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1节 日本

第三章第1节  日本
第三章第1节  日本

第三章第1节日本

学习目标:

1、记住日本的位置和组成;知道日本的地形特点;了解日本的气候以

及气候灾害;

2、了解日本的文化。知道日本的经济特点以及日本工业分布特点。

了解日本的主要城市。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重点:日本领土组成、日本工业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新课导入:调查同学们知道的、见过的日本产品如丰田汽车、索尼相

机等引入日本。

二、日本的位置与组成:

1.请同学们读69页图完成:

日本位于亚洲的部,太平洋的部。

领土由、、和四个大岛及其周围的岛屿组成,首都是。在图中找出其位置来。

日本居民主要是民族,讲语。

2.在图中找出下列地理事物:富士山、关东平原、东京湾、濑户内海、津轻海峡、朝鲜海峡和日本海。

三、地形特点:

日本是一个多的岛国,是日本最大的平原,由于日本群岛位于上,所以多火山、地震。日本最高的山就是一座活火山。

四、气候:

从第7页上我可以查找得出:日本属于和气候。但由于日本是岛国所以气候身受海洋影响,具有性。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夏秋季节常遭受袭击。

五、发达的经济:

1、总体影响:读课本71页与下表回答总结:

从图表中得出日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例很。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是一个发达的国家。

2、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缺乏。

有利条件:,、和。

3、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进口原材料利用先进的技术加工成工业成品。

再销往世界各地。(进口---加工-----出口)日本的贸易对象主要有、和。

下列表格帮你了解日本的经济:

4.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

答:

5.在P72图上找出主要的工业中心城市,说明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

6、日本的农业:日本农业不利条件、,但农业

生产水平高。

7、日本的交通业:请读课本73页的阅读了解日本发达的国际和国内交

通。

六、日本主要城市:读课本了解。

放松操的时间到了:

一.选择题

1.日本首都()

A、东京

B、仙台

C、名古屋

D、北京

2.哪个山是日本的象征()

A、富土山

B、天山

C、玉山

D、喜马拉雅

3.日本最近的邻国是()

A.俄罗斯 B.中国 C.韩国 D.朝鲜

4.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5.夏秋季节,日本经常遭受的自然灾害是()

A.水灾 B.旱灾 C.龙卷风 D.台风

二.填图题:

1.在图中填出:日本海、朝鲜海峡、太平洋、濑户内海和津轻海峡的位置来。

2.用▲在图中正确

的位置标示富士山。

3.在图中填出东京

和关东平原的位置来。

4、填出岛屿的名称。

A 岛

B 岛

C 岛

D 岛

5、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沿岸和沿岸的狭长地带。

6、日本依靠的海运,、

和。对进口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为主的经济。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一节日本教案1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第一节日本教案主备人 备课时间周星期第课时备课组长 签名 教研组长 签名 教学内容第三章第一节日本个性化备课 教学目标(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二)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教学重点 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教学难点 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教学过 程引入新课,小结或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1分钟) 新课导人: “东亚岛国”部分可由学生读图引入。根据教材P.66活动题,学生通过读图掌握日本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大岛屿组成,通过比较,了解到本州是最大的岛屿。可由学生用颜色笔在地图上勾画或让学生上讲台指示挂图找地名,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点击出要找的地名以加深学生印象。计算题除按题目要求算出日本人口密度约为336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约为135人/平方千米外,还可以请同学迅速计算出日本人口密度约为中国人口密度的2·5倍,从而得出思考题“人稠”的答案;至于对“地狭”的认识,可采取计算中国领土面积是日本领土面积的25倍多而获得,也可投影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轮廓及面积数据,让学生在对比中获得感性的认识。而后稍作小结即可。 我国省级行政区湖南江西甘肃云南 面积(万平方千米)21.2 16.7 39 39.4 新课推进 三、自学自测(12分钟)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6-69页,时间4分钟。之后完成高效课堂的47页预习导学部分,时间4分钟。完成之后我们请几位与大家分享他的自学成果,要求同学说出答案是如何找到的,或者看图怎样分析出来的,不要求直接念答案。主要说明自学的过程。引导学生熟悉课本地图或地理图册上的地图。 四、讨论答疑(15分钟)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高效课堂合作研讨部分:第一二小组讨论学习活动一第1题,三四组第2题,五六组第3题,时间5分钟。答疑时用幻灯片引导、提示。教授新课: “多山的地形”部分可分下列步骤: 1.在七年级上册的“六大板块示意图”上找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找出日本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位置。可采用多媒体动画形象地描绘出“板块推移——多火山地震——山地隆起”的过程。阅读资料“富士山”,加强学生印象,补充日本国的两个别称:“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最后在图3—l上找出日本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需说明的是:日本多山的地形和狭窄的平原为其短小湍急河流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引导学生由此推断出日本的水能资源丰富。 “温湿的气候”部分可用纬度相近的东京和北京的气温、降水资料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东京冬季较温和,夏季较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量较丰沛且季节分配较均匀。因此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在教法上,可向学生出示统计数据并让学生计算气温年较差,计算两地年降水量差。或者投影自行设计的东京和北京的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并辅之以学生读图——计算——得出结论。最后补充说明:在此气候条件下,漫山遍野的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东西融合的文化”部分可参照我国隋唐时历史,如鉴真东渡、派遣唐使等,表明日本文化受我国文化影响大,也可适当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和意义。或者,找一篇日文文章或日文书籍,让学生看看日文中的众多汉字。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 日本教案(8)

日本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地图以及各种日本自然、社会、文化方面的图片,使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社会、文化风貌,了解日本的工业、农业、渔业现代化程度高,主要海港、主要工业区及领土组成。 2.通过读“东亚地图”“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日本工业分布图等”,及北京和东京的气候比较图表,“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使学生了解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工业原料和燃料,哪些重要原料依靠进口。从世界几个大洲进口原料、燃料占多大比重,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3.通过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学生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理解其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加深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理解。通过学习日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深对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4.通过对日中贸易即日本对我国出口的产品和从我国进口产品的调查和讨论,使学生逐步树立国际意识,增强主人翁观念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小,人口稠密。自然地理特征,多山、平原狭小;海岸曲折、港湾优良;多火山地震;矿产资源贫乏;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等方面。它们对日本经济的发展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的因素,教材首先讲这些特征,为讲经济发展准备条件。 教材的"发达的经济"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讲述。一方面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避免不利条件(许多自然资源缺乏),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群岛多港口等,大力发展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迅速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说明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工业部门和对外贸易概况。教材用"日本主要工业原料

第一节 日本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认识日本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并会举一反三。 2)了解日本突出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分析成因。 3)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4)了解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及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文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看法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1)重在培养学生认识一国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经济水平及发展特征等地理内容的方法。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及生活技能,使他们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通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3)培养学生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了解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日本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工业区的分布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教学难点: 1)日本主要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成因。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学会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方法: 如何讲清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特征,是分国地理教学的关键;如何使学生牢记和理解日本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是日本教学的基点。采用谈话法、分析归纳法、讲述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又运用了图、表、数据、自制课件等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日本的资料和图片,截取相关的影视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课后练习和解析

1.关于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原因,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和人囗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B.港囗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C.岛国,南北狭长,山地多,平原少 D.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工业分布的相关知识。 C项,日本为岛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但这不是日本工业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故C项描述不正确。 A项,日本经济发达,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市场广阔。故A项描述正确。 B项、D项,太平洋沿岸海岸线曲折,良港众多,地形较平坦,陆地交通便利,便于陆上、海上运输。故B项、D 项描述均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C。 2.读日本示意图,隔着海峡A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中国 B.韩国 C.朝鲜 D.俄罗斯 本题考查日本及其邻国。 由世界地形图可知,海峡A表示的是朝鲜海峡。与日本隔朝鲜海峡相望的国家是韩国。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B岛为本州岛

B.在海外投资办厂的主要对象是非洲和美洲 C.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D.和食是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 本题考查日本的知识。 D项,和食是指日本料理,是日本的特色菜肴。故D项正确。 A项,由图可知,图中的B地区为北海道岛。日本四岛从北到南依次是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和九州岛。故A项错误。 B项,日本在海外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故B项错误。 C项,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故C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读日本略图,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①地气侯是温带季风气候,④地气侯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如果①地樱花在5月末开放,则③地樱花在6月末才会开放 C.日本平原狭小,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D.日本国土狭长,河流一般较短 本题考查日本的相关知识。 B项,樱花开放时间主要受到气温的影响。由图可知,③地纬度比①地低,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多于①地,因此③地的樱花应早于①地的开放。故B项说法有误。 A项,由图可知,①④两地均距海较近,属于季风气候。④地位于亚热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①地位于温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A项说法正确。 C项,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沿海平原狭小。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约70%,大多数山为火山。故C项说法正确。 D项,由图可知,日本国土狭长,且多山地。山地距离海洋较近,大部分河流从山地发源后很快流入海洋。因此日本的河流一般较短。故D项说法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说法有误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B。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 【课标解读】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内容分析】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这得益于日本工业发达、贸易频繁。教材遵循课程标准“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这一要求,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重点介绍了日本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脉络。这里作为难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生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据数据、图片、生活实例认识日本高度发达的经济背后有着严峻的国情。 2.学生能否正确认识日本的国情,并能扬长避短,提出发展经济的诸多措施。 3.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带来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分析日本怎样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知道了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日本的经济状况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经济特征。 板书: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讲授新课] 课件展示: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提出问题: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略 师生小结:日本国土面积虽然很小,但是经济十分发达。人均收入高居世界前列,金融业在国际金融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这些都说明日本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世界经济强国。 板书:1.世界经济强国 课件展示: 日本专门为出口而生产的汽车 引导活动:这是日本专门为出口而生产的汽车,其实日本出口到世界各国的产品很多。大家把所见过的日本产品介绍给大家。(学生交流:丰田、尼桑轿车,松下冰箱、洗衣机等电器,索尼牌录音机,化妆品等) 课件展示:把图7.10、7.12用课件打出。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 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市场的百分比 引导分析:该图反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日本的工业原料大部分需进口,而工业产品的出口量很大。说明日本的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强) 提出问题:日本为什么要瞄准海外市场,大量进口原料,而又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三段并结合图7.9~图7.12来讨论这些问题。 学生活动:略 师生小结: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这与日本的国情密切相关。①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工业原料和燃料。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原材料进口国。②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就要求工业制成品大量出口。现在日本的工业产品已销往世界各地。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三章走进国家 第一节日本教案 湘教版

(导入)展示日本政区图 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但是日本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很多人并不清楚。今天我们首先从读图和量算距离开始认识日本,先找出东京、长崎,量算出北京至东京有多少千米?乘飞机约多长时间到达?上海至长崎约多少千米?,乘船约多少小时到达?(北京至东京有2000千米;乘飞机约2.5小时到达;上海至长崎的距离是800千米,乘船约27小时到达) (引导学生讨论)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 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大国?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首先看自然环境特点。 (板书)第二节日本 一、自然环境特征 (示日本政区图) (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有哪部分组成? (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学生回答。(日本四大岛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临海洋:太平洋、日本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是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 (提问) 日本虽然面积小,只有3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学生指图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 海岸线曲折,使沿岸多优良港湾,在图中找出两个著名的港口:神户和横滨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是太平洋沿岸曲折还是日本海沿岸曲折?学生读图回答太平洋沿岸。 (板书) 1.群岛国家,多港湾 (示日本地形图) (提问)看日本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 (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 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翼闪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日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板书) 2.多山,多火山、地震 (引导)最近有没有什么大的时间发生在日本? 有!日本发生了大地震,而且引发了海啸和核辐射! 对,我们通过图片一起了解一下关于日本地震的一下情况:出示图片(日本地震、海啸、核辐射等) 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降水量东京 3.7 25.1 1610毫米 北京— 4.7 26.1 636毫米 要求:(1)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 (2)降水量,哪一个多?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是,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且降水量比北京丰沛,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板书)海洋性季风气候

第一节日本.doc

第一节日本 教学目标:(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二山头)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六)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全节3教学目标:(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二山头)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六)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全节3教学目标:(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二山头)根据地图和资料,了

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六)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全节3教学目标:(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二山头)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六)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全节3教学目标:(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二山头)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日本》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日本 【课前】自主学习 1.日本位于 , 西北部,隔海相望国家有中国、朝鲜、韩国、 ;领土由① 、② 、③ 和④ 四 个大岛及其附近的小岛组成;东临B ,西临A ,内海是 C 。 2.⑴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岛国,称为“地震国”:原因(1)位于 板块和 板 块的交界处;(或者回答: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所以, 多火山、地震。 ⑵预防措施:①多使用 的建筑材料,以防震减灾;②全民防震演习。 3.日本的地形以 为主;最高的山是 ,是活火山。最大的平原是 ;关东平原上有日本的首都 ;最大海港 。 4.⑴日本发展工业有利条件: ① ,多优良海港、海运便利; ② 资源丰富; ③较高的 。 ⑵不利条件: , 。 5.⑴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沿岸 和 沿岸。 ⑵日本主要工业区: ① 工业区 ② 工业区 ③ 工业区 ④ 工业区⑶主要的工业城市: A (首都)、 B (最大的海港)、北九州、神户、大阪、 C B A 朝鲜 海 峡④③ ②① ●● ●● ●名古屋 大阪神户北九州⑤ ④③② ①B A

名古屋等。 6.日本的经济特点是① 的经济 进口 加工 出口 7.日本的民族构成中, 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服装是 ;日本文化特点是 的文化特点;中国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艺术、科学等方面。 【课堂】速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日本地理位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 .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陆地国界线 C .日本的地理位置对造船业、海上运输业十分有利 D .日本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 2.下列有关日本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B C .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 D .地震、火山少 3.读右图,东京位于( ) A .九州岛 B .本州岛 C .四国岛 D .北海道岛 4.某旅游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旅游团成员们提出了希望游览象征日 本的旅游胜地。这个旅游胜地是( ) A .乞力马扎罗山 B .富士山 C .乌拉尔山 D .金刚山 5.邻居张大爷的孙子在日本学习。一天,张大爷在与王林同学闲聊时问道:“我孙子说他的 学校位于日本最大的一个岛上,这个岛叫什么名字啊?”王林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 A .本州岛 B .四国岛 C .北海道岛 D .九州岛 6. 日本人喜欢泡温泉,泡温泉成为日本的一种生活时尚。 日本温泉多与日本( )分布有关 A .火山 B .平原 C .岛屿 D .山地、丘陵 7.读“日本地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日本的文化具有东西方融合的特色 原料和燃料(如② 等) 投资建厂的对象:④ ①

日语课教案第一课时

日语课教案(第一课时) 李泽阳 教学目的: 本次教学一方面通过教授日语常用问候及应答寒暄语和自我介绍,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场景能够运用日语进行表达,另一方面通过播放日语动画片,情景模拟以及小游戏加强学生的理解及接受能力,从而巩固教学内容。 二、教学要求 1. 场地要求: 普通课室 2.设备要求:多媒体 3.物资要求:无 4.其他要求:无 三、教学对象: 阳春一中高中生 四、教学内容与形式: 1 、老师自我介绍:(5 分钟)首先,一进课室老师先用日语跟学生们打招呼,引出 今天的课题—日语,接着老师 简单介绍自己,说一下对孩子们课堂表现的期望,以及必要的纪律,还要提醒孩子们上课期间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安全问题!(措辞可以幽默些,但是也要注意适当严肃。) 2 、问题:假设你遇到一个外国人,你应该怎么用英语跟他打招呼问好呢?那如果你想进一 步知道他的名字,应该要怎么说呢?问完了他的名字,你也应该要自我介绍一下吧,你应该怎么回答呢?好了,同样的场景,假设你遇到的是一个日本人,你们想不想知道应该怎么跟他们打招呼问好和自我介绍呢?(2 分钟) 3 、老师详细讲解有关日语常用问候及应答寒暄语和自我介绍,并配带一些能 使学生容易接受的谐音。(25 分钟) 常用问候: 1 )(谐音:o ha yo go za i ma s 哦哈哟果砸一马死)早上 好。早晨第一次见面时的问候语,有时已经是上午的9、10 点钟,但只要是早晨第 一次见面,仍可使用。某些职业,如上夜班的人,在半夜的时候也可以用。 2)乙比o (谐音:kong ni qi wa 控你气哇)你好(白天好),白天见面时使用,相当 于中文的“你好” ,多用于和不很熟悉的人打招呼,对自己家人一般不用, 用于熟人之间时,可在后面加上一些属于双方共同的话题,比如“乙㈠ 力、疗IT力、。”(你好,现在要出去吗?) 3)乙心才心比。(谐音:kong bang wa空帮哇)你好(晚上好),晚上见面时使用, 一般在天较黑时,如已看不清从对面走过来的人的脸孔时使用,有时天已黒,但是 对方一天的工作尚未结束,可不说“”,而用“ 7人”,有时对方

大家的日本语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 一、单词 ~さん是可以用于任何场合的,对别人的称呼。 ~ちゃん是对比较亲密的朋友的,还有孩子,多用于女生。 ~くん是用于男士的,不是是上对下得称呼。 せんせい是称呼,在日本,可以表示教师,律师,医生等职业。 自己不能称呼自己为せんせい,只能是别人称呼你,或你称呼别人时候用。 きょうし只是指教师,是名字,不是称呼。 注意でんき的发音,不要和てんき混淆。 しつれいですが的这个が是助词,有引出下文和开场白的作用。 ~からきました。的から表示从哪里哪里来。 二、语法 A-1 我是学生。 わたしはがくせいです。 这里は是提示主语用的,です是表示肯定形。 例: 我是教师。わたしはきょうしです。 我是公司职员。わたしはかいしゃいんです。 我是中国人。わたしはちゅうごくじんです。 让学生跟读练习A-1,并且翻译,注意纠正发音,然后让学生做练习B的1和2。 A-2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般肯定句我是学生,那现在我们要学一般否定句,我不是学生。 我不是学生 わたしはがくせいじゃありません。 这里我们说じゃありません是否定形。 这里じゃありません是口语化的,也是比较常用的,用于书面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ではありません。 例: 我不是小王。わたしはおうじゃありません。 我不是日本人。わたしはにほんじんじゃありません。 让学生跟读练习A-2,并且翻译,然后做练习B-3。 A-3 学习完了肯定句和否定句以后我们要来学习什么呢? 那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般疑问句。 ~ですか。 我们还是说

你是学生吗? あなたはがくせいですか。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 这个か是疑问助词,在中文中,我们用吗来解释。 还有日语中的疑问句并不用?做为结尾符号,我们还是用。来结尾。 例: 那个人是中国人吗?あのかたはちゅうごくじんでうか。 你是工程师吗?あなたはエンジニアですか。 让学生跟读练习A-3,并且翻译,然后做练习B-4。 A-4 我们前面学习了我是学生 那比如说小王说我是学生后,小李说我也是学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说呢? 我也是学生。 わたしもがくせいです。 那我们说这里的も就是代替は成为了提示主语的助词。 在这里表示也的意思。 例: 田中先生是日本人。たなかさんはにほんじんです。 山田小姐也是日本人。やまださんもにほんじんです。 我是老师。わたしはきょうしです。 小徐也是老师。じょさんもきょうしです。 让学生跟读练习A-4,并且翻译,然后做练习B-5。 A-5 我们学习了我是学生。那如果说我要表示,我是AAA的学生时,我们怎么说呢? 我是ABC的学生。 わたしはABCの学生です。 我们说这个の是一个助词,用于连接名词。中文意思是的。 例: 我是中国银行的职员。わたしはちゅうごくぎんこうのかいしゃいんです。 我是ABC的老师。わたしはABC のきょうしです。 我是你的朋友。わたしはあなたのともだちです。 让学生跟读练习A-5,并且翻译,然后做练习B-6。 A-6 最后我们要教的是问年龄,和说自己的年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字,先复习一下,让他们按顺序数数到10。 你几岁了? あなたはなんさいですか。/ あなたはおいくつですか。 疑问句中的疑问助词か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なんさい和おいくつ有什么区别呢,おいくつ是比较礼貌的问法。 在回答几岁时候要注意 1岁,8岁,10岁是有促音的,20岁比较特殊要特别记住,不是にじゅうさい而是はたち。

第七章《日本》第一节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日本 第1课时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构成;日本的地形、气候和海岸线特点;了解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地图,掌握分析各国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运用地图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地理特征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从而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及其气候 难点:日本地火山地震带的成因及其海洋季风气候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问题,引入学习的课题: (1)、在我国的邻国中,经济最为发达并且人口过亿的国家是哪一个? (2)、我国的邻国中,人口过亿且主要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是哪一个? (3)、我国的邻国中,以富士山作为国家的象征,以樱花作为国花的国家是哪一个? 回答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指同一个国家一一日本。 (二)、讲授新课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师:课件展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同时出示问题:请同学们读图观察并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状况。 在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生:濒临的海洋:太平洋、日本海。隔海相望的国家: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 师:课件展示“日本的地形”

2、领土组成: 出示问题:(1)说出日本的大致经纬度位置。(2)日本是一个岛国,领土由哪些部分组成? 生:小组交流后回答。 师:评价学生答案,然后总结: (1)日本大致位于经度125°E-145°E、纬度:25°N~45°N之间。 (2)、领土组成:北海道、本州岛、四国、九州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 过渡:日本虽然面积小,只有37.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 生:指图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 师:海岸线曲折,使沿岸多优良港湾。在图中找出两个著名的港口:神户和横滨 生:在图中掌握重点港口的名称、位置.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其海岸线是太平洋沿岸曲折还是日本海沿岸曲折 生读图回答:太平洋沿岸。 生:继续观察“日本的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海拔3776米,位于首都东京附近,是日本的象征。富士山风景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是一座活火山。 以上我们已对日本的自然环境有了一些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同学们谁能说出我们还需要了解什么? 生:回答:日本的气候、多火山地震……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这些

新标准日本语第一课单词

第1课 ちゅうごくじん(中国人)〔名〕中国人

にほんじん(日本人)〔名〕日本人 かんこくじん(韓国人)〔名〕韩国人 アメリカじん(~人)〔名〕美国人 フランスじん(~人)〔名〕法国人 がくせい(学生)〔名〕(大)学生 せんせい(先生)〔名〕老师 りゅうがくせい(留学生)〔名〕留学生 きょうじゅ(教授)〔名〕教授 しゃいん(社員)〔名〕职员 かいしゃいん(会社員)〔名〕公司职员 てんいん(店員)〔名〕店员 けんしゅうせい(研修生)〔名〕进修生 きぎょう(企業)〔名〕企业 だいがく(大学)〔名〕大学 ちち(父)〔名〕(我)父亲 かちょう(課長)〔名〕科长 しゃちょう(社長)〔名〕总经理,社长 でむかえ(出迎え)〔名〕迎接 あのひと(あの人)〔名〕那个人 をたし〔代〕我 あなた〔代〕你 どうも〔副〕非常,很 はい〔叹〕哎,是(应答);是的 いいえ〔叹〕不,不是 あっ〔叹〕哎,哎呀 り(李)〔专〕李 おう(王)〔专〕王 ちょう(張)〔专〕张 もり(森)〔专〕森 はやし(林)〔专〕林 おの(小野)〔专〕小野 よしだ(吉田)〔专〕吉田 たなか(田中)〔专〕田中 なかむら(中村)〔专〕中村 たろう(太郎)〔专〕太郎 キム(金)〔专〕金 デュポン〔专〕迪蓬 スミス〔专〕史密斯 ジョンソン〔专〕约翰逊 ちゅうごく(中国)〔专〕中国 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東京大学)〔专〕东京大学ペキンだいがく(北京大学)〔专〕北京大学 ジェーシーきかく(JC企画)〔专〕 JC策划公司ペキンりょこうしゃ(北京旅行社)

〔专〕北京旅行社 にっちゅうしょうじ(日中商事)〔专〕日中商社-------------------------------------------- こんにちは你好 すみません对不起,请问 どうぞ请 よろしくおねがいします(~お願いします) 请多关照はじめまして初次见面 こちらこそ我才要(请您~) そうてす是(这样) ちがいます不是 わかりません(分かりません)不知道 どうもすみません实在对不起 ~さん∕~ちゅん∕~君くん

第一节日本教案

第一节日本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等相互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国土面积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几位?(第三位)中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国界漫长而又曲折,有许多国家与中国接壤或隔海相望。你知道的邻国有哪些呢?(学生答略) 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 板书:第一节日本 讲授新课 一、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世界行政图”并日本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日本的相对位置。 1.海陆位置: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东临太平洋,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日本是处于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国家。)板书: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2.大洲位置:日本属于哪一大洲?(亚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亚洲东部)(东亚)板书:大洲位置——亚洲东部 3.纬度位置:观察日本的纬度范围,判断日本大部分在什么温度带?(北温带) 比较读图:让学生比较图7.2“日本的地形”和图7.4“英国”,分析以下内容: 日本和英国两国哪国所跨经纬度更广?(日本大部分在23°N~46°N之间,南北跨纬度23°左右,英国大部分在49°N~61°N之间,南北跨纬度12°左右;从经度看,日本大部分在

新标准日本语第一课

第一课 李り さんは中国人ちゅうごくじん です 第一节:单词 1、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私(わたし) 我 第二人称:あなた 你 第三人称:あの人(ひと) 那个人 彼(かれ) 他、男朋友 彼女(かのじょ) 她、女朋友 ⑴、あなた ①、 容易给人不礼貌的感觉,现在的实际应用当中,一般对于地位对等或者是指 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可以称呼あなた。 ②、 あなた的汉字为貴女/貴方,汉字写会比较郑重。 ③、 あなた还有一个意思,是妻子称呼丈夫用的,相当于汉语中的“老公”。 ⑵、称呼 ①、 男性一般还会用一个词:君(きみ)—你。多用于关系比较密切,熟悉的 人使用。 ②、 姓名+さん:用于平级或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使用,比较尊重。如果关系密切 的话可以用用名字+さん,关系密切的朋友也可以这样称呼。 ③、 ~ちゅん/~君(くん):用于与自己地位差不多或者低的人,原则上一般 高中生这个年龄段一下的人一般用~君(くん),对小孩一般用~ちゅん,其他的一般称呼~さん,媒体报道一般是用这个原则的,在实际生活中,不论年龄,关系比较好的,比较亲密的话可以称作~ちゅん/~君(くん),

~君(くん)上级称呼下级也可以用于女性,加在姓氏后面,例:小野君くん 。 2、职务身份 ⑴、学校职位: 小学生(しょうがくせい) 小学生 中学生(ちゅうがくせい) 中学生 大学生(だいがくせい) 大学生 留学生(りゅうがくせい) 留学生 先生(せんせい) 老师 教授(きょうじゅ) 教授 ⑵、公司职位 企業(きぎょう) 企业 社長(しゃちょう) 社长、公司老板、总经理 課長(かちょう) 科长 会社員(かいしゃいん) 公司职员 社員(しゃいん) 职员 店員(てんいん) 店员 研修生(けんしゅうせい) 进修生 注:社員しゃいん 要在前面加上哪里,~社しゃ員いん 要说明是哪个公司。 ⑶、国家/人/语言 ①、 国家: 中国(ちゅうごく) 中国 日本(にほん) 日本 韓国(かんこく) 韩国 アメリカ 美国

日本经济入门-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安定经济成长期 【课文翻译】 日本经济从1970年代开始迎来了巨大的转换期。长期以来的高增长率因为第一次石油危机而迅速下降。石油危机给已经转换成为对石油依存度高的产业结构的日本带来了很大的损害。然而,对于第一次经验的石油危机,日本企业根据减量经营和ME技术的利用等积极应对,很快地突破了困境。因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以及出口剧增伴随的贸易黑字(贸易逆差)的积累,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债权国。与此同时,与美国发生了激烈的摩擦,对此该如何应对,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大问题。 第一节第一次石油危机 1.1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发生 1973年11月,在第4次中东战争中,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采取了把原油价格上涨到原来的4倍,并且供给大幅度减产了25%这种果断的手段。这个利用石油作为外交王牌的政治性的决定,使得世界各国一起陷入了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即所谓的滞胀危机。 像表3-1所示的那样,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下,美国、英国、西德国等都哪个国家都是低的经济增长率,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上升率很高。1960年开始到1973年领先的国家的实际GDP增长率平均是5.0%,1973年到1975年下降到了1.6%。其他的国家,1973年到1975年的通货膨胀率较1964年到1973年平均的3.7%上升到了10.5%。

1.2 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由于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的能源大多依赖进口,从而使得刚转换成高度依赖石油的产业结构的日本经济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以石油危机为转机,日本经济10%左右的高增长率到此为止,并在1974年成为和战后初期一样的负增长,从此,日本经济进入了安定经济成长期。 针对于石油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从一下的4个方面进行说明。第一,交易条件的恶化。交易条件是用出口资金量一单位和进口资金量交换,以进口资金测出的出口资金一单位的价值来表示。如果和出口价格相比,进口价格更贵的话,就意味着交易条件的恶化。 在1972年,日本的汽车的平均价格是每台1460美元,因此,相当于买了770桶石油。但是,到1974年,汽车的输出价格上升到2050美元,这可以买到的石油量却减少到210桶。也就是说,日本人同样做出一辆汽车的输出价,用来买石油由于受到石油冲击降少了4分之1。 石油危机给日本带来的第二个影响是经常性收支的恶化。这就是,由于石油价格上涨,输入等量石油的支付额就急速增长。 从表3-1可以看出,石油危机发生后的1973年和1974年,日本经常性收支变为大幅赤字。 第三点,狂乱物价的发生。由于石油的输入价格上升,国内的物价也大幅度上升。还有,预测通货膨胀的激化,企业把投入在库存商品的投资撤走,物价上升一度加速。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减少所得税

第三章走进国家 第一节日本 教案

(导入)展示xx政区图 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但是日本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很多人并不清楚。今天我们首先从读图和量算距离开始认识日本,先找出东京、长崎,量算出北京至东京有多少千米?乘飞机约多长时间到达?上海至长崎约多少千米?,乘船约多少小时到达?(北京至东京有2000千米;乘飞机约2.5小时到达;上海至长崎的距离是800千米,乘船约27小时到达) (引导学生讨论)xx是个怎样的国家? 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大国?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首先看自然环境特点。 (板书)第二节xx 一、自然环境特征 (示xx政区图) (1)xx是一个岛国,都有哪部分组成? (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学生回答。(日本四大岛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临海洋:太平洋、日本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是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 (提问)日本虽然面积小,只有3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学生指图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 海岸线曲折,使沿岸多优良港湾,在图中找出两个著名的港口:神户和横滨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是太平洋沿岸曲折还是日本海沿岸曲折?学生读图回答太平洋沿岸。

(板书)1.群岛国家,多xx (示xx地形图) (提问)看日本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 (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 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翼闪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日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板书)2.多山,多火山、地震 (引导)最近有没有什么大的时间发生在日本? 有!日本发生了大地震,而且引发了海啸和核辐射! 对,我们通过图片一起了解一下关于日本地震的一下情况:出示图片(日本地震、海啸、核辐射等) 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xx 降水量东京3.7 25.1 1610毫米 北京—4.7 26.1 636毫米 要求:(1)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 (2)降水量,哪一个多? (3)这说明xx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第1课 大家的日本语1课文

ことば 1. わたし我 2. わたしたち我們 3. あなた你,妳 4.あのひとあの人他,她,那個人 (あのかた)(あの方)(“あのかた”是“あのひと”的禮貌形) 5. みなさん皆さん各位,大家 6. ~さん~先生,~小姐,~女士 7. ~ちゃん(用於小孩的名字後) 8. ~くん~君~君(用於男孩的名字後) 9. ~じん~人(表國籍,如“アメリカじん”) 10. せんせい先生老師,教導者 11. きょうし教師教師 12. がくせい学生學生 13. かいしゃいん会社員公司職員 14.しゃいん社員~公司的職員(和公司的名稱一起使用如IMC のしゃいん) 15. ぎんこういん銀行員銀行員 16. いしゃ医者醫生 17. けんきゅうしゃ研究者研究人員 18. エンジニア工程師 19. だいがく大学大學 20. びょういん病院醫院 21. でんき電気電,電燈 22.だれ(どなた)誰(哪位)(“どなた”是“だれ”的禮貌形) 23. …さい…歳…歲 24.なんさい何歳幾歲(おいくつ)(“おいくつ”是“なんさい”的禮貌形)

25. はい是,對 26. いいえ不,不是 27. しつれいですが失礼ですが冒昧請教一下 28. おなまえは?お名前は?您貴姓? 29. はじめまして。初めまして。初次見面。(第一次見面時的寒喧) 30.どうぞよろしく[おねがいします]。 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請多關照。(第一次見面的問候語) 31. こちらは~さんです。這位是~先生/小姐。 32.~からきました。~から来ました。我從~來。 ---以下單字請自行練習發音--- アメリカ美國 イギリス英國 インド印度 インドネシア印尼 韓国韓國 かんこく タイ泰國 中国中國 ちゅうごく ドイツ德國 日本日本 にほん フランス法國 ブラジル巴西 さくら大学╱富士大学櫻花大學/富士大學 だいがく / ふじだいがく IMC/パワー電気/ブラジルエアー IMC/動力電器/巴西空調(虛構的公司

精选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自然环境第2课时 一、选择题 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回答1、2题。 1.日本的现代工业,主要分布在() A.北海道B.日本海沿岸地区 C.九州岛南部 D.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故答案选D。 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于该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②环境污染较轻③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④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发展了进口──加工──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主要集中在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和出口工业产品以及消费市场广阔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故答案选D。 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地把工厂迁移到国外。据此回答3~5题。 3.对迁入国来说,其好处是() ①解决资金短缺问题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③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④提供丰富的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日本缺乏矿产资源,国内市场狭小,企业外迁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迁入国来说可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和生产技术落后的问题。故答案选A。 5.在日本的外迁企业中,大多是() ①耗用大量资源的企业②需用大量劳动力的企业③高新技术企业④污染较重的企业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日本海外建厂,主要是利用了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且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向外转移的也有污染较重的企业;日本科技发达,具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技术优势,向外大量转移的不可能是这种企业。故答案选B。 6.下列国家中,对日本投资建厂最具有吸引力的是() A.英国B.澳大利亚 C.中国 D.美国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了日本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相关知识。 答案:C 解析:日本外迁企业多为避开自己国家不足的工厂,如污染较重的、耗能较多的、需大量劳动力的。因此资源丰富、劳动力大量廉价的发展中国家是其首选。故答案选C。 7.读日本略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北海道岛,该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B.②是富士山,它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C.③是日本海,该海沿岸地带工业分布特别集中 D.日本火山众多,地震频繁 考查目的:本题借助日本略图,考查了日本的自然环境和工业分布。 答案:C 解析:图中③表示的是日本海,但是由于日本海沿岸地区海岸线比较平直,海运并不发达,另外人口稀少,市场狭小,因此日本海沿岸不是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区。故答案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