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状况极其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迄今已经60余年,60余年的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变化恰恰代表其时代标志的政治格局的完整变化过程,即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或两个体系的形成、发展、分化与瓦解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而发展的长期存在的殖民体系彻底垮台,在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人民获得解放,建立自己的国家,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经济方面,工业化已从西方发达国家向广大亚、非、拉地区转移,尽管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已取得很大进展。联合国的建立,世界性、地区性与跨国组织建立,经济与文化的交往,旅游事业的发展,都使世界各国及人民彼此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程度达到空前规模。进入21世纪,其前景是政治地理学家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阐述50年来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与特点,并探索未来的前景。

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定义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斗争形成的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地域结构及其表现形态。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不是亘古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有继承性。首先,世界政治格局有一个形成、发展和变革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格局要代替旧的格局。其次,新格局的产生是旧有格局中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的结果,旧的格局在冲击下不断调整,并产生新的特点,逐步向新的格局过渡,因而新旧格局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当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发展

2.1 两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1.1 美、苏由合作走向对峙

二战后,世界主要由两级主导。苏联在国内急待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要求获得德、日的战争赔款以及美国的支援与帮助。在其他地区则采取妥协,避免较大冲突,采取稳中守势。对于美国,不仅取得战争胜利,又取得世界领先的政治地位,在经济方面不但未受影响反而飞速发展,在世界上取得绝对优势,加上手中的原子弹,其一方面利用联合国来制止与削弱苏联影响,另一方面又采取壮大经济与军事势力,扩大自己势力范围,制造反苏气氛。其目的在于

借机扩大其势力范围,制造舆论以便对苏采取包围。由此,便开始形成两个集团的对峙。

2.1.2 美国集团

西欧是美国集团的重点。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欧洲”计划---“马歇尔计划”。一方面,欧洲经济在此计划下得到复苏。到1950 年,欧洲各国经济已恢复到战前水平。另一方面,美国亦想借机扩大该组织以便控制西欧。日本投降后,美国单独对日本实行占领,不容其他盟国插手。美国为其单独占领日本及控制日本局面的合法化与长期化,把日本拉入美国的集团,成为反对苏联、反对中国的基地。美国还积极在亚太其他地区建立各种条约与组织。这实际上亦反映了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的现实。

2.1.3 苏联集团

东欧方面,苏联认为东欧对其安全十分重要,应属于其势力范围,积极支持当地的共产党组织建立亲苏政权。不过,东欧情况不同政权建立途径亦有差异。内部个各国建立政权方面存在较大的矛盾。在东亚,由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有蒙古、朝鲜、越南与中国。中国在远东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本陆军,对远东与西太平洋反对日本法西斯的盟国战争起着重要作用。抗战胜利后,在共产党领导下,联合各民主党派,于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从50 年代开始,这个地区一直成为世界矛盾的焦点地区。

2.1.4 美、苏集团的冲突

战后,美、苏的矛盾发展有个过程。开始,苏联基本上是按雅尔塔协定所划定的范围行事。到1947 年以后,随着形势发展,美、苏矛盾开始全面展开,其在经济、政治、军事方面斗争加剧,双方组织活动日益明显。1947 年,中共已开始战略反攻,苏联对华政策亦发生变化。1951苏联与中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样,美、苏两大集团就东西两条战线上发生了正面的冲突。柏林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加剧了两大集团的矛盾。从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看,当地缘政治上两个敌对的集团一

但组织上形成同盟,军事上有了相当准备,矛盾的发展就会导致大规模的冲

突与战争。但是,二战后的美、苏两大集团已经形成,而军事力量和军事武

器都在全力发展,都为战争作了不同程度的准备。虽然引起热战与集团冲突,如冷战矛盾焦点(如柏林危机),热战的相当规模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

战争)和核武器的相互讹诈(如古巴危机)都只限于局部而未出现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的冲突与战争。这也可以说是二战后的地缘政治上的一个特点。

矛盾与冲突都发生在两翼的边缘。由于驱使人民去进行侵略战争并不容易,

而大规模的杀伤武器又使战争发动者难冒风险。所以,两个集团只在冷战与

局部热战中对峙。

2.2 两极体系的分化与瓦解

苏联与美国两大集团形成以后,在彼此对立中求得发展。但是,不仅集团间有各种矛盾和冲突,而各集团的内部由于各种利益也同样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甚至出现冲突,并导致公开的分裂。最后,由于内部矛盾无法解决,集团瓦解,从而战后形成的两极集团体系亦随之终结。

2.2.1 苏联集团的分化

苏联集团的分化分别出现在东、西两翼,即东欧与远东。在东欧,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继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在苏联集团的东翼,即远东地区,共有中国、蒙古、朝鲜和越南四国,其中中国与苏公开分裂。

2.2.2 美国集团的分化

美国集团也如苏联集团一样,出现分化。在西欧,与美国关系重要的是英、法、德三国。法国的独立政策,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正是美国集团的分化的体现。在日本,到70 年代,日本的经济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成为西方世界的第二大生产国。日、美关系从原来的“伙伴关系”转为“同盟关系”。对苏联关系,日本是加强对话,缓和局势。在美国集团内,随着军事、政治与经济形势的发展,美国的地位在下降,其控制能力亦有所减弱。

2. 3 美、苏矛盾的发展与苏联集团的解体

从60 年代初,苏联战略核武器在常规武器方面继续保持优势,大力发展远洋海军。因此,到70 年代,苏在以战略核武器为中心的综合战斗力上已与美国保持均势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争夺。此时的美国不但在战场上越陷越深,而且国内也发生经济困难,社会公众强烈不满。进入80 年代,形势发生变化,彼此的战略对策有明显变化。在苏联方面,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军事政策的严重影响。对美国来说经济在1982 年开始好转,美国开始执行强硬政策。到了80 年代的后半期,情况发生些变化。在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国内的形势与东欧的情况,使其从80 年代前半期的美、苏关系单纯对抗的战略,改为既对抗又对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