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疫苗进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层防疫专题课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和应用》

《高层防疫专题课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和应用》

将疫苗迅速分发给医疗机构, 以供人们接种,提高群体免疫 力。
预约接种
各国推出了在线预约接种系统, 方便民众获取疫苗。
疫苗接种计划与策略
1
大规模接种
2
快速建立大规模疫苗接种点,加快接
种进度,实现群体免疫。
3
优先接种
按照风险级别,制定优先接种计划, 保护医护人员和高风险群体。
宣传教育
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提高疫苗接 种意愿,确保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全球合作
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共同 应对病毒的挑战,建立起全 球疫苗研发和分发体系。
疫苗普及
提高全球民众的疫苗接种率, 实现冠状病毒的全面控制和 消灭。
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严格审批
所有疫苗都需要经过严格 的审批流程,确保其安全 性和有效性。
临床数据
大量临床数据证明了新型 冠状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全球监测
疫苗接种后,各国都有完 善的监测系统,对疫苗的 安全性进行实时跟踪。
全球疫苗分发和应用
分发中心
疫苗接种
全球各国建立了疫苗分发中心, 确保疫苗能够迅速到达各个地 区。
冠状病毒疫苗的挑战和风险
1 病毒变异
冠状病毒的变异可能导致疫 苗的效果减弱,需要及时调 整疫苗配方。
2 供给不足
全球疫苗供给可能无法满足 需求,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确保公平分配。
3 接种困难
一些偏远地区和发展中国家难以实施疫苗接种,需要寻找解决方案。 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高层防疫专题课件:新 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和 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重要性
目前的疫苗研发进展
全球合作
全球各国科学家和疫苗制造商 正在紧密合作,加快新型冠状 病毒疫苗的研发进程。

我国新城疫的防控实践和基因VII型新城疫疫苗的研发 ppt课件

我国新城疫的防控实践和基因VII型新城疫疫苗的研发 ppt课件

为了保护不发生死亡也不出现包括产 蛋下降在内的临床症状,自1980年代 以来,我国的规模化的鸡场就采用的对 ND的高频率密集型免疫程序。
种鸡和蛋鸡一生接种ND疫苗在10次 甚至20次以上,但即使这样,免疫鸡群 仍频繁发生非典型ND。因此,常规疫 苗对流行的基因VII型已不能提供有效保 护。
问题2:为什么常规疫苗不能提供 对基因VII型NDV强毒的有 效保护?
a Not tested b R value = 头
当R值<0.5时,证明毒株间存在明显的抗原差异
(From Cho et al. Virus Genes , 2007)
研究发现流行株KBNP-4152(基因VII型)与LaSota抗原相关性值R为0.18,此 外中和试验结果显示 LaSota抗血清对KBNP-4152的中和效价仅为KBNP-4152 抗血清的0.008(1/128),差异极显著。
3.保护不发生死亡,也不出现任何临床症 状(包括产蛋下降),很少排毒。
Cross-protection efficacy in chickens immunized with the LaSota vaccine after challenge with virulent strains of different genotypes
LaSota株(I、 II、 III、IV系) 后来 又引进其他NDV疫苗毒,如V4 株等。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新城疫的四次大流行
次数
持续时间
流行毒株的基因型
第一次 第三次 第四次
1960年代1970年代初
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前期
1980年代后期 至今
基因II、III、IV型(早期基因型) 基因V和VI(晚期基因型) 基因VIb亚型(晚期基因型) 基因VII型(晚期基因型)

疫苗生产技术PPT课件

疫苗生产技术PPT课件
合成疫苗— 通过化学分解或有控制的蛋白水解方法使天然 蛋白质分段选出具有免疫活性的片段,仿特异 性抗原的某些肽链或蛋白人工合成的抗原,正 在研究中。
核酸疫苗— 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或RNA) 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 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抗原蛋白 的免疫应答,达到预防目的。
5
疫苗分类
减毒疫苗 (口服脊灰疫苗、卡介苗、水痘疫苗) 灭活疫苗 (流感、注射用灭活脊灰疫苗、甲肝、 百日咳)
类毒素 (破伤风、白喉) 纯化 (亚单位) 抗原 (脑膜炎疫苗、嗜血流感杆 菌疫苗)
重组抗原 (乙型肝炎疫苗)
DNA 疫苗 (正处于研究阶段) 合成肽 (正处于研究阶段)
6
减毒活疫苗
BCG、OPV、MV、乙脑、水痘等
7
灭活疫苗
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及类毒素制剂
细菌和病毒灭活疫苗—是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 或其代谢产物,经培养繁殖,或接种于动物、鸡胚、组 织、细胞生长繁殖后,采取物理的、化学的方法使病原 微生物灭活后制成的疫苗。已丧失致病能力,但仍保留 其免疫原性。 类毒素—细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生外毒素,经脱 毒提纯等工艺制成。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能刺激肌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在体内不能生长繁殖,相 对安全、稳定,但需多次注射才能产生较巩固的免疫力。
基因重组疫苗
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将有效的特异性抗原基因插 入易于增殖的载体,在载体增殖时可表达有效特异性 抗原,取之作为疫苗。如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10
华兰生物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11
华兰生物基因重组乙肝疫苗
12
13
是用弱毒、但免或接种于动物、鸡胚、组织、细胞生 长繁殖后制成的疫苗。
已丧失其致病力,但仍保留一定的剩余毒力、免疫 原性和繁殖能力。

疫苗的历史与发展历程PPT课件

疫苗的历史与发展历程PPT课件

.
25
1796年5月14日,英国医生詹纳(EdwardJenner)进行了一项 推动公共卫生革命的试验。他在一名8岁男孩James Phipps 的胳膊上划了2个小口,置人取自感染牛痘(牛奶工人中一种 常见的轻微疾病)妇女皮疹溃疡部位的物质。6周后,詹纳给 这个男孩注射了天花的疱疹液,但孩子并未患天花。2年后。 1798年,詹纳总结了23个临床病例,以证实他最初的实 验.并发表了论文:“对天花,在英国西部一些乡村尤其是 格洛斯特郡发现的一种疾病.也被人们称作‘牛痘’的起因 和后果的调查”。在世界范围内,这篇论文导致免疫学这门
⑧、操作规程:接种时没有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忽略疫苗本身的特 性,如局部消毒的酒精未干而接种活疫苗;接种活疫苗用酒精擦拭针头; 用热开水送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等,都有可能将活疫苗杀死而影响免疫的 效果。
⑨、疫苗的贮运:各种疫苗均应按照规定的温度贮存和运输,尤其是活 疫苗对热比较敏感,因此对它应更严格的冷藏和冷运,做到苗不离冰, 否则疫苗效价下降,将直接影响免疫效果。
.
14
⑤、起始月龄:初次免疫起始月龄由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起始 月龄和疾病威胁的起始月龄两方面因素确定,一般来说,应在 有发病危险性而对疫苗能产生充分免疫应答能力的最低月龄接 种疫苗为宜。因此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如在免 疫起始月龄前接种,由于来自母体抗体的干扰或个体免疫系统 发育不成熟,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
(二)免疫预防的实验时期
.
23
琴纳 (Edward Jenner)
柯赫(Koch)
巴斯德 (Louis Pasteur)
.
24
1796年5月14日,琴纳(英国医学博士) 1、成爱功德地完华成·琴了纳一和次牛举痘世苗闻的名发的明实验。他把青

疫苗工程PPT课件

疫苗工程PPT课件

-
18
启用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4 1986 1987 1991 1996 1998 1998
疾病名称 腺病毒肺炎、伤寒 乙型肝炎 脑膜炎球菌脑膜炎 乙脑、水痘 肺炎球菌肺炎 B型流感嗜血杆菌 乙型肝炎 B型流感嗜血杆菌 甲型肝炎 百日咳 轮状病毒腹泻 回归热
如果把致病的T细胞灭活后注入体内,即使致 病T细胞再移入体内,也不再引起疾病
小鼠EAE中已成功,还用于人类MS
-
66
治疗某些病毒性疾病
用多肽在体外诱导产生特异性CTL,经克隆、扩 增、筛选和鉴定后,仅将MHC-I类限制的CD8+ T细胞输入机体,诱导细胞免疫应答产生
转染了HCV基因的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皮下注 射,发现MHC-I限制的CTL表位多肽体外诱导的 特异性CTL,在体内外对HCV感染细胞均具有杀 伤作用
5xcgyy3462使用能表达与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核酸载体作为佐剂463双链rna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非常良好的干扰素诱生剂5447减毒的细菌或病毒与抗原的重组dna投递系统某些化学物质能在体内共存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bbp例如plgaplg脂质体葡聚糖淀粉等5548疫苗的成分免疫途径5751511实验动物管理的人事512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管理513感染动物室的分级及要求5852天然的动物模型诱导的动物模型阴性模型孤寡模型5953531一般毒性试验532特殊毒性试验533毒力实验534疫苗的效力实验535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的制造536转基因动物的应用537基因敲除动物的应用61以往疫苗成功的原因在于它能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然而对胞内菌如结核杆菌利什曼原虫及寄生虫等这些抗体几乎不起作用对hbvhcvhiv疟原虫等感染需要细胞和体液免疫的双重介导62传统疫苗新型疫苗成分死疫苗减毒活疫苗或重组亚单位免疫编码抗原的核酸或细胞疫苗机制抗原蛋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性保护抗体不仅产生保护性抗体还激发特异细胞免疫作用起一定预防作用不仅预防更起特异性治疗作用63所谓核酸疫苗nucleicacidvaccine是将含编码外源蛋白基因的质粒dna直接导入动物组织外源基因在体细胞表达后产物被递呈与mhc结合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又称裸dna疫苗接种后蛋白抗原在宿主细胞内表达与病原的自然感染相似可以诱导细胞和体液免疫外源基因在体内存在较长时间不断表达外源蛋白持续刺激产生较强和较持久的免疫应具有共同的理化特性可将含不同抗原基因的质粒混合进行联合免疫65ttt细胞疫苗是指将t细胞或体外t细胞表位多肽刺激产生的t细胞作为疫苗接种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66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t细胞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可能是某些自身免疫病的病因动物实验中把动物体内引起疾病的t细胞移入其它健康动物体内也能引起疾病如果把致病的t细胞灭活后注入体内即使致病t细胞再移入体内也不再引起疾病小鼠eae中已成功还用于人类ms67治疗某些病毒性疾病用多肽在体外诱导产生特异性ctl经克隆扩增筛选和鉴定后仅将mhci类限制的cd8t细胞输入机体诱导细胞免疫应答产生转染了hcv基因的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皮下注射发现mhci限制的ctl表位多肽体外诱导的特异性ctl在体内外对hcv感染细胞均具有杀伤作用68dcdc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apc也是唯一能激活初始t细胞的

疫苗工程PPT课件

疫苗工程PPT课件

疫苗的安全性评价
01
02

03
临床试验
在疫苗研发阶段,需要进 行严格的临床试验,以评 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长期安全性监测
疫苗上市后,需要对其长 期安全性进行监测,以确 保疫苗的安全性。
不良反应监测
疫苗接种后,需要密切监 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疫苗的有效性评价
免疫原性
评价疫苗是否能够诱导机 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产生足够的抗体。
03 疫苗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传统疫苗
减毒活疫苗
利用减毒或无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如脊 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
蛋白亚单位疫苗
利用病原体的特定蛋白亚单位制成的疫苗, 如乙肝疫苗等。
灭活疫苗
利用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如流感疫苗、 甲肝疫苗等。
类毒素疫苗
利用经过脱毒处理的类毒素制成的疫苗,如 白喉类毒素疫苗等。
涉及领域
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 子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 等。
疫苗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发展趋势
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已有近两个世纪的 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疫苗工 程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个性化疫苗、治疗性疫苗、多联多价 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成为未 来发展的重点。
发展历程
从传统疫苗到现代基因工程和蛋白质 工程疫苗,疫苗工程在不断发展和创 新。
体的作用。
疫苗的生产工艺
01
02
03
04
细胞培养技术
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大规模细 胞培养,生产病毒或细菌类疫
苗。
基因工程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目标 病原的抗原基因,制备基因工

2023-2024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2024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解读PPT课件
精准化预防策略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流感疫情进行精准预测 和预警,制定更加精准的预防策略,降低流感疫情的传播 风险。
全民接种推广
政府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流感疫苗的全民接种工作,提 高接种覆盖率和接种率,为构建全民免疫屏障奠定坚实基 础。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公众认知度提升举措
制作并分发宣传资料
设计易于理解的宣传海报、手册等,通过社 区、学校等渠道进行分发。
举办健康讲座
邀请医学专家为公众讲解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及接种方法。
开展互动体验活动
设置流感疫苗接种模拟场景,让公众了解接 种流程,减少恐惧感。
专业培训活动开展情况
培训医务人员
组织针对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知识及接种技术培训,提高接种服务 质量。
2023-2024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 种技术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06
contents
目录
• 流感疫苗概述 • 2023-2024指南更新要点 • 预防接种实施建议 •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 科普宣传与教育推广 • 总结与展望
01 流感疫苗概述
流感疫苗种类及特点
灭活流感疫苗
01
风险评估与预警
定期对疫苗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不良反应处理原则和方法
1 2
观察与对症处理
对于轻微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密切观 察,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及时就医
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 疗。
3
后续观察与记录
对不良反应处理后的患者进行后续观察,记录恢 复情况。
05 科普宣传与教育推广
针对医务人员、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风 险人群,建议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课件

《流感疫苗》课件

政府应制定全面的流感疫苗接种计划,明确接种对象、接种时
间和接种方式。
提供免费或补贴疫苗
02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免费或补贴的流感疫苗,降低接种成本,提
高接种率。
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
03
政府应建立流感疫苗接种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接种情
况,调整推广策略。
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参与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社会组织和企业可以开展 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 对流感疫苗的认识和重视,如疼痛或发热 ,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症状。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 医。
严重不良反应
极少数情况下,疫苗可能引起严重 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如果发生 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并报告 给相关部门。
04 流感疫苗的推广和普及
政府推广和普及措施
制定流感疫苗接种计划
01
但不适用于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者。
1.C 裂解疫苗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人群,特别是 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者和孕妇。
1.D 亚单位疫苗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人群,特别
是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者和免疫系统受 损者。
流感疫苗的接种程序
02
接种前的准备
01
了解流感疫苗
了解流感疫苗的种类、作用和接种必要性,以便做出明 智的决策。
03
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的兴起,新型流感疫苗如mRNA 疫苗和DNA疫苗等也逐渐进入市场。
流感疫苗的种类和适用人群
1.A 流感疫苗主要分为三类:全病毒灭活疫苗、裂 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每种疫苗的适用人群和 保护效果略有不同,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 议选择接种。
1.B 全病毒灭活疫苗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人群,
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的范畴,是 预防和控制流感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重组DNA技术克隆并表达保护性抗原基因,利用表达的抗原产物或 重组体制成的疫苗。
保护性抗原基因获得常用方法
*天然病原体保护性抗原的获得(传统方法): 保护性单抗抗原定位亲和层析纯化蛋白氨基酸基因 抗原双相电泳单抗阳性克隆株基因序列分析Gene Bank 中同源性比较表达产物免疫效果鉴定 *人工化学合成保护性基因 * PCR钓取 * 索取
1948年 Enders
病毒培养法
Louis Pasteur
Edward Jenner
①古典疫苗时期:主要建立在对感染性疾病反复观察和摸索 的基础上,以牛痘苗和狂犬病疫苗为代表; ② 培养疫苗时期:用人胚胎非神经组织培养脊髓灰质炎病 毒首先获得成功,采用组织或细胞培养技术可获得许多减毒 或灭活的疫苗,以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等为 代表;
►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
属低等真核表达系统,与高等真核系统相比缺乏两种糖基化酶。
►哺乳动物细胞系统:
高级真核表达系统,表达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功能强,能保
持蛋白的立体构象。表达产量一般较低、成本也较高。
►整体动物:
有人形象地比喻为“生物反应器”、“动物工厂”。
►植物表达系统:
安全性好,由于有细胞壁,方法学上有一定难度,技术上 一旦有突破,估计很有前途。
新型疫苗
概念:在分子水平上对微生物的致病本质及免疫保护机理的分析研究为基础, 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生产。 优点: ► 研究、生产及使用安全。 ► 生产、存储及运输成本低。 ► 疫苗制备无失活过程。
研究的重点领域: ► 创造新疫苗:主要指用常规技术不能或难以解决的疫苗,如与感染有关的 疫苗(肝炎)、肿瘤疫苗、避孕疫苗等。 ► 改造旧疫苗:主要针对一些效果或安全性较差、或成本较高的常规疫苗。 ► 发展多价疫苗:多价疫苗成本低、免疫程序简单,是疫苗研究的发展方向。 ► 研究治疗性疫苗:如乙肝慢病毒感染治疗疫苗、治疗性肿瘤疫苗。
死疫苗
制 剂 性 状 接种量及次数 保存及有效期 免 疫 效 果 杀死的病原微生物 量大,2~3次
易保存,较稳定有效期可达1年
活疫苗
弱毒或无毒的病原微生物 量小,1次 不易保存,4度数周失效 较好,维持1~5年或更长
较差,维持数月至1年
评价疫苗的三个重要指标
第一:安全 第二:有效 第三:价廉、实用、方便
Protective antibodies
新型疫苗进展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中逐渐形成 的一系列防卫机制。 特异性免疫: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刺激后主动产生 或被动获得的。
自 动 免 疫 特异性免疫 被 动 免 疫
自 人 自 人
然 工 然 工
自 自 被 被
动 动 动 动
免 免 免 免
疫:患 传 染 病,隐 性 感 染 疫:接 种 疫 苗,类 毒 素 疫:经 胎 盘,初 乳 疫:注射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细胞因子
新型疫苗的分类
*基因(遗传)工程疫苗 *亚单位疫苗 *活载体疫苗 *核酸疫苗 基因缺失活疫苗 蛋白工程疫苗 遗传重组疫苗 合成肽疫苗 微胶囊疫苗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一、基因工程疫苗
(Gene Engineering Vaccine, Genetically Engineering Vacine ) 概念
优点:主要为安全性好、特异性强及可大量生产。 缺点:抗原性弱、需用佐剂、纯化工艺复杂。
乙肝亚单位疫苗
►细菌(大肠杆菌)系统:
典型的原核表达系统,具有遗传背景清楚、操作相对简单、方法 成熟、周期短、表达量高等特点。一般认为具有翻译后修饰功能较 差及表达产物纯化复杂的不足(主指致热原的去除)。
►酵母表达系统: 分类不是很明确,一般认为介于原核和真核之间。具有一定的 糖基化功能,表达量也比较高。
载体
目的基因
重组载体
转化
转染
阳性重组菌 阳性重组细胞或病毒
鉴定
表达、纯化
1.亚单位疫苗
( Gene engineering Subunit Vaccine )
概念:将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的蛋白抗原纯化后 造成的疫苗。(疫苗中已除去了病原体中不能激发
机体保护性免疫和对机体有害的部分,只保留了有效的免 疫原成分)。
原核表达的特点
系统遗传背景清楚。 操作相对简单、方法成熟、周期短。 表达量高、成本较低。 产物纯化困难、蛋白翻译后修饰功能相对差。
真核表达的特点
蛋白翻译后修饰功能较强,能保持天然的立体构型。 表达量低,成本较高。 操作相对复杂。
第一个 重组抗原疫苗
HBsAg
Be cloned
Hepatitis B vaccine
注射抗毒素/胎盘球蛋白 通过胎盘/母乳接受抗体 隐性感染/患传染病 接种疫苗/类毒素
→人工被动免疫 →自然被动免疫 →自然主动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
疫苗发展简史
1739年 《医宗年鉴》 1796年 1876年 1877年 1886年 人痘接种法 英国年轻医生Edward Jenner 牛痘接种法 德国人Robert Kock 法国Louis Pasteur Salmon Smith 首次发明细菌分离培养法 减毒疫苗:鸡霍乱、炭疽 灭活疫苗:加热灭活猪霍乱 杆菌 1923年 法国Ramon 类毒素:甲醛解毒白喉、 破伤风类毒素
③ 基因工程疫苗时期:以基因工程技术为基础,为疫苗的 研制注入了全新的设计思路,最成功的例子是乙型肝炎基因 工程疫苗。
传统疫苗
弱毒苗(活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 )
是由被弱化了毒性、或者变异的微生物组成,在机体内只能限量生存而不致病。 如卡介苗、天花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优点:保护性效果好、不需佐剂、特别是可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反应。
一次免疫即可获得长久免疫力。 缺点:安全性有时难以确保,即“返祖现象”;不易保存,death vaccine )
采用加热、甲醛等物理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制成。如乙型肝炎灭活苗、狂犬疫 苗。 特点:安全性好。需多次注射。 但有时由于毒性的丧失,免疫原性也随之丧失。 死苗大多需要佐剂才能加强免疫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