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说明文阅读练习-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docx

(完整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docx

例 1.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①蜡染是我国传统民族印染工艺之一,已有 2000 多年历史,现今在贵州的布依族、苗族中仍很流行。

蜡染以经过退浆的帆布、绒布等为原料。

②蜡染制作的第一步是绘画。

绘画工人根据设计的图案,用铅笔在布上勾画出来。

③第二步上蜡。

选用的蜡有三种:第一种是蜂蜡,熔点62℃— 66℃,用采描绘线条最佳。

第二种是石蜡,熔点50℃— 58℃,用以做裂纹多的图案为最佳。

第三种是木蜡和白蜡。

在上蜡前,先要熔蜡。

蜡熔化后,就可以上蜡了。

上蜡就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依图描画。

④上蜡之后是染色,就是根据设计图案,在布上涂抹相应的颜色。

⑤染色后,就该裂纹了。

裂纹又叫水纹,就是将涂好蜡的布浸入水中或用直尺压折涂蜡部分,使布上的蜡产生断裂,形成裂纹,富有无穷的自然趣味。

⑥蜡染的主体工序完成后,就轮到脱蜡了。

将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中煮,脱去蜡质即可。

⑦最后是烘干。

这样就制成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蜡染布。

1.填空:本文主要介绍了蜡染的 _____________。

2. 对本文说明顺序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空间顺序)B. 工艺流程顺序C.由主到次的顺序3.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4.简答本文在写作上的两个主要特点。

5. 短文可分两部分,划分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 /⑦B.①②③ / 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 /⑤⑥⑦D.① /②③④⑤⑥⑦解析:这则材料共拟制五道题。

两道客观题,三道主观题,试题涉及的知识较为全面,有说明的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写作特点和文章结构等。

应答时,可采取三步走:一、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

二、根据题干要求,捕捉提取信息。

三、回顾说明知识,揣摩答案。

参考答案: 1. 制作过程; 2. B; 3. 分类别、列数据; 4. 说明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平实、准确; 5. D例 2. 阅读选文,完成1— 6 题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 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 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练习卷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练习卷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练习卷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试题预览(一)阅读说明文,完成13-18题。

(13分)
人体--大自然的杰作--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工程学、化学、物理学方面的奇迹。

人体,其构造之精妙,其效率之高超,其消耗之低微,最精巧的机器人也不能与之相比。

人脑是一部最奇妙的机器,它和手结合,使人成为万物之灵。

人脑平均重1.2千克,体积仅为1.5立方分米,神经元的数量与银河系中的恒星的数目相差无几,为150亿,耗能的功率仅在10瓦左右。

如果用与脑神经元数目相同的相应半导体器件制造一台计算机,其体积将有1万立方米,是大脑体积的600多万倍,需要电能100万千瓦,相当于一座大型水电站的发电量。

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可以储存107--1010比特的信息,而人脑的信息容量可达1015比特。

人的心脏像一部有双重功能的水泵,通过压力将血液注入循环系统。

血液是生命的河流,沿着900
(218.60.21.108)。

【优质文档】八年级语文上说明文练习及答案-范文模板 (8页)

【优质文档】八年级语文上说明文练习及答案-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八年级语文上说明文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说明文知识练习卷一、基础知识1、说明文是以()为主要表达方式,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的一种文体。

其类型有两种:一是(),一是()。

2、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和。

“逻辑”指的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从()到()、从()到()、从()到()、从()到()、从()到()、由()到()等。

3、说明方法主要有()、()、()、()、()、()、()、()、()、()十种说明方法。

4、说明文的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多样性和灵活性。

5、写说明文,最关键是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其次是安排好说明的(),还要注意运用好说明的()。

二、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1、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2、登楼凭栏远眺,八百里洞庭,百舸争流。

正如李白诗中写的:“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

”()3、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4、没有修剪得想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5、祠里有100多块碑,刻有从春秋到清代2500年间跟苏州市历史有关的5940幅人物画像。

()6、假山的造型和别致,看上去像各式各样的狮子。

它们有的张牙舞爪,像要吃人;有的歪倒在树旁,像经过搏斗后,累得一个劲地喘息;有的静卧着,像是在沉睡……()7、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8、把花纹图案设计杂窗橱上,中间留出较大的空间,使窗外的景物透入室内,看上去就像墙上挂了几幅生动活泼的图画一样。

()9、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10、风是因大气层吸收了太阳热能有,随区域性因素而产生不同的大气密度及高低气压所造成的空气流动的大自然现象。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附答案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诗词名句填写(9分)1.牧人驱犊返,。

2. ,平海夕漫漫。

3.崔颢的《黄鹤楼》中抒发诗人浓浓乡愁的诗句是,。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绘洞庭湖浩瀚、壮阔景象的对偶句是,。

5. 唐朝大书法家、诗人颜真卿的《劝学》中的佳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蕴深刻,发人深省。

汉乐府《长歌行》中“,”含有与之相同的人生哲理。

6.读书破万卷,。

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能有效的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7分)7、请把下面语句工整规范地书写在其下的田字格中。

(3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8.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鳌.头(áo)唏.嘘(xī)刹.那(shà)焦灼.(zhuǒ)B.霹.雳(pī)地窖.(gào)丘壑.(hâ)伧.俗(cāng)C.颓.唐(tui)诘.问(jí)轩榭.(xuān)尴尬.(gà)D.荒谬.(miù)匀称.(chân)疏.懒(shū)瓦砾.(lì)9.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劫掠狼籍惶恐因地治宜B. 疮疤杀戮休憩长途跋涉C. 悠闲寂莫渴募穷困潦倒D. 烦燥签赏簌簌巧妙绝纶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最近发生在伊朗的自杀事件,造成了重大伤亡,现场尸体横陈,惨不忍睹,令人叹为..观止..。

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1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说明文阅读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说明文阅读练习

【说明文阅读】 第1题 漫谈信息 近年来,一些国家把今天的社会称为 信息化社会”把高度信息化作为向 未来进军的目标。 那么,什么是 信息”呢? ①所谓 信息”就是对收信人(人、生物或 机器)来说,是一种希望得到的、具有某种意义的表示形式。这里所说的 某 种意义”指的是能为收信者所感觉到、理解到的东西(信号或符号),反之, 收信者所无法感觉和理解的,就不叫信息。 鸟语,是鸟类所能感知和理解的,因此,可以说是鸟类的信息;蝶舞,也 是蝶类的一捉信息。但对人类来说,由于它们都不能被理解,因而也就不认为 它们是信息了。又如,来自宇宙其它星体的电波,目前还没有收信机能接收它, 即使有办法接收,收信者也无法理解,因此严格地说,它仍然不能作为人类的 信息” 对于人类来说,由于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一些昔日不认为是信息的东西, 今天也可能成了信息。.例如.公元前在巴比伦和阿西利J亚等地广泛使用的楔形 文字,.过去由于没有人能理解它,..所以它对我们来说不是信息。.现在由于许多 语言学家的努力,.已经可经阅读和理解这种楔形文字了,.于是它也就开始具备 作为信息的条件。. 如果将信息与人类接受信息的五官相对应,..可以把信息分为听觉信息、.视 觉信息、.味觉信息、.嗅觉信息和触觉信息等。.②讲话和音乐之类属于听觉信息;. 图片、•文字、•照片、•景物等属于视觉信息。.在这五类信息中,视觉信息所占的 比重最大。.这也就是图像通信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而异军突起的原因。. ③ 信息在人类(生物)•的生存上,具有和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都 是人类(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在人类社会漫漫的历史长河,.人类的信息活动 经历了五次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获得,第二次是文字的创造,第三次是印刷 术的发明,.第四次是以莫尔斯电报.(1844年).为起点的电信技术的开拓,.而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为特点的第五次信 息革命阶 段。 在现代社会里,信息的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已经超过物质生 产、.加工和流通 所产生的价值;.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所谓的 .信息爆炸”犬态。 因此.信息社会:这个名词也应运而生。.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属于 (填类型)说明文,运用的说明顺序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本文是依次从 __________________ 方面说明信息”的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说明文阅读练习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说明文阅读练习

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上.清.晰.的.显.示.出.,.这.条.铁.路.一.些.
地.段.处.于.地.层.的.断.裂.带.上.,.于.是.铁.路.部.门. 立.即.采.取.了.加.固.
地.层.的.措.施.,.才.从.根.本.上.减.少.了.山.体.滑.坡.时.事.故.的.发.生.。.
鸟语,是鸟类所能感知和理解的,因此,可以说是鸟类 的信息;蝶舞,也是蝶类的一捉信息。但对人类来说,由 于它们都不能被理解,因而也就不认为它们是信息了。又 如,来自宇宙其它星体的电波,目前还没有收信机能接收 它,即使有办法接收,收信者也无法理解,因此严格地说, 它仍然不能作为人类的“信息”。
对于人类来说,由于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 一些昔日不认 为是信息的东西,今天也可能.成.了.信.息.。.例.如.,.公.元.前.在.. 巴.比.伦.和.阿.西.利.亚.等.地.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过.去.由.于.没. 有.人.能.理.解.它.,.所.以.它.对.我.们.来.说.不.是.信.息.。.现.在.由.于.许. 多.语.言.学.家.的.努.力.,.已.经.可.经.阅.读.和.理.解.这.种.楔.形.文.字.了., . 于.是.它.也.就.开.始.具.备.作.为.信.息.的.条.件.。.
这.个.名.词.也.应.运.而.生.。.
⒈.本.文.属.于.
(
.填.类.型.).说.明.文.,.运.用.
的.说.明.顺.序.是.
。.
⒉.本.文.是.依.次.从.
方.面.说.明.“.信.息.”..的。.
A...本.质. 概.念. 价.值. 类.别.
B.
..概.
念. 特.征. 变.革.
价.值.
C...概.念. 类.别. 变.革. 价.值.

(完整版)八年级的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docx

(完整版)八年级的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docx

(一)有趣的彗星世界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

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

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 3000 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 年。

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分。

一般彗尾巴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的大尾巴了。

它在茫茫太空,宛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路。

人类自发现彗星轨道以来,发现临近地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尔科克彗星,它在 1983 年 5 月11 日,距地球只有 500 万公里,可说与地球“擦肩而过”了。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现1600 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

纷繁有趣的彗星世界,使人们遐想万千。

彗星究竟诞生何处,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探索的课题。

近年,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

“摇篮”呈环状,内环位于天王星轨道之外,外环则超出了冥王星轨道。

这个“摇篮”中约有 2 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 10—500 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复杂的引力作用,“婴儿” 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

“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力,朝着太阳方向飞去。

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为它美丽的大尾巴。

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现彗星能释放X 射线。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示,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 X 射线的起因。

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谜。

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

据报道,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1.文中第一段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喻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三段文字中“假设”的内容,与第二段中哪一句话相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三段文字中“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下定义的方法说说什么是“彗星” 。

八年级上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杂的引力作用,“婴儿”一旦被什么外来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八年级语文说明文课外阅读训练更上一层楼。

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

“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力,朝着太阳②这首诗描述了两个光学方面的重要(一)现象:第一,太阳光是白色的;第二,站得方向飞去。

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高才能看得远。

当然一千多年前的人是无法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一)有趣的彗星世界对这两个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但是随着科为它美丽的大尾巴。

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光的认识逐步深化,X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现彗星能释放这两个现象也就容易理解了。

帚星。

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射线。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行周期也长短不一。

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示,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③太阳光为何是白色的?原来光是波动的一种形式,不同的色光对应有不同的波3000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射线的起因。

释放X行周期为长,太阳光大约含有76却只有年。

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300纳米到900纳米的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波,波长由短到长,依次按紫、蓝、青、绿、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分。

一般彗尾巴只有几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黄、橙、红的次序排列,各种颜色的光混到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洋形成之谜。

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一起,所以阳光呈白色。

可谓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的大尾巴了。

它在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

据报道,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茫茫太空,宛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④为什么站得高看得远呢?原来光是按直线传播的,地球表面是个球面,由观察路。

人类自发现彗星轨道以来,发现临近地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点对球面做条切线,切线下面所对应的弧长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待,并期盼佳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说明文阅读练习-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

【说明文阅读】 第1题 漫谈信息 近年来,一些国家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化社会”,把高度信息化作为向未来进军的目标。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 ①所谓“信息”,就是对收信人(人 、生物或机器)来说,是一种希望得到的、具有某种意义的表示形式。这里所说的“某种意义”,指的是能为收信者所感觉到、理解到的东西(信号或符号),反之,收信者所无法感觉和理解的,就不叫信息。

鸟语,是鸟类所能感知和理解的,因此,可以说是鸟类的信息;蝶舞,也是蝶类的一捉信息。但对人类来说,由于它们都不能被理解,因而也就不认为它们是信息了。又如,来自宇宙其它星体的电波,目前还没有收信机能接收它,即使有办法接收,收信者也无法理解,因此严格地说,它仍然不能作为人类的“信息”。

对于人类来说,由于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一些昔日不认为是信息的东西,今天也可能成了信息。例如,公元前在巴比伦和阿西利亚等地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过去由于没有人能理解它,所以它对我们来说不是信息。现在由于许多语言学家的努力,已经可经阅读和理解这种楔形文字了,于是它也就开始具备作为信息的条件。

如果将信息与人类接受信息的五官相对应,可以把信息分为听觉信息、视觉信息、味觉信息、嗅觉信息和触觉信息等。②讲话和音乐之类属于听觉信息;图片、文字、照片、景物等属于视觉信息。在这五类信息中,视觉信息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也就是图像通信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而异军突起的原因。

③信息在人类(生物)的生存上,具有和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都是人类(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在人类社会漫漫的历史长河,人类的信息活动经历了五次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获得,第二次是文字的创造,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是以莫尔斯电报(1844年)为起点的电信技术的开拓,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为特点的第五次信息革命阶段。

在现代社会里,信息的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已经超过物质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所谓的“信息爆炸”状态。因此“信息社会”这个名词也应运而生。 ⒈本文属于 (填类型)说明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⒈本文是依次从 方面说明“信息”的。

A.本质 概念 价值 类别 B.概念 特征 变革 价值

C.概念 类别 变革 价值 D.特征 概念 类别 价值

⒈指出文中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 ② ③

⒈判断下面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本文开头从概述现象入手,引出所要说明的对象。 ( )

②第三段的三句话都是具体说明上段最后一句话。 ( )

③第四段中加点词“可能”不能删掉,否则,就不符合实际了,表达不准确。( )

④最后一段中加着重号的两个词“生产”、“加工”可以互相位置,因为它们是并列的关系 ( )

关键提示 以上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区分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的能力。区分它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内容上,事物性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是具体的实物,以说明其形状、构造、功用等为主;而事理性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抽象的事理,以说明事物内在的成因、原理、发展规律等为主。形式上,事物性说明文一般采用总分式之类的结构,而事理性说明文一般采用层进式结构。事理性说明文还常运用一些设问句,既引出话题,又作为一段或全文围绕的中心。

解题思路 第1题,识别类型,可从说明对象的属类和说明的内容来加以识别。识别说明顺序,可以运用排除法:非时非空即逻辑。

解答第2题,要仔细阅读全文,尤其要弄清楚第二、三、四段都是围绕概念,即“什么是信息”说明的。第三、四段举例说明“信息”必须具备的本质特征——具有某种意义。弄清了这些,答案就不会选错了。

第3题,识别①,要注意它揭示的是“信息”这一概念的全部本质特征,而不是部分本质特征。前都属于下定义,后者属于作诠释。识别②,要注意它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上,它把同类归在一起;形式上,它用了分号。识别③,要注意“和”是介词,而不是连词,“和……同等”是作比较的结果。

第4题,解答①,要把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1句话联系起来,答案就清楚了。解答②,可参考第2题的思路解说。解答③,可运用比较法,看删后是否符合实际。解答④,要弄清“加工”的含义比“生产”更进了一层,这里是指对原信息加以筛选、提炼,使之达到更完美的标准。因些,两个词如果对调 ,就不符合逻辑了。

第2题 遥感卫星 ①信息技术革命,是传送信息技术的更新,是获取信息手段的突破。获取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些深层次关键信息是至关重要的。a遥感卫星就是人类获取重要信息的重要工具。它远在太空就可以看清人们在地面察觉不到地质断层,代替人们勘察无人区内的情况,发现地下的石油、古迹。

②我国宝成铁路自建成以来,长期被滑坡、塌方灾害困扰。长期以来,铁道专家一直找不出内在原因,只能年复一年的在灾害与维修的怪圈中折腾。然而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上清晰的显示出,这条铁路一些地段处于地层的断裂带上,于是铁路部门立即采取了加固地层的措施,才从根本上减少了山体滑坡时事故的发生。

③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国土普查,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另一重要途径。b例如,我国对于青藏高原等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恶劣之地进行普查,遥感卫星提供的一幅照片的覆盖面积是航空照片的140倍,只需1人用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解译判读工作;如用飞机航拍,则需30人用几个月时间;如用人工则需几年。

④我国石油地质队员在对柴达木盆地“伊克雅乌汝”油气构造进行调查时,26人苦战4个月,才测出568个点,以此绘制出五万分之一的地质图;而卫星仅用一张照片就把情况看清,还发现了地面测量中无法发现的断层构造。

⑤我国考古工作者还利用遥感卫星图片,发现了一批古代遗迹。比如内蒙古昭乌达盟附近的一座被黄沙深埋的古城,在遥感卫星照片上被发现,并确认是元朝忽必烈为其女儿鲁国大长公主兴建的应昌古城。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对本文结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a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下定义 B、作诠释)

②b句除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外,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何具体作用?

3、第四段画浪线句子所说明的对象的特征之一是 4、理解第二段中加点词 :

①“一直”不能删掉,这是因为

②“才”的用法是 。 A、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B、表示对比之下数量少

C、表示事情发生得晚 D、表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然后怎样

关键提示 以上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整体感知说明文内容的能力。整体感知说明文内容,指的就是能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把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理清结构和理解文意,等等。“能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这是《教纲》提出的要求,据此,中考对说明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格外看重,我们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解题思路 解答第1题,先要整体把握文意,明确第一段末句的几点意思对下文的作用,据此就能一举两得,揭开“顺序”和“结构”之谜。

第2题,解答①要弄清下定义和作诠释的根本区别,用换位法(主语与连同定语在内的宾语互换位置)加以鉴别,换后意思不变的是下定义,换后意思发生逻辑错误了,就是作诠释。解答②,目光要在“航空照片”、“飞机航拍”和“人工”上聚焦,并揣摩作者的用意,就不难看出意在用它们跟遥感卫星的工作效率用比较,以突出遥感卫星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解答第3题,只要扣住“仅”和“还”这两个副词,答案就会撩开面纱。 第4题,解答①要看到“一直”是与“长期以来”相照应的,便可揣摩出它对查找“内在原因”的难度之大起了强调作用。解答②,要联系上文理解,会很快排除A和B,却可能会在C和D中犹豫不决,但只要联系“长期以来”和“一直找不出”去揣摩,你就会觉得选C才是准确的。

第3题 永恒办公室 ①或许再过个十年、十五年,你工作的办公室不必禁锢在闹市深处狭窄的房间内了,你将自由地在任何地方工作。那时人类已进入“永恒办公室”时代 ,24小时内,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得到赖以工作的信息。“你就是你办公室”,这句在今天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口号将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②到那时,你佩戴的电子袖口将21世纪移动式办公室最关键的部分,嵌在4厘米宽袖口镶边内,它就是一个位置传感器,借助它导航网可始终跟踪着你。传感器不断从导航卫星上读出有关你的资料,不断修正你所在位置和各方面信息情况。

③你的电话和电话号码簿也在手腕上,这种蜂房式电话机是声控 的,声控使微型化成为可能,电话机简直就是一只装在袖口上的溥片扬声器。①需要电话号码吗?告诉电话簿为你查找。袖口电话机为你拨通电话,完成译码,按你当时所在位置接通最近线路---电话费也就是最便宜。②

④借助于导航网络,文字先转送到你所在地区,然后再传递给你,最后贮存在袖口里的永久储存器中,“播放文电”能发出一系列数字化的声音:提醒你客人到来的时间,向你提供信息或让你回电话。

⑤电子太阳镜不仅能为眼睛遮蔽阳光,还能显示来自刚开启的袖珍个人计算机的文字、数字和图像。袖珍个人计算机差不多有掌心大小,厚度不及两张信用卡。推开后呈现出一个黑色屏面,屏面一侧排列着6个符号按键,可展现多种图像,每一种图像代表一种文件。如按下其中一个符号,会出现一张信纸,当你口述时,文字便在信纸上形成。按下另一个符号,信纸的内容即储存在记忆系统中。当你咯嗒一声关上个人计算机,电话机会接通微波通信网,把信以电波形式送往目的地。

⑥你可在任何地方工作,因为通信网遍布整个世界。信息服务、电信传递、蜂房式电话以光速把你与办公室联系起来。

⒈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 ①第一段中加点的短语:“永恒办公室”指的是□□□□□□□□□□□□□□□□□□□□□□□□(所填字数 不超过所限格数。下同)。

②第二段中加点词“那时”指的是□□□□□□□□□□□□。 ③第二段中加点的短语“最关键的部分”指的是□□□□□。 ⒈“声音信使首先到达你的手腕”,这句话应该放入文中,归恰当的位置应该是 。

A.第二段结尾 B.第三段开头 C.第四段开头 D.第五段结尾 ⒈第四段是按什么说明顺序说明的?确认这种说明顺序的依据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