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复习答案

期末练兵——单选题1、世界上曾经有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媲美的文化类型,惟独(D )绵延数千年之久从未中断过。
A、古巴比伦文化B、古埃及文化C、古印度文化D、中国传统文化2、商代文字记录材料主要是保存在甲骨、铜器、及其他器物的刻辞里,其中以( A )上的刻辞为最多。
A、甲骨B、铜器C、其他器物D、纸张3、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这是(B )中的人文主义。
A、中国文化B、西方文化C、印度文化D、埃及文化4、( A )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命题。
A、荀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5、不属于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的是( D )。
A、王夫之B、顾炎武C、黄宗羲D、王守仁6、下列不属于儒家学派代表作的是( D )A、《论语》B、《孟子》C、《春秋》D、《老子》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为( C )A、孔子B、墨子C、孟子D、庄子8、秦朝统一中国后,以( B )作为治国之本。
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9、《崇有论》的作者是( A )A、裴頠B、郭象C、王弼D、王充10、第一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概念的是( A )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C、《四书集注》D、《天论》11、以下除了( D ),都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
A、向秀B、嵇康C、何晏D、范缜12、下列几种主张体现古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有( B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兼爱,非攻”③“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C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传统文化概观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练习试题1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是《康熙字典》;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是《四库全书》。
2、中国最著名的石窟有_莫高窟_、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_等。
3、孔子提出的“仁”的内涵是_爱人_。
4、秦始皇统一天下,为建立统一文化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有:_书同文_、_车同轨_、度同制、行同伦和地同域。
5、《诗经》中的“_《诗经》_”和以_《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散曲分“__曲__”和“__小令_”两大类。
2、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提出了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_。
3、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___华夏、东夷___、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4、中国书法在_魏晋六朝_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在_唐代__达到一个高峰。
5、__赋__和_骈文___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商代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集中反映在(C )。
A.铜器B.迁都C. 使用文字D.建筑2、《诗经·小雅·北山》中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反映的是(A) 。
A.家国同构B. 封国制度C. 家族制度D.宗法制度3、最能体现辩证整体性的是( B )。
A.数学B. 中国古代医学C.农学D.地理学4、中国古代的数学家(B )曾求出精确到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之间。
A.刘伟 B.祖冲之C. 刘徽D. 秦九韶5、( A )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
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A.《易传》B. 《诗经》C. 《论语》D. 《史记》6、下列哪项不属于制度文化层的?( D )A. 家族制度B. 婚姻制度C. 官吏制度D.服饰文化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 ( B )的提法。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上形成并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体系,它包括了丰富的哲学、文学、艺术、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儒家强调仁爱、礼仪、忠孝、中庸等道德观念,提倡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和谐。
道家文化:道家思想注重“道”的观念,强调追求自然、无为而治,以达到心灵的平和与自由。
道教也是道家文化的一部分,注重修炼、长生不老的思想。
佛教文化: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佛教的理念强调超越尘世的苦恼,追求心灵的解脱。
中国的佛教文化融入了本土的儒、道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体系。
文学艺术:中国传统文学包括诗、词、曲、小说等多种体裁。
唐诗、宋词等经典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传统绘画、书法也是中国文艺的瑰宝,强调意境表达和氛围感受。
礼仪文化:中国传统注重礼仪,包括尊卑有序、宴会礼仪、婚丧嫁娶等方面。
礼仪体现了尊重他人、注重家族、宗族观念的价值观。
文化传承:传统文化通过文化传统、家风、家教等方式代代相传。
这包括家族观念、尊老爱幼、传统医学、民间艺术等方面的传承。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中国在科技和文明方面的独特贡献。
总体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艺术表达和生活方式,为中国社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试卷总分:98 得分:98
1.西周时代设在斗城以外的近郊,教育平民子弟的教育机构叫做()。
A.乡学
B.国学
C.庠
D.序
【答案】:A
2.明代()集心学之大成,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
A.康有为
B.朱熹
C.张载
D.王阳明
【答案】:D
3.秦代研究汉字的著作有()。
A.《博学篇》
B.《仓颉篇》
C.《爰历篇》
D.《说文解字》
【答案】:ABC
4.()所作的《劝学篇》,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学论文。
A.孟子
B.董仲舒
C.孔子
D.荀子
【答案】:D
5.清代晚期的朴学则重视(),其代表人物有()。
A.古文经,康有为
B.今文经,梁启超
C.今文经,魏源
D.古文经,龚自珍
【答案】:C
6.关于《说文解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对“六书”做了明确的解释
B.它是我国第一部字典
C.它的作者是东汉的许慎
D.它的作者是秦代的李斯
【答案】:ABC。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有题目)[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8e2d11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a.png)
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电大天堂【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第一次作业一、填空题1、以巫史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为神本文化,人本文化的载体是士。
2、诸子之中,“显学”主要有儒家和墨家二家。
3、人本文化成熟最初的表现,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4、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5、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以德陪天”。
6、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是仁。
7、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浑厚。
8、玄文化乃是士文化的一种表现。
9、从某种意义上讲,封建宗法社会的结构形态,正是儒内法统治术的必然产物。
10、从文化形态上讲,隐逸文化是主体个性自由的产物。
二、单项选择题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
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A)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D)A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
C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
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3、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B秦始皇统一了文字C政治上的大一统D汉武帝独尊儒术4、道教的出现是在(D)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5、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D)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6、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A《论语》B《老子》C《庄子》D《周易》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B)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D科举制的实施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韩愈的排佛8、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D)A敦煌B洛阳C河北D长安9、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A诗歌B钟鼎C书法D舞蹈10、"心性本觉"是(C)佛教的思想A印度B西藏C中国D南亚11、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A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B唐代的"安史之乱"C永嘉之乱D靖康之难12、宋型文化格调雅,神韵超然体现在(D)A宋画的淡远B宋诗的浅易C宋词的俚俗D宋文纡徐委备13、元朝灭亡南宋,导致了(C)A东部文化的西移B西部文化的东移C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D北方文化的南移14、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A)A唱B念C做D打15、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A更加浓墨重彩B更重意趣与心境C更显富丽堂皇D以人物素描为主16、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C)A轴心时代B黄金时代C蜕变时代D鼎盛时代17、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B)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18、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A)A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B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C南方成为政治中心D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19、《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B)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20、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A)A汉代朴学的倾向B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C佛学化的倾向D道教化的的倾向三、简答题1、龙的形象说明了什么?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的国家。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时间长河的积累沉淀,已经是非常之多了。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观念、哲学思想、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沉淀。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概述,探讨其核心价值观和特色。
一、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仁爱、孝道、礼仪等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关系、家庭和谐、社会秩序,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等被奉为经典,影响至今。
二、道家文化道家强调“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道家文化注重修身养性、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超脱,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命、人生及宇宙的独特理解。
三、佛家文化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宗教之一,弘扬慈悲与普度众生的思想。
佛家文化倡导“舍己救人”、“布施”、“禅定”等修行方式,对于中国社会的精神建设和道德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四、文学艺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诗词、戏曲、绘画等形式,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独特感悟。
唐诗宋词、京剧、山水画等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传承至今。
五、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体现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统习俗的传承。
这些节日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六、礼仪习俗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仪与习俗,强调尊老爱幼、宾客有道、男女有别等,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
礼仪习俗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七、历史沉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沧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人如孔子、庄子、李白等留下了不朽的文化传世之作,为后人传颂。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智慧,赋予了中国社会独特的文化底蕴。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当务之急,唯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弘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愿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填空1.1.文化三现象包括文化三现象包括文化三现象包括((物态文化 方式文化 精神文化 )2.2.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华夏文化形成 华夷文化融合 中亚文化交流 中西文化交流)四个时期。
四个时期。
3.3.宗法制形成于_宗法制形成于_西周_代,_秦_代以后名存实亡。
_代以后名存实亡。
4.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科举制。
5.5.思维是思维是人脑的活动过程。
6.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武功”拓疆期,后为利用“文治”交流期。
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武功”拓疆期,后为利用“文治”交流期。
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武功”拓疆期,后为利用“文治”交流期。
7.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⑴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⑴建立官僚体制──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⑵科举制─考试选官。
8.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9.9.周易揭示了阴阳两者之间关系的无穷变化。
周易揭示了阴阳两者之间关系的无穷变化。
周易揭示了阴阳两者之间关系的无穷变化。
10.10.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即宋明时期,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即宋明时期,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即宋明时期, 哲学已进入探讨哲学本体,即“世界本原”时期。
哲学已进入探讨哲学本体,即“世界本原”时期。
11.11.人性论是中国人文主义的主要理论之一。
人性论是中国人文主义的主要理论之一。
人性论是中国人文主义的主要理论之一。
12.12.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孟子的“性善论”、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孟子的“性善论”、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孟子的“性善论”、 荀子的“性恶论”及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荀子的“性恶论”及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13. 13. 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起始者是北宋的_周敦颐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 一、填空题 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__________的优秀文化。 2.“文化”是_中国_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_____。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_____。“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_____ 3.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______与______的总和。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__________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5.远古至夏朝建立(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阶段,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__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_______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_____期,隋唐五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______时期。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时期,明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6. __________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7.以__________ 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8.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一,_______________其二,_______________ ,其三,_______________其四,_______________。 9.儒家发展了_____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提出以_____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认为体现“ 仁 ”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是“礼”,主张“克己复礼”,强调__________的伦理道德。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提出__________说以及“仁义礼智” 四德_____说。 10.董仲舒提出“新儒学”,以__________为基本框架,以“ 君权神授 ”为基本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权、神权和君权三位一体化,从而建立起“ 三纲 ”、“ 五常 ”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 天人感应 ”的神学目的论,以及“ ”的宇宙观,以论证“王道之三纲”的永恒性。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其后来的引申意义有( )。 ①引申为文字、文章 ②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③引申为精神修养,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 ④引申为美、善、德行之义 2.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 )。 ①黄河流域 ②长江流域 ③西南地区 ④沿海地区 3.夏商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 ①创造了甲骨文与金文 ②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 ③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④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 ①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 ②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③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 ④科技文化的成就杰出 5.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 ①儒家经典的初步形成和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 ②王充著《论衡》 ③基本形成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模式 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6.秦汉科技方面的主要成果有( )。 ①造纸术 ②《甘石星经》 ③《氾胜之书》④《九章算术》 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 )。 ①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②道教的完善与佛教的传播 ③玄学的兴起 ④儒学的繁荣 8.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 )。 ①以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②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 ③赋与五言古诗 ④刘勰《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学评论 9.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的主要标志有( )。 ①刘徽的《九章算术注》 ②浑天仪、地动仪 ③贾思勰的《齐民要术》④《伤寒杂病论》 10.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成就的主要标志有( )。 ①范晔的《后汉书》②陈寿的《三国志》③班固的《汉书》④萧子显的《南齐书》 三、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
2.“狭义文化”: 3.中国文化: 4.中国传统文化: 5.宗法制度: 6.分封制: 7. 宗庙祭祀制: 8.家国同构: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中国文化?
2.简述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精神。 3.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4.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 1.试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标志。
2.试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成型期的主要标志。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二 一、填空题 1.伦理道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深层规范。 2.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大致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发展阶段。 3.《周易》建构了中国伦理精神的原初的哲学模式,即________的宇宙论体系;“ 自强不息 ”、“ 厚德载物 ”的精神;________的信念;________的思维方式。 4.西周时期,周公对夏商及周初的原始伦理思想加以归纳整理,建立了一个以 以 为核心,以 孝悌恭敬________和________为道德规范的学说——“周礼” 5. 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的初步形成。 6.中国伦理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获得了全面发展,其中以________为代表的________的伦理设计较准确地体现了中国社会传统的特点,因而它逐步兼容各家而最终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思想。 7.孔子通过对春秋以前中国文化成果的总结,继承周公的思想,创造了以“________”、“ ________”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思想体系。 8.孟子的道德修养论,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养方法,把有的人失去的善性再找回来。 9.荀子学说的核心是________,他不像孟子那样通过内省来考察人性,而通过时代所体现的 把握人性。 10.道家宣扬“________”的“________”思想和悲观厌世的人生观,主张无知、无欲、无为,崇尚自然、柔弱、知足。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周易》建构了中国伦理精神的原初的哲学模式,即( )。 ①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 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③善恶报应的信念 ④阴阳二分的思维方式 2.中国伦理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获得了全面发展,其中以( )的伦理设计较准确地体现了中国社会传统的特点。 ①老庄为代表的道家 ②孔孟为代表的儒家 ③墨家 ④法家 3.孔子以后,孟子从主观能动的方面发挥了孔子的伦理思想,提出了( )。 ①五伦说 ②性善论 ③修养论 ④义利合一说 4.荀子认为,矫正人性的最好手段就是( )。 ①“礼”和“乐”②兼爱 ③法治 ④无为 5.董仲舒把人性分( )。 ①君子之性 ② “中民之性”③ “斗筲之性”④ “圣人之性” 6.程朱理学建立了以( )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①人道 ②“天理”③纲常 ④“心即理” 7.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包括( )。 ①公忠爱国 ②三从四德 ③三纲 ④仁爱孝悌 8.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 )。 ①父慈子孝 ②兄友弟恭 ③中和宽容 ④谦虚好礼 9.在中国伦理史上,形成了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修养方法,其中( )最能体现道德的主体意识。 ①内省 ②自讼 ③养气 ④“慎独” 10.我国原始宗教有很多分野,总的来讲,主要有( )。 ①自然崇拜 ②动植物崇拜 ③图腾崇拜 ④圣贤崇拜 四、简答题 1.简述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基本特征。 2.简述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公忠爱国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2题) 1.根据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内容,联系社会及个人实际,谈谈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试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夏、商两代,最早的教育机构 、 、 等形成。 自 开始,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形成并发展起来。 2.西周在继承夏商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学在官府 ”的教育体制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是: 、 。 3. 可谓当时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为完备、影响最为深远的私学。 4.齐国的 是战国各家私学的汇集地。 5.秦代,基于法家思想,“ ”、“ ”的政策成为秦代教育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其结果出现了取缔私学,乃至焚书坑儒的阴暗面。 6.汉初以道家思想为主导,主张 , ,恢复了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 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王朝的官方学术和教育的主体内容。 8. 是汉代最高学府,其以 《五经博士 》为教师,进行专经教学,其教学形式以 为主,辅之以个别指导,学习生活比较自由。 9.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机构除太学外, 、 以及培养专门人才的专科学校的兴起,形成了多渠道办学和多学科并举的格局。 10.隋朝 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教育从千年来传统礼制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政治系统。隋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中央教育体系,确立了 教育制度和 教育制度。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属于西周时期教学内容“六艺”范畴。 ①礼 ②乐 ③画 ④射 2.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学派有( )。 ①法家 ②名家 ③儒家 ④道家 3.孔子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有( )。 ①学而不厌 ②温故知新 ③诲人不倦 ④以身作则 4.《学记》关于教育教学的原则有( )。 ①预防性原则 ②及时施教原则 ③长善救失原则 ④有教无类 5.《学记》关于教学方法的内容有( )。 ①讲解法 ②问答法 ③讨论法 ④练习法 6.朱熹有关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 )。 ①立志 ②居敬 ③存养 ④省察 7.朱子读书六法包括( )。 ①循序渐进 ②熟读精思 ③虚心涵泳 ④温故知新 8.( )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①孔子 ②周公 ③韩愈 ④董仲舒 9.孟子存养式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 ①深造自得 ②盈科而进 ③专心有恒 ④教亦多术 10.荀子积渐式教学法的内容包括( ) ①闻、见、知、行的教学审视过程 ②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③解蔽救偏,兼陈中恒 ④教亦多术 三、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2“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