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功能低聚糖性能比较

合集下载

低聚麦芽糖 低聚果糖 低聚半乳糖

低聚麦芽糖 低聚果糖 低聚半乳糖

文章标题:探讨低聚麦芽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的营养与应用摘要:在当今日益注重健康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各种营养成分的关注日益增加。

低聚麦芽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作为热门的营养补充品,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种低聚糖的营养价值和应用,并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1. 低聚麦芽糖低聚麦芽糖是一种由麦芽糖分子构成的低聚糖,具有较低的甜度和高度的溶解性。

它不仅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

低聚麦芽糖可以促进肠道健康,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对于调节血糖和降低胆固醇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它还可以作为一种补充能量的营养素,适用于广泛的人群。

2. 低聚果糖低聚果糖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的低聚糖,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和抗生物降解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成分。

低聚果糖具有促进益生菌生长和增加结肠内短链脂肪酸产生的作用,对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和抗肿瘤具有显著效果。

另外,低聚果糖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改善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3. 低聚半乳糖低聚半乳糖是一种由半乳糖分子构成的低聚糖,常见于乳制品和人体乳糖中。

它具有优秀的抗性淀粉特性,可以被肠道有益菌类利用而非过度降解。

低聚半乳糖不仅可以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还可以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具有抗炎和抗肿瘤的作用。

低聚半乳糖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糖的效果,对于调节血脂、改善代谢具有一定的益处。

总结低聚麦芽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作为热门的营养补充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们对于促进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改善抗氧化能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然而,在选择和应用时,需根据个体情况和专业建议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

个人观点在当今健康生活的大背景下,低聚糖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品,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但在使用和推广的过程中,应强调科学合理的营养概念,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宣传,以免对消费者造成困扰和误导。

通过对低聚麦芽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的深入探讨,相信读者对于这一主题能够有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低聚糖化学[资料]

低聚糖化学[资料]

第三节:低聚糖单糖通过缩合形成糖苷,由2~10个单糖分子以糖苷键结合成的糖类称低聚糖,又称寡糖。

自然界存在的低聚糖其聚合度均不超过6个单糖分子,其中最重要的是二糖。

构成低聚糖的单糖分子相同时称同聚糖,不相同时则称为杂聚糖。

目前发现的构成低聚糖的单糖全部为己糖。

一、双糖1、概念:双糖是一分子单糖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分子单糖的羟基缩合,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

双糖有两类:一是还原性双糖:一个单糖分子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个单糖分子的醇羟基脱水构成常见的有麦芽糖、乳糖二是非还原性双糖:二个单糖分子的半缩醛羟基之间脱水形成。

常见的为蔗糖。

2、麦芽糖:①麦芽糖是由2分子α- D-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属于同聚糖。

②麦芽糖分子中保留了一个半缩醛羟基,是还原糖.。

③麦芽糖大量存在麦芽中,并由此得名。

④由于麦芽中含有淀粉酶,能够使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麦芽糖,它再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两分子的萄葡糖。

⑤麦芽糖为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右旋光性和变旋现象,[α]D20 为+136°。

麦芽糖易被酵母发酵。

2.乳糖①乳糖是由1分子β-D-半乳糖与1分子α-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二糖,属杂聚糖。

②乳糖分子中保留了一个半缩醛羟基,是还原糖。

③乳糖来源较少,主要存在哺乳动物乳中。

牛乳中含4.5~5.5%,猪乳中含4.9%,山羊乳中含4.6%,人乳中含5.5%~8.0%。

④乳糖能溶于水,甜度较低为蔗糖的40%。

⑤乳糖具右旋光性,[α]D20为+55.4°;是还原性糖,所以有变旋现象。

⑥乳糖不能被酵母发酵,而能被乳酸菌发酵。

3.蔗糖蔗糖的结构式①蔗糖由1分子α- D-葡萄糖与1分子β- D-果糖通过α-1,2糖苷键连接形成,属于杂聚双糖。

②蔗糖分子中不含有半缩醛羟基,是非还原糖③蔗糖是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双糖。

④蔗糖根据纯度高低可分为:白糖、砂糖和片糖。

⑤蔗糖是白色晶体,熔点186℃,甜味仅次于果糖,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其[α]D20为+66.5°,是右旋糖。

功能性低聚糖生理特性及开发应用

功能性低聚糖生理特性及开发应用

葡萄、 果糖 木糖 葡萄糖 半乳糖、 果糖 葡萄糖、 果糖
菌、变形杆菌等。有益细菌以双歧杆菌和乳酸菌为 主, 双歧杆菌有维持肠道正常细菌群平衡作用 3 尤其 对是对老年人和婴儿;并能够抑制病原菌和腐败菌 的生长, 防止便秘、 下痢和胃肠障碍等 4 具有抗肿瘤 活性、 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 氨基酸和提高人体对钙 离子吸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治高血压作 用4 双歧杆菌能改善乳制品的耐乳糖性3 提高消化率; 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预防抗生素的副作用、 抗衰老、 延 年益寿的功能。经研究发现, 人体内双歧杆菌含量的 多少3 与人体的生长、机体的新陈代谢乃至生老病死 都息息相关。所以, 人们把他亲切地称为益生菌。 !5 % 功能性低聚糖和双歧杆菌的关系 功能性低聚糖虽然不能被人体酶类分解吸收, 但是他们通过消化道到达结肠后,可以促进结肠中 有益菌的生长, 尤其是双歧杆菌, 所以这样的低聚糖 又被人们称之为双歧促进因子,常见的双歧促进因 子包括: 低聚果糖、 低聚木糖、 低聚半乳糖、 低聚异麦 芽糖等。近年来, 研究者又提出了益生元的概念, 益 生元是指能选择性刺激一种或几种细菌在宿主肠道 内生长或活化,增进宿主健康而又不被宿主胃肠道 消化的物质。功能性低聚糖作为益生元必须符合以 下标准: 在上消化道既不被水解, 也不能被吸收; 可以 选择性的被定植在肠道中的一种或几种有益菌发酵 利用,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他们都可以刺激或激活 肠动力;益生元可以改善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环境,增 加有益菌的同时, 也会降低和抑制腐败菌的数量。 !5 # !5 0 益生元在人体消化道中的作用 益生元在人体消化道中的作用见表 !。 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能 试验证明,功能性低聚糖可以调节 6789 : 淋巴
""""""""""# 摘 要

功能性低聚糖及其市场前景

功能性低聚糖及其市场前景

功能性低聚糖产业发展及市场应用低聚糖是指由2~10个单糖组成的糖类,由于其聚合度低,所以称作低聚糖。

而功能性低聚糖,指的是不为人体酶解,在小肠中不被吸收的低聚糖,即不消化性的低聚糖。

但低聚糖,进入大肠后,能促进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即通常所说的双歧因子。

1999年国家公布的“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功能性低聚糖定义为:(1)功能性低聚糖是由2~10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糖苷键聚合而成。

(2)具有糖类某些共同的特性,可直接代替糖料,作为甜食品配料,但不被人体胃酸、胃酶降解。

不在小肠吸收,可到达大肠部位。

(3)具有促进人体双歧杆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

功能性低聚糖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和人类食物有关的如:香蕉、大麦、洋葱、洋姜中含有低聚果糖;竹笋中含有低聚木糖;大豆中含有水苏糖和棉籽糖;淀粉糖化液中含有低聚异麦芽糖。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主要功能性低聚糖有: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等。

一、低聚糖的功能1、促进双歧杆菌生长,调整肠道菌群平衡通常大肠中因缺乏大肠细菌可利用的碳源,一旦有碳水化合物进入就会对肠道菌群代谢产生重要影响。

大肠菌群利用低聚糖的能力是不同的,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双歧杆菌对各种低聚糖几乎都可以加以利用,而一些有害细菌对大多数益生元几乎都不能利用或很难利用。

2、促进钙吸收作用欧州Orafti经多年研究证实,功能性低聚糖不仅能促进钙吸收,而且能提高骨密度,减轻骨质疏松的危险。

早川幸男的《低聚糖新知识》中提到,服用2%低聚木糖水溶液以后,大鼠的钙吸收可以提高23%,而钙的利用率可以提高21%。

3、提高免疫力有利于人体肠内双歧杆菌的增加,同时可抑制肠内有害菌及腐败物质的形成,增加体内维生素的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4、防止龋齿高纯度低聚糖不被造成龋齿的链球菌利用,不被口腔酶液分解,因而能防止龋齿。

5、难消化性糖类低聚糖是一种难消化性糖类,不被人体消化酶系分解,有一定甜度,人体摄入后基本上不增加血糖、血脂。

食品分析低聚糖的名词解释

食品分析低聚糖的名词解释

食品分析低聚糖的名词解释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食品行业也迎来了一波低聚糖的热潮。

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添加剂,低聚糖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中,为人们提供了不少好处。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低聚糖这个名词可能并不熟悉。

本文旨在通过对食品分析低聚糖的名词解释,揭示其含义和应用。

1. 低聚糖的定义低聚糖是由两个或多个单糖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相对于高聚糖而言分子量较小。

低聚糖的分子结构相对简单,因此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上更容易,也更容易发挥其生理功能。

低聚糖具有不同的分类,常见的有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甘露寡糖等。

2. 低聚糖的生理功能2.1. 益生作用低聚糖是益生元的重要成分。

益生元是一种在肠道内可以被有益菌发酵利用的物质,可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的增殖,并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低聚糖能够被肠道内的益生菌特异性附着吸附,从而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改善肠道功能,提高免疫力,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2.2. 调节血糖和血脂一些研究表明,低聚糖可以调节血糖和血脂,对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低聚糖被肠道内的益生菌发酵后产生短链脂肪酸,其中包括丙酸、丁酸等,这些短链脂肪酸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降低血糖;同时,低聚糖还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减少脂肪在体内的积累,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一定的益处。

2.3. 提高饱腹感低聚糖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吸湿性,与水分子结合后形成胶体状态,可以增加食物的粘稠度和黏滞性。

食用低聚糖制品能够在胃肠道内形成胶体保护层,延缓食物的排空速度,增加饱腹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体重。

3. 食品中低聚糖的应用由于低聚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低聚糖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在饮料、乳制品、糕点等食品中,也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原料使用。

3.1. 乳制品低聚糖在乳制品制造过程中具有增甜、增稠、增强口感的作用。

功能性低聚糖及其市场前景

功能性低聚糖及其市场前景

功能性低聚糖及其市场前景
摘要
本文从功能性低聚糖的基本概念出发,主要介绍了功能性低聚糖的种类、特性及市场前景。

功能性低聚糖种类包括澄清低聚糖、粘稠低聚糖、黏合低聚糖及补偿性低聚糖;功能性低聚糖有一定的特性如:低卡路里、低血糖、抗氧化等;国内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主要表现在以健康食品为主的糖果、巧克力、冰激凌、饮料等。

总的来说,随着全球健康和饮食的改变,功能性低聚糖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可观。

Introduction
随着现代医学(modern medicine)和营养科学的发展,功能性低聚糖的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功能性低聚糖的发展引起了营养业和食品业的重视,成为现今食品工业的热点话题,推动了糖类食品、膳食补充剂及医疗保健产品的发展。

一、功能性低聚糖的种类
1、澄清低聚糖:是指低聚糖中产生糖浆或悬浊液的澄清糖,主要应用于生产糖果、巧克力等食品中,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2、粘稠低聚糖:是指低聚糖中能产生粘性的低聚糖,主要应用于糖果。

功能性寡糖的种类发展与功效

功能性寡糖的种类发展与功效

功能性寡糖的种类发展与功效功能性寡糖(functional oligosaccharides)是一类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寡糖,通常指的是含有2-10个单糖残基的低聚糖。

它们具有一系列的生理活性和保健功效,可以在人体内发挥积极作用。

以下是功能性寡糖的种类发展与功效的一些主要内容:1. 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低聚果糖是由果糖(fructose)单位组成的寡糖,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如洋葱、大蒜和茄子等。

它具有益生菌作用,可以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改善肠道环境。

此外,低聚果糖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

2. 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低聚半乳糖是由半乳糖(galactose)单位组成的寡糖,主要存在于乳制品中,如奶粉和乳酸饮料。

它具有益生菌作用,可以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增加肠道黏膜的免疫性,增强抵抗力。

此外,低聚半乳糖还可以促进钙和铁等矿物质的吸收。

3. 低聚甘露糖(galactomannan,GM):低聚甘露糖是由甘露糖(mannose)和半乳糖(galactose)单位组成的寡糖,主要存在于豆类中,如大豆和豌豆等。

它具有水溶性纤维的特点,可以增加粪便体积,改善便秘问题,调节肠道功能。

此外,低聚甘露糖还可以帮助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的吸收。

4. 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低聚木糖是由木糖(xylose)单位组成的寡糖,主要存在于木质纤维中,如竹子和茅台等。

它具有益生菌作用,可以增加肠道内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等益生菌的数量,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增加益生菌的代谢产物,提高免疫力。

此外,低聚木糖还可以降低血脂和血糖,调节肠道功能。

5. 低聚葡甘露糖(inulin):低聚葡甘露糖是由果聚糖(fructose)单位组成的寡糖,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根茎中,如朝鲜蓟和菊芋等。

黄酒中的宝藏——功能性低聚糖

黄酒中的宝藏——功能性低聚糖

黄酒中的宝藏——功能性低聚糖90年代开始,功能性低聚糖开始在我国广泛应用于保健品行业。

那么何为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低聚糖,或称寡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分为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低聚糖两大类。

自然界中只有少数食品中含有天然的功能性低聚糖,目前已面市的功能性低聚糖大部分是由淀粉原料经生物技术即微生物酶合成的。

而黄酒中的功能性低聚糖是在酿造过程中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产生的,黄酒中的功能性低聚糖是葡萄酒、啤酒无法比拟的。

那么与普通的低聚糖相比,功能性低聚糖具有哪些独特的生理功能呢?1.促进双歧杆菌增殖功能性低聚糖是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因子,其中最明显的增殖对象是双歧杆菌。

人体试验证明,某些功能性低聚糖,如异麦芽低聚糖,摄入人体后到大肠被双歧杆菌及某些乳酸菌利用,对人体有许多保健作用,如改善维生素代谢,防止肠功能紊乱,抑制肠道中有害菌和致病菌的生长,起到抗衰老、防癌及保护肝脏的作用等。

2.低能量或零能量由于人体不具备分解、消化功能性低聚糖的酶系统,因此功能性低聚糖很难被人体消化吸收或根本不能吸收,也就不给人提供能量,并且某些低聚糖如低聚果糖、异麦芽低聚糖等有一定甜度,可作为食品基料在食品中应用,以满足那些喜爱甜食但又不能食用甜食的人(如糖尿病人、肥胖病患者等) 的需要。

3.低龋齿性龋齿是我国儿童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之一,其发生与口腔微生物突变链球菌有关。

研究发现,异麦芽低聚糖、低聚帕拉金糖等不能被突变链球菌利用,不会形成齿垢的不溶性葡聚糖。

当它们与砂糖合用时,能强烈抑制非水溶性葡聚糖的合成和在牙齿上的附着,即不提供口腔微生物沉积、产酸、腐蚀的场所,从而阻止齿垢的形成,不会引起龋齿,可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食品。

4.防止便秘由于双歧杆菌发酵低聚糖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能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湿润度,并通过菌体的大量生长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从而防止便秘的发生。

此外低聚糖属于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促进小肠蠕动,也能预防和减轻便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高于蔗糖
3=与蔗糖相近
1=最高
---

1.7Kcal/g
8.36千焦耳/g,蔗糖的1/2
着色性
易着色
较蔗糖稍逊
易着色
不易着色
吸湿性与保水性
浓度 75%、25℃时为0.75
酸热稳定性
PH=2.5-8,100℃,1h不分解,pH3-4室温3年,留率达97%
蔗糖、果糖、葡萄糖
连接键
β-1,4
β-1,2
α-1,6
β-1,6
α-1,6
主要成分
木二糖,木三糖,木四糖
蔗果三糖、蔗果四糖、蔗果五糖
异麦芽四糖、异麦芽三糖、潘糖
半乳糖基乳糖、半乳糖基半乳糖、半乳糖基葡萄糖
3~4蔗糖(双糖)、棉子三糖、水苏糖(四糖)
有效摄入量
0.7-1.4g/d
5-10g/d
15-20g/d
当pH5~7时,稳定,150℃也不分解,pH<4时,热稳定性大幅下降
浓度50%pH3,120℃长时 分解,
耐热:180℃(12%15min)
耐酸:20~120℃,PH3、PH4,15min不分解
PH3,160℃,部分分解
五种低聚糖性能
项目
低聚木糖
低聚果糖
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半乳糖
大豆低聚糖
简写
XOS
FOS
IMO
GOS
SBOS
批文
新资源食品
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
拟新资源食品
新资源食品,营养强化剂
原料
玉米芯、秸秆等
菊芋、菊苣、甘蔗
淀粉
乳糖
大豆
生产方法
酶法转化
酶法转化
酶法转化
酶法转化
提取精制
单体
木糖
果糖、蔗糖
葡萄糖
葡萄糖、半乳糖
8.0-10.0g/d
10-15g/d
不腹泻最大量(60kg体重)
7.5
18g/d
90g/d
18 g/d
13g/d
最小有效剂量g/d
0.7
3
10
2-3
2
甜度(20℃,蔗糖1)
40-50%
30%-60%
42%-52%
20-40
70%
甜味性质
甜爽,略有特殊气味
较蔗糖稍逊
甜厚
甜爽
与蔗糖接近,回味性差
粘度
4=低于低聚异麦芽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