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与暴力美学在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中的体现

合集下载

《被解救的姜戈》解说文案_《被解救的姜戈》:一个姜戈,十个昆汀

《被解救的姜戈》解说文案_《被解救的姜戈》:一个姜戈,十个昆汀

《被解救的姜戈》解说文案_《被解救的姜戈》:一个姜戈,十个昆汀美国剧情/西部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于2013年上映,由昆汀·塔伦蒂诺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编剧,影片讲述了姜戈是一名获得自由的奴隶,他在德国人舒尔茨的训练下成一名神枪手。

姜戈协助舒尔茨缉拿各种通缉犯以换取报酬,而后者则帮助姜戈闯入邪恶农场主加尔文·坎迪的庄园,以救出姜戈的妻子布隆希达。

《被解救的姜戈》:一个姜戈,十个昆汀一向亲近中国文化的昆汀.塔伦蒂诺终于领教了这个东方大国的神奇,他的《被解救的姜戈》在大陆刚上映一天就叫停了。

愤怒无奈之余,整理旧文贴出,以纪念此事,不当之处,望拍砖,可以往死里拍。

(本文只涉及昆汀的个人电影长片)《被解救的姜戈》恐怕是迄今为止,最不像昆汀的昆汀作品了。

以往昆汀电影的种种放肆特征在本片中都收敛了很多。

昆汀大概是电影导演里最“不务正业”和“不思进取”,甚至是最“邪恶混账”的一个,或许捞了这么多年“偏门”,昆汀也想做一回“正当生意”,否则此次奥斯卡怎么这么待见他?多年来大家都神神叨叨说自己多喜爱昆汀,可事实上,昆汀电影毕竟属于小众,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而言恐怕根本都不晓得昆汀是哪路神仙。

也许这次昆汀是对的,他必须调整一下战略了,《被解救的姜戈》票房飘红,奥斯卡得宠。

痞子导演名利双收,这恐怕也不是最坏的结果。

虽然略微有些遗憾,但本片仍然不失为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况且我们依然能够从本片中感受到那些带给我们无数愉悦的昆汀式的伎俩。

或许,下一次大嘴巴又会让我们大吃一惊,谁说不是呢?一、不好好说事的昆汀昆汀作品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他的非线性叙事手法了,尽管《被解救的姜戈》是一部看起来非常正常的电影,但我们会注意到在片中“伪3K党徒”们围攻牙医和姜戈时,昆汀用了闪回。

在到达莱昂纳多饰演的卡尔文.坎迪的庄园时,昆汀也用了闪回。

在这部看起来十分正常的电影中,不用闪回也属正常,用了反而有些“不正常”,没有感觉到“伪3K3党”那一段的闪回十分突兀,就像片子突然断了又被重新接起吗?这显然是故意的,这种刻意为之的动作在《恐怖星球》中也出现过。

被解救的姜戈影评3篇_观后感_

被解救的姜戈影评3篇_观后感_

被解救的姜戈影评3篇被解救的姜戈影评1今天上午在上海西南影城观赏了姗姗来迟的(姜戈),电影票是用一个月前就在时光网预订的优惠券兑换。

到影城已开映五分钟,剧情从赏金猎人舒尔茨挨个询问待售黑奴开始。

必须承认,瓦尔兹的演技已渐入佳境:对黑奴贩子兄弟的冷静处理和对交易手续的严谨作风,和角色的职业背景(牙医)很好地吻合在一起。

之后舒尔茨在小镇干脆利落地干掉猎物并巧妙脱身的桥段是本片的第一个高潮,此后舒尔茨邀请姜戈合作并现场传授职业经验的镜头让俺回想起(里昂)。

这时俺象一名初次受名厨邀请的业余吃货,边看表边寻思: 猪脚呢?准确的说,都一个小时了,腩猪脚还没有现身,俺可是冲着腩猪脚来的呀!导演胖昆给莱胖的出场做足了功课,舒尔茨和姜戈备行头,对词,然后是登门拜访,黑甜妞迎接,和莱胖饰演的庄园主坎地的小律的亲民引见,最后才是莱胖的华丽背影,和经典坏笑。

到此为止,所有重要人物均已出场,接下来就看他们飚戏了,俺毫不怀疑自己的判断。

但是接下来的情节差点让俺昏昏欲睡,除了恶霸地主坎地叫手下放狗咬人,害俺差点被狗叫声惊醒以外,莱胖的表现只能说了无新意,瓦尔兹饰演的舒尔茨医生更是犯怂,稀里糊涂要拯救被虐黑奴,俺当时想,哥们吃错药了?赏金猎人转行做黑奴拳手投资人,连这点场面都hold不住,怎么转行看黑奴互殴至死呀?直到庄园主坎地的老仆:塞缪尔·杰克逊饰演的史蒂芬出场并且和姜戈的妻子“小捣蛋”有过两次对手戏之后,俺才回过神来,原来这部电影的真正腩猪脚是他。

瓦尔兹饰演的舒尔茨医生,以及杰米·福克斯饰演的姜戈,甚至莱胖饰演的庄园主坎地这些角色,都有着和他们的身份,地位以及性格相吻合,或者说统一的角色特征。

唯独塞缪尔·杰克逊饰演的史蒂芬-这个在主人前面假扮瘸子,低声下气的老黑奴,在主人的书房里奇妙地转变成庄园主坎地的军师和养父(坎地被杀后真的悲恸),这样一位协助小主人精心料理家族生意,管理家族人口的职业管家(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庄园不会被任何人毁灭),为何要给自己戴上面具?而庄园主坎地为何在私下对老管家言听计从?对于上述问题的答案,导演胖昆似乎已经籍由庄园主坎地的解剖分析给出解释,黑人的生理构造决定了一切。

影视欣赏作业读被解放的姜戈有感

影视欣赏作业读被解放的姜戈有感

最文艺的暴力片——《被解放的姜戈》西部片本身就是传奇,这里面有屠杀、有混乱、有辛酸、有苦难,但毫无疑问,那是一段史诗。

记录着19世纪到20世纪初美利坚西进的勇气和豪迈,一群又一群东部的居民,为了黄金,为了生活,奔向未知广袤的西部世界去发掘奇迹,更何况导演是昆汀·塔伦蒂诺的作品,当然是以往的暴力美学情节贯穿整个电影,虽然《姜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西部片。

此片也是昆汀第一部在大陆上线的片子,然而不久各大影院刚播放1分钟便被广电总局叫停,这更赋予了《姜戈》的传奇性。

导演说,被解放的姜戈是一部向意大利通心粉式的西部片致敬的电影,以我看来,这部电影,不可避免的添加了一些导演的个人风格,昆汀式的暴力美学和黑色幽默。

影片的大概内容是:姜戈是一名获得了自由的奴隶,他将在一名德国裔的赏金猎手的指导下成为一名粗鲁的、无法无天的赏金猎手。

他将协助那个德国的赏金猎手缉拿各种通缉犯以换取报酬,并且在德国人的帮助下追寻自己的奴隶妻子并试图在邪恶的大农场主手里解救她。

不论剧情还是表演都充满了娱乐性,有一贯的昆汀style标签。

暴力美学是昆汀最崇尚德艺术表达形式,但又不是港片里的警匪片那种混乱枪战,也不是台片古惑仔们持刀乱砍的刑场,昆汀总是把文艺融入暴力美学中,血淋淋的场面当然是免不了,但是在昆汀的镜头下,暴力显得和谐又文艺,观众过足了画面鲜血淋漓的冲击的一把瘾,又不失对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形象震撼。

昆汀对暴力美学的热爱贯穿于他创作的始终,应当说,这是一个有点“不登大雅之堂”的爱好,要在主流电影市场中呼风唤雨,沉迷于对于暴力细节的刻画,很难服众。

《杀死比尔》《金刚不坏》都被昆汀套上了女性复仇的外衣,观众在情感上较易认同,也给全片的暴力涂抹上了一层“正义”的思想色彩。

《姜戈》也延续了这一套路,全片弥漫着血腥味,同时将拳头扫向了丑陋的美国种族主义,充满奇闻轶事的奥赛德结构,选择举重若轻地处理如此沉重的题材,一如既往地延续了昆汀式的奇思妙想和粗犷的恶趣味,低俗、无耻、混蛋,却又性感得致命。

《被解救的姜戈》:以暴力为仪式的历史演绎

《被解救的姜戈》:以暴力为仪式的历史演绎

《被解救的姜戈》:以暴力为仪式的历史演绎
李蓓蕾
【期刊名称】《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影片《被解救的姜戈》以对美国奴隶制历史和种族问题的触及,集侦探片、冒险片、西部片、动作片等多种体裁于一体的艺术表现方式,以及诙谐与暴力的混
搭引起电影行业和观众的强烈反响,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这部影片是以暴力为仪式的历史演绎,既有蹈袭俗套之处,也不乏创新.它虽然直面历史,却存在对历史一定程度的重写和误读;它虽高歌正义与人道,却因过分渲染暴力和仇恨而陷入对严肃主题的过
度简化;它虽探讨人性善恶,却对道德含混点到为止;它虽突破黑人在美国电影中的角色定位,却不免陷入对刻板形象的塑造.对这部影片的细致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在当今
电影业发展的语境下,对电影叙事的主体、对象和目的等本质问题进行新的思考.【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李蓓蕾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形式审美与暴力解构——《被解救的姜戈》暴力美学赏析 [J], 高翔
2.《被解救的姜戈》之暴力审美的人性反思 [J], 王珍珍
3.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中的暴力内容分析 [J], 马佩连;
4.昆汀暴力美学研究——以《被解救的姜戈》为例 [J], 辛莞尔
5.试析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中的暴力美学 [J], 史华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豆瓣8.7分《被解救的姜戈》:被解救的背后,是自由意识的自我觉醒

豆瓣8.7分《被解救的姜戈》:被解救的背后,是自由意识的自我觉醒

豆瓣8.7分《被解救的姜戈》:被解救的背后,是自由意识的自我觉醒我得提醒你姜戈是个自由人,不要像奴隶一样对他《被解救的姜戈》是著名“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拍摄的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反黑人奴隶制为主题的西部剧情片,该片于2012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一经上映深受好评,荣获第85届奥斯卡4项提名奖,一举斩获了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配角大奖,豆瓣评分高达8.7分。

电影剧情并不复杂,背景时间设定在1858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前两年,德裔赏金猎人舒尔茨牙医,为寻找坏事做尽的布利特尔兄弟,解救了一名黑人奴隶姜戈,并将其培养成一名赏金猎人。

姜戈在牙医的帮助下从糖果庄主加尔文·坎迪手中救出妻子布隆希达,从而获得了从身体到精神上真正的自由。

对于这部电影,很多人都是从姜戈获得自由、营救妻子追求爱情的角度来分析,但我认为姜戈从一名即将被卖到黑人奴隶市场的黑人奴隶转变成为一个可以掌握自己命运,懂得什么才是真正自由的人,也许这就是真正的成长,因为只有真正的成长,我们才能学会独立思考和理解黑人奴隶制的可怕。

本文我将从主题呈现、人物塑造、影片的创作手法以及观影后对生活的一些思考四个方面来分析为何这部暗黑的西部片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01、主题呈现:从被贩卖的奴隶到获得解放的自由人,姜戈自由意识的觉醒给更多黑人奴隶带来了希望影片从一开始牙医解救了姜戈开始,二人的关系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着。

姜戈从牙医的奴隶、变成牙医的侍从、再变成牙医的合伙人到最后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这一过程反应了姜戈对奴隶制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觉醒。

1,被牙医解救后,姜戈从奴隶变成了自由人,自由意识处于萌芽状态影片一开头便是荒凉的西部场景,一群黑人奴隶脚捆锁链,被奴隶贩卖主催促着行走在黑夜里,赏金猎人舒尔茨为寻找作恶多端的布利特尔兄弟,解救了黑人奴隶姜戈,打开了姜戈脚上的铁链,姜戈获得了人身自由。

尽管牙医非常痛恨奴隶制,但是在当时的美国南部,黑人奴隶的身份是被公认的,而牙医需要姜戈的帮忙,为了维持一种平衡,只能暂时保持姜戈的奴隶身份,正如牙医自己说的:“一方面我鄙视奴隶制,另一方面我需要你的帮助,如果你没有反抗的余地就好了”,姜戈成为牙医的奴隶,只是暂时且无奈之下的决定。

《被解救的姜戈》影评解说文案_【姜戈观后感】被束缚的昆汀,只能靠自己去解救

《被解救的姜戈》影评解说文案_【姜戈观后感】被束缚的昆汀,只能靠自己去解救

《被解救的姜戈》解说文案_【姜戈观后感】被束缚的昆汀,只能靠自己去解救.美国剧情/西部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于2013年上映,由昆汀·塔伦蒂诺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编剧,影片讲述了姜戈是一名获得自由的奴隶,他在德国人舒尔茨的训练下成一名神枪手。

姜戈协助舒尔茨缉拿各种通缉犯以换取报酬,而后者则帮助姜戈闯入邪恶农场主加尔文·坎迪的庄园,以救出姜戈的妻子布隆希达。

从一片哗然的停映到32天后的起死回生,广电总局不出意料的为我们送上此番早已被阉割的姜戈,没有生殖器的革命者丧失了原始欲望的发泄窗口,被天朝这个神一般的国度生生断了后路。

昆汀很生气,不过却异常沉默,为了出品方的利益,只能忍了,这仿佛也暗示着此次解放他人的昆汀实则被主流的大众束缚住了手脚,用西部片的伪外壳营造了一回美国式英雄的血浆喷发,要不然今年的奥斯卡和大叠票房怎能如此待见他呢?“我的每部电影都是这抄点那抄点,然后把他们混在一起。

”就是这样一位以抄袭为起步的录像店小工成就了拿来主义的巅峰,东拼西揍的产物在他的摄影机中变的妙趣横生,从致敬吴宇森暴力美学的《落水狗》到怀念磨坊电影无下限的《金刚不坏》再到朝拜邵氏年华以及李小龙的《杀死比尔》,无一不体现了昆式魅力最浓厚的复古情结。

这一次昆汀的魔爪又伸向了源远流长的西部片,完全无视黑泽明和莱昂内的大义凛然,而是以塞吉奥考布西的《姜戈》之名借用意大利通心粉的形式将沉重的黑奴政治开刷了个遍。

故事起于被解放的姜戈,终于解放他人的姜戈,其间贯穿着黑奴翻身为神枪手的成长史。

德国医生舒尔茨除了作为姜戈的解救者和引导者而存在,也代表着以遵守大制度为前提维护正义的一方,所有的英雄行为都是按照内心的那部善恶法则办事,例如姜戈不忍心当着小女孩的面杀死她的父亲,可舒尔茨却说他是法律通缉的坏人,非杀不可,这无疑不体现出他对制。

解析《被解救的姜戈》的非常规悲剧元素

解析《被解救的姜戈》的非常规悲剧元素

作者: 岳堂[1];雷婷[2]
作者机构: [1]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2]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120-12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9期
主题词: 悲剧;非常规;叙事
摘要:昆汀·塔伦蒂诺是美国著名的B级电影导演,他的作品以黑色幽默和暴力美学著称,受到大批影迷的追捧。

作为第一部也是到目前为止惟一一部在中国内地上映的昆汀作品《被解救的姜戈》,一上映就被临时叫停,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是一部带有西部片色彩的影片,在塑造西部片英雄主义人物的同时带有浓重悲剧色彩。

本文着重从悲剧元素的非常规塑造的角度来解析昆汀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中的非常规之处。

被解救的姜戈观后感

被解救的姜戈观后感

变成凤凰的鸡——看完《Diango Unchained》有话要说吉林九中二年六班于知恒前几天看了一部比较经典的电影:《被解放的姜戈》。

这部电影由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指导,众多大牌明星参与出演,获得各种奖项,再加上多次听到电影的名字,促使我终于看了此奥斯卡作品。

影片开头非常有特色:画面先是定格,后来缓慢移动,直到一队黑奴和两个奴隶贩子在荒野上行走的情景映入镜头。

他们长途跋涉,终于快到目的地小镇了。

这时前面有一辆马车,货箱上面有一颗巨大的左右摇晃的牙齿模型——用弹簧支撑着,货箱左侧挂着一个灯笼。

其中一个奴隶贩子用来福枪指着马车问:“谁在那黑暗里鬼鬼祟祟的,快说有什么事,不然小心中枪!”然后我们的主人公医生舒尔茨(作品前半部分的主人公)带着傲慢的神情坐在车座上说:“冷静,先生们,我并没有恶意。

我和你们一样,只是个疲倦的旅行者。

晚上好,先生们,真冷啊。

我在找两名奴隶贩子,名字叫斯派克兄弟。

”然后他自我介绍道:“我是金·舒尔茨医生,这是我的马,弗里茨”。

说完,他的马低头叫了一声,电影的前半部分处处有笑点,我觉得昆汀的这个开头非常棒。

然后,舒尔茨医生问那五个奴隶,谁去过卡鲁肯种植园。

一个奴隶说他来自卡鲁肯种植园,那个奴隶就是主人公姜戈。

医生提着灯笼照了照他,问了他几个问题,很快选中了他,提出买下这个黑奴。

但“作死二人组”不同意把姜戈卖给医生,还把枪口对着医生,要他快点滚,于是……他们被医生突然拿出的枪一个爆头,一个爆腿,其中一个人的马也躺枪。

随后医生带领姜戈来到了镇上,在一个酒馆中,医生告诉了姜戈他的真实身份:赏金猎人——就是帮助政府追杀逃犯获得奖金;而姜戈在一个山洞中告诉了舒尔茨,他的梦想是找到在白人庄园里做奴隶的妻子,赎回她的自由。

善良的医生反对黑奴制度,他不仅解救了培养姜戈,还培养他成为了一名枪法神准、装扮酷炫的赏金猎人,两个人经历千难万险,最终在白人奴隶主手中救回了姜戈的妻子布鲁姆希尔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色幽默与暴力美学在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中的体现
作者简介:余强,男,汉族,四川宜宾人,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谢会容,女,汉族,四川宜宾人,四川省宜宾县越溪中学英语教师
摘要:从吴宇森到昆汀·塔伦蒂诺,“暴力美学”历经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并被掀翻了热潮。

从文学作品中的“传统幽默”到电影中的“黑色幽默”,两种世界电影长廊中的重要景观,给世界所有的观众呈现了一种全新视角。

关键词:暴力美学;传统幽默;黑色幽默;电影长廊
看了《被解救的姜戈》,我想起了雪莱的诗剧《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不由地觉得此部由昆汀导演的电影是两者一次比较完美的结合与延续:首先风格上;是从内心深处对意大利西部片和剥削片的强烈致敬。

其次在主题上;仿佛是在通过19世纪人们对希腊神话的重新阐释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渴求,昆汀在自己虚构的平行世界里,对自由和奴役有独到见解和表达方式。

在希腊神话里,普罗米修斯是把文明的火种带给了原始人类,而姜戈则把自由的火种首先带给了自己,随后给了自己的黑奴同胞们,甚至是美国南部等等。

一、“黑色幽默”从文学作品走向电影
“黑色幽默”派是20世纪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比如经典文学作品中《第二十二条军规》、《万有引力之虹》、《烟草经纪人》和《第五号
屠场》等“黑色幽默”影响最大。

擅长运用“黑色幽默”的作家们是通过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荒诞并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体现环境和个人之间的矛盾性或者不协调性,再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

《大英百科全书》对“黑色幽默”的解释是:“一种绝望的幽默,力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明显的无意义和荒谬的一种反响。

”这其实是一种由表面到深处的化学反应过程,令人深思。

“黑色幽默”迈向了《被解救的姜戈》
《被解救的姜戈》背景是在十九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居住在美国的大部分黑人依旧被当作奴隶买卖。

然而,幸运的姜戈被赏金猎手舒尔茨解救,并在其调教下,很快成了一名出色的赏金猎手。

两人接连成功做成了几票生意后一同去解救姜戈美丽的妻子布隆希达。

于是,在营救过程中展开了一场殊死暴力斗争。

在此惊心动魄剧烈过程中,昆汀将黑色幽默神一般的展现出来。

在姜戈和赏金猎手舒尔茨到达奴隶主——卡文·坎迪的庄园救布隆希达,眼看坎迪就要上当了,却被老奸巨猾的黑人管家史蒂芬识破了。

将姜戈和舒尔茨几乎陷入绝境,卡文·坎迪用血涂抹布鲁姆希达的脸颊,用锤子威胁敲破其头颅,姜戈和舒尔兹医生在百般无奈之下只好被迫掏出辛苦挣的赏金赎人。

这一幕的坎迪一手拿假头
骨,一手拿铁锤,一副无耻、嚣张跋扈、咄咄逼人的样子,把姜戈和舒尔茨的上风境地逼入谷底。

说着表面幽默并貌似可以商量的串词,实则将姜、舒二人由无奈到拱手交出赎金。

昆汀用简单的幽默体现庄园奴隶主的无情、冷漠、粗暴、残忍凶恶。

昆汀·塔伦蒂正是借着这个大反派恬不知耻的吹嘘和威胁言论揭露种族主义的老底。

也深刻展现黑人奴隶对自由的渴望和斗争。

接下来一幕是赏金猎手舒尔茨,最后掏出枪打死坎迪时,幽默并面带微笑地说出,“对不起,我实在忍不住了。

”这句让所有人都有些诧异但又明白他不得不说的话,正是这句话让观众记住了这个角色,也正是这句话本可以安全离开的他死于枪口之下。

对于他的死,有人觉得没有必要,但是我觉得这样让此部电影达到了高潮,深化了主题。

在这里,是舒尔茨用死捍卫了自由,用死让一路受他影响的姜戈,直至这刻,终于明白了自由的真谛——没有决绝的反抗就没有真正的自由,这把反对被奴役的怒火终于自姜戈内心点燃,从“被解救”直接升华到“被解放”。

昆汀在此处所使用的“黑色幽默”很好的将电影主题彰显了出来。

最后一幕,当姜戈一路斩杀坎迪庄园后,一把火燃爆了此折磨多少黑人奴隶至死的“地狱”,并和妻子布隆希达骑着会跳舞的马,一同离开的场景,在十分诙谐、幽默的氛围中结束。

这一幕是昆汀黑色幽默的完美结尾,是对前面暴力的“降温”和追求自由的完美体现。

二、“暴力美学”
暴力,对于观众人群来讲,可能是最早、最持久的观影记忆。

暴力也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乃至关乎生死的哲学问题历来倍受人们的关注。

暴力美学最初是出现在香港导演吴宇森的电影作品当中。

因为吴宇森很擅长拍摄黑帮题材的电影。

他的电影中主要以描写香港的黑帮老大,杀手以及警察之间的恩怨故事著称。

他常用手法是在电影中使用十字架、白鸽、机枪扫射、爆炸火焰前滚动的慢镜头等,这些元素或者道具使激烈的打斗、枪杀场面充满一种诗意的壮美,从而淡化了影片中的暴力色彩。

人们称他电影中的这种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趣味的追求为“暴力美学”。

从早期电影人对暴力的叙述直到20世纪80年代吴宇森的“英雄系列”影片,吴宇森影片中对暴力的风格化处理成为电影中暴力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后的北野武、奥利弗·斯通、大卫·林奇、昆汀·塔伦蒂诺等人对暴力进行的风格化探索在世界影坛上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掀起了一个“暴力美学”的热潮。

对于“暴力美学”,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其定义也有不断发展。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赫建认为“暴力美学”的含义是,“主要指电影中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趣味。

就是把暴力和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感。

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美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

”在郝教授看来,“暴力美学”其实是一种形式上的技巧,一种电影呈现给观众的表面形式的手法。

“暴力美学”从视觉到心底
在昆汀导演的《被解救的姜戈》中暴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渲染效果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夸张手法及导演所要表达的主题都表现得酣畅淋漓,给观众似惊恐但却十分过瘾的感觉。

从第一幕的牙医舒尔茨解救姜戈开始就充满暴力,他一枪打爆押送黑奴的两个“跑腿子”,用夸张的表现方式揭开了电影的序幕。

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也表达出了导演倡导的自由主题。

接着是舒尔茨培养姜戈时的画面,一枪毙命,鲜血纵飞,英勇神速。

他们在到达庄园之前所看见那些黑奴被逼无奈的自相残杀,让电影继续发展,到了最后姜戈横扫坎迪庄园救出自己妻子时,与史蒂芬他们打斗时,那种血肉模糊,子弹如雨,当子弹一颗颗穿透那些奴役黑奴的白人时,昆汀给了比较快速的节奏和音乐,那种压在心头,束缚全身的仇恨都全部喷发出来。

观众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是一种对自由最好的诠释。

《被解救的姜戈》是昆汀·塔伦蒂诺又一典型黑色幽默与暴力美学的杰作,他用暴力去彰显自由的方式很独到,让自由的主题更加鲜明。

参考文献:
[1]汪莹,《银幕上的“暴力文化”—美国导演昆廷.塔伦提诺及其作品》,《电影艺术》,北京,1998
[2]郝建,《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一一杂耍蒙太奇新论》,《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2年5期
[3]陈丹,《论当代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兼论暴力美学电影的
审美意蕴》,2004
[4]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詹姆斯·路易斯·加尔温,《大英百科全书》,19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