将自己伪装成兰花的颜色……。看到这些我们小记者们都赞不绝口,议论纷纷, 那场面热闹极了。再往前走,来到了“走进非洲”展区。这里有许多非洲的动物,大多数都是肉食 动物。这里还有许多娱乐项目,但我最喜欢玩 “点松果”游戏。由于时间不早了,我们看完 “走进非洲”展区后结束了一天的旅程。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每个展区都非常有趣,希 望下次有机会再去参观。

全球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全球茶叶市场分析 研究报告

一、出口贸易概况 100多年以前,中国茶叶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 1900年,印度茶叶出口量8.7万吨,首次超过了中国的8.37 万吨,此后,印度占据茶叶出口第一大国达90年。是年,全世界茶叶出口量27.48万吨。1907年,日本绿茶在美国市场首次超过中国,此后,日本茶叶在美市场不断扩大。1913年,斯里兰卡(当时称锡兰)茶叶出口8.68万吨,首次超过中国的8.27万吨,跃居世界第二。此后,中国一直落后斯里兰卡。1917年,Raymand C.Naekay 在美国《茶与咖啡贸易杂志》上发表题为《中国与印度的茶叶贸易》的文章,详细解释了中国茶叶由25年前居世界首位,而后一年不如一年,逐步衰落的四个原因。一是生产者缺乏协调的组织;二是栽 培茶叶不用科学的方法;三是税收的繁重;四是政治上的骚扰……而印锡茶政府能够用全副的精神去奖励,而且能够用科学的方法从事 栽培制造技术的改良……所以华茶市场就渐渐被人所蚕食了。 196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商品委员会设立“政府间茶叶协商小组”,次年成立“茶叶消费促进小组”。1976年,“国际茶叶宣传协会”成立。1976年下半年-1977年5月,国际市场出现罕见的茶叶旺市,红茶价格上涨200-300%,绿茶价格上涨70%,这是由于南美咖啡遭受严重霜冻大量减产的影响。1984年,国际市场茶价狂涨,因印度国内供应紧张,于上年12月下令限制CTC茶叶出口。 这年中国茶叶出口量13.93万吨(不含台湾,红茶7.2万吨),首 次超过1886年的13.4万吨的最高纪录。1987年,茶叶出口口岸公司由3家发展到18家。由于各口岸公司各自为政、争购货源、抢占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正式 版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就在这四月的春天里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上海国际化的大都市进行实习。上海被美称为东方的巴黎。上海博物馆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她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块,建造

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新的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研究

文/周进(复旦大学 艺术教育中心)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研究 1 The Development of Museum Display in Modern China DOI 编码:10.3969/J.ISSN.1674-4187.2014.03.006 关键词: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Key words: Modern China;Museum; Display Museum of Modern Chinese people spontaneously create museum, and establish Chinese predecessors combined display of ideas and research, and Zhang Jian’s Nantong Museum exhibition concept and practice is a major attraction. The author believe that there was a preliminary cognitive of western museum exhibition ideas, but displayed in the museum obsolete form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also the museum was not formed systematic display of art theory and methods in Modern China. Abstract:作者简介:周进,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高级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博物馆学。 1 本文系2013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国际都市艺术博物馆布局、运营及发展态势比较研究——以上海重大艺术馆、博物馆改建为契机”(项目编号: 13ZS002)的阶段性成果。 一、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发展的时代背景 近代中国出现了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的创设与西方人的直接推动有着密切的关系。1868年,法国神职人员韩伯禄(P.M.Heude)首先建立了“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馆”。1874年英国人在上海建立“上海亚洲文会博物馆”,也称“上海博物馆”。1874年,英国领事麦华佗(Walter Henry Medhurst)创办“格致书院”,三年后书院改扩建为“上海格致书院博物馆”。紧接着西方人在山东集中开创了一些博物馆。1876年,美国人郭显德在山东创办“烟台博物院”。三年后,德国人瑞乃尔在山东烟台创办“敬业书院”,集图书馆、博物馆于一身。同年,英国人怀恩光也在山东创办“博古堂”,1904年该馆搬迁至济南 并改名为“广智院”。1902年,英国人罗氏及其妻子郭氏在烟台创立“罗郭培真书院博物堂”。1907 年中德合作创办“德华学校教育博物馆”。1904 年法国人赫立德在天津创办“华北博物院”。以上八个博物馆,是外国人在上海以外地区建立的最早一批博物馆。1905年,张謇创办了“南通博物苑”,该博物馆原系南通通州师范学校的公共植物园,是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巨大影响带动了中国人自主创设博物馆的高潮,各地纷纷成立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驱动陈列展览。中国博物馆协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博物馆发展历程上的一件大事,有着一系列的重大意义,傅振伦在《三十年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历史条件》一文中认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的成立是推动中国博物馆发展的 直接原因。协会通过倡导对欧美博物馆建筑及其陈列的关注,使得我国的文博专家对博物馆陈列建构了最初的概念。中国博物馆协会有明确的组织架构,不少委员精通陈列。中国博物馆协会的发起人是马衡(故宫博物院院长)、袁同礼(图书馆馆长)、傅斯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协会会员包括:沈兼士、严智开、丁文江、王献唐、朱启铃、任鸿隽、徐鸿宝、庄尚严、张元济、张道藩、陈垣、黄文弼、卢作孚、梁思成、梁思永、徐悲鸿、刘海粟、叶恭绰等68人,这些委员中不少为博物馆学家、建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对陈列颇有见地,因而协会才能组织各项专门委员会,分工研究诸如:博物馆建筑设计、陈列艺术、设备改良设计等课题。 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后举办的首次陈列展览即引发轰动。1935年5月,中国博 本文基于近代中国博物馆人创设博物馆、成立中国博物馆协会推动陈列发展的时代背景,围绕博物馆前辈们提出的陈列与研究相结合的理念、以及张謇南通博物苑的陈列思想展开思考,认为当时的博物馆人引入了西方陈列艺术的基本观点,但是博物馆陈列艺术表现形式陈旧、也没有形成体系化的陈列艺术理论与方法。 摘要:

第8课 城市客厅.

第8课城市客厅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广场”这一形式从古至今,从农村到城市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一直存在发展着。这是人们户外生活和聚集的场所,今天“广场”更是以多样的方式延伸至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城市客厅”。但真正认识了解它却还有一定的距离。“城市客厅”这一课使中学生走进并感知“城市客厅”。 教材根据中学生心理认知的规律,设置了城市广场的类型,首先了解广场的一些常识性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城市广场设置,第二个环节“城市广场的文化主题”,第三环节以设计师的眼光探究发现城市广场的设计窍门——城市广场是怎样构成的。心理与认知的所有铺垫完成之后,水到渠成地激起了学生参与尝试体验的渴望。最后通过模型设计制作来尝试城市广场空间设计。在整个发现与尝试的过程中,注重集体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及对材料的创意使用,点燃学生创意的火花,使理性的设计变得趣味盎然,又使学生真正关注了身边的环境,关注我们的生活。 1. 课程路径。 欣赏:城市广场是人们户外生活和聚集的场所,由于广场所处的位置不同,形成了各种风格的广场,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主题。城市中心广场是城市繁华的中心;街道休闲广场是街区的小型开放空间。城市绿洲、建筑门厅、街道广场,不同的类型适合了不同的地理位置,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同时城市广场也是城市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会体现城市的文化历史。 学习:城市广场是怎样构成的,了解构成广场的要素,体会诸如道路、地面铺装、绿化、灯光等在广场中如何运用的,如何组成各自的面貌,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 实践:通过对广场主题环境的剖析,尝试着以设计者的眼光设计制作广场模型。 2. 课时建议。 本课课时建议2课时,第1课时欣赏了解;第2课时实践创造。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城市广场一些常识性知识。体会其艺术特色,感受广场和生活环境的关系,以艺术的眼光审视身边的城市广场。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编号:FS-DY-20900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就在这四月的春天里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上海国际化的大都市进行实习。上海被美称为东方的巴黎。上海博物馆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她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块,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新的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精华于一身,世上实无人能出其右。少数民族文物的搜集在综合性艺术馆中颇为少见,体现了上博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极富前瞻性的眼界和追求。 浦东发展的前景:在我看来第一印象就是那是如此秀丽,

上海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上海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2008年10月15日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一开始,进入眼帘的第一幕就是那巨大的恐龙的骨架,于是我对后面的参观产生了何人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的想去参观完这里的一切。上海自然博物馆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地质学、天文学多种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博物馆。主要任务是在收集自然标本及图书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1960年1月27日动物学分馆在馆本部开馆;1984年植物学分馆在龙吴路1102号建成,占地面积1800余平方米,共六层,建筑面积3065平方米。馆内的,内容包括"古动物史"、"古人类史"、"中国历代古尸"3个陈列厅,以及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6个基本陈列厅,内容为植物的进化。 在展厅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很多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为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仅为科学家们更好的让人们认识生物进化过程提供了有力的证实,也为生物进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各物种在不同时间段的生物进进化。进化的进步性地球上的生命,从最原始的无细胞结构生物进化为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进化为真核单细胞生物,然后按照不同方向发展,出现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植物界从藻类到裸蕨植物再到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最后出现了被子植物。动物界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索动物,进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类又演化到两栖类再到爬行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这就是人。 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表明,生物进化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从中呈现出一种进步性发展的趋势。一般说来,进化过程的进步具有如下特征: ①在生物界的前进运动中,可以看到不同层次的形态结构的逐步复杂化和完善化;与此相应,生理功能也愈益专门化,效能亦逐步增高。 ②从总体上看,遗传信息量随着生物的进化而逐步增加。 ③内环境调控的不断完善及对环境分析能力和反应方式的发展,加强了机体对外界环境的自主性,扩大了活动范围。 生物进化的道路是曲折的,表现出种种特殊的复杂情况。除进步性发展外,生物界中还存在特化和退化现象。特化不同于全面的生物学的完善化,它是生物对某种环

中国私人博物馆的发展之路

中国私人博物馆发展之路初探 近年来,在中国众多博物馆之中有一小支异军突起的队伍,这就是私人博物馆。顾名思义,私人博物馆就是公民个人自主建设的博物馆。私人投资兴建博物馆主要出于如下几种情况:出于公益考虑,想把自己多年的收藏与更多人共享;出于经济考虑,想达到收藏养收藏的良性循环;企业办馆,希望树立形象等。 目前,我国博物馆还是属于公益事业单位,大多数博物馆还是靠财政拨款维持,私人博物馆在中国还是少数,而且从建筑规模到藏品的种类都无法与公立博物馆相提并论。然而在国外对私人博物馆则比较普遍,国家也给与一定的支持,主要的办法是采取免税或惠税的政策,对捐赠或投资全部归入纳税款。 中国最有名的私人博物馆就是坐落在首都北京的观复博物馆,它也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由马未都先生为创办人。1996年10月30日获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实行理事会制,100名理事将一起为这项文化事业做出贡献。“观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说:达到虚空的极点,安住於甚深的禅定之中;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我们得以观察到它们的本根源头。不论万物如何变化多端,终会回归根本。回归根本称作静,就是所谓的回归其本来自性。“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观复”博物馆由此得名。 博物馆内设有:瓷器馆、家具馆、油画馆、工艺馆、影像馆、门窗馆和多功能厅。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及讲座,开展鉴定和咨询业务。展览侧重开放形式,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并在浙江杭州、福建厦门设有地方馆。观复博物馆为公益性独立法人,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 观复博物馆是目前中国较为规范并形成了良好运营机制的私人博物馆,但是中国私人博馆馆整体经营管理现状堪忧,一些私人博物馆经历了几度沉浮,有的曾经濒临绝境而起死回生,有的则是轰轰烈烈建起、无声无息夭折,目前幸存者多数仍在艰难中惨淡经营。 摆在中国私人博物馆面前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私人博物馆是一种“非

上海自然博物馆作文

上海自然博物馆作文 上海自然博物馆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海自然博物馆位于上海静安区北京西路501号,它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通过“演化的乐章”、“生命的画卷”、“文明的史诗”三大主线,呈现了起源之谜、演化之道等10个常设展区,展示陈列了来自七大洲的1100余件标本模型。 一进门,一个又高又大的恐龙骨架出现在眼前,还有许多恐龙骨架在它身旁。最有趣的就是起源之谜和演化之道里的非洲大草原。 进入起源之谜就看见“起源之谜”这几个大字。里面展出了墙象限仪和简仪,墙象限仪是十六世纪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常用的天文仪器之一。它固定在纵贯南北的子午方向的巨大墙面上,借助瞄准器透过墙壁上方的孔读出天体经过地子午线面时的高度。简仪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将张衡的浑天仪简化而来,因此得名。 走进演化之道的非洲大草原,只见那里有许多动植物标

本。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又高又大的长颈鹿了,往里走大象、斑马、小鹿出现在眼前,还有一只猎豹在撕咬小鹿,这些标本做得栩栩如生。 今天,自然博物馆让我发现了自然之美、领悟了自然的真谛。人类只有保护好大自然才能保护好自己。 暑假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家人去了上海自然博物馆,我们淋着大雨在排队,排了很久,终于顺利进馆了。 自然博物馆很大,但我对非洲馆印象更深刻。那里有很多的墙壁,墙壁上陈列着各种昆虫和动物皮,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蛇墙了,之所以叫蛇墙是因为上面有很多的蛇,有火赤炼,水赤练,还有乌梢蛇,水蛇等,花纹有斑斑绿绿的,也有斑斑点点的,唯独没有的就是蟒蛇。还有一面蜥蜴墙,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唯独没有的就是卡莫多巨蜥,此外,蜥蜴墙上还有很多乌龟,包括鳄龟,玛塔龟等,鳄龟长相像鳄鱼,蜥蜴和鳄鱼是近亲,所以把他们归在一起。我们还看到一面细菌墙,细菌强太恶心了,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细菌,蓝色的,白色的,黄色的,而且都是不同形状,这些形状是不规则的,因为我觉得太恶心了,所以只瞄了一眼就跑走了。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东西真是千奇百怪、妙不可言啊,让我学到了很多动物学的知识,这真是一次很有收获的旅程啊! 今天,我和奶奶去参观了上海自然博物馆,一路上我兴奋不已,因为我听说里面有许多小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