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说明的方法、《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人教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说明的方法、《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人教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说明的方法、《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人教版知识精讲

初二语文说明文阅读、说明的方法、《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人教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说明文阅读、说明的方法、《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

如果把“过河”比做说明目的,那么,恰当的说明方法就好比一座理想的桥,它能帮助人们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把事物阐述明白。当然,说明方法不是孤立的,它会在文章的说明中,与文章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说明方法有如下几种:

1.“下定义”是用科学性语言对被定义的概念的本质特征做周全严密的规定,形式上往往是个判断句。下定义往往用公式化的语句来表达,“某某是什么”,也可以用“某某叫什么”的形式来表述。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下定义。下定义要有严密性和科学性,并不是所有的判断句都是下定义,比如“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风在沙漠向人类进攻中的作用,不属于科学性语言,不是下定义。又比如“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句话是解说语言的特征,不是下定义。看来,解说描绘的语言都不是下定义,下定义往往倒过来说也能成立。下定义的作用是能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特的本质特征,属于概括说明。

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加以说明。如《向沙漠进军》中介绍风沙进攻的方式时说“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要注意的是给事物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眉目清楚、避免产生交叉重复的现象,分类完了还要加以说明。分类别的作用是能有条理、更清楚地说明事物。

3.“作诠释”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如“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就是作诠释。

4.“列数字”是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文章中如果出现的数字不是用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般不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比如“万人大会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这句话中“76米”“60米”是用列数字来说明大会堂体积的,作用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更准确、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比文字说明更有说服力。

5.“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进行说明。这是最常用的说明方法,例子前面常有“比如”“例如”“如”等标志语。举例子的作用是反映一般情况,真切、有力地说明事物。

6.“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来打比方。作用是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

7.“作比较”是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作比较包括类比或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类事物的对比,是突出不同之处。例如《人类的语言》共三段,每段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仅以第1段为例,其中有说话与吃饭、走路的类比,对人类来说,这些都是平平常常的,但与别的高等动物相对比,又都是“极不平常”的,都体现了人类的特征。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

8.“画图表”指用示意图、表格、插图等来说明事物。例如《统筹方法》用了三幅“箭头图”来辅助文字说明,增强了直观性,使事物特点一目了然。

总之,把握以上这些说明方法,能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的、形象的,进一步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

向沙漠进军

(一)学习重点

1. 学会识别和把握中心句,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把握本文内容。

2. 学习并掌握本文所采用的各种说明方法,积累一些与沙漠有关的材料。

(二)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阐明事理的说明文,采用层进式结构,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沙漠的危害和治理沙漠的方法。并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征服沙漠的意义和美好前景。

(三)相关常识

目前,沙漠化威胁着地球1/3的陆地表面,每年有500至700万公顷耕地变成沙漠,另有21万公顷肥沃耕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全世界大约有3亿至10亿人生活在易发生沙漠化和遭受干旱威胁的地区。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共有37亿公顷土地已经沙漠化,撒哈拉沙漠在近200年中每年平均向南推进?公里。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区,全部土地的22.4%受到风的侵蚀;在中东地区,这个百分比为35.5%;在世界范围内,耕地每年流失的表土估计约250亿吨。这种趋势任其发展下去,到21世纪初世界的可耕地将损失1/3。

多年来的滥碎乱伐、损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这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规模的县。目前约有59万平方公顷农田,495万公顷草地,2000多公里的铁路,许多城镇、工矿和水库受到荒漠化威胁。我国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损失已高达540亿元。据专家估计,如果照此下去,到2010年,我国将有?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为不毛之地。(比两个台湾省还大)。

(四)学习过程

1. 采用找中心句的方法,简要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义。

提示找中心句的方法:一段中只有一个中心句。以短句居多,大多放段首,有时放段中或段尾。注意陈述性的段落有时没有中心句,那就须读者综合概括。

2. 理清作者的思路:课文按“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进军,进军前途”这个思路将文章分成三个部分。

3. 细读课文(1—3)段思考。

①作者提出了要向沙漠进军其原因是什么?

②第(2—3)自然段说的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明确:向沙漠进军的原因是沙漠长期以来危害人类,而第2、3自然段举了国外以地中海,国内以榆林地区为代表的两个地方受沙漠危害的情况,有根有据地揭示了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的这一点。

4. 精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思考讨论回答。

① 作者指导人们到底采用一些什么样的方法治理沙漠?(即怎样向沙漠进军)

明确:从抵御、进攻到利用。

②这一部分的开头段说明了沙漠是怎样危害人类的,文章为什么首先强调这一点?

明确:先让读者明白沙漠是怎样危害人类,即风沙的进攻主要是“游击战”、“阵地战”这两种方式,然后有的放矢地针对风沙危害的方式采用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理。

③揣摩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作用。

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

..大风沙袭击,

可以把幼苗全部

...才

..要补种两三次..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

能有点收获。

明确:“刚”,限制说明禾苗出土时间很短。“一次”,限制说明风沙袭击的厉害:“全部”,限制数量之大。“常常”、“两三次”、“有点”,说明一次大风沙袭击给农民的生产和收获带来的严重后果。就这一点讲征服沙漠刻不容缓。

5. 作者要说明“向沙漠进军”除了用清晰的思路,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层次外,更重要的是作者还善于恰当地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明确:

(1)举例子:(例如: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举了“地中海”,“榆林地区”这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严重,这样使要说明的内容更明确,更具体。课文中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和例子很多。请大家重点掌握。)

(2)分类别:(如:风沙的进攻方式分“游击战”和“阵地战”二类。又如:介绍对沙漠采用“守势”时,又分两种方法:①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②抵御沙粒进攻的方法二类等。提示学生注意:分类时要使用同一标准。并以“人”为例,说明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就不同。)

(3)打比方:(如:①将地中海沿岸比作西方文明的摇篮②把风沙进攻的两种方式比作“游击战”、“阵地战”。)

(4)作比较:(如:文章开头说:“过去人类没能征服沙漠”。而结尾处:“征服沙漠的理想会实现。又如:原来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而如今却有部分地区逐渐变为了荒漠。)

(5)列数字(略)

(五)正确使用表示范围、程度的限制性的词语,更可准确的说明事理,做到表达严谨周密。如“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自然”,这“敌人”的性质就模糊不清;去掉“之一”,在阐述事理上就显得有些绝对。试指出下边各句中哪些限制性的词语是不能去掉的。如果去掉,在表达效果上和原来有什么不同?

1. 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

2. 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3. 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4. 所以要取得向沙漠进军的胜利,必须有充足的水源。

5. 我们有计划地向沙漠展开攻势,已经取得了若干成绩。

(六)总结

像这样的事理说明文,作者巧妙地采用层进式结构,恰当运用中心句和多种说明方法,在语言上准确使用表数量、程度、范围的修饰限制语,使文章语言准确严密,无懈可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死海不死

(一)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科学小品。作者在说明死海的特征和形成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叙述和描写,使文章既不失其知识性、科学性,又具有生动性,可读性。

(二)内容结构

全文共有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说明死海的特征。

文章开篇先交代了死海的地理位置和一般特点:波涛起伏,无边无际。而后着重介绍了死海自身的特点:没有鱼虾,没有水草,指出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然后,作者

笔锋一转,写死海中“令人惊叹”的现象:“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这就抓住了死海的特点进行说明。“死”与“不死”在这里相互对照,突出了死海的独特之处。

文章第3段引用了罗马统帅狄杜处决奴隶而奴隶们屡淹不死的传说,不但可以起到说明“死海不死”这一特点的作用,而且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文章第4段则是对“死海不死”这一特点的科学说明。统计数字表明死海海水的咸度很高,因而浮力大,淹不死人。

第二部分(第5~6段),说明死海形成的原因。

为了具体地说明死海的形成原因,文章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深而狭长的大裂谷的出现;其次是注入了含有很多矿物质的河水;第三是湖水不断蒸发,沉积的矿物质越积越多。

第三部分(第7~8段),说明死海的开发与前景。

这两段介绍死海的现状及将来。第7段,介绍人们现阶段对死海的开发和利用。从这一角度揭示死海不死,可谓颇具匠心。第8段,作者依据死海成因“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推测,由于海水蒸发量大于输入量,“在不久的将来……死海真的要死了。”这里的“死”是指死海的干涸(消失),这也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文章最终收束在死海的“死”上面,是作者构思的又一巧妙之处。它使读者在看到人类对死海的开发与利用的同时,更多地关心死海未来的命运。文章是在向人们敲起保护死海的警钟,激励人们为了死海“不死”,去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科学的研究。

(三)综述全文

全文自始至终围绕死海的“死”与“不死”展开说明,先说死海的“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再说死海的“不死”(人不会被淹死,开发利用、出现生气),最后又说到死海的“死”(死海终将干涸),重点说“不死”,与标题呼应。标题“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

(四)说明方法

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科学知识与奇异的现象、神奇的传说结合起来进行介绍,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1. 举例子。即举出实例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物或事理,让人信服。如第1段列举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寸草不生”的事例,说明死海的“死”。如第2段举出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会被淹死的典型例子,说明死海的“不死”。

2. 列数据。运用数字说明是本文的一个特点。数字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用得好,比文字说明更简明,更有说服力。为了科学地说明死海的本质特征──“咸度很高”,文章列举了四个数据,使文章精确、具体,具有科学性。

3. 引用。引用有关资料来作说明的依据或充实说明的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如“屡淹不死”的传说和死海形成的神话。运用这两个传说的目的,是配合对死海的说明。第一个传说是为了说明死海的本质特征。作者引用了奴隶们屡淹不死的传说,印证了死海海水浮力大、咸度高的特征,形象地说明了死海“不死”,使文章更有神奇色彩,增强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说明了死海的历史悠久。而引用先知鲁特的传说,是为了说明死海的成因。作者运用这个传说,除了使文章增添神秘色彩外,其目的还在于将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变化的幼稚认识与现代人的科学认识做对比,表明人类对死海成因的认识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作者把这两个传说叙述得有声有色,这样的引用不但科学地说明了死海的特征,而且使文章生动形象。

【典型例题】

昆明为什么会四季如春呢?(这是由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决定的。昆明处在北纬30°以南的地区,终年接受太阳光热较多,而且均匀。夏季受西南风和东南风的暖湿气流影响,阴雨天多,日照少,地面温度不易上升;加上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云贵高原,气温随高度而降低,所以夏季温度不会很高。冬季昆明等地上空盛行西风。这股______的气流把附近印度半岛的干暖空气引导过来。另外,昆明地处云南东部,云南北部和东部的高大山脉又能_______北方冷空气南下,因而晴天多,空气干燥,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夏季不热,冬季不冷,四季的气温也就比较均匀了。

1. 依次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 强劲阻塞

B. 强健阻挡

C. 强劲阻挡

D. 强健阻塞

2. 能准确概括本文说明内容的是下列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 昆明四季如春。

B. 昆明夏季不热,冬季不冷。

C. 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D. 昆明四季如春的原因。

3. 文中昆明“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云贵高原”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目的是为了说明昆_________。

4. 昆明的什么地形特点使得这个地方冬季不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

5. 文中画括号部分的说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 从主要到次要

B. 从概括到具体

C. 从本质到现象

D. 从部分到整体

6. 从内容看,本文属于哪一类说明文?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 事物说明文

B.事理说明文

答案:

1. C

2. D

3. 列数字夏季温度不会很高的一个原因

4. 昆明地处云南东部,云南北部和东部的高大山脉又能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

5. B

6. B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绿地是城市之肺。科学测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须由150平方米的绿叶面积提供,也就是说每人须依靠一株枝叶繁茂的乔木的产氧量而得以健康生存。在绿树成阴的城区,空气中的细菌可减少3至6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被绿色植物□□、□□、□□,灰尘减少10%至27%,城市噪音减弱。清洁、安静的绿色世界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的调养和康复,人均寿命可延长2至3岁。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都市人,在园林化的环境中,中枢神经、呼吸、血流得到调节,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得到增强。人的生命与绿树的生命本是交融一体的,绿树是人类生命之源。那些为眼前利益而肆意伐树毁绿的人们,可曾意识到他们的举动无异于操利刃戳杀自己的心肺,残害自己的身躯啊!据专家的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为620万个,经济损失达4亿元。如增加城市绿化,无疑可大大减少这笔损失。

1. 请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说明文字的中心句。

2. 选段的三个空格里,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A. 过滤阻挡吸收

B. 过滤吸收阻挡

C. 吸收阻挡过滤

D. 阻挡过滤吸收

3. 根据文意,下面对城市绿地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能为人类提供氧气。

B. 可减少细菌、灰尘,减弱城市噪音。

C. 可使都市人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得到增强,还能不断加快都市人的工作节奏。

D. 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者的调养和康复。

4. “据专家的估算”中加线词语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 绿地是城市之肺。

2. D

3. C

4. 不好。因为删去“专家的”,就影响了说明内容的权威性、科学性。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题库

【说明文阅读】四年级 说明文阅读特点和技巧: 阅读说明文,首先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然后在理解说明内容的同时,把握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再在比较、分析中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在具体答题时,要通过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来把握文章的说明内容及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词语的作用,要体现出说明方法及词语所说明的知识。 一、整体感知。就是通过快速的浏览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一般是在说明文的这几个地方表现的: ⑴文章的题目 ⑵文章的开头一句话。 ⑶文章中的一句话 ⑷具体指出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文章要说明的对象。 二、研读品味。在粗读的基础上,这次阅读是要带着题目进行阅读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很多题目是基础题目,要我们解决的是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文中的文段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摹状貌、作诠释等,前五种却是我们最常见的。我们要把他们把握住,不仅能区别他们是哪一种说明方法,而且还要把握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1.常用的说明文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子,具体说明 列数字,准确说明 打比方,生动说明 作比较,突出说明 下定义, 准确说明 2.如何区分作比较和打比方: 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二)说明的语言。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重要特点。 (三)文段在语境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总起等。 说明文阅读训练 水獭(tǎ) [英国]杰弗(fú)里斯 水獭身上主要有三处地方值得注意一一首先,是鼻孔的不寻常的宽度;其次是牙齿的锋利修长,咬东西咬得牢固;第三是胸脯(pú)或躯干的滚圆结实,表现出罕见的力量。 如果水獭张嘴,鼻孔是那么宽,下颚(è)显得不过是它的宽度的三分之一——仅仅是一条窄窄的带子,然而布满牙齿。上颚的扩张和下颚的窄小给人一种残忍凶狠的印象。 它的牙齿有点像猫的,咬东西的姿态也是如此。它的牙齿的力量可以嚼碎任何它咬住的东西,但是接着马上又重复去咬别的地方,它不保留它现有的猎物,而是像猫一样反复不断地迅速出击,所以它的咬可以认为比獾(huān)的咬更坏。偶尔,在捕猎的兴奋状态下,人拿手伸进水獭的洞穴里去想拽它出来。如果猎人看见这样做时会严厉制止,因为倘若水獭抓住这只手,它会乱咬以至把骨头咬碎使之终生残废。没有什么比这类事故更使猎人恼恨的了。 水獭的短腿带有欺骗性;看上去这么矮矬(cuó)的动物竟然是那么难以对付或不容易杀死。腿短其实增加它的力气,使水獭的力量大约比别的大小相当的动物的力量都大。 它的体重跟狐狸的重量差不多,要用常规手段捕杀它们同样地难。除非用长矛刺或当头一击,专门捕獭的猎狗罕有在水中弄死它的。如果最后赶上陆地或浅滩,它常常宁可抗拒至死,皮肤上有时连一个猎狗的齿印也没有。没有一只猎狗得以咬穿水獭的皮毛,倒是有一个相反的故事。一只狗的下巴在死命咬水獭时一下被弄松了,不得不加以绑扎。别的猎狗也有肩膀,脖子,肢体给咬伤的,鼻子上身上血迹斑斑。 一只成年的水獭在水中像狮子一样战斗;如果它钻进堤岸下的一个空穴,或叫做“窝”,那就得用一根长杆伸进去才能把它捅(tǒng)出来。在水中当敌人狺(yín)狺直吠时,它却潜入敌人下方的小道,朝上面进攻其中的一只狗,抓住它的腿把它拉下去,在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 九年级集体备课教学目标 1、了解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及命题方向。 2、掌握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和答题规范。 教学重点 掌握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了解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及命题方向。 教学难点 掌握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和规范。 教学方法 以例点拨、自主练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中考链接 阅读《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回答问题: ①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槽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因为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

高山、海洋……塑料袋无所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②该报称,蟑螂曾被誉为顽强生命力的象征,但是自从塑抖袋出现后,它甚至超越了蟑螂,将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后一个见证——相信它会带着人类历史进入下一个冰河期。塑料“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从70年代起,塑料袋垄断了欧美超市购物袋的市场。现在仅英国每年就要使用80亿个塑料袋。每次人们使用崭新的塑料袋装东西时,应该想想——也许有一天海龟会把它当作美味的水母一口吞下去,然后悲惨地死于窒息。 ③塑料食品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它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自然界的光、热、细菌和酶难以将其化解,即使埋在土里数百年它也不会分化、降解;焚烧塑料也不是解决办法,塑料燃烧后残存在大气里的氧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会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所以大量弃置塑料袋的堆积,已经造成农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④与其他国家相比,南非的“白色污染”更为严重。大风吹过,树木上经常挂满了塑料袋,居民还以为是下雪了。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自2001年3月起,爱尔兰政府开始征收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9便士。而美国采取另一措施,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目前,其他国家正在效仿该方案,为“最糟糕的发明”做补救工作。但不知什么时候,人类才能告别“塑料时代”。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塑料袋 2、本文说明了什么内容?提示:塑料袋的产生、发展及危害 3、本文采用了什么顺序?提示:逻辑顺序 4、文章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并分析其作用。提示:举例子、作比较、举例略 5、第④自然段加点词“该方案”具体指什么?提示: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 6、读了全文你认为人类怎样才能告别“塑料时代” 提示: (1)自觉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2)多宣传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坏处等。 二、直击中考出示中考要求: 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 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三篇

习作: 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让我们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吧! 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习作的内容: 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你可以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 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不论些什么,都要敞开心扉,写出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换意思。 【范文】 父母的爱 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我的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的。 有一天深夜,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妈妈用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额头,“哎呀!发烧了。”她说完穿好衣服,背起我向医院跑去。由于天气十分寒冷,我连打几个喷嚏,妈妈听见了,连忙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披在我的身上。“终于到了医院。”妈妈边说边擦掉留在额头上的汗珠。可是,门诊里没有医生只有护士,住院部却有医生而无护士,所以诊断得到住院部,打针得到门诊部。两处相距甚远,妈妈不得不背着我两边跑。一会儿挂号,一会儿交医药费。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我心想:我的好妈妈,可把你累坏了。等病好了之后,我一定听你的话。终于挨到凌晨,妈妈仍然守护着我。一夜的操劳,妈妈脸色变黄了,眼睛深陷下去,布满了血丝。她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我知道我的烧已退了。 母亲很温和,而父亲却很严厉。 上次,我正和“QQ女狭”在聊天。爸爸看见后,说:“马上就期末考试了,怎么还聊天?”“明天还可以复习嘛!”我反驳道。爸爸的脸立刻变青了“今天有今天的事,明天有明天的事,快点复习。”接着,爸爸看着我,又说了一句:“考完后,我来看你的分数。”我腾地跳下电脑椅,迅速拿起语文书复习去了。 我的爸爸、妈妈以不同的方式呵护我,关心我。

(完整版)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一)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 题前指导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它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构造、关系、功用以及事理的成因、物因等写 清楚,使人获得知识。 知识梳理 1、说明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一般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图表、列数据、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等。 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回答三个字: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 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 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3、说明文有很强的知识性和科学性,阅读时要能抓住说明的对象。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汇编

小学四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题 班级姓名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6题。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 无计可 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节选自《大脑如何思维》,有删改,作者威廉。卡尔文)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选文运用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对"智力"作了五种解释。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 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永生不死的。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里的奥秘何在呢? 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1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

初三语文说明文阅读

第八讲说明文阅读 【知识点】 (一)什么叫说明文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说明文。它是用来介绍或揭示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体的特点 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在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在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 (四)常用的说明顺序 1.说明顺序大体有三种: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2.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①从整体到部分;②从原因到结果;③从特点到用途;④从主要到次要;⑤从概括到具体; ⑥从现象到本质。 【典型例题】 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今天已经一千四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在那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和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

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 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左右。过了40亿年左右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 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2段中,“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左右”中的“左右”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3.第三自然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5.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

(一)赵州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用横线画出本段说明的中心句。 2、文段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分别说明赵州桥哪些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 4、本文段的结构方式是: 5、本文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这句话中的“当时可算”能否删去?为什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在原文用//给文段分三层,并概括层意。 (二)“空中恶魔”:酸雨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因为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统称酸雨。酸雨对生态系统影响面板大,它会使土壤酸化,养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坏,树木枯萎;酸雨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响鱼类及永生生物的生存;酸雨的腐蚀能力很强,大大加快了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速度。因此,人们把酸雨称为“空 中恶魔“。 酸雨沉降会导致大片森林枯亡,树木受酸雨侵蚀以后,叶子脱落,抗病虫害能力下降,然后枯死。在我国南方重酸雨区,已发现一些森林衰亡观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四川蛾眉山金顶冷彬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革坝林场6000多公顷华山松96%已死,鼓雨还会毁坏农作物,使之减产。我国受酸雨危害的农田有4000多万亩,每年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酸雨会造成湖泊酸化,水质酸化会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永生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分解。当湖水或河水的pH小于5.5时,大部分鱼类很难生存,当pH小于4.5时,各种鱼类、两栖动物和大部分昆虫消失,水草死亡,水生动物绝迹。 酸雨严重腐蚀着世界各地的古迹,凡是酸雨严重的地区,古迹损坏速度加快。从柬埔寨吴哥窟到意大利威尼斯,从印度泰姬陵到英国圣保罗大教堂,这些珍贵的历史古迹.都曾经受住千百年的风化考验,如今却难以抵挡酸雨的袭击。

九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说明文阅读: 1. 文体特点:或说明事物特征,或阐释事理本质,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有时也出现描写。 2. 要素: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1)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所说明的事物或说明的事理。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标题。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多用于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空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建筑物一类事物)、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常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特点到用途;说明事物常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 (3)说明方法: 下定义:用科学性语言对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征作周全严密的规定。形式上往往是判断句,如“……,是……。”或“……叫做……。” 好处: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使读者对其概念有确切的认识。 分类别: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说明。 好处:条理清楚,使人对事物有准确的了解。 举例子: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实例说明。 好处: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列数字: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特征。文中出现的不是用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数字,一般不看作列数字。 好处:科学准确,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打比方:用比喻说明事物。 好处:生动形象,变抽象为具象。 作比较:用具体的、人们比较熟悉的,并与要说明的事物有着某种联系的事物与之进行比较,从而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 好处: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了。 画图表: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说明事物特征。 好处:化繁为简,一目了然,使读者对事物特征有直观、清晰的了解。 分析说明方法时,应当明确写出所用说明方法,再结合句意写出说明内容,扣住作用指出好处。 (4)说明语言:准确、简明。 体现在说明语句中修饰限制语的使用、句式的选择、修辞方法的运用等。 修饰限制语作用分析:抄上它,解释它,夸准确,说的啥,正反两面说全它。 【模拟试题】 说明文阅读: (一)龙卷风 ①盛夏季节,在天气预报里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台风中心的风力在十二级以上。”似乎这十二级就是风力之“最”了。自然界中还有比这更大的风吗?有,这就是龙卷风。 ②龙卷风俗称“龙吸水”,这也许是它漏斗状云柱的外形很像神话中的“龙”从天而降,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期末复习说明文阅读 一、阅读说明性文本,完成练习. 绿地是城市之肺 绿地是城市之肺。科学实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须由约150 平方米的绿叶面积提供,也就是说每人须依靠一株枝叶繁茂的乔木产氧才能健康生存。在绿树成荫的城区,空气中的细菌可减少3至6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被绿色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 ,灰尘减少10%至27%,城市噪音减弱。清洁、安静的绿色世界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的调养和康复,可延长人均寿命2 至3 岁。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都市人,在园林化的环境中,中枢神经、呼吸、血流能得到调节,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也能得到增强。人的生命与绿树的生命本是交融一体的,绿树是人类生命之源。那些为眼前利益而肆意伐树毁绿的人们,可曾意识到他们的举动无异于操利刃戳杀自己的心肺、残害自己的身躯啊!据专家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数量为620 万个,经济损失达4 亿元。如增加城市绿地,无疑可大大减少这笔损失。1.这段话主要是围绕“ __ ”来写的。 2.选段的三个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阻挡过滤 吸收B.过滤吸收阻挡C.吸收阻挡过滤D.过滤阻挡吸收3.与文中对城市绿地的作用表述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能为人类提供氧气 B.可减少细菌、灰尘,减弱城市噪音C.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

患者的调养和康复D.可使都市人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得到增强,还能加快都市人的工作节奏4.“据专家估算”中“专家”一词不能删去的原因是( )。 A.影响了说明内容的权威性、科学性B.无法强调绿地是“城市之肺” C.无法强调呼吸系统疾病带来的危害D.无法呼吁加大投入,增加城市绿化 5.面对那些为眼前利益而肆意伐树毁绿的人们,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二、阅读说明性文本,完成练习. 爱听“高雅音乐”的跳舞草①跳舞草可有“灵性”了。只要听到优美的音乐,或者有人对着它唱一首抒情的歌曲,它就会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舞动。它的两片绿色的嫩叶像一对舞伴,时而合抱,时而交叉,时而各自向后旋转180 度,又深情相拥,再分开翩翩起舞。音乐响起,整株跳舞草就像开始了一场友谊舞会。 ②跳舞草绝对是一位洁身自好的舞女,因为它有个怪癖:如果放的是怪腔怪调的音乐,它就会皱眉,停步罢舞。跳舞草是没有夜生活的。在晚间,跳舞草所有叶片竖贴于枝干,像个规规矩矩的淑女,安静而眠。 ③跳舞草长得像少女一般灵秀,每一根纤细的枝干上都嵌着一大 两小三片叶子,像美女的眉,形状有点像竹叶,但质地要柔软得多。跳舞草最高能长到半米左右,疏朗的枝叶之间仿佛蕴藏着一种灵气。 ④跳舞草不只会跳舞,还能入药和美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过记载:跳舞草的根、茎、叶均可入药,用来泡酒,早晚各服一杯,对治疗骨病、风湿病、关节炎、腰膝腿痛有特别的疗效。而用它的嫩叶泡水洗脸,

上海市15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说明文阅读专题

说明文阅读专题 宝山嘉定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9分) 塑料污染席卷海洋 ①曾几何时,用于灌装软饮料的玻璃瓶逐渐被塑料瓶所取代。与前者相比,塑料瓶不仅方便轻巧,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廉;而且更容易塑形涂彩,打扮得漂漂亮亮。由于具备这些优点,在大众软饮料消费市场上,塑料瓶包装迅速挤占了玻璃瓶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做到了一统天下。 ②据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这是一个怎样的数量呢?打个比方,如果将这些塑料瓶连起来,可以在地球和月亮间往返37次。 ③不过,在现实中,这些一次性塑料瓶不是上了天,而是下了海。 ④据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如今,每分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自然,被倒入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的数量,只会超过这个统计数据。由于塑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物质,因此,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趋严重。 ⑤事实上,塑料瓶等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块塑料缠绕大的海洋动物,如鲸鱼和海龟等,小块塑料则被误认为是食物,在海洋动物食用后令它们中毒或无法消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每年有数十万海洋生物因海洋塑料而死亡。 ⑥塑料正在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牡蛎、贻贝和鱼类中,均检出了微塑料。科学家研究显示,塑料还无法有效被食物链吸收,不管其在何处被消化,都会将毒素带到我们餐盘中。 ⑦令人遗憾的是,在关于塑料瓶生产和使用的调查中,没有一家被调查公司承诺减少他们生产的一次性塑料瓶的数量。相反,他们大都致力于所谓“轻量化”研发——使塑料瓶更薄,以降低成本。但是,“轻量化”的努力远远不能弥补塑料生产总量的巨大增长所带来的危害。要阻止海洋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减少一次性塑料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瓶的生产数量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⑧研究显示,如果对塑料造成的海洋污染情况置之不理的话,其影响不只是对于海洋渔业、旅游业等等。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总量将超过鱼类总量。届时,人类面临的,不仅是自己的食物种类、环境质量问题,而且还有我们能不能继续生存的问题。 ⑨因此,减少塑料瓶对环境尤其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从自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说明文阅读教学专题

201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总目标:明确说明文知识要点;掌握记说明文阅读方法;提高说明文阅读能力。 具体目标: 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 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 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在中考中如何有效的阅读说明文,确保这一部分的得分。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有效做好说明文阅读,你觉得首先要掌握哪些有关的知识。 二、知识盘点 1.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特征。如:《松鼠》、《苏州园林》 事理说明文:说明科学原理。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3.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等 4.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语言特点 (1)准确严密性(平实说明) (2)形象生动性(生动说明) 好!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说明文的阅读。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刚刚发给你们的《中考说明文专项训练》。我们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第1页上的《中国皮影戏》这个语段练习。 三、实战演练 (5分钟后)时间到!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看看你答题效率如何。第9题,哪个同学来说说:你的答案是什么?这个答案你是怎么得出的? (教师指名回答后,根据学生回答作恰当评价) 教师指导: 有效的解答过程应该是这样的:①通读文章;②逐段地概括文章的内容,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③利用题目中的有用信息,综合、归纳、概括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选文共7个自然段。第1段:简要解释什么是皮影戏;第2段,借助第一句这句中心句,可明确:皮影戏的悠久历史;3、4两段也有中

六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技巧

六年级语文 说明文阅读技巧 六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技巧 阅读能力要点  一、阅读能力要点 1、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弄清说明对象。  2、准确抓住说明事物的具体特征。  3、分析、识别文章的说明方法,并弄清其在文中的作用。  4、具体分析语言的准确性。正确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准确地对词语 的限制、修饰作用进行评析。  5、了解和识别各种说明顺序。  6、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7、把握段落的中心句、关键语句。  常见的说明顺序  二、常见的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物体总有一定的空间形式,复杂的事物也一定有多个侧面组合而成。要说明对象的构成,必然会涉及到所处的空间位置。空间顺序就是按照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到后,或从外到里,或由某一中心 点向四面扩散开去呈辐射式……按一定的顺序对事物作介绍。  一般对实体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性的介绍,多 以此为序。这样,能把复杂的物体讲清楚,可使读者对该事物对象的整体面貌 和空间分布有清晰、具体的了解。运用这种顺序,文中常会出现“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方位词。

2、时间顺序。这是指以时间的先后作为说明的一种顺序。在介绍事物时,有的文章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为次序的,而有的是按事物从早到晚、从古至今的时间为顺序的,有的又会以某事物制作的步骤、演变的过程为顺序、……来源学&科&网Z &X&X&K 一般讲,在介绍对象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方法等的时候,常采 用这种顺序。这种顺序的好处是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一般运用时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来源学科网] 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来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 (或由一般到个别);从 主要到次要。  一般事理性的说明文和事实性的说明文中常会出现这样的顺序。特别是 运用逻辑顺序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讲得清楚,有利于说明、揭示事理的内在联系。总之,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可以更顺利地分析说明的顺序。 值得注意的是值得注意的是,,说明顺序应局部理解说明顺序应局部理解,,整体把握整体把握。。一篇说明文往往一篇说明文往往不仅使用一不仅使用一种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而是会根据说明的需要将几种顺序结合在一起而是会根据说明的需要将几种顺序结合在一起。。我们只有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文章的结构、、段落段落,,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去寻找和归纳其顺序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去寻找和归纳其顺序。。也就是说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把握文章的整体说明顺序们既要把握文章的整体说明顺序,,又要把握各层次中局部的说明顺序又要把握各层次中局部的说明顺序,,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说明对象 能真正理解和把握说明对象。。三、常见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  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四年级说明文阅读讲练

说明文的类型: 事物说明文或事理说明文 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 :科普文章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为题材,用文艺性笔调写成 的文章。就其内容看,一般是对科学知识的讲解、对新兴学科的介绍、对某种规律的 阐述、对新技术新 材料新工艺的说明,它兼有说明文和散文两种文体类型的特征和性 质。就其写作看,主要是运用说明文 的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结构,兼以或形象生动、或 1、明确说明对象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事理;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某个方面。科普文以说 明为主 要表达方式,它说明的内容具有科学性,不夸大,不缩小;表述具有条理 性,先说什 么,后说什么,顺序清楚,层次分明。我们在阅读时,首先弄清文章 叙述的事物的概 念、特点、构造、作用等等,才能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2、 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阅读科普小品文,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理解说明内容。接着还要重 点把握 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分析文章的关键。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才能深入理 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 要准确把握说明对 象的特征,必须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注意仔细揣 摩关键词句(中心句、过 渡句、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 3、 理清结构,分析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理清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 地领会 内容要领。科普文作为典型的说明文,其结构常见形式有:总分式(从概 说倒分说”、 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科技小品文常用的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 时间、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又包含从原 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总说到分说、从现 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阅读时在段落中尽量找到表示说明顺序的显著的有 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特别是关联词和代词。 (通俗易懂、 或亦庄亦谐的语言来展示科普知识。 R ------------------ 方法导读 明确说明对象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理清结构弄清说明顺序 分析说明方法

2021年新人教版初三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一)

说明文阅读训练题(一) 计量雨滴 ①雨是从云层降落的水滴.雨滴有大有小:瓢泼大雨的雨滴直径一般有3—4毫米,最大可达7毫米,而毛毛细雨的雨滴直径则在0.5毫米以下。 ②为了测定雨滴的大小,人们设计出许多方法,比如雷达观测法、光学雨量计法、摄影法、面粉球法和色斑法等。 ③雷达观测法和光学雨量计法可实时、大面积地观测包括雨滴粒径及其分布在内的降雨基本特性,一般只应用于天然降雨的观测。摄影法是用摄影机拍摄出正在下落的雨滴的相片,然后在显微镜下测量出该雨滴的粒径,非常适用于实验室内观测模拟降雨。面粉球法是将雨滴收集在盛有面粉的容器中,雨滴与面粉接触后,每个雨滴就产生一个小小的湿面球,烘干后称重,测出每个雨滴的大小。色斑法是通过测量雨滴在相同材料上形成的色斑大小推知相应的雨滴粒径,是历史悠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量方法。 ④也许有人会问,计量雨滴的大小有必要吗?当然有必要啦! ⑤下大雨时,雨滴击溅可能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表层空隙减少或者堵塞,形成“板结’,雨滴过大,还会打伤幼苗。因此,观测雨滴是研究天然降雨和人工模拟降雨特征及设计人工降雨装置的一项重要工作。 ⑥下大雨时,不少电视频道也会开始“下雨 ..”,影像变得模糊不清,移动电话也会出现杂音变大的情况,这是雨滴对电磁波的散射衰减作用造成的。雨滴大小不同,散射衰减作用也不同,所以测量雨滴的大小就成了解决这个通讯传输难题的前提条件。 1、请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④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3、文章第⑥段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4、农田喷灌时,要把水滴直径控制在3毫米以下。这是为什么?请从文中找出根据。 手机确定你的位置 ①当今时代,手机已经越来越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随着手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各种新昔无线业务的出现,如彩铃、彩信和手机上网等等。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是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 ②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军事上,这项技术可以用以锁定敌对目标的住置。例如,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俄罗斯军队用导弹击毙正在用手机通话的杜达耶夫,就使用了这项技术。在公共安全方面,警方在处理绑架案件的时候,可以通过这项技术确定使用手机的绑匪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这项技术可以派上大用场,倒如,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救助突发疾患的病人等等。那么,怎么用手机来定位呢? ③无线定位可分为卫星无线定位和地面无线定位。在卫星定位技术中,最有名的就是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指导】 一、什么是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叫做事理说明文;或阐明事理,叫做 事理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顺序: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 2列数字 3作比较 4打比方 5分类别 四、练习 食盐 ①倘若你到海边旅行,一定会被湛蓝湛蓝的大海所吸引。你会知道,海水又苦又咸,含 有大量的盐分。大海是储藏食盐的宝库。 ②由于地壳的变化,食盐也大量地蕴藏在内湖、岩井和矿石中,因此,盐的种类很多, 有海盐、池盐、井盐和岩盐等几种。 ③食盐,学名叫“氯化钠”。氯化钠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我们拿它和明矾、冰糖比 较一下就会明白了。 ④如果我们用小锤子砸盐粒,不管砸成多么小的颗粒,它仍旧是白色的立方体。而明矾 却不一样,在没有受到潮解时,它虽是晶体,却不是白色的,而是半透明的;不是立方体, 而是成八面体。由于它吸水性强,即使不用小锤子敲击,在空气中也会自然潮解,变成粉末 状。 ⑤食盐和冰糖都是固体,这是它们的相同之处。但是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只要用 舌头尝一下就能分辨了:冰糖是甜的,而食盐都是苦咸的。 ⑥就其一般性状来说,食盐味咸,是一种白色的立方体型晶体。食盐尽管不像冰糖那样 受人欢迎,但是,它的用途却是十分广泛的。 ⑦正常情况下,人们每天早上的咸菜,中午的菜和汤,晚上的饺子、面条,都要加进适 量的食盐,使食物的味道更加鲜美,食盐起着调味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人体每天必须补 充一定的盐分。 1.文章通过几个方面介绍食盐,给文章划分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写出第③-⑤小节的意思。(概括能力)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阅读短文,请找出2种说明方法,并找出具体的句子。(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文中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5节中冒号有什么作用?(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鸟类,并没有确切数字,估计大约有9000种,分为27个目,1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