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论文 银杏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制备及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大学论文 银杏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制备及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银杏活性成分的药理功能和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姓名:白班级:17(3)学号:17243227摘要:银杏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在我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用途极为广泛。

银杏活性成分提取物及其制剂是近代植物药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

文章综述了银杏活性成分在抗炎、抗菌、抗毒性,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调节血糖和血脂,改善肝功能,抗衰老、免疫调节、抗肿瘤,改善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药理功能,并简述了其主要活性成分银杏黄酮类、银杏萜类、多糖类、蛋白质类等现有的提取工艺,最后对银杏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银杏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银杏形态特征药理功能提取工艺主要成分展望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

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

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

银杏最重要的提取物是银杏内酯与黄酮醇。

银杏内酯具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黄酮醇则能扩张血管、消除自由基、防止动脉硬化等。

除此之外,银杏提取物还能消除人体自由基、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防止老年斑、护肤、美容、光泽皮肤等。

银杏的药理作用:对血小板聚集和止血作用;对心肌功能及心肌梗塞的作用;对血管的作用;对大脑的保护作用;对耳、眼的作用;抗炎作用;抗过敏作用;抗休克作用;抗肿瘤作用;抗污染侵害物质的作用;对生殖系统的作用;对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保护作用;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泌尿系统的作用。

银杏提取物中含有的生物活性成份,主要成份包括黄酮类、银杏多糖、银杏内酯,而且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活性成份在机体内的功用越来越明了。

经临床医学证明,银杏叶提取液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血管功能,清除体内超氧离子,预防肿瘤的发生,升高磷脂,降低高血压等作用[1]。

以下综述了银杏活性成分的药理功能及其提取工艺,以期为银杏提取物的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银杏叶总黄酮的研究进展

银杏叶总黄酮的研究进展

银杏叶总黄酮的研究进展
张晓丹;马灵芝;邵碧霞
【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杂志》
【年(卷),期】2006(11)5
【摘要】银杏作为药用植物使用已久,其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类作用广泛、不良反应较少的天然药物来源.银杏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与银杏内酯,它们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作用.近年来银杏叶制剂的研究进展较快,其中片剂、胶囊剂、冲剂、口服液、气雾剂以及注射液等,并有多种银杏叶的复方制剂,其中银杏叶总黄酮的药理作用价值,推动了国内外学者对它的深入研究.本文综述近年来在国内外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采收条件、提取工艺、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页数】3页(P385-387)
【作者】张晓丹;马灵芝;邵碧霞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R972
【相关文献】
1.银杏叶总黄酮和银杏内酯对心脑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章红燕;侯桂兰;何福根
2.银杏叶总黄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肖海龙;高尔;胡晓丽
3.银杏叶总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J], 罗泰然
4.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J], 廉慧杰;田静;木卡旦斯·依明;田国政
5.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J], 樊志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银杏叶片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

银杏叶片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

银杏叶片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银杏叶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其中,银杏叶中的总黄酮醇苷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对于评价银杏叶的质量和药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验原理总黄酮醇苷是一类多酚化合物,可以被还原成黄色产物。

在碱性条件下,总黄酮醇苷与钾醇溶液反应,生成黄色产物,其吸光度与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成正比。

因此,可以通过比色法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取适量银杏叶样品,粉碎成细粉,并过筛备用。

2. 提取取适量银杏叶粉末,加入80%的乙醇,浸泡24小时。

然后,将混合物过滤,并将滤液收集。

重复以上步骤2次,将收集到的滤液混合。

3. 蒸发将混合滤液在水浴中蒸发至干燥,得到银杏叶提取物。

4. 溶解将银杏叶提取物用甲醇溶解,并经过滤。

5. 反应取适量银杏叶提取物溶液,加入2%的钾醇溶液和3%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

然后,将混合液在60℃水浴中反应30分钟。

6. 比色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用甲醇稀释至适当浓度。

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得到总黄酮醇苷的含量。

三、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测定了不同银杏叶样品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

结果显示,样品A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为20.3mg/g,样品B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为18.7mg/g,样品C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为19.8mg/g。

四、实验分析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银杏叶样品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有所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银杏叶的生长环境、生长年限、收获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评价银杏叶的质量和药效时,需要对其总黄酮醇苷含量进行测定。

本实验采用的是比色法测定总黄酮醇苷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以用于大规模的样品检测。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总黄酮醇苷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因此需要对不同种类的总黄酮醇苷进行分析和测定。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正交设计研究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正交设计研究

摘 要 : 了 筛选 银 杏 叶 总 黄 酮提 取 最佳 工 艺 , 验 运 用 正 交 设 计 法 , 察 了溶 剂 浓 度 、 液 比 、 取 次数 和提 取 时 间 为 试 考 料 提 4个 因素 对 银 杏 叶总 黄 酮 提 取 工 艺 的 影 响 , 用 紫外 吸 收 法 测 定银 杏 叶 总黄 酮 的含 量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丁 标 准 品 在 并 芦
银 杏 叶 为 银 杏 科 植 物 银 杏 的 叶 片 , 要 化 学 成 主 分 为黄酮 类 、 类 , 中 总黄 酮 含 量 最 高 l ] 萜 其 l 。天 】
热 恒温 鼓风 干燥箱 。
然来 源 的生物 黄 酮分 子 量 小 , 被人 体 迅 速 吸收 , 能
能通 过血 脑屏 障 , 入脂 肪 组 织 , 而体 现 消 除疲 进 进
Tr adii n to alChi e eM e c n Tai an Sh xi0 00 n s di i e, yu an 3 01, Chi a) n Ab ta t To o i ie t x r ton oft t lfa an d fom e v fgi go b l a ,w e u e h ou a t s i . t s r c : ptm z he e tac i o a lv oi r la eso nk iob l s d t e f r f cor ,.e he c nc n r ton ofe ha ol, v um eofs ve t n o e tai t n ol ol n , um b r o xta ton a e r c i i e T h fe toft o a t s e fe r c i nd xta ton tm . e e fc he f ur fc or on t e c nc ntato ft t lfa a oi n la so nk iob li x m ie y orh on ld sg a d u ta oets e — h o e r in o o a l v n d i e ve fgi go b l a se a n d b t og a e in n lr vil p c toph o e rct c r ot m ti e hniue The r s ti c td t tt i arr l ton h p ofr i a pl a oo ( 一 0. 2 q . e ul ndia e ha helne e a i s i utn s m e w sg d r 99 0) i he nt r nge o h .0 ~ 0. g ・m L~ .6 e h o ,1 :8, i e 1 s t e b s xtaci n m e ho a ft e 0 5 3m O t an 1 2 tm s, h i h e te r to t d. Them ehod i i — t ssm p e,a c r t n e ibl. i c u a e a d r la e Ke r : a s ofgnkg iob l Tot lv oi Or h on ld sgn; U lr volts e toph om e rcm e ho y wo ds Le ve i o bl a; alfa an d; t og a e i t a i e p c r ot t i t d

溶剂提取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溶剂提取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收 稿 日期 :0 8 0 — 5 2 0 — 5 0 作 者 简 介 : 桂 花 (9 4)女 , 苏扬 州人 , 授 , 士 生 导师 , 要 从 事 食 品 工 艺 学 、 品 安 全 与 食 品 分 析检 测 学研 究. 徐 15 一 , 江 教 硕 主 食
6 乙醇定 容 , 匀 即得 质量 浓 度 为 0 1mg mL的 O 摇 . / 芦丁标准母 液.
的雌激 素调 节作 用 , 善 妇 女 皮肤 , 强 美 容 效 果 , 改 增 并 尝试 用于 对糖 尿病 及 其 并 发 症 、 肾肝 疾病 和牙 周 炎 等疾病 的 预防 和治疗 中_ . 2 ]
银 杏叶 总黄 酮得 率 的影 响的基 础上 , 通过 正 交试验 确 定 了最佳 提取 工 艺. 剂提 取 法提 取 银 杏叶 总黄 酮 的 最佳 工 艺 为 : 溶 料
液 质量 浓度 为 1 4 加 入体 积分 数 为 7 的 乙醇 , 7 g: 0 , mI 5 于 O℃下提 取 4h 此 时 总黄 酮得 率最 高 , 1 0 4 , 为 . 8 %.
性 的功能. 有资料 显示 , 日本 目前 正在 研究 通过 黄酮
备 有 限公 司.
1 3 方 法 .
1 3 1 总黄酮 质量 分 数 的 测 定 方 法 采 用 硝 酸钠 . .
和硝 酸铝 络合 法一 引. 1 3 2 芦丁标 准母 液的 配制 准确称取 干燥 至恒质 .. 量 的芦丁标准 品 o 0 5 , . 0 用体 积 分数 为 6 的 乙醇 g 0 溶解 , 完 全 转 入 5 并 OmL容 量 瓶 中, 体 积 分 数 为 用
1 3 3 标 准 曲线 的绘 制 分别 吸取 1 3 2方 法配制 . . ..
的芦丁标 准母 液 (. / ) . ,. ,. , . ,. O1 mg mL 0 0 1 0 2 0 3 0 4 0

银杏叶提取黄酮及分离纯化

银杏叶提取黄酮及分离纯化

银杏叶提取黄酮及分离纯化组员:李佳辉、黄埔、赵超武一、实验目的1.掌握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并对银杏中的黄酮进行提取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以及相关溶液的配置3.学会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二、实验原理⑴关于黄酮:银杏中最具药用价值的成分,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并且抗衰老、调节内分泌,还具有抗炎、抗真菌的作用;⑵实验需设置空白参比液,由文献资料可知芦丁标准液的最大波长大概为510nm;⑶本实验采用硝酸铝(氯化铝)法测定银杏叶总黄酮的质量浓度,因为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与铝盐发生络合显色反应。

其主要原理为:在中性或弱碱性及亚硝酸钠存在的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盐发生螯合反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显橙红色,在510nm(左右)处有吸收峰,且符合定量分析的朗伯—比尔定律(即A=kbc)一般与芦丁标准溶液比较定量。

先用亚硝酸钠还原黄酮类化合物,再加铝盐络合,最后加氢氧化钠溶液使黄酮类化合物开环,生成2-羟基查尔酮而显色。

显色原理发生在黄酮醇类邻位无取代的邻二酚羟基部位,不具有邻位无取代的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成分加入上述试剂时是不显色的。

(如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就不发生该显色反应)目前银杏叶黄酮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法)、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提取法(HSCCC)微波提取法、超色波提取法、酶提取法、分子烙印技术。

因溶剂提取法操作简单,所需试剂廉价易得,故通常使用此法来进行大规模生产。

其工艺流程如下:银杏叶—→粉碎—→NaOH-60%乙醇回流提取—→离心—→过滤—→滤液收集—→二次醇提—→合并两次滤液—→树脂吸附—→脱吸—→浓缩—→干燥—→提取物由于银杏叶黄酮中的类黄酮主要为芦丁,故用芦丁为对照物绘制标准曲线,并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三.实验材料及器材1.材料酸银杏叶、芦丁、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95%乙醇、磷酸氢二钠、磷二氢钠、D101大孔吸附树脂、盐酸2.相关溶液的配制和树脂预处理0.20mg/mL芦丁标准溶液(500mL)、5%NaNO2(500mL)、10%AI(NO3)3(500mL)、1mol/LNaOH 、0.4mol/LNaOH(500mL)、0.4mol /L HCl(500mL)、30%乙醇(500mL)30%乙醇(1)D101树脂预处理(500g):商品树脂均残留惰性溶剂,故使用前根据应用需要,必须进行不同深度的预处理,在提取器内,加入高于树脂层10-20厘米的乙醇浸泡3—4小时,然后放净洗涤液,为一次提取过程。

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1

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1

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的苷元一般难溶于或不溶于水,可按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溶液中。

银杏黄酮苷元与糖结合成苷后,水溶性相应增大,一般可溶于热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能中,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

银杏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羟基而显弱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等。

根据活性成分的特性,本实验中主要采用了简单易行、比较常用的有机溶剂提取法来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

由于回流提取法是利用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进行加热提取,并采用冷却装置使溶剂连续回流,使植物有效成分能充分提出,且此法简单易行,溶剂用量少,提取较完全,故本实验中采用了回流提取法。

通过查找相关文献知银杏绿叶中总黄酮含量约为1.19%,银杏黄叶的总黄酮含量约为0.83%,所以采用绿叶作为原料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提高总黄酮的产量。

在60℃时碱性去离子水的提取率为46.2%,纯乙醇的提取率为73.41%,乙醇水溶液的提取率介于两者之间,考虑成本,使用乙醇水溶液作为浸取剂更为合适。

且在70%的乙醇水溶液,浸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4h的提取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87.54%。

试剂与仪器试剂:芸香叶苷标准品(纯度≥95%),银杏叶,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粉碎机,烘箱,分析天平,恒温水浴锅,搅拌器,搅拌叶,升降架,冷凝管,温度计(量程100℃),真空泵,三口烧瓶(100ml)容量瓶(10ml、50ml)。

具体步骤1、银杏黄酮的提取将银杏叶干燥,粉碎,筛分,精确称量20目的银杏叶样品10g。

(1)将其和35mL70%乙醇水溶液加入到100mL带搅拌、冷凝管和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进行回流提取,在50℃搅拌提取2h。

(2)将粗提液过滤、抽滤,再用70%乙醇定容至50mL。

(3)定容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

银杏叶黄酮提取工艺

银杏叶黄酮提取工艺

银杏叶黄酮提取工艺银杏叶黄酮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因此,研究银杏叶黄酮的提取工艺对于开发和利用银杏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银杏叶黄酮提取的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

1. 银杏叶的采集和处理银杏叶的采集通常在秋季进行,选取成熟的银杏叶进行采集,并尽快进行初步处理。

采集后的银杏叶需要进行清洗、晾干等处理,以保证叶片的质量和干燥度。

2. 银杏叶的粉碎经过初步处理的银杏叶需要进行粉碎,通常采用机械破碎或者超声波破碎等方法。

粉碎后的银杏叶可以增加提取效率,并便于后续的提取工艺。

3. 银杏叶黄酮的提取银杏叶黄酮的提取通常采用溶剂提取法。

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甲醇等。

提取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次提取,以提高提取率。

提取时间、温度、溶剂比例等因素也会对提取效果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4. 提取液的浓缩和纯化提取得到的液体需要进行浓缩和纯化。

常用的方法有真空浓缩、冷冻浓缩等。

浓缩后的提取液可以进行纯化,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萃取、分离、结晶等。

通过浓缩和纯化,可以得到相对纯净的银杏叶黄酮。

5. 银杏叶黄酮的检测和分析提取得到的银杏叶黄酮需要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确定其含量和质量。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等。

通过检测和分析,可以评估提取工艺的效果,并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

6. 银杏叶黄酮的应用银杏叶黄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银杏叶黄酮可以用于制备抗氧化剂、抗炎剂、抗肿瘤药物等。

同时,银杏叶黄酮还可以用于制备美容产品、保健品等。

银杏叶黄酮的提取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银杏叶黄酮的提取效率和质量,为其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提取工艺,以满足不同领域对银杏叶黄酮的需求,并推动其在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渣 风干 , 备用 。 1 . 2 . 2 标准 曲线 的绘 制 准 确称 取 1 0 mg槲 皮素 对照 品 , 配制 成 0 . 1 mg・
著 的疗 效且 没 有 明显 的副 作 用[ 2 ] 。此 后 , 其 它 国家 相
继 致力 于银 杏制 品 的 开发 。现 代科 学 研 究 证 明 , 银 杏 叶含 有 2 0 0多种 药用 成 分 , 其 中黄 酮 和 萜 内 酯 是银 杏 叶 中两 类重 要 的生理 活性 物质 , 具有 捕 获 自由基 , 抑制
亿 学 与 佳 物 Z程 2 0 1 4 , V o 1 . 3 1 N o . 0 3
Ch emi s t r y & Bi o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5 4 2 5 . 2 0 1 4 . 0 3 . 0 0 9
匀, 静置 5 ~1 0 mi n后 测定 吸光 度 , 平行 测 定 3次 , 以
吸光度 ( A) 为 横 坐标 、 槲皮素质量浓度( c ) 为纵 坐 标 , 绘 制标 准 曲线 [ 6 ] 。
1 . 2 . 3 总黄 酮含 量 的测 定
银 杏 叶中 总黄酮 类 活性 成分 的测定 采 用 Na NO z — A1 ( NO ) 。 一 Na OH 络 合一 分 光 光 度 法 。取 0 . 5 mL样 品于 2 5 mL容 量瓶 中 , 分别加 入0 . 5 mL 5 9 , 6 亚硝 酸钠
血 小板 活化 因子 , 预 防 和 治疗 心 、 脑血 管疾 病 、 老 年 痴
mL 的槲 皮 素标 准 溶 液 作 为对 照溶 液 。精 密量 取 对
照 溶液 0 . 5 mI 1 . 0 mL 、 1 . 5 mL、 2 . 0 mL、 2 . 5 mL 、
呆, 扩 张血 管 、 降低 血脂 、 抗 衰老 等药 理作 用 [ 3 ] 。进 一 步研究 表 明 , 银杏 叶提 取物 还具 有较 强 的抗肿 瘤 、 抗寄 生生 物 、 抗 病毒 活性 J 。 近年来 , 银杏 叶 制剂 与 银 杏 叶粗 提 取 物 越来 越 多
地用 于保健 食 品及饮 品 。作者 用 乙醇 回流法 提取 银杏 叶总 黄酮 , 考察料 液 比( g; mL, 下同) 、 乙醇 体积分 数 、 提取 时间 、 提取 温度 等 因素 对 银 杏 叶总 黄 酮 提 取率 的
影响, 通 过正交 实验优 化 了银 杏 叶总黄 酮提 取工 艺 , 并 进一 步研究 了微 波辅 助对 银杏 叶 总黄酮 提取 的影 响 。

步运 用微 波辅 助提 取 银 杏 叶 总 黄 酮 , 发现在微 波功率为 6 4 0 W 时, 采 用 间歇 式 提 取 , 提 取 时 间为 1 5 ×1 0 S , 总 黄 酮提 取
率 达到 0 . 9 1 。 接 近传统方法提取 3 h的 提 取 率 。
关键词 : 银杏; 总黄 酮; 回流法 ; 微波辅助 ; 间歇 式提 取 中 图分 类 号 : TQ 4 6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5 4 2 5 ( 2 0 1 4 ) 0 3 —0 0 3 1 —0 4
回流 法 提取 银 杏 叶 总黄 酮 的研 究
李新舟 。 张 怀宇 , 许 友玲
( 福 建 师范 大 学闽南科 技 学院 生命 科 学与化 学 系 , 福建 泉州 3 6 2 3 3 2 )
摘 要: 研 究 了 乙醇 回 流 法 提 取 银 杏 叶 总 黄 酮 的 工 艺条 件 。通 过 单 因素 实验 考 察料 液 比 、 乙 醇体 积 分 数 、 提 取时 间、
提 取 温度 对 银 杏 叶 总黄 酮提 取 率 的 影 响 , 通 过 正 交 实验 确 定 优 化 的 提 取 工 艺 条 件 为 : 料 液 比 1: 4 5 ( g:mL ) 、 乙 醇体 积
分数 5 O %、 提 取时间 2 . 0 h 、 提 取温度 7 O℃, 在此条件下 ,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为 0 . 9 1 8 。 以优 化 的 工 艺条 件 为基 础 进
溶液, 摇匀 , 放置 5 mi n后 加 0 . 5 mL 1 0 硝 酸 铝 溶
1 实 验城 。
液, 摇匀, 放置 6 mi n后 加 1 O mL 4 氢 氧化钠 溶 液 , 用 3 O 9 , 6 乙醇定 容 至 刻 度 , 摇 匀, 放置 5 ~1 0 mi n后 于 5 1 0 n m 波长 处 测 定 吸 光度 , 平 行 测 定 3次 , 按 下 式计
3 . 0 mL 分别 置 于 5 O mL容 量 瓶 中, 加3 0 9 / 6 乙醇 至 1 0 mL, 加0 . 5 mL 5 9 / 6 亚硝酸钠溶液, 摇匀 , 静置 5 mi n 后加 0 . 5 mL l O 硝 酸铝 溶液 , 摇匀 , 静置 6 mi n后 加 1 O mL 4 9 , 5 氢氧 化钠 溶液 , 用3 O 乙醇定 容至 刻度 , 摇
1 . 2 方 法
1 . 2 . 1 银 杏 叶粉 末 的制备 将银 杏 叶清洗 干净 后 于 7 O℃烘干 5 ~6 h , 然后 用
高速 多功 能粉 碎机 粉碎 , 过4 O目筛 。取适量 的银杏 叶 粉末 用 石油 醚于 5 O℃ 回流提取 , 去脂 除杂 , 过滤 , 将 滤
银杏体 内含有许 多生物 活性物 质 , 可 以抵御 昆虫 、 细 菌和真菌的侵入 , 银 杏 叶在 中国作为 传统 的 中草 药 已经 有几千年 的历史 , 受到 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j 。
早在 2 O世 纪 6 O年代 初 , 干银 杏 叶 的丙 酮一 水( 6 0 : 4 0 ) 提取 物被用 于治 疗脑 部供 血不 足 , 取得 了非 常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